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资料第一章

合集下载

综合能力(中级):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讲义3

综合能力(中级):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讲义3

三、社会⼯作的功能 社会⼯作所发挥的作⽤被称为功能。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社会⼯作的功能也是复杂的。

以下⾸先对功能概念进⾏简要介绍,⽽后从不同⽅⾯分析社会⼯作的功能。

(⼀)功能的概念与类型 1.功能的涵义 功能是⼀个与系统相联系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形成的体系。

功能则是指在某个系统中部分对整体所发挥的作⽤,所以简单地说,功能就是某⼀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

社会是⼀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各个部分是复杂地联系在⼀起的。

它的任何⼀个部分的变化也会对社会整体发⽣这样那样、或强或弱的作⽤,这就是它的功能。

按照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的看法,系统或整体的各部分在功能上是互相依赖的,因此系统或整体内部是和谐的。

在这种情况下,功能基本上指的是积极的作⽤。

实际上,社会系统的某⼀部分所发挥的作⽤是否总是积极的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看待某⼀部分、某⼀社会现象所发挥的作⽤可以有不同的⾓度,⽽且某⼀社会变动所发⽣的影响也是多⽅⾯的,有的影响甚⾄还要经过⼀段时间才能显露出来。

这样,对功能的认识就不只是单向的,即不能认为功能只是正⾯的、积极的影响,尽管⼈们在使⽤这⼀概念时常常不加说明地认为功能就是积极的作⽤。

2.功能的基本类型 (1)正功能与反功能 从基本性质的⾓度来分,功能就可以被分为正功能和反功能。

所谓正功能是指所发挥的正⾯的、积极的、⽀持性的作⽤。

当甲对⼄发⽣了积极影响时,我们就可以说甲对⼄具有正功能。

⽐如可以说,最低⽣活保障制度对改善贫困群体的⽣活状况具有正功能。

如果甲对⼄产⽣了消极的、负⾯的影响,就是甲对⼄具有反功能或负功能。

⽐如,有⼈认为过分的福利虽然会帮助某些贫困者脱离威胁其⽣存的困境,但是也可能会“养懒汉”。

这⾥的“养懒汉”就是过分福利的反功能,因为任何社会福利制度的⽬的都不希望使享受福利者不思进取⽽依赖这种福利。

考试⽤书 (2)显功能与潜功能 由于社会现象⼗分复杂,所以有时⼈们能够清楚地认识某些社会现象的功能,有时则不能。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1.社会工作的含义: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2.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三类社会工作:①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工作②在政府部门或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

面向本单位成员;面向全社会;行政性和非专业性的社会工作③以专业理念为指导,运用专业知识和助人方法针对困难人群开展服务。

3.社会工作的特点:①职业助人活动(服务于有困难人群、利他、非营利性)②注重专业价值(增进社会问题、增进福利,尊重、平等,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③强调专业方法(个案、小组、社区工作)④注重实践⑤双方合作(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同工作”)⑥多方协同4,社会工作的目标:服务对象层面①解救危难(保护救助,维护基本生存)②缓解困难(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生活)③促进发展(挖掘潜力,增强社会功能)社会层面①解决社会问题(个人群体问题,修复社会机制)②促进社会公正5.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6,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7,社会工作的要素: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8,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年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

9,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提供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间接服务角色(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10,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政策知识、技术知识、文化知识11,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技术能力、文化能力、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

2019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第1章

2019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第1章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第一章本章节2019年教材变化有五处。

第一章的大标题变为社会工作的内容、原则及主要领域。

第一章第二节的标题变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第14页新增一句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第一章第四节的标题变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第一章第五节的标题变为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本章共分为五节,系统阐述了与社会工作有关的基本命题,是全书的基础,所以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字描述,大家很容易舍本求末,抓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

在学习中,大家应注意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如教材中针对某个知识点举例的地方就很重要,因为教材中举例的部分往往就会作为真题中的案例出现。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三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一、社会工作的内涵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2018年新增)三、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分值分布:2015年:单选6道,多选2道,共计10分2016年:单选7道,多选2道,共计11分2017年:单选6道,多选2道,共计10分2018年:单选6道,多选2道,共计10分由此可见,第一章所占的分值稳定在10分左右,而且出题规律一般是按照章节顺序。

好,那现在我们就正式进入第一章的学习。

知识点一:对社会工作的理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

1.其一,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2.其二,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3.其三,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4.其四,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

大家记住,像工作单位内部的工会委员等兼职,社会上的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成员的活动等(书上举例的原话),特点就是非本职工作内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服务。

行政性社会工作: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社会工作中级综合能力笔记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社会工作中级综合能力笔记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社会工作中级综合能力笔记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概念: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

其理论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系统理论概念:“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个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

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

工作重点: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

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

工作特点:1.对问题的分析不再局限为个人(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例模式)的归因,而是从整体上分析。

2.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服务对象的生理或心理行为特征,而是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

3.动态实务。

4.纵横相交的实务取向。

在横切面考虑问题的所有相关层面,在纵贯面注意问题的处理流程和阶段性步骤。

生态系统理论概念:生态系统理论是分析“人与环境”互动的具体工作框架。

包括“栖息地”和“生存空间”两部分。

“栖息地”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生存空间”指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

工作评估的核心和具体内容:1. 生命周期。

指人作为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 __及历史变迁中的生活事件对个人生活产生意义。

2. 人际关联。

每个人都需要且都拥有与他人联系而建立关系的能力,并因此构建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中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一章节(中级)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一章节(中级)

社会工 作对服 务对象 的功能
社会工 作的功

功能的概念与类型 ➢ 1、功能的含义: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
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 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P8 ➢ 2、功能的类型:P8~9
(1)正功能与负功能 正功能是指所发挥的正面的、积极的支持性
的作用;负功能是指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2)显功能与潜功能
一、对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解
社会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实践、 服务于大众、相信大众能够改变的 过程;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 象之间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 一个渐进往复的过程。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一)服务对象 1、受助者、案主或工作对象,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
或帮助的对象,是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接受帮助的一方,实在 正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希望得到帮助而解脱困难的人。
Part 2 社会工作的发展
西方的产生
西方社会工作 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 专业发展
我国社会工作 的发展
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
主要内容
专业方法的 专业方法是社会工作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个案 发展 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和整合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目 从单纯的“治疗、救助”到“治疗—预防’、“救助—发 标模式的变 展”基本思路;从最初目标“救助穷人和弱者”到“助人自
2、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群体,传统认为是(有问题、有困难 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现代看法是(有需要的)个人、 家庭、群体和社区。
3、服务对象或受助者的存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 提。没有服务对象或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对象,就失去 了必要性。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二)社会工作者 1、涵义: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

中级 社工综合能力复习大纲

中级 社工综合能力复习大纲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2、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工作和社工人才队伍建立的阐述。

4、社会工作的目标,效劳对象层面的目标,社会层面的目标;5、社会工作对效劳对象的功能,对社会层面的功能;6、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1〕基督理念;〔2〕人道主义助人活动的思想根底。

7、制度背景,1601年,伊莉莎白济贫法。

8、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 1893年,英格兰开设“慈善训练〞学校。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开展:小组工作: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社区工作: 20世纪60年代,社会工作行政: 20世纪70年代9、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标志;10、社会工作的根本要素1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12、社会工作者的根本角色和间接效劳角色13、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的关系14、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第二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及专业伦理15、西方福利观念的变化:从宗教理念、道德到社会团结和社会权利。

16、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福利思想,周礼、儒家的影响。

17、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8、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19、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20、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21、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伦理困境22、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内容第三章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23、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24、ERG—阿尔德弗尔理论25、人类需要的类型26、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27、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28、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29、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五个阶段30、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开展阶段论31、皮亚杰的认知开展阶段论32、科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论33、人生开展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开展特征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34、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务实中的主要作用3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观点焦虑及防卫机制36、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37、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的四个局部38、治疗实质阶段的三个内容39、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40、认知行为理论,埃里斯提出的“ABC情绪理论框架〞41、认知行为理论的助人原则42、认知行为学派的的助人过程43、社会支持理论:工具性支持;表达性支持44、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45、社会支持网络及三个作用46、生态系统理论47、社会环境的分类。

2020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1-5

2020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1-5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
阶段


20世纪上半叶社会 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20世纪初至20、30年代,传教士开办和讲授社会服务,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 1925年,燕京大学设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知识界的实践:如晏阳初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1940年代,当时政府引入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含义、原则及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及功能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是世界性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 是一种职业的、专业化的助人活动,也是一个科学。从事 社会工作的人被称为社会工作者。
③专业社会工作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 这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也是与国际接轨社会工作。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要“建立宏大的社 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 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
对社会工作定义的理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以运用专业方法 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活动--社会 工作 芬克——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
2014年7月,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社会工作是以实 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革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 力、赋权并解决人类的一门学科。 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 尊重多样性。
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①普通社会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我国政府机关、国有企
业、事业单位之中或之外普遍存在的,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 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它是相对 于本职工作岗位而言的,这一概念的使用也是比较普遍的。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章节PPT(中级)PPT课件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章节PPT(中级)PPT课件
应用领域
个案工作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福利、医疗保健、教育、司 法等领域,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方法是一种以小组为服务对象,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巧,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促进小组内部成员
的互动和发展,实现小组目标的方法。
输入 标题
特点
小组工作方法强调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 任,增强小组凝聚力。
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加强与国际社会工作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
05
社会工作研究
研究方法与设计
总结词
研究方法与设计是社会工作研究中的重 要环节,它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 。
VS
详细描述
在进行社会工作研究之前,需要选择合适 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个 案研究等,并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来设计 研究方案,包括确定研究范围、研究对象 、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同时,还需要 考虑伦理和法律问题,确保研究的合法性 和道德性。
社会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资 源。
特点与原则
尊重人的尊严
尊重服务对象的尊严和权利,不歧视任何群体。
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权益,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特点与原则
促进社会公正
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社会不公和歧视。
强调团队合作
在工作中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定义
实施步骤
小组工作方法广泛应用于教育、康复、社区发展、社 会福利等领域,为小组内部成员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
助。
应用领域
小组工作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制定计划、招募成员、 组织活动、实施计划、评估和总结等。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1-3章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1-3章

第一章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一、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1、普通社会工作2、行政性的社会工作3、专业社会工作二、社会工作的目标(一)服务对象层面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激发潜能4、促进发展(二)社会层面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三)文化层面1、弘扬人道主义2、促进社会团结三、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2、恢复弱化的功能3、促进人的发展4、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二)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建构社会资本3、促进社会和谐4、推动社会进步四、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1、服务对象(基本要素)2、社会工作者3、价值观(灵魂)4、助人活动5、专业方法五、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2、从事社会福利服务3、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4、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工作六、社工与志愿者的区别1、活动方式不同2、专业技术能力不同3、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4、社会约束不同七、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一)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治疗者、支持者、使能者、倡导者、关系协调者(二)间接服务角色:行政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研究者(三)合并角色八、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一)价值观1、人类共同意识2、帮助社会弱者3、乐观看待变迁4、追求社会公正(二)知识素养1、学科知识2、文化知识3、心理素质4、政策知识5、技术知识(三)能力要求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3、评估和计划的能力4、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6、发展专业的能力第二章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1、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2、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3、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4、维护社会正义二、国际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和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三、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2、接纳和尊重3、个别化和非评判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5、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6、权利与责任并重7、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一)基本信念1、尊重2、独特性3、相信人能改变(二)实践原则1、接纳2、非评判3、个别化4、保密5、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五、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1、评判服务是否适当2、保障服务对象的权利3、减轻社工伦理抉择的压力及两难4、帮助社工自我反思及价值澄清5、奠定社工对社会工作信任的基础六、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1、优先考虑服务对象的利益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3、约束和鼓励并重4、系统性和权威性七、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一)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1、尊重并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2、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3、保密原则4、公平合理的收费(二)对同事1、秉持忠实与忠诚的态度2、团队内相互协助(三)对服务机构1、遵守机构规定2、落实机构服务宗旨3、负责个案管理(四)对社会工作专业1、保障专业的完整性2、遵循专业的评估和研究(五)对全社会1、促进整体社会福祉2、鼓励公民参与3、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六)社工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1、适当的工作认知2、专业能力的表现3、提供专业服务4、维持服务品质5、公正与服务6、专业知识的拓展八、实践中常遇到的伦理难题1、保密问题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4、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5、自我决定的问题九、伦理难题的基本处理原则1、保护生命原则2、差别平等原则3、自由自主原则4、最小伤害原则5、生命质量原则6、隐私保密原则7、真诚原则十、处理伦理难题的一般步骤1、认识个案中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工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2、清楚识别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境况3、正确认识伦理行动的各个过程以及参与其中的人,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4、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有关伦理决定的理由5、向同事和适当的专家进行咨询6、作出伦理决定并记录决定过程7、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十一、专业伦理守则的基本内容1、服务2、社会正义3、人的尊严和价值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5、正直6、能力十二、专业伦理制度的原则1、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相结合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十三、社工职业道德指引的主要内容1、尊重服务对象,全心全意服务2、信任支持同事,促进共同成长3、践行专业使命,促进机构发展4、提升专业能力,维护专业形象5、勇担社会责任,增进社会福祉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需要的类型1、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按起源)2、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按内容)3、生存需要、发展需要(需要迫切)二、行为的类型1、本能行为、习得行为(行为起源)2、亲、反社会行为(对社会作用)3、正常、偏差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三、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四、社会环境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稳定性、变动性五、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二)阿尔德佛尔的ERG理论:生存、关系、成长的需要(三)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基本需要、中介需要六、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大众传媒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八、人类发展各阶段及主要问题1、婴幼儿:哺乳、母爱剥夺、弃婴2、学龄前:挑食偏食、攻击行为、电视依赖、自闭症3、学龄:儿童意外伤害、校园欺负、儿童性伤害4、青少年:网络成瘾、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性行为5、青年:婚恋、性别歧视、就业6、中年:早衰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婚外恋、家庭暴力7、老年:失智和失能、精神健康、死亡、被歧视、被虐待九、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0-9岁)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阶段2、习俗水平(9-15岁)寻求认可阶段(好孩子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3、后习俗阶段(15岁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性伦理阶段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感知运动期(0-2)2、前运算期(2-7)3、具体运算期(7-12)4、形式运算期(12以上)十一、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1、婴儿期(0-1岁)希望2、幼儿期(1-3岁)意志力3、儿童早期(3-6岁)目的4、儿童中期(6-12岁)能力5、青少年期(12-20岁)忠贞6、成年早期(20-40岁)爱7、成年中期(40-65岁)关怀8、老年期(65岁后)智慧十二、鲍尔比婴儿依恋关系形成1、前依恋关系阶段2、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3、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4、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十三、艾恩斯沃斯的依恋类型1、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3、反抗型依恋十四、米德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1、模仿阶段(婴幼儿期)2、游戏阶段(儿童期)3、概化他人阶段(青少年期)十五、托马斯的情境定义1、一个人对环境的主观解释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2、强调个人主观的情境定义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3、情境定义是指人们在行动前对所处的既定环境或在交往前对将要面临的情境所作的主观解释十六、标签理论1、勒默特和霍华德贝克尔2、《社会病例学》3、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自我形象是通过与他人互动产生的,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4、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第一章

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第一章

一、社会工作的内涵、原则及主要领域(一)社会工作的内涵1.社会工作的目标(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危难(生存生命受到威胁遭遇危机,“走出危机”)、缓解困难(生活受到影响未危及生命,“恢复正常生活”)、激发潜能(“助人自助”)、促进发展(2)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3)文化层面的目标(促进形成相互关怀的社会文化):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2.社会工作的功能(功能=作用影响:正功能负功能,显功能潜功能)(1)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恢复弱化的功能、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2)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建构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总:促进经济发展、政治参与、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的功能。

3.社会工作的要素(1)服务对象(基本前提)(2)社会工作者(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3)价值观(核心:利他主义,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4)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承载者和表现者)(5)专业方法(个案、小组、社区—三种重要方法)4.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一般特征: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以助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的);从事社会福利服务(职业活动,服务是本质,与控制管理-行政官僚有本质的区别);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非个人经验,而是使用普遍经验的专业方法);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展开活动(现代职业,需要一定的专业规范和组织约束)。

合并角色:既包括直接也包含间接服务。

5.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历程:西方社会工作历史背景: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制度背景:《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英国第一个有关济贫的法律,意义:指出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确立“助人自助”观念,规定由专业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救助人员的专业化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基础。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最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最新)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1.我国对社会工作的三种不同理解〔1〕普通社会工作〔2〕行政性社会工作〔3〕专业社会工作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鼓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标准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充实公共效劳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效劳水平。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一种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标准,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在社会效劳、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体、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开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2.社会工作的特点(1)专业助人活动(2)注重专业价值(3)强调专业方法(4)注重实践(5)互动合作(6)多方协同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功能3.社会工作的目标4.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三节社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的根本要素〕①社会工作的根本对象开展较快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的根本对象是社会上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上讲最需要帮助的人。

如: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

开展中国家,社会工作的根本对象是“最值得帮助的人〞。

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而陷入困难境地的人。

②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所有根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贫困的个体和家庭→有问题、欠开展的社区困难民众→一般公众(2)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根本要素〕①社会工作者的特征社会工作者是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从事职业化社会效劳的人。

[整理版]社会工作理论总结

[整理版]社会工作理论总结

中级综合能力复习总结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表一:社会工作的目标表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表五: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社会工作守则的内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阿尔德弗尔提出了ERG(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该理论把人类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较大影响表六:人类需要的类型表七:人类行为的类型社会环境的构成:表八: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表十: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与功能表十一:社会工作理论基本模式内容特点理论假设治疗技巧心里社会治疗模式(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的成长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的压力有关(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开发的潜能。

汉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概念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1、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1)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工作者直接提供的服务)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2)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人格发展反映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者间接影响服务对象(重要他人:父母、亲属、朋友、、同事邻里、社区管理员)是最基本也是最早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之一,具有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特点表现在个案工作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将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实施阶段。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诊断包括三方面: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理论基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激发潜能4.促进发展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文化层面的目标:1.弘扬人道主义2.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2.恢复弱化的功能3.促进人的发展4.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 2.建构社会资本3.促进社会和谐4.推动社会进步(二)社会工作的发展1.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专业方法的确定、专业组织的发展专业化过程中: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

2.中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政府积极探究、社会工作教诲率先发展、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并存、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三)社会工作的要素服务工具、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助人活动、专业方法(四)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1.服务提供者 2.医治者3.支持者4.使能者5.倡导者6.关系协调者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1.行政管理者 2.资源筹措这3.政策影响者4.研究者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1.人类共同意识2.帮助社会弱者3.乐观看待变迁4.追求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的常识素养:1.学科常识2.文化常识3.心理素养4.政策常识5.手艺常识社会工作者的本领要求: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本领2.促进和使能的本领3.评促和计划的本领4.提供服务和干预本领5.在组织中工作的本领6.发展专业的本领(五)社会工作的主要范畴a、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范畴:1.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2.老年社会工作;3.妇女社会工作;4.残疾人社会工作;5.改正社会工作;6.优抚安置工作;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8.家庭社会工作;9.学校社会工作;10.社区社会工作;11.医务社会工作;12.企业社会工作b、社会工作范畴的扩展:1.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2.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一)中国和西方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二)社会工作价值观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保护服务工具的权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本领建设、维护社会正义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相关论述:1.巴特利 2.美国《社会工作教育会议课程方针声明》3.戈登4.比斯台克5.泰彻6.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P37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和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研究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基本信念(尊重、独特性、相信人能改变)实践原则(给与、非评判、个别化、保密、服务工具的自我决定)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2.接纳和尊重;3.个别化和非评议;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5.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6.权利与责任并重;7.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1.评判专业服务是否适当2.保障服务工具的权力3.减轻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上的压力及两难4.帮助社会工作者自我反思及价值澄清5.奠定社会对社会工作信任的基础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1.优先考虑服务工具的利益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3.约束和鼓励并重4.系统性和权威性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社会工作者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尊重并保护服务对象最佳利益;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保密原则;公平合理的收费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秉持忠实与忠诚的态度;团队内相互协助3.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遵守机构规定;落实机构服务目标;负责办理个案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适当的工作认知;专业本领的表现;提供专业服务;维持服务品质;公正与服务;专业常识的拓展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保障专业的完整性;遵循专业的评估和研究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促进整体社会福祉;鼓励公民参与;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4.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难题:1.保密问题;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5.自我决定问题伦理难题的基本处理原则:1.保护生命原则;2.差别平等原则;3.自由自主原则;4.最小伤害原则;5.生命质量原则;6.隐私保密原则;7.真诚原则处理伦理难题的一般步骤:1.认识个案中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讲课文档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讲课文档

二、精神分析理论在实务中运用的原则
❖ 治疗中坚持个别化原则:
❖ 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契约: ❖ 为受助人提供安全与支持的环境: ❖ 采用自由联想法: ❖ 治疗者倾听&理解受助人的想法与感受:
三、精神分析社会工作的治疗过程
❖ 治疗情境:
❖ 治疗关系:
❖ 治疗性对话: (治疗的实质阶段)
第四十八页,共118页。
6. 注重内力培养和再学习
第二十一页,共118页。
三、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 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 接纳和尊重
❖ 个别化和非批判
❖ 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 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 ❖ 权利与责任并举 ❖ 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二十二页,共118页。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 价值观根源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 社会工作价值观
内容 作用 我国实践价值观 ❖ 社会工作伦理 伦理难题 处理原则
第十八页,共118页。
第一节 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 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 社会工作价值观反映 -文化传统对专业实践和理论的影响 -福利制度的演变对专业伦理的形塑
第十九页,共118页。
第三十一页,共118页。
3、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人类存在共同的、客观的需要 ▪分类:
(1)基本需要: 身体健康:基本需要(本钱) 自主:自发从事某种活动
(2)中介需要: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
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包括11个中介需要:
第三十二页,共118页。
第十二页,共118页。
第四节 社会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的主要角色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_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5)_2012年版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_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5)_2012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是()
A:促进社会公正
B:促进发展
C:助人自助
D:解决社会问题
答案:D
2、在社会工作方法发展的过程中,()方法是最先被接受的。

A:小组工作
B:个案工作
C:社区工作
D:社会行政
答案:B
3、一般来说,社会工作者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B: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
C: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D:从事社会福利服务
E: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答案:B,C,D,E
4、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和一般行政管理不同之处在于() A:行政管理倾向于用行政力量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中级):第一章重要考点

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中级):第一章重要考点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原则及主要领域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知识点一社会工作的含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

其一,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其二,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其三,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其四,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

行政性社会工作: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

专业社会工作: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展开的助人活动。

综合定义: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经典习题小闫是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到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专门负责辖区内的困境儿童救助工作。

为了提高工作胜任力,小闫自学相关领域知识,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

为了提高困境儿童服务水平,小闫与当地社会组织密切合作,帮助其设计困境儿童服务项目,鼓励其参加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招投标。

根据上述小闫的工作内容,表明其身份是()。

A.实际社会工作者B.专业社会工作者C.社会行政管理者D.专业志愿服务者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答案:B解析:小闫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并且在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因此是专业社会工作者。

知识点二社会工作的目标(一)服务对象层面(针对具体服务对象)1.解救危难: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致生命遭遇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一、社会工作的含义(一)社会工作的概念1、社会工作是“social work”的译名;20世纪上半叶我国把“social work”这一类活动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

它指的是非营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

2、社会工作也叫社会服务,指的是在一定的福利制度的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性的活动。

从事这类活动的人就是社会工作者;3、不同学者对于社会工作重点的强调也是有差别的。

有的学者强调它是一种服务,有的强调是一个助人过程,也有的强调它是一门艺术。

(P2)(二)社会工作的定义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P2~3)4个要点:(1)以助人为目的(2)以科学知识为基础(3)科学的助人方法(4)助人服务活动(三)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1、我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三种::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P4)2、我国当前对社会工作的解释: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P4)3、理解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的关系: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工作的阐述,这预示着社会工作的春天的到来;中国社会工作必然有本土特点,它与和谐社会建设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密切相关。

4、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建设的“工程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3)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对实现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P5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帮助人们解除危机、维护基本的生命权利,在此基础上实现助人自助,恢复社会功能,并挖掘个人潜力,增强社会功能。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解救危难(维护基本生存、寻求资源、提供物质支持和心理支持)(2)缓解困难(助人自助,恢复社会功能)(3)促进发展(挖掘个人潜力,增强社会功能)2、社会层面的目标社会工作的社会层面目标就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及推动社会进步等。

(1)解决社会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修复社会的机制,协调社会资源,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

(2)促进社会公正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其提供更多机会和制度保障。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功能的概念与类型1、功能的含义: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

P82、功能的类型:P8~9(1)正功能与负功能正功能是指所发挥的正面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作用;负功能是指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2)显功能与潜功能显功能是指那些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潜功能是指那种未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

(二)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P9~10社会工作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物质帮助、心理与社会支持;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权利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增进他们的尊严,促进环境的改善)。

正常生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较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经营自己生活的状态。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人在环境中的视角。

一方面通过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使服务对象有能力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人们提供更多支持。

(三)社会工作对社会层面的功能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服务、解决社会问题而对社会运行发挥重要的影响,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维护社会秩序通过服务,解决问题,改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间接发挥社会管理的功能。

2、促进社会和谐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具体服务,改善社会环境,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1、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1)基督理念:仁慈、博爱(行善积德、爱),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2)人道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助人活动的思想基础。

2、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迫使政府对这些问题作出反应。

3、制度背景1601年,《伊莉莎白济贫法》意义:①指出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②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③规定要有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1、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救困活动也为社会工作产生准备了条件。

18世纪中期的“友善访问员”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有关助人的知识和技巧。

2、美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出现了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成为一种职业,是社会工作者的前身。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等国出现了许多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慈善组织),这为社会工作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过程中,英美国家的政府也制定社会政策,建立社会服务行政系统,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一)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英美等国家的慈善组织于19世纪末开始关心对志愿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训练,改善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和正规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1893年,英格兰开设“慈善训练”学校1898年,美国纽约慈善学院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专业训练,荷兰成立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成立。

19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社会工作课程。

(二)专业方法的确立社会工作职业的形成经过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并通过出版书籍、教育培训等方式传递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助人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方法和技巧的路径。

P15个案工作:里士满《贫困中的友善访问》(1898)、《社会诊断》(1917)、《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1922)小组工作: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社区工作:20世纪60年代社会工作行政:20世纪70年代(三)专业组织的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国家大量出现慈善组织会社,协调政府与民间各慈善组织的活动;而英美国家的睦邻组织运动则从社区的角度为社会服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织建立起来。

1918年,美国成立“美国义务社会工作者协会”1919年,成立“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1955年,美国成立“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P19(一)专业的特征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1957年,格林伍德在《专业的属性》一书者指出,专业应该具有的特征:1、系统的理论体系;2、被社会广泛认可;3、活动具有专业权威;4、职业内部有伦理守则;5、职业群体形成了专业文化。

(二)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特点(三)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西方社会工作主要经历了产生、形成和专业发展三个阶段。

1、产生阶段的重要特点: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人员开始职业化、政府制定社会政策并建立社会行政系统;2、形成阶段的重要特点: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专业方法的确定、专业组织的发展;3、发展阶段的重要特点: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

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P19)(一)我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虽然我国历史上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但在20世纪之前我国无专业社会工作。

人们的需要和问题主要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

(二)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首先是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社会服务,并在我国大学讲授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社会服务实践活动。

1925年燕京大学成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标志;晏阳初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

(三)1949年以后的社会工作出于对社会学、社会工作的错误理解,1952年政府决定在大学里取消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和相关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

国家进入计划经济时期,在城市普遍实行“单位体制”,并力图通过正式组织的力量来解决人们遇到的生活方面的问题。

在农村除了对“五保户”的救助和救灾,政府没有其他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农民基本上靠家庭和村集体来解决困难。

这样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行政性、非专业化社会工作”。

(四)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发展(P20)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

1988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部分高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的进程。

1991年7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

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

(五)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P21)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对社会工作进行了制度建设。

我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1、虽然我国历史上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但没有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人们的需要和问题主要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始发展;3、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行政性、非专业化社会工作”;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表现出政府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教育率先发展、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同时并存的特点。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一、对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解社会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实践、服务于大众、相信大众能够改变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之间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往复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