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认识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学派,它强调观察和注重可见行为的测量。
以下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古典条件反射古典条件反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由俄罗斯科学家巴甫洛夫提出。
它指的是一种学习过程,通过在两个刺激之间建立联系来产生条件反射。
例如,巴甫洛夫通过在狗的嘴巴里放置食物并同时响起铃声,使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
2. 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基本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发展而来。
它强调通过行动和后果之间的联系来塑造行为。
例如,当一个老鼠按下特定的按钮后,就会获得食物奖励,这会增加老鼠按下按钮的频率。
3. 强化强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它指的是增加行为频率的过程。
正向强化是提供奖励或愉悦的刺激,以增加特定行为的概率。
负向强化则是消除或减少不愉悦的刺激,以增加特定行为的概率。
4. 惩罚惩罚是另一个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原则,它指的是减少行为频率的过程。
正向惩罚是提供不愉悦的刺激作为后果,以减少特定行为的概率。
负向惩罚是消除或减少愉悦的刺激作为后果,以减少特定行为的概率。
5.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新行为。
阿尔伯特•班德拉拉提出了镜像神经元的概念,即观察到的行为能够引起与之相关的神经活动,从而促使学习和模仿。
6. 古典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应用古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古典条件反射的原理被用于治疗恐惧症,医生通过建立刺激与恐惧之间的联系,使患者逐渐习惯并消除恐惧反应。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则被用于训练动物和改变人类行为。
7. 行为塑造行为塑造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指的是通过连续或逐步逼近的方式来引导和培养特定行为。
例如,当要训练一只狗顺利走向目标地点时,可以通过分步骤的训练和逐渐增加距离来实现这一目标。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应用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应用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它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行为是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以下是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应用的详细分点。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1. 激励与反应: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存在相关的激励。
2. 条件反射: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通过学习和训练,个体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对特定刺激产生固定的反应。
3. 奖惩与强化:行为主义理论认为通过奖惩和强化,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将有益的行为加强,不良行为减弱或消除。
二、经典和操作条件反射1. 经典条件反射:通过环境中的特定刺激和连续的重复,个体形成特定的反应,如巴普洛夫的狗实验。
2. 操作条件反射:个体通过试错学习,根据行为的结果产生特定的反应,如斯金纳的实验。
三、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 教育目标的明确性:根据行为主义理论,教育者可以明确设定学生的目标,并通过奖惩方式来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
2. 强化与反馈:教育者可以运用强化和反馈机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奖励和积极反馈,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个别差异的关注:行为主义理论注重对个体的差异性的重视,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奖惩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行为主义理论在治疗中的应用1. 条件反射疗法:通过建立正向的条件反射,治疗者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如减少恐惧症状或成瘾行为。
2. 奖惩疗法:通过奖惩机制,治疗者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增强适应性的行为。
3. 行为分析和塑造:通过将复杂行为分解为简单可操作的步骤,治疗者可以帮助患者逐步建立目标行为,如治疗儿童的自闭症。
五、行为主义理论的争议和局限性1. 忽视内在过程:行为主义理论相对忽视个体的内在思维和情绪过程,不能完全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
2. 遗传和环境因素:行为主义理论将行为主要归因于环境刺激,而忽视了遗传和生物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论述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论述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导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学派。
本文将探讨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主流学派,它强调对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而忽视了内部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关注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行为是对刺激的反应。
以下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几个基本观点:1.1 反应与刺激的关系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外界刺激对个体的反应。
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形成的。
例如,爱因斯坦的狗实验中,狗通过与食物相联系的铃声来形成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
1.2 强化与惩罚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强化和惩罚对行为的影响。
强化是指增加某种行为的力量,惩罚是指减少某种行为的力量。
通过奖励和惩罚,可以塑造和改变人的行为。
例如,奖励孩子的好行为可以增强其重复该行为的可能性,而惩罚不良行为可以减少其再次出现的概率。
1.3 行为的可观察性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而忽视了个体的内部思维和感受。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观察和记录行为,可以对人类行为进行客观评估和预测。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回应,它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以下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几个基本观点:2.1 个体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潜力的内在动力。
个体追求成为最好的自己,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被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2 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对其行为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个体的自我概念是指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自我价值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
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对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它在心理研究中注重对观察行为的分析和解释。
行为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和测量可见的行为,才能获得对心理过程的了解。
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
行为主义的核心原则是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者相信,人类的行为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对环境进行控制来改变行为。
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条件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涉及两种基本类型的学习: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来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操作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减弱特定行为。
"给我一个会哭的孩子,我可以让他成为任何我想要的人"
行为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的原理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减弱学生的特定行为,以及利用正向激励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行为主义的争议
行为主义的观点遭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人认为,行为主义过于简化了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忽视了内部认知和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行为主义对于理解和改变人类行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可观察的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1. 行为主义的基本概念说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大家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有点深奥,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关注我们的行为,而不是我们的内心感受。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外面看到一只小狗摇尾巴,那其实就是它的行为在告诉你它开心。
行为主义就像那只小狗,专注于你能看到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你想象的内心斗争。
它的创始人之一,约翰·华生,简直就是个“行为侦探”,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行为来了解一个人,而不需要去猜测他们的想法。
1.1 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行为主义在20世纪初期崭露头角,当时心理学界还在为心灵的奥秘而争论不休。
就好比当时的心理学家们像是在探讨一幅模糊的画,而行为主义则拿出放大镜,认真观察那些清晰可见的笔触。
华生在1913年发表的《心理学作为行为的科学》就像是点亮了一盏明灯,让大家看到了行为背后的规律。
后来,斯金纳更是将这个理念发扬光大,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了奖励和惩罚在行为塑造中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就是你做得好,给你糖吃;做得不好,可能就要被罚了。
1.2 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在行为主义看来,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训练和改变的。
就像教小孩骑自行车,摔倒了再爬起来,慢慢就能掌握技巧。
这里的核心就是“刺激”和“反应”。
比如说,看到美食(刺激)就流口水(反应)。
所以,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们可不怎么关心你心里在想啥,他们更关心的是你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就像考试一样,老师关注的是你答题的表现,而不太会去猜测你心里在想什么。
2. 行为主义的应用2.1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行为主义的理念运用得可谓是游刃有余。
想象一下,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答对了就奖励小贴纸,答错了也不会大声批评。
这就是一种经典的“正强化”策略,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就像小猫咪追着激光笔的光点一样,乐此不疲。
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2.2 行为疗法再来聊聊心理治疗方面,行为主义也大显身手。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理论和观点。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包括其概念、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和应用等方面。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概念行为主义理论是指一种将心理学研究重点放在可观察行为上的心理学学派。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刺激作出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改变。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将心理过程置于次要地位。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历史背景行为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初期,当时心理学领域主要以心理结构和功能为研究重点。
然而,一些学者开始质疑这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认为心理学需要更加客观和可验证的理论。
在这种背景下,行为主义理论应运而生。
三、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1. 约翰·B·沃森(John B. Watson)约翰·B·沃森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是一门实证科学,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类行为。
沃森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认为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2. B·F·斯金纳(B.F. Skinner)B·F·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等概念。
斯金纳认为,行为是通过反馈和奖惩来塑造和改变的,他的实验研究为行为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行为主义理论的应用1. 教育领域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教师可以通过刺激和奖惩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例如,奖励好的行为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而惩罚不良行为可以减少其发生的概率。
2. 心理治疗行为主义理论也在心理治疗中得到了应用。
行为疗法是一种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不良行为和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例如,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戒除不良习惯,如吸烟和酗酒。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门心理学派别,其主要观点强调人类行为是受环境刺激和条件反射所驱动的。
这一派别的主要思想家包括Ivan Pavlov、John B. Watson和B.F. Skinner。
以下将简要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第一,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部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行为可以被直接观察和测量,而内在的心理过程并不重要。
因此,他们集中研究如何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关系来预测和控制行为。
第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关注学习和环境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形成的。
他们研究人类如何通过学习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
这其中最著名的是条件反射理论,即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人类可以形成特定的反应。
第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通过正负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行为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和改变。
他们认为,正性强化,如奖励,可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而负性强化,如惩罚或不愉快的后果,可以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第四,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为了研究行为,需要使用精确、可重复和可测量的研究方法,例如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
他们将研究的眼光集中在了可观察到的行为及其反应上,以此来推断人类的行为原则。
总结起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强调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学习和环境的关系、行为的塑造和改变、以及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观点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学派,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环境和学习所塑造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行为现象,它认为人类行为的解释应该基于可观察的现象,而不是内在的心理或思维过程。
因此,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的量化、观察以及实验研究的方法。
本文将从行为主义理论的起源、基本原则、研究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起源行为主义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
其创始人是约翰·沃森(John Watson)和伯弗鲁·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沃森是行为主义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他强调行为学习是基于条件反射和联想的。
斯金纳则进一步发扬了行为主义的研究,他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并发明了自由放养箱,用来研究动物的行为反应。
这些研究为行为主义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并通过奖励与惩罚来加强和弱化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受到环境影响,人类的行为是由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因此,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积极强化,即通过奖励来加强某种行为,通过惩罚来弱化或消除某种行为。
通过这种方式,人类可以改变或调节自己的行为,学会新的技能或习惯。
三、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和测量等。
首先,观察是行为主义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研究者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通过观察和记录行为反应的种类、频率和时长,研究者可以发现行为是否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
其次,实验是行为主义研究的另一种主要方法。
研究者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来研究不同的行为反应。
实验中通常会使用积极强化的方法,来观察实验条件对行为的影响。
最后,行为主义理论强调测量。
研究者通过量化行为反应的种类、频率、时长等因素,以及检测随机变量的影响,来研究行为现象。
测量可以使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是一种关注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来形成和调节的。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观察和实验研究,关注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学习和条件反射的重要性,以及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行为主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俄国,当时一位叫伊凡·巴甫洛夫的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了动物的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通过将食物与铃声等中性刺激同时呈现给狗,使得狗在听到铃声时开始分泌唾液。
后来,狗对铃声的反应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行为主义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
他提出了“连续性原则”,即人类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连续反应。
他强调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并将学习视为一种被塑造和改变的过程。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伯福斯·斯金纳的工作。
他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概念,认为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受到奖励和惩罚的控制。
斯金纳进行了大量关于动物行为的实验,尤其是关于老鼠的实验。
他通过使用“斯金纳箱”,即一种可以控制刺激和奖励的设备,研究了动物的行为和学习过程。
行为主义理论的其他重要观点包括强化和灭绝效应。
强化是指行为受到奖励而增加的过程,而灭绝是指行为不再受到奖励而逐渐减少和消失。
通过使用奖励和惩罚,行为主义者相信可以改变和塑造人类行为。
虽然行为主义理论在心理学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忽视了人类的内在心理过程,过于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没有充分考虑认知和情感的作用。
然而,行为主义理论的思想和方法仍然在现代心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临床心理学中,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改变和调节患者的行为来减轻心理疾病的症状。
此外,在教育领域,行为主义理论也被应用于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是一种关注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强调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习和条件反射的重要性,以及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所决定,而不是内在的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初蓬勃发展,并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个体的行为是通过对环境刺激的学习和形成,而非受到内在的思维、感觉或意识的驱动。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通过观察和研究可见的行为,可以了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模式。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心理过程如情绪、意识和思考并不是主要关注的对象。
相反,行为主义心理学更加关注可观察到的行为以及该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相信,通过建立特定的刺激与相应的行为之间的联系,可以引导个体的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条件反射。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个体通过与特定刺激的重复联系,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例如,当一个人听到钟声时,他可能就会流口水,这是因为他习惯于在吃饭之前听到钟声。
这种条件反射的形成,是通过反复的学习和刺激-反应的关联所实现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于教育和治疗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教育中,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调了奖励和惩罚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通过奖励来加强所期望的行为,通过惩罚来减少不受欢迎的行为,可以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行为习惯。
在治疗中,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经常使用行为疗法来帮助个体改变不健康的习惯和行为。
通过建立与特定刺激之间的关联,他们帮助个体学习并采用更健康和积极的行为方式。
尽管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仍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行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视角。
它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为教育和治疗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为我们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和改变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它强调人类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而不是基于内在的思想、感受或意识。
以下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 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因此它强调实验和数据的重要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使用实验来研究人类行为,并使用统计分析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2. 行为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行为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而不是由内在的思想、感受或意识驱动的。
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研究如何通过刺激来控制和改变行为。
3. 学习是行为的主要机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行为的主要机制。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研究如何通过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等学习过程来控制和改变行为。
4. 行为可以通过强化来增强或削弱: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强化来增强或削弱。
强化是一种增加或减少行为发生的刺激,例如奖励或惩罚。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研究如何使用强化来改变行为。
5. 行为可以被塑造: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可以被塑造。
通过逐步增加或
减少行为的要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可以逐渐塑造出特定的行为模式。
总之,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学习是行为的主要机制,行为可以通过强化来增强或削弱,行为可以被塑造。
这些观点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其实它就像一杯简单的咖啡,苦中带点甜。
你知道吗?行为主义主要是关注我们做什么,而不是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就好比你看到一个人吃冰淇淋,不用想那么多,直接就知道他喜欢吃。
这种心理学派别的创始人,巴甫洛夫,真的是个有趣的人。
他的实验室里有很多小狗,结果这些小家伙每次听到铃声就流口水,明明没吃东西,听到声音就知道要吃了。
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简单粗暴,但也让人忍俊不禁。
再说说另一位大佬,斯金纳。
他的“斯金纳箱”就像是心理学的游乐场。
小白鼠在里面跑来跑去,按一下杠杆就能得到美味的食物。
于是,这小家伙就学会了,嘿,只要我按一下,食物就来了。
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简直像是对行为的一种奖励机制。
想想你小时候,如果乖乖做作业,妈妈就给你买糖吃,没几次你就明白了,乖就是有好处的。
你可能会想,行为主义听起来有点机械,毕竟人不是机器嘛。
没错,但这就像是有时候我们做事情没有思考,只是习惯使然。
比如,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朋友们在干嘛。
是不是不经意间就把自己困在了一个循环里?行为主义就是在帮我们揭开这个面纱,提醒我们每个小动作背后其实都有个理由。
你看,这个学派就像是个神秘侦探,暗中观察我们的一举一动。
不过,行为主义的确也有它的局限性。
咱们的内心世界就像个大海,波澜起伏,不是那么容易用简单的行为来解释的。
情感、思维、动机,这些东西往往比一根小杠杆复杂得多。
就像你约了朋友一起吃饭,结果他迟到了,可能他心里有些烦恼,或者是遇到什么麻烦,这些都不能单靠行为来解释。
行为主义在应用上也挺有意思的。
它在教育和训练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老师们通过奖励学生的好行为,慢慢就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班级。
想象一下,课堂上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老师给他们发小星星,心里那个乐啊,大家都想要更多的小星星。
慢慢的,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不再是苦差事。
在心理治疗上,行为主义也有一席之地。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一种重点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和环境因素所决定的。
本文将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强调可观察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关注的是可观察的行为,而非内在的心理过程。
它认为人类行为可以通过研究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和解释。
2. 强调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学习又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实现。
主要的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3. 强调环境因素: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它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行为的变化。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验方法行为主义心理学采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验方法:1. 经典条件作用实验:该实验通过在刺激物之间建立联系来观察被试的反应。
例如,帕夫洛夫的狗实验就是经典条件作用实验,通过让狗在食物与铃声之间建立联系,最终导致狗对铃声的唾液分泌反应。
2. 操作条件作用实验:该实验通过建立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联来观察被试的行为。
例如,斯金纳的箱子实验中,研究者通过给动物提供食物奖励或电击惩罚来控制和改变被试的行为。
3. 观察法:行为主义心理学也使用观察法来研究行为。
观察法通常涉及对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了解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 教育:行为主义心理学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它强调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来促进学习,并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例如,奖励和惩罚机制可以帮助教师调节学生的行为。
2. 心理疗法: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疗法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行为疗法通过训练和改变个体的行为来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如恐惧症和焦虑症。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研究和观察人类的行为来解释和理解心理过程。
在本文中,将探讨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相关实验和应用,以及对心理学的重要影响。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行为本身,即人类或动物的可观察行为响应是心理过程的关键。
按照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对刺激做出反应形成的,并且可被学习和调节。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沃森和斯金纳。
沃森认为,行为是可以被塑造和控制的,通过对刺激和响应之间的联系进行条件反射的学习,从而产生了行为的习惯和模式。
斯金纳进一步发展了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和“正负强化”的概念,强调环境刺激和奖惩对行为的影响。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实验研究为验证行为主义理论的有效性,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是帕弗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
帕弗洛夫利用狗作为试验对象,通过在给狗食物的同时发出特定的声音,使狗产生条件性反射,即当听到特定声音时,会分泌唾液。
这一实验表明了刺激和响应之间的学习关系。
此外,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也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
他在实验室中设计了一个可控制的盒子,称为“斯金纳箱”,通过给动物提供食物或电击等刺激,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这些实验揭示出了奖励和惩罚在行为塑造和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三、行为主义理论的应用领域行为主义理论对实际生活中的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之一是教育领域。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教育可以通过及时的奖励和惩罚,以及正确的引导和塑造行为,来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
这一观点在教育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例如通过奖励学生的好行为来增强积极的学习动力。
此外,行为主义理论对临床心理学和精神治疗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行为观察和行为调节的方法,心理学家能够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模式,培养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针对恐惧症患者可以使用“系统脱敏”和“暴露疗法”等行为治疗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
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
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
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这样一来。
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
因此,他认为心理观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
一位早期行为主义者魏斯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端的还原论,但华生本人则又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
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
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
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
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
所以,考察了行为就无须考察意识;反之,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
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华生宣称心理学家应该象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而不看作关于心理活动的经验,从而否定了冯特所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把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意识和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等同起来。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近代心理学中,行为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派别,它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整个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行为主义心目中,心理学被看作是一门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和外部刺激之间关系的科学。
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并认为心理过程是不可观察的,因此应当忽略或简化。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关注个体的行为,认为行为是外部刺激和个体对该刺激的反应之间的关系。
行为主义者相信,个体的行为是一种学习的结果,通过外部刺激和反馈的机制塑造和改变。
他们认为,研究者应该关注行为的可观察性,而不是主观的内在心理过程。
因此,在行为主义心目中,心理学的核心是可观察的行为和对刺激的反应,而非思维、情感或意识等不可观察的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强调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实验方法。
因为实验具有对变量进行控制和操纵的能力,这样研究者可以观察到特定刺激下个体的行为反应,并推断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行为主义者追求客观性和科学性,他们主张心理学应该像自然科学一样,遵循客观的规律和定律。
在行为主义心目中,最著名的学习理论是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条件作用是指个体在特定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重复刺激和反应的关联,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则是通过对行为的操作和反馈来塑造和改变个体的行为。
这两种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张行为可以通过与环境的交互而改变。
然而,行为主义的心理学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挑战。
一些人认为行为主义过于强调外部刺激和行为的可观察性,忽略了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内在心理过程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仅仅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还受到认知、情感和意识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尽管如此,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学派,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实证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此外,行为主义的观点也在教育、临床心理学和行为疗法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行为主义的了解
对行为主义的了解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其核心观点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在反应和环境之间产生的条件作用下形成的。
这种理论在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研究心理学的最主要范式之一,尽管它在现代心理学中不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但它对心理学的发展和其他学科,如教育、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的影响仍不可忽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行为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对学术研究和实践的影响。
行为主义最先出现在美国,由 John B. Watson 创立,他于1913年撰写了一篇论文《心理学作为一种行为》,正式提出了行为主义学派。
这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一切行为和反应均源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刺激,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感情和精神。
此外,这种理论相信人与动物行为之间存在相似性,因此,基于动物实验的学习理论成为了行为主义的另一个主要支柱。
在行为主义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学习理论,这个理论是基于 Ivan Pavlov 的狗实验。
这个理论中,学习是建立在反应链之上的,每次新的刺激会通过重复引起反应,逐渐强化反应。
这种方式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强调非常重视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而学习更是基于奖赏和惩罚的,行为主义学派常常使用这种方式来解释人类学习的过程和行为的表现。
然而,这种理论在一段时间内面临争议,很多人认为,这种理论过于简单化和机械化了人的行为,忽略了人类心理活动中的良心、智力和感受等高级认知活动。
因此,一些学者在20世纪后期重启了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通过更深入地研究大脑和心理过程,弥补了在行为主义中的认知偏差。
虽然行为主义在心理学领域内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在教育、工业和体育训练等领域却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教育方面,行为主义通过奖赏和惩罚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行为,譬如通过奖励优秀学生和惩罚差学生成绩来鼓励学生。
在工业生产中,行为主义通过激励员工的工作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行为主义也可以应用于体育训练中,通过指导,奖赏和惩罚等方法来改善运动员的技能和表现。
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派别,其主要关注人类行为和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一心理学分支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和学习来改变和塑造。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研究行为的触发因素、响应方式以及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能够解释和预测人类的行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是在20世纪初期,实验心理学正在崛起的背景下逐渐开始的。
此前的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如意识、情感和思维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实验研究和观察行为,试图建立一种客观且可观察的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行为的确定性:行为主义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对特定刺激的必然反应。
通过研究和观察行为,可以找出其背后的触发因素。
2. 条件反射:行为主义心理学将条件反射作为解释和预测行为的重要工具。
它认为,个体通过多次重复经历某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形成了特定的行为模式。
3. 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对于行为塑造的重要性。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通过奖励和惩罚,个体可以学会或取消某种行为。
4. 环境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相信,环境条件对于行为的塑造和改变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经典学习理论经典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该理论由俄国心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提出,他以狗的唾液分泌为研究对象,开始了对条件反射的研究。
根据经典学习理论,行为是对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条件化联系做出的反应。
巴甫洛夫通过实验发现,在狗接收到食物之前,只要与食物有关的刺激(如铃声)反复出现,就会导致狗分泌唾液。
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被称为条件反射。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食物是无条件刺激,唾液的分泌是无条件反应。
而铃声作为有条件刺激,通过与食物多次反复出现的联结,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即铃声成为触发狗唾液分泌的刺激。
这一发现对于之后的学习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行为主义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行为主义的名词解释心理学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强调外在行为对个体的影响,将学习和环境刺激视为塑造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实验心理学,该理论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来解释人类和动物的行为。
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导致的。
它认为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改变和形成。
行为主义的重点不在于内在的思考过程或情感状态,而是关注人类和动物通过对刺激的观察和反应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在行为主义的早期阶段,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室中的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和行为。
例如,俄国科学家伊万·巴甫洛夫通过在狗身上进行条件反射实验,建立了条件反射的理论。
他的实验表明,动物可以通过与特定刺激的联系而形成反射性的行为。
另一个重要的行为主义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B·沃森,他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著名宣言:“心理学应该是一门关于可观测行为的科学。
”沃森的实验研究支持了行为主义的核心原则,即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形成和改变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教育心理学。
行为主义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奖励和惩罚进行塑造和改变的。
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一原则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正面强化、负面强化和惩罚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技能。
除了教育领域,行为主义也在临床心理学中起到重要作用。
行为疗法是一种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例如,针对焦虑症的行为疗法可以通过暴露于焦虑引发的刺激,帮助个体逐渐克服恐惧和焦虑。
然而,行为主义并非没有争议。
行为主义过于强调可观察行为,忽视了个体内部的思考和情感过程。
这导致行为主义在解释某些复杂的行为或心理问题时受到限制。
例如,行为主义对于创造性思维和个体意识方面的研究较少。
为了克服这一限制,心理学家逐渐提出了对行为主义的批判,并发展了更加综合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认知行为主义强调行为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将思维过程和心理内部的观念纳入研究范围。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解析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解析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涉及到多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
行为主义理论是其中之一,也是心理学领域中最早出现的主要理论之一。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观察和测量行为,而忽略内在的思想和感受。
这一理论最早在20世纪初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斯汀所提出,他认为心理学应当是一门可观察和量化的科学。
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刺激-反应,即外部刺激会引发特定的行为反应。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个体的行为是学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们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刺激和反馈,认为行为是一种被塑造和控制的现象。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最著名的学习形式是条件反射。
俄罗斯科学家伊万·巴甫洛夫通过实验发现,当一种原本不具有条件反射的刺激与另一种具有条件反射能力的刺激同时出现时,后者会在前者的作用下产生条件反射。
这一发现被称为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对后来的行为主义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也被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这种学习形式关注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对其后果的学习和调节来改变的。
斯金纳的鸽子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理论,他发现动物可以通过行为来引发特定的后果,从而增加或减少该行为的频率。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的可见性和可测量性,因此行为主义者通常喜欢使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他们将目标行为明确定义,并通过控制和操纵相关变量来观察行为的变化。
这种方法使得行为主义理论在某些领域,尤其是教育和临床心理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行为主义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人们认为它忽略了内在的思想和感受,将心理学简化为一种外部行为的描述。
同时,行为主义理论也难以解释一些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情绪和认知。
因此,现代心理学已经发展出了其他理论和方法,相对于行为主义理论,更加关注心理过程和内在的思想和感受。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出现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使我们对人类心理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认识09级学前教育系李雅雯【摘要】【关键词】一.行为主义的背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那么什么是华生所谓的行为呢?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
(S-R)那么,什么是刺激和反射呢?华生认为,刺激指的是外部环境和身体内部组织所起的任何变化。
反应就是随着某种刺激而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生把心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行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心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于是,心理学终于被纳入了自然科学的行列。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2007年08月11日星期六 09:46(一)行为主义的界定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用的方法又是主观性极强的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和方法都缺乏可观性,根本无法使心理学厕身于自然科学的行列,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平起平坐。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改造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它的研究对象变为可观察、可测量、可验证,研究方法变得可控制、可纪录、可重复。
于是,华生揭竿而起,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而把意识赶出心理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心理学中发动了一场革命。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那么什么是华生所谓的行为呢?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
(S-R)那么,什么是刺激和反射呢?华生认为,刺激指的是外部环境和身体内部组织所起的任何变化。
反应就是随着某种刺激而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生把心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行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心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于是,心理学终于被纳入了自然科学的行列。
(二)如何研究人类行为既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那么,研究行为的方法就在于寻找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只要发现某一种刺激能引起哪一种反应,或发现某一种反应是由哪一种刺激引起的,就能找到一种刺激与一种反应之间的特定的因果关系。
这正是研究的目的。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华生认为,"刺激-反应"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式。
其中,刺激和反应都可以由其它刺激和反应所代替。
(A)我们熟悉的条件反射就是刺激替代的结果。
例如:(B)不仅刺激可以替代,反应也可以替代,或者条件化。
例如:(点击展开)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反应的替代表现为行为的变化。
正是根据刺激-反应和形成的替代刺激-替代反应这样一系列的替代,才构成人的无限学习能力。
华生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
直到今天,尽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了重大的改进和综合,但基本思想方法仍然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左右。
(三)行为主义的思维为了彻底改造心理学,华生开始用行为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其基本原则:凡能用行为加以解释的就纳入心理学的框架,凡不能用行为解释的就把它赶出心理学,从而建构了一整套行为主义心理学。
那么,行为主义心理学如何看待思维呢?华生认为,思维与言语是不可分割的,思维的本质就是言语活动。
思维与言语的区别仅仅在于有无声音。
言语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言语。
按不同的言语形式,华生将思维分为三类。
(请参阅教材第69页。
)由于言语活动包含一系列复杂的肌肉、内脏器官的活动,因此,华生认为思维不仅仅与言语不可分割,也与内脏组织不可分割。
只不过言语通常占据优势的地位,协调着人的肌肉骨骼活动。
这么一来,华生终于将思维纳入了心理学的范畴。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华生以学习弹钢琴为例,如下图所示:该图表明动作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S1 、S2、S3 是乐谱上的独立音符,作为视觉刺激,引起了弹钢琴者的手指运动,在琴键上作出相应的弹奏动作RK1、RK2和RK3 等。
(RK1 、RK2 和RK3等等是对每一个独立的音符予以独立的动作反应)。
这说明当你看到音符G(S1)时,你弹奏键G(RK1)。
这个图解表明了当你弹奏一首简单的乐曲是发生的情况。
S1--第一个音符(G)____展现在你面前,然后乐谱被拿走。
但你能继续弹奏,为什么?这是因为经过多次弹奏后,形成了习惯,只要出现最初的音符S1,弹奏者便引发出一系列的弹奏动作:RK1-RK2-RK3-RK4-RK5 ………其中除了RK1 是由S1 引起的之外,RK2、RK3等不再由S2、S3引起,而是由RK1引起。
每一个前面的弹奏动作都成为下一个弹奏动作的替代刺激。
这张图只反映了动作一个因素,事实上,在动作发生的同时,还产生言语和内脏的活动。
这个简单的图解表明了同样的事实--当我们对任何对象,比如说S1反应时,我们不仅用胳膊的横纹肌反应(RK1),而且语言(RV1)和内脏(RG1)也参与了反应。
三种反应形成了有组织的反应系统。
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反应系统中的三种反应成分的主导地位会有所变化,有时以言语反应为主,有时以动作反应为主,有时以内脏组织反应为主。
从左图中可以看出,思维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不用言语,但反应系统中的其他成分有效地保证着思维的连续进行。
(四)行为主义的习惯诸如思维这样的复杂的心理都纳入了行为,对华生来说,用行为来解释习惯就不是个难题了。
什么是习惯呢?1、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
人处在内外环境的不断刺激之中,刺激必然引起人的活动。
其中外部环境指人周围可以产生视觉、听觉、触觉、温觉、嗅觉、味觉刺激的外在世界的物体,内部环境指人体内所有内脏的、体温的、肌肉的和腺体所发生的刺激。
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了。
换句话说,当人所处的情境与先前曾经发生过的情境相同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整合,能更为迅速和更多地活动起来达到目的,于是,我们可以认为他已"学会"或已"形成"了一种习惯。
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习惯的单位。
"当一个复杂的习惯被完全分解之后,这个习惯的每个单位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习惯的作用就是为了使动作更简便。
2、哪些因素影响动作习惯的形成呢?华生认为:(1)年龄。
华生从对老鼠的研究中发现,年龄对习惯的形成存有影响。
在老鼠学习走迷宫的试验中发现:但从实验中有一点可以肯定,年纪大的老鼠和年纪小的老鼠都能学习。
华生特意指出,人类停止学习的时间太早。
他相信:“如果形势很急迫,60、70岁甚至80岁的人也能学习。
”(2)练习的分配华生通过实验发现,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越少,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就越高。
例如:让几组白鼠进行50次的尝试(练习)实验中发现:根据实验结果,华生主张分散学习,不主张集中突击训练。
即使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习,也应该在中间留出一段间隔时间来,这样会取得惊人的学习效果。
当习惯形成并巩固之后,实际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刺激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华生称之为条件反射的第二阶段。
究其原因是习惯了的动作本身的动觉刺激足以引起下一个运动反应,而下一个运动反应又引起再下一个运动反应,肌肉不仅是"反应的器官",而且也成了"感觉的器官"。
华生十分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认为这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五)行为主义的情绪学过儿童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关于儿童情绪的发展主要有分化说和原始情绪说两大学说。
华生属于后者。
他认为,情绪是身体对特定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内隐行为的一种形式。
新生儿具有三种原始情绪(即非习得行为):惧、怒和爱,以后的习得情绪都是在这三种原始情绪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
为了证明自己的见解,华生将一名11个月大小的婴儿艾伯特作被试,成功地运用条件反射法形成他对毛绒绒动物的惧怕。
实验如下:上面当实验提供了惧怕条件反射形成的证据。
但这一实验严重伤害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出于道德原因,受到学术界的严厉批评。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
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
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
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这样一来。
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
因此,他认为心理观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
一位早期行为主义者魏斯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端的还原论,但华生本人则又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
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
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
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
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
所以,考察了行为就无须考察意识;反之,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
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华生宣称心理学家应该象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而不看作关于心理活动的经验,从而否定了冯特所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把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意识和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等同起来。
拉什利明确指出这是新实在论的观点,并极表赞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
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
于是他把内省从前门赶出去,又以“言语报告”的名义从后门请进来。
这样就把言语的两种作用混淆了。
言语固然和动作一样是对客观刺激的反应,但也可用来陈述自己的心理,这种陈述其实就是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