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业信息化走向浅析

合集下载

透过日本建筑行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透过日本建筑行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透过日本建筑行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日本建筑企业的先进之处很多,诸如施工工艺和技术、公司运作模式、项目管理等等,但这些并不是照抄照搬就可以运用自如的。

试问:中国与日本建筑市场相比是不是有着类似的发展历程?国际通行的项目总承包模式能否成为中国未来的一种主流模式?日本先进的施工工艺能否被中国广大业主所接受?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中国的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就有可能经历与日本建筑企业相同或者类似的发展过程。

有专家预言,中国建筑业在未来5-10年内将面临第二次剧变,这次剧变是建筑企业大洗牌的过程。

把握方向,未雨绸缪,方能长盛不衰。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保持现有的竞争力,更要关注以后的竞争力,要以创新求变革,以变革求发展。

研究先进国家建筑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充分吸收他人成功经验和避免失败教训,这对分析和把握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日本建筑企业运作模式与项目管理特点介绍(一)日本建筑企业的运作模式有如下一些特点1、所有项目都是公司直营;2、项目部管理人员由公司派遣;3、公司对项目部实施目标管理和预算管理;4、材料统一采购和配送;5、项目经理的作用主要是生产管理,包括协调合作单位、组织生产、在预算范围内完成公司制定的目标。

项目风险由公司承担,项目经理的积极性除来自薪水外,主要是事业心和“爱社心”,即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6、公司总部拥有非常强的管理和支持能力,队伍强大,分公司和项目施工人员精简。

如东京丸之内:MarunouchiTrustT ower项目,地下4层、地上37层,塔屋2层,总建筑面积115371.18m2,最高178.0m,项目管理人员只有十几名,施工人员只有80左右。

7、项目主要采用总分包模式,管理层与劳务层分开,专业化程度高。

大型建筑企业完全是管理公司,在各地承接工程,接到工程后组织管理班子,而具体施工大部分分包给专业公司完成。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一、绪论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日本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本文将对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二、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1.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背景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对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要求非常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一直处于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

同时,由于日本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非常紧张,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2.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规范化:日本对建筑工程的法规和标准要求非常严格,施工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2)信息化程度高:日本工程建设领域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化工具对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3)注重质量和安全:由于地震频发,日本建筑工程对质量和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施工管理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安全风险。

(4)强调项目管理: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更加注重项目管理,包括时间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

3.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挑战尽管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项目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短缺:日本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施工管理团队的建设面临较大挑战。

(2)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施工管理体系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完善。

(3)质量风险较大: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其质量风险较大,施工管理必须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三、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趋势1. 信息化管理将更加普及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未来,信息化管理将更加普及。

浅析日本信息化建设

浅析日本信息化建设

浅析日本信息化建设作者:刘劲松来源:《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第01期一、信息化综述信息化是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和推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劳动者自身解放的过程,是由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涉及了诸多因素的作用,也涉及社会演进、技术发展、应用系统的建设等不同层次的问题。

因此要在对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种概念的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认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层次。

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起着主导作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居于核心地位。

信息化产生的直接推动力量是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的信息革命,它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

信息化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

首先,信息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对其认识有一个实践和认识的互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其次,信息化本身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涉及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发展过程本身。

日本著名学者小山森进一步归纳了信息化4个标志:家庭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公共领域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

信息化其实就是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不断扩散的过程。

信息技术是动力,网络是基础,信息化中的各种应用是根本,三者之间是一个价值链的关系。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建设大容量的宽带网络,信息化工作跟不上,不能提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各类业务和应用,一定会产生IT泡沫,以至形成经济泡沫,造成经济上的极大的损失。

二、日本信息化发展的历程1.20世纪60年代末这个时期正值日本进入经济高度成长时期,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基于对经济发展阶段和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基本判断,最先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

提出国家经济发展应由实物生产为核心的工业社会向以知识获取和出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社会转变。

2.20世纪9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利用其雄厚的工业技术实力,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产业的某些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但就是这样一个以技术立国的国家,在90年代的信息革命中,却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日本建筑施工技术浅析

日本建筑施工技术浅析

• 在我们复地集团强调“以人为蓝图”,明确在人 性化、精细化的方向上努力进取的时候,我们更 应奋发图强、急起直追!让我们共勉吧!
• 为了能够推进向循环共存型社会的转换,我们有 必要抑制天然资源的消耗、推进循环利用、再生 利用,以减轻对于环境的负担。同时,必须维护 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为了 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利用能源的转换,即: 从以石油燃料为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太阳光、 风能、地热等)的转换。
• 这种理念比我国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 “节约型社会”有共同之处,但又在生态环保节 能方面更进一步,值得我们学习。
精致的建筑工艺
• 一周考察下来,发现我们的设计理念、结构体系、建筑工 艺、建材品质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差距很大,特别是建筑 体系和制造施工工艺方面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学到, 为我所用的。但这些建筑科技实力的背后是日本国民,忍 辱负重、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创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 风。这也是值得我国同行们认真学习的。
• 二、施工技术
• 在考察的7天中,我们看了不少现代化建筑和施工现场 感到我国的建筑业目前的水平与日本的现状,根本不 是同一时代的产品,差距相当大。
1、结构体系不同
日本的别墅住宅,基本为2层木结构和轻钢木结构, 均为工厂化生产或从加拿大、芬兰等地进口,现场组 装化基础需现场建造外,组装一栋别墅仅需2~3天, 加上基础7~10天,就可完成一栋别墅,而且内外装修 均已完成。
减震器和花园配重减震器。
• 一个可移动的屋顶花园 也是运用了液压减震和
配重减重等先进耐震设 施。
• 同样在号称世界最先进的办公楼三井本 部大厦中,运用了电脑控制的能吸收地
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的减震器和可变形的斜撑。

日本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借鉴

日本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借鉴

日本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借鉴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住房质量要求的提高,建筑业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其中,日本作为世界上少有的地震频繁国家,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减灾防护、工期缩短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文将介绍日本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在其他国家中的借鉴意义。

二、日本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1)起源与演变早在1950年代,日本开始将美国流水线生产模式引入到房屋制造领域,实现部件预制和批量生产。

197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对住宅设计多样性需求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渐从传统火灾防止防护产品向外墙、内装修材料等领域扩展。

(2)工艺革新与标准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日本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工艺革新。

比如,引入CAD技术进行设计,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设计、生产与施工规范。

此外,通过优化构造体系和细化施工程序,使装配式建筑工期缩短至传统建筑的一半左右。

(3)发展领域的扩大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逐渐成熟,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拓展。

不仅在住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开始涉足商业、教育等公共建筑领域。

同时,日本还积极探索将装配式建筑技术运用于城市更新和灾后重建等特殊场景。

三、日本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居住建筑日本的装配式住宅已经形成了成熟而完善的市场体系。

从普通民宿到高档公寓楼,无论是别墅还是集体住宅,都可以采用预制件进行快速搭建。

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节约时间和资源使得这种模式备受欢迎。

(2)学校和医院建筑装配式建筑在学校和医院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采用预制构件可以大大缩短工期,减轻人们等待的时间和不便之处。

同时,提前加工制作可以更好地控制细节部分的品质,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3)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对空间灵活性需求较高,而装配式建筑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比如购物中心、餐厅等场所即使需要改变布局,只需更换或移动预制墙面或隔板即可实现。

日本信息化建设侧重点的变化

日本信息化建设侧重点的变化

日本信息化建设侧重点的变化传统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主要分为“信息系统开发”、“网络基础设施”以及“高端技术研发”三类。

而在2011年度预算中,日本民主党政府为了落实新增长战略,在这传统的三大领域上又新加两大领域。

即“社会系统”与“环境ICT(绿色ICT)”。

并且为这两大领域制订的预算也占到了24%,已经构成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预算规模(图1)。

传统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传统信息化建设预算主要涉及“信息系统开发”、“网络基础设施”、“高端技术研发”等三大领域。

信息系统开发领域是一大主力、也是规模最大的。

内容上,包括电子政府、政府部门业务为对象的信息系统以及其网络平台的建设。

该领域的最新动向是日本内阁明确表示在电子政府中应用云计算(总务省《为政府信息系统更新的云计算平台的建设》)。

此前一些日本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构建云计算平台,但是日本中央机构的云计算仅有统计部门等个别业务系统得到了率先实施。

所以,日本政府决定将一些信息系统过渡到云计算可以说是其电子政府建设的一大步前进。

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从2011年度预算规模(表1)来看,日本总务省预算为549.1亿日元、经济产业省预算为277亿日元,两省共计826.1亿日元,占信息化建设总预算的40%。

网络基础设施领域,包括所有“光之路”构想的预算额,拿出一项庞大设备投资为所有家庭敷设光纤。

此外总务省“通过日本×ICT 战略实现3%增长”所含项目的预算也都属于这一领域。

在这一领域,2011年度预算规模中,总务省预算为396.9亿日元、经济产业省预算为155.1亿日元,两省共计552亿日元(表2)。

高端技术研发领域主要是指为了强化ICT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战略领域的最高端技术研发的扶持。

该领域2011年度预算中,总务省预算为114亿日元、经济产业省预算为84.5亿日元,两省总计198.5亿日元(表3)。

新增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新侧重点之一的“社会系统”是指日本希望将传统优势的社会基础设施平台或系统向海外推广,例如智能电网、智能社区等,都将构成商业化的ICT业务模式。

日本建筑业的现状及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情况

日本建筑业的现状及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情况

日本建筑业的现状及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情况建筑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日本的建筑市场是高度发达而又保守、封闭的市场。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政府和民间对建筑业投资减少,建筑市场的规模呈缩小态势,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处于优胜劣汰的大转换期。

近二十年来,美国等国家不断地向日本施压要求其开放建筑市场,但是由于存在固有的、特定的封闭性和行业习惯做法,尽管在法律上似乎没有歧视性政策,但国外建筑企业很难真正进入日本市场。

一、日本建筑业的基本情况(一)企业数量减少,破产增加截至2003年3月,日本的注册建筑企业共计55.2万家,比上一年减少了1.9万家。

其中注册资本在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有1662家,1—10亿日元的企业有4810家,5000万—1亿日元的企业有1.05万家,1000万—5000万日元的企业有21.50万家,500万—1000万日元的企业有6.26万家,200万—500万日元的企业有12.52万家,200万日元以下及个体业户为13.22万家。

日本建筑业的从业人数据其总务省2001年统计共为494.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14.9万人。

日本政府和民间对建筑业的投资自1996年以来年年下降, 96年投资总额约为82兆日元,2003年已降至40兆日元左右。

目前日本的建筑业竞争激烈,承包单价大幅下滑,人工劳务费呈上升趋势,工程决算恶化,大企业财务状况普遍较差,尤其是排名前50位的大企业订单锐减,利润率低下。

建筑企业破产增加,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近6000家企业破产(2002年为5863家),企业负债总额2002年达2.45兆日元,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二)与政治关系密切,黑社会渗透深日本的建筑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公司垄断特色突出,各具优势,与政界联系密切。

日本建筑业素有“政治的鹿岛”、“技术的清水”、“能力的大成”等说法(鹿岛、清水、大成为三家著名建筑大企业)。

建筑业历来在金钱上满足政治家的需要,政治家则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企业承揽大项目施加影响。

日本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日本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从总体上看,虽然日本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日本全社会因特网普及率为20%(美国为40%),其中,1000万人通过移动电话上网。

广播和电视的数字化、信息保密水平等都落后于美国和英国,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不足问题比较突出。

政府内部、文化福利部门、民间团体等公共领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刚刚开始。

近些年,日本企业在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ERP 等欧美管理方法与日本传统的终身雇佣制度存在一定冲突,因此,完全成功的例子较少,失败的居多。

在开展电子商务方面,日本企业已有很好的起步,但与美国相比,电子商务占总交易额的比例还很低,规模较小。

2000年,日本B-B交易的市场规模为20万亿日元(约1626亿美元),B-C交易的市场规模为1万亿日元(约81亿美元)。

目前,日本政府和企业已意识到在信息化方面与欧美之间的差距及其这一差距对日本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信息化进程,希望到2005年建成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社会,成为信息化方面的先进国家。

为此,日本国会于2000年通过了《日本高度信息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明确了信息化的基本方针、领导机构和信息化推进重点。

该法为日本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日本政府还依据《基本法》在内阁成立了建设高度信息网络社会的战略总部,由首相、国务大臣和优秀的专业人员任部长、副部长和委员,负责审议并实施信息化的重点计划。

日本经济产业省一改长期以来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做法,在2000年用一年的时间制定了《e-Japan战略》。

《基本法》和《e-Japan战略》都明确规定:民间机构(包括企业、行业协会、公共团体等)是信息化的主体,在信息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政府主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为民间机构发挥信息化主导作用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如修改阻碍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措施等;二是推进民间机构力不能及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如政府信息化、消除社会各阶层间存在的数字鸿沟、研究开发民间机构无法独立进行的科研项目等。

数字化建造在建筑行业的前景分析

数字化建造在建筑行业的前景分析

数字化建造在建筑行业的前景分析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建造成为建筑行业的一大趋势。

数字化建造不仅提升了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效率,还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和风险。

本文将从数字化建造的定义、现状、技术应用、优势及挑战等方面,对数字化建造在建筑行业的前景进行全面分析。

一、数字化建造的定义数字化建造是指运用数字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过程。

它涵盖了建筑信息模型(BIM)、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等多种技术,旨在提升建筑项目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二、数字化建造的现状2.1全球现状目前,数字化建造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的建筑企业已经开始广泛采用BIM技术进行项目设计和管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也在积极推动数字化建造的发展。

2.2中国现状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应用数字化技术。

例如,BIM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已初见成效,许多大型建筑项目都采用了BIM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管理。

三、数字化建造的技术应用3.1建筑信息模型(BIM)BIM是数字化建造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创建三维模型,BIM技术能够整合建筑项目的各种信息,提供可视化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和施工精度。

此外,BIM还能够进行碰撞检测,提前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减少返工和浪费。

3.2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VR和AR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计和培训方面。

通过VR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建筑设计和方案演示,帮助客户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意图。

而AR技术则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虚拟模型的叠加显示,辅助施工人员进行精准施工。

3.3大数据和物联网(IoT)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使得建筑项目的管理更加智能化。

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时监控建筑现场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设备运行状态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国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启示

国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启示

国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启示一、国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1.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国外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重视信息化建设,将其视为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途径。

企业高层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程度高,设有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职位,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2.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和工程执行过程中,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以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

3.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国外建筑施工企业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企业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更新和设备升级,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4.培训与人才储备:国外建筑施工企业重视员工的信息化技能培训,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养。

此外,企业还积极引进和储备各类信息化专业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5.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国外建筑施工企业注重将信息化与业务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企业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设计、采购、施工、运维等环节的协同管理,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二、国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对我国的启示1.提高认识水平: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支柱。

2.加大投入力度:企业应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3.强化人才培养:企业应重视员工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引进和储备各类信息化专业人才。

4.促进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企业应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各业务环节的协同管理,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5.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借鉴国外同行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6.创新与突破: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推动建筑施工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探究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影响

探究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影响

探究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影响的探究,旨在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1.国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国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早,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

以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为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管理信息化:项目管理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实现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2)企业资源管理信息化:企业采用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3)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通过与供应商、分包商等合作伙伴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管理。

2.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管理信息化:部分企业开始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实现项目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2)企业资源管理信息化:部分企业引入ERP系统,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3)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部分企业与供应商、分包商等合作伙伴建立信息化平台,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

二、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1.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云计算技术将大量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2.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挖掘项目过程中的海量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4.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连接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5.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企业进行决策,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日本建筑工程管理情况汇报

日本建筑工程管理情况汇报

日本建筑工程管理情况汇报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以其高效和优质的建筑工程管理而闻名。

本文将对日本建筑工程管理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汇报。

一、背景介绍日本建筑工程管理得以如此出色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日本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家,建筑的安全性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日本对建筑行业的管理标准非常严格,企业和政府都始终坚持对建筑工程进行严格监管。

最后,日本建筑行业拥有高度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技术实力雄厚。

二、建筑工程管理规定和标准在日本,建筑工程管理必须符合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筑标准法,该法规定了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个环节的要求。

此外,建筑工程管理必须符合建筑物耐震性能标准、防火安全标准、电气设备标准等各项规定。

三、建筑工程管理机构和人员日本的建筑工程管理由多个机构和人员共同参与。

其中,建筑师协会负责对建筑师的资格和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机构则负责审批建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监督建筑施工的过程,并进行最终验收。

此外,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确保建筑项目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

四、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实践日本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一直积极探索创新实践。

例如,近年来,日本开始引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通过数字化模型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工程管理方法被应用,例如精益施工、敏捷施工等,在提高效率和质量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成效。

五、建筑工程管理的挑战与展望尽管日本的建筑工程管理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增加,建筑行业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

其次,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着人员流动性和人才短缺的问题,如何培养和留住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展望未来,建筑工程管理需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借助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日本企业信息化考察报告

日本企业信息化考察报告

日本企业信息化考察报告日本企业信息化考察报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种企业信息化的工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开来。

在这场比赛中,日本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

本文将详细讲述日本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关的经验。

一、日本企业信息化现状在现阶段,日本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处于非常成熟的阶段。

根据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报告,目前日本企业中信息化的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

这一数字是全球最高的,也代表着日本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实力。

首先,在硬件方面,日本企业已经广泛使用各种最新的IT 技术设备,包括视频会议、移动应用程序、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等。

这些设备的使用已成为基础设施,并且日本企业对它们的部署和维护都非常重视,以确保企业的业务平稳地运转。

其次,在软件方面,日本企业采用了众多的信息化应用程序,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财务与运营管理系统、生产和物流管理系统等等。

这些应用程序是制定业务计划和支持业务运营的重要工具。

最后,在人才方面,日本企业投资高额资金来培训和发展信息技术人员。

日本有许多优秀的IT技术培训机构,这些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培训,以确保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二、日本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日本企业信息化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当前的信息化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云计算云计算是日本企业信息化的一大趋势,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业务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企业越来越多地将自己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存储和管理在云计算平台上,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拥有适当的资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2. 大数据大数据处理能力是日本企业信息化的另一大趋势。

现在,企业需要更多的技术来处理海量的数据,并从中收集所需的信息以支持业务运营。

日本企业正在积极研究开发大数据平台,以满足这一需求。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新兴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日本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技术,以简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改进客户服务等。

浅析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浅析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南京大学EMBA课程作业学生:章洪光学号:课程:信息管理题目:浅析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页数: 62010年8 月25 日浅析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全球各行各业运作方式的彻底革命,全世界都在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以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发展为例,从中分析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来探讨建筑企业信息化优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引言企业信息需求来源于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拉动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内在动力,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是推动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外在动力。

企业信息化既是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诸领域的渗透过程,也是企业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获得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

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譬如,中国建筑企业没有连通任何网络的占17%,已经联网的占83%。

其中具有局域网的占79.5%,有广域网的占13.6%,连上因特网的占46.6%,企业间联网的只占6.8%。

相关分析表明,施工企业与勘察设计企业在网络配置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后者局域网配置率明显高于前者。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提高认识,采取政府支持、引进人才等相应措施,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推动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原因1.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据调查,在建筑行业中,67%的企业具有办公自动化系统;93.2%的企业拥有专业软件;21.6%的企业拥有管理信息系统;30.7%的企业拥有项目管理系统;4.5%的企业具有决策支持系统;6.8%的企业拥有企业资源规划系统;6.8%的企业拥有大型数据库系统。

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

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

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已成为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1.国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现状国外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早,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

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在建筑施工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美国为例,许多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全面覆盖,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到运维阶段,均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这些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程周期。

2.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现状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取得了长足进步。

随着国家对建筑施工领域信息化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对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的需求驱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逐步深入。

目前,大部分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信息化管理体系,应用范围涵盖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及运维阶段。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仍有差距,尤其在软件开发、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亟待提高。

二、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预测1.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些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云计算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大数据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有助于企业挖掘项目数据的价值,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智能化建筑施工的推广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建筑施工逐渐成为趋势。

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将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智能化建筑施工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效率。

3.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深度融合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手段。

日本工程项目管理趋势

日本工程项目管理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发展。

而日本作为世界工程项目管理的佼佼者,其工程项目管理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日本工程项目管理的趋势。

一、精细化管理体系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注重精细化,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在项目策划阶段,日本企业会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资源环境、政策法规等因素,确保项目可行性。

在设计阶段,日本设计师追求美观、实用、环保,力求为用户提供最佳体验。

施工阶段,日本企业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注重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控制。

精细化管理体系使日本工程项目管理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二、人才培养与培训日本工程项目管理强调人才培养和培训。

在日本,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普遍拥有高中以上学历,且在进入公司后接受系统的培训。

新员工在1-3年内参加职业训练学校开设的课程培训,经历多次“学校-工地”轮换学习,最终通过考试后进入工程一线。

此外,日本企业还注重在职员工的培训和晋升,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

人才培养与培训为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社会保障体系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注重社会保障,保障从业人员权益。

日本建筑业从业人员需缴纳三种保险,由公司和个人共同承担。

2014年8月,日本政府发布新规定,要求投资额在4500万日元以上的施工总包单位为下级分包强制缴纳齐全的社保。

至2017年,日本建筑业全行业社保缴纳比率达到100%。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四、绿色环保理念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注重绿色环保,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阶段,日本设计师追求环保、节能、低碳的设计理念。

在施工阶段,日本企业采用环保材料、绿色施工技术,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日本企业还注重项目运营阶段的环保,如节能改造、垃圾分类等。

绿色环保理念使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更具社会责任感。

日本装配式建筑现状、日本经验对我国意义及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分析

日本装配式建筑现状、日本经验对我国意义及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分析

日本装配式建筑现状、日本经验对我国意义及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分析一、日本装配式现状近年来,日本装配式住宅市场保持平稳运行,自09年金融危机以来平均每年新建13.5万户,常年稳定占到全部新建住宅的15%左右,这个数字与我国《“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提出的到2020年的目标类似。

但历史上日本装配式住宅占比最高时是1992年的18%,大幅低于我国《方案》提出的到2025年占比30%的目标。

日本对装配式建筑的认定标准非常严格,日本建筑中心对装配式住宅的认定要求为单体预制率超过三分之二,且主要结构部分(墙、柱、地板、梁、屋面、楼梯等,不包括隔断墙、辅助柱、底层地板、局部楼梯、室外楼梯等)均为工厂生产的规格化部件,并采用装配式方法施工。

实际上日本普遍使用预制构件和住宅部品,公寓建筑考虑到成本经济性,大量采取装配式和传统现浇相结合的混合工法,而这类住宅虽然采用了装配式技术,但由于预制化程度达不到装配式住宅的认定要求,因此并不纳入统计口径。

截至2019年,新建装配式住宅中钢结构、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比例分别为88%、9%和3%。

这与非装配式住宅产生鲜明的反差,19年非装配式结构中有66%为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其他建筑结构分别占30%,3%和1%。

对于同种结构,采用装配式还是非装配式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性。

虽然平均而言装配式每平米建设费用要高于非装配式,但工厂化生产提升了建设速度,这非常适于大企业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强化盈利能力。

从建筑性能角度考虑,一般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出色的耐火性,广泛用于中高层公寓,钢结构由于在高温时强度下降,因此多用于中低层公寓和独栋住宅的建设,重钢结构(厚度大于6mm的钢框架)通过采用较厚的结构件减少了支柱的数量,因此可以带来更大的使用面积,轻钢结构和木结构由于强度限制,多用于建设独栋住宅。

非装配式住宅与之正好相反,去年由木结构建设的独栋住宅占非装配式全部新建住宅的一半以上。

日本建设领域信息化标准的发展及其启示

日本建设领域信息化标准的发展及其启示

日本建设领域信息化标准的发展及其启示一、引言在发展产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化标准工作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根本原因是,产业信息化涉及政府、企业、行业、项目等多方面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信息标准化的实施可以使这样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更有效率,从而可以降低社会成本。

建设部于2001年颁布“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基本要点”,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传统产业的提升”。

自此以来,组织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工程”、“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加强了自上而下的建设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并根据我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进信息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在建设领域信息化标准化方面,通过与国家标准委的密切协作立项、编制了一批信息化方面的标准,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目前尚存在着标准的实际应用有限、工程中迫切需要的标准不多的缺憾。

日本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于1996年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到2010年实现建设CAlS/EC(相当于我国建设领域信息化)的目标,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信息化标准方面更是取得了突出成绩。

二、日本建设CALS/EC概况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建设行业降低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压力,日本的有识之上提出建设领域学习并实施美国军方的CAIS(ContinuotlsAcqtlisitionandLifecycleSupport,连续获取及全生命期支持)即实现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建议。

CALS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为有效地管理装备生产、使用及维护提出来的产业信息化技术,其核心是充分利用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建立相关信息标准和行业行事规程,实现参与方之间通过网络或电子介质的信息共享。

90年代中期,日本当时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设省采纳了这个建议,决定利用CALs技术,对建设领域进行重大改革。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意义与发展前景的认识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意义与发展前景的认识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意义与发展前景的认识建筑业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建筑业信息化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也日益重要。

下面从建筑业信息化的意义和发展前景两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建筑业信息化的意义1.提高工作效率:建筑业信息化可以整合各个环节的数据和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大大简化了传统建筑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提高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

2.降低成本: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减少耗费,避免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建筑项目的成本。

3.提升质量:通过建筑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减少人为的失误和纰漏,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从而提高建筑质量。

4.促进行业协作:建筑业信息化可以促进工程设计、建筑施工、监理和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减少协作中的误差和摩擦,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5.便于监管和审计:信息化系统可以对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有利于监管和审计工作的开展,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效果。

6.推动可持续发展:建筑业信息化可以推动建筑业向绿色、节能、低碳的方向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

二、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前景1.云计算和大数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开始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筑业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和调度,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实现建筑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2. BIM技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

BIM技术可以将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建模,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项目的协同效率和质量,将成为未来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3.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设备的维护和运行效率,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智能化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建筑业信息化走向浅析
近年来在日本建筑业大力推进的建设CALS/EC,为我们理解建筑业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所谓CALS/EC实际上就是日本式的产业信息化。

它的核心内涵是: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全部信息实现电子化;项目的有关各方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共享、利用。

它的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并最终增强行业的竞争力。

2004年,日本将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全面实行CALS/EC,2010年将在全部公共工程项目中实行CALS/EC。

这意味着,从2004年起,要想参与日本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无论是进行工程的设计,进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分包等,必须按照CALS/EC的规程行事。

从项目的招标投标、过程管理信息的提交,直到竣工资料的提交,都必须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进行,有关的信息必须是电子化的,还要符合有关的格式等标准。

CALS/EC的由来及日本的应用目标
同很多关键技术一样,CALS/EC于80年代中期来自美国军方,其诞生的直接契机是削减军方后勤文档资料维护的费用。

军方的成功激发了业界的兴趣,美国政府10万美元以下的采购项目己于1997年全面实现了CALS。

从1995年开始,CALS开始引起日本的重视,并由政府的通产省牵头,在建设省、运输省、农林水产省等部门开始推进。

当时日本建筑业反应很快。

他们认为,推进CALS是一次机遇,可以帮助建筑业渡过难关。

过去,每遇到经济不景气,政府都是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来刺激景气。

可是,最近几年的实践并未取得预计的效果;公共投资只是造就了更庞大的建设队伍,建筑业的竞争力一点也没有提高。

有鉴于此,日本政府决定5年内公共投资削减7%,这对建筑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企业迎接这一挑战的最好的策略似乎是推进CALS。

另外,在建筑工程中率先推进CALS,也可以帮助日本的建设企业加强在全球市场中的战略地位。

因为,这意味着日本建筑业在此过程中可以率先制定有关的标准,包括CALS应用规程、工程数据辞典标准、数据库标准等。

这些标准将会成为世界标准,从而使日本企业保持领先和支配的地位。

值得说明的是,过去的CALS这几年已被演变为CALS/EC,即把电子商务也包含在其中。

这种演变的必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实现建设CALS/EC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CALS/EC即产业的信息化,表面上看只是一个信息系统开发的问题,实际上远非如此。

它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

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普及。

信息化的硬件,例如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连通设备等;信息化的软件,包括系统用户的计算机知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等。

一个明显的迹象是,自CALS/EC被提倡以来,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普及方面的投资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系统的应用思想的形成。

要实现产业的信息化,没有系统的应用思想的指导是不行的,对于阶段分界非常分明的建筑业尤其如此。

要实现行业的信息化,需要行业首先提出系统的应用思想,用以促进各相关企业或业主单位的整合。

在应用思想的形成方面,日本的CALS/EC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覆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这样有助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的削减;二是形成项目的公共数据库,对项目的数据实行一元化管理,这是为了便于项目的有关各方实现数据共享。

技术标准的制定。

CALS/EC的技术标准包括元规格、表现格式、数据交换、信息服务以及电子手册等5个方面。

应用系统的开发。

CALS/EC不排斥对现有的成功系统的继续使用,只不过需要其信息成果按技术标准的要求准备出来。

显而易见,有必要开发一些新的系统作为现有系统的补充,使得把新系统和旧系统结合起来使用就能够实现系统的应用思想。

日本推进建设CALS/EC的动向
日本建筑业中的建设CALS/EC的应用,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展开试验。

第一批实验在37个试点工程项目中同时展开。

三年前,笔者曾参观过两个进行试验的工程项目。

其中一个项目在首都东京的附近,是首都的排水沟施工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有关各方(包括业主方、监理方、几个承包方)均综合使用了多个现存的系统,如图形软件AutoCAD,网络计划软件Project,一个商品化的群件,该群件支持数字签名;还有他们自己开发的工地照片管理软件等。

有关各方均通过因特网与一个中央服务器相连,为项目提交的全部数据均存储在该服务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从该服务器访问相关的数据。

在这个项目中,信息的提交、相关信息的调阅、有关各方的工作协调,包括全部施工图的获取、网络进度计划的协调、施工证明材料的汇报等,都在因特网上得以实现。

据介绍,为了促成这个结果,尤其在开始,他们不得不进行很多约定,并经常联系进行调整。

最近,作者到日本访问时发现,即使非试点工程项目,也已开始大力使用建设CALS/EC的相关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