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物理化学复习题2012(成人)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考研、期末考试复习-第六章 化学平衡练习题(一)及答案

22.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 ( )
(1)
ΔrG
m
(2) Kp
(3) ΔrGm
(4) ΔrHm
23. 理 想 气 体 反 应 CO(g) + 2H2 (g) = CH3OH(g) 的 ΔrGm 与 温 度 T 的 关 系 为 :
ΔrGm / J ⋅ mol-1 = −21 660 + 52.92 (T/K),若使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向右进行,则应控制反
(3) 水在 25℃, p下蒸发,求算熵变的公式为
ΔS
m
=(ΔH
m
-ΔG
m
)/
T
(4) 在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反应,求算熵变的公式为 ΔrSm= ΔrHm/ T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1 , 2 (B) 2 , 3 (C) 1 , 3 (D) 3 , 4
()
18.
理想气体反应CO(g)
=
1
K P2 (1)
(B) K p (2) = K p (1)
(C) K p (2)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O2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的写法无关
28.
Ag2O分解可用下面两个计量方程之一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
1 Ag2O(s) → 2Ag(s) + 2 O2 (g)
K P (1)
2Ag2O(s) → 4Ag(s) + O2 (g)
K3= 2.29×10-2
则 1100℃时反应 C(s) + 2Cu2S(s) = 4Cu(s) + CS2(g) 的 K为:
()
(A) 8.99×10-8 (B) 8.99×10-5 (C) 3.69×10-5 (D)3.69×10-8
苏州大学_物理化学_习题库

上A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1. 2 分 (0696)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2. 2 分 (3186)在S,H,C V,G,F几个热力学函数中,其数值与最低能级能量数值的选取无关的是:( )(A) S,H,C V,G,F (B) C V (C) C V,S (D) F,G,H3. 2 分 (0757)理想气体的 atto 循环由下面四个可逆步骤构成:(A) 气体绝热可逆压缩 (B) 恒容升温,气体从环境吸热(C) 气体经绝热膨胀作功 (D) 恒容降温回到原态该循环过程的T-S图为: ( )4. 2 分 (0156)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 )因为ΔH p = Q p,所以:(A) 恒压过程中,焓不再是状态函数 (B) 恒压过程中,体系与环境无功的交换(C) 恒压过程中,焓变不能量度体系对外所做的功 (D) 恒压过程中, ΔU不一定为零5. 2 分 (3291)理想气体反应 N2O5(g) = N2O4(g) + (1/2) O2(g) 的Δr H 为 41.84 kJ mol-1,ΔC p= 0,试问增加 N2O4平衡产率的条件是:()(A) 降低温度 (B) 提高温度 (C) 提高压力 (D) 等温等容加入惰性气体6. 2 分 (0149)在非等压过程中加热某体系, 使其温度从T1升至T2, 吸热Q, 则此过程的焓增量ΔH为:( )(A) ΔH=Q (B) ΔH=0 (C) ΔH=ΔU+Δ(pV) (D) ΔH等于别的值7. 2 分 (2914)Ag2O分解可用下面两个计量方程之一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设气相为理想气体,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判断下列结论哪个是正确的:()(A)(B)(C)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O2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的写法无关8. 2 分 (0074)在一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通一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电,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水和电阻丝为体系,其余为环境,则有: ( )(A) Q < 0 , W = 0 , ΔU < 0 (B) Q = 0 , W < 0 , ΔU > 0(C) Q > 0 , W = 0 , ΔU > 0 (D) Q < 0 , W = 0 , ΔU > 09. 2 分 (2987)气相反应A+B=2L+M ,在25℃下和恒定容器内进行,最初A和B各为101.325 kPa, 而没有L和M,平衡时A和B均为×101.325 kPa,则该反应的K c/ mol·cm-3为: ( )(A) 4.31×10-3 (B) 8 (C) 10.67 (D) 1610 2 分 (0182)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C) 273.15 K,p 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卡诺热机的效率只与有关,而与无关。
苏大物理化学复习题2012(成人)

)。
A.Kθ< Qp
B.Kθ= Qp
C.Kθ> Qp
D.Kθ= Qp0.5
29. 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 CO(g)+H2O(g)=CO2(g)+H2(g)
的平衡常数为 Kθ=2.0,压力商 Qp=1.5,此时平衡将( A
)。
A.右移
B.左移
C.不移
D.无
反应到 t 时刻的反应进度为( C )。
A. 1mol
B. 2mol
C. 3mol
2
D.6mol
12. 反应 1/2 O2(g)+SO2(g)=SO3(g),反应起始时 O2(g)的物 质的量为 5mol,反应进行到 t 时刻,O2(g)的物质的量为 3mol,则 反应到 t 时刻的反应进度为( C )。
质的量为 5mol,反应进行到 t 时刻,O2(g)的物质的量为 3mol,则
反应到 t 时刻的反应进度为( C )。
A. 1mol
B. 2mol
C. 4mol
D.6mol
11. 反应 N2(g)+3H2(g)=2NH3(g),反应起始时 NH3(g)的物
质的量为 0mol,反应进行到 t 时刻,NH3(g)的物质的量为 6mol,则
16. 下列不是自发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C
)。
3
A. 具有方向的单一性和限度
B. 不可逆
性
C. 热能可全部转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D. 具有做
功能力
17. 在 100 oC 和 25 oC 之 间 工 作 的 热 机 , 其 最 大 效 率 为
( D )。
A. 100%
B. 75%
C. 25%
D.20%
B.等温、等容、W’=0 的封
物理化学上样卷B及答案苏大

物理化学 样卷 (B)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 1. 2 分 (0483)标准离子生成焓取H +的摩尔生成焓为零,即 Δf H m (H +,∞,aq)=0。
在此规定下,H 2的 摩尔生成焓Δf H m (H 2,g)为何值? ( ) (A) 为零 (B) 大于零 (C) 小于零 (D) 不定2. 2 分 (281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μ与纯溶质的化学势μ*的关系式为: ( ) (A )μμ=*(B )μμ>*(C )μμ<*(D )不能确定3. 2 分 (1192)用130℃的水蒸气(蒸气压为 2.7p ∃)与1200℃的焦炭反应生成水煤气:C+H 2O −−→CO+H 2,如果通入的水蒸气反应掉70%,问反应后混合气体中CO 的分压为多少?设总压2.7p ∃不变。
( )(A) 0.72p ∃ (B) 1.11p ∃ (C) 2.31p ∃ (D) 1.72p ∃4. 2 分 (0573)298 K 时,1mol 理想气体的平动能近似为: ( ) (A) 600 J·mol -1 (B) 1250 J·mol -1 (C) 2500 J·mol -1 (D) 3719 J·mol -15. 2 分 (2802)在一定温度下, (1) K m , (2) (∂G /∂ξ)T ,p , (3) Δr G $, (4) K f 四个量中,不随化学反应体系压力及组成而改变的量是: ( ) (A) (1),(3) (B) (3),(4) (C) (2),(4) (D) (2),(3)6. 2 分 (0300)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 ) (A) 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孙系数μ不一定为零 (B) 非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孙系数μ一定不为零 (C) 理想气体不能用作电冰箱的工作介质(D) 使非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孙系数μ为零的p ,T 值只有一组7. 2 分 (0065)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 ) (A) 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无法判定8. 2 分 (2946)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 K x 与 K c 的关系是∶ ( )(A) K x = K c (RT )νBB∑ (B) K x = K c pνBB∑ (C) K x = K c (RT /p BB)ν-∑(D) K x = K c (V /νBB∑n B )νBB∑9. 2 分 (2843)已知反应 2NH 3= N 2+ 3H 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 2+(3/2) H 2=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 (A) 4 (B) 0.5 (C) 2 (D) 110. 2 分 (0066)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该容器中同时放入锌块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若以锌和盐酸为体系则: ( ) (A) Q < 0 , W = 0 , Δr U < 0 (B) Q = 0 , W > 0 , Δr U < 0 (C) Q < 0 , W > 0 , Δr U = 0 (D) Q < 0 , W > 0 , Δr U < 0二、填空题 ( 共10题 20分 ) 11. 2 分 (9039)对非缔合液体物质,在正常沸点时的蒸发熵约为 J·K -1·mol -1。
《物理化学》全册复习题(答案)

△rHm°(298K)为 1.9 kJ/mol;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热△rHm°(298K) 为 -393.4 kJ/mol。
8.在298K时反应N2O4(g)=2NO2
(g)的K°=0.1132,当p(N2O4)=
p(NO2)=1kPa时反应将向_左_移动。当p(N2O4)=10kPa, p(NO2)=1kPa
导率:
A.0.277×10-2S·m2·mol-1; B.2.721×10 -2 S·m2·mol -1 ;C. 2.253×10-
2S·m2·mol-1;
D.0.225×10-2S·m2·mol-1;
39.无限稀释的KCl溶液中,Cl-离子的迁移数为0.505,该溶液中K+离子的迁
移数为:
A. 0.505 ; B. 0.495; C.67.5; D. 64.3 。
《物理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
A 必定改变
B 必定不变
C 不一定改变
D
状态与内能无关
2.系统进行任一循环过程( )
A. G=0
B. ΔS=0 C. Q=0 D. μ=0
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变化的孤立系统,其总熵 ( )
A. 不变
B. 可能增大或减小 C. 总是减小 D. 总是增大
40. 有关活化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能与反应本性有
关 B、活化能与反应温度完全无关
C、活化能与反应途径无关
D、活化能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41.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液体被分散成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分散体系时,
将具有不
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气压,则三者的关系是
时,反应将向_右_移动。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考研、期末考试复习-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练习题一、选择题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是:()(A) (Δr G m)T, p<0 (B) (Δr G m)T, p>0(C) (Δr G m)T, p=0 (D) (Δr G m)T, p≠03. 单原子分子A,B间发生反应,若忽略振动基态能量之差,则实验活化能E a,临界能E c,势垒E b间存在关系为:( )(A) E a=E c+12RT=E b+12RT(B) E a=E b+12RT=E c+RT(C) E a=E c-12RT=E b-12RT(D) E a=E b+RT=E c+RT4. 在T = 300 K,如果分子A和B要经过每一千万次碰撞才能发生一次反应,这个反应的临界能将是:( )(A) 170 kJ·mol-1(B) 10.5 kJ·mol-1(C) 40.2 kJ·mol-1(D) -15.7 kJ·mol-15.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后,使反应活化能比未加催化剂时降低了8500J·mol-1,则二者速率常数比(k cat/k0) ( )(A) 31倍 (B) 61倍(C) 92倍 (D) 4.5倍6. 下列双分子反应中:(1) Br + Br → Br2(2) CH3CH2OH + CH3COOH → CH3CH2COOCH3+ H2O(3) CH4+ Br2→ CH3Br + HBr碰撞理论中方位因子P的相对大小是∶( )(A) P(1) > P(2) > P(3)(B) P(1) > P(3) > P(2)(C) P(1) < P(2) < P(3)(D) P(1) < P(3) < P(2)7. 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NO + O3 NO→2+ O2NO2+ O NO + O→2在此机理中,NO 是:( )(A) 总反应的产物(B) 总反应的反应物(C) 催化剂(D) 上述都不是8. 对于水溶液中的反应[ Co(NH 3)5Br]2+ + OH - [Co(NH →3)5OH]2+ + Br -如果增加离子强度,此反应的速率将: ( ) (A) 不变 (B) 降低(C) 达到爆炸极限 (D) 增大9. 根据活化络合物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之活化能E a 和活化焓Δ≠H m 之间的关系是:( )(A) E a = Δ≠H m(B) E a = Δ≠H m - RT(C) E a = Δ≠H m + RT(D) E a = Δ≠H m / RT二、填空题11. 化学反应的简单碰撞理论中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据有两个,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2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物理化学题号总分得分核分人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C.加速度是指物体增加的速度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也越大B.物体的温度和体积与内能都有关C.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4.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4天,那么8天后( )A.质量消失了B.质量为原来的1/2c.质量为原来的1/4D·质量为原来的1/85.三个相同的电阻,用下图中四种方式接入电路,其电压恒定不变,那么消耗功率最大的是( )6.用光的波动说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A.小孑L成像B.光的反射C.光电效应D.光的衍射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16~28小题,共57分.其中第16~19小题每小题6分,第20~28小题每空3分.16.一个静止的α粒子,经200伏的电压加速后,所获的动能是________电子伏特.17.如右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特,方向如图所示,用两条细线将一质量m=4克,长1=0.2米的金属导线AB,水平悬于磁场中,要使悬线拉力为零,应给AB中通以大小为________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取g=10米/秒2)18.如下左图,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 V电压上,当副线圈上所接的四盏标有“20 V,11W”的相同灯泡正常发光时,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三、计算题:29~31小题,共33分,解答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29. (11分)如下图,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0.6 Ω,电阻R1=4.4 Ω,灯泡L标有“4.8 V 3.84 W”.问:(1)当可变电阻Rz =12 Ω时,灯L消耗的实际功率是多少?(2)要使L正常发光,Rz的阻值应取多少?30.(12分)如下图,质量为m的小球拴于长为r的绳上,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运动到最高点时,绳的拉力是mg,求:.(1)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它的动能是多少?(3)在最低点,绳对小球的拉力是多少?参答案物理化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1.D2.A3.B4.C5.D6.C7.B8.C9.B 10.A 11.D 12.C 13.D 14.B 15.A 16.400 17.1A A->B 18.0.2A 19.G/sinθ Gctgθ 20.2,5一二甲基3一乙基庚烷21.H2S04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物理化学l 题号总分l 得分核分人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成人高等教育物理化学考核试卷

D.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迁移率
4.下列哪些材料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
A.硅
B.锗
C.碳
D.铜
5.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熵增加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C.自然界中所有过程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D.熵是系统无序度的量度
3.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以及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请给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例子,并说明如何通过改变条件来移动平衡位置。
4.讨论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电化学方法来防止金属腐蚀。列举至少两种常用的防腐措施。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B
4. B
5. D
6. B
7. D
8. D
8.氧化;还原
9.平衡常数
10.晶体面
...(此处省略剩余题目的答案)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此处省略剩余题目的答案)
五、主观题(参考)
1.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守恒,系统内能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的功之和。第二定律涉及熵的增加,表明自然过程向无序方向发展。它们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包括预测反应方向、计算热化学过程等。
A.蒸发
B.冷凝
C.熔化
D.升华
7.关于电解质,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
B.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C.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012年成考理化综合试卷

⨯⨯⨯⨯⨯⨯⨯⨯⨯⨯⨯⨯⨯⨯⨯⨯⨯⨯⨯⨯⨯⨯⨯⨯⨯绝密★启用前201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 化学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 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1 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第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用中子(n 10)轰击硼(B 105)的原子核,可产生锂核(Li 73)和另一种粒子,该粒子 为A 、质子B 、中子C 、α 粒子D 、电子2、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关于振子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振子加速的过程中,加速度越小,速度越大B 、振子减速的过程中,加速度越小,速度越小C 、振子加速度不为零时,其速度不能为零D 、振子的速度最大时,其加速度为零3、如图,一束白光经过玻璃三棱镜后分解成彩色光谱,其中a 、b 为光谱最外侧的两种颜色的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光为黄光B 、b 光为紫光C 、a 光的波长较短D 、玻璃对b 光的折射率较小4、如图,在光滑水平面(纸面为水平面)上放置一个正方形的刚性导线框,导线框处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内,在磁场逐渐减弱的过程中,关于导线框中有无感应电流及导线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感应电流,在纸面内平移 B 、无感应电流,在纸面内平移C 、有感应电流,静止不动D 、无感应电流,静止不动5、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 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该波形的波速为 2m/s ,则在t=1.5s 时刻的波形图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传热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B 、物体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C 、在液体中悬浮的颗粒做布朗运动时,颗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显著D 、液体中悬浮颗粒的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液体分子撞击颗粒而引起的 7、如图,当理想变压器输入的电压为某一值时,三个规格完全相同的灯泡都正常发光,则原、副线圈的匝数比1n :2n 为A 、3:1B 、2:1C 、1:3D 、1:2 8、下列物质中,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A 、3NaH COB 、3H NOC 、AglD 、HClO9、下列化合物为离子型化合物,且阳离子和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是A 、MgOB 、NaClC 、KFD 、NO10、实验室用铜和稀硝酸制取NO 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是A 、改用浓硝酸B 、减少稀硝酸的浓度C 、加热D 、增加压强11、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出硫酸铵、硫酸铝、硫酸钾和硫酸镁四种溶液,该试剂是A 、O H NH 23∙B 、2B aClC 、()2OH B aD 、KOH 12、X 溶液的pH 为4,Y 溶液的pH 为2,X 溶液与Y 溶液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A 、100:1 B 、1:100 C 、2:1 D 、1:213、下列能够除去相关物质中的杂质,且不引入其他杂质的方法是 A 、为除去3NH O 溶液中的-24SO ,加入过量2B aCl溶液,过滤除去沉淀B 、为除去CO 中的2CO ,将气体通过红热的炭C 、为除去2CO 中的2SO ,将气体通过NaOH 溶液D 、为除去2Cl 中的HCl ,将气体通过NaOH 溶液14、金属M 与锌片在溶液中组成原电池时,锌片发生反应Zn --e 2=+2Zn ,该金 属放入4CuSO 溶液时,发生反应Cu M Cu M 22+=+++,则金属M 是 A 、Ag B 、Mg C 、Fe D 、Al 15、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二、填空题:第16~28小题,共57分,其中第16~19小题每小题6分,第20~28小题每空3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考研、期末考试复习-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练习题习题及答案

四、问答题 25. A 的平行分解反应中, 反应级数都相同
1 ──→ R (目的物)
2 A ──→ S
3 ──→ B 分别讨论:(1)E1≥E2, E3 (2)E2<E2, E3 (3)E3>E1>E2 时,R收率最大时的温度。
26.O3分解反应动力学得到如下规律: (1) 在反应初始阶段对[O3]为一级; (2) 在反应后期,对[O3]为二级,对[O2]为负一级; (3) 在反应过程,检测到的唯一中间物为自由原子 O。
2O2(决速步)
反应后期
k3[O3]<<k2[O2]
,
r= 2k1k3 k2
[O3]2/[O2]
,
与实验相符。
第6页,共6页
(
)
10. 半衰期为 10 d 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 8 g,40 d 后其净重为: (A) 4 g (B) 2 g (C) 1 g (D) 0.5 g
(
)
11. 下列对铁表面防腐方法中属于"电化保护"的是: (A) 表面喷漆 (B) 电镀 (C) Fe 表面上镶嵌 Zn 块 (D) 加缓蚀剂
(
)
二、填空题
22. [答](甲) 对一级反应
k= ln2/t 1 =0.1216 h-1
2
23.[答]
(乙) ln [1/(1-y)]=kt ,
y=0.90
t=(1/k) ln[1/(1-y)]=18.94 h
(1) 若时间以s表示,则k单位为dm3(m-1)·mol1-m·s-1
(2)
dcB dt
n
=-
m
dcA dt
5. 某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为 5 d ,则经 15 d 后,所剩的同位素的量是原来的:
江苏大学物理化学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必改正)1.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界面一定是真实的。
()2.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它任何变化是不可能的。
()3.某系统从状态A经不可逆过程到状态B,再经可逆过程回复到状态A,则系统的ΔU、ΔH、ΔS、ΔA、ΔG、Q、W均为零。
()4.理想气体由p1、V1、T1膨胀至p2、V2、T2(V2>V1,T2≠T1,p2≠p1),则沿可逆途径的熵变最大。
()5.卡诺热机的效率与两热源的温度及工作物质有关。
()6.-2℃、100kpa的过冷水在该条件下凝结为冰,系统的熵变小于零,因此该过程不能自动发生。
()7.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是靠自由电子来导电的。
()8.恒温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摩尔电导率总是减小的。
()9.对于基元反应,几分子反应就是几级反应。
()10.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与系统的始态、末态有关,与变化的具体历程无关。
()11.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情况下,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12.一切绝热过程的熵变均等于零。
()13.只有广延量才有偏摩尔量,强度量不存在偏摩尔量。
()1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必然发生变化。
()15.任意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熵之和等于零。
()16.压力、惰性气体等因素均能改变标准平衡常数。
()17.电池反应的可逆热,就是该反应的恒压反应热。
()18.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等于活化分子平均能量与普通分子平均能量之差。
()19.节流膨胀过程是等焓过程。
()20.质量作用定律对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都适用。
()21.对两种不同液体来说,曲率半径相同时,曲面下的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反比。
()24.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适合于单分子层吸附。
()25.吸附平衡即是固体表面不能再吸附气体分子,而被吸附的气体分子也不再脱附。
()26.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是靠自由电子来导电的。
()27.可以用伏特计来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物理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物理化学总复习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只适用于:答案:D(A)单纯状态变化(B)相变化(C)化学变化(D)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2.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时绝热压缩到500K,则其焓变H约为:4157J3.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A)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B)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D)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4.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单质的焓值均为零(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5.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答案:D(A)不可逆循环过程(B)可逆循环过程(C)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D)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答案:A(A)(U)V 0 (B)( U)T0(C)(U)T0(D)(H)T0T V P P第1页共53页7.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答案:A(A )Q=0;H=;P<0(B)Q=0;H=;P>000(C )Q>0;H=;P<0(D)Q<0;H=;P<08.3mol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1=300K、p1=100kPa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2=300K、p2=50kPa,对于这一过程的Q=3741J 、W=-3741J、U=0 、H= 0 。
9.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压力从p1升高到p2,则:Q=0;W =0:U=0。
10.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答案:D(A)焓总是不变(B)内能总是增加(C)总是增加(D)内能总是减少11.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致冷的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是:答案:B (A)T T T( P)H<0(B)( P )H>0(C)( P)H=0(D)不必考虑的数值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压力p1可逆膨胀到压力为p2,则等温膨胀的终态体积与绝热膨胀的终态体积之间的关系是:答案:A(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二者没有关系(D)二者相等13.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及200kPa的初态,经pT=C(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到400kPa的终态,则该过程的U=-1702J。
成人本科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1、今有气体A 和气体B 构成的混合气体,二气体物质的量分别为n A 和n B 。
1) 试求此混合气体摩尔质量Mmix ;2)若空气组成近似为Y (O2)=0.21,Y (N2)=0.79,试求空气的摩尔质量M (空气)解:(1)由于n=mM ,设气体A 、B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 A 与M B则混合气体的质量m =n A M A +n B M B , 混合气体物质的量n =n A +n B则Mmix =m M =n M n M n B B A A )(+即Mmix =Y A M A +Y B M A(2)因为M O2=32×103Kg/mol M N2=28×103Kg/mol已知Y (O 2)=0.21,Y (N 2)=0.79,所以M (空气)=Y (O 2)M (O 2)+Y (N 2)M (N 2) =(0.21×32+0.79×28)×10-3 =28.85×10-3Kg/mol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nT PV R =⇒~K mol m Pa ⋅⋅3~Kmol m m N ⋅32~J 11--⋅K mol3、1mol 的H 2由P 1=101.325kPa ,t 1=0℃分别如图a ,b 途径恒温到P 2,试求两个不同途径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体积功W (a)、W (b)。
解:系统中1molH 2恒温原始态1膨胀到原始态2,故t 1=t 2=0或T 1=T 2=273.15K ,0℃常压下的H 2可视为理想气体,故可用理想气体方程分别计算始末态的H 2体积为 V 1=n 1RT 1/P 1=22.4 dm 3 V 2=n 2RT 2/P 2=44.8 dm 3a ,b 两膨胀过程均为恒外压过程,由上图可知, P (环a)=0 P (环b)=50.603kPa由此,W=P (环)ΔV 可得W (a) = -P (环a)(V 2-V 1)=0W (b) = -P (环b)(V 2-V 1)=-50.663×310×[(44.8-22.4)×310 ]J=-1135J4、热源和冷却水温度分别为500K 和300K ,试问工作于此二温度间的热源,从高热源吸收1kJ 的热量,最多能做功多少?最少需要向冷却水放热多少?解:由卡诺热机效率计算公式得途径a途径bη=-W Q =-121T T T -→W =-Q ×121T T T -=-4kJ ×K K 500)300500(-=-0.4kJW 为负表明工质向环境作功,卡诺机为环境作功,卡诺机为可逆机,效率最高,所以,1kJ 的热最多能做出0.4 kJ 的功。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真题

电解质溶液测试题(一)参考答案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参考答案: B(A) 0.1M KCl水溶液;(B)0.001M HCl水溶液;(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 离子电迁移率的单位可以表示成: ( ) 参考答案: C(A) m·s-1(B) m·s-1·V-1(C) m2·s-1·V-1(D) s-1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参考答案: B(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 ( )参考答案: B(A) 发生电子传导(B) 发生质子传导(C) 离子荷质比大(D)离子水化半径小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 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参考答案: A(A) C uSO4 ;(B) H2SO4 ;(C) NaCl ;(D) HCl 。
6.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 (ti) 与离子淌度 (Ui) 成正比。
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则 25℃时,0.1 mol·dm-3NaOH 中 Na+的迁移数 t1 与 0.1mol·dm-3NaCl 溶液中 Na+的迁移数 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参考答案: C(A) 相等(B) t1> t2(C) t1< t2 (D) 大小无法比较7.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和0.10mol·dm-3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参考答案: A(A) 1∶1 ; (B) 2∶1 ; (C) 5∶1 ; (D) 10∶1 。
江苏师范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28.
已知反应
O2(g)—→2O(g)的
ΔH
0 m
(298K)=489.695kJ·mol-1, O2(g)和 O(g)的 Cp,
m/(J·K-1mol-1)分别为:29.36,20.78,故在
41. 某绝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之后,其温度: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一定不变 (D) 不一定改变
42. 0.1 mol 理想气体在恒容条件下用电炉加热,然后自然冷却复原。此变化为:
(A) ΔS(体系)=0 (B) ΔS(体系)>0
(C) ΔS(体系)<0 (D) ΔS(体系)不确定
( A) 温度与体积一定相同
(B) THe>TH2,VHe>VH2
(C) THe<TH2,VHe<VH2
(D) THe=TH2,VHe>VH2
17. 在可逆绝热条件下,将 3.45 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从 100kPa,288K 压缩至 700kPa,
则此过程的 W,ΔU,ΔH 为:
W/J
ΔU/J
37. 对于理想气体有下列过程方程: pV=常数, pVγ=常数.
(A)前式适用于任意过程,后式适用于绝热可逆过程
(B)前式适用于绝热可逆过程,后式适用于任意过程
(C) 前式适用于等温过程,后式适用于任意过程
(D)前式适用于等温可逆过程,后式适用于绝热可逆过程
38. 对反应:CO(g)+(1/2)O2(g)=CO2(g) 已知 ΣνBCp,m(B)=-6.695 J·K-1·mol-1, 448K 时的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考研、期末考试-物理化学练习(二)及答案

(2) 体积不变,而温度上升,并且是绝热过程,无非体积功
(3) 恒压下绝热膨胀
(4) 恒温下绝热膨胀
() () ()
(A) (1),(4)
(B) (2),(3)
(C) (3),(4)
(D) (1),(2)
6. 已知有下列一组公式可用于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功的计算:
(1) W=CV (T2-T1) (2) [1/(γ -1)](p2V2-p1V1) (3) [p1V1/(γ -1)][1-(V1/V2)γ-L] (4) [p1V1/(γ -1)][1-(p2/p1)(1 - γ)/γ] (5) [p1V1/(γ -1)][1-(p2V2/p1V1)] (6) [R/(γ -1)](T1-T2) 但这些公式只适于绝热可逆过程的是:
(A) 体系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B) 再沿反方向经历一个可逆的卡诺循环,最后体系和环境都没有任何变化
(C) 体系复原了,但环境并未复原
(D) 体系和环境都没有任何变化
17.
理想气体经历绝热不可逆过程从状态 1 (p1,V1,T1)变化到状态 2 (p2,V2,T2),所做的功为:
()
(A) p2V2-p1V1 (B) p2(V2-V1)
(C)
[p2V
γ 2
/(1-γ)](1/V2γ-1-1/V1γ-1)
(D) (p2V2-p1V1)/(1-γ)
18.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终
态体积分别为V1,V2,则:
()
(A) V1> V2
(B) V1< V2
(C) V1= V2
(D) 无法确定
(D) WT和WA无确定关系
物理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物理化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对隔离体系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的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B.体系的热力学能和焓都不一定守恒C.体系的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D.体系的热力学能和焓都守恒2.经下列过程后,体系热力学能变化不为零(ΔU ≠0)的是 [ ]A.不可逆循环过程B.可逆循环过程C.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D.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3.下列关于理想溶液的混合热力学性质正确的是 [ ]A.Δmix S = 0,Δmix G = 0B.Δmix S < 0,Δmix G < 0C.Δmix S > 0,Δmix G < 0D.Δmix S >0,Δmix G > 04.理想气体恒压膨胀,其熵值如何变化? [ ]A.不变B.增加C.减小D.不能确定5.在下列热力学函数中,可以用于判断过程自动与否的是 [ ]A.ΔUB.ΔHC.ΔG T,pD.ΔA6.若反应2H 2(g) + O 2(g) ==== 2H 2O(g) 的热效应为△r H m ,则 [ ]A.Δc H m [H 2(g)] = △r H mB.Δf H m [H 2O(g)] = 0.5Δr H mC.Δc H m [H 2(g)] = 2Δr H mD.Δf H m [H 2O(g)] = Δr H m7.已知反应H 2(g) + 0.5O 2(g) == H 2O (g)在298K 、p Θ下的反应焓变为)K 298(m r Θ?H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K 298(m r Θ?H 是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B.)K 298(m r Θ?H H 2(g)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K 298(m r Θ?H 为负值D.)K 298(m r Θ?H 与反应的)K 298(m r Θ?U 值不相等8.某化学反应在298K 时的标准Gibbs 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值将[ ]A.K Θ= 0B.K Θ>1C.K Θ< 0D.0 < K Θ< 19.合成氨反应 N 2(g )+ 3H 2(g )== 2NH 3(g )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体系温度和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有[ ]A.平衡右移,K p Θ 不变B.平衡右移,K p Θ增加C.平衡左移,K p Θ 不变D.平衡不移动,K p Θ不变10.在一定的温度T 和压力p 下,反应3O 2(g) ? 2O 3(g)的以组元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 p 与以组元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 y 之比为 [ ]A.RTB.pC.(RT )-1D.p-1 11.在373K 、p Θ下,水的化学势为μl ,水蒸气的化学势为μg ,则 [ ]A.μl = μgB.μl < μgC.μl >μgD.μl 与μg 的相对大小无法确定12.在α、β两相中均含有物质A 和B ,A 和B 在α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μA(α)和μB(α),A 和B 在β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μA(β)和μB(β),当两相达到平衡时应有 [ ]A.μA(α) = μB(β)B.μB(α) = μB(β)C.μA(α) = μB(α)D.μB(α) = μA(β)13.FeCl 3和H 2O 能形成FeCl 3·2H 2O 、FeCl 3·6H 2O 、2FeCl 3·5H 2O 和2FeCl 3·7H 2O 四种水合物,该体系的组元数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为 [ ]A.C = 2,Φ= 3B.C = 2,Φ= 4C.C = 3,Φ= 4D.C = 3,Φ= 514.下列关于杠杆规则适用对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适用于单组元体系B.适用于二组元体系的任何相区C.适用于二组元体系的两相平衡区D.适用于三组元体系的两相平衡区15.对(基)元反应A +2B → P 而言,其反应速率方程可以用不同反应物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即有2B A A A d d c c k t c =-,2B A B B d d c c k t c =-和2B A P P d d c c k tc =三种形式,则k A ,k B 和k P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A.k A =k B =k P B.k A =2k B =k P C.k A =0.5k B =k P D.k A =k B = -k P16.标准氢电极是指 [ ]A.Pt ,H 2(p H 2=p Θ)| OH -(a = 1)B.Pt ,H 2(p H 2=p Θ)| H +(a = 10- 7)C.Pt ,H 2(p H 2=p Θ)| H +(a = 1)D.Pt ,H 2(p H 2=p Θ)| OH -(a = 10- 7)17.在298K 时,测得浓度为0.1和0.01 mol·kg -1的HCl 溶液构成浓差电池的液接电势为E j(1);若溶液浓度相同,而换用KCl 溶液,则其液接电势为E j(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体积V、热力学能U、焓H和密度ρ这些性质中,属于强度性质的是( D )。
A.V B. H C. U D. ρ2.在体积V、温度T、压力p和摩尔体积V m这些性质中,属于广度性质的是( A )。
A.V B.T C.p D. V m3.在热力学能U、温度T、压力p和摩尔体积V m这些性质中,属于广度性质的是( A )。
A.U B.T C.p D. V m4.热力学第一定律以△U = Q +W 表示时,其作用条件是( A )。
A.封闭系统 B. 孤立系统 C. 任意系统 D. 敞开系统5.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pӨ下膨胀,做功608J,同时吸热126J, 此气体的△U为( C )。
A.-284 J B.842 J C.—482 J D.482 J6.理想气体经历一等温可逆过程,则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Q和功W的关系为( B )。
A.Q > W B.Q =-W C.Q < W D.无法比较7.对于双原子的理想气体,其C p,m为( D )。
A.1.5R B.2.5R C.3R D.3.5R8.He为单原子理想气体,其C p,m为( B )。
A.1.5R B.2.5R C.3R D.3.5R9.对于双原子的理想气体,其C v,m为( B )。
A.1.5R B.2.5R C.3R D.3.5R10.反应1/2 O2(g)+SO2(g)=SO3(g),反应起始时O2(g)的物质的量为5mol,反应进行到t时刻,O2(g)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反应到t时刻的反应进度为( C )。
A.1mol B.2mol C.4mol D.6mol11.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起始时NH3(g)的物质的量为0mol,反应进行到t时刻,NH3(g)的物质的量为6mol,则反应到t时刻的反应进度为( C )。
A.1mol B.2mol C.3mol D.6mol12.反应1/2 O2(g)+SO2(g)=SO3(g),反应起始时O2(g)的物质的量为5mol,反应进行到t时刻,O2(g)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反应到t时刻的反应进度为( C )。
A.1mol B.2mol C.4mol D.6mol13.已知298K时CO(g)、CO2(g)的标准生成焓分别是-110.5、-393.5kJ.mol-1,则298K时反应CO(g)+1/2 O2(g)=CO2(g)的热效应△r H m为( B )。
A.283 kJ.mol-1B.-283 kJ.mol-1C.141.5 kJ.mol-1 D.-144.5 kJ.mol-114.已知298K时NH3(g)的标准生成焓是- 46kJ.mol-1,则反应2 NH3(g)=N2(g)+ 3H2(g)的热效应Q p,m为( D )。
A.-92kJ.mol-1B.-87 kJ.mol-1C.87kJ.mol-1 D.92 kJ.mol-115.已知298K时NH3(g)的标准生成焓是- 46kJ.mol-1,则反应2 NH3(g)=N2(g)+ 3H2(g)的热效应Q V,m为( D )。
CA.-92kJ.mol-1B.-87 kJ.mol-1C.87kJ.mol-1 D.92 kJ.mol-116.下列不是自发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C )。
A. 具有方向的单一性和限度B. 不可逆性C. 热能可全部转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D. 具有做功能力17.在100 o C和25 o C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D )。
A.100% B.75% C.25% D.20%18.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下列哪个关系式不正确( D )。
A.ΔU = 0B.ΔH = 0C.ΔS = 0D.Q = 019.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U ( C )。
A.>0 B.<0 C.= 0 D.不能确定20.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H ( C )。
A.>0 B.<0 C.= 0 D.不能确定21.自由膨胀过程的W为( A )。
A.=0 B.>0 C.<0 D.不确定22.根据熵判据△S≥0判别过程变化方向时,其适应条件为( C )。
A.等温的封闭系统B.等温、W’=0的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等温、等容、W’=0的封闭系统23.根据赫姆霍兹判据△F≤0判别过程变化方向时,其适应条件为( B )。
A.等温、等容的封闭系统B.等温、等容、W’=0的封闭系统C.等温、等压的封闭系统D.等温、等压、W’=0的封闭系统24.根据赫姆霍兹判据△G≤0判别过程变化方向时,其适应条件为( D )。
A.等温、等容的封闭系统B.等温、等容、W’=0的封闭系统C.等温、等压的封闭系统D.等温、等压、W’=0的封闭系统25.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B )。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可能升高或降低26.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凝固点会( A )。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可能升高或降低27.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D )。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可能升高或降低28.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CO(g)+1/2 O2(g)=CO2(g)的平衡常数为Kθ,压力商Q p,平衡向右移动的条件是( C )。
A.Kθ< Q p B.Kθ= Q pC.Kθ> Q p D.Kθ= Q p0.529.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θ=2.0,压力商Q p=1.5,此时平衡将( A )。
A.右移B.左移C.不移D.无法判断30.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S(s)+O2(g)=SO2(g)的平衡常数为Kθ=200,压力商Q p=150,此时平衡将( A )。
A.右移B.左移C.不移D.无法判断31.2NO+O2=2NO2的Δr H m<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可以( C )。
A.升温加压B.升温降压C.降温加压D.降温降压32.反应2NO+O2=2NO2的Δr H m<0,当此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B )。
A.升温加压B.升温降压C.降温加压D.降温降压33.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系统中加入惰性气体,则( C )。
A. 平衡向右移动B. 平衡向左移动C. 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D. 平衡不移动34.基元反应D + E = 2F的反应分子数为( B )。
A.1 B.2 C.3 D.不能确定3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D )。
A.对峙反应B.平行反应C.连串反应D.基元反应36.关于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反应级数都是正整数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C.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相同D. 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37.某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成正比,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
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38.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4mol ⋅ 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360s,初始浓度为0.024mol⋅ dm-3时,半衰期为600s,此反应为( D )。
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3/2级反应D.二级反应39.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半衰期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为( B )。
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40.已知25 ℃时CO(g)、CO2(g)的标准生成焓△f H θ分别是-110.5、-393.5 kJ.mol-1,m则298K时反应CO(g)+1/2 O2(g)=CO2(g)的热效应Q p,m为( B )。
A.283 kJ·mol-1B.- 283 kJ·mol-1C.141.5 kJ·mol-1 D.- 144.5 kJ·mol-1分别是-110.5、-393.5 kJ·mol-1,41.已知25 ℃时CO(g)、CO2(g)的标准生成焓△f H θm则298K时反应CO(g)+1/2 O2(g)=CO2(g)的热效应Q V,m为( B )。
DA.283 kJ·mol-1B.- 283 kJ·mol-1C.281.8 kJ·mol-1 D.- 281.8 kJ·mol-142.已知298 K时NH3(g)的标准生成焓△f H mӨ 是- 46 kJ·mol-1,则反应2 NH3(g)=N2(g)+ 3H2(g)的热效应Q p,m为( D )。
AA.- 92 kJ·mol-1B.- 87 kJ·mol-1C.87 kJ·mol-1 D.92 kJ·mol-1是- 46 kJ·mol-1,则反应43.已知298 K时NH3(g)的标准生成焓△f H θm2 NH3(g)=N2(g)+ 3H2(g)的热效应Q V,m为( D )。
CA.- 92 kJ·mol-1B.- 87 kJ·mol-1C.87 kJ·mol-1 D.92 kJ·mol-144.在298 K时反应HCl(g)=1/2H2(g)+ 1/2Cl2(g)的Q p,m =92.3 kJ·mol-1,则该反应的Q V,m为(D)AA. - 92.3 kJ·mol-1B. - 89.8 kJ·mol-1C. 89.8 kJ·mol-1D.92.3 kJ·mol-145.在298 K时反应1/2H2(g)+ 1/2Cl2(g)=HCl(g)的Q V,m =- 92.3 kJ·mol-1,则该反应的Q p,m为( )。
DA. 92.3 kJ·mol-1B. - 89.8 kJ·mol-1C. 89.8 kJ·mol-1D.- 92.3 kJ·mol-1二、填空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U=W+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想气体经历一个绝热可逆过程,则系统的Q __ =____0。
(填>、< 或=)3.在一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某一化学反应,该系统的内能变化∆U =0(填>、< 或=)。
4.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 V, m = 2.5_____ R。
5.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 p, m = 3.5_____ R。
6.单原子理想气体的C p, m = 2.5_____ R。
7.对于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其ΔH=0, (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