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病人的护理ppt
合集下载
锁骨骨折护理PPT课件
![锁骨骨折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24766baaea998fcd220e44.png)
4
四、骨折分型
1 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 的弧形。
2 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 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下前方移位。
3 粉碎性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三分之 一有小骨片成垂直移位。
5
五、检查方法
•
实验室检查:
•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
•
2.胸膜及肺损伤 由于锁骨邻近胸膜的顶部和上肺叶,移位的锁
骨骨折可造成气胸及血胸。合并气胸的发生率可高达30%。
•
3.臂丛神经损伤 锁骨骨折移位时可造成臂丛神经根的牵拉损伤。
损伤部位常在锁骨上,颈椎横突水平,或神经根自脊髓分支处。骨折
块的移位也可在局部造成臂丛神经的直接损伤,构成尺神经的分支常
易受累。
需摄断层X线像或行CT检查。
•
锁骨内1/3前后位X线像与纵隔及椎体相重叠,不易显示出骨折。拍
摄向头倾斜40°~45°X线像,有助于发现骨折线。有时需行CT检查。
6
六、并发症
•
1.邻近的骨与关节损伤 可合并肩锁、胸锁关节分离、肩胛骨骨折。
当锁骨骨折合并肩胛颈移位骨折时,由于上肢带失去骨性的支撑连接
作用,骨折端明显不稳。
锁骨骨折
---治疗及其护理
1
一、概况
• 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全长位于皮下, 为上肢带与躯干连接的惟一骨性结构。易遭 受外力发生骨折,在儿童时期
• 尤为多见。
2
二、症状体征
• 临床表现为锁骨骨折处局部肿胀、畸形。骨折近 段上翘,上臂连同肩下坠。儿童常因肩部疼痛将 患侧上臂靠在胸壁上,或以健手托住患侧肘部。 病儿头常倾斜向患侧,以缓解因胸锁乳突肌牵拉 引起的疼痛。触诊时骨折部位压痛,可触及骨擦 音及锁骨的异常活动。
四、骨折分型
1 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 的弧形。
2 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 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下前方移位。
3 粉碎性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三分之 一有小骨片成垂直移位。
5
五、检查方法
•
实验室检查:
•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
•
2.胸膜及肺损伤 由于锁骨邻近胸膜的顶部和上肺叶,移位的锁
骨骨折可造成气胸及血胸。合并气胸的发生率可高达30%。
•
3.臂丛神经损伤 锁骨骨折移位时可造成臂丛神经根的牵拉损伤。
损伤部位常在锁骨上,颈椎横突水平,或神经根自脊髓分支处。骨折
块的移位也可在局部造成臂丛神经的直接损伤,构成尺神经的分支常
易受累。
需摄断层X线像或行CT检查。
•
锁骨内1/3前后位X线像与纵隔及椎体相重叠,不易显示出骨折。拍
摄向头倾斜40°~45°X线像,有助于发现骨折线。有时需行CT检查。
6
六、并发症
•
1.邻近的骨与关节损伤 可合并肩锁、胸锁关节分离、肩胛骨骨折。
当锁骨骨折合并肩胛颈移位骨折时,由于上肢带失去骨性的支撑连接
作用,骨折端明显不稳。
锁骨骨折
---治疗及其护理
1
一、概况
• 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全长位于皮下, 为上肢带与躯干连接的惟一骨性结构。易遭 受外力发生骨折,在儿童时期
• 尤为多见。
2
二、症状体征
• 临床表现为锁骨骨折处局部肿胀、畸形。骨折近 段上翘,上臂连同肩下坠。儿童常因肩部疼痛将 患侧上臂靠在胸壁上,或以健手托住患侧肘部。 病儿头常倾斜向患侧,以缓解因胸锁乳突肌牵拉 引起的疼痛。触诊时骨折部位压痛,可触及骨擦 音及锁骨的异常活动。
锁骨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锁骨骨折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ca16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f.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锁骨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 锁骨骨折概述 • 锁骨骨折的治疗 • 锁骨骨折的护理 • 锁骨骨折的预防
01
锁骨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锁骨骨折是指锁骨骨质完整性的 破坏,多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引 起。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锁骨骨折可分为 中部、中-近端和近端骨折;根据 骨折形态,可分为横断、斜行和 粉碎性骨折。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主要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如跌 倒、撞击等。
发病机制
当暴力作用于锁骨时,骨骼无法承受 其力量而发生断裂。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锁骨骨折后,患者可出现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患侧肩关节活动受限。
诊断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进行诊断。X线检查可明确骨 折部位及类型,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细节。
02
锁骨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悬吊固定
利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将患肢悬吊起来,保 持骨折部位静止,以促进骨折愈合。
手法复位
在麻醉下进行骨折部位的复位,恢复骨骼的 正常解剖结构。
石膏固定
将患肢固定在功能位,以维持骨折部位的稳 定性,促进骨折愈合。
手术治疗
01
02
03
切开复位内固定
通过手术切开骨折部位, 将骨折复位后用钢板、钢 丝或髓内针等内固定材料 固定。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骨骼系统的异常,以便早期治疗和预防。
保持骨骼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补充钙质、维生素D等骨骼所需的营养素,以维持骨骼健康。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锁骨骨折病人护理查房ppt
![锁骨骨折病人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271f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c.png)
呼吸功能改善情况
评估患者呼吸功能是否改善, 记录相关指标如血氧饱和度等 。
心理状态变化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记录其心 理状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
整护理方案。
XXX
PART 04
锁骨骨折病人护理案例分 析
REPORTING
案例一:老年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恢 复期较长,需特别关注
详细描述
REPORTING
新技术与新方法
3D打印技术在锁骨骨折固定中的应用
01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的内固定物,为锁骨骨折提供更精
确、稳定的固定方式。
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
02
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应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提高手术精度和
减少手术创伤。
新型敷料和药物涂层
03
开发新型敷料和药物涂层,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01
详细描述
02
对合并其他损伤的患者进行全
面评估,了解其损伤程度和范
围。
0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注重多学科
协作。
04
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
05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了解治疗
方案和病情进展,为患者提供
全面的护理服务。
06
XXX
PART 05
锁骨骨折病人护理研究进 展
定期复查
提醒病人按时到医院进行 复查,以便及时了解骨折 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
XXX
PART 03
锁骨骨折病人护理查房要 点
REPORTING
锁骨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锁骨骨折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036527312b3169a551a44b.png)
5、肢体放置位置:平卧抬高与心 脏水平,坐走或下床时患侧上肢 屈肘90度用三角巾悬吊固定。有 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减轻疼 痛。
护理措施
6、固定后,如患者双手及前臂皮 肤颜色发白或青紫,温度降低, 有麻木感、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 失,表示有腋部神经、血管受压, 应指导患者双手叉腰,尽量使双 肩外展后伸,如症状仍不缓解, 立即报告医生予调整固定的松紧 度,直至症状解除为止。
功能锻炼指导
第三阶段,术后7-10天加强肌肉 收缩练习,如捏小球,捏紧小球, 前臂,上臂肌肉收缩,保持10秒, 重复20次/组,2—3组/天
功能锻炼指导
第四阶段,术后三周以上增加抗 阻力的肘屈伸等与前臂旋前,旋 后运动等,健肢叉腰,保持挺胸 姿势,患肢向前往后旋转,往后 旋转。重复20次/组,2—3组/天
功能锻炼指导
第一阶段。术后1—3天,做五指, 腕关节等活动,握拳,将五指分 开,腕关节旋转,重复20次/组, 2—3组/天
功能锻炼指导
第二阶段,术后3-5天,做患肢近 端与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如腕关 节,肘关节,等运动,握拳,伸 指,分指屈伸,腕绕环,肘屈伸, 前臂旋转等练习,幅度尽量逐渐 增大力度。重复20次/组,2—3 组/天
对不稳定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切开复位内固定,探查血管神经。
锁骨骨折复位 八字绷带固定
主要护理问题
1.自理缺陷综合征--- 与骨折肢体固定 后活动受限有关。
2.疼痛—与微创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骨折后预防并发症和
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 4.焦虑 5.患肢肿胀 6.有周围血管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 7.感染的危险
直接暴力:粉碎性骨折。
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压痛。锁骨上下窝变 浅或消失,皮下瘀斑,骨折处异 常隆起。
护理措施
6、固定后,如患者双手及前臂皮 肤颜色发白或青紫,温度降低, 有麻木感、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 失,表示有腋部神经、血管受压, 应指导患者双手叉腰,尽量使双 肩外展后伸,如症状仍不缓解, 立即报告医生予调整固定的松紧 度,直至症状解除为止。
功能锻炼指导
第三阶段,术后7-10天加强肌肉 收缩练习,如捏小球,捏紧小球, 前臂,上臂肌肉收缩,保持10秒, 重复20次/组,2—3组/天
功能锻炼指导
第四阶段,术后三周以上增加抗 阻力的肘屈伸等与前臂旋前,旋 后运动等,健肢叉腰,保持挺胸 姿势,患肢向前往后旋转,往后 旋转。重复20次/组,2—3组/天
功能锻炼指导
第一阶段。术后1—3天,做五指, 腕关节等活动,握拳,将五指分 开,腕关节旋转,重复20次/组, 2—3组/天
功能锻炼指导
第二阶段,术后3-5天,做患肢近 端与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如腕关 节,肘关节,等运动,握拳,伸 指,分指屈伸,腕绕环,肘屈伸, 前臂旋转等练习,幅度尽量逐渐 增大力度。重复20次/组,2—3 组/天
对不稳定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切开复位内固定,探查血管神经。
锁骨骨折复位 八字绷带固定
主要护理问题
1.自理缺陷综合征--- 与骨折肢体固定 后活动受限有关。
2.疼痛—与微创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骨折后预防并发症和
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 4.焦虑 5.患肢肿胀 6.有周围血管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 7.感染的危险
直接暴力:粉碎性骨折。
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压痛。锁骨上下窝变 浅或消失,皮下瘀斑,骨折处异 常隆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分型
• 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 的FOU型 • 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 重叠,近段向后上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 • 粉碎性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 小骨片垂直移位。
骨 折 端 移 位 情 况
近折端胸锁乳突肌向 上 远折端三角肌向下 两 缩 端锁骨下肌短
需要手术治疗。
㈡治疗方法 1.无移位或小儿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悬 吊1~3周。 2.有移位骨折应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⑴整复方法 ①体位 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 手叉腰; ②扳提 术者以膝部顶住患者
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 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 此时骨折移位可改善,如有侧方
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
方。
后面
双圈固定法
术前准备
• 禁食禁水: 次日上午手术的患者,术前一天晚上10点开始禁食禁 水。 次日下午手术患者,手术当天10点前可少量进食,10点以 后禁食禁水。 • 术前用药: 无论安排何时手术,长期服用的高血压、心脏病类药均 可在手术前用少量温开水按时吞服,糖尿病药根据护士指 导。 • 服装: 手术当天患者更换宽松的衣裤,取下随身的所有首饰, 包括首饰、发夹、隐形眼镜和活动假牙。
五、治疗
原则:
(一)保守治疗: 1.手法复位:按暴力作用的反方向进行。
2.外固定:关节部位石膏外固定。 (二)手术治疗: 1.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2.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
3.其他固定方法:可吸收钉,中空拉力螺钉
五、治疗
方法:
㈠治疗思路
锁骨骨折的复位不必强求解剖复位。 大多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很少
状如弩弓(如右图)。
4.骨折片向下向后移位时,可压迫或刺伤锁骨下 的重要组织,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或血、气胸。 5.锁骨内1/3骨折少见,多为直接暴力造成,骨折端 很移位。
摔伤是锁骨骨折的主要原因。以儿童 最为多见,大约50%的锁骨骨折发生于7岁 以下的儿童。直接外力,如从前方打击、 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均可 造成锁骨骨折。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通 过前臂、上臂传导至肩,再传至锁骨,遭 受间接外力和剪切应力也可造成骨折。
臂丛神经
• 锁骨骨折是常见上肢骨折之一。锁骨细长, 部位表浅,易受暴力而发生骨折,又由于 其解剖上的特点,以及不同横切面的不同 形态,因此在两个弯曲处的中1/3极易发 生骨折,故在临床上常多见该类型的骨折, 而幼年患者尤为多见。
胸骨(内 侧)端
内1/3
中1/3
外1/3
三角形 肩 峰(外 侧)端
椭圆形
锁
骨
内侧2/3凸向前, 呈三棱棒形;
外侧1/3凸向后, 呈扁平形。
颈阔肌:
覆盖在锁骨表 面,
其为皮肌, 起自胸大肌和 三角肌表面筋膜。
肌肉附着:
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三角肌 锁乳突肌 胸大肌 锁骨下肌:
内连第一肋软 骨,外连锁骨远端 下面。
韧带附着:
内侧
外侧
颈丛浅支:
锁骨下N.A.V:
扁平状
二、病因病理
• ⒈间接暴力或直接 暴力均可引起锁骨 骨折,但以间接暴 力较多见。 • ⒉间接暴力引起的 骨折多发生于中外 1/3处,骨折呈斜形 或横断形,近端向 后上方移位,远端 向下移位,两骨折 端重迭。
锁骨骨折的典型X线表现
3.幼儿骨质柔韧,多为青枝骨折,
骨膜仍保持联系。由于胸锁乳突
肌的牵拉,骨折端往往向上成角,
③挤按 侧方移位用挤按手法。
⑵固定方法
①横“8”字绷带固定法:
腋下垫以棉垫,用绷带从 伤侧背部经肩上、前方绕过腋 下至肩后,横过背部,经对侧 肩上、前方绕过腋下,横回背 部至患侧肩上、前方,如此包 绕8~12层。
横“8”字绷带固定法
②斜“8”字绷带固定法 固定时两腋垫以棉垫,
用绷带从患者伤侧肩上经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锁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一、锁骨的解剖结构
• 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 方,为一长管状骨,桥 架于肩胛骨与躯干之间。 是肩胛带与躯干惟一的 骨性连接支撑结构。借 助于肌肉和韧带的附力, 可以加强上肢带的稳定 作用。尤其在上肢支撑 和向上举重物时更为重 要。
锁骨的解剖结构
• 锁骨呈"S"型,内侧2/3前凸,呈圆柱和梭柱状; 外侧1/3后凸,为扁平状。锁骨骨折好发于中1/3, 该处时梭柱向扁平的转化区,骨骼较细。 • 锁骨骨折占上肢骨折的17.02%,在全身骨折中占 5.98%,各年龄组均有发生,但以儿童和青壮年 为多见。 • 锁骨后下方有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通过, 严重的锁骨骨折可并发血管、神经的损伤。
四、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局部畸形压痛及肿胀,尤以骨折移位严重 者特别明显。锁骨上、下窝变浅或消失,甚至有皮下瘀斑, 骨折处异常隆起,活动功能障碍。幼儿多为青枝骨折,局 部畸形及肿胀不明显,但活动上肢及压迫锁骨时,常可引 起患儿疼痛及哭闹。骨折端可隆起于皮下,压痛明显。严 重的骨折移位可导致软组织撕裂,出现皮下瘀斑,患侧上 肢不能自主用力上举和后伸。 2.典型体征:头偏向患侧以缓解胸锁乳突肌的牵拉作用, 同时用健侧手托住前臂及肘部,以减少患肢重量牵拉引起 骨折端移位的疼痛。
锁骨骨折特殊姿势
6.患侧锁骨的X线正位 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 类型和移位方向。必 要时加照健X线片, 以资对比。
X线示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7.幼儿锁骨骨折常为青枝骨折,容易漏诊;
8.需及时注意检查有无神经、血管的损伤。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 1.病史 有局部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外伤史。 • 2.体检和辅助检查 a.局部有肿胀,压痛,患肩活动受限,有时可扪及骨擦 感或有骨擦音 b.X线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性质及其它合并情况 (二)鉴别诊断 锁骨骨折诊断容易,但需要鉴别是创伤性或是病理性 骨折,是否伴有肩锁关节脱位、血气胸、锁骨下血管神经 损伤等合并症。
肩前方绕过腋下至肩后,
回至肩上方,横过胸前,
绕过对侧腋下,横过背部,
绕回至患侧肩上、前方,
如此反复包绕8~12层。
斜“8”字绷带固定法
③双圈固定法
将事先准备好的2个固定
圈分别套在两侧肩部,从背后
拉紧固定圈,用短布带将两固
前面
定圈的后下部紧紧扎住。用另
一短布带松松扎住两圈后上部,
用一长布带在胸前扎住两圈前
三、诊断要点
⒈外伤史;
⒉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或有瘀斑,肩关节活动受 限; 3.骨折处异常隆起; 4.移位骨折有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等特有体征。
5.伤后特殊姿势 患肩下垂并向前、内倾 斜,用健手托住患肘部,以 减轻因上肢重量牵拉而引起 的疼痛;头部向患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