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电工综合实验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电工综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49fa179f46527d3240ce085.png)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Ⅱ)实验报告—多功能数字计时器设计姓名: 学号:学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专业: 通信工程指导:电子技术中心实验日期: 2012年9月目录1.电路目的 (3)2.设计内容简介及要求 (3)3.实验原理 (3)3.1 整体设计原理 (3)3.2秒信号发生器 (4)3.3 计数器 (5)3.4 清零电路 (6)3.5 校分电路 (7)3.6 报时电路 (7)4.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8)4.1 调试过程 (8)4.2问题与解决 (9)4.3感想与体会 (9)5.附录 (10)5.1参考文献 (10)5.2电路总图 (11)5.3元件清单 (11)5.4芯片引脚图 (12)一.实验目的1.巩固所学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在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小型数字系统设计;2.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3.增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集成电路形成更全面的认识,提高调试电路的实验技能。
二.设计内容简介与要求设计制作一个0分00秒~9分59秒的多功能计时器,要求如下:1)设计一个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器提供秒脉冲(1HZ),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蜂鸣器的高低脉冲信号(1KHZ、2KHZ);2)设计计时电路:完成0分00秒~9分59秒的计时、译码、显示功能;3)设计清零电路:具有开机自动清零功能,并且在任何时候,按动清零开关,可以对计时器进行手动清零。
4)设计校分电路:在任何时候,拨动校分开关,可进行快速校分。
(校分隔秒)5)设计报时电路:使数字计时器从9分53秒开始报时,每隔一秒发一声,共发三声低音,一声高音;即9分53秒、9分55秒、9分57秒发低音(频率1kHz),9分59秒发高音(频率2kHz);6)系统级联。
将以上电路进行级联完成计时器的所有功能。
三.实验原理3.1 整体设计原理数字计时器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
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与所需要的起点可能会不相同,所以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分电路,以便将分时刻跳到想要的时刻,这也是为了让蜂鸣器尽快的响起。
电子信息工程系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813f20a5e9856a561260c0.png)
电子信息工程系实验报告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平行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F/V表、主、副电源。
旋钮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倒±2V档,F/V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实验步骤:(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
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
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表的输入插口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V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3)根据图1接线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
RX为应变片(即RX;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档,F/V表置20V档。
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F/V表显示为零,然后将F/V表置2V档,再调电桥W1(慢慢地调),使F/V表显示为零。
图1(4)将测微头转动到10mm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等梁的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F/V表显示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F/V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
(5)——往下或往上旋动测微头,使梁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记下F/V表显示的值。
建议每旋动测微头一周即ΔX=0.5mm记一个数值填入下表:(6)据所得结果计算灵敏度S=ΔV/ΔX(式中ΔX为梁的自由端位移变化,ΔV为相应F/V表显示的电压相应变化)。
(7)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到初始位置。
计算:S1=8/0.5-=16S2=23/1.0=23S3=35/1.5=23S4=46/2.0=23S5=55/2.5=22S=(S1+S2+S3+S4+S5)/5=21.4问题:本实验电路对直流稳压电源和对放大器有何要求?答:直流电源要稳定;放大器零漂要小。
南理工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I)数字钟优秀
![南理工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I)数字钟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93e100e9c8d376eeaeaa31ec.png)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I)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指导老师:目录一、实验内容 (3)二、设计原理 (3)分部原理图 (4)1.脉冲信号发生电路 (4)2.计时与显示电路 (4)3.校分电路 (5)4.清零电路 (6)5.报时电路 (7)整体原理图 (8)三、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9)四、实验体会 (9)五、附录 (10)1.元件清单 (10)2.芯片引脚图和功能表 (11)3.参考文献 (12)一、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器提供脉冲、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蜂鸣器的1HZ脉冲信号。
2、设计计时电路,完成 0分00秒—9分59秒的计时功能。
3、设计清零电路,具有开机自动清零功能,并且在任何时候,闭合清零开关,可以进行计时器清零。
4、设计校分电路,在任何时候,闭合校分开关,可进行快速校分。
5、设计报时电路,使数字计时器从9分53秒开始报时,每隔两秒发一声,共发三声低音,一声高音;即9分53秒、9分55秒、9分57秒发低音(频率1KHZ),9分59秒发高音(频率2KHZ)。
二、设计原理数字计时器由计时电路、译码显示电路、脉冲发生电路、校分电路、清零电路和报时电路这几部分组成。
其原理框图如下:图1:数字计时器原理框图数字计时器以一个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实验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构成脉冲发生电路以保证其准确与稳定。
为使电路更加简单,使用CD4518对计时器的秒个位和分十位进行计数,用74LS161构成模六(六进制)计数器实现对秒的十位进行计数。
利用计数器的异步清零端,通过简单的电路使电路具有开机清零功能和随时清零功能。
利用校分电路,校正分时刻的数字,并可以利用校分先于蜂鸣电路来节省时间。
分部原理图:1.脉冲信号发生电路振荡器是数字时钟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英晶体振荡器提供的脉冲频率为32768Hz(=215Hz),而分频器CC4060的最大分频系数是214,因此两者组合最小可提供2Hz的脉冲信号,为得到秒脉冲信号,还需经过一个二分频器件(由D 触发器74LS74实现)。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8fe32891eb91a37f0115ca4.png)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数字计时器设计姓名:学号: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2013-9-6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实现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
2、了解各单元再次组合新单元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实现0分0秒到59分59秒的可整点报时的数字计时器。
三、实验内容:1、设计实现信号源的单元电路。
2、设计实现0分0秒到59分59秒的计时单元电路。
3、设计实现快速校分单元电路,含防抖动电路。
4、加入任意时刻复位单元电路。
5、设计实现整点报时的单元电路。
四、实验所用元件及功能介绍元件型号数量NE555 1片CD4040 1片CD4518 2片CD4511 2片74LS00 3片74LS20 1片74LS21 3片74LS74 1片电容0.047uf 1个电阻1504个电阻1k1个电阻3k1个单字屏共阴极数码管2块蜂鸣器1个开关2个2、主要芯片引脚图及功能表2.2.1、CD4511译码器图2.2.1 CD4511译码器引脚图表2.2.1 CD4511译码器功能表输入输出LT BI LE D4 D3 D2 D1 g f e d c b a 字符测灯0 ×××××× 1 1 1 1 1 1 1 8 灭零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消隐锁存 1 1 1 ××××显示LE=0→1时数据译码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1 0 1 0 1 1 0 1 1 2 1 1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3 1 1 0 0 1 0 0 1 1 0 0 1 1 0 4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0 1 5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0 6 1 1 0 0 1 1 1 0 0 0 0 1 1 1 7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8 1 1 0 1 0 0 1 1 1 0 0 1 1 1 92.2.2、CD4518计数器图2.2.2 CD4518BCD码计数器引脚图表2.2.2 CD4518BCD码计数器功能表:输入输出CR CP EN Q3 Q2 Q1 Q0 清零 1 ××0 0 0 0 计数0 ↑ 1 BCD码加法计数保持0 ×0 保持计数0 0 ↓BCD码加法计数保持0 1 ×保持2.2.3、CD4040分频器图2.2.3 CD4040分频器引脚图2.2.4、NE555定时器图2.2.2 NE555定时器引脚图表2.2.2 NE555定时器功能表Vi1(引脚6) Vi2(引脚2) VO(引脚3) (引脚4 )0 ××01 >2/3Vcc >1/3Vcc 01 <2/3 Vcc <1/3Vcc 11 <2/3 Vcc >1/3Vcc 不变2.2.5、74LS74 D触发器图2.2.5 74LS74D触发器引脚图表2.2.5 74LS74D触发器功能表输入输出CP D清零×0 1 ×0 1 置“1”× 1 0 × 1 0 送“0”↑ 1 1 0 0 1 送“1”↑ 1 1 1 1 0 保持0 1 1 ×保持不允许×0 0 ×不确定2.2.6、74LS00 双四与非门图2.2.6 74LS00双四与非门引脚图2.2.7、74LS20 四入双与非门图2.2.7 74LS20 四入双与非门引脚图2.2.8、74LS21四入双与门图2.2.8 74LS21四入双与门引脚图3、电子计时器设计原理3.1、各部分电路解析3. 1.1、脉冲发生电路脉冲发生电路即为电子计时器产生脉冲的电路,本文采用NE555振荡器和CD4040分频器产生实验所需要的脉冲信号频率其中:f0=1.44/[(R1+2R2)C]=4.38kHz R1=1KΩ,R2=3KΩ,C=0,047uF。
南理工电类综合实验报告FM调制解调的数字实现
![南理工电类综合实验报告FM调制解调的数字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1d7ed162284ac850ac024278.png)
《电类综合实验》仿真报告实验课题:FM调制解调的数字实现指导教师:刘光祖学生姓名:院系:电光学院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实验时间:2016.05.09至2016.05.13一、实验背景1.FPGA简介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专用集成电路领域一种半定制的集成数字芯片,其最大特点是现场可编程,既解决了全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逻辑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FPGA的内部结构由CLB、RAM、DCM、IOB、Interconnect 等构成。
如下给出了FPGA的最典型的结构:FPGA开发的一般流程:1(a) 1(b)2.DE2-115开发板简介本实验中所用开发板为Altera公司的DE2-115。
如下为开发板的配置列表:•Altera Cyclone® IV 4CE115 FPGA 器件•Altera 串行配置芯片:EPCS64•USB Blaster 在线编程;也支持JTAG和AS可编程方式•2MB SRAM•两片64MB SDRAM•8MB Flash memory•SD卡插槽•4个按钮•18个滑动开关•18个红色LED•9个绿色LED•50M时钟源•24位音频编解码器,麦克风插孔•电视解码•RJ45 2G以太网接口•VGA连接器•含有USB_A和USB_B连接器的主从控制器•RS232收发器和9针连接器•PS/2鼠标和键盘连接器•红外接收器ControlPanel是开发板自带的一个工具软件,可以通过该软件提供的图形界面直接对FPGA上的各个外设进行操作。
通过该操作可以确认PC机与开发板的连接是否正确,开发板的硬件工作是否正常。
ControlPanel的安装过程如下:确保QUARTUS II 10.0 或以上版本能被成功安装;将开关RUN/PROG切换到RUN位置;将USB接线连接至USB驱动端口,供12V电源并打开开关;打开主机上的可执行文件DE2_115_ControlPanel.exe,controlPanel的用户界面如下:DE2_115_ControlPanel.exe一旦被启动,DE2_115_ControlPanel.sof程序流文件将会被自动加载;如果未连接,点击CONNECT,点sof文件将会重新加载到板子上;注意,控制面板将会占用一直到你关闭那个端口,除非你关闭USB端口,否则你不能使用QUARTUS II 来下载文件;控制面板现在可以使用了,通过设置一些LED灯ON/OFF的状态来观察DE2-115上的状态。
南理工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南理工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a05727b307e87101f696e1.png)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题目: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日期: 2015年11月6号目录实验一正交调制器实验 (2)实验二正交相干检波器 (7)实验三匹配滤波器 (12)实验四动目标检测及相参积累 (17)实验五线性调频脉冲压缩 (29)实验总结 (35)实验一正交调制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正交调制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正交调制器的电路组成。
二、实验仪器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三、实验原理正交调制是一种特殊的复用技术,一般是指利用两个频率相同但相位相差90度的正弦波作为载波,同时传送两路互相独立的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图一是具体的调制器功能框图。
图一正交调制器功能框图如图一所示,两路互相正交的信号i(t)和q(t)分别调制角频率为W c的互相正交的正弦波调制,调制后两路相加的波形为:如果两路正交的信号i(t)和q(t)分别为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复包络的实部和虚部,即:2(t )c o s (k t )i π=,2q(t)sin(k t )π=正交调制器的输出则为:显然,正交调制器的输出为载频频率为W c 的线性调频脉冲信号。
四、实验电路本实验装置主要由波形产生电路以及正交调制电路两个模块组成,硬件方面主要使用了单片机和FPGA 两种可编程的器件联合实现的。
单片机处理开关扫描和显示电路,FPGA 实现波形产生与输出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系统原理框图如图二所示。
图二 正交调制器实验装置原理框图本实验装置的单片机选用的是Atmel 公司的单片机AT89C55WD,如图三单片机的数据地址复用口全部与FPGA 相连,此外地址的高三位也与FPGA 相连,这主要是为了让FPGA 承担为单片机地址译码器选通外设的作用。
单片机的WR 、RD 和ALE 也与FPGA 相连,这是为了保证单片机与FPGA 的通信时的时序问题。
单片机的IO 口PI 口全部接到开关上,使用独立式按键结构中的查询方式。
南理工dds电类综合实验报告(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设计大学论文
![南理工dds电类综合实验报告(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设计大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5a532f43323968011c92ce.png)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电类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作者: 袁一超学号:514101001333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 航天工程题目: (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设计指导者:花汉兵姜萍2015年6月电类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中文摘要电类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外文摘要电类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第I 页共II 页目次1设计内容 (1)2方案论证 (1)2.1DDS 概念 (1)2.2DDS 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3DDS 的工作流流程图 (1)2.4DDS 的总体框图 (2)3设计要求 (3)3.1设计基本要求 (3)3.2设计提高部分要求 (3)4各基本电路子模块设计原理 (3)4.1脉冲发生电路 (3)4.1.1二分频 (4)4.1.2三分频 (4)4.1.3八分频 (4)4.1.4十分频 (5)4.1.5千分频 (5)4.1.6总脉冲电路图 (5)4.2频率和相位调节电路 (5)4.2.1设计原理 (5)4.2.2频率和相位调节电路总图 (6)4.3累加器 (8)4.3.1累加器的原理 (8)4.3.2电路 (8)4.3.3波形仿真 (9)4.4加法器 (9)4.4.1设计原理 (9)4.4.2电路图 (10)4.5波形存储器(ROM) (10)4.5.1波形存储器(ROM)的原理 (10)4.5.2存储器(ROM)的设计 (11)4.6DDS电路 (15)4.6.1设计原理 (15)4.6.2电路总图 (15)4.7测频电路 (15)4.7.1设计原理 (15)4.7.2测频电路电路图 (16)4.8动态显示电路 (17)4.8.1设计原理 (17)电类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第II 页共II 页4.8.2电路图 (17)4.9消颤电路 (18)4.9.1设计原理 (18)4.9.2电路图 (18)5整体封装图 (18)6管脚分配仿真下载 (19)6.1管脚分配 (19)6.2仿真 (19)6.3下载 (20)结论 (21)参考文献 (22)电类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第1 页共22 页1设计内容设计一个频率及相位均可控制的具有正弦和余弦输出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 简称DDFS或DDS)。
2024年南理工实习报告7篇
![2024年南理工实习报告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f7c23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4.png)
2024年南理工实习报告7篇南理工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了解线切割、钳工、数控车床、工业安全、快速成型、热处理、铸造、塑料加工、车工、汽车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增强自己对各方面知识的认识。
二、实习基本要求:掌握线切割、钳工、数控车床、工业安全、快速成型、热处理、铸造、塑料加工、车工、汽车基本知识和入门操作;三、实习内容:通过观看视频演练,老师讲解和实际操作初步认识线切割、钳工、数控车床、工业安全、快速成型、热处理、铸造、塑料加工、车工、汽车的基本内容。
四、实验心得时光匆匆,两周的时间转瞬而逝,这两周的金工实习以来,我通过聆听老师讲解和实际操作学到了很多关于工厂机械方面的知识,这是在本专业所不能接触的知识,我很高兴自己能有机会了解到那么多的知识,并从中受益匪浅。
经过这两周的学习,我对每个工种都有了初步了解:(一)线切割线切割是我很感兴趣的一种工种,所以我学得也比较认真。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线切割吧,电火花线切割简称线切割。
它是在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不仅使电火花加工的应用得到了发展,而且某些方面已取代了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
如今,线切割机床已占电火花机床的大半。
它是利用移动的细金属丝作为工具电极,在金属丝与工件间通以脉冲电流,利用脉冲放电的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
由于使用数控技术来控制工件和金属丝的切割运动,因此常称为数控线切割加工。
我们首先观看老师用电火花数控切割机床打孔走线,可以看到线切割还是比较高效率的,一个几厘米厚的钢板,一分钟不到就可以打孔,切割成形。
接着,老师让我们回到电脑前,并教我们使用CAXA线切割软件进行数控编程,说白了就是利用CAXA线切割的CAD功能绘制加工图形,生成加工轨迹及加工仿真,最后生成线切割加工程序和进行机床加工。
初步的软件学习很简单,我们很快上手了。
然后,老师让我们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并生成编码程序。
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大展拳脚。
有的画了一朵花,有的画了一个五角星,甚至有人画了一个人形,而我画了一个六芒星。
南理工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南理工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13f63ba26925c52cc5bff7.png)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题目: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日期: 2015年11月6号目录实验一正交调制器实验 (2)实验二正交相干检波器 (7)实验三匹配滤波器 (12)实验四动目标检测及相参积累 (17)实验五线性调频脉冲压缩 (29)实验总结 (35)实验一 正交调制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正交调制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正交调制器的电路组成。
二、实验仪器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 三、实验原理正交调制是一种特殊的复用技术,一般是指利用两个频率相同但相位相差90度的正弦波作为载波,同时传送两路互相独立的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图一是具体的调制器功能框图。
图一 正交调制器功能框图如图一所示,两路互相正交的信号i(t)和q(t)分别调制角频率为W c 的互相正交的正弦波调制,调制后两路相加的波形为:(t)i(t)cosw (t)sinw c c x t q t=+如果两路正交的信号i(t)和q(t)分别为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复包络的实部和虚部,即:2(t)cos(k t )i π=,2q(t)sin(k t )π= 正交调制器的输出则为:222x(t)(t)cos (t)sin cos(k t )cos()sin(k t )sin()cos(k t )c c c c c i t q t t t t ωωπωπωωπ=+=-=+显然,正交调制器的输出为载频频率为W c 的线性调频脉冲信号。
四、实验电路本实验装置主要由波形产生电路以及正交调制电路两个模块组成,硬件方面主要使用了单片机和FPGA 两种可编程的器件联合实现的。
单片机处理开关扫描和显示电路,FPGA 实现波形产生与输出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系统原理框图如图二所示。
图二正交调制器实验装置原理框图本实验装置的单片机选用的是Atmel公司的单片机AT89C55WD,如图三单片机的数据地址复用口全部与FPGA相连,此外地址的高三位也与FPGA相连,这主要是为了让FPGA承担为单片机地址译码器选通外设的作用。
南理工EDA1实验报告-模电仿真
![南理工EDA1实验报告-模电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913f40c981c758f5f71f6708.png)
EDA设计(Ⅰ)实验报告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914104姓名:指导老师:宗志园目录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要求 (2)三、实验原理图 (3)四、三极管参数测试 (3)五、电路静态工作点测试 (6)六、电路动态参数测试 (8)七、频率响应测试 (10)八、数据表格 (10)九、理论分析 (11)十、实验分析 (11)实验二差动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12)一、实验目的 (12)二、实验要求 (12)三、实验原理图 (12)四、三极管参数测试 (13)五、电路工作测试 (18)六、电路增益测试 (18)七、数据表格 (21)八、理论分析 (22)九、实验分析 (22)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23)一、实验目的 (23)二、实验要求 (23)三、实验原理图 (24)四、电路指标分析 (25)五、电路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30)六、电路的最大不失真电压 (31)七、数据表格 (32)八、误差分析 (33)九、实验分析 (33)实验四阶梯波发生器电路的设计 (34)一、实验目的 (34)二、实验要求 (34)三、实验原理图 (35)四、实验原理简介 (35)五、电路分级调试步骤 (36)六、误差分析 (40)七、电路调整方法 (40)八、实验分析 (40)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一、实验目的(1)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峰值5mV ,负载电阻5.1kΩ,电压增益大于70.(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正常放大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3)在正常放大状态下测试:1.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β、r be、r ce值;2.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3.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 L、f H值.二、实验要求(1)给出单级放大电路原理图.(2)实验过程中各个参数的电路仿真结果:1.给出测试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β、r be、r ce值的仿真图;2.给出电路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不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图;3.给出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的仿真图;4.给出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所有测试图中要有相关仪表或标尺数据).(3)给出相关仿真测试结果.(4)理论计算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并和测试值做比较,分析误差来源.三、实验原理图图1-1 实验原理图四、三极管参数测试图1-2 电路静态工作点(1)输入特性图1-3 测量输入特性曲线电路图图1-4 输入特性曲线(2)输出特性图1-5 测量输出特性曲线电路图图1-6输出特性曲线(3)根据图1-4及公式i V rb be be ∆∆= , 可计算出r be = . (4)根据图1-6及公式V r c CE ce ∆∆= ,可计算出r ce = . (5)根据图1-2.五、电路静态工作点测试(1)饱和失真图1-7饱和失真波形图1-8饱和失真数据(2)截止失真图1-9截止失真波形及其数据(3)正常放大黄色曲线为输入波形,蓝色曲线为输出波形.图1-10正常放大波形六、电路动态参数测试(1)Av图1-11 Av测量电路计算,得到.(2)Ri图1-12 Ri测量电路计算,得到.(3)Ro图1-13 Ro测量电路计算,得到. 七、频率响应测试图1-14 频率响应测试八、数据表格表1-1 静态工作点调试数据表1-2 电路正常工作数据九、理论分析(1)Ri理论值:.误差:.(2)Ro理论值:.误差:.(2)Av理论值:.误差:.十、实验分析本实验是EDA的第一项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初步了解了电路仿真的基础知识和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完成了第一个电路:单机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参数测量。
电子信息专业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专业综合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e215b11a37f111f1855b93.png)
电子信息专业综合设计报告一、目的运用单片机原理及其常规常用电路等知识,根据题目要求对各种功能进行软件仿真和制作硬件电路,并在电路板上实际调试实现。
从而加深对本专业综合知识的理解, 把学过的比较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比较系统的学习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应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调试能力以及报告撰写能力等有一定的提高。
二、要求(为了设计选型采购方便,我们提供了一些芯片做参考,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选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芯片。
)单片机常规应用综合设计要求如下:(1)按键部分:能通过数码管显示所有20个按键值(能区别就可以)(2)声音告警:通过IO口能控制蜂鸣器发声。
(3) LED部分:要实现8个LED灯的轮流点亮(跑马灯)(4) LCD部分:液晶屏1602只需要显示自己的学号, 12864的液晶屏上还需要显示自己的中文姓名。
显示要求如:XB123200101 张三(5) DA数摸转换电路:要求通过DAC0832芯片,控制一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从亮到灭逐渐变化的过程(6) AD模数转换电路:通过调节电位器,改变模拟输入电压,通过ADC0804,进行电压采集转换,并在数码管上简单实时显示(0~255之间)。
(7)串口232通信:实现电脑与单片机的通讯(能实现程序下载就可以)。
(8) EEPROM:能够改变AT24C02某个单元的内容,并显示到数码管上如:对AT24C02里某个特定单元每隔一秒加一,并实时显示数值(9)实时时钟:能够控制时钟芯片DS1302,读写当前日期,并显示到LCD上显示要求如:2012/10/26 08:18:00(10)温度检测:利用传感器DS18B02检测温度。
并在LCD上显示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当前温度,显示要求如:TEMP:25.5 O C (11)红外接收:利用红外接收头VS1838B能够接收,红外遥控器发射的信号,并在LCD上显示要求如:00 FF(用户码) 1C E3(数据码)(12) USB转串口:系统要求实现USB转串口电路(使用CH340T),系统可以通过串口直接对宏晶STC的单片机进行程序烧写。
南理工电子电工实验2
![南理工电子电工实验2](https://img.taocdn.com/s3/m/abc43f2d2f60ddccda38a0a6.png)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II)实验报告——数字计时器设计班级:9121042102学号: 912116660123姓名:王刚指导老师;钟徳荣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要求 (3)三、实验内容 (3)四、实验器件 (3)五、元器件引脚图及功能表 (4)六、实验原理 (10)1.秒脉冲发生电路 (11)2.计时器电路 (11)3.译码显示电路 (12)4.报时电路 (13)5.校分电路 (14)6.清零电路 (15)七、逻辑图 (16)八、引脚接线图 (16)九、实验总结 (16)参考文献 (17)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会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单元间设计组合。
二、实验要求实现从00′00″到59′59″的多功能数字计时器,并且满足规定的清零,快速校分以及报时功能的要求。
三、实验内容1.设计、安装、调试脉冲发生电路。
2.设计、安装、调试59′59″计时器电路。
3.设计、安装、调试译码显示电路。
4.设计、安装、调试任意状态清零电路。
5.设计、安装、调试快速校分电路。
6.设计、安装、调试整点报时电路(59′53″、59′55″、59′57″时发出频率为500Hz的低声;59′59″时发出频率为1KHz的高声)。
7.设计1-5项联接构成数字计时器电路四、实验器件1、集成电路:NE555 1片(多谐振荡)CD4040 1片(分频)CD4518 2片(8421BCD码十进制计数器)CD4511 4片(译码器)74LS00 3片(与非门)74LS20 1片(4输入与非门)74LS21 2片(4输入与门)74LS74 1片(D触发器)2、电阻:1KΩ1只3KΩ1只330Ω(300Ω)28只3、电容:0.047uf 1只4、共阴极双字屏显示器两块。
五.元器件引脚图及功能表1.NE555 1片(多谐振荡):(1)引脚布局图:图1 NE555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2.CD4040 1片(分频):(1)引脚布局图:图2 CD4040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说明:CD4040是一种常用的12分频集成电路。
南理工EDA1实验报告
![南理工EDA1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a5fc4a33687e21af45a9f2.png)
南京理工大学EDA设计(Ⅰ)实验报告作者:学号:学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实验日期: 2013年8.26 —8.30摘要本报告主要概述了有关模电方面的4个实验: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以及电路各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差动放大电路的设计以及电路各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以及引入负反馈对电路各参数的影响阶梯波发生器电路的设计文中对电路中各个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并和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模拟电路中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指导我们更好的学习。
关键词模拟电路设计实验分析理论对比AbstractThis report mainly describes 4 experiments of analog electronic circuit:C 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ingle stage amplifier circuit design and circuitparametersC 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circuit design and circuitparametersD esign of multistage amplifier circuit and negative feedback effects onvarious parameters of the circuit.T he design of wave generator circuit ladderThe article on the various circuit parameters on circuit performance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s and data analysis, and compare data and theory to help us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nalog circuit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experiment, to guide us to better learning.Keywords Analog Circuit Design Experimental analysis Theoretical comparison目录实验一 (1)实验二 (14)实验三 (21)实验四 (29)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一、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南理工电类综合实验报告
![南理工电类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37d03a67ec102de2bd897e.png)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DDS直接频率合成器学院: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摘要本实验主要是利用所学的数字逻辑电路的知识和对SmartSOPC实验箱熟练使用,借助QUARTUS Ⅱ软件设计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并进行仿真,下载至实验箱上用示波器进行检查与验证。
能够输出多种波形:正弦波、余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
并且可以通过开关输入四位的频率控制字来改变采样频率和输入四位的相位控制字来改变波形的相位。
关键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频率控制;相位控制AbstractThis experiment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Digital Logic Circuit, based on the proficient use of SmartSOPC experiment box and QUARTUS II software. The DDS system,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 can be designed and simulated on QUARTUS II and be checked on the experiment box with the help of oscilloscope.And it can input four-width frequency control word using switch to change the sampling frequency and four-width phase control word to change the phase of the waveform. Also the frequency measuring and display decoding module are added,so the frequency of the output waveform,frequency control word and phase control word can be measured and displayed by the digital display.Key words:DDS;Frequency-controlling;Phase-controlling目录摘要 (1)目录 (2)一、正文 (3)1.1 设计要求说明 (3)1.2 系统工作原理 (4)1.3 子模块设计原理 (6)1.3.1 分频电路 (6)1.3.2 相位累加电路模块 (8)1.3.3 累加器设计 (9)1.3.4 频率预置和调节电路 (10)1.3.5 相位控制电路 (12)1.3.6 波形存储器设计 (12)1.3.7 测频电路 (14)1.3.8 不同波形显示电路 (15)1.3.9译码显示电路 (15)1.4 调试与仿真 (16)1.5 编程下载 (18)二、实验仪器与示波器结果 (19)三、结论 (22)2.1 实验结果 (22)2.2 实验问题 (22)2.3 实验总结 (23)三、参考文献 (23)1.1、设计要求说明1.设计完成内容设计了一个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能够输出多种波形:正弦波、余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300c19ccf84b9d528ea7aea.png)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2.熟悉硬件设计原理3.熟悉软件编程方法二、实验仪器PC机、示波器、综合实验板、数字表,频率计三、实验设计原理1.硬件设计原理(1)整体设计框图图1-1 整体设计方框图其中,图的上半部分为测量部分,下半部分为操纵部分CPU:AT89C52I/O:人机接口,7290D/A:5618直流电机:V =24vm(2)硬件要紧由三块集成芯片和直流电机、光电转速传感器等组成。
①信号产生与放大整形图1-2 信号产生与放大整形示意图注:圆盘上有360个孔,因此每转输出360个脉冲。
光电转速传感器:传感器的作用是将各种现场的被测物理量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
转速传感器将电动机转速转化为电压信号,作为整个系统的输入。
本实验中采纳光电式转速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一个圆周上有平均分布小孔的圆盘来操纵发光二极管的光强,使光的强度呈周期性变化。
光电二极管的回路电流也呈周期性变化,频率f=N/60×360=6N Hz,其中N为转速,单位为R/min。
信号放大整形: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比较小,一样只有几毫伏到几十毫伏,不足以驱动后边与之相连的芯片,并混有许多干扰信号,因此必须将信号放大到与下一极芯片驱动电压相匹配的程度,并去除干扰,变成一个方波信号。
本实验中电动机、光电传感器及信号放大整形电路都集成到一块,封装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内。
输出的信号通过反向器(近一步提供驱动)和缓冲器后输送给AT89C52单片机T0管脚。
②数据采集与处理单稳态触发器测速装置缓冲器单片机1秒1GT0图1-3 数据采集与处理框图电路板上有一个由555集成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提供1秒钟的定时,来操纵74HC244缓冲器的通与断,如此单片机计数器一次所累积的数即为脉冲频率,经换算后可得到电动机的转速。
图1-4 定时电路原理图单稳态触发器的特点是:电路有两个工作状态:个稳态,一个暂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题目: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日期: 2015年11月6号目录实验一正交调制器实验 (2)实验二正交相干检波器 (7)实验三匹配滤波器 (12)实验四动目标检测及相参积累 (17)实验五线性调频脉冲压缩 (29)实验总结 (35)实验一 正交调制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正交调制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正交调制器的电路组成。
二、实验仪器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三、实验原理正交调制是一种特殊的复用技术,一般是指利用两个频率相同但相位相差90度的正弦波作为载波,同时传送两路互相独立的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图一是具体的调制器功能框图。
图一 正交调制器功能框图如图一所示,两路互相正交的信号i(t)和q(t)分别调制角频率为W c 的互相正交的正弦波调制,调制后两路相加的波形为:(t)i(t)cosw (t)sinw c c x t q t =+如果两路正交的信号i(t)和q(t)分别为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复包络的实部和虚部,即:2(t)cos(k t )i π=,2q(t)sin(k t )π= 正交调制器的输出则为:222x(t)(t)cos (t)sin cos(k t )cos()sin(k t )sin()cos(k t )c c c c c i t q t t t t ωωπωπωωπ=+=-=+ 显然,正交调制器的输出为载频频率为W c 的线性调频脉冲信号。
四、实验电路本实验装置主要由波形产生电路以及正交调制电路两个模块组成,硬件方面主要使用了单片机和FPGA 两种可编程的器件联合实现的。
单片机处理开关扫描和显示电路,FPGA 实现波形产生与输出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系统原理框图如图二所示。
图二正交调制器实验装置原理框图本实验装置的单片机选用的是Atmel公司的单片机AT89C55WD,如图三单片机的数据地址复用口全部与FPGA相连,此外地址的高三位也与FPGA相连,这主要是为了让FPGA承担为单片机地址译码器选通外设的作用。
单片机的WR、RD 和ALE也与FPGA相连,这是为了保证单片机与FPGA的通信时的时序问题。
单片机的IO口PI口全部接到开关上,使用独立式按键结构中的查询方式。
如图四所示,按键输入低电平有效,上拉电阻保证按键断开时,I/O口为高电平。
图三单片机与FPGA连接示意图图四单片机与开关连接示意图本实验装置使用四只数码管作为显示,选用共阴电路。
因单片机的I/O口有限,故使用串行移位寄存器74HC595串行连接以控制显示器的显示输出。
在单片机只需要用三个I/O口分别于74HC595的14脚,11脚和12脚。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装置的连接2.Q9座“input”对应的“DDS信号产生器实验装置”输出频率设置为10MHz;3.测量,记录并分析波形。
六、实验结果1.DISP3=3,DISP2=2,此时观察的为10MHz中频参考本振信号,观察示波器输出,得到图形如下:幅度平衡度为:20lg(384/648)=-4.54dB相位平衡度为:|(26-24.5)/(26+24.5)|*90°=2.67°2.DISP4=1,DISP3=1,DISP2=4,此时观察的为I&Q线性调频脉冲信号波形。
观察示波器输出,得到图形如下:3.DISP4=1,DISP3=5,DISP2=4,此时观察的为10MHz中频线性调频脉冲信号波形。
观察示波器输出,得到图形如下:4.DISP4=2,DISP3=4,DISP2=1,此时观察的为BPSK状态下I路和Q路视频信号波形。
观察示波器输出,得到图形如下:5.DISP4=2,DISP3=5,DISP2=1,此时观察的为BPSK信号调制后的中频信号波形。
观察示波器输出,得到图形如下:6.DISP4=3,DISP3=4,DISP2=1,此时观察的为Fd信号I路和Q路视频信号波形。
观察示波器输出,得到图形如下:7.DISP4=3,DISP3=5,DISP2=1,此时观察的为Fd信号调制后的中频信号波形。
观察示波器输出,得到图形如下:8.DISP4=4,DISP3=4,DISP2=1,此时观察的为PN信号I路和Q路视频信号波形。
观察示波器输出,得到图形如下:9.DISP4=4,DISP3=5,DISP2=1,此时观察的为PN信号调制后的中频信号波形。
观察示波器输出,得到图形如下:实验分析:从LFM、BPSK、Fd信号和PN四种信号被调制后的中频信号频谱图可以看出,它们的中心频率都为载波频率10MHz,随着信号类型的不同,有相应的频谱差别。
LFM信号频谱近似为一个矩形框;BPSK信号为SINC函数;Fd信号是冲激函数的展宽;PN信号在载频10MHz附近近似为恒定值,约偏离中心载波频率幅值变化越大。
Fd信号I通道和Q通道由于多普勒现象的存在出现了相位差,幅度也不相同,出现了幅相不平衡。
不仅是Fd信号,因为本实验的调制采用模拟电路实现,不可避免的将会出现I 路和Q路信号幅值、相位的差别,引起幅相不平衡。
七、思考题分析10MHz 中频BPSK 信号的频谱特性、性能衡量指标。
答:频谱中心频率在10MHz ,大包络呈SINC 函数,零点在1/T 处(T 为脉冲宽度),在1/NT 处(N 为码元个数)也存在极窄的SINC 函数,使得整个频谱呈现梳齿状。
其性能衡量指标,可用频谱宽度,主旁瓣比,梳齿间隔宽度衡量。
实验二 正交相干检波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正交相干检波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运用它检测信号(例如多普勒信号)。
2. 掌握正交相干检波器幅度一致性和相位正交性(福祥不平衡)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
三、实验原理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由于信号与干扰混合波形的振幅和相位均含有信息,因此对信号最佳处理应在接收机的中频进行。
但是,对信号进行数字处理时,在中频进行采样时十分困难的。
由于中频本身并无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含在中频的复包络中。
因此,须将中频信号变成等效的复数视频信号,以利于数字处理。
正交相干检波器就是一种将中频信号变换成复数视频信号的装置。
Y I (t)Y Q (t)X(t图 1 正交相干检波器功能框图假定图1中输入的实窄带信号为:)](2cos[)()(0t t f t a t x ϕπ+=其中,a(t)为实窄带信号的幅度调制;f0为实窄带信号的中频,为实窄带信号的相位调制。
如果)(t x 用复指数表示,可写成:tf j t f j t j e t e e t a t x 0022)()()()(ππϕμ==其中,)()()(t j e t a t ϕμ=是复包络,是负载频。
中的信息全部包含在复包络中,所以只要处理就能得到信)(t ϕt f j e 02π)(t x )(t μ)(t μ号的全部信息。
复包络可以进一步写成:)(sin )()(cos )()()()(t t ja t t a e t a t t j ϕϕμϕ+==参见图1,I 支路乘法器的输出为:)]}(4cos[)(){cos ()2cos()](2cos[)(2)()(000t t f t t a t f t t f t a t x t x L ϕπϕπϕπ++=+=经过低通滤波(LPF )以后输出为:)(cos )()(t t a t y I ϕ=同样,Q 支路的输出为:)]}(4sin[)(){sin ()2sin()](2cos[)(2)()(000t t f t t a t f t t f t a t x t x L ϕπϕπϕπ+-=+= 经过低通滤波(LPF )以后输出为:)(sin )()(t t a t y Q ϕ=用作为实部,作为虚部,组成一复信号恰好是中频)(t x 的复包络。
即: )()()(t jy t y t Q I +=μ 因和均作为视频信号,而且包含了原信号的幅度和相位:)()()(,)()()(122t y t y tg t t y t y t a I Q Q I -=+=ϕ经变换后,就可对信号进行数字处理。
四、实验内容1. 观看I 、Q 两路正交信号。
2. 根据记录的波形数据,测量两路信号的幅相不平衡度。
3. 幅相不平衡度的测量方法:正交信号如图2所示,从示波器上读取正交I 、Q 信号的电压幅度值为AI 和AQ ,按公式:)(lg 20dB A A A Q I =∆, 计算幅度平衡值。
测量TA 和TB 的值,按公式:︒⨯+-=∆90)/()(TB TA TB TA ϕ计算相位平衡度。
)(t μ)(t y I )(t y Q )(t y I )(t y Q图1 正交信号波形五、实验步骤1.实验装置的连接实验装置的Q9座“SIN”和“FO”分别连接到两台“DDS信号产生器实验装置”上;Q9座“OUT1”和“OUT2”分别连接到示波器的两个输入端“CH1”和“CH2”上;正确连接“+5V”和“±12V”电源。
2.Q9座“FO”对应的“DDS信号产生器实验装置”输出频率设置为10MHz(设置方法见“DDS信号产生器实验”);3.Q9座“SIN”对应的“DDS信号产生实验装置”输出频率从9.6MHz到9.999MHz,分别按“K1”键和“K2”键,记录波形,并将测试数据填入表格。
4.记录波形9.6MHz9.7 MHz9.8 MHz9.9 MHz9.95 MHz9.97MHz9.99 MHz9.999 MHz5.测试中频本振(/FO、FO)的幅相不平衡度。
波形如下:六、实验分析(1)从表格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输入信号SIN的频率偏离检波器理论中频本振频率10MHz,将出现幅相不平衡的现象,且频率不同,幅相不平衡的程度也不同。
频率偏离越大,幅相不平衡现象越明显。
也就是说,如果雷达回波信号有多普勒频移,频移越大,幅相不平衡的影响就越严重。
(2)从表格3可以看出,实验用中频本振信号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幅相不平衡,用它来参与解调,必然使得输出信号呈现一定的幅相不平衡。
(3)LPF前的信号是解调处理前的中频正交信号,LPF后的信号是解调后的输出视频信号。
它们都呈现出了幅相不平衡的特点。
七、思考题(1)幅相不平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原因来自两个方面:A.本振信号由模拟信号产生,模拟移相器输出正交的SIN和COS信号,很难完全保证幅度完全相同,相位相差90°。
采用这样的本振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乘以后,必然导致幅相不平衡。
B.实验中解调乘法完成以后,采用模拟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再经放大处理得到视频I路和Q路信号。
由于模拟滤波器和放大器不可能做到电路元件参数完全一致,再加上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输出也不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