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建模分析
需求建模与需求分析总结
需求建模与需求分析总结1.需求建模(1)需求建模的必要性规范地描述需求分析的结果⽅便与⽤户以及开发⼈员的交流是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基础提⾼系统开发的效率和质量(2)需求建模规范(3)需求建模的主要内容1.需求结构建模需求结构是需求的框架,⽤UML的包图来描述,⼀个包称为⼀个需求单元,⼀个需求单元描述⼀个职能域2.业务⾓⾊建模⽤UML的Actor表⽰业务⾓⾊,⼀个系统的业务⾓⾊简历在⽤例图中,业务⾓⾊之间可以存在繁华关系3.业务对象建模业务对象⽤类来表⽰。
但在开发的不同阶段,业务对象的表⽰不同。
4.业务流程建模业务流程采⽤UML的活动图进⾏建模。
5.功能建模采⽤UML中的⽤例图来对系统功能进⾏建模6.⼈机交互建模⽤顺序图来描述⼈机交互信息7.业务规则建模采⽤⾃然语⾔和UML中的对象约束语⾔来描述8.状态建模⽤UML中的状态图来描述状态变换(4)需求建模案例2.需求分析总结1. 从整体信息系统开发⼯作看,在需求分析中花费更多的精⼒是值得的2. 需求分析的唯⼀⾓度是⽤户,⽽不是其他3. 需求分析的所有⼯作是围绕着得出⼀个合理的系统需求⽽展开的4. 需求分析的三部曲是:需求捕获、需求分析、需求建模。
捕获中有分析,分析时需建模,需求不完整是再捕获5. 需求分析的⼯作⽅式应是:边调查,边记录,边分析,边画图,边描述,边审核6. 需求是从⽤户的业务中捕获的,其⽬的是尽可能全⾯、深⼊地了解⽤户对系统的要求7. 应正确的划分系统的范围,范围之内为系统,范围之外为系统的环境8. 确定系统外部与系统联系的业务⾓⾊,业务⾓⾊可以使⼈,也可以是外部其他系统,业务⾓⾊⾊⽤⼩⼈表⽰9. 应根据业务的相关性把整体系统划分成为多个职能域,已确定系统需求的结构框架,⽤包图来描述需求结构10. 功能分析是需求分析的重点,⽤例图表⽰职能域中⼀组相关的功能。
复杂的功能可以分解为⼦功能,⽤例分解不宜太细。
每⼀个⽤例应该给予说明11. 活动图描述业务流程,或⼀个⽤例所表⽰的功能流程12. 顺序图描述为完成⼀个⽤例,⽤户和系统交互的信息13. ⽤户界⾯对确定需求有帮助,可以确定界⾯信息的要素,界⾯风格和格式的设计可以留到设计阶段14. 在描述需求时,应该捕捉业务对象。
需求分析建模实验报告
需求分析建模实验报告1. 引言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通过需求分析可以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为后续的开发、测试、部署等工作提供基础。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采用合适的建模方法有助于准确描述系统的需求,识别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本实验旨在通过需求分析建模实践,提高对需求分析过程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验目的- 掌握需求分析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学习使用UML建模语言描述系统需求;- 提高对需求获取、分析和建模能力。
3.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工具软件:Visual Paradigm4. 实验内容本实验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进行需求分析建模,详情如下:4.1 项目背景某在线购物平台开发团队决定对其系统进行升级,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功能。
升级后的系统将包括商品浏览、购物车管理、订单管理等模块。
4.2 需求获取通过与平台运营团队沟通和观察用户行为,获取以下需求:1.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浏览商品,包括商品的名称、价格、库存等信息;2. 用户可以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并对购物车中的商品进行管理(增删改查);3. 用户可以对购物车中的商品进行结算,生成订单,并选择支付方式;4. 用户可以查看历史订单和订单详情。
4.3 需求分析建模在实验过程中,通过Visual Paradigm工具进行建模,选择了以下几个UML图形进行需求分析建模:1. 用例图:用于识别和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展示功能间的关系;2. 类图:用于描述系统中的类和类之间的关系,以及类的属性和方法;3. 活动图:用于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展示各个活动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
4.4 实验步骤1. 利用Visual Paradigm创建新项目,选择用例图模板;2. 根据需求获取的内容,识别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创建相应的用例图;3. 根据用例图创建类图,描述系统中的类和类之间的关系;4. 根据用例图创建活动图,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5. 验证建模结果的正确性和完备性。
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
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负责确定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的对应关系,为系统的设计与建模提供依据。
本文将探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一、需求分析的定义和重要性需求分析是在信息系统开发的初期阶段,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明确用户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对应的系统功能和特性。
需求分析的目标是确保开发团队和用户对系统的期望达成一致,并为后续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基础。
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准确理解用户需求,可以提供满足用户期望的系统,提高用户满意度;2. 成本控制:需求分析可以避免后期需求变更带来的开发成本和时间的增加;3. 项目规模管控:通过需求分析,可以明确项目的边界和目标,有效控制项目规模;4. 风险控制:需求分析可以发现并规避项目中的潜在风险。
二、需求分析的关键步骤1. 沟通与交流:开展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是与用户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焦点小组等方法获取用户需求信息。
2. 需求收集与整理:收集并整理用户需求,将其转化为可理解和可操作的形式,以便后续的分析与设计。
3. 需求分析与验证: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验证,确保其具备可行性和合理性。
需要明确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性。
4. 需求规格说明:将分析和验证后的需求进行规范化和详细说明,以便于后续的设计与建模。
5. 需求确认与确认:与用户再次确认需求,确保双方对需求的理解一致,避免后期的纠纷和修正。
三、需求建模方法需求建模是将需求规格化和可视化的过程,通过建立不同层次和抽象级别的模型,明确描述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以下是常用的需求建模方法:1. 数据流图(DFD):DFD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功能和数据流动的图形工具,通过表示系统中的数据流、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清晰地展示了系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
2.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用例图是描述系统与外部实体之间交互的图形模型,通过定义参与者和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具体描述了系统功能和特点。
软件工程中的用户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工程中的用户需求分析与建模在软件工程的广袤领域中,用户需求分析与建模犹如构建大厦的基石和蓝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们是确保软件产品能够真正满足用户期望、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强软件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想象一下,一款软件就像是为用户精心打造的一座“虚拟家园”。
在建造这座家园之前,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居住者的需求和期望,这就是用户需求分析的核心所在。
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这一步,就如同在不了解住户喜好和生活方式的情况下盲目施工,结果很可能是建造出一座华而不实或者根本不实用的房子。
那么,什么是用户需求分析呢?简单来说,它是一个收集、理解和记录用户对软件系统期望和要求的过程。
这可不是随便问问用户想要什么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方法和技术来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包括面对面的访谈、电话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像一个细心的倾听者,认真听取用户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抱怨、每一个期望。
但仅仅倾听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用户的表述中挖掘出潜在的需求。
有时候,用户可能并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他们只关注了表面的问题,而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真正的核心需求。
比如,用户说他们希望软件的界面更美观,但这可能只是表面需求。
通过进一步的沟通和分析,我们可能会发现,用户真正关心的是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而美观只是一个附带的期望。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追问、探究,直到真正理解用户的内心想法。
除了与用户直接交流,我们还可以观察用户在实际工作或生活中的行为。
比如,对于一款办公软件,我们可以观察用户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处理文件、如何与同事协作的,从中发现他们的痛点和需求。
此外,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也是获取用户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看看别人的软件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用户对它们的评价如何,这些都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
当我们收集到了大量的用户需求信息后,接下来就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与建模
系统需求分析与建模一、引言对于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来说,需求分析与建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系统需求分析与建模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系统功能与特性的清晰描述。
本文将探讨系统需求分析与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并介绍如何有效地进行需求分析与建模。
二、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旨在识别和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约束条件。
以下是系统需求分析的几个主要步骤:1. 需求获取和理解需求获取是指通过与用户、业务分析师和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来收集和理解系统需求。
这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会议、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进行。
重要的是要确保获取到的需求能够准确反映用户的期望和业务的要求。
2. 需求分析和整理需求分析的目标是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和整合。
可以使用流程图、数据流图、用例图等工具来分析和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流程。
同时,需求分析还包括对需求的可行性和优先级进行评估。
3. 需求验证和确认在需求分析的最后阶段,需要与用户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一起验证和确认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可以通过演示、原型展示或者文档审查等方式进行。
目的是确保需求可以满足用户和业务的期望,并且没有遗漏或冲突。
三、系统需求建模系统需求建模旨在将需求以图形化的方式进行描述和表达,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以下是系统需求建模的几个常用方法:1. 用例图用例图是描述系统与其用户之间交互的图形化表示。
用例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功能与角色,并识别各种场景及其对应的用例。
用例图可以用来指导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
2.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描述系统内部数据流动和处理过程的图形化表示。
数据流图以数据流和处理器为中心,展示了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的过程。
数据流图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系统的数据流向和处理逻辑。
3. 状态图状态图是描述系统各个对象的状态及其状态变化过程的图形化表示。
状态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行为和状态转换规则。
通过状态图,我们可以更好地描述系统的状态变化及其对应的操作和事件。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研究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已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是确保软件开发质量的重要步骤,因此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与建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出发,介绍需求分析和建模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并重点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研究。
第二章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以对象为中心,实现了软件的高内聚、低耦合和易维护性,具有较高的开发效率和软件重用性。
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和建模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阶段。
在该阶段中,需求分析人员将收集和分析用户和系统需求,以确定软件开发的需求和目标。
2.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将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设计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架构和对象模型。
3.编码和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开发人员将根据设计人员的指示开发代码和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能够按要求正确运行。
4.部署和维护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开发人员将软件部署到用户环境中,并进行维护和修复错误。
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和建模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键环节。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模基础知识3.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首要任务,它是确保软件开发符合用户需求的前提条件。
需求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1.功能需求功能需求是软件开发中最基本的需求,它是用户对软件功能的具体要求。
在软件开发中,功能需求可以通过用例图、活动图、状态图和顺序图等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2.非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是软件开发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描述软件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方面的要求。
常用方法包括场景模型、质量属性树和系统特征模型等。
3.2 需求建模需求建模是将需求分析的结果转换为相应的模型,以便于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理解和使用。
2024年三维建模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三维建模市场需求分析引言三维建模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虚拟建模方法,通过对物体的形状、纹理和光照等特征进行数字化的描述,实现对物体的可视化呈现。
当前,随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电子游戏、电影、建筑设计等领域的需求增加,三维建模市场正呈现出强劲的需求增长势头。
本文将对三维建模市场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三维建模在游戏产业的需求近年来,电子游戏产业发展迅猛,这推动了对高质量三维建模的需求不断增加。
游戏开发商需要精细、逼真的角色和场景模型,以提供更具沉浸感的游戏体验。
同时,随着VR和AR技术的普及,对于可交互、真实感强的虚拟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这些都促使游戏开发商对三维建模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
三维建模在影视制作中的需求影视制作是另一个对三维建模需求巨大的产业。
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常常需要通过三维建模来创造出特效和虚拟场景。
例如,巨大的怪兽、飞船和奇幻世界等,在现实世界是无法实现的,但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实现逼真的呈现。
因此,影视制作公司对于三维建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三维建模在建筑设计中的需求建筑设计领域也是对三维建模需求量巨大的一个领域。
传统的二维设计往往无法准确、直观地展示出建筑设计的效果。
而通过三维建模,建筑师可以更好地预览和调整建筑的外观、材质、结构等各项参数,并且能够更好地与客户交流。
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三维建模服务被广泛应用,并且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总结总而言之,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以及游戏、影视制作、建筑设计等领域的需求增加,三维建模市场呈现出强劲的需求增长势头。
游戏产业、影视制作产业和建筑设计产业都对高质量、逼真的三维建模服务有着巨大需求。
预计随着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三维建模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并且有望引领相关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UML系统需求分析建模实例包括业务建模
UML系统需求分析建模实例包括业务建模一、背景某公司为了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决定开发一个在线人事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目标是帮助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人事管理工作,包括员工信息管理、薪资管理、请假管理等功能。
二、业务建模1. 参与者- 员工:具有查看和修改个人信息的权限。
- 人事部门:负责对员工信息进行管理、薪资管理和请假管理。
- 管理员:拥有所有功能权限。
2. 用例图用例图展示了系统的功能视图,包括主要的参与者和他们的交互。
(图1:用例图)3. 用例描述- 查看个人信息:员工可以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资料、联系方式和工作历史。
- 修改个人信息:员工可以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如联系方式和地址等。
- 管理员登陆:管理员可以使用管理员账号登陆系统。
- 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员可以查看和修改员工信息,包括添加员工、删除员工和修改员工信息等。
- 薪资管理:人事部门可以查看和修改员工薪资信息。
- 请假管理:人事部门可以管理员工的请假信息,包括请假申请和批准等。
4. 状态图状态图描述了系统中的一个对象或参与者的状态变化。
(图2:状态图)5. 类图类图展示了系统中的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图3:类图)三、系统分析1. 需求分析对于查看个人信息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员工输入自己的员工号,然后显示员工的个人信息。
对于修改个人信息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员工输入员工号和想修改的信息,然后保存修改后的信息。
对于管理员登陆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管理员输入管理员账号和密码进行登陆。
对于管理员工信息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管理员查看和修改员工信息,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员工信息。
对于薪资管理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人事部门查看和修改员工薪资信息。
对于请假管理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人事部门管理员工的请假信息,包括请假申请和批准。
2. 非功能性需求- 界面友好:系统应该提供直观、易用的界面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基础
•
在构建这个模型时,最主要的工作是找出相关的类,然后明确类之间 的关联关系,必要时加入一些多重性描述和业务规则约束 。
火龙果 整理
二、系统建模
6、如何使用UML对需求建模
交互模型—描述事件流
• • • •
在需求阶段的交互模型是一个起点,随着分析和设计工作的开展, 该模型将不断的精化和修正。 交互模型中一般只包含概念模型中的实体对象和分析模型中的边 界对象,其目标只是帮助分析人员理清整个事件流,而控制对象、 设计类的引入都将在后续阶段进行。 并非一定要为用例模型中的所有用例构建交互模型,关键在于 “是否需要”。 可借助状态图表示一些对象状态的变迁及用户界面设计,还可以 借助活动图来理解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控制流。
二、系统建模
2、什么是UML
• • • • • •
UML是一种Language(语言) UML是一种Modeling(建模)Language
UML是Unified(统一)Modeling Language
是一种绘制软件蓝图的标准语言
已进入全面应用阶段的事实标准
应用领域正在逐渐扩展,包括嵌入式系统建模、业务建模、流程建 模等多个领域
项目经理
FEAT02.项目经理可以对项目设置工作包,工作包允许多级嵌套,它只用来组织工作任务 FEAT03.项目经理可以为开发人员指派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属于特定的工作包 FEAT04.项目经理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能够查阅开发人员的日程安排表,可以按开发人员 查询、也可按日程查询
1、确定业务需求
三、需求分析建模实例
火龙果 整理
三、需求分析建模实例
1、确定业务需求
火龙果 整理
三、需求分析建模实例
2、需求捕获
建模过程需求分析报告
建模过程需求分析报告需求分析报告一、简介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详细了解用户的需求,为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准确、明确、完整的需求描述。
本报告将对建模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解决方案。
二、目标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捕捉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系统开发所需的规格。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保开发出满足用户期望、功能完备、易于使用的系统。
三、需求分析的过程需求分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需求:通过与用户交流、观察现有系统和文档分析等方式,收集用户需求。
2. 验证需求: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完整、一致和可行。
3. 分析需求: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拆解,从而明确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4. 规模估算:根据需求分析得出的系统规模,进行项目估算,包括时间和资源的估算。
5. 编写需求文档:将分析得出的需求写入需求文档,并确保文档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四、需求分析工具需求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辅助整个过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常用的需求分析工具包括:1. 用例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示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2. 领域模型:通过实体、关系和属性描述系统的领域,帮助理解系统的业务逻辑。
3. 数据流图:描述系统内部的数据流动,以及数据的流向和处理过程。
4. 状态图:描述系统各个对象在不同状态间的转换和行为。
5. 功能需求描述:通过文字描述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包括输入输出和系统响应等。
五、需求分析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需求分析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如需求不清晰、需求冲突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 与用户充分沟通: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对其需求有全面的了解。
2. 使用可视化工具:借助可视化工具,如用例图、领域模型等,将需求表达清晰直观,减少误解和冲突。
3. 引入规范和标准:制定规范和标准,对需求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处理,从而提高需求的可理解性和可执行性。
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
● 03
第3章 需求建模技术
需求建模概述
需求建模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需求 进行建模,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定义系统需求。需求 建模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捕获用户需求,确保软件开 发过程中不会遗漏任何重要需求。同时,需求建模还 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沟通和协作,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用例建模
用例是描述系统功能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用 例建模,可以清晰地定义系统的功能和用户与 系统之间的交互。用例图可以直观地展示系统 的功能和不同用户角色之间的交互关系。用例 描述则详细描述了每个用例的具体行为和步骤。
意度。
需求变更频繁
导致开发过程混乱
需求不明确
影响产品质量
沟通不畅
导致需求误解
面临的挑战
可能的改进方向
采用敏捷开发模式
迭代开发 持续集成 快速反馈
加强需求管理
建立需求数据库 制定明确需求文档 实施变更控制
提高沟通效率
定期沟通会议 使用协同工具 建立需求反馈渠道
展望未来
未来在软件工程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需求 分析带来更多可能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提升需求 建模的精度,需求管理工具的不断创新将提高团队效 率。
测试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软件工程发展历程
软件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混沌时期 到逐渐建立起规范的软件开发流程和方法。随着科技 的不断进步,软件工程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 02
第二章 需求分析基础
需求分析概述
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 涉及定义、识别和规范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需求。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保开发团队在项目开始 阶段清晰了解客户的需求,明确目标和方向。 需要对需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以确保最终的
第6章需求分析与建模
第6章需求分析与建模需求分析与建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基于用户需求,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建模,以便于后续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章主要介绍需求分析与建模的概念、方法和工具,以及需求分析与建模的步骤和技巧。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它旨在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以及用户对系统的期望和要求。
需求分析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和需求验证等环节。
需求获取是在与用户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中,获取系统需求的过程。
需求获取的方法有面谈、问卷调查、文档分析、原型演示等。
面谈是需求获取的主要方法,它可以直接与用户进行交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问卷调查可以广泛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但需要注意问卷设计和样本选择的合理性。
文档分析是从已有的文档中提取需求信息,如用户手册、竞争产品分析、市场调研报告等。
原型演示可以通过模拟系统的界面和功能,来引导用户提供需求,从而达到需求获取的目的。
需求规格是将需求描述、需求功能和需求级别等信息进行形式化和详细化的过程。
需求规格可以采用自然语言、用例图、数据流图、状态转换图等形式进行描述。
自然语言是最常用的需求规格方法,通过文字和语言描述需求的功能和性能。
用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需求规格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描述系统的功能和用户之间的交互。
数据流图是一种描述系统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方法,它能够明确系统的数据流和数据处理过程。
状态转换图是一种描述系统状态和状态转换的方法,它能够清晰地描述系统的状态变化和状态转移。
需求验证是对需求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的过程。
需求验证的方法有面谈、演示、原型测试和用例测试等。
面谈是需求验证的主要方法,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来验证需求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演示可以通过模拟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来验证需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原型测试是通过制作系统的原型,来进行需求验证和改进的过程。
用例测试是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和执行测试脚本,来对系统需求进行详细测试和验证。
软件设计师中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方法
软件设计师中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帮助软件设计师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软件方案。
本文将介绍软件设计师中常用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方法,包括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OAD)、UML建模语言以及用户故事。
一、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OAD)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OOAD)是一种常见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方法。
它以对象为中心,将系统建模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对象,并通过定义对象的属性和行为来描述系统。
OOAD方法有助于设计师理清系统的功能、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交互方式。
在OOAD中,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和活动图等。
用例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通过显示系统与外部实体(用户、其他系统等)之间的交互来展示系统的行为。
类图展示了系统中各个类的属性、方法和关系,帮助设计师理解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时序图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顺序和消息传递过程,便于分析系统中的时序逻辑。
活动图则展示了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行为,有助于设计师理解系统的业务逻辑。
二、UML建模语言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一种常用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工具,它提供了丰富的图表和符号,方便设计师进行系统建模和描述。
UML中常用的图表包括用例图、活动图、类图、时序图、状态图等。
用例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行为,展示了各个参与者(角色)与系统之间的交互。
活动图描述了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行为,有助于设计师理解系统的工作流程。
类图描述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展示了类之间的关系和属性。
时序图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顺序和消息传递过程,方便设计师分析系统的时序逻辑。
状态图描述了对象在系统中的状态转换和行为变化,帮助设计师分析系统的状态变化。
UML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建模语言,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图表和符号的方式,使得需求分析和建模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数据建模
9、数据分类
• (1)结构化数据
• 是带有表头的表结构数据,数据按行和列组织
• (2)非结构化数据,
• 没有具体的数据模型,通常可以建立一个包含“编号”“内容描述”和“内容(指向)”的表 来实现与“数据”的对应。
• (3)半结构化数据,
5、项目解决方案的优化
• (1)重做需求分析,确认现存问题,重新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 (2)重新梳理项目业务的特点和流程,根据特点和流程进行二次设计。 • (3)检查项目基本需求、关键需求和未来变化的需要,改进解决方案。
6、常用数据库管理软件介绍(补充)
• 关系数据库:
• (1)Oracle Database,简称Oracle, • (2)SQL Server数据库是一款RMDBS数据库。 • (3)Microsoft Office Access • (4)PostgreSQL是一个开源数据库系统
第二章 需要分析与数据建模
1、需求分析的概念
• 是指对用户的业务活动进行分析,也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弄清楚问题 的要求,包括需要输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输出什么。
• 需求分析,简单地说就是分析用户的具体实际需求,是设计数据库的基本和起点。
• 项目需求分析最重要的目标是弄清楚该系统究竟要“做什么”。
• 机器世界又称数据世界,信息世界中的信息经过抽象和组织,以数据形式存储在计 算机中,就成为机器世界。
• 机器世界的描述:
• 1.字段:字段用来标记实体的一个属性,它是可以命名的最小信息单位。 • 2.记录:一条记录可以描述一个实体。 • 3.文件:文件是同一类记录的集合。 • 4.关键字:关键字是可以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字段,它可以是一个字段,也可以是多
软件设计师中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设计师中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软件设计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负责分析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软件系统的详细规格。
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的关键环节,而软件建模又是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软件设计师在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中的作用与方法。
一、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师在开发软件之前必须进行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理解用户需求,明确软件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和性能。
软件需求分析的核心是搜集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软件规格。
1. 需求搜集软件设计师需要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这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用户反馈等方式进行。
设计师需要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了解他们的业务流程和需求。
2. 需求整理在搜集用户需求之后,设计师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
将用户需求整合为一个需求文档,明确每个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性。
这有助于后续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
3. 需求验证需求验证是确保软件规格准确无误的过程。
设计师需要与用户再次沟通,确保需求文档中的每一个需求都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期望。
在需求验证过程中,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原型设计、模拟演示等方式,让用户更好地理解软件系统的功能。
二、软件建模软件建模是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软件系统的具体设计。
它通过建立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结构、行为和交互,为软件开发提供指导。
1. 功能模型功能模型是描述软件系统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的模型。
常用的功能建模工具有数据流图、用例图等。
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清晰地展现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流程,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需求。
2. 结构模型结构模型是描述软件系统组成结构的模型。
常用的结构建模工具有类图、对象图等。
设计师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展示软件系统中对象之间的关系与属性,有助于编写高效且易于维护的代码。
3. 行为模型行为模型是描述软件系统动态行为的模型。
常用的行为建模工具有状态图、活动图等。
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展示软件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和交互,帮助开发人员理解和实现系统的逻辑。
需求分析建模流程及实例1
需求分析建模流程:
S1:构造顶层DFD。
S2:分解顶层DFD,构造第二层DFD。
如何分解?按什么原则分解?
S3:继续分解上层的DFD,构造第下层DFD,直到不必要再分解为止!
不必要再分解的条件是什么?
S4:确定DFD中数据项的定义(数据字典构造)和加工策略的描述。
S5:需求模型的复审。
实例
医院病房监护系统(PMS: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其基本的功能需求是:监视每间病房中病人的病症信息,能够定时更新病情数据,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及时向护理人员告急,护理人员可以请求系统产生关于病人的病情报告并将报告送给医生。
医院病房监护系统的功能要求是:
监视每间病房中病人的病症信息,能够定时更新病历数据,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及时向护理人员告急,护理人员可以请求系统产生关于病人的病情报告并将报告送给医生。
病情信号 病情报告
要求出具报告 实时病情数据 告急 病历文件
病情指标界限文件
1.1 病情信号 病情数据 1.2 格式化的 病人数据 1.3 告急信号 要求报告 1.4
病情报告 病历数据 实时数据
病历文件
1.2.1
病情数据 病情指标界限文件
脉搏 体温 1.2.2 正常指标数据 血压 实时病情数据 1.2.4 1.2.3 超标准数据 格式化病情数据 告急信号 日期 时间
病人
护士
病房监 护系统 PMS 医生 病人 病房 监视 报告 生成 更新 病历 日志 护土 医生 中心 监视 信号 转换 时钟 数据 检测 产生告 急信号 生成格式 化数据。
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
需求⼯程-软件建模与分析1 问题分析的主要步骤(五步)?(1) 在问题定义上达成共识;(2) 理解根本原因,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3) 确定相关⼈员和⽤户;(4) 定义解决⽅案的界限;(5) 确定加在解决⽅案上的约束。
2 鱼⾻图主要⽤于定性分析,帕累托图主要⽤于定量分析。
3 鱼⾻图、帕累托图构建的主要步骤?鱼⾻图A 选择问题⾸先选择⼀个具体的问题或者结果。
在选择问题时,要保证问题是专门的、定义严谨的、范围相对较⼩的(对于⼤范围的问题往往需要考虑将其分解成相对较⼩的问题),并且保证参与⼈员切实理解要分析的内容。
对问题定义产⽣出来的问题⼀般都应该进⾏⼀次独⽴的鱼⾻图分析。
B 头脑风暴就导致问题的可能原因进⾏头脑风暴。
将⼤家提出的意见记录下来,确认后贴到鱼⾻图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原因和解决⽅案混为⼀谈。
在确定原因的分类前先进⾏头脑风暴(⼀个⼈提,⼤家批),不然思考问题的范围就会受到限制。
⽀持者需要引导和⿎励参与者参与其中。
C 确定问题类型对头脑风暴的结果进⾏整理,确定出主要的原因类型。
⼀般来说,划分出来的问题不要少于2类,不要超过6类(经验数值,仅供参考)。
经常使⽤的类型有:⼈、设备、材料、环境、⽅法、过程等。
将这些类型补充到鱼⾻图上。
D 分配原因将头脑风暴中得出的潜在原因放在鱼⾻图上,并且确保每⼀项原因都归于适当的类别中。
如果原因看起来可以放在多个类别中,就表⽰是多重原因造成的问题。
但如果多次出现多重原因,可能就以为着分类存在问题。
该阶段将形成最终的鱼⾻图E 分析根本原因对鱼⾻图中罗列出来的所有潜在原因进⾏分析。
分析出造成某⼀结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找出核⼼所在。
⽅法如下:通过参与者之间的公开讨论来分享看法和经验;寻找重复的原因,或者与特定类有关的原因的数量;使⽤检查表收集资料、制造流程图或者进⾏⽤户调查,通过帕累托分析法测试各种原因的相对强度;投票(真理多数情况下掌握在多数⼈⼿⾥)帕累托图在通过使⽤鱼⾻图完成问题原因的定性描述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使用活动图对系统建模 的步骤
①确定活动图所关注的业务流程。 ②确定该业务流程中的业务对象。 ③确定该工作流的起始状态和终止状态。 ④从该工作流的起始状态开始,说明随着时间发生的动作和活 动,并在活动图中把它们表示成活动状态或动作状态。 ⑤将复杂的动作,或多次出现的动作集合归并到一个活动状态, 并对每个这样的活动状态提供一个可展开的单独的活动图。 ⑥找出连接这些活动和动作状态的转移。 ⑦如果工作流中涉及重要的对象,则也把它们加入到活动图中。
1.描述新增读者用例 2.描述删除读者用例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为什么需要活动图? • 用于描述活动流程的图形称为活动图 – 活动指一个状态机中进行的非原子的执行单元,它由 一系列的可执行的原子计算组成,这些原子计算会导 致系统状态的改变或返回一个值。 – 活动图可以算作是状态图一种特殊形式 ,活动图除了 描述对象状态之外,更加突出它的活动
• • • 原子性; 不可中断性: 瞬时性:
•动作状态使用带圆端的方框表示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活动状态
– 表示的是可以分割的动作 – 特点是:它可以被分解成其他子活动或动作状态,它能够被中断, 占有有限的时间。 – 活动状态可以理解为一个组合,它的控制流由其他活动状态或动 作状态组成。
• 图形表示同动作状态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示例2.2.1 HNS图书馆管理系统中需要提供对用户信息的 修改功能,请使用活动图描述该用例。
录入读者姓名
关键字 分支
从读者名册中查 找读者信息 [else] [查找成功] 编辑读者信息 显示读者记录不 存在
监护条件
保存读者信息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分叉(fork)和汇合(join)
任务解决
•"新增读者"用例属于读者信息管理中的一个功能,主要用于 在系统中增加新的读者信息,其具体的办理流程是:
– 分支用于描述基于某个条件的可选择路径。 – 一个分支可以有一个进入转移和两个或多个输出转移。 – 在每条输出转移上都有监护条件表达式保护,当且仅当监护条件 表达式为真时,该输出路径才有效。 – 在所有输出转移中,其监护条件不能重叠,而且它们应该覆盖所 有的可能性。 – 分支在图形表示上 用菱形表示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活动图中的基本要素包括状态、转移、分支、分叉和汇合、 泳道、对象流等 • 状态(State)
– 状态是指在对象的生命周期中满足某些条件、执行某些活动或等 待某些事件时的一个条件或状况。 – 活动图中的状态包括动作状态和活动状态。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动作状态
– – 对象的动作状态是活动图中最小单位的构造块,表示原子动 作。 动作状态有三个特性:
– 在UML中使用分叉和汇合表示并行发生的事件流 – 分叉表示把一个单独的控制流分成两个或多个并发的控制流。 一个分叉可以有一个进入转移和两个或多个输出转移,每一 个转移表示一个独立的控制流。 – 汇合表示两个或多个并发控制流的同步发生,一个汇合可以 有两个或多个进入转移和一个输出转移。 – 分叉和汇合应该是平衡的 – 分叉和汇合在图形上都使用同步条来表示,同步条通常用一 条粗的水平线表示
• 转移(transition)
– 转移是两个状态间的一种关系,表示对象将在当前状态中执行动 作,并在某个特定事件发生或某个特定的条件满足时进入后继状 态。 – 在UML中用一条简单的直线表示一个转移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示例:打电话
摘机
初始状态
转换
拨号 通话
动作状态
挂机
终止状态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分支(Branch)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示例:描述打电话活动中的并发事件
摘机
拨号
分叉
说
听
挂机
汇合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泳道(swimlane)
– “泳道”技术,是将一个活动图中的活动状态进行分组,每一组 表示一个特定的类、人或部门,他们负责完成组内的活动。 – “泳道”技术来描述每个活动是由哪个对象负责完成 – UML中,每个组被称为一个泳道,用一条垂直的实线与邻居分开 – 每个活动都明确属于一个泳道,不可以跨越泳道,而转移则可以 跨越泳道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示例 2.2.2 用 活动图 描述客 户在商 店中购 买物品 的过程。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对象流(object stream)
– 包括依赖关系和对象的应用被称为对象流。对象流是动作和对象 间的关联。 – 对象流可用于对下列关系建模:
• 动作状态对对象的使用 • 动作状态对对象的影响。
需求建模
2.2 活动图
本节目标
• 掌握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掌握活动图的图形表示 • 熟悉活动图的应用
任务
根据HNS的图书管理系统开发进度,在完成对系统的需 求建模,得到用例模型后,应针对每个用例进行业务分析, 说明其具体的业务流程,现系统分析部指派您完成该项任务, 要求: 用活动图描述系统中已知用例的业务过程: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活动图可以用作以下目的:
1. 描述一个操作执行过程中所完成的工作(动作),这是活动 图最常见的用途。 2. 描述对象内部的工作。 3. 显示如何执行一组相关的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如何影响它们 周围的对象。 4. 显示用例的实例如何执行动作以及如何改变对象状态。 5. 说明一次业务流程中的人(参与者)和对象是如何工作的。
– 在UML中,使用矩形表示对象 ,对象和动作之间使用带箭头的虚线 连接,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对象流。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示例2.2.2 用活动图描述客 户在商店中购买物品的过 程。(使用对象流技术描述 购物这个动态过程中系统 内对象的状态变化 )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活动图的建模技术
– 活动图用于对系统的动态行为建模,在对一个系统建模时,通常 有两种使用活动图的方式:
活动图的基本概念
• 活动图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状态,用于表示活动的开始和结 束,分别称为起始状态(start state)和终止状态(end state)。
– 起始状态表示一个工作流程的开始,用实心圆点来表示 – 终止状态表示了一个活动图的最后和终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