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优质公开课教案4

合集下载

雨下得有多大-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雨下得有多大-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雨下得有多大-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与目标1.教学背景本教案是针对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内容部分,具体内容为“雨”的学习。

2. 教学目标1)了解雨的形成和降水原理;2)了解雨量的测量方法和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雨的形成和降水原理;2)雨量的测量方法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了解雨的原理和测量方法;2)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雨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教学内容1) 雨的形成和降水原理1.认识雨的形成原理:我们平时说的“下雨”指的是雨水从云层中落下的现象,人们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探究,知道雨的形成原理是由水蒸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饱和度后,变成水滴或冰晶,经过云层不断抬升和降温,最终凝结为雨水。

2.学习影响雨水形成的因素:气温、湿度、地形等因素均会对雨的形成产生影响,你们知道其它影响吗?3.掌握雨水的分类和特征:常见的雨水类型有哪些?例如,连接性降雨,目前世界上雨量最大的降水是什么?2) 雨量的测量方法和重要性1.学习雨量的单位:毫米是雨量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各种雨量计进行测量,还可以根据特定的场合来选择使用。

2.了解雨量的作用:雨量是自然界中的重要资源,有利于作物生长、水源补给和生活需要等多方面。

3.活学活用:请借助工具进行雨量的测量和记录,创建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2.教学安排本次课程共分为三个部分:1)导入(15min)•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雨的形成和降水原理,开启学生的学习模式。

2)主体(60min)•通过学习材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雨的形成原理、分类、特征和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通过观察、实验和记录,让学生掌握雨量的测量方法和雨量对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有趣的互动讨论和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3)总结(15min)•对本次课程内容和收获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互动式教学法2.教学手段•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和仪器•图片和视频•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学评价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意义的提升;2.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并能理性思维和实践探索;3.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了今后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苏教小学科学三下《4.3.雨下得有多大》word教案 (4)

苏教小学科学三下《4.3.雨下得有多大》word教案 (4)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雨下得有多大一、课程标准:1.知道利用根据观测比利用感官更准确有效。

2.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受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

3.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4.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5.知道可以用降水量.湿度来描述和测量天气。

6.知道基本气象观测器材的作用。

7.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

8.了解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9.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

10.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11.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目的:(一)过程与方法1.能用身边材料制作头发湿度计,并测量空气的湿度。

2.尝试根据空气的湿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3.能用废旧塑料瓶自这制雨量器,并尝试测量降水量。

(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下雨前空气湿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湿度和降水的多少。

3.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懂得制作简易器材也可以进行科学观测。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1.能用身边材料制作头发湿度计,并测量空气的湿度。

2.尝试根据空气的湿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3.能用废旧塑料瓶自这制雨量器,并尝试测量降水量。

4.知道下雨前空气湿度会增加。

5.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湿度和降水的多少。

6.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7.懂得制作简易器材也可以进行科学观测。

四、学习成果评价(一)概念发展1.不能用身边材料制作头发湿度计,不能用废旧塑料瓶自这制雨量器。

2.能用身边材料制作头发湿度计,并测量空气的湿度,能用废旧塑料瓶自这制雨量器,并尝试测量降水量。

3.能用身边材料制作头发湿度计,并测量空气的湿度,尝试根据空气的湿度推测会不会下雨,能用废旧塑料瓶自这制雨量器,并尝试测量降水量。

(二)探究能力:1.不知道下雨前空气湿度会增加,不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湿度和降水的多少。

最新科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优质课课件4

最新科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优质课课件4
第三节
雨下得有多大
下面这两首古诗谁会背? 春夜喜雨 春晓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思考:你知道这两首诗中描绘 的春雨哪个大?哪个小吗?
这 就 是 雨 量 器
雨量器构结造
学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
1.沿着塑料瓶的肩部剪开,取下塑料小尺倒绑在上面。 3.将剪下的瓶的顶部倒扣在瓶子上。
友情提醒:制作时注意安全,别弄伤了手。
学生作品欣赏
思 考 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 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可以吗?
全年降雨量小,会干旱。 夏季降雨量大,会发生洪涝灾害。 ……
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系,看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 高度。 简易雨量器中没刻度部分可先倒进一些水。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100-200毫 米
特大暴雨 大于200 毫米
24小时 小于10 10-25毫 25-50毫 50-100 的降水量 毫米 米 米 毫米
讨论:
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公开课教学设计4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公开课教学设计4

《雨下得有多大》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较为明显的几种云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哪种云会下雨;2、能够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常见的云,知道哪种云可能会下雨。

2、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3、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发展操作技能和情趣。

2、对气象工作产生兴趣,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3、愿意和雨水亲近,培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自制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

教学准备:塑料瓶、剪刀、尺子、透明胶带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使用器具测量降雨量的必要性:1、导入:今天天气怎样?前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经常下雨,你知道雨下得有多的吗?2、有什么好办法测量雨的大小吗?二、制作雨量器:1 、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

告诉学生测量雨的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有毫米(ml)作单位。

(板书)2、大家想不想做一个,来测量雨量的大小?3、出示课件,指明读一读。

学生对照制作步骤,进行合作。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三、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1、简单评价做得好的小组。

2、雨量器做好了怎样使用呢?出示问题,指明读一读。

3、学生讨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课件出示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齐读。

友情提醒:有的瓶子底部不平,为了便于测量,每次量雨前,要在雨量器里加水直到最低刻度。

读数时,要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视线与水面保持水平。

每次测量前都必须倒掉一些水,使水面与雨量器的最低刻度齐平。

4、老师来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会使用雨量器了,取三只做的好的、口径不一的雨量器,教师模拟降雨。

5、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

6、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怎么办?四、鼓励学生实际应用:1、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我们就可以像气象工作者一样来测试每次的降雨量了。

雨下得有多大-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雨下得有多大-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雨下得有多大-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知识目标
1.理解雨水的来源和形成。

2.能够描述不同大小雨滴的特点。

3.掌握一些防止雨水浸入房间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雨滴大小对形成的雨量有何影响。

2.灵活运用学过的防雨知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老师与学生交流,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谈谈他们对雨水的认识。

2.老师引导学生了解雨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2. 学习
1.让学生观察不同大小的雨滴,发现它们的形状和速度的不同,从而导致雨量的不同。

2.让学生室内模拟下雨天的情景,通过解释不同类型建筑物的不同防雨措施来与学生分享如何避免雨水浸入房间。

3. 板书设计
雨滴大小特点
微小雨滴细小,密集
中雨滴中等直径
大雨滴直径最大,稀
4. 总结
1.老师归纳总结雨滴大小对形成的雨量的影响。

2.鼓励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方式防止雨水浸入房间。

四、课后作业
1.回家调查一下家里的防雨方法,写一篇100字的文章。

2.观察并记录3次不同的雨天,注重记录不同大小的雨滴。

五、教学反思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大小的雨滴,发现了它们对形成的雨量影响的不同。

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如何避免浸水的方法,不仅是在学习中获得了好处,还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用处。

对于防雨方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方思考切入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把学习推向了另一个层次。

小学科学《雨下得有多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雨下得有多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4 单元关心天气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够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会测量降雨量。

2、科学知识: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研究长期测量与坚持的重要性;意识到废旧变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愿意接触雨水,亲近大自然。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科学课课堂上有趣的实验、多彩的探究活动,深深吸引着学生,他们都喜欢科学。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科学观察活动、研究探究活动能力有所增强,科学探究合作意识也有所增强,小组合作分工也明确了,实效性也有所提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进行雨量的测量。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判断降雨量的多少。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对雨量器的功用及制作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且在实验测量中获得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一是进行观察对比,从而学会雨量器的制作;二是实验操作,实际测量雨的大小。

【教学准备】教师方面:课件、视频资料、剪刀、小刀、水壶(带水)、水槽。

学生方面:塑料瓶、刻度条、白胶带、透明胶带、喷水瓶(自制)、水。

【教学过程】一、激趣挑战导入师:上课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1、展示微视频《看云识天气》(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科学,有的知识渊博,会看云识天气。

我不太相信,今天特意带来一段小视频,想挑战一下大家,敢接受挑战吗?生:敢。

师:好,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

生:看视频。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此时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位同学观看的很仔细,第一个举起了小手,你来回答。

生1:乌云密布。

生2:乌云密布,狂风怒吼,天底云暗。

师:你描述的非常生动,请坐。

师: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云?生1:积雨云。

师:你真棒,请坐。

日常生活中,大家说一说还有哪几种云?生2:卷云。

生3:高积云。

生4:高卷云。

生:......师:大家说的非常好,猜一猜哪种云会下雨?为什么?生:积雨云最有可能下雨。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一课,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雨水大小进行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雨量”的概念,并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记录。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生活中的雨水大小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科学实验方面的经验可能不足,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雨量的单位和大小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雨量”的概念。

2.培养学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雨量”的概念。

2.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记录,以及理解雨量的单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雨水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雨量测量工具,如雨量杯、尺子等。

2.准备实验材料,如水、容器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大小的雨,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雨的大小?雨下得有多大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雨量”的概念,解释雨量的单位,如毫米、厘米等。

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雨量的大小与容器的大小有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雨量测量工具和容器,测量不同大小的雨水的雨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测量到的雨量是多少?是根据什么判断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判断依据。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是一节关于水循环和降水量的科学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雨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测量雨的大小。

教材内容丰富,以实验和观察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观察和实验方面,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雨的形成过程,掌握测量雨大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雨的形成过程,测量雨大小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和观察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地操作,让学生了解雨的形成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降水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雨伞、雨衣、水杯、量筒、计时器等。

2.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图片、实验资料等。

3.教室环境:确保教室光线充足,便于学生观察和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降水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雨的形成过程,以及测量雨大小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雨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测量雨大小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雨的大小?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

三年级下科学教案雨下得有多大_苏教版

三年级下科学教案雨下得有多大_苏教版

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阻碍(一)导入新课1、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下雨的天气。

有时,我们要依照雨的大小来决定做什么,在下雨的时候,你们是如何样明白雨下得有多大的呢?2、提问:这些方法能准确测量雨下得大小吗?什么缘故?3、讨论:有什么好方法吗?(二)学习新课讨论阅读制作雨量器讨论1、制作雨量器(1)讲述: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米作单位(2)出示雨量器,引导学生观看雨量器(3)谈话:雨量器的类型专门多,最简单的是一个透亮的容器,别处贴着刻度。

(出示制作好的简易雨量器想学生展现)大伙儿想不想做一个,来测量雨量的大小?(4)阅读P47制作步骤(5)学生制作、教师指导2、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1)展现各组的雨量器(2)学生讨论使用方法①预备如何样使用雨量器,应该注意些什么?②量雨时应从哪儿开始读数?量雨前我们还必须做什么预备工作?③如何样读出雨量的大小?④下次测量前如何办?(3)模拟降雨,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

第周三年级4.3雨下得有多大1、明白降雨阻碍我们的生活。

2、明白天气预报中雨的等级划分标准。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降雨高度单位也是相同的,即毫米。

2、了解降雨强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阻碍(1)提问:下雨对我们的生活有阻碍吗?有哪些阻碍?(2)讨论:雨下得大小对我们的生活有阻碍吗?有哪些阻碍?(3)提问:雨下得大小对生产有什么阻碍?(4)小结:雨下得大小会阻碍我们生产及生活的许多方面。

关注天气预报能够使我们尽量幸免不必要的缺失。

“春雨贵如油”“一阵秋雨一阵凉”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4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4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雨下得有多大》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课。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和体验雨的大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雨的量化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雨的大小、雨量的测量、不同雨量的感受和雨量与生活的关系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天气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于雨的量化概念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雨的大小,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雨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和测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增强学生关爱环境、关注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雨的大小,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雨的大小。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测量雨的大小,并理解雨量与生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认识雨的大小。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雨具,如雨伞、雨衣等。

2.准备雨量测量工具,如雨量杯、量筒等。

3.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雨天经历,激发学生对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雨的大小,如小雨、中雨、大雨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雨量测量工具在模拟环境中测量雨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雨的大小,如“今天下的雨很小”,“昨天的雨很大”等。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雨下得有多大》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天气与气候”的第三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测量雨水的大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雨量的大小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天气和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雨量的大小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从而达到对雨量大小及其影响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了解雨量的大小,并知道雨量大小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和测量雨量的大小,了解雨量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雨量大小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雨量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雨量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操作结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讲解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观察和操作结果,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雨量大小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雨伞、雨量器、尺子、记录表等。

2.学具:每组一台雨量器、尺子、记录表等。

3.教学课件:雨量的大小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上课之初,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天气和气候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气候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雨的知识,你们对雨有什么了解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观察不同雨量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雨量的大小。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4.3第四单元3雨下得有多大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4.3第四单元3雨下得有多大

3、雨下得有多大
教学目标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复习引入。

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

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做个头发湿度计。

小组合作来完成。

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师生小结。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

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分小组进行测量。

小组汇报。

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雨下得有多大双鸭山市师范附属小学董洋洋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关心天气”单元的第3课。

即指导学生开展测量降雨量的活动,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全课由自制仪器测量降雨量和研讨雨下得大小对人们的影响两个相连的环节组合而成。

虽然教材重点介绍的自制仪器和使用仪器的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但是,自制仪器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仪器去进行测量,从而为生活服务,所以,本课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课结构较为简单,呈直线结构,其内容围绕雨量大小这个主题展开。

其中包括三个活动:一是应用自制雨量器测量并记录雨量大小,二是了解雨量大小划分标准的相关知识,三是讨论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个活动环环相扣,使教材学习的实用价值得到彰显,为学生以后认识气候特点打下了基础。

设计理念:三年级学生对下雨这一自然现象不陌生,也能在他们的记忆里想像下雨对生活的影响,他们对下雨和雨量的大小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自经验的积累和别人的传授,因此这些是不全面的,有的还是不科学的。

所以这课首先从引发学生兴趣入手,把雨量多少和自己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迫切的想要学习雨量器的相关知识,和制作雨量器,其次让学生科学、准时、有效地了解天气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联系。

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尝试测试雨量器。

(2)、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2、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天气预报中雨的等级划分。

(2)、知道降雨影响我们的生活。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2)、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发展操作技能和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雨下的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自制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

2、瓶盖扎眼的一瓶水、塑料瓶、剪刀、胶带、双面胶、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1)、学生回答:雨(2)、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雨。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说课稿4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说课稿4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3《雨下得有多大》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雨下得有多大》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的第三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测量雨水的大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雨的大小,探索雨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天气和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测量雨水大小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雨的大小,探索雨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了解和认识雨的大小,探索雨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观察和测量雨水大小,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雨的形成过程。

3.学生进行观察和测量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雨天的视频,引发学生对雨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雨的形成过程: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雨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雨的形成原因。

3.观察和测量雨水大小:学生进行观察和测量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雨水的大小。

4.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对观察和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雨水大小的规律。

5.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测量结果,探讨雨水大小的形成原因。

6.总结和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雨的其他相关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展示雨的形成过程,同时在旁边标注雨水大小的观察和测量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雨下得有多大》教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雨下得有多大》教
(如有时间才进行这部分的教学。)
积极交流。
1、乐于接受任务。
2、思考、交流。
主要可能出现的想法:
(1)、要让雨量器不被遮挡。
(2)、要让雨量器不被吹倒。
(3)、需要加水到零刻度处。
(4)、不同大小的雨量器测得的雨量 是否一致。
等等。【(3)和(4)也可能在制作时被提 出。】
3、开动脑筋,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四、下雨对 生活的影响
组织学生交流所知道的下雨对生活的影 响。
“看一看雨量器,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
3、“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雨量器? ”看 书P47介绍的制作过程。
4、组织学生交流看书过程中自己产生的 问题或觉得要注意的地方。
5、组织学生分组制作雨量器。
1、回忆,判断,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 或开展争论。
2、认真听,了解雨量器。
能说出雨量器的主要部分:瓶、漏斗、刻 度。
2、乐意使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雨量器。
教学准备
塑料瓶、剪刀、带刻度的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_、
各种雨的划 分
1、板书“毛毛雨”,请学生读;再请学生 用常州话读一读,说说是什么意思。
2、谈话:“'毛毛雨是很小的雨,你知 道比它大的雨的名称吗? ”
3、“到底各种雨是怎么划分的,请同学们 看书48页的介绍。”
1、踊跃参与,说“毛毛雨”的意思:-: 很小的雨;二:小问题、小意思。
2、说出以下名称:中雨、大雨、暴雨等。
3、认真看书48页“各种雨的划分”。
—•、
制作简易的 雨量器
1、谈话:“昨天也下了雨,你认为下的 是什么雨? ”
2、“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的仪器,昨天我 用它测了雨量,发现24小时内的雨量是XX亳米,所以昨天的雨应该是X雨。”“像 这样的工具,叫雨量器。用它可以比较准 确地测出雨量。”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

《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执教教师:王忠书七星关区三板桥新长宁小学1.认识雨量器,并了解它的作用。

2.学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使用自己制作的雨量器测量未来一周内每天的降雨量。

3.了解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简易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一、导入新课幻灯片出示四幅雨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平时总结的经验判断,说一说哪幅图中的雨大。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掌握不能判断其大小)设疑,那这几场雨,到底下得有多大呢,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雨下得有多大(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一)认识雨量器设疑:平时我们要比较两个身高差不多的人的时候,我们怎么办的?(通过测量来完成)用什么测量米尺等)单位一般用什么?(厘米)(指名回答)那今天我们想知道雨有多大,我们也得用工具去对雨量进行测量,测量雨量的工具叫雨量器。

(板书:雨量器)(幻灯片出示几种简易的雨量器)学生初步认识,老师简要介绍并介绍其工作原理,计数单位:毫米。

读数方法:视线与水平面齐平。

幻灯片展示眼睛的读数位置,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二)教师教做简易的雨量器制作步骤:1找一个直筒透明饮料瓶,高15厘米以上。

2用剪刀将塑料瓶靠口一端垂直剪为两段。

3将双面胶贴在小直尺的背面。

4将直尺沿瓶身(剪下的底部)贴在瓶上,0刻度一端在瓶底一端。

5将瓶口一端倒置在正放的瓶底部分的口上,并用大头针对穿孔固定。

教师演示:学生认真听记学生小组合作,自制简易雨量器,教师巡视指导。

评价,哪个小组做得最快最好。

(三)了解雨量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雨量器要竖直放在空旷的地面,并用支架固定,防止被风吹倒。

2雨量器上端口面要离地面70厘米高以上。

3雨量器的上方没有高大的建筑物或者树木等,并且要与它们保持一定距离(越远越好),防止遮盖或者屋檐滴水而影响数据。

4如果自制的雨量器有不规则的部分,那要把规则的部分开始的地方作为0刻度线的起点。

以下部分在使用前先装水到0刻度线的位置。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雨下得有多大-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楚雄师院附小袁皓一、教材及学生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的第3课,本课是认识天气现象中的一个版块,学生通过观测为后面了解气候变化做好相应准备。

教材主要安排了1制作雨量器2模拟降雨,测量降雨量。

并能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课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对下雨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下雨时的情景有较为鲜明的印象;在生活中学生对雨量的大小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看雨滴、听雨声、雨滴落在皮肤的感觉去认识下雨的大小。

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准确的描述雨到底下的有多大,这就需要学生需要在课堂上掌握雨量器的制作方法并学会测量。

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①知道“毫米”是降雨量的计量单位;②知道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口径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所测得降雨量一样。

2科学探究①能够制作一个相对准确的简易雨量器,并会使用进行降雨量的测量;②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式,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科学态度①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②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能够制作一个相对准确的简易雨量器,并会使用进行降雨量的测量;2.知道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口径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所测得降雨量一样。

四、教学方法:1.模型建构法,让学生自主建构降雨量的概念;2.比较归纳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总结出其中的科学原理。

五、实验器材1自制模拟降雨装置2自制刻度棒3 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材料、口径不一的雨量器数个六、教学过程一、感性认识(感觉器官)下雨的大小1通过以下小实验让同学们对雨量的大小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①通过音频播放下雨时的声音判断雨量的大小(听雨声)②通过视频(无声)播放下雨时的场景判断雨量的大小(看雨滴)③通过喷壶感受雨滴落在手上的感觉去判断下雨的大小。

(皮肤感受)以上都是利用感觉器官感受雨下得有多大,但是如何准确的描述雨到底下的有多大二、初制作、找因素、在验证、出结论1初次自制雨量器。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3 雨下得有多大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3 雨下得有多大苏教版

雨下得有多大【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会制作简易雨量器。

2.会用雨量器测量雨的大小。

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雨量器的原理,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2.能够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3.善于思考,能想办法解决自己在制作、使用雨量器时遇到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

2.乐意使用自己制作的雨量器在雨天测量雨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雨量器。

【教学准备】塑料瓶、塑料盘、塑料杯、毛巾、笔、刻度纸、双面胶布、水、课件、模型。

【教学分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对云与雨的联系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有“乌云”会下雨;还知道雨量的大小也有不同;在生活中学生对雨量的大小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毛毛雨、小雨、中雨、大雨等。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不够强,需要教师做好安排。

【教学准备】根据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我这样处理教材:在科学知识目标上,由原来的研究“雨下得有多大”这个问题转变为明确地研究“降水量”这一类的问题,即通过对降水量的大小的讨论探究来解决“雨下得有多大”这个问题。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很贴近,如云与雨的联系,雨量的大小等,所以,本课的课堂教学将延伸到课外,学生课后需要用更多的时间使用雨量器测量雨的大小,这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使得科学课上的研究学习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与知识基础,围绕制作和运用雨量器进行教学。

以开放式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过程。

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既有动手制作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的培养,又有观测中的长期性、坚持性和亲近、体验大自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更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习科学。

【教学过程】一、天气新闻引入:刚才,大家朗读了谷雨节气的谚语,今年的4月20日是谷雨想不到同学们的知识这么丰富,那我再考考你们!你们知道谷雨节气后,天气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下雨、雨水增多、提到“可以开始种稻谷”)太棒了!就像同学们提到的,谷雨过后,降雨便会开始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下得有多大》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较为明显的几种云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哪种云会下雨;
2、能够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常见的云,知道哪种云可能会下雨。

2、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3、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发展操作技能和情趣。

2、对气象工作产生兴趣,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3、愿意和雨水亲近,培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自制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

教学准备:
塑料瓶、剪刀、尺子、透明胶带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使用器具测量降雨量的必要性:
1、导入:今天天气怎样?前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经常下雨,你知道
雨下得有多的吗?
2、有什么好办法测量雨的大小吗?
二、制作雨量器:
1 、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

告诉学生测量雨的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有毫米(ml)作单位。

(板书)
2、大家想不想做一个,来测量雨量的大小?
3、出示课件,指明读一读。

学生对照制作步骤,进行合作。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三、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简单评价做得好的小组。

2、雨量器做好了怎样使用呢?
出示问题,指明读一读。

3、学生讨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课件出示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齐读。

友情提醒:有的瓶子底部不平,为了便于测量,每次量雨前,要在雨量器里加水直到最低刻度。

读数时,要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视线与水面保持水平。

每次测量前都必须倒掉一些水,使水面与雨量器的最低刻度齐平。

4、老师来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会使用雨量器了,取三只做的好的、口径不一的雨量器,教师模拟降雨。

5、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

6、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怎么办?
四、鼓励学生实际应用:
1、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我们就可以像气象工作者一样来测试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注意什么?
3、坚持测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五、认识降雨强度的划分:
1、你们知道天气预报报告的雨如何划分等级的吗?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

2、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明测量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即连续24小时;测量的降雨高度单位也是相同的即毫米。

3、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每种雨的降水高度。

六、了解降雨强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下雨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
2、雨下得大小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有哪些影响?
板书设计:
雨下得有多大
做量雨器----记录结果。

下雨和生活、生产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