给孩子一次成功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一次成功的机会
----低年级小学数学妙测三招
测试前先“讲解”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国在发展教育须改革,但目前在我国“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学到多少知识的工具之一,在遥远偏僻的山村里要让学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不缺乏知识营养,仅靠老师一张油嘴是很难做到的,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自从2008年以来本人专从事低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低年级的数学测试成绩总偏低,关键是老师在测试前没有办法让枯燥无味的数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按老方法和大多数老师的教学规律先测试-批改-后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挽救差生的前程,经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测试的前提条件离不开课堂教学-测试前讲解-测试过程,这只是和老规律调换一下顺序,真的不仅高分而且效果更好。
作为教育者得有耐心培养我们的接班人,依我的教法三招神法,灵!
一、课堂教学为测试作铺垫测试的前提基础当然离不开课本(教学大纲),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已经在备课、写教案前,先把本单元要测试的题型疏通,然后备课时把这些与课本有关联的知识写到课本相关处。如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年、月、日”,课本的内容仅有认识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并且
教材是这样区分平年、闰年的“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
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而做练习时就碰到特殊题型,差生就不容易理解啦!如果老师稍微换另一种说法“把年份除以4,如果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还有特殊情况,年份的尾数有两个0以上的要除以400”溶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单元测试中的有这么一题“21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如果按一般情况把年份2100除以4商是525没有余数,可以证实它是闰年是错误的,因为年份的后面有两个0,所以必须把年份除以400,结果有余数这才可以证实是平年,学生可能较容易理解些,同时也为今后测试做铺垫。
二、测试前讲解为测试作预告把单元测试题先讲解一遍,能想到使用这一招是教师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其目的有三:其一因为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测试前;其二盼得高分的学生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其三学生有了信心学习教师更有耐心教导,内容再多也不累。很多知识在测试当中还会碰到课本没讲到的问题,如“一年有多少个季度?一个季度有多少个月?一个月分为上、中、下旬”等,碰到这样的练习学生往往是束手无策的,如果这些知识放在课堂上当新课讲,多少有一部分同学不听,所以想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奇迹就会在这里发生(测试前讲解),想得到高分就必须认真听,这不是因要完成讲解例子而单纯猛灌知识。学生经过打一针预防有了思想准备,什么单元测试不再为难他们,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下次他们会更加努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多数小学生脑子只停留在模仿或生搬硬套或
许从某个例子得到启发,所以在测试前老师先作本单元测试讲解警示:今天先讲解一份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试题(其实就是准备测的那份试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到这节课上来,因为他们想要面子,有时有可能有些成绩差的学生还是会失去信心,还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关键时刻教师要站出来给他们鼓励,为了照顾差生有必要再讲一次,警告:只要你们认真听这份试题,将准备测的试卷和老师讲解的这份有些相似(为了增强记忆力,老师在黑板多写几道相似的题型),老师相信你们做好笔记谁都不会落下的。在讲解的同时也应遵循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好让学生有个思考的余地和共同探导的空间,和上新课没有什么两样,只是速度稍比讲课文快些,主要是内容多又广,所以在学生单独思考或共同探导时间较短,不能解决时老师已及时给他们助威,有时适当添些内容,添的内容是认为哪题较难多举几个例子,直到学生弄个明白为止,所以同一单元同一内容测前讲解所用的时间比上新课所用时间多三倍,因为讲新课的例子时他们不一定听进去,有些同学对刚才的课间游戏在课堂上进行回放,也有些同学开始打算下课的节目等等,什么想法都有,反正人在教室心在外。我曾问过一个学生“刚才上课时你在思考什么呀!他的回答让我万万没想到,不只刚才我天天都在想,现在还在研究把我的笨脑和老师的聪明脑进行交换移植。我说:移植可以啊!但在我前讲课时特别是测前讲解我的聪明脑跟随知识一起散发出来你一定要把握好机会抓住它,把知识装进你的脑子里就
算移植成功啦。”就这样测前讲解没有哪个学生不把精力投入到
学习中去,不管哪一等的学生都想得到高分给家人报喜。小学生只会模仿、记忆,关键一点老师哪招能吸引学生用心放在学习模仿、记忆上?这一招在狠抓测前讲解这个机会多讲一些课外知识,让他们有个充满希望的信心,多模仿、多记忆,承认自己是考试能手。学生在测试前讲解的接受率比测试后才讲解的接受率要高,高达99.9%以上。因为分数对于中、差生简直是命根子,家长
认定他所学到的知识,高校注定他进入哪一所,老师肯定他们是手下的强将。因为测试批改后老师再下多大的耐心去辅导也无法挽回那一次卷面“分数”,下一次学生就没了信心,所以千方百计在测试前多讲解,多灌溉一些他们能接受的知识。测的过程证实测试前讲解的效果高分是在测试前创建的,测试只是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不要为了得高分而给学生创造高分条件,如交头接耳,照抄笔记等等,所谓分数要清白,是测的过程老师监督一定严肃认真,半步不离考场。学生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来半分水分,就算是学生自己做的笔记也不允许在考场出现,这是本班考场规则。其实这一做法是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学生通过打了预防针,测试应该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对知识的温故,增加头脑的记忆。学生的理解非同一般,测试简直是他们的一生所有,测试中常有三种情况出现:第一种情况,尖子生原基础比较扎实,加上测试前讲解,90%的尖子生很快就能完成测试;第二种情况,中等生种种作弊手段常常出现在他们身上,什么偷看别人啦,抄
笔记等等都恨逃不过老师的眼睛,因他们总想方设法赶上或超过尖子生,就吃亏在用偷或抄的方法是违背考场规则这一小步上,只能怨自己没把知识全记住,只好等待测后个别讲解了;第三种情况,差生经过了测前讲解在测的过程尝到了甜头,感觉到成功的喜悦,测试不再是他们的情敌,更没有必要回避,能上七八十分就ok,优秀率达到80%以上也达到了教师的要求。新的教学建模也许在你身边无意中产生,我们应时时留意利用它。
作为授惑者没有一次不盼着学子得高分,哪怕是一次单元小测试都盼尖子生保持高分;中等生能赶上尖子生;差生有所进步为佳。学生成绩差的原因不在于他们身上,而是我们教导者没有探导出一种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高分也不全代表学生接受了很多知识,就给他们一次高分,一次成功的机会,对下一次有信心积极参与学习的作用。
檩子: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叫詹志禹,曾任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务长,还当过政大实验附小校长,也是留美的教育心理学博士。所谓教育专家,大概指
的就是这样的吧。詹教授写了一本书,叫《发现孩子的亮点》。书里的一句
话深深打动了我:每个孩子都有亮点,一个亮点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起点,撬动生命的杠杆支点。今天,就来推荐这本书里我喜欢的一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