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循环系统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循环系统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循环系统二、授课对象:医学专业学生三、课时: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循环系统相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2. 教学难点: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与应用。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循环系统相关话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循环系统相关内容。

2. 实体模型:循环系统器官模型。

3. 病例资料:循环系统疾病病例。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循环系统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循环系统组成教师讲解心脏、血管、血液等循环系统组成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讲授血液循环途径教师讲解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强调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循环系统疾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加深对循环系统疾病理解。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循环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讲授循环系统疾病教师讲解循环系统疾病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循环系统疾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九、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加深对循环系统知识的理解。

临床病案分析休克病例讨论

临床病案分析休克病例讨论

临床病案分析休克病例讨论在临床医学中,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常见于危重病患者,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休克的定义为一种全身性的血流动力学失代偿状态,其特点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组织灌注和氧供不足。

本文将讨论一例休克病例,并对其临床病案进行分析。

病例概述:患者为一名男性,56岁,无明显基础疾病。

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和心悸,伴有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表现。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神志差,颜面苍白,心率150次/分,血压70/40mmHg。

经过全面的检查和一系列辅助检查,患者被确诊为休克。

病因分析:针对该病例,应该进行系统的病因分析,以明确导致休克的原因。

休克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失血、感染、心功能不全等。

在该病例中,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容量不足或者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进一步的检查发现,患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提示失血可能是其中的原因。

治疗过程:针对休克患者,早期的复苏措施十分重要。

在该病例中,患者被迅速进行了液体复苏,静脉输液以及血液制品的输注。

此外,心血管药物的应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这些治疗措施,患者的血压得到了逐渐提高,神志恢复正常。

并发症和预后:休克作为一种危重病情,患者容易出现多个并发症,如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等。

针对这些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疗和监护,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根据该病例的进展,患者在及时规范的治疗下,病情得到了控制,预后良好。

结论:通过对该休克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深刻认识到休克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重要性。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的关键。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早期的休克识别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结:休克是一种临床病例中常见且危重的病理状态,对其分析和讨论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并希望能够引起临床医生对休克的重视。

只有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复苏措施,我们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效果。

循环系统病理学实验课与病例分析及评估

循环系统病理学实验课与病例分析及评估
治疗原则
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并发症。
病例三:心肌炎与心肌病
病例描述
患者青年男性,近期感冒后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
病理生理分析
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引发心肌炎;心肌病则是一组以 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疾病。
诊断依据
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活 检等。
机遇
随着循环系统病理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未来有望实现对循环系统疾病更精准的诊断和个性化治 疗;此外,通过多学科协作和资源整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THANKS.
01
实验课优点总结
02 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 和掌握循环系统病理学的相关知识。
03 实验操作规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 能力。
实验课总结与改进建议
• 病例分析环节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 于实际病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验课总结与改进建议
01
实验课改进建议
02
了解循环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 临床表现。
0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临床思维和诊断水平。
实验课内容与安排
实验二
高血压病的病理形 态学观察。
实验四
心肌梗死的病理形 态学观察。
实验一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 理形态学观察。
实验三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 理形态学观察。
实验五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改善心功能 、减轻症状。
实验课评估与总结
04
实验课评估方法
学生参与度评估
通过课堂表现、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参 与程度。

循环系统总论教案吕

循环系统总论教案吕

循环系统总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让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3. 让学生了解循环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 培养学生对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的认识二、教学内容1.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 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其调节4. 循环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5.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心脏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其调节、循环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循环系统疾病病例,让学生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循环系统疾病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课件2. 循环系统疾病案例素材3. 教学设施: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循环系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心脏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其调节、循环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等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循环系统疾病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循环系统总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循环系统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2. 介绍现代医学在循环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心内科,了解临床医生是如何诊断和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

2. 安排学生进行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访谈,了解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医学内科学循环系统教学单元教案临床见习教案冠心病的诊疗教案

临床医学内科学循环系统教学单元教案临床见习教案冠心病的诊疗教案

临床医学内科学循环系统教学单元教案临床见习教案冠心病的诊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冠心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冠心病的基本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控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冠心病的定义和病因2.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3. 冠心病的诊断方法4. 冠心病的基本治疗原则5.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病例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通过观看视频或讲解,使学生了解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

3. 采用模拟操作,让学生掌握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控制的意识。

四、教学评估:1. 通过对病例讨论的评估,了解学生对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对心电图的识别和解读,评估学生对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的理解程度。

3. 通过对模拟操作的评估,了解学生对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掌握程度。

4. 通过对小组讨论的评估,了解学生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控制的意识的形成情况。

五、教学资源:1. 冠心病病例讨论资料2. 冠心病心电图资料3. 冠心病模拟操作设备4. 冠心病预防和控制宣传资料六、教学准备: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课件、病例、心电图等。

2. 确保模拟操作设备正常运行,并准备好相关的医疗器械。

3. 准备小组讨论的议题,并提前分发宣传资料。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冠心病的背景信息,引发学生兴趣。

2. 授课:教师讲解冠心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病例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病例,分析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依据。

4. 心电图解读:教师展示冠心病心电图,学生识别和解读心电图特点。

5. 模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操作,掌握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6. 小组讨论:学生针对冠心病预防和控制展开讨论,提出建议和措施。

7. 总结:教师点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循环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循环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抢答题一】
护士如何行饮食指导?
【抢答题二】
该病人此次发病的诱因是什么?
【讨论二】
病人在静脉泵入硝普钠的过程中,出现了心慌 出汗,该病人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 护士该如何处理?
【讨论三】
患者白天未诉心慌,喘气 不适,心率118次/分,节律不 齐,尿量300ml,夜间突发呼吸 困难,大汗,BP80/50mmHg,立 即组织人员抢救,请问:患者 发生了什么情况?处理措施?
治疗方案
抗血小板:拜阿斯匹林、波立维 调脂稳定斑块:立普妥 利尿:速尿 降糖:阿卡波糖 抗感染:头孢替唑
治疗
静脉推注生理盐水 20ml+西地兰0.2mg+速 尿20mg;
静脉泵入生理盐水 50ml+硝普钠30mg;
口服地高辛0.125mg,螺 内酯20mg,DHCT25mg,
【讨论一】
该患者目前的疾病诊断和护理诊断是什么?
循环系统病例讨论
规则
分成5组; 5个组成绩将分为5个档次:95分、92分、89分、86分、83分,由组员发言所
获得的扑克牌的数量来决定成绩等级,即扑克牌数量最多的组为95分,其次 为92分……,扑克牌有2次加分的机会,每张牌相当于0.1分,即组上平均分 =等级分+0.1*扑克张数,个人分=组上平均分+0.1*扑克张数。 本讨论的问题分为讨论题和抢答题。 讨论题(必答题),由每个小组抽签获得1道题,并给出答案,完毕,如有 其它小组成员补充或纠错,则补充发言者可获得一张牌。 抢答题不限组,所有学生均可答题得分。
【抢答题五】
患者未诉胸闷胸痛,心慌, 喘气不适,无夜间阵发性 呼吸困难,即将出院,如 何对患者行健康指导?
谢谢
病案
患者,耿XX,男,53岁。 主诉:胸闷4年余,呼吸困难20余天,加重1小时。20天前因咳嗽在某诊 所输液治疗,后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并逐渐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一周前 出现腹胀、纳差、双下肢水肿。1小时前呼吸困难加重,不能平卧。 患者曾于4年前在开车途中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濒死感、四肢发冷、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多次查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结果偏高。经治疗后好转。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糖尿病4年,吸烟20支/天*20年,未戒烟。

循环系统疾病报告

循环系统疾病报告

循环系统疾病报告循环系统疾病是指那些影响心脏、血管及血液的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

循环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和致命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的网络,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氧气和养分来生存和工作,同时需要摆脱代谢产生的废物。

循环系统起着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细胞的作用,同时帮助将废物排出体外。

当循环系统出现问题时,如心脏失去正常的节律,血液流动遭到阻塞或血管受损时,就可能引发循环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

其中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和中风等。

心脏病是指心脏发生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心悸和呼吸困难。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的压力过高,可以导致心脏和血管的损伤,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中风是指脑部血液供应中断,使得脑细胞受损甚至死亡,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出现的头痛、肢体无力和语言障碍。

好消息是,循环系统疾病大多数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

首先,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肪食物可以降低患循环系统疾病的风险。

同时,限制食盐和糖的摄入对于控制高血压的发生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定期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加强循环系统。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调节血压和血液流动,降低患疾病的风险。

每天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或游泳,都对循环系统有很大的益处。

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降低患循环系统疾病风险的重要措施。

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对于心脏和血管的危害极大,吸烟者患循环系统疾病的风险要高于非吸烟者。

过量的饮酒也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生,因此适度饮酒是保护循环系统的关键。

在控制生活方式的同时,及时就医和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

如果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等循环系统疾病,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干预。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和进行定期检查,能够帮助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左心衰

左心衰

疾病知识
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 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基本病因:①原发性心肌损害。②心脏负荷过重。
常见诱发因素:①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②心律失常,以心 房颤动 最常见;③血容量增加;④治疗不当;⑤原有心脏病病情加重或并 发其他疾病。 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代偿机制包括:①增 加心脏前负荷。②心肌肥厚。③神经内分泌的激活。3种因素互相关 联、互为因果。通过以上机制心脏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时,心功 能处于代偿期;若不能满足机体所需,则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 征。
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受损

体液过多
护理诊断
三 四
活动无耐力
潜在并发症: 洋地黄中毒。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根据心功能分级决定活动量。 I级: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但必须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Ⅱ级: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午睡时间,强调下午多休 息,可不影响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 Ⅲ级: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每天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 Ⅳ级:绝对卧床休息,取坐位或半卧位,将病人所需用物 如茶杯、餐具、眼镜、书报等置于伸手可及之处,照顾其 在床上或床旁使用便器。 (2)吸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一般为2~4L/min, 肺心病心衰应为1~2L/min持续吸氧。
护理措施 (3)饮食:低热量、低盐、清淡、易消化、产气 少、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 ①热量以每日5021~6270KJ为宜。 ②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在5g以下,如心功能为Ⅲ 级、Ⅳ级,食盐的摄入量应分别在2.5g和1g以下。 ③注意少量多餐,产气食物不宜食用。 ④根据血钾的水平调整饮食中钾的含量。 ⑤加强口腔护理,以增进食欲。 ⑥保持大便通畅,以防便秘诱发心力衰竭。

病例讨论2

病例讨论2

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 血容量减少,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血管收缩,“低排高阻”的典型低 动力性循环特点(早期) • 缩血管反应, 大静脉系统明显强于大动脉系统。 内脏器官血管明显强于心脑血管收缩, 大静脉是机体主要的储血系统,储备了总血容量的50%的血液。 心肺约占30% 动脉及毛细血管不足20%。 自体输血 静脉,失血应激状态下,有效补充血容量的主力军。 动脉, 相对较弱的收缩,维持血压+补充血容量(所占比例较少) 内脏器官血管 强烈的收缩则有利于把有限的血容量优先供给心、脑等 重要生命器官。
麻醉管理
术中监测
• BP、HR、RR、etCO2、SpO2. • 连续中心静脉压监测,CVP开始为 2cmH2O • 左桡动脉监测.
血气分析

术中情况
• 麻醉诱导后:BP:75/35 mmHg HR:125次/分 SPO2:99% ETCO2:36 mmHg
术中用药
• 胰岛素1单位每小时泵注,2小时。 • 去氧肾上腺素10mg+0.9%NS100ml,术中根 据血压情况静注。 • 速 尿:20mg iv.
机制/解说
• 发生损害时,机体代偿性提高灌注压,以 满足组织的营养需求 • 代偿性提高的组织灌流量后仍不能满足需 要,即发生休克 • 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能满足需要,微循环障 碍 营养物质缺乏 代谢产物蓄积 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
失血性休克对各脏器的影响
• 心、脑:大量出血→交感神经增强和儿茶酚胺增高→动、 静脉收缩→心机收缩力增加、心率增快→血液重新再分配 →维持心脏和脑等重要器官 • 肺:低灌注→氧和二氧化碳弥散发生障碍→肺泡表面活性 物质减少→通透性增加→肺间质水肿→加重机体缺氧 • 肾:血液再分配和儿茶酚胺释放→肾血管痉挛→直接影响 肾功能→肾缺血→肾衰 • 脾:长时间缺血→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不良 • 消化道:缺血→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肠腔中的细菌和毒 素“易位”进入血流,由于肝脏缺血不能中和处理这些毒 素物质→中毒性休克。 • 细菌毒素→血管内皮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使血管 通透性增加。

循环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循环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循环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目录
• 病例介绍 • 临床诊断 • 治疗方案 • 病例讨论 • 预后评估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年龄:52岁
性别:男
患者基本信息
籍贯:中国 职业:工程师
身高:175cm
患者基本信息
体重
80kg
血压
140/90mmHg
主诉与现病史
主诉
反复胸闷、气短3个月,加重1周。
长期护理
对于慢性循环系统疾病患者, 提供长期护理和关怀,关注生
活质量。
04
病例讨论
疾病糖尿病等慢性 病是导致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原 因,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缺 乏运动、遗传因素等也会增加患 病风险。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 慢性病,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 治疗潜在的循环系统疾病。
类似病例比较与经验分享
类似病例
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是 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它们的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各不相同,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
经验分享
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 重症心肌炎等,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 抢救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 时,医生之间也需要进行经验分享和 学术交流,以提高诊疗水平。
现病史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未予重视 及治疗。1周前胸闷、气短症状加重,伴乏力、心悸,休息后不缓解。
既往史与家族史
既往史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家族史
患者家族中无高血压、冠心病等循环系统疾病家族史。
05

死亡病例讨论PDCA

死亡病例讨论PDCA

死亡病例讨论PDCA在医疗行业中,病例讨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讨论分析病例,医生们可以共同探讨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本文将讨论一例死亡病例,并针对此病例进行PDCA循环以优化医疗流程。

一、病例描述及患者背景患者是一名60岁男性,曾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他在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接受了一系列的抗癌治疗,但病情继续恶化,并最终不幸死亡。

经过分析,发现病例中存在几个关键问题。

二、问题分析1. 临床判断不准确:在入院初期,医生诊断为晚期肺癌,但没有对其他可能的疾病进行充分排除。

这导致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误诊和延误。

2. 治疗方案选择错误:患者的体质较为虚弱,然而医生仍然选择了较为激进的治疗方式,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伤害。

3. 治疗过程管理不到位:治疗过程中,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存在问题,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错失了很多治疗时机。

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处理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

三、PDCA循环解决问题1. 计划(Plan):- 加强临床判断能力和病情评估,确保精确诊断。

- 评估患者整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 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疗流程,并确保良好的团队合作。

2. 执行(Do):- 医生应针对疑难病例加强学习和讨论,提升诊断能力。

-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意愿和治疗效益,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 强化团队协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

3. 检查(Check):- 定期评估病例的治疗效果,并记录和分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

- 通过对历史病例的回顾和讨论,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

4. 行动(Action):- 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包括加强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强化团队合作和沟通、优化病例管理流程等。

- 在改进后的流程中进行反复实践,积极总结经验和教训,持续优化医疗质量。

四、结论通过对死亡病例进行PDCA循环的分析和改进,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意外和疏漏,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后循环缺血病例汇报

后循环缺血病例汇报

病史摘要
●患者,男,62岁,因“发作性眩晕、行走不稳1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1月前开始出现发作性眩晕、行走不稳, 多于行走、活动时发作,休息后持续10分钟左右可缓解,开始发 作次数较少,入当地卫生院就诊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阿司匹林 肠溶片0.1 qd+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症状无缓解,逐渐加重, 发作次数增加,现每天发作数次,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 入院本次病程中患者发音清晰,言语流利,对答切题,无肢体偏 瘫,无饮水呛咳,无视野缺损,无头痛,无精神行为异常。
诊断
1.后循环缺血 2.左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3.右侧椎动脉纤细级(极高危)
科室讨论
1、患者诊断后循环缺血,责任血管为左侧椎动脉,症状性狭窄约 90%,药物治疗无效,介入指征明确。
2、椎动脉支架的到位和精准定位是椎动脉起始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关 键,释放支架过程中球囊由于充盈不均匀,或者速度过快会导致支 架移位,所以打压过程要尽量缓慢,以利于球囊缓慢增压及支架的 稳定。
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生化常规:总胆固醇:4.67mmol/L,甘油三酯:1.47mmol/L ,高密度胆固醇:1.16mmol/L,低密度胆固醇:2.75mmol/L。 ●HCY:5umol/L; ●免疫四项、凝血功能:正常范围。 ●甲状腺功能全套:正常范围。 ●常规心电图及Holter未见房颤。
2019年《锁骨下/ 颅外椎动脉狭窄的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颅外椎动脉狭窄的血运重建
粥样硬化性 ECVAS 程度≥ 70%,如果给予药物治疗后仍出现缺血事件, 或者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建议血运重建。
而对于无症状患者,是否进行血运重建尚存在较大争议。如 ECVAS 严 重影响优势侧椎动脉/孤立椎动脉血供,或者合并严重的前循环动脉狭 窄闭塞病变,提供给后循环侧支可能失代偿,对这些无症状患者可考 虑进行血运重建治疗。血运重建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经皮腔内介入治 疗,目前尚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方法治疗 VAS 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循环系统病例讨论6例【范本模板】

循环系统病例讨论6例【范本模板】

病例讨论6例病例1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晕厥病例2胸闷、气短、浮肿病例3头晕、头痛,气短、胸闷,双下肢浮肿病例4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病例5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病例6发作性胸痛、胸闷病例1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晕厥于××,男性,48岁。

主诉阵发性胸骨后疼痛2年,加重20天伴晕厥1次.现病史患者2年前于快速步行时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憋闷样疼痛,位于胸骨中段,范围约手掌大小,休息后约3~5分钟左右疼痛逐渐缓解.此后每于快速步行、工作劳累或者情绪激动时均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或者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能缓解。

20天前工作劳累时再次出现胸骨后憋闷样疼痛伴大汗,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加重,被迫休息约20余分钟后症状缓解。

此后发作次数较前频繁.10天前患者于上班途中突发意识不清,跌倒,小便失禁,具体持续时间不详,当时无恶心呕吐及抽搐,无肢体活动功能障碍。

醒后自觉胸骨后持续性闷痛伴大汗,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诊我院.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无夜间憋醒,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良好,二便如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145/110mmHg,曾规律服用珍菊降压片1片/次,每日3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近1年停用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

“腔隙性脑梗塞”病史8个月。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8个月(具体治疗不详)。

否认肝炎、结核、肾病病史,有吸烟史。

体格检查T 36.8℃;Bp:右上肢125/70mmHg,左上肢120/70mmHg,右下肢130/75mmHg,左下肢130/80mmHg。

R 18次/分;P 76次/分。

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无扩大,心左界最远点位于左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心率76次/分,节律规则,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以下是一个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的范文:
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2023 年 2 月 18 日下午 2:00
地点:心血管内科病房
主持人:张医生
参加人员:王医生、李医生、张护士、住院医师赵小明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5 岁,因突发晕厥 1 小时入院。

患者 1 小时前在家中突然感到晕厥,无意识丧失,但能听到声音。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但未规律服用药物。

本次入院前 1 周曾出现一次晕厥发作,但未就医。

此次入院前 1 小时再次出现晕厥,但无意识丧失。

入院后检查显示,患者心率缓慢,血压较低,肺部有炎症。

心电图显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过紧急处理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讨论内容:
1. 患者目前的病情如何?是否需要紧急处理?
2. 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或隐患?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3. 患者晕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4. 患者今后的治疗方案应该如何制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5. 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手术治疗?如果需要手术治疗,应该如何安排手术时间和方案?
结论:
1. 患者目前的病情较为紧急,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包括扩容、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

2. 患者可能存在其他疾病或隐患,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3. 患者晕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4. 患者今后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检查结果和病情制定,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5. 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可能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需要进一步评估。

临床分析中的病例循环系统分析

临床分析中的病例循环系统分析

临床分析中的病例循环系统分析在临床分析中,病例循环系统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诊断循环系统相关疾病。

通过详细描述、回顾病例数据和分析相关指标,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并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患者信息和基本情况在病例循环系统分析中,首先需要介绍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背景。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此外,还要回顾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是否与循环系统相关。

二、主诉和症状描述在进行病例循环系统分析时,患者的主诉和症状描述至关重要。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的循环系统问题。

例如,患者是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与不同的心血管疾病相关。

三、体征检查和辅助检查为了更全面地分析病例中的循环系统问题,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体征检查和辅助检查。

体征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目前的生理状况。

辅助检查则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用于评估心血管功能和结构。

四、病情分析和诊断根据病例中患者的信息、主诉、症状以及体征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医生进行病情分析和诊断。

分析可能存在的循环系统疾病和病因,并据此给出准确的诊断结论。

五、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病例循环系统分析的最后一步是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评估。

医生根据已有的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并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六、病例讨论和经验总结为了进一步提高病例循环系统分析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医生可以进行病例讨论和经验总结。

通过与其他医生的交流和经验分享,有助于拓宽视野、提高诊断水平。

总结:在临床分析中,病例循环系统分析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诊断患者的循环系统相关疾病。

通过详细的信息收集、症状描述、体征检查、辅助检查以及病情分析和诊断,医生能够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通过病例讨论和经验总结,医生可以进一步提高病例分析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在医院急诊科看到了一位52岁的男性患者,患者主诉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持续数小时,同时伴有恶心和呕吐。

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平时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

经过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呼吸音减弱,心音有杂音,肢体发绀等症状。

考虑到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我们立即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心电图、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等。

结果显示,患者有明显的心肌损伤迹象,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心肌酶谱升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心脏负荷过重,出现了心功能不全。

根据患者的病情,我们急诊团队立即给予了积极的治疗,包括给予氧气、抗凝、抗血小板、硝酸甘油、呼吸辅助等。

但患者的病情恶化迅速,心功能不全加重,血压继续升高,呼吸困难持续加重,患者意识开始降低,出现了休克和代谢性酸中毒。

尽管我们全力救治,但最终患者在急救室病情恶化,经过数小时的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通过对这位患者的病例分析,可以看出呼吸循环衰竭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患者原有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加上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和缺乏运动,导致了心肌损伤、心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心功能不全。

在这一过程中,心脏的泵血功能受损,血液无法有效循环到全身,导致器官缺氧、代谢紊乱,出现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同时患者的呼吸困难持续加重,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无法有效协调工作,造成了呼吸循环衰竭。

在这种情况下,急救人员需要迅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争取救治的最佳时机。

同时,对于患者基础疾病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包括合理调节血压、血糖、血脂,规范饮食、加强运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已经进展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功能监测、营养支持等,最大限度地延缓病情恶化,提高生存率。

总之,呼吸循环衰竭是一种危重症,往往发展迅速,导致患者病情急剧恶化,最终危及生命。

循环系统疾病(精)

循环系统疾病(精)

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疼痛特点 胃肠道症状 全身症状 心律失常
了解既往有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 病及心绞痛发作史;有无家族史;了解病人 的生活习惯,有无摄入高脂饮食、吸烟等不 良生活习惯。
生命体征,心率多增快,也可减慢, 心律不齐;心音变化,有无奔马律 心脏杂 音及肺部罗音等;除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压 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压下降。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 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 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 分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 抬高性心肌梗死。
一、护理评估

1史
了解病人此次心绞痛发作的特征,有否 先兆症状,并与以往心绞痛发作相比较,尤 其是其剧烈程度、持续时间,有无伴随症状, 是否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
5.心力衰竭的护理
6.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应指导病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教会病人定期检测脉搏和了解异常症状、体
征,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 服用硝酸酯制剂疗效较差时,应及时就医。 建议病人出院后进行康复治疗。
护理评价
病人心前区疼痛减轻或消失。 焦虑和恐惧情绪减轻或消失。 活动耐力增强。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或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
社会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形态:
日常生活不规律,经常工作到凌晨1点,睡 眠5-6h/d,睡眠不深,喜欢高脂饮食,常饮 酒、 吸烟。
病人大学文化,公司部门主管,性格外向, 易沟通。虽高血压、高胆固醇病史6年,但未 重视治疗。病人无医疗费用顾虑,但担心疾病 复发与出院后工作活动受限。
心电图
实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检查
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1)预防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格检查: BP:右上肢180/105mmHg,左上肢174/100mmHg,右下肢202/116mmHg, 左下肢210/118mmHg;P 98次/分,R 20次/分,T 36.8℃。一般状态尚可, 神志清楚。身高170cm,体重86Kg。半卧位,颜面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 左下肺可闻及小水泡音,右下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心界向左扩大,心音略弱, 心律不整,可闻及早搏,心尖部有舒张期奔马律,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可闻及 舒张期杂音,A2>P2。腹部膨隆,肝大,双下肢浮肿。 辅助检查:空腹血糖12.6mmol/L,胆固醇7.1mmol/L,甘油三酯5.34mmol/L, 低密度脂蛋白3.89mmol/L,肌酐167mmol/L,尿素氮17.8mmol/L,尿蛋白 (2+),尿中红细胞(2+),尿比重1.009,酮体(±),红细胞 287×1012/L,血红蛋白8.9g/L,白细胞13000×109/L,中性粒细胞78%。心 脏超声LVD 62mm EF 38%,室间隔厚度11mm,左室后壁厚度12.5mm, 主动脉瓣钙化,瓣口返流面积6.4cm2,二尖瓣口返流面积3.4cm2。心电图: 多发室性期前收缩,胸前多导联T波低平,V4~V6导联ST段下移0.1mv。
该患者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分别于前降支以及对角支 各植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常规抗凝,预防急性、亚急性血 栓形成,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应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辛伐他汀等药物)以及口服ACEI、β-受体阻滞 剂等药物进行预防心室重构治疗。治疗后患者胸痛明显缓 解,未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好转出院。出 院后应该进行长期随访以及做好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具 体的随访措施包括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血常规、 肝肾功能、肌酶等指标,因为氯吡格雷可能会影响造血系 统,而他汀类药物可能会造成肝脏损害以及横纹肌溶解的 不良后果。该患者的二级预防措施包括:长期口服阿司匹 林、ACEI类等药物;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监测血压、 心率;长期口服他汀类降脂药;戒烟忌酒,改变不良生活 习惯;合理膳食,加强科普教育以及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定期复诊。
体格检查:T 36.8℃;BP:右上肢 125/70mmHg,左上肢120/70mmHg,右下肢 130/75mmHg,左下肢130/80mmHg。R 18次/ 分;P 76次/分。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 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无扩大, 心左界最远点位于左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 0.5cm,心率76次/分,节律规则,A2=P2,各瓣 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未闻及心包摩 擦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 肢无浮肿。
患者停用降压药后血压仍维持在正常 范围,结合患者近8个月存在“甲状腺功能 减退症”,该病可以造成机体代谢率减低, 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等改变,考虑患 者血压不高可能与此有关。需要进一步行 甲状腺功能检查。患者甲功检查结果为: 超敏促甲状腺素:7.03uIU/ml,超敏游离 T4、游离T3正常,应该给予甲状腺激素替 代治疗。
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 无夜间憋醒,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 饮食、睡眠良好,二便如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 145/110mmHg,曾规律服用珍菊降压片1片/次, 每日3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近1年停 用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腔 隙性脑梗塞”病史8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史8个月(具体治疗不详)。否认肝炎、结核、 肾病病史,有吸烟史。
问题6:造成该患者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高血压病、长期大量吸烟史均为该患 者导致心肌梗死的易患因素。此外患者存 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此病导致血脂异 常,引起血脂升高,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使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应该行血脂 检查。患者血脂结果回报:胆固醇升高。 现已明确“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目前 给予降脂,抗动脉硬化治疗以及甲状腺激 素替代治疗
临 床 药 师
病例讨论
病例1
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晕厥
于××,男性,48岁。 主诉:阵发性胸骨后疼痛2年,加重20天伴晕厥1次。 现病史:患者2年前于快速步行时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憋 闷样疼痛,位于胸骨中段,范围约手掌大小,休息后约 3~5分钟左右疼痛逐渐缓解。此后每于快速步行、工作劳 累或者情绪激动时均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或者自服速效 救心丸症状能缓解。20天前工作劳累时再次出现胸骨后憋 闷样疼痛伴大汗,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加重,被迫休息约20 余分钟后症状缓解。此后发作次数较前频繁。10天前患者 于上班途中突发意识不清,跌倒,小便失禁,具体持续时 间不详,当时无恶心呕吐及抽搐,无肢体活动功能障碍。 醒后自觉胸骨后持续性闷痛伴大汗,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 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转 诊我院。
问题7:该患者目前的最佳治疗措施有哪 些?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患者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结合患者病史、发病时间、心 电图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考虑患者10天前即出现心肌 梗死,目前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仍有阵发性胸痛发生,考 虑为梗死后心绞痛,仍然存在存活以及濒死心肌,为了尽早 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应该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冠脉 病变并确定具体的治疗措施,比如进行PCI治疗或者CABG 治疗。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左前降支近中段100%狭窄, 第一对角支开口处90%狭窄。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原则有:针 对心肌梗死应该进行缺血心肌再灌注治疗以及长期的防止心 室重构治疗。针对该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可以选择进行冠状动 脉支架植入术以解决冠脉狭窄,改善心肌供血,术后给予防 止支架内再狭窄治疗,比如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 类降脂药。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特别是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应 该尽早进行防止心室重构治疗,如果患者血压、心率条件允 许,应该尽早给予防止心室重构的药物,比如ACEI、ARB、 β-受体阻滞剂以及螺内酯等药物治疗。
②主动脉夹层 该病多发于长期高血压患者,疼痛一开 始即达高峰,常为撕裂样疼痛,并放散至背、 肋、腰、腹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 有明显差别,可有下肢暂时性瘫痪、偏瘫和 主动脉关闭不全等表现,该患者既往无高血 压病史,本次疼痛逐渐加重,两上肢血压对 称,因此考虑此病可能性不大,可行心脏彩 超、X线以及CTA等检查以明确。
问题4:患者10天前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的可能 原因是什么?
患者10天前发生意识丧失,清醒后出现 持续性胸痛,考虑当时即发生心肌梗死,而 一过性意识丧失可能由于心肌梗死导致的一 过性严重心律失常造成,比如室速、室颤或 者窦停搏以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问题5:患者近1年停用降压药物,血压仍 可以维持在130/80mmHg左右,导 致血压改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可 进一步行哪些检查?
问题1:根据以上资料,该患者的临床诊断 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临床诊断: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性 心脏病、心律失常-多发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Ⅳ级、糖尿病性肾病、肾功能 衰竭、肺部感染。 诊断依据:头晕、头痛12年,严重时伴有恶心,在当地医院测血压为 180/96mmHg,间断服用硝苯地平10mg治疗,症状时有好转,近5年测血压 最高可达220/120mmHg;近半年心悸、气短、胸闷、咳嗽少量白痰,时有夜 间憋醒;3个月来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腹胀、食欲减退、常有恶心曾 有呕吐。吸烟史、家族史。 入院时查体血压高,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左下肺可闻及小水泡音,右下肺 呼吸音明显减弱,心界向左扩大,心律不整,可闻及早搏,心尖部有舒张期 奔马律,肝大,双下肢浮肿。 空腹血糖12.6mmol/L,胆固醇7.1mmol/L,甘油三酯5.34mmol/L,低密度脂 蛋白 3.89mmol/L,肌酐167mmol/L,尿素氮17.8mmol/L,尿蛋白(2+),尿 中红细胞(2+),尿比重1.009,酮体(±),红细胞287×1012/L,血红蛋 白8.9g/L,白细胞13000×109/L,中性粒细胞78%。心脏超声LVD 62mm, EF 38%,室间隔厚度11mm,左室后壁厚度12.5mm,主动脉瓣钙化,瓣口 返流面积6.4cm2,二尖瓣口返流面积3.4cm2。心电图:多发室性期前收缩, 胸前多导联T波低平,V4~V6导联ST段下移0.1mv。
短评:本病例旨在让大家认识急性心肌梗死 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以及鉴别诊断,了解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 疗原则,特别是PCI治疗相关内容以及术后 防止心室重构和做好二级预防等内容。
病例2
头晕、头痛,气短、胸闷,双下肢浮肿
赵×,男性,56岁。 主诉:头晕、头痛12年,周身无力3年,气短、胸闷半年,双下肢浮肿2个 月。 现病史:患者于12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头胀痛,尤其在情绪激动与劳累时明 显,严重时伴有恶心但未呕吐。在当地医院测血压为180/96mmHg,间断 服用硝苯地平10mg治疗,症状时有好转。近5年每当有头痛时测血压最高 可达220/120mmHg,伴有记忆力下降,活动耐力下降;3年前开始出现周 身乏力,体重略有减轻,伴有双手手指麻木感。近半年心悸、气短、胸闷、 咳嗽、咳少量白痰,时有夜间憋醒。3个月来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 腹胀、食欲减退、常有恶心,曾有呕吐。病后无明显心前区疼痛。 既往史及家族史:未做过系统检查。吸烟23年,15支/日;少量饮酒。其母 52岁时诊断为糖尿病和高血压病。
问题1:该患者应该首先做哪些检查?
①心电图V1~V4导联呈QS波,ST段弓背向 上抬高约0.1~0.2mv,T波倒置。 ②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0.28ng/ml,CKMB2.4ng/ml,肌红蛋白56ng/ml。血常规: WBC10.5×109/L。
问题2: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能否明确诊断?
能明确诊断。 从病史上看,患者胸痛的诱因、性质、部位、范围、 持续时间以及缓解因素等特点均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 绞痛的病变特点,近20天疼痛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均加重, 病情逐渐发展至不稳定心绞痛,或为梗死前的表现。10 天前突发胸痛,持续不缓解,心电图可见V1~V4导联呈 QS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约0.1~0.2mv,T波倒置。 心肌损伤标志物提示肌钙蛋白升高,血常规提示白细胞 升高,可以明确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KILLIPⅠ 级的临床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