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全球定位系统规范

合集下载

GPS规范

GPS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表3-1最简异步环或附和路线的边数的规定表3-2GPS 测量各等级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表3-4下面各项限差规定中使用的σ())((22bd a +=σ采用外业测量时使用的GPS 接收机的标称精度,计算时边长d 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同步环闭合差限差(对于4站以上同步观测时段,在处理完各边观测值后,应检查一切可能的三边环闭合差)σω53x ≤, σω53y ≤, σω53z ≤, σω53≤ 同步环只计算三边同步环,ω—环闭合差,222z y x ωωωω++=异步环闭合差或附合路线坐标差限差ω及坐标分量闭合差应满足下列要求σωn 3x ≤, σωn 3y ≤, σωn 3z ≤, σωn 33≤n —独立环的边数,ω—环闭合差,222z y x ωωωω++=重复基线限差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较差应满足 σ23ds ≤(σ按照实际边长计算)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X V ∆,Y V ∆,Z V ∆)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σ∆3V X ≤,σ∆3V Y ≤,σ∆3V Z ≤))((22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C 、D 、E 级网平差后,其精度应符合表3-1规定,国家三、四等大地控制网的B 、C 、D 级,其相对精度应分别不低于1×10-7、1×10-6、1×10-5。

)σ∆2dV X ≤,σ∆2dV Y ≤,σ∆2dV Z ≤))((22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1-1注:边长小于200米时,边长中误差≤2cm。

二、三、四等网相邻点最小边长不宜小于平均边长的1/2,最长边长不宜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

GPS管理制度

GPS管理制度

GPS管理制度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是指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和监管的一系列制度。

GPS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实时定位和导航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交通、通信、军事等领域。

为了确保GPS技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制定和实施GPS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GPS管理制度的重要性GPS作为一种重要的定位导航技术,对于人们的出行、交通、安全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GPS的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例如,恶意干扰、非法操作、数据滥用等问题不断出现。

因此,制定和实施GPS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GPS管理制度有助于确保GPS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

GPS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其精度和可靠性是关键。

通过制定GPS管理制度,可以规范GPS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证设备的精度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定位错误或导航失误。

其次,GPS管理制度有助于防止GPS数据的滥用和泄露。

GPS数据包含有关位置信息的敏感数据,一旦泄露或被滥用,将严重威胁个人和社会安全。

制定GPS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GPS数据的保护,规范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严禁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GPS数据。

再次,GPS管理制度有助于预防GPS技术的恶意干扰和破坏。

GPS 技术易受干扰,恶意干扰可能导致GPS信号受阻、定位错误或导航失效,给交通、通信、导航等领域带来严重后果。

制定GPS管理制度,可以建立健全的干扰监测与处置机制,加强对GPS信号的监测和保护,及时发现和应对GPS干扰事件,维护GPS技术的正常运行。

最后,GPS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GPS技术的国际合作与协调。

GPS 是全球性的技术系统,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制定GPS管理制度,可以推动各国间的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二、GPS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定GPS管理制度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最新word版)GBT18499-2024全球定位系统(GPS)分析规范

(最新word版)GBT18499-2024全球定位系统(GPS)分析规范

(最新word版)GBT18499-2024全球定位系统(GPS)分析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分析的要求、测试方法和报告格式。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GPS接收机和相关的导航与定位设备。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引用本规范的国家标准,都必须一同引用下列标准:- GB/T -2001 卫星定位术语- GB/T -2009 卫星导航系统测试方法- 国际电信联盟ITU-R M.1136建议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性能指标3. 术语和定义GB/T -2001 中定义的术语适用于本规范。

4. 分析要求4.1 一般要求- 分析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分析设备和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分析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4.2 性能分析- 应测试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速度精度、时间精度等性能指标;- 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评估GPS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信号跟踪能力等;- 应通过不同卫星信号强度、不同纬度等条件,评估GPS接收机的性能稳定性。

4.3 兼容性分析- 应测试GPS接收机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如GLONASS、Galileo等;- 应评估GPS接收机在不同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组合下的性能。

5. 测试方法5.1 性能测试- 定位精度测试:通过已知位置的测点,评估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 速度精度测试:通过已知速度的测点,评估GPS接收机的速度精度;- 时间精度测试:通过已知时间的测点,评估GPS接收机的时间精度。

5.2 抗干扰能力测试- 在干扰条件下,评估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速度精度等性能指标;- 评估GPS接收机在不同卫星信号强度下的性能。

5.3 兼容性测试- 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组合的性能测试;- 在不同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组合下,评估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速度精度等性能指标。

6. 报告格式6.1 性能分析报告- 报告应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数据、结果分析等内容;- 报告应提供定位精度、速度精度、时间精度等性能指标的图表。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一种采用卫星导航技术实现空间定位和导航的系统。

为了确保GPS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测量规范。

首先,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GPS测量之前,测量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确保其具备正确使用GPS仪器和软件进行测量的能力。

其次,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测量之前,对GPS接收机进行校准和检测。

校准主要是确保接收机能够正确解算卫星信号,并能够准确计算位置坐标。

检测主要是通过测量已知坐标的控制点来验证接收机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第三,GPS测量规范要求在选择观测点时,应考虑到可见卫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避免存在遮挡物的地点,以保证接收机能够接收到尽可能多的卫星信号,并提高测量的精度。

第四,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GPS观测时,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求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同时,要确保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观测,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五,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参数设置。

对于不同类型的测量任务,如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等,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参数设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GPS测量规范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并提供相应的精度等级,以便使用者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其需求。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后处理,如平差、配准等,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GPS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只有遵循规范进行GPS测量,才能获得满足要求的测量结果,并为相关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gps管理制度

gps管理制度

GPS管理制度1. 引言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车辆定位、导航以及位置追踪的技术。

在现代交通运输管理中,GPS被广泛使用来提高车队管理效率、优化路线规划,以及提供实时监控等功能。

为了合理、有效地管理GPS系统,制定并实施GPS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GPS 管理制度的概述、目的、适用范围和管理内容。

2. 概述GPS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GPS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正确使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通过建立GPS管理制度,可以对GPS系统进行全面管理,提高车队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强车辆安全和运输效能。

3. 目的GPS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管理和维护GPS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车队管理效率,实现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优化路线规划,降低油耗和运输成本;•增强车辆安全,并能够及时应对紧急情况;•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以便进行车辆调度和绩效评估;•加强对GPS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培训,确保员工正确使用GPS设备。

4. 适用范围GPS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GPS系统的组织,包括但不限于:•货运公司•出租车公司•物流公司•公共交通部门•租赁车公司5. 管理内容GPS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GPS设备安装和维护•GPS设备的选型和采购;•GPS设备的安装和调试;•GPS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GPS设备故障处理和更换。

5.2 数据采集和分析•GPS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路线规划和优化。

5.3 车辆监控和调度•车辆实时监控与追踪;•车辆调度和路径分配;•车辆异常报警和处理。

5.4 员工培训和使用规范•GPS系统的使用规范;•GPS设备的操作培训;•GPS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

6. 实施和监督为了确保GPS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制定GPS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内容和要求;2.建立相关培训计划,并对员工进行GPS设备的操作培训;3.设立GPS管理部门,负责GPS设备的安装、维护、数据分析和管理;4.定期对GPS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5.监督员工使用GPS设备的情况,并定期评估GPS系统的使用效果;6.对GPS设备和系统进行更新和升级,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城市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定位和测量地球表面特定点的技术。

它在城市规划、土地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一套技术规程对GPS城市测量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1. 术语和定义本规程中使用以下术语: -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由一组卫星和地面接收器组成的系统,用于定位和测量地球上的点。

- GPS接收器:接收和解码卫星信号,并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坐标。

- 城市测量:利用GPS技术对城市地理信息进行测量和定位。

2. GPS测量准备在进行GPS城市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 确认测量目标和测量区域;- 确保GPS接收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基准点,作为测量的参考; - 确保有足够的电源和存储空间来记录测量数据。

3. GPS测量步骤下面是进行GPS城市测量的一般步骤: 1. 设置GPS接收器:打开GPS接收器,确保它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2. 收集测量数据:根据测量目标,在不同位置上放置GPS接收器,并进行数据记录。

3.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滤波、误差校正等,得出测量结果。

4. 结果分析:对处理后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计算距离、角度、高度差等。

5. 结果验证:通过与现场标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GPS测量精度控制为了确保GPS测量结果的精度,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多个基准点,以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测量前,检查并校正GPS接收器的偏差和误差; - 对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和平滑处理,以消除测量误差; - 在测量过程中,密切关注GPS接收器的信号质量指标,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 针对特定测量需求,采用不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模式,以提高测量精度。

5. 数据安全和保密在进行GPS城市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测量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 对于涉及敏感信息的测量数据,需要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确保数据的保密性; -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安全的通信通道,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严格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避免非法获取和使用数据。

gps测量规范

gps测量规范

GPS测量规范1. 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和时间的系统。

在测量领域,GPS被广泛应用于地理测量和导航任务。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份GPS测量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2. 测量设备和软件要求在进行GPS测量之前,需要确保测量设备和软件满足以下要求:•设备要求:测量设备应具备高精度的GPS接收器,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设备的性能指标应满足所测量任务的要求,如精度、灵敏度、信号跟踪能力等。

•软件要求:使用合适的GPS数据处理软件,确保能够正常接收和处理GPS数据。

软件应具备数据可视化、数据编辑、数据质量评估等功能,同时也应支持导出数据和报告的生成。

3. 测量过程GPS测量的过程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阶段。

3.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使用GPS接收器收集信号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应注意以下几点:•站址选择:选择适合的测量站点,站点应远离可能干扰GPS信号的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时段选择:选择合适的测量时段,避免强烈的太阳辐射或天气条件不佳的时候进行测量。

•数据采集频率: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频率。

3.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校正的过程。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数据导入: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处理软件中。

•数据编辑: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清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校正:对数据进行校正,包括钟差校正、轨道误差校正等。

3.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数据可视化:利用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包括轨迹图、高程图等。

•数据评估: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精度评估、信号质量评估等。

•数据报告:根据需要,生成数据报告,包括测量结果、误差分析等内容。

4. 结论本文档简要介绍了GPS测量规范,包括测量设备和软件要求、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完整word版)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完整word版)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 总则1.0.1 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 GPS﹚建立公路工程GPS 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的有关规定, 在收集﹑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的各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1.0.4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中规定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等确定相应的GPS控制网的等级。

1.0.5 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当公路工程GPS控制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高程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1.0.6 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 在作业过程中,附录D "GPS观测手薄" 中的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1.0.7 GPS接收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1.0.8 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9 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2 术语2.0.1 基线Baseline两测量标志中心的几何连线。

2.0.2 观测时段 Observation sessionGPS 接收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测的时间长度。

2.0.3 同步观测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对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2.0.4 同步观测环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GPS使用管理制度

GPS使用管理制度

GPS使用管理制度GPS使用管理制度1. 引言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和地面控制设备,能够测量和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位置的技术。

该技术在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农业、地理测绘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和管理GPS的使用,确保其安全、高效的运行,本文将介绍GPS使用的管理制度。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及其员工对GPS的正确使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障GPS设备及数据的安全。

此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人员和使用GPS设备的员工。

3. 基本原则- 合法合规:使用GPS设备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进行违法活动。

- 安全保密:保护GPS设备及相关数据的安全,不得向未经授权的人员泄露相关信息。

- 规范操作:按照操作手册的指导正确操作GPS设备,合理使用其功能。

- 节约用量:合理使用GPS设备,避免资源浪费和滥用。

4. GPS设备的使用4.1 GPS设备的选购选购GPS设备需根据实际需要和业务要求,从正规渠道购买符合标准的设备,并保留购买记录和发票。

4.2 GPS设备的配发与归还- 公司应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发GPS设备,并与员工签订相关使用协议。

- GPS设备归还时应经过检查,如设备有损坏或遗失,责任应由员工承担。

4.3 GPS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使用GPS设备的员工应有足够的技术知识,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定期对GPS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5. GPS数据的使用5.1 合法用途- GPS数据只能用于公司业务相关的合法用途,不得进行个人私利行为。

- 不得利用GPS数据违法侵害他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5.2 数据安全- GPS数据属于公司机密信息,员工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传播或外泄。

- 合理备份GPS数据,以防意外丢失或损坏。

5.3 数据使用监管- 公司应建立数据使用审计制度,定期对GPS数据的使用进行检查和审计,确保数据的正确使用和规范管理。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是一种通过卫星和地面站点网络来测量和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准确位置和时间的技术系统。

为了确保GPS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GPS测量规范。

首先,GPS测量规范要求使用双频接收器。

双频接收器可以同时接收L1频段和L2频段的信号,这两个频段的信号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的延迟和干扰,使用双频接收器可以通过差分技术来消除这些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GPS测量规范要求进行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GPS测量时,需要确保接收器的观测数据的质量良好,比如信噪比要足够高、时钟偏差要小等。

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可以通过对接收器进行校准、使用高质量的天线、选择合适的观测时段等方式进行。

此外,GPS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时要考虑大气延迟的影响。

地球大气层对GPS信号的传播会引起延迟,这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消除大气延迟的影响,需要进行大气延迟模型的建立和参数估计,通过差分技术或者参数修正的方式进行校正。

另外,GPS测量规范还要求进行精度评定和误差分析。

在进行GPS测量时,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定,通过计算位置误差、时间误差等指标来评估测量的准确度。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找出造成误差的原因和可能的改进措施。

最后,GPS测量规范要求进行结果的报告和记录。

对于每次GPS测量,都需要生成详细的报告和记录,包括测量日期、时间、位置、观测数据、处理方法等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对测量结果进行追溯和交流,提高整个GPS测量过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是为了确保GPS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使用双频接收器、质量控制、大气延迟校正、精度评定、误差分析以及结果报告等方面,通过规范的执行可以提高GPS测量的准确度和一致性。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一、定义
1. 全球定位系统(GPS):用于精确定位和测量的无线电定位技术,能够指出物体位置的系统。

2. 城市测量:通过利用GPS技术进行城市地理测量,来获取城市准确的视觉、尺度等原始数据。

二、原理
1. GPS信号:GPS定位和导航基于GPS卫星,卫星每个时刻会发出一系列信号, GPS接收器接收从卫星发出的信号。

2. 双频:双频GPS可同时接收两种不同频率的GPS信号,这两种不同频率的GPS信号可以同时定位,而单频则只能单独定位。

3. 动态定位:动态定位是指GPS接收器可不断地接收并处理来自多个GPS卫星的信号,使接收机能够实时确定自身的位置。

三、城市测量技术
1. GPS测量:GPS测量法是指通过GPS系统来测量地形和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GPS测量可以做地形测量和建筑测量等。

2. 激光测量:激光测量法利用激光雷达来测量建筑物的尺寸和形状,包括运动物体、静止物体和地形等,只要能反射激光就可以测量到。

3. 可视光测量:可视光测量法是通过分析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来测量建筑物,可以用摄像机等设备来进行测量。

4. 视频测量:视频测量即在测量前先通过摄像机拍摄建筑物的图像,然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进行测量。

四、使用GPS城市测量的要求
1. 首先,必须要有GPS接收机,以及配备有GPS接收天线的城市代表点。

2. 其次,城市测量过程中,必须保证GPS接收机的精度,以便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3. 最后,必须有先进的GPS软件,否则无法有效地测量。

gps规范

gps规范

gps规范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可以精确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信息。

为了确保GPS技术的正常运作和使用的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关于GPS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1. GPS系统规范:GPS系统规范包括了GPS系统的基本要求、系统架构、信号特性、卫星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规范确保了GPS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互操作性。

2. GPS接收机规范:GPS接收机规范主要涉及到接收机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接口标准等方面。

这些规范对GPS接收机的设计、制造和测试提供了指导,确保了接收机的性能和质量。

3. GPS导航消息规范:GPS导航消息规范定义了GPS卫星发送的导航消息的格式和内容。

这些消息包括卫星的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接收机通过解析这些消息可以确定自身的位置。

4. GPS测量数据规范:GPS测量数据规范规定了接收机对卫星信号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格式。

这些数据包括伪距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可以进行位置解算和导航定位。

5. GPS导航消息传输规范:GPS导航消息传输规范规定了卫星向地面控制中心和用户接收机传输导航消息的方式和协议。

这些规范包括消息的传输格式、通信协议、传输速率等。

6. GPS定位精度规范:GPS定位精度规范定义了GPS系统的定位精度要求和精度评估方法。

这些规范包括位置精度、速度精度、时间精度等指标,对GPS系统的定位性能进行了量化和评估。

7. GPS安全性规范:GPS安全性规范主要涉及到GPS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标准。

这些规范包括身份认证、加密解密、抗干扰等技术要求,以保护GPS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使用。

8. GPS应用规范:GPS应用规范规定了GPS系统在各种应用领域中的具体要求和使用方法。

例如,航空航天、海洋、交通、军事等领域都有相应的GPS应用规范,确保了GPS系统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总之,GPS规范是为了确保GPS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导航系统,他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准确的位置信息。

为了确保GPS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一些测量规范被制定出来。

以下是关于GPS 测量的一些常见规范:1. 基准站设置:在进行GPS测量时,通常需要同时使用多个基准站来提供准确的位置参考。

基准站之间应该相互独立,距离适当,以避免误差的累积。

2. 接收机选择:选择合适的GPS接收机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关键。

应该选择具有良好信号接收和处理能力的高质量GPS 接收机。

3. 测量程序:在进行GPS测量前,需要先进行仔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包括选择适当的测量方式和测量参数,确保测量站点的稳定性和数据收集的连续性。

4. 数据处理:GPS测量的准确性也与数据处理的方式有关。

应该采用有效的数据处理算法来处理原始GPS观测数据,以获得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5. 控制点布设:在进行GPS测量时,需要布设一些控制点来提供位置参考。

控制点的选择和布设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环境因素考虑:在进行GPS测量时,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山区、城市高楼大厦密集区域等环境下,GPS信号可能会受到遮挡或干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这些影响。

7. 数据验证与校正:为了确保GPS测量的准确性,测量数据应该进行验证和校正。

通常可以采用与其他测量方法相互对照,或者使用已知精度的控制点进行校正。

8. 测量精度评估:在进行GPS测量后,应进行精度评估来判断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可以通过与其他独立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或者计算测量点之间的差异来评估GPS测量的精度。

总之,GPS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确保定位信息可靠性的关键。

遵守上述的测量规范和原则,能够提高GPS测量的准确性,确保定位信息的可靠性。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第一篇: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一、前言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精准的测量数据作为支撑,而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测量领域。

本文旨在制定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术语和定义1.全球定位系统(GPS):美国导航卫星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用于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

2.基准点:用于建立坐标系的测量点,通常通过较高精度的测量方法确定。

3.测量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标识的已知位置的点,用于确定测量区域内的坐标系。

4.测高仪:一种测量高度的仪器,可通过光学、雷达或声波等方式测量物体高度。

5.精度评定:对测量数据的精度进行评估,通常以标准差的形式表示。

6.误差分析:对测量数据的误差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错误来源和改进测量方法。

三、测量准备1.测量区域选择选择测量区域时需考虑其大小、形状、地形和遮挡物等因素,并需与测量目的相符。

测量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但应确保测量控制点均落在测量区域内。

2.基准点选择选择基准点时需考虑其位置、高程和稳定性等因素。

基准点应位于测量区域附近,高程应尽量准确,稳定性较好。

3.测量控制点设置测量控制点的设置需要考虑区域大小、坐标系选择和密度等因素。

在测量区域内分布均匀,互相之间的距离不应过大或过小。

4.测量仪器准备测量仪器应经过校准和质量检测,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在测量过程中,应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受到外部干扰。

四、测量方法1.坐标系选择选择合适的坐标系能有效地支持测量任务的完成。

常见的坐标系有(1)地心直角坐标系;(2)高程角度坐标系;(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等。

坐标系的选择应根据测量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

2.测量控制点测量测量控制点的测量应以基准点为参考,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精度。

测量控制点测量的精度评定应在测量结果基础上进行。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范围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按静态、快速静态定位原理,建立测量控制网(简称(GPS)控制网)的原则、等级划分和作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局部GPS控制网的设计、布测和数据处理。

2.坐标系和时间系统2.1:坐标系2.1.1:GPS测量采用广播星历时,其相应坐标系为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

该坐标系的地球椭圆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GPS测量采用精密星历时,其坐标系为相应历元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YY。

当换算为大地坐标时,可采用与WGS84相同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

2.1.2:当要求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或其他参考坐标系时,可按坐标转换等方法求得这些坐标系的坐标。

当要求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其他高程系高程时,可按高程拟合、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方法求得这些高程系统的高程。

3.精度分级3.1: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

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可用于C、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

3.2:各级GPS测量的用途:AA级主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A级主要用于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B级主要用于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C级主要用于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

D、E级主要用于中、小城市、城镇及测图、地籍、土地信息、房产、物探、勘测、建筑施工等的控制测量。

AA、A级。

可作为建立地心参考框架的基础。

AA、A、B级可作为建立国家空间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基础。

《全球定位系统GS测量规范》T简介概要

《全球定位系统GS测量规范》T简介概要

《全球定位系统G S测量规范》T简介概要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简介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代替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测量技术,建立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测量方法、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局部GPS控制网的设计、布测和数据处理。

本标准的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级别划分和测量精度、布设的原则、选点、埋石、仪器、观测、外业成果记录、数据处理、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以及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地坐标系有关说明、附录B(规范性附录)选点与埋石资料及其说明、附录C(规范性附录)气象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附录D(规范性附录)测量手簿记录及有关要求、附录E(资料性附录)归心元素测定与计算和附录F(规范性附录)同步观测环检核。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导航和测量的技术。

为了确保GPS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测量规范。

以下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第一,测量准确性。

GPS测量的准确性是评估其可靠性和可用性的重要指标。

该规范要求GPS测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准确性应达到2.5毫米加上0.3ppm的测量距离,垂直方向上的准确性应达到5毫米加上0.5ppm的测量距离。

第二,测量误差控制。

测量误差是GPS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信号传播误差、接收器误差、大气湿度误差等。

为确保测量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该规范要求在不同测量场景下进行误差的校正和控制,包括使用不同的校正模型、采集多个测量数据和进行误差分析。

第三,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GPS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该规范要求对测量数据进行精确的姿态解算、坐标变换和数据配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第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GPS测量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安装和校准测量设备、进行背景噪声和干扰分析等。

该规范要求对这些准备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文件保存,以备后续的数据分析和验证。

第五,测量数据的验证和确认。

在GPS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验证和确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该规范要求对测量数据进行比对和差异分析,并与其他独立测量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是确保GPS测量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指导文件。

它规定了GPS测量准确性、误差控制、数据处理和分析、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测量数据的验证和确认等方面的要求,帮助用户进行准确和可靠的GPS测量工作。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 总则1.0.1 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 GPS﹚建立公路工程GPS 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的有关规定, 在收集﹑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的各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1.0.4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中规定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等确定相应的GPS控制网的等级。

1.0.5 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当公路工程GPS控制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高程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1.0.6 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 在作业过程中,附录D "GPS观测手薄" 中的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1.0.7 GPS接收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1.0.8 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9 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2 术语2.0.1 基线Baseline两测量标志中心的几何连线。

2.0.2 观测时段 Observation sessionGPS 接收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测的时间长度。

2.0.3 同步观测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对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2.0.4 同步观测环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ps全球定位系统规范篇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xx)不合理之处a:最近遇到一个关于规范上的问题,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上有这么一个规定,静态基线处理时,关于基线弦长中误差,固定误差a与b只能采用仪器的标称精度,问题随之而来,如果某些不良商家给自己的标称精度很高,比如5+1,而旧规范可以引用10+1,旧规范容易通过精度评定,而新规范就太难了。

新规范那岂不是太坑人了吧?新规范要求是这样的旧规范要求是这样的太坑人了,不管bcde级,都得按照仪器标称精度来评定,很不合理。

如果这么考虑问题的话,今后的一级或者二级导线就不是按照固定的相对误差来评定了,而是与仪器的标称精度有关了。

如果真这样的话,说不定低精度的仪器可以通过精度评定,高精度仪器测得的导线成果反而通不过了。

毕竟,仪器鉴定单位并没有对商家的标称精度a与b给出具体的鉴定数值,或者对商家提供的标称精度给出合理与否,真是与否的结论另外,规范允许在基线处理时运用商家的提供的随机处理软件,而很多随机处理软件本身就有很多致命性错误。

这再次让不良的仪器厂家钻漏洞,夸大自己仪器标称精度的同时,商家开发出来的软件又低门槛地允许通过很多不合格基线通过了精度评定。

b:旧规范就是很合理的,比如c:问题是,新规范中,我就不知道在做d级gps测量时,a与b的具体取值了,按照新规范要求,我使用的仪器不同,a与b的具体取值就会不同。

这样的话,我如果拿到一批仪器,假如商家的标称精度为:a=5,b=1ppm,标称精度很高(但是仪器鉴定单位并没有对商家的标称精度a与b给出具体的鉴定数值,或者对商家提供的标称精度给出合理与否,真实与否的结论。

)仪器的真实精度是这样的:a=10,b=5ppm,这样的话,我用这批仪器在做d级gps控制测量内业精度评定时,运用a=5,b=1ppm,不能通过精度评定;运用真实的标称精度a=10,b=5ppm,我就很容易通过精度评定了。

篇二: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总则1.0.1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缩写为gps﹚建立公路工程gps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061),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xx-92)的有关规定,在收集﹑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的各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1.0.4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061)中规定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等确定相应的gps控制网的等级。

1.0.5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当公路工程gps 控制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高程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1.0.6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在作业过程中,附录d"gps观测手薄"中的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1.0.7gps接收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1.0.8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9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2术语2.0.1基线baseline两测量标志中心的几何连线。

2.0.2观测时段observationsessiongps接收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测的时间长度。

2.0.3同步观测simultaneous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对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2.0.4同步观测环simultaneousobservation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2.0.5独立基线independentbaseline由独立观测时段所确定的基线。

2.0.6独立观测环independentobservableloop由独立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2.0.7自由基线Freebaseline不属于任何非同步图形闭合条件的基线。

2.0.8复测基线duplicatemeasurebaseline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时段的基线。

2.0.9边连式linkmethodbyabaseline相邻图形之间以一条基线边相连接的布网方式。

2.0.10无约束平差non-constrainedadjustment在一个控制网中,不引入外部基准,或虽引入外部基准但并不产生控制网非观测误差引起的变形和改正的平差方法。

2.0.11公路抵偿坐标系compensationcoordinatesystemforhighway在建立公路控制网时,根据需要投影到抵偿高程面上和(或)以任一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的一种直角坐标系。

2.0.12首级控制网Firstclasscontrolnetwork为一个公路工程项目而建立的精度等级最高,并同国家控制点联测能控制整个路线的控制网。

2.0.13主控制网maincontrolnetwork为满足公路测设放线或施工放样,在首级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并贯通整条公路的控制网。

2.0.14天线高antennaheight观测时天线平均相位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3gps控制网分级与设计3.1gps控制网分级3.1.1根据公路及桥梁﹑隧道等构造的特点及不同要求,gps控制网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四个等级。

各级gps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规定见表功3﹒1﹒1表3﹒1﹒1gps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注:①各级gps控制网每对相邻点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平均距离的1/2,最大距离不宜大于平均距离的两倍;②特殊构造物指对施工测量精度有特殊要求的桥梁﹑隧道等构造物。

3.1.2gps控制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应按下式计算确定:σ=√[a2+(bd)](3.1.2)式中:σ—弦长标准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ppm);d—相邻点间的距离(km)。

3.2gps控制网设计3.2.1gps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公路等级﹑线地形地物﹑作业时卫星状况﹑精度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并编制技术设计书(或大纲)。

3.2.2gps的wgs-84大地坐标系统转换到所选平面坐标系时,应使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根据测区所处地理位置及平均高程情况,可按下列方法选定坐标系统:3.2.2.1当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3.2.2.2当投影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采用公路抵偿坐标系,并可选用下列方式:(1)投影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者1980西安坐标系椭球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2)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3)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3.2.3gps控制网采用公路抵偿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时,应确定以下技术参数;--参考椭球及其相应的基本参数;--中央子午线经度值;--纵横坐标的加常数值;--投影面正常高;--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值;--起算点坐标及起算方位角。

公路抵偿坐标系所采用的椭球中心、轴向和扁率应与国家参考椭球相同。

3.2.4公路路线过长时,可视需要将其分为多投影带。

在各分带交界附近应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gps点。

3.2.5同一公路工程项目中的特殊构造物的测量控制网应同项目测量控制网一次完成设计、施测与平差。

当特殊构造物测量控制网的等级要求高时,宜以其作为首级控制网,并据以扩展其它测量控制网。

3.2.6当gps控制网作为公路首控制网,且需采用其它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时,应每隔离5km设置一对相互到通视的gps点。

当gps首级控制网直接作为施工控制网时,每个gps点至少应与一个相邻点通视3.2.7设计gps控制网时,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并包含较多的闭合条件。

3.2.8gps控制网由同步gps观测边构成多边形闭合环或附合路线时,其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5条;--二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6条;--三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7条;--四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8条;3.2.9一、二级gps控制网应采用网连式、边连式布网;三、四级gps控制网宜采用铰链导线式或点连式布网。

gps控制网中不应出现自由基线。

3.2.10gps控制网应同附近等级高的国家平面控制网点联测,联测点数应不少于3个,并力求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本控制网。

当gps控制网较长时,应增加联测点的数量。

路线附近具有等级高的gps点时,应予以联测。

同一公路工程项目的gps控制网分为多个投影带时,在分带交界附近应同国家平面控制点联测。

3.2.11gps点需要进行高程联测时,可采用使gps点与水准点重合,或gps点与水准点联测的方法。

平原、微丘地形联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6个,必须大于3个;联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20km,且应均匀分布。

重丘、山岭地形联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是10个。

各级gps控制网的高程联测应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4选点与埋石4.1准备4.1.1在编制技术设计书(或大纲)前应搜集与公路工程有关的以下资料:--测区划1:10000-1:150000地形图;--既有各类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测区的气象、地质、地形、地貌、交通、通信及供电等资料;--路线走向、线位布设、路线设计数据及大型构造物位置等资料。

4.1.2按技术设计书(或大纲)要求,进行gps控制网技术设计。

4.2选点4.2.1选点员应按技术要求进行踏勘,并实地核对、调整、确定点位。

点位应有利于采用其它测量方法扩展和联测。

对需做水准联测的点位还应踏勘水准路线。

4.2.2点位应选在基础稳定,并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

4.2.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否则应绘制点位环视图。

4.2.4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点位距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的距离应不小于400m;距220kv以上电力线路的距离应不小于50m。

4.2.5点位应利于公路勘测放线与施工放样,且距路线中心线不宜小于50m,并不大于300m。

对于大型桥梁、互通式立交、隧道等还应考虑加密布设控制网的要求。

4.2.6gps控制点需要设方位点时,其目标应明显,便于观测;与gps点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且与路线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