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方剂出处】柴胡桂枝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配方组成】桂枝去皮,一两半(4.5g);黄芩一两半(4.5g);芍药一两半(4.5g);人参一两半(4.5g);甘草炙,一两(3g);半夏洗,二合半(6g);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4.5g);柴胡四两(12g)。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功效作用】解肌散邪,清热调气。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自汗,微恶寒,或寒热往来,鼻鸣干呕,头痛项强,胸胁痛满,脉弦或浮大。
【临床应用】1.中医病证:太阳中风证与少阳胆热证相兼。
发热,恶寒,汗出,肢节疼痛,微呕,胸胁胀满或疼痛,心下拘急,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浮或兼紧或弦。
2.西医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慢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肝炎、脂肪肝、慢性胰腺炎、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癫痫、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房纤颤、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经前紧张征、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临床表现符合太阳少阳兼证或脾胃肝胆不和者。
【用药分析】方中柴胡清胆热,疏胆气;黄芩清泻郁热,降泄浊热;桂枝解肌温通;芍药益营缓急;生姜、大枣调理脾胃,益卫和营;半夏降泄浊逆;人参、甘草、大枣补中益气,顾护胃气。
【用方思路】1.柴胡桂枝汤既是辨治太阳少阳兼证即太阳中风证与胆胃不和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辨治诸多杂病如心病、脾胃病、肝病、感染性疾病等的重要基础方。
2.方中柴胡、桂枝、生姜既是治表药,又是治里药;桂枝、芍药既是治营卫药,又是治脏腑药;柴胡、黄芩既是疏散外热药,又是宣泻里热药;人参、大枣、甘草既是补益营卫药又是补益中气药。
从方巾用药用量及调配分析得知,柴胡桂枝汤的应用并不局限于太阳少阳兼证,还可用于辨治诸多杂病,如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疾病。
3.运用柴胡桂枝汤辨治的基本病证(无论病变部位在表还是在里)是寒热郁结夹虚;根据方中用药分析,本方辨治的病证主要是寒热夹虚。
和柴胡相关的中药名方

和柴胡相关的中药名方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柴胡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肝胆疾病等疾病。
在中医药理论中,柴胡是一种能够调和人体五脏六腑的药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和柴胡相关的中药名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的应用和效果。
一、柴胡加芍药汤柴胡加芍药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柴胡、白芍、黄芩、人参、甘草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感冒发热等症状。
柴胡加芍药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二、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柴胡、青皮、枳壳、白芍、香附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感冒发热等症状。
柴胡疏肝散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三、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柴胡、桂枝、芍药、甘草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温中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感冒发热等症状。
柴胡桂枝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四、柴胡清肝汤柴胡清肝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柴胡、黄芩、黄连、栀子、香附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清热、解毒利胆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感冒发热等症状。
柴胡清肝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五、柴胡益气汤柴胡益气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柴胡、人参、甘草、白术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贫血等症状。
柴胡益气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六、柴胡芍药汤柴胡芍药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柴胡、白芍、生姜、大枣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活血通经的功效,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柴胡芍药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方歌: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相关条文:(1)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2)发汗多,亡阳讝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方组: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煎服方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
今用人参作半剂。
柴胡桂枝汤应用案例1、涂华新医生医案患者:赵某性别:女年龄:67岁初诊日期:2015年2月5日症状:双肘内侧疼痛月余,每天中午12:30突然开始剧烈疼痛,至下午1:30后开始逐渐停止,初时尚能以止痛药忍受一时,近数日服止痛药而疼痛仍不能停止。
其凄惨哀嚎之声、躁动不安之状彻于门诊内外。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桂枝改肉桂)方组:制附片15克柴胡60克制半夏20克党参20克黄芩20克炙甘草20克肉桂20克白芍20克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嘱:停服其他药物。
二诊:2015年2月9日患者自诉仅昨天(8日)未发生疼痛,其余时间仍发作疼痛难忍。
查:舌淡红,苔薄白,脉迟缓。
调整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方组:制附片15克柴胡60克制半夏20克黄芩20克党参2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三诊:2015年2月11日,双肘内侧疼痛基本未再发生,仅偶尔有发作,但疼痛轻微,断续发生。
以上方五剂。
治疗效果:后疼痛未再发生,停药。
2、天津王俊梅医生医案患者:某女年龄:9岁初诊:2018年6月主诉:大便失禁9年,患儿经别人介绍来,每次解大便都不知道解裤子里,这个症状已持续了9年,家属都特别着急,去各大医院治疗都说肛门括约肌松弛,得手术后给缝上才可以。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皮肤呈现荨麻疹样疹子或瘙痒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常伴有过敏性体质。
近年来,荨麻疹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
困扰。
传统中医药认为荨麻疹属于风热外感,风热蕴于周身而表现为荨麻疹疹子。
柴胡桂枝
汤是一种经典的方剂,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对于荨麻疹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柴胡桂枝汤的组成有:柴胡、黄芩、干姜、大枣、人参、甘草等。
药性组合具有解表
清热、宣透肌表的功效。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的作用,能够调节人体的情绪状态;黄芩和干姜具有清热解毒、燥湿除湿的功效;大枣能够养血安神、和胃益气;人参则能够
益气养神;甘草能够调和各药的作用,增强柴胡桂枝汤的疗效。
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是以解表清热未能解除表证,病程逐渐加长,但仍有外感表证
为主要表现的荨麻疹患者为适应证。
患者大多数具有皮肤瘙痒、红肿、疹子、热感、恶寒
等泡在表邪之中的症状。
柴胡桂枝汤能够通过解表清热,疏肝理气的功效,达到治疗荨麻
疹的目的。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时,通常需要连续服用数剂,治疗时间视病情的轻重而定,一
般为3-7天。
在服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荨麻疹,又称风团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中医中药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柴胡桂枝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调理气血的经典方剂,对治疗荨麻疹具有良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位患者的病例,通过柴胡桂枝汤的治疗情况来了解中药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患者XXX,女性,35岁,因患有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于2019年6月份出现了全身性的丘疹和瘙痒,患者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治疗,使用了西药抗过敏类药物,外用激素类药膏,病情有所缓解,但是一旦停药症状又会反复。
在推荐下,患者通过亲友介绍到我院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来诊时全身皮肤出现大片红斑,伴有多处瘙痒丘疹,患处皮肤皮损瘙痒明显,患者感到非常烦躁,影响生活和工作。
口服西药抗过敏类药物已经长期使用,疗效不佳且反复发作。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诊断为荨麻疹,证属实热内盛型。
针对患者的病情,我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考虑到患者实热内盛,选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方。
具体组成为柴胡10g,桂枝6g,黄芩6g,半夏6g,人参6g,甘草5g,生姜3片。
并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加减。
该方以柴胡为君,清热解毒;桂枝为臣,宣肺行水;黄芩、半夏为佐,清热燥湿;人参为辅,益气生津;生姜、甘草为使,去花里痒。
患者于开方的第三天,告诉我她的瘙痒明显减轻,丘疹也开始逐渐消退,体验了好很多,心情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患者坚持服用了一周期的柴胡桂枝汤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皮肤瘙痒感减轻,丘疹明显减少。
患者表示非常满意。
并且在医嘱下,患者调整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继续调理身体,预防病情反复。
通过该病例可知,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确实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药在治疗荨麻疹上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深入分析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的方剂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荨麻疹也强调预防复发,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从根本上预防病情反复。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是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
随着其临床运用和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有很多新的用途。
1《伤寒论》14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方十二。
桂枝(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夏(洗,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
今用人参作半剂。
药物组成桂枝(去皮)4.5克黄芩4.5克人参4.5克甘草3克(炙)半夏7.5克芍药4.5克大枣6枚(擘)生姜4.5克柴胡12克其他治疗用途一、十二指肠溃疡柴胡桂枝汤对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效果,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
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减低胃液对黏膜的损害作用,同时柴胡桂枝汤能影响促胃泌素的分泌,加强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作用。
二、癫痫研究认为癫痫放电现象是细胞内贮存的钙在释放过程中,钙结合状态的改变使与钙相关的细胞内蛋白质、细胞膜离子通道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神经元突发型病理放电。
柴胡桂枝汤可使一些相关性改变的每个步骤都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抗癫痫作用。
有人用本方治疗84例癫痫病人,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结果治愈25例,显效41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94.05%。
三、反复感冒反复感冒多与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有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细胞分化,并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机能活化。
据报道柴胡桂枝汤治疗易感冒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18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并且发现症状改善最明显的是发热,其次是食欲、咳嗽、喷嚏、清涕。
柴胡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柴胡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关节炎、关节红肿、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目前,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疟疾药物等。
这些药物常常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并不能完全根治该疾病。
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柴胡桂枝汤是一种古代中医方剂,由柴胡、白芍、人参、黄芩、桂枝、干姜、大枣等多种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解表清里、缓中益气”的作用。
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以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一项针对柴胡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的研究发现,该方剂可以显著减轻关节痛、关节红肿和关节功能障碍。
研究中,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
治疗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晨僵和红斑反应等症状均显著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治疗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炎症指标也显著降低。
柴胡桂枝汤还可以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研究表明,该方剂能够调节T细胞亚群的平衡,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免疫系统的过激反应,从而减少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
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

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
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
刘某,女,19岁,1988年9月12日初诊。
诉5年前因生气后出现典型癫痫大发作,后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检查,诊断:原发性癫痫。
经用中西医各种疗法无效。
刻诊:癫痫3~5天发作一次,轻度口苦,两胁胀。
脑电图有位置不定的零散棘波。
舌脉:舌稍红,苔薄黄,脉略弦数。
辨证:肝气郁结,化火生风,上扰神明,故发癫痫。
治法:疏肝解郁,降逆散结。
处方:【柴胡桂枝汤】。
柴胡15克,桂枝10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白芍20克,黄芩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水煎服,每日1剂。
共服150剂而愈,其中服60剂后癫痫10天发作1次,余症消失。
至90剂后一直未发作,查脑电图未见棘波。
又服60剂,巩固疗效。
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
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国内外屡有报导,治愈率达73%左右。
西药抗癫痫药虽能在短期内控制症状发作,但一旦停药,发作较前更加严重,并有麻痹脑末稍神经副作用。
日本学者根据大部分癫痫患者在发病前存在有胸胁苦满、精神抑郁、口苦、脉弦等症状,设想用柴胡桂枝汤治疗。
实验表明,本方能控制癫痫发作,并促使脑部新陈代谢逐步正常化。
使用本方时注意:
①标本兼顾,根据具体情况适加调补药物;
②守方连服2~3个月;
③避免劳累过度及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排除发病之诱因。
(兰景宽1990)
推荐:。
柴胡桂枝汤的方证要点

柴胡桂枝汤的方证要点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柴胡桂枝汤的方证要点【组成】桂枝一两半(去皮) 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方歌】柴胡桂枝两方合,善治太少两经疴,心下支结关节痛,初期肝硬亦能和。
【功用】和解少阳,发散太阳。
【主治】太阳少阳合病。
【方解】本证为太阳表证未解,进而邪犯少阳,实为太阳少阳并病,治宜太少两解之法。
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达表里。
因太、少之证俱微,故各取原量之半合剂。
临床凡见太、少合病之证,皆可应用。
伤寒六七日,一般为表证解除之期,如不解,则有传变之势。
今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知太阳证未罢,风寒犹留连于表;微呕与心下支结并见,是邪犯少阳,胆热犯胃,经气不利。
【方证要点】1.太阳少阳合病证:以发热恶寒、汗出、腹痛、头疼身痛、恶心纳呆、心烦、胸胁苦满为辨证要点。
主要症状为:腹痛,往来寒热,胸胁满闷,默默不欲饮食,喜呕,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眩,汗出恶风,头痛或者头晕,鼻鸣,鼻塞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
2.常用于肩背疼痛、耳后神经痛、肩周炎、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迁延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胆道蛔虫、阑尾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体虚感冒、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更年期综合征、过敏性鼻炎、神经衰弱、脑缺血、癫痫等属于太阳未解、邪犯少阳者。
3.体质要求:患者多数营养状况一般或偏于瘦弱,部分患者情志不畅或者烦躁、失眠,有些会有周期性发作的规律。
4.江苏省儿科名医王益谦老先生认为:一切外感热病寒热稽留不退,或发热4至5天,先是日晡恶寒,渐渐发热,有时发热至39℃左右,待天明方热退,有轻微口渴,舌苔白或薄黄,脉浮,或弦,有时胸闷者,皆可用本方进行治疗。
尤其是开始发热即静点抗生素激素,热退后再反复发热者,必用此方。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两个方子合在一起以后,把它的剂量减少的一张合方。
它治疗太阳表证又兼有少阳不和,太阳表证也不重,少阳不和也不重,所以是太少两证都轻的证候。
可是我们在学小柴胡汤适应证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样一个少阳和太阳同病的证候,专用小柴胡汤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合起来用呢?最主要的是它有一个支节烦疼这个症状,支节烦疼就是四肢关节剧烈的疼痛,'烦犹剧也',这个证候不见于太阳表证而见于太阴中风。
在太阴病篇有太阴中风,四肢烦疼。
这个证候如果正气恢复、邪气衰退以后,它可以自愈。
但是如果不能自愈的话,在太阴病篇,是用桂枝汤来治疗的。
正由于柴胡桂枝汤适应证的这条条文中虽然说是太阳和少阳两证都轻,但是它有一个四肢剧烈疼痛的这种太阴中风的临床表现,所以必须加上桂枝汤。
因此,柴胡桂枝汤就有疏解少阳郁热、解肌袪风、调和营卫、疏络止痛的效果。
我们在临床上柴胡桂枝汤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呢?它可以治外感兼有四肢疼痛的,既有外感,又有明显的四肢疼痛的。
在临床治疗杂病的时候,治疗整个消化系统的病,小柴胡汤不是可以治疗整个消化系统的病吗,整个消化系统的病,像肝、胆、胰、胃、肠、胰脏这些消化系统的病变用小柴胡汤。
如果又伴有四肢关节肌肉的疼痛的这种证候,比方说兼有痹证的,我们用柴胡桂枝汤,也是非常全适的。
治疗痹证又伴有肝气郁结的,比方说我们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痹证,或者甚至痛风又兼有气郁的,也可以用柴胡桂枝汤。
我们还提到了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精神方面的病变。
比方说经常见到老年妇女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见到全身窜痛,我们可以用柴胡桂枝汤。
治疗精神抑郁证,我们可以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应用。
另外还有报导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脂膜炎,脂膜炎这种病以皮肤泛红,皮下有结节,伴有发热、怕冷、乏力,甚至是肢节酸疼,四肢关节酸疼。
这个病我只遇到过两例,第一例病人呢,我是无意识的用了柴胡桂枝汤,因为她有明显的气机郁结的情况,而肚子、腹部皮下一个疙瘩一个块,一个疙瘩一个块,她又有一阵冷一阵热的少阳病的表现,又有四肢关节的剧烈疼痛。
柴胡桂枝汤的名家加减使用心得

柴胡桂枝汤的名家加减使用心得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柴胡桂枝汤,这个中医的经典方子。
你说,听名字就觉得有点老气,但它可不是随便喝喝的汤啊,背后可是有大智慧的。
你看看,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喜欢追求时尚,动不动就喝奶茶、咖啡,那是多热闹的一幕!但一到冬天,风一吹,感冒就来了。
这时候,你想想,柴胡桂枝汤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能让咱们轻松度过这个多变的季节。
柴胡桂枝汤的组成嘛,简单来说就是柴胡、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这些药材一个个都不简单,像是组成了一支精英团队,个个都有自己的绝招。
柴胡呢,像个活泼的年轻人,专门用来解表退热;桂枝则是一位温暖的阿姨,帮咱们调和气血。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特别靠谱?我自己用过几次,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
那次我感冒,头疼得厉害,简直像要跟我过不去。
泡了点柴胡桂枝汤,哇,喝下去的那一刻,感觉全身都暖和起来了,真是“百病皆消”的感觉。
说到加减嘛,那就是个技术活儿了。
咱们身体状况不一样,喝的方子也得随之调整。
我这朋友,冬天一来,脸上就冒痘,明显是内火太旺。
她就加了点生地、麦冬,想着清清火。
结果,效果杠杠的,真是让她喜笑颜开。
你看,中医就是这么灵活,像个调酒师,随时根据你的“口味”来调配。
有人说,这药汤就像家里的炖汤,想喝得美味,就得选对材料,选对时机。
再说说这个桂枝。
桂枝可是个好东西,它不仅能驱寒,还有助于出汗。
像我有时候上班,天冷得不得了,心里想:“这办公室真是冷得像冰窖!”这时候,如果喝了点桂枝,加点大枣,整个人立刻就暖和起来了,感觉连心情都变好了。
你说,这冬天里喝一口暖汤,跟喝冰啤酒可真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喝完之后,简直想唱首歌,心里乐滋滋的。
还有一个让我觉得特别神奇的地方是,柴胡桂枝汤的平和。
不管你是内热还是外寒,调调就好。
就像和朋友们聚会,谁都想开心,谁也不想争个高低。
尤其是那些工作压力大的朋友们,常常觉得心里一团乱。
这个时候,喝上一碗,真是像心灵的抚慰。
你瞧,柴胡桂枝汤不仅治病,还能治心,简直是一举两得。
柴胡桂枝汤临床运用及体会

柴胡桂枝汤临床运用及体会
在临床实践中,我对柴胡桂枝汤的运用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柴胡桂枝汤具有较强的解表作用。
柴胡桂枝汤中的柴胡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能够缓解发热、恶寒等表现,同时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治疗感冒、流感等病症时,常常选择使用柴胡桂枝汤。
其次,柴胡桂枝汤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在临床中,如果病人出现经痛、胸痛、胁痛等症状,常常考虑使用柴胡桂枝汤。
因为桂枝和柴胡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病人的疼痛。
此外,柴胡桂枝汤还能够调理肝胆。
肝胆失调时,常常表现为情绪不稳、胸闷、腹胀等症状。
柴胡桂枝汤中的药物能够调节肝胆功能,缓解相关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当然,柴胡桂枝汤也有一定的禁忌症。
对于体质较弱、脾胃功能较差的病人,柴胡桂枝汤具有刺激性较强的特点,容易导致脾胃功能紊乱,造成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柴胡桂枝汤时,需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确保治疗效果。
总之,柴胡桂枝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病人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应用柴胡桂枝汤,可以有效治疗相关病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三、柴胡桂枝汤

患者第5天加用青霉素连续6天,氨基苄青霉 素3天,中药先以宣肺治咳,后用清肺透解法,病 仍未已,纳减乏力。9月10日(即患病第19天), 根据其病因、病机、病程,认为仍属太阳少阳合 病,治宜柴胡桂枝汤。处方:
柴胡5克,生黄芩、姜半夏各10克,红参6克 (另煎冲入),桂枝5克,白芍10克,生甘草3克, 生姜3片,大枣5枚。
(七)泄泻案 肖某某,女,49岁,1973年7月30日就诊。
近两天来,恶寒发热,昨日下午开始腹泻,已十 余次,挟有粘冻,便前腹痛,心烦,呕恶,舌苔 薄黄,脉弦数。体温39℃,大便常规:脓球。 0~2,红血球。0-2。处方:
柴胡12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 黄芩14克,生姜9克,大枣9克。
(九)真心痛案(冠心病心绞痛)
刘某,男,54岁。因阵发性胸痛,气短 胸闷两天,于1982年8月22日以冠心病, 心绞痛收住院。病人两天前,夜间突然憋 醒,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肢冷汗出,约待 续2-3分钟消失,次日又出现阵发性疼痛数 次,痛后自感胸闷气短,查体 BP21.3/13kPa,双肺听诊正常,心音低钝、 律整,腹软,肝脾大小正常。经输液治疗3 天,疼痛次数不减,仍胸闷憋气,疼痛有 时较剧,邀余诊治。
现代临证应用,用于外感或缠绵不愈之胸 部疾患,即感冒、流感、肺炎、肺结核、 肋膜炎等症,具有微热,时时寒热头痛, 自汗,微呕,食欲减退,全身乏力者。
胃肠和肝疾患之胃痛、胃酸过多(或过少),十二 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阑尾炎、结肠炎、胰腺 炎、肝炎、疟疾等,症见心下支结,胃痛、腹痛、 背部放散痛,严重者因胃痉挛性疼痛而引起恶心, 呕吐,伴有食欲不振。
(六)胃痛案
郑某,男,32岁。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二 年,每因感冒或饮食不节,胃痛即发。周前又作, 眼药无效。经检胸骨下时作疼痛,5天来每餐只能 饮稀粥少许。询其此次胃痛系感冒之后转剧,现 仍微有寒热37.5℃,头晕、口苦、肢倦、不思饮 食,深呼吸时觉胸部不舒,微咳,时欲呕,大便3 天未行,舌苔薄白,脉浮数。此乃胃病宿疾因感 冒而加重。治新病,宿疾可痊。予柴胡桂枝汤原 方。
【柴胡桂枝汤】(古方学习)

【柴胡桂枝汤】(古方学习)【温热类】――两解太少所见之方: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和桂枝汤是经方中应用极为广泛的方剂,而本方又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强强连手”的合方,在临床上多以“心下”和“支节”部位为常用。
如矢数道明治一患者,症见心下疼痛,周身倦怠甚重,起则眩晕,疼痛放射至左胸及背部,欲吐不出,胸中烦热,x线检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心下部压病明显,腹直肌轻度紧张。
初与坚中汤加吴萸、牡蛎无效而改用本方加牡蛎、小茴香,诸证减轻。
服药5个月,症状消除,复查正常(《汉方治疗百话》)。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红枣、桂枝、白芍。
【适用人群】一类,以发生惊、抽、搐、挛等气机不和为审证要点的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为宜;二类,以发生脘痛、痞满、呕恶等胃气不和为审证要点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宜;三类,以气血运行不利、气机升降失司为审证要点的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为宜;四类,以气机紊乱、升降失职、阴阳失调等为审证要点的患者为宜;五类,以发热恶寒、胸胁苦满、口干口苦为审证要点的各种发热患者为宜。
【临床运用】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1.外感发热性疾病,如普通感冒、流感、肺炎、肺结核、胸膜炎、疟疾、肝炎、产后(包括人流)感染发热等见于虚弱体质而又病久不愈或缠绵复发者。
2.以“心下支结”、“心腹卒中痛”为主证的疾病。
如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急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兼有外感而并无手术指征者。
3.情志性疾病如癔病性躯体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盗汗、畏寒、自觉发热、神经官能症的“肝气窜”等异常感觉。
4.许多关节疾病表现为“支节烦疼”者,也可应用本方。
如颈椎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
5.一些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顽固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也有应用本方的机会。
6.其他如肾炎、癫痫、激素戒断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胸膜炎、疟疾、肝炎、心绞痛等。
柴胡桂枝汤 方歌: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

柴胡桂枝汤方歌: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柴胡桂枝汤方歌: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
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做仔肩。
方义:本方为少阳、太阳表里双解之轻剂,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制成。
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辛散,以治太阳之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治半表半里。
柴胡桂枝汤的用法用量组成:桂枝(去皮)一两半(4.5g),黄芩一两半4.5g),人参一两半4.5g),甘草(炙)一两(3g),半夏二合半(洗)(6g),芍药一两半4.5g),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4.5g),柴胡四两(12g)。
用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加减:如见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根;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肉桂;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妇人热入血室、热伤阴血,加生地、丹皮;瘀血内结,少腹满痛,去人参、甘草、大枣,加延胡索、归尾、桃仁;兼寒者,加肉桂;气滞者,加香附,郁金。
柴胡桂枝汤的功效主治功效: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自汗,微恶寒,或寒热往来,鼻鸣干呕,头痛项强,胸胁痛满,脉弦或浮大。
运用:柴胡桂枝汤作为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源为伤寒太阳少阳合病而设。
既有和解少阳,解肌发表之功,可治外感伤寒太少两阳之病,又有外和营卫,内调气血之效,可治内外杂病营卫气血经脉不通之病。
临床常用治太少同感、发热、咳嗽、喘证、胁痛、胃脘痛、呕吐、痹症、水肿等病症。
也有报道可治疗癫痫、夜尿症、胆石症,胆囊炎,肝炎、胰腺炎,眩晕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出血热轻型、慢性鼻窦炎、荨麻疹、产后发热、原因不明的发热、儿童精神性起立调节障碍、小儿厌食证等病症,具有少阳兼太阳病机者。
柴胡桂枝汤的禁忌外感病邪在表或已入里,一般不宜用本方,如需应用,则应酌情加减,疟疾需要本方时,宜加抗疟药同用。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方剂组成】柴胡12克,半夏10克,黄芩、人参、桂枝、芍药、生姜各5克,大枣3枚,炙甘草3克【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即柴胡桂枝各半汤,故治二方证的合并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注解:支节烦痛,即四肢关节痛甚的意思。
心下支结,支为侧之意,即心下两侧有结滞不快感,为胸胁苦满的轻微者。
伤寒六七日,以传少阳为常,又以治用柴胡汤为常,今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则太阳病证未已。
但微呕、心下支结,则柴胡汤证已显。
外证未去者,暗示伤寒已发汗而桂枝汤的外证还未解,故以柴胡桂枝汤主之。
按:太阳病转属少阳柴胡证,外证未去则与柴胡桂枝汤。
假设表证未去,当然亦有用柴胡、麻黄的合方机会,不过依据经验则以柴胡与葛根汤合用的机会较多。
外感重证往往于发病之初即常见柴胡葛根汤方证。
可见太少并病,或合病,均有用以上合方的机会。
无论柴胡桂枝汤,或柴胡葛根汤,若口舌干燥者,均宜加石膏。
又由于本条有支节烦疼之治,则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附方(二):《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注解:心腹卒中痛,即指心下及腹中突然疼痛的意思。
【辨证要点】小柴胡汤证与桂枝汤证同时并见者。
【验案】岩某,女性,34岁,病历号16753,1961年1月26日初诊。
三天前感冒经水适来,因致寒热往来,身体疼痛,口苦咽干,微呕,微恶风寒,在本国使馆以西药治疗不效而求中医会诊。
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太少合病,治以和解少阳兼以解表,与柴胡桂枝汤:柴胡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半夏l0克,黄芩10克,大枣4枚,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服三剂诸证已,月经已净。
--------------------------------------------------医案某科长,精神忧郁症,无法工作。
伤寒杂病论-柴胡桂枝汤

伤寒杂病论-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16克桂枝6克克黄芩6克人参6克炙甘草4克半夏10克芍药6克大枣6枚生姜6克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风病,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此风邪乘肾也,柴胡桂枝汤主之(桂林)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5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天花粉15克牡蛎30克甘草6克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疟病,多寒,或但寒不热者,此名牡疟,蜀漆散主之,柴胡桂姜汤亦主之(桂林)治上焦热结,气化不利;治肺结核、胸膜炎、疟疾、胆囊炎、胃酸过多、腹膜炎、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中耳炎、产褥热、急慢性肾炎、尿毒症、肾病综合征、结膜炎;治肝硬化加丹参、莪术、三棱本症应与结胸相鉴别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刘渡舟:是少阳兼里虚寒之证,兼表兼里,里实里虚俱备。
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证。
在临床上证见胁痛、腹胀、便溏泄泻、口干者,往往有效25,半年前时值经期冒雨感冒,当时治愈,后每月经来潮必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少痰,头痛心烦,口燥咽干,饮食减少,经行不畅,时乳胀,小柴胡合桂枝汤加减,3剂诸症悉除,下次行经第一天亦服本方3剂,连续治疗两个月经周期而愈惠振亮:女,53,间歇性寒战1年,定时而发定时而止,发时微发热,添衣不能解,柴胡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黄芩10克半夏9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服用1月而瘥,随访2年未复发王仅健:女,57,胸胁不适数月,伴心悸、心烦、汗出、嗳气,声音洪亮,纳食欠佳,口干,偶泛酸,右上肢酸痛,二便调,中有裂纹,脉沉弦,诊为胃肠神经官能症,高脂血症病史,高血压病史,党参15克柴胡10克黄芩9克半夏9克桂枝9克芍药12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郁金15克甘草6克生姜3片,3剂减,加麦冬15克,4剂,右上肢畏风,加防风10克丹参15克,14剂,遂愈刘俊士:女,41,胃癌术后间歇热持续10天余,38.5~39.5度之间,且有畏寒、微汗、口苦、口干、咽干、纳呆,两便尚可,急性病容,西医治疗不效,桂枝9克柴胡9克芍药9克黄芩12克党参9克僵蚕9克蝉蜕9克姜黄9克豆豉12克苍术9克,2剂热退,37.5度左右,改用青蒿鳖甲汤6剂,体温正常,随访6月未复发汪淑芸:48,1年前突然全身出现重度乏力,周身窜痛,失眠,思维激越浮想联翩不能自控,头昏脑胀烦恼郁闷,自卑内疚,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柴胡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

柴胡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柴胡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1、治疗肩背疼痛肩背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多因落枕、长时间伏案写作、打字、劳作等原因引起。
另外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都会引起这种症状。
刘老认为,太阳经脉走循人体之颈项后背部位,所以,太阳经脉不舒时,多出现颈项以及背部的不舒感,甚至出现疼痛。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采用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治疗方法,依据有汗无汗而出两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用葛根汤。
如颈项背部和两肩部同时出现疼痛,则上述两方的疗效就不太理想。
因为两侧不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这时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故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太少两经之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则肩背疼痛自止。
临床应用时,又常加入葛根、姜黄、红花、羌活、独活、川芎加强活血、止痛之功,不论新久疼痛,多能应手而愈。
柴胡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2、治疗肝气窜证肝气窜是自觉有一股气流在周身窜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凡气窜之处,则有疼痛或发胀之感,此时患者用手拍打痛处,则伴有嗳气、打饱嗝,随之其症状得以缓解。
此病多属西医所谓的神经功能之类,以老年妇女为多见,中年妇女以及男性偶见。
此病单纯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往往效果不好,刘老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用柴胡桂枝汤调气活血,而能效如桴鼓。
本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能疏肝理气,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能通阳活血,气血调和,则诸证自愈。
临床中常加入佛手、香橼,则疗效尤佳。
柴胡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3、治疗肝硬化病刘老治疗肝病,擅长调理气机升降出入着手,临床喜用柴胡类方,并加减出了一系列效方,如治疗肝病气分的柴胡解毒汤,治疗肝病血分的柴胡活络汤等,临床均有神奇疗效。
而肝病患者日久不愈,由气及血,由经及络,出现腹胀、胁痛如刺、面色黧黑、脉来沉弦、舌质紫暗、边有瘀斑等证。
西医检查白球倒置,ttt增高,诊断为早期肝硬化者,常用柴胡桂枝汤减去人参、大枣之补,另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土鳖虫等专治肝脾血脉瘀滞,软坚消痞之品,可阻止肝病进一步发展,有起死回生之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麻 (自主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
李某,女,37岁。患四肢麻木年余,曾在某医院 诊为“自主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等。查 询病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四肢麻木,关节 酸楚不适,舌白脉弦,诊为营卫气血不调,投以 柴胡桂枝汤:柴胡 l2g, 黄芩9g, 清半夏l2g,党参 l2g, 桂枝9g, 白芍9g, 生姜6g,炙甘草6g, 大枣5 枚。服药7剂,诸症皆除。改以逍遥散调治其痛 经。 (《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第225页)
临床应用
柴胡桂枝汤具有表里兼治,疏利肝胆,调 补脾胃等功效。主治外感发热较久、表证 不解,并见肝、胆、脾、胃症状而正气偏 虚者。凡感冒、肝胆疾患、胃肠病、癫痫、 神经官能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证,皆可 辨证以本方治之。
现代药理研究
具有抗惊厥、抗抽搐作用(抗癫痫效果非同 于一般的抗癫痫药和镇静药)及对脑缺血的 保护作用;具有抗胃黏膜损害作用;对胰 腺细胞有保护作用,可预防胰腺炎的复发; 对肝损伤有修复作用;还具有增强免疫机 能 (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抑制肿瘤、2)、小柴胡汤证 (96) 王子接:“桂枝汤重于解肌,柴胡汤重于和里, 仲景用此二方最多,可为表里之权衡,随机应用, 无往不宜。即如肢节烦疼,太阳之邪虽轻未尽; 呕而支结,少阳之病机已甚。乃以柴胡冠于桂枝 之上,即可开少阳微结,不必另用开结之方;佐 以桂枝,即可解太阳未尽之邪;仍用人参、白芍、 甘草,以奠安营气,即为轻剂开结之法。”(《绛 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王××,女,11岁,因感冒发热已四、
五日,曾服用复方阿司匹林,羚翘解毒片、桑菊
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等,汗后热不退,体温波动
于38~39℃,每日常有先恶寒后发热,继之汗出
这一反复出现的经过。患者体质稍差,舌苔薄白,
脉弦而数,肝于胁下2指而无压痛,肝功能正常,
脾未触及。
给予柴胡桂枝汤原方服用:柴胡12g,桂枝10g,太 子参12g,黄芩10g,半夏10g,白芍10g,甘草6g, 生姜6g,大枣2枚(去核),每日煎服一剂。服药一 剂后,则热退,连服三剂后一直未再发热,只稍食欲 不振。于9月27日二诊观之,舌苔薄白,脉转和缓。 此病后脾虚,改予香砂六君子汤调理脾胃为其善后而 愈。 《伤寒论临床研究》王占玺
刘渡舟用本方治肝病经验
早期肝硬化:本方减人参、大枣之补,另加鳖甲、 牡蛎、红花、茜草、土鳖虫等专治肝脾血脉瘀滞、 软坚消痞之药
关节炎兼肝气郁:风湿性关节炎有肢节烦疼,又挟 胸胁苦满,或胁背作痛等证
肝气窜:自觉有一股气流在周身窜动,或上或下、 或左或右,凡气窜之处则有疼痛和发胀之感,患者 用手拍打疼处,则伴有嗳气、打嗝,随之则其证得 以缓解。属西医神经官能症之类。用本方两调营卫 气血,疗效好。本方具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
二、柴胡桂枝汤证(146条)—— 少阳兼表的证治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 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 胡桂枝汤主之。 (146)
证候: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心下 支结,微呕,苔薄白,脉浮弦。
病机:邪犯少阳,表证未罢,太少之邪 俱微。
治法:和解少阳,兼以表散。
方药:柴胡桂枝汤(桂枝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芍药 大枣 生姜 柴胡)
验案
高热3 个月 (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患者,男, 15岁。高热缠绵已逾月。家住外地,遍治无效,始来京就医。奔 走京市各大医院,复经多方检查,结果依然为“发热待查”。热终不退,言 下大失所望,不禁怅然, 所持中医处方概为石膏、紫雪、黄芩、黄连、银花、 连翘、桑叶、菊花、生地、玄参清热解毒之类。询之,患者初病,倦怠违和, 寒热体痛,以为感冒,未足介意,继后热升,持续39℃以上,午后尤甚。自 是发热必恶寒,虽时自汗,热亦不为汗衰,热甚并不思饮。左耳后有核累累, 按之亦不甚痛。脾大肋下1cm, 肋弓下自称有困闷之感。心中时烦,不思饮食。 曾有类似发热,北京某医院诊为“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曾予抗生素, 体温不降,后加“泼尼松”热退出院。据以上病情分析,此儿证属伤寒,寒 束于表,失于温散,表证未解,里热未实,盘踞于半表半里之间,故胸胁苦 满。左耳有核,少阳行身之侧也。少阳病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也。本可以小柴胡汤即可。然每微恶寒,知发热虽久,而表证仍未尽,故取 柴胡桂枝二汤各半主之。处方:柴胡9g, 半夏9g, 黄芩9g, 党参30g, 甘草6g, 生 姜2片,大枣5枚,桂枝6g, 白芍9g。6剂后,得微汗,高热顿衰,午后热低至 37.1℃左右,汗亦减少,耳后核也遂消,胃纳有加,表达里疏,长达三逾月 之高热竟告霍然,姑存此案,以示伤寒与温病有别。(魏龙骧.中医杂志.1978, 12 : 14)
中国有学者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癫痫84例,总有效率为 94%。临床体会到本方对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年期之患者 疗效较好。 (曾文长.陕西中医.1990, 7 : 293)
作用和一般抗癫痫药不同。一般抗癫痫药是作用于神经系统 的,而柴胡桂枝汤基于“证”的观点,可以使体质失调和机 能不调者得到调整,因此二者有根本的不同,可以认为后者 是属于根治疗法。
方剂新用——柴胡桂枝汤治癫痫
据日本汉方医报道: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病,大部分得到 较好的效果。服药后既控制了癫痫的发作,又有改善性格和 体质的作用。日本神奈川齿科大学营谷英一教授经过临床实 验证实,柴胡桂枝汤对癫痫有很好的疗效。他对22例服用西 药无效的患者改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有19名 患者的病情得到 明显好转。按体重每公斤服用1g柴胡桂枝汤,能够百分之百 地控制癫痫的发作。(《中药科技报》1988, 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