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摘要::该案例描述了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出现严重失效的问题。
文章以新华制药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该公司被信永中和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原因,指出其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进一步提出了企业在销售内部控制方面应该如何加强企业内控效果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新华制药,内部控制,信用管理 1 公司简介公司简介 1.1 公司背景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1943年成立于山东,于1996年公司股票完成上市,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H 股和A 股的上市公司。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大的解热类药物的生产地和出口基地,同时新华制药公司也成为我国国内重要的咖啡因产品的生产商。
1.2 公司组织结构新华制药的组织结构描述如下:公司的内部审计部是直接向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负责的,同时董事会下设了独立审核委员会。
公司内部下设完备的各个职能部门,并于各个部门制定了完善的岗位职责,各职能部门之间形成了明确的职责,并形成了互相牵制的部门间关系。
1.3 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新华制药制定了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该内部控制制度是以基本的控制制度作为基础,涵盖范围包括了公司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了财务、生产、销售、投资、行政管理等具体环节,如此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了公司的各项工作可以有章可循。
2 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 2011年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数据如下。
数据资料摘自当年的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2011年年末单项金额重大并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位:千元 单位名称 账面余额 坏账金额 计提比例(%) 计提原因山东欣康祺医药有限公司 40606 32485 80 考虑偿债能力计提淄博华邦医药销售有限公司9795 7836 80 考虑偿债能力计提合计50401 40321 ——表2 2011年年末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位:千元单位名称账面余额坏账金额计提比例(%)计提原因山东百易美医药有限公司3997 3197 80 考虑偿债能力计提山东省药材公司高新分公司3343 2674 80 考虑偿债能力计提山东新宝医药有限公司2991 2393 80 考虑偿债能力计提山东新华工贸股份有限公司1150 1150 100考虑偿债能力全额计提商丘百川药业有限公司795 795 100 考虑偿债能力全额计提合计12276 10209 ——以上数据表明,2011年末,新华制药的下属医贸公司与存在担保关系的相关客户之间存在应收账款交叉担保的现象,具体而言:与欣康祺医药间应收账款金额40606千元,及存在担保关系的新宝医药存在应收账款金额2991千元、华邦医药存在应收账款金额9795千元、山东药材高新分公司存在应收账款金额3343千元、百易美医药存在应收账款金额3996千元。
2023年内部控制缺陷企业案例
2023年内部控制缺陷企业案例一、引言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经营目标所建立的各种控制活动,其目的是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性、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以及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然而,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风险,可能导致财务舞弊、资产损失、声誉受损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以2023年内部控制缺陷企业案例为主题,深入探讨该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分析与指导。
二、案例分析1. 公司名称:ABC公司2. 案例描述:ABC公司是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业务涉及制造业和贸易业务。
然而,在2023年,公司因内部控制缺陷而遭遇到了严重的财务风险。
经过调查,发现公司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 财务数据录入错误:由于公司财务人员的疏忽以及内部审计流程不严密,导致大量财务数据被录入错误,严重影响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2) 资产管理不善:公司未能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导致资产丢失、损坏以及滥用的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资产价值和运营效率。
3) 内部审计不力: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做到全面、及时地对各项业务进行审计,使得潜在的风险未能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导致问题逐渐积累并最终爆发。
3. 影响分析:ABC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直接导致了财务报告的不准确,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降低了公司的市值和声誉。
资产管理不善也导致了公司资产的损失和浪费,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原因分析1. 过度依赖人工操作:ABC公司在财务数据录入和资产管理等方面过度依赖员工的操作,未能充分借助科技手段和信息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 管理层失职: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资源支持,致使内部控制系统得不到有效的建立和运行。
3. 人员素质不高:公司部分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工作的精细度和责任心不够,导致了内部控制漏洞的产生和放大。
四、应对措施1.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公司管理层应当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内部控制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升全员参与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1. 引言1.1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运作有效的关键环节,而当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时,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深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分析其具体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多种多样,包括公司财务造假、内部审计流程不畅、员工行为不端、IT系统漏洞等。
这些案例不仅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也给整个企业治理体系带来严重挑战。
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原因,比如治理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力、员工素质不高等。
在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方面还有很多改进空间。
在未来,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并不断优化和完善其运作。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功。
.2. 正文2.1 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公司财务造假是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常见案例之一。
在一些企业中,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或者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通常包括虚假报表、资产减值、账户欺诈等行为。
一些公司通过虚报利润来掩盖实际亏损的情况,以保持股价稳定或者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
一家公司可能通过把部分费用算入资产折旧费用,来延长资产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当期利润。
一些公司可能会在财务报表中夸大资产价值,增加虚假的资产负债表。
一些公司可能会进行账户欺诈,如虚假出售或购买商品、虚报收入等手段来夸大公司实际盈利。
这些财务造假行为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和财务机构,也会损害公司的声誉和信誉,最终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并执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流程,监督公司财务活动,是防止财务造假的重要措施。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该树立诚信意识,加强道德风险管理,避免利益冲突和道德败坏的行为,确保公司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2.2 内部审计流程不畅导致的内部控制失效内部审计流程不畅导致的内部控制失效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江西万年青公司内控失效案例分析
江西万年青公司内控失效案例分析江西万年青公司是一家拥有多年历史的传统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然而,这家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着缺陷,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出现内部控制失效的情况。
本文将对江西万年青公司内控失效案例进行分析,并从中学习经验教训,提出改进企业内控的建议。
案例分析1. 财务管理失控江西万年青公司的财务管理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了财务管理的失控。
企业的财务记录不完整,财务报表有误,税务缴纳不及时。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决策的准确性,也让企业面临了较高的税务风险。
2. 成本控制不力江西万年青公司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问题,导致生产成本偏高。
企业因为管理不当,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废品率和损耗率。
这让企业在商品价格上难以与竞争对手匹敌,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
3. 内部控制机制失灵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失灵,导致员工的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一些员工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挪用企业财产等行为。
企业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违规行为的调查处理也不及时,这让企业陷入了较大的管理风险之中。
分析与建议针对江西万年青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 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约束力。
制度应包括财务、生产、人事、安全等多个方面,并应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
2.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宣传等形式,加强员工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3. 完善财务管理流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和内部审计机制。
应在企业每月结账时及时查验财务记录是否完整、报表是否有误,并建立审计制度,定期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定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情况,发现并纠正问题,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分析新华制药被出具否定意见
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分析新华制药被出具否定意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新华制药公司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被出具否定意见的案例。
该案例将展示如何通过审计分析,揭示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
文章将首先简要介绍新华制药公司的背景和业务概况,然后详细描述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关键问题,包括财务报告的不准确、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管理层监督不足等。
通过这一案例分析,读者将能够了解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改进内部控制来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还将探讨审计机构在出具否定意见时的考量因素,以及企业应对否定意见的策略和措施。
二、新华制药内部控制体系概述新华制药作为国内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一直备受关注。
在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新华制药对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新华制药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财务管理方面,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审批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注重市场调研和品牌建设,通过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和推广计划,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通过建立健全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然而,尽管新华制药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比如,在内部审计方面,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不够规范和有效。
在风险管理方面,公司还需要加强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以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新华制药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不断完善和优化。
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新华制药将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范文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风险防范和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不少企业因内部控制失效而陷入困境,其中三鹿集团便是典型的案例之一。
本文将对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三鹿集团背景介绍三鹿集团是一家以乳制品为主的综合性企业,曾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由于内部控制失效,三鹿集团在产品质量、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三、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分析1. 产品质量控制不严三鹿集团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未能建立有效的质量检测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导致产品中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超标,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2. 财务管理混乱三鹿集团的财务管理存在混乱现象,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财务报告失真,资金使用不规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 风险控制不足三鹿集团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在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法规变化等环境下,企业缺乏应对措施,导致经营风险加剧。
四、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1. 企业文化缺失三鹿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缺陷,缺乏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引导。
导致员工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2. 管理制度不健全三鹿集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机制。
在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权力制衡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3. 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三鹿集团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使得企业得以长期存在严重的经营风险。
五、改进措施与建议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三鹿集团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引导,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三鹿集团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权力制衡等方面。
内部控制工作中的案例分析如何避免内部失控的风险
内部控制工作中的案例分析如何避免内部失控的风险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变得越发重要。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有效和高效的运营,确保合规性、保护企业利益以及预防资产损失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管理机制。
然而,即使有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失控的风险仍然存在。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避免内部失控的风险,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工作。
案例一:华泰证券事件华泰证券事件是中国股市历史上重大的内部失控案例之一。
该事件发生在2015年,一名华泰证券员工擅自操作公司资金,导致近千亿元的交易规模异常波动。
该事件暴露出内部控制中薄弱环节的风险,表明只有在责任明确、制度健全的环境下才能有效避免内部失控的风险。
针对此案例,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内部失控的风险: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规范资金运作和审批流程,确保风险可控。
2.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通过员工培训、内部沟通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实施内部审计:定期对公司各个环节进行审计,检查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4. 引入独立第三方监督:聘请专业机构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外部审查,确保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案例二:沃尔玛贿赂事件沃尔玛贿赂事件是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内部失控案例,也被视为典型的企业内部管理缺失的案例。
该事件涉及沃尔玛在墨西哥的子公司,通过贿赂手段获取商业利益。
这一事件证明内部控制失灵可能给企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在日常经营中避免类似行为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避免内部失控风险的建议:1. 建立道德与行为准则:明确违规行为的界定,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2. 加强公司文化建设:强调诚信、透明和合规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氛围。
3. 加强内部监督机制:设立独立的监察部门,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
4. 建立有效的投诉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新华制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但在过去的几年中,该公司内部控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公司在产品质量、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都存在失效的情况。
以下是对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的分析。
首先,新华制药在产品质量方面出现了严重失控的情况。
有几起案例显示,该公司生产的一些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比如药物含量不符合标准、药物成分不清晰等。
这种产品质量失控不仅影响了公司形象,也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潜在的风险。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不够严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其次,在财务管理方面,新华制药也存在内部控制失效的情况。
有报道称,该公司的财务会计存在虚假报告和违规操作的情况。
比如,新华制药通过虚增应收账款、虚拟交易等手段来掩盖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从而让公司的财务报表看起来更加健康。
这种财务管理失控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也通过虚假报告获得了一定的融资额度,对公司整体的经营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新华制药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存在内部控制失效的问题。
公司的高层管理层由于个人行为不端,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控制缺乏有效的管理。
高层管理层的不端行为有可能造成公司内部的权力滥用、操纵市场、贪污行为等,进一步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长期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新华制药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其内部控制,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公司应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控,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公司应该优化财务管理,建立真实、透明的财务报告机制,遵守财务规范和准则。
同时,公司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以及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公司经营中的问题和风险。
最后,在公司治理方面,新华制药应该加强对高层管理层的监督和检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避免高层滥用权力和产生其他不当行为。
总之,新华制药的内部控制失效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形象和声誉,并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或者控股的企业,其所有权属于国家或者税务机关。
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保持其良好的内部控制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有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着一些典型的内部控制失效案例。
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失败案例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的输油管爆炸事件。
该事件发生于2024年,事故中输油管爆炸导致油污泄漏,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和公司的声誉。
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道老化和维护不当,以及监管不力。
在这个案例中,CNOOC的内部控制失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及时检修和维护管道的机制。
在该事件发生之前,该输油管线已经投入使用了多年,但没有进行必要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这表明该公司没有建立起适当的管道维护机制,缺乏对输油管线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其次是监管不力。
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前,CNOOC没有进行充分的监管和监督,未能发现并解决管道老化等问题。
这表明该公司在管道安全方面的监管体系存在明显缺陷。
此外,该事件还暴露出CNOOC的违规行为和不正当操作。
调查发现,一些员工曾经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改动油管的设置,这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这表明CNOOC在员工行为监督和控制方面存在明显的失效。
针对这次事件,CNOOC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包括对输油管线进行重大维修和更新、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管和教育,以及改进企业管理机制。
这些整改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内部控制,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这个案例对于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一些启示。
首先,国有企业应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加强对环境风险的监控和管理等。
其次,国有企业应加强监管和监督,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最后,国有企业应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能力,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总之,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失效对企业运营和国有资产安全都会造成重大影响。
新华制药内控失效案例分析
4、深入探讨内控制度失效的原因和影响
4、表达观点:在文章结尾处简要表达对新华制药内控失效的看法和建议,以 便读者对本次演示的观点进行思考。例如,可以强调内控制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加强内容
引言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多家企业出现了内部控制失效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 损失和声誉风险。其中,新华制药作为国内知名药企,也曾经出现过内部控制失 效的问题。本次演示将以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案例为分析对象,深入探讨其原 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3、内部控制措施不力
3、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于可能存在的 风险进行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同时,对于重大决策应该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以避免决策失误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参考内容二
一、引言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内部控制审 计作为企业内部自我评估和调整的重要手段,对于保证企业的合规运营、提高运 营效率、降低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许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仍 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次演示将以新 华制药的内部控制审计为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内控失效对新华制药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产品质量受到质疑,影 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公众形象;其次,企业运营效率下降,市场份额缩减;再次, 遭受监管部门的处罚和制裁,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最后,企业内部腐败现象 滋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4、深入探讨内控制度失效的原因和影响
写作建议 1、明确主题:在文章开头明确指出新华制药内控失效带来的风险,并简要介 绍如何构建有效的内控制度。
三、新华制药内控否定意见案例 分析
1、销售收入确认方法不恰当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欣康祺医药被济南市公安局立案侦查,欣康祺医药等 5 家企业欠新华制药子企业 货款6,073.1万元也很有可能就此打了水漂
分析欣康祺医药相关资料发觉,欣康祺医药长久以来一直把医药业做成金融业,其主要盈利 模式是从上游赊购拿货再以低 3%~5%价格现销给下游,同时将赚取现金投入期货市场以获取 收益,这种赢利方式含有很大风险性,也是其最终资金链断裂根本原因。
14/17
3
思索与提议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15/17
三、思索与提议
在企业建立自上而 下稳健企业文化, 尽可能防止因为对 风险疏忽所造成损 失,提升企业控制 风险能力。要未雨 绸缪,重视事先风 险分析。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全过程应收 账款管理应该包 含事前管理、事 中管理和事后管 理。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10/17
二、内部控制缺点分析
欣康祺医药一直是新华 制药大客户, 年为新华 制药第一大客户
截至 年6 月 30 日,新华制 药应收票据中,欣康祺是金 额较大前五名往来客户,包 括金额 300 万元,到期日为 10月21日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新华制药对欣康祺医药及 为其担保淄博华邦医药销 售有限企业应收账款占总 应收账款百分比高达 15.88%。
新华制药 年对欣康祺营 业收入为 1.1039 亿元, 占新华制药全部营业收 入4.22%
11/17
二、内部控制缺点分析
济南市公安局于 12 月 30 日对欣康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涉案 金额高达 10 亿元。
自 年 8 月以来,欣康祺总经理徐新国等人以该企业名义,以与银行合作开立银 行承兑汇票需要确保金为由,以2.5%~4%月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近 10 亿元。
我国零售业内部控制经典案例分析
我国零售业内部控制经典案例分析
1. 案例背景
零售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零售业中的两个经典案例,探讨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策略。
2. 案例一:某连锁超市内部控制失效
该连锁超市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却未能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
导致的问题包括:
- 账务管理混乱,造成资金流失;
- 员工权限过大,容易发生挪用资金等不当行为;
- 商品进销存管理不规范,导致库存过量或短缺。
改进策略:
- 设立独立的财务部门,加强对账务的监督;
- 制定明确的员工权限管理制度,并进行适当的分级授权;
- 引入现代化的进销存管理系统,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案例二:某电商平台虚假交易问题
某电商平台存在虚假交易问题,主要表现为:
- 存在虚假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 存在虚假交易数据,用于夸大平台的交易量;
- 存在虚假评价,误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改进策略:
- 强化对商家的准入审查,并建立可信的评价体系;
- 建立内部数据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交易行为;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4. 结论
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告诉我们,在零售业中,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企业应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做好内部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分析案例问题和提出改进策略,具体操作细节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内控措施失效最新案例
内控措施失效最新案例概述内控措施是指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流程和方法,以保障企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运营,降低风险和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内控措施失效的案例。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内控措施失效的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教训。
案例一:某银行员工信用卡盗刷案案例描述:近期,某银行发生了一起员工信用卡盗刷案。
该员工利用职务之便,盗用客户信用卡信息,并进行大额消费。
直到客户发现异常交易并举报后,该员工才被发现并被解雇。
案例分析:该案件暴露了该银行内部的内控措施失效问题。
首先,该员工能够轻易获取客户的信用卡信息,说明该银行的信息保护措施不够严格。
其次,银行在内部监控方面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异常交易。
最后,银行的审查和核实机制不完善,导致该员工一直能够逍遥法外。
教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背景调查和信用审查,建立健全的信息保护措施,加强内部监控与发现异常交易的能力,并完善审查和核实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内部违规行为。
案例二:某电子商务平台泄露用户信息案案例描述:近期,某知名电子商务平台曝光了用户信息泄露的事件。
黑客通过漏洞攻击获得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手机号码等。
这些信息被公开售卖,给用户的个人隐私造成了重大威胁。
案例分析:这起事件揭示了该电子商务平台内部信息安全控制的失效。
首先,该平台存在漏洞,黑客能够轻易入侵系统。
其次,平台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无法及时发现和阻止黑客攻击。
最后,平台在用户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疏忽,导致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
教训:企业在建立和运营电子商务平台时,应加强对系统的安全性评估和漏洞修复,建立安全控制和防御机制。
同时,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并及时主动披露和通知用户存在的风险。
案例三:某制药公司财务造假案案例描述:近期,某制药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调查。
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虚增收入和减少费用,以提高财务指标。
这种虚假财务数据使得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识出现了误差,造成严重的投资损失。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内部控制是组织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用于确保资产安全、信息真实准确、业务规范运行和内外部规章制度的遵循。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内部控制可能会失效,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从中美两国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1.中兴通讯中兴通讯是一家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在2024年遭到美国政府的制裁,原因是该公司违反了与伊朗和朝鲜的贸易禁令。
这一事件暴露了中兴通讯的内部控制失效问题。
具体表现为:(1)管理层对合规风险的忽视:中兴通讯未能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没有将合规风险纳入到企业经营的全局考虑中。
管理层对于违反贸易禁令的风险认识不足,导致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企业合规。
(2)内部控制流程不完善:中兴通讯的内部控制流程存在缺陷,未能有效预防和发现违反贸易禁令的行为。
例如,在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方面,中兴通讯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购买被禁止销售给伊朗和朝鲜的产品。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兴通讯在事件后进行了重组,并加强了内部合规管理。
公司成立了合规与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合规事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此外,公司还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了员工对合规风险的认识。
2.美国能源公司美国能源公司(Enron Corporation)是美国一家经营能源市场的公司,于2001年破产,成为当时最大的企业破产事件之一(1)高管腐败行为:美国能源公司高管通过虚假会计手段,掩盖了公司的巨额负债和真实的经营状况。
他们利用特殊目的实体来掩盖公司的债务,并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将债务转移给其他实体,使公司的负债表看起来更健康。
(2)审计失效:美国能源公司的审计公司安达信(Arthur Andersen)在审计过程中未能有效发现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
安达信未能独立审计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公司关联方实体的财务状况,从而未能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报告。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美国政府通过了《萨班斯- 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加强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
獐子岛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一、獐子岛内部控制失效的背景
獐子岛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海洋经济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海洋 资源,獐子岛一直是渔业发展的重要区域。然而,自2014年以来,獐子岛公司 的财务报告多次出现不真实的记载和信息披露的重大遗漏,暴露出了内部控制 严重失效的问题。
二、獐子岛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
1、信息披露不真实
四、结果与讨论
1.獐子岛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1)组织架构不合理:獐子岛集团存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现象,导致权责 不清、决策效率低下。
(2)风险评估不足:企业对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难 以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
(3)信息沟通不畅: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受阻,员工对政策、制度的理解程度 参差不齐,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獐子岛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项业务活动的流程和责任,并 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控制。同时,应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并纠正 内部控制缺陷。
8、加强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
董事会应加强对公司治理的监督和管理层的考核,确保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有 效执行承担责任。同时,管理层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提高内部控制 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度。
獐子岛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目录
01 一、獐子岛内部控制 失效的背景
02
二、獐子岛内部控制 失效的表现
03
三、獐子岛内部控制 失效的原因
04
四、獐子岛内部控制 失效的后果
05 五、结论与建议
06 参考内容
獐子岛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是中国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商之一,但近年 来,该公司暴露出一系列内部控制失效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本次演示以 獐子岛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进行分析。
基于康美药业内控失败的案例分析
基于康美药业内控失败的案例分析康美药业是中国一家知名的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近年来,康美药业因为内控失败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下面将对康美药业内控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财务舞弊2018年,康美药业因股价暴跌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调查,最终发现了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康美药业利用虚假交易和夸大销售业绩等手段,通过盗取资金、虚增收入等手段,虚构了公司的财务数据,使公司利润大幅度增长。
这些虚假财务数据误导了投资者,导致了公司的股价暴跌。
案例二:内部控制缺失康美药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严重的缺失问题。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够重视,导致了内部控制的失效。
公司财务部门对于财务数据的监控和核查不到位,容易被实施财务舞弊的人员利用。
公司对于内部风险的认识不足,未有效地建立起内部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导致了内部风险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
案例三:公司治理缺陷康美药业的公司治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公司董事会对于公司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的监督不到位,未能有效地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公司股东的监督和参与也存在问题,未能履行好对公司经营的监督责任。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权力过大,容易出现利益输送等问题,导致公司内部控制失效。
康美药业的内控失败主要表现在财务舞弊、内部控制缺失和公司治理缺陷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康美药业的股价暴跌,并严重损害了公司的信誉和形象。
对于康美药业这样的企业来说,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乐视公司内部控制失控案例分析
乐视公司内部控制失控案例分析
乐视公司曾经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但在2017年后,公
司陷入了一系列的财务危机和内部控制失控的困境。
此次分析将重
点探讨乐视公司内部控制失控的案例。
1. 财务审计不严格
乐视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控始于财务审计不严格。
公司在早期的
财务审计中,主要依赖嘉宾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但该公司在审
计过程中,未能充分审查乐视的关联交易、利润结构、资金流量等
关键指标,导致最终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2. 没有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乐视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上也存在严重问题,缺乏建立职责清
晰和相互制约的公司治理体系。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因为独裁管理风
格长期执掌大权,公司层层漏洞被其覆盖和掩盖。
同时,公司董事
会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少有效的监督力量,加剧了公司
的内部控制失控程度。
3. 存在财务风险
乐视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公司不断追逐高增长、高投资,但是公司的资金来源却没有得到合理规划,尤其是以前高
达30%-40%的股权质押融资,让公司的财务风险更加难以控制。
经
过多次迫切的筹资,使公司陷入了深重的财务危机和经营困境。
综上所述,乐视公司内部控制失控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管理不
规范、财务审计不严格、缺乏监督和控制机制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的持续发展,也提醒其他企业要
注意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并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和长期发展。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02 03
深入研究内部控制失效的深层次原因
尽管新华制药已经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但对于内部控制 失效的深层次原因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例如,公司治 理结构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内部审计职能的独立性和 权威性等方面的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探讨内部控制与其他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
内部控制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治理机制之间存在密切的 互动关系。未来研究可以探讨内部控制与董事会、监事会 、股东大会等其他治理机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更 全面地了解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关注内部控制的动态发展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也需要不断调整和 完善。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内部控制的动态发展,探讨如何 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持续优化和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审计职能缺失、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以及内部信息 沟通不畅等。
内部控制失效的影响
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失效导致了财务报表重大错报、违规担保、关联方资金占用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 。
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新华制药在发现问题后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审计职能、完善风险 评估机制和加强内部信息沟通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但仍有改进空间。
流程管理
新华制药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了 规范,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和操 作规范,以确保业务活动的有序 进行。
关键内部控制流程
授权审批控制
新华制药对各项业务活动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批控制,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和 审批程序,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违规操作。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1、 “华联时代”:只要感觉好,现在就投 资
2、 “万通时代”:“遥远”的管理,失控 的局面
在吉林省股份制改革中充当“领跑”角色的 “王子”成了名副其实的“乞丐
当时吉林省看到全国各地都在搞企业上市, 而本省一家上市企业也没有,心情十分急迫, 仓促之际选中了“东北华联”。由于“东北 华联”不具备上市公司要“有3年以上的股 份制经营历史”的要求,在有关部门的运作 下,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浑江百货大楼嫁接改 造。可只嫁接来了“3年以上的股份制营历 史”,并没有嫁接来规范的股份制经营机制。 名义上,“东北华联”是吉林省股份改革试 点单位,“新三会”全都健全,可实际上还 是国有企业那一套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也 就是说,企业在上市后,一步登天,可是在 天上才发现没膀,不会飞翔。
1998年2月,长春高斯达公司正式成为“东北华 联”的第一大股东。1年后,已经戴上ST帽子的“ 东北华联”被更名为“ST高斯达”,“东北华联” 四个字在股市上“消失”了。
1.本案例中“东北华联”对对外投资业务未进行
预算控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投资计划。 盲目扩张,在科、工、贸全方位发展,短短1年
(2)了解对外投资当地的税法、金融外汇政策、会计政策等, 判断其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3)预测或审核项目开发人员预计的项目现金流量。对股东需 提供的股本、免息借款和计息借款以及项目本身的融资、成 本控制和预期回报做出合理预测并提出安排建议。
(4)计算或复核项目开发人员计算的项目分析指标,估计项目 可能发生的最大财务风险及公司的财务承受能力,并据此发 表意见。对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和现值指数法。
时间,“东北华联”便由一个商业大厦摇身变 成拥有55个全资子公司,6个控股和参股企业, 资产5.6亿元的集商业、实业、房地产于一体的
公司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以KM药业为例
这对于市值上亿元的公司及收入不低的高管们来说,其 为例[J]. 新西部,2020(14):76-77.
威慑力与警示力远远不够。
[4]袁小平 . 会计差错与会计造假辨析——以 KM 药业为例[J]. 财会通
4.3 审计机构
讯 ,2020(11):138-142.
证监会表示:“KM 药业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
大投诉反映渠道等,以加强监督。在面对破坏市场公平性 的行为时,要提高企业违规成本,强化监管的威慑力与警 示力。 5.3 提高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审慎性
外审机构作为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屏障,应该保持独立 性并做好审计工作,保障披露信息的真实、公允。对于审计 师而言,要提高专业水平,进行相应的培训,保持中立而怀 疑的态度去做好审计工作,并能给出准确、真实的审计报告。 6 结束语
监管部门应当承担起维护经济市场公平的重任,扩
数长,使得企业存货变现能力变差,降低了存货管理效率。 3.4 信息与沟通
上市公司应该真实、充分、及时地披露公司的运营状 况。KM 药业有大量财务造假行为,使披露的信息失真, 与现实情况存在巨大差异,进而误导投资者与社会公众 向其部控制案例研究——以 KM 药业为例[J]. 现代商 贸工业 ,2020(16):110-113. [2]侯昊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败研究——以 KM 药业为例[J]. 湖北经济 学院学报 ,2020(5):49-52. [3]王莎 . 我国医药类企业审计失败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以 KM 药业
施分割,股东之间的制衡力量薄弱(见表 1)。 表 1 2019 年年报显示的 KM 药业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情况
股东全称
期末持股数量 比例(%)
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628702199 32.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
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
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
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
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
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
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华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在总裁周玉成的带领下华源集团13年间总资产猛增到567亿元,资产翻了404倍,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集团业务跳出纺织产业,拓展至农业机械、医药等全新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企大系”。
进入21世纪以来,华源更以“大生命产业”示人,跃居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
但是2005年9月中旬,上海银行对华源一笔1.8亿元贷款到期;此笔贷款是当年华源为收购上药集团而贷,因年初财政部检查事件,加之银行信贷整体收紧,作为华源最大贷款行之一的上海银行担心华源无力还贷,遂加紧催收贷款;从而引发了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国资委指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集团做清产核资工作,清理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9月20日,华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25亿元,银行负债高达251.14亿元(其中子公司为209.86亿元,母公司为41.28亿元)。
另一方面,旗下8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合计高达73.36亿元,即这些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几乎已被掏空。
据财政部2005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披露:中国华源集团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属子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导致报表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案例简评:华源集团13年来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支撑,在其日益陌生的产业领域,不断“并购-重组-上市-整合”,实则是有并购无重组、有上市无整合。
华源集团长期以来以短贷长投支撑其快速扩张,最终引发整个集团资金链的断裂。
华源集团事件的核心原因:(1)过度投资引发过度负债,投资项目收益率低、负债率高,说明华源集团战略决策的失误;(2)并购无重组、上市无整合,说明华源集团的投资管理控制失效;(3)华源集团下属公司因融资和业绩压力而财务造假,应当是受到管理层的驱使。
(3)澳柯玛大股东资金占用2006年4月14日,G澳柯玛(600336.SH)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公司接到青岛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青岛澳柯玛集团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处置事项的决定》,青岛市人民政府将采取措施化解澳柯玛集团面临的困难。
至此,澳柯玛危机事件公开化。
澳柯玛危机的最直接导火索,就是母公司澳柯玛集团公司挪用上市公司19.47亿元资金。
澳柯玛集团利用大股东优势,占用上市子公司的资金,用于非关联性多元化投资(包括家用电器、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海洋生物、房地产、金融投资等),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
资金链断裂、巨额债务、高层变动、投资失误、多元化困局等众多因素,使得澳柯玛形势异常危急。
澳柯玛症结并非仅仅是多元化投资下资金问题,关键问题还有自身的管理模式,是鲁群生近17年的家长式管理模式。
鲁群生在特定环境中创业成功,然而在扩张中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澳柯玛近亲繁殖任用领导现象是企业对市场缺乏应有的敏感度。
案例简评:扩张几乎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
而同在青岛的三家家电集团(都是上市公司)却有不同的选择:海尔的扩张基于品牌战略;海信的扩张基于技术突围;而澳柯玛的扩张却选择了不相关多元化道路。
“发散型的多元化扩张,不但没有让澳柯玛做大作强,发而使其一盘散沙”。
澳柯玛集团大额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用于其非相关多元化投资;然后频频发生的投资失败和管理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也把集团风险也转嫁给上市公司。
应当说,造成澳柯玛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层投资决策失误、投资监管不到位、管理能力不足的综合因素造成的。
(4)以上3个案例的归纳与分析以上案例,简单归纳如下:多元化投资引发资金链断裂的重大风险,其主要原因是决策失误、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快速扩张、过度负债等。
以上这三家大型国有企业,都是通过多元化投资实现快速扩张的,又是以高度依赖借款支撑其快速扩张的,最终引发了整个集团危机。
应当说此类操作模式及其风险发生案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并不鲜见:比如1997年日本发生的八百伴(YOHAN)破产案(日本战后最大的一宗企业破产案);又比如2004年国内发生的德隆系崩溃案。
企业多元化投资,包括非主业投资和非相关性投资,是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领域,企业往往对其认识模糊,容易引发决策失误;另外,高度依赖借款投资,是引发风险发生的重大诱因。
也即多元化投资伴随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很大,因而发生的概率和损失也会很大。
尤其在中国,金融体制对大型国有企业的纵容和资本市场监管不力,都提高了此类风险发生的概率。
另外,多元化投资风险很多都归因到决策失误,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出现强势个体领导时,特别容易受到领导个人权威的影响,使个人决策代替或凌驾于集体决策,致使导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金融工具投机(1)中航油的金融衍生工具投机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是中国航油集团的海外控股公司;是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企业。
中航油于2004年由于石油衍生品交易导致5.54亿美元的亏损;被迫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债务重组。
而之前,中航油曾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中航油成立有风险委员会,还曾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编制了公司的《风险管理手册》和《财务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手册明确规定,损失超过500万美元,必须报告董事会。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航油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但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也没有发现。
陈久霖一直独立于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班子的领导之外,集团公司派出的财务经理两次被换,集团公司却没有约束办法。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
陈久霖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但是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
中航油从事石油期权交易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致使中航油在清算时造成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
2005年6月3日,普华永道发布了有关中航油巨额亏损的最终调查报告。
报告认为以下因素单独或共同的造成了公司在期权投机交易上受到损失:(1)后来被证明从2003年3季度开始的对油价走势错误的判断;(2)不想在2004年披露损失;(3)没有按照行业标准对期权仓位进行估值;(4)没有正确的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记录期权组合的价值;(5)缺乏针对期权交易的适当的及严格的风险管理规定;(6)公司管理层有意违反本应该遵守的风险管理规定;(7)整个董事会,尤其是审计委员会,就公司投机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未能完全履行各自的职责。
案例简评:中航油从事场外石油期权投机是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
国务院1998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1999年6月,以国务院令发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
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
”第四十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
”2001年10月,证监会发布《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对从事金融衍生业务操作来看,中航油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还只是个新手;直接与国际大型基金进行对垒,无疑“以卵击石”。
中航油事件最突出表现在“管理层凌驾”,导致监控机制的失效;直接抵触了内部控制的经营合规性目标和报告可靠性目标。
其违规之处有三点:一是做了国家明令禁止不许做的事;二是场外交易;三是超过了现货交易总量。
其报告不可靠表现在:从事期权场外交易没有在财务报告上披露,也没有直接向母公司汇报。
(2)南方航空的委托理财南方航空集团公司2004年7月间曝出的巨额委托理财投资损失;随后,国家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对南方航空实施了专项审计;广东证监局也在2005年10月对南方航空股份公司进行了检查。
2004年绩效考核的179家中央企业中,南航集团由于重大财务违纪事件,从B级降至了C级。
2006年4月底,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05财年巨亏17.94亿元人民币;公司将其归结为航空燃油价格持续暴涨,以及近年收购北方航空、新疆航空两家公司导致的费用攀升;但这显然难以说服市场。
南方航空集团属于国有大型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具备良好的信誉凭证,不用任何抵押即可以从每个商业银行获得10至20亿元的贷款。
用银行的钱来进行投资理财,确实是赚钱的商机。
南航集团从2001年就开始进行委托理财业务;与南航集团有过委托理财业务的有汉唐证券、中关村证券、世纪证券。
南航集团调集巨额资金乃至账外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其中仅流向深圳世纪证券公司的委托理财资金即达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