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基本知识.ppt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术后用药
手术后,患者需要继续服用必 要的药物,如抗凝药、抗生素 等。
康复指导
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康复 指导,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 的建议,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03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解读
正常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总结词
无阻塞性病变
详细描述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无阻塞性病变,血流正常。
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06
冠状动脉造影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0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准
确性和效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02
OCT技术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血管结构信息,有助于更精确
地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血管内超声(IVUS)
03
IVUS能够实时监测冠状动脉血管壁和斑块情况,为治疗提供更
精确的指导。
临床应用前景
早期诊断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完善,未来可能实现更早的
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
个性化治疗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患者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满意度。
预防性干预
通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发现和 干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 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适用人群
主要用于疑似冠心病的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有冠心病家族史、长期吸烟、 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
禁忌症
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碘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冠状动脉造 影。
02
冠状动脉造影的过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术前用药
医生对患者的病史、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 行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精选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精选PPT课件
但是冠脉造影只能提供关于管腔狭窄的信息, 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以确立冠状动脉疾患诊断为目的
1、不典型胸痛如胸痛综合征、上腹部症状包括胃、食道症状, 临床上难以与心绞痛进行鉴别,为明确诊断者;
2、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绞痛症状,无创性检查如运动平板试验、 心肌核素显像等提示心肌缺血改变者;
2)老年性心瓣膜病换瓣手术前;
3)心室壁瘤手术前;
4)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术前;
5)先天性心脏病行矫正手术前,尤其法洛氏四联症、大血管转 位等可能合并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者;
6)其它非心血管疾病 肿瘤或胸腹部大手术前须排外冠状动脉 病变,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评价左心室功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或评价治疗效果为目的
1、稳定型心绞痛,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 活;
2、不稳定型心绞痛; 3、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端病变
的可能性较大,属高危组,需冠脉评价,尽早干预;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4、急性心肌梗死:因病情重,死亡率高,一般不宜常规进行 冠脉造影,但以下情况可行急诊冠脉造影:
精选ppt课件最新
8
6、其它
高龄患者如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 病、风湿性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等,为明确是否合 并冠状动脉疾患及选择治疗方案时。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症
碘过敏或造影剂过敏; 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及室上 性心动过速等;
发作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病在6小时以上仍有持 续性胸痛,拟行急诊PCI手术;

(医学课件)冠状动脉造影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冠状动脉造影PPT幻灯片
44
股动脉穿剌置管3
扩张套管沿导丝旋转推人股动脉内, 将导丝和扩张管一并退出,外销管留 在股动脉内。
股动脉明显迂曲狭窄时更换泥鳅导丝在 X线下小心向前推送,切忌遇阻力时猛推 导丝,导致动脉夹层、斑块脱落造成动脉 栓塞等并发症。
45
股动脉穿剌置管4
要点和注意事项:
–穿刺针应稍靠外朝内上方进针,尽量不要损 伤股神经和动脉后壁,因动脉内高压易在局 部形成血肿;
51
插管操作技术3
电影时间与造影剂推注的关系:为电影 开始头1-2s不推注造影剂,以便观察钙 化及冠状动脉支架的位置,直至造影剂完 全排空后1s停止电影,以观察血流速度、 有无造影剂滞留等。
52
插管操作技术4
RCA插管和造影:左前斜位450送管。导 管送至升主动脉底部时,先回拉导管少许, 缓慢顺时针旋转并回拉导管,使其尖端转 向正前方(即主动脉左前方),尖端轻轻向 前窜动提示导管导入RCA,其余同LAD造影。 相对于LCA来说,RCA造影技术难度较大。
多体位投照或至少取2个相互垂直的体位, 才能准确估计冠脉病变。如左前斜-右前 斜、足位-头位。
27
投照体位2
LM: 正位、正位/足位、左前斜位/头位(适于
垂位心) 右前斜位/足位、左前斜位/足位(蜘蛛位,
适于横位心)
28
投照体位3
LAD: LAD近段经常采用右前斜、左前斜或正位
心电、压力监护系统:常用I~II个心电 图导联。冠脉造影全过程需要监测心电 图和压力,每次插管后和投射前须确认心 电图和压力无异常时才能推注造影剂。
21
22
备齐必要设备2
造影剂注射系统:三联三通板、加压盐 水袋、手推注射器和造影导管。连接时 要特别注意排气。

冠状动脉造影基本知识

冠状动脉造影基本知识
2.0 P
3.0
头端长度 = P-S 距离(cm)
P = 第一弯曲
S = 第二弯曲
T = 第编三辑版弯pp曲pt
53
Amplatz
S
右冠
T
1.0
2.0
3.0
头端长度 = P-S 距离 (cm)
P = 第一弯曲 S = 第二弯曲 T = 第三弯曲
编辑版pppt
P
54
指引导管的选择
编辑版pppt
55
编辑版pppt
6
穿刺途径:经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
编辑版pppt
7
编辑版pppt
8
血管穿刺过程
穿刺成功后搏动性血流 从穿刺针流出
送入0.035-0.038英寸导丝
编辑版pppt
9
血管穿刺过程
沿导丝将血管鞘送入
编辑版pppt
10
血管穿刺过程
撤出导丝和鞘芯
编辑版pppt
11
冠脉造影投照体位的选择
编辑版pppt
62
冠脉狭窄程度的临床意义
• 冠脉狭窄直径大于50%以上,运动可诱发心 肌缺血,所以认为是有意义的病变
• 直径狭窄小于50%,由于小冠脉阻力降低的 代偿作用,即便运动也不会产生缺血,但可
能会慢性进展或发生斑块破裂而形成急性冠 脉事件
• 直径狭窄80%至85%以上者可引起静息时心 肌缺血
• Supplies blood to the;
– Inferior wall of the Left Ventricle
– Anterior wall of the Right Ventricle
– Right Atrium – Posterior portion of the

《冠脉造影》课件

《冠脉造影》课件

心肌缺血或坏死
心肌染色不均匀,出现 缺血或坏死区域。
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冠脉造影结果。
动态观察
观察冠脉造影动态图像,注意血流速度和充 盈情况,有助于发现异常。
鉴别诊断
注意与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心 肌病、瓣膜病等。
定期复查
对于异常冠脉造影结果,建议定期复查,以 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满意度。
远程诊疗与会诊
0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诊疗和会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
覆盖范围。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挑战
01
安全性问题
进一步研究冠脉造影对患者的长 期影响和安全性问题,确保技术 的安全可靠。
02
03
技术标准与规范
培训与教育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提高操作技能, 规范使用造影剂,加强患者术前评估和准备 。
处理措施
对于出血和血肿,可采用压迫止血、冰敷等 方法;对于血管迷走反射,可给予阿托品等 药物治疗;对于造影剂过敏反应,应立即停 止使用造影剂,给予抗过敏治疗等。
并发症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监测
造影过程与操作步骤
患者体位
患者需平卧于手术台上,暴露手术 部位。
消毒与麻醉
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并使用局部 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
穿刺血管
在患者的手腕或大腿根部选择合适 的血管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血管 内。
注射造影剂
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射到冠状动脉内 ,同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获取 冠状动脉造影影像。

《冠脉造影术》PPT课件

《冠脉造影术》PPT课件

蜘蛛位: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LCX体部、OM开口和体部
冠造常用穿刺部位
股动脉
肱动脉
桡动脉〔最常用〕
冠脉造影导管
套管连接末端 -连接造影导管,注射器或高压注射器 抗扭力段 -靠近套筒式连接末端,增强其抗折能力 管身 -导管的主体局部 头部近端 -用以支持造影导管的插入 头部远端 -造影导管头部最柔软的末端 侧孔 -使造影剂成团状显影效果,提高造影导管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注射造影剂时
血管及病变部位确实定 狭窄程度的测定 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 冠状动脉血流分级
狭窄程度测定
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QCA〕: 以造影导管为参考〔通常选用5F造影导管,1F=0.33cm〕,通过电视密度法由计算机辅助测定参考血管直径、病变节段直径狭窄百分数和病变长度,推算面积狭窄百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
定义
冠状动脉造影是利用造影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即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展的放射性影像学检查,属介入性诊断技术。
冠状动脉解剖学特点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1.左主干
12.圆锥支
2.前降支近段
13.右冠状动脉近段
3.前降支中段
14.右冠状动脉中段
禁忌症
冠造常用投照体位
正位(AP):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 左、右前斜位(LAO,RAO):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
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 右前斜+头位〔右肩位〕: 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 左前斜+头位〔左肩位〕: 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 右前斜+足位〔肝位〕: 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

冠脉造影早知道PPT课件

冠脉造影早知道PPT课件
手术治疗
对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或弥漫性病 变的病人,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 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
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
病人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随访建议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出随访建议,如随访时间、 随访项目等。
05
冠脉造影的常见问题解答
是否需要空腹进行?
是否空腹
冠脉造影通常需要患者空腹进行,以避免食物残留在胃部影响检查结果。医生 会要求患者在检查前禁食禁水至少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 可能会有所不同。
风险与并发症
出血和血肿
冠脉造影需要通过动脉穿刺进行,可能导致 出血和血肿等并发症。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造影剂过敏,可能导致皮疹、呼 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血管损伤
在冠脉造影过程中,可能会对血管造成一定 程度的损伤。
肾功能不全
造影剂可能会对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特别 是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如何降低风险
严格掌握适应症
医生通过X光机观察冠状 动脉的血流情况,判断 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
整个手术过程通常需要 30分钟至1小时左右。
术后护理
压迫止血
术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并加压包扎。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 察是否有不适症状。
术后用药
根据医生指导,患者需继续服 用相关药物,如抗凝药、抗生 素等。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 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3
冠脉造影的优点与风险
优点
诊断准确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 金标准,能够清晰显示冠 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
指导治疗
通过冠脉造影,医生可以 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为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急性闭塞的临床表现
突然发生胸痛见于90%的患者 ST段抬高见于75%的患者 低血压见于20%的患者 室颤和传导阻滞导致的心性猝死见于1%~
10%的患者。
处理策略
原则:稳定血液动力学状态和恢复血运同时进行。 恢复血运:
痉挛-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球囊扩张 夹层-支架 血栓-Ⅱb/Ⅲa受体拮抗剂、球囊、支架 稳定血液动力学状态:维持血压和灌注-升压及 正性肌力药、IABP 对抗迷走反射 紧急CABG
血管穿刺并发症
出血(皮下淤血、血肿、腹膜后血肿) 血管迷走反射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迷走反射(VVR)
VVR较常见,发生率3%-5%。 发生在穿刺时与疼痛和紧张有关,术后拔
管时发生则与疼痛和血容量偏低有关。
处理策略
保持卧位,血压正常而以心率慢为主者可 给予阿托品0.5-1mg静推;若有血压降低 则可以给予多巴胺5-10mg静推,同时静 脉快速补液。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的诊断
无创检查:
依据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引起的心肌代谢、 心脏电生理以及心脏功能变化对冠心病作 出间接的诊断
具有简单易行、创伤小的特点 但不能明确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管腔
的狭窄程度,缺乏冠心病诊疗的客观、直 接的依据。
有创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波检查 冠脉内压力导丝
低危组的患者:应在出院前后进行负荷试验,了 解心肌缺血情况,如果存在较大范围的心肌缺血, 应进行冠脉造影
“金指标”的挑战
冠脉造影的局限性
仅显示被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轮廓 不能判断管壁尤其斑块性质及稳定性
血管内超声技术--“活病理检查”
提供管腔形态及管壁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状态 帮助病变的判断并指导和评价介入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解剖
• 左、右冠状动脉是从主动脉发出的,也是极端重要 的第一个分支,完全靠它向心脏提供血液。它们的 开口深处主动脉根部,分别在左、右主动脉窦内。 若以主动脉瓣附着缘连线为界,可将主动脉窦分为 窦内和窦外,开口的绝大多数(80%~91%)均处于 窦内,其余的开口在窦外或窦线上。左冠状动脉初 为一总干(左主干),长约0.1 ~ 2.8cm,埋藏在肺 动脉起始部与左心耳之间心外膜深层脂肪组织中, 但也有极个别人无总干,此时的前降支和旋支并列 分别开口于左主动脉窦内。总干在左房室沟内分为 前降支和旋支,42%的人在两支之间发出一中间支, 个别也有发出两个中间支的。
常用投照体位
• 右冠状动脉系统:右冠脉投射常选择2-3个体 位
• 1)左前斜位(左前斜 LAO45度)观察右冠脉 近、中、远段,只是分叉以远重叠;
• 2)后前位头位(左前头 LAO8-20度+Cranial25 度)观察右冠脉中段、远段、后侧支和后降支 开口及中远段,后三叉口十分清晰;
• 3)右前斜位(右前斜RAO30度)观察右冠脉 近段、中段和分支。
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
• 5.主动脉夹层 常见原因为主动脉自身病变包括
粥样弥漫硬化、中层弹力纤维囊性坏死、溃疡等。 在导管操作中,导管进入冠状动脉开口时尖端力 量较大,导致冠状动脉开口病变逆行撕裂;另外 导管开口部骑跨,顶壁、同轴性差时,推注造影 剂过猛;在主动脉内无引导钢丝时粗暴进行器械 推送导致的主动脉内膜撕裂。
右冠状动脉 LAO 45
右室支
80%狭窄 部位
圆锥支
锐缘支
房室结支
PLV
PDA
右冠状动脉 LAO 45
圆锥支
右室支
PLV PDA
支架置入处 4.0*19mm
右冠状动脉 RAO 30
右室支 PLV1, 2
PDA
右冠状动脉 AP Cranial 30
冠状动脉分段
• 左前降支分三段:近段(LAD1)为左主干末即前降支 起始段到第一对角支(D1)或间隔支发出处,中段 (LAD2)为第一对角支发出处到前降支动脉转角处, 远段(LAD3)为前降支动脉转角以下部分;回旋支分 两段:近段(CX1)为从开口到第一钝缘支,远段(CX2) 为第一钝缘支发出处到回旋支动脉终末;右冠状动 脉(RCA)分三段:近段(RCA1)为右冠状动脉开口到第 一个较大的右室支动脉发出处或右冠状动脉的第一 个弯曲部,中段(RCA2)为第一右室支发出处到锐缘 支(AMB)发出处(恰好位于右冠状动脉的第二个弯 曲部,右心室的锐角缘上),远段(RCA3)为锐缘支 发出处到后降支。
• 分段:右前斜30°分5段:前基底段、前侧壁、 心尖部、下壁、后基底段 左前斜分2段: 室间隔、后侧壁。
• 室壁运动分类:减弱、消失、矛盾运动、 不同步运动。
左室造影
左室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
• 1.死亡 冠状动脉造影死亡是诊断性冠脉造影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对 有经验的术者发生率低于0.1%。与造影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有:> 60岁、NYHA心功能Ⅳ级、LVEF<30%和左主干病变。其中左主干病变 的死亡率最大,主要是造影导管直接损伤的结果。左主干病变即使仅 仅是斑块,在不知情时造影导管直接进入极易损伤左主干,产生夹层 或急性闭塞,导致心血管崩溃(cardiovascular collapse)而死亡;在 左主干严重狭窄时,导管极易嵌顿阻断血流,注入的造影剂从冠脉内 排空困难,很易进入广泛心肌缺血→低血压→更严重缺血→心血管崩 溃这一恶性循环,引发死亡。此外,在左主干极短或造影导管进入过 深的情况下,也极易造成LAD起始部的损伤或夹层(不管有无狭窄病 变存在),导致死亡或AMI. 2.心力衰竭(PCWP>25mmHg)伴左心功能严重低下(LVEF<30%) 的患者冠脉造影时死亡危险增加数倍。一方面造影剂可抑制心肌的收 缩功能,也有扩容作用,加上患者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可使心衰 加重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另一方面,心衰本身或伴电解质平衡紊乱 时可出现室速或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导致患者死亡。
常用投照体位
• 左冠状动脉脉系统:左冠脉常需要投射4-6个体位,依次为:
• 1)左前斜头位(左肩位LAO45度+Cranial25度)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中远 段;
• 2)后前位头位(正位头位 AP+Cranial25度-35度)观察前降支中远段、对角支和间隔支 的开口和近段;
• 3)右前斜头位(右肩位RAO300+Cranial25度-35度)观察左前降支近中段; • 4)右前斜足位(右肝位RAO300+Caudal20度-25度)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和左回
冠状动脉造影基本知识
心内科
目的
确诊有无冠状动脉疾病,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1.明确冠心病诊断:对于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临 床难以确诊,尤其是治疗效果不佳者,以及中、老 年患者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电 图异常,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或畸形,但无创检查 结果不能确诊者,冠状动脉造影可提供有力的诊断 依据。 2.用于指导治疗:对临床上确认的冠心病患者,在 内科保守治疗不佳而考虑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 形术(PTCA)、或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 (CABG),必须先进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明 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 以正确选择适应症,制定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解剖和分段
冠状动脉解剖和分段
冠状动脉解剖和分段
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 1.狭窄 判断方法三种:目测、定量冠脉测 量、冠脉内超声。
• 目测时直径与面积的关系:狭窄50%、75%、 90%;75%、95%、99%。
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 2.血流判断 • TIMI 0级:无灌流,即在闭塞部位及远端无前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类型
• 在整个心脏,由于左室心肌所占比重大,左冠状动脉对 心脏提供的血液总是大于右冠状动脉所提供的,大体上 是心脏所需血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但在临床上,为了易 于了解冠状动脉大致的分布,常以后纵沟内后降支的来 源将冠状动脉分为三型。
• 1.右优势型 由右冠状动脉在心脏膈面发出后降支,供 应左、右心室壁膈面。
适应症
• 1.稳定型心绞痛或无症状心肌缺血,予以药物治疗的CCSⅢ级或Ⅳ 级心绞痛患者
• 2.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 3.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以内或已超过12小时但仍有缺血的患者 • 4.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心脏骤停、心源
性休克,经内科治疗病情无法控制,需急诊手术治疗者 • 5.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临床上有心功能减退,严重心律失
冠状动脉解剖
• 1.前降支和旋支它们是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前降支沿 前纵沟在心外膜下走向心尖,到前纵沟末端向后绕过心 缘终于心脏隔面的下三分之一附近,或与后降支发生吻 合。旋支沿左房室沟左行绕过心左缘,到心脏的后面前 降支和旋支之间形成一定角度(40~150度),但多呈 直角。前降支分支:对角支、前间隔支,回旋支分支: 钝缘支、左房支(有时窦房结动脉可发自左房前支)2. 右冠状动脉,起自右主动脉窦,在肺动脉始部与右心耳 之间心外膜下脂肪深层沿右房室沟右行,绕过心右缘到 心脏膈面。在心后面房室交界处进入后纵沟转向下,走 向心尖区,在后纵沟内的部分称为后降支。右冠状动脉 沿途发出分支到右心室,右心房,室间隔后部和左心室 后壁等处。右冠状动脉分支: 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右 室支、锐缘支、后降支、左室后侧支、房室结支。
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
• 6.心律失常 • (1)心室颤动(Vf):室颤是冠脉造影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大多数是在右冠造影时发生,其原因有:压力嵌顿堵塞大冠脉 或小分支的血流引起缺血、推注造影剂时间过长(>3个心动周 期),量过多、RCA粗大或伴有严重病变使造影剂排出不畅, 长时间淤滞于冠脉内、使用高渗离子造影剂。 • (2)心室停搏:冠脉造影中出现一过性心动过缓或心室率减 慢较为常见,以右冠脉造影时居多,严重时可出现数秒的长间 歇,甚至停搏。其原因和Vf一样与压力嵌顿和推注造影剂量过 多,时间过长,和造影剂排出不畅有关,此外,应除外其他原 因的窦性心动过缓,如血管迷走反射(vasovagal reaction),并 给予相应处理。 • (3)房颤或房扑:冠脉造影过程中出现房颤或房扑一般来说 与基础心脏病本身有关。
禁忌症
• 没有绝对的禁忌症,相对禁忌症有 • 1.发热及未治疗的感染性疾病 • 2.血红蛋白<80g/L的严重贫血 • 3.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 4.严重的活动性出血 • 5.未控制的高血压 • 6.洋地黄中毒 • 7.对碘制剂过敏 • 8.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 9.急性心肌炎 • 10. 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 11.预后不好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左主干局限性病变
治疗前
治疗后
开口病变
成角病变
溃疡及偏心病变
迂曲病变
严重钙化病变
血栓病变
夹层病变
SVG(大隐静脉)病变
分叉病变
肌桥
闭塞、侧枝
瘤样扩张
右冠急性闭塞
左心室造影
• 做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常常需要行左室造 影,了解左心功能,判断心肌病变是否存 在,为进一步评价预后,指导治疗提供准 确的依据。
旋支及其分支;
• 5)后前位足位(正足位AP+Caudal25度-35度)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近段分 叉;
• 6)左前斜足位(蜘蛛位 “spider”位 LAO40度-45度+Caudal30度)观察左主干及三分叉部 位。
• 头位主要显示LAD的中远段,而足位主要显示LMT,LAD,CX的近段。右前斜位对LAD的 判断其缩短率较小,而左前斜位对LAD的判断其缩短率则较大。手推造影剂,用力要均 匀,速度要一致,用量一般在3-8ml,用量的多少取决于冠状动脉血管床的大小。小血 管床注入过多的造影剂,会引起心肌的反应,大血管床造影剂少则影象不清晰,注入 造影剂的力度还与导管尖端的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管尖不稳定,力度要小,否则稍用 力将会使管尖移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