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主要河流(岸线)规划审核(精)

合集下载

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河湖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规程》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河湖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规程》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河湖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
规程》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水利部
•【公布日期】2024.06.04
•【文号】水利部公告2024年第10号
•【施行日期】2024.09.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尚未生效
•【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告
2024年第10号
关于批准发布《河湖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规程》水利行
业标准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河湖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规程》(SL/T 826—2024)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水利部
2024年6月4日。

岸线占补平衡实施方案专家评审意见

岸线占补平衡实施方案专家评审意见

岸线占补平衡实施方案专家评审意见目标岸线占补平衡是指在进行岸线利用开发时,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使得岸线的占用和补充保持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制定一套全面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岸线占补平衡的效率和可行性。

实施步骤1. 现状分析首先,需要对现有岸线的利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包括岸线的占用情况、利用类型、资源状况等。

通过对现状的了解,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2. 制定规划政策基于现状分析的结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岸线规划政策,包括岸线利用的总体目标、分区规划、利用类型限制、环境保护要求等内容。

规划政策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岸线的可持续利用。

3. 制定管理措施在规划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岸线利用审批程序、监管机制、执法手段等。

管理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能够确保规划政策的实施和落地。

4. 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岸线占补平衡的监测评估体系,包括岸线资源调查、岸线开发项目评估、岸线占补平衡指标体系等。

通过对岸线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岸线占补平衡的实现。

5. 宣传和培训开展岸线占补平衡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相关部门和公众对岸线占补平衡的认识和理解。

宣传和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岸线资源的重要性、岸线利用的原则、岸线占补平衡的意义等,以促进社会各方的共识和支持。

6. 监督和评估建立岸线占补平衡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规划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通过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岸线占补平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预期结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结果:1.岸线占补平衡的实现: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岸线的占用和补充保持平衡,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生态环境保护:在岸线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岸线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的提升: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提高岸线利用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2.25•【字号】安政办发〔2015〕169号•【施行日期】2015.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安康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2月25日安康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康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陕办字〔2015〕50号),设立市水利局,为主管全市水行政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落实中省市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加强职责。

1.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管理和合理配置,保障农村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加强防汛抗旱工作,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涉水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有关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负责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拟订全市水利战略规划,组织拟订全市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重大水利规划。

按规划制定水利工程建设有关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提出全市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省市财政性水利资金安排的意见,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出中省水利年度建议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兼顾和保障。

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拟订全市和跨县、区中长期供水规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按规定开展水能资源调查工作,负责重要流域、区域以及重大调水工程的水资源调度,组织实施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资源论证、防洪论证制度;指导全市供水管理工作。

某某区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工作方案(最新)

某某区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工作方案(最新)

某某区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工作方案为切实加强XX区河湖水域及水利工程管理保护,依法划定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明晰各类水利工程权属状况,保障河长制全面推行,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关于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XX〕21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XX〕19号)要求,结合XX 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一)工作原则。

坚持权责清晰的原则。

按属地管理原则,依法划定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界线,按事权划分、分级管理的要求,合理划分区XX镇级人民政府事权和监管职责。

明确权利归属关系和责任,维护河湖水域及水利工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坚持依法调查登记的原则。

按照“制定方案、查清现状、划界确权、公示公告、争议调处、权属登记”等确权登记程序,摸清河湖及水利工程资源情况和范围边界,依法明晰各类权属。

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和统一确权的原则,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依照规范统一确权登记。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确权的原则。

根据XX区实际情况,坚持划界确权山川有别、一地一策、一河一策、分类指导。

可尝试使用新技术引领等调查确权手段,实现河湖水域等各类不动产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统一入库和统一登记。

坚持成果共享部门衔接的原则。

本着节约调查成本,统筹各项确权成果的继承利用,避免重复调查返工。

充分利用既有水利设计竣工、水资源确权、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等成果,收集河道流域整治、湿地确权登记等确权资料,实现各部门工作有效衔接,各类调查成果共享应用。

(二)工作目标。

查清XX区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落实水生态空间产权监管主体责任,健全河湖及水利工程管护制度。

确定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权属,划定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范围边界,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流产权制度,维护保障XX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莆田市主要河道岸线及生态保护蓝线划定的思考

莆田市主要河道岸线及生态保护蓝线划定的思考

莆田市主要河道岸线及生态保护蓝线划定的思考摘要:为强化河流空间管护,服务城市发展规划,针对莆田市重点管护区域内水生态空间保护难、监管难等问题,对境内主要河道岸线及生态保护蓝线的划定方法进行探讨,并总结规划编制经验,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供类似研究参考。

关键词:河道岸线;生态保护蓝线;划定标准1 引言莆田市“因水而存、依水而兴”,发达的水系与丰沛的水资源孕育了这座美丽的“江南水乡”。

近年来,随着滨水空间资源的高经济效应日益突出,导致莆田市内河道以及沿岸敏感空间出现一系列“不良”问题。

一方面,由于河道岸线范围不明、河道功能界定不清以及水域空间管理不善,部分岸线空间开发过度、无序,河流及沿线水域空间被恣意占用,诸如此类的人类活动给河道行洪带来不利影响,使洪涝灾害形势更加严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部分河段水环境污染与水生态破坏严重,“重物质、轻环境”的规划理念和管理方式,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符,一定程度制约着莆田市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新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实施,充分管理和保护河流岸线空间资源,莆田市针对境内39条主要河流以及东圳水库,开展河道岸线及生态蓝线规划编制工作,这对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加强相关河道管理与保护、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立足莆田市现实情况,根据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分析莆田市河道存在突出问题,提出主要河道岸线及生态保护蓝线的划定方法,以期规范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行为,保障河道水系发挥应有功能。

2 莆田市水系概况莆田市境内河流密布,水系纵横交错。

区域内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大多自西北向东、南发育,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有30多条。

其中,木兰溪是莆田人民的母亲河,流域面积1732km2,河道干流总长105km。

木兰溪下游南北两侧广大平原地区通称南北洋平原,为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

河湖岸线划定项目实施方案

河湖岸线划定项目实施方案

河湖岸线划定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河湖岸线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河湖岸线作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和城市规划资源,对于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河湖岸线划定项目实施方案,对于保护河湖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1.明确河湖岸线划定的范围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划定标准体系;2.完善河湖岸线划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划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加强对河湖岸线划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划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项目内容1.河湖岸线划定标准的制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城市规划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河湖岸线划定的标准和范围,明确划定的依据和原则,为后续的划定工作提供依据。

2.河湖岸线划定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完善采用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和遥感技术,结合实地调研,对河湖岸线进行精准测绘和划定。

同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划定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提高划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河湖岸线划定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河湖岸线划定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划定工作的督导和检查,确保划定工作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

同时,加强对划定结果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更新和调整划定结果,确保其时效性和有效性。

四、项目实施步骤1.制定河湖岸线划定的标准和范围,明确划定的依据和原则;2.采用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和遥感技术,对河湖岸线进行精准测绘和划定;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划定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4.建立健全河湖岸线划定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划定工作的督导和检查;5.对划定结果进行管理和维护,及时更新和调整划定结果。

五、项目预期效果1.明确的河湖岸线划定标准和范围,为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2.精准的河湖岸线划定结果,提高了划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了划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划定结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六、项目实施风险1.技术手段和方法不够成熟,导致划定结果不准确;2.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划定工作无法顺利进行;3.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不力,影响了划定工作的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1.01.08•【文号】国务院令第588号•【施行日期】2011.01.08•【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第三条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国河道的主管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该行政区域的河道主管机关。

第五条国家对河道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大江大河的主要河段,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河段,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河道以及国境边界河道,由国家授权的江河流域管理机构实施管理,或者由上述江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河道主管机关根据流域统一规划实施管理。

其他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市、县的河道主管机关实施管理。

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

河道等级标准由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以及河道监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河道管理,执行供水计划和防洪调度命令,维护水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九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堤防安全和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

第二章河道整治与建设第十条河道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流域综合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25•【字号】沈政办发[2009]92号•【施行日期】2009.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沈政办发[2009]9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沈阳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沈阳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辽委办发〔2009〕36号)精神,设立沈阳市水利局(简称市水利局),正局级建制。

市水利局是负责全市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取消拟订水利行业经济调节措施、指导全市水利行业多种经营工作的职责。

(三)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

(四)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科学配置及节约用水工作,保障城乡供水水源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有关水行政法律、法规、规章与政策,起草本市地方性水行政法规、规章草案,拟订本市地方性水利方面的政策并监督执行。

(二)组织编制全市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编制全市主要河流流域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并监督实施。

(三)负责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拟订水资源供求的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负责重要区域水资源调度工作;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防洪论证制度,实施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发布水资源公报。

(四)组织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拟订水功能区划并监督实施;监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总量排污意见;组织编制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指导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实施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1.1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湖泊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河流(湖泊)两侧(周边)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是滩涂岸线资源,既具有行洪、调节水流和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功能属性,同时又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属性。

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河道(湖泊)行(蓄)洪能力、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河流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地区对河流(湖泊)的岸线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沿江河(湖泊)开发活动和临水建筑物日益增多。

特别是我国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城市河段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紧缺地区,河道两侧和湖泊周边岸线的利用程度较高。

长期以来,由于河流(湖泊)岸线范围不明,功能界定不清,管理缺乏依据,部分河段岸线开发无序和过渡开发严重,对河道(湖泊)行(蓄)洪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地破坏了河流生态环境。

由于缺乏岸线功能区划和管理规定,在岸线利用与保护方面缺乏技术依据,也给行政许可和审批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保障河道(湖泊)行(蓄)洪安全和维护河流健康,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岸线资源,总结近年来岸线开发利用现状、管理经验和存在问题,对河流(湖泊)岸线功能进行功能分区,实现岸线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发展航运,保护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规划任务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河道演变规律,调查分析岸线资源及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总结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主要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岸线利用与保护对河势控制、防洪保安、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它方面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岸线的范围;根据不同河段(湖区)岸线的主要功能特点,统筹考虑河道(湖泊)行(蓄)洪和航道治理,城市建设、河道(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沿河(湖)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岸线功能区,确定岸线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布局;按照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维护河流健康、促进岸线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要求,对现状岸线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地区,研究提出岸线布局调整和控制利用与保护的管理指导意见,以及加强岸线管理的政策制度建议。

涉河方案工程复核

涉河方案工程复核

涉河方案工程复核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涉及到河流的工程越来越多,而这些工程的规划和实施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复核和评审。

本报告对某城市XX河涉河方案工程进行复核,旨在全面评估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概况1. 项目背景XX市位于某省省会城市,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发达的城市。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XX河流域的规划和建设也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涉河方案工程涉及XX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和城市景观提升,涉及河道改道、堤防加固、生态湿地建设等。

2. 项目范围本项目涵盖XX河流域的某段河道,包括河道沿线的村庄和农田,涉及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优化河道布局和建设生态湿地,改善河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和居住环境,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复核概述1. 复核内容本次复核主要包括对工程方案的可行性、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工程方案的优缺点,保证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复核流程本次复核由专业工程师和环境专家组成的复核团队负责实施。

复核团队将对工程方案进行实地勘察和数据搜集,开展模型分析和效益评估,最终提交复核报告。

3. 复核依据本次复核报告将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工程建设相关标准,依据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全面评估工程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工程方案可行性评估1. 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方案设计包括河道改道、堤防加固、生态湿地建设、景观提升等内容。

根据实地调查和模型分析,工程方案设计满足了生态修复和城市景观提升的需求,兼顾了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平衡性。

2. 工程方案实施工程方案实施将涉及土地征用,建设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工程方案实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 工程方案效益工程方案的实施将带来环境改善、景观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等效益。

(8)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8)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 11.1 目的意义 (1)1.2规划任务 (2)1.3规划范围与重点 (2)1.4规划水平年 (4)1.5指导思想 (4)1.6规划原则 (4)1.7规划依据 (6)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 12.1社会经济 (1)2.2 水文气象 (1)2.3 河道地形 (2)2.4 河道治理 (2)2.5 航运及码头 (3)2.6 供水与排水 (3)2.7 跨河建筑物 (3)2.8环境与生态 (3)2.9相关规划资料 (4)3、河势稳定性分析 63.1基本要求 (6)3.2河势稳定性分析 (6)3.3河口演变趋势分析 (7)4、岸线控制线确定 94.1岸线控制线定义 (9)4.2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4.3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4.4岸线控制线成果 (12)5、岸线功能区划分 145.1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5.2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5.3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5.4岸线功能区划分 (16)5.5 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186.1概述 (18)6.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6.3基本要求 (19)6.4分析评价内容 (20)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227.1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7.2岸线管理规划目标确定 (22)7.3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 (23)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1、基本规定1.1 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湖泊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河流(湖泊)两侧(周边)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是滩涂岸线资源,既具有行洪、调节水流和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功能属性,同时又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属性。

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24修正)

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24修正)

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24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7.05•【字号】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7届〕第66号•【施行日期】2024.07.05•【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文水环境正文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19年12月27日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20年6月11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根据2022年6月29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22年7月28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制止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4年4月26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24年5月30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等九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环境监督管理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第一节工业水污染防治第二节城镇水污染防治第三节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第四章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水环境保护。

第三条水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防治水污染,保护和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质量。

[8]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8]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 11.1 目的意义 (1)1.2规划任务 (2)1.3规划范围与重点 (2)1.4规划水平年 (4)1.5指导思想 (4)1.6规划原则 (4)1.7规划依据 (6)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 12.1社会经济 (1)2.2 水文气象 (1)2.3 河道地形 (2)2.4 河道治理 (2)2.5 航运及码头 (3)2.6 供水与排水 (3)2.7 跨河建筑物 (3)2.8环境与生态 (3)2.9相关规划资料 (4)3、河势稳定性分析 63.1基本要求 (6)3.2河势稳定性分析 (6)3.3河口演变趋势分析 (7)4、岸线控制线确定 94.1岸线控制线定义 (9)4.2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4.3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4.4岸线控制线成果 (12)5、岸线功能区划分 145.1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5.2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5.3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5.4岸线功能区划分 (16)5.5 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186.1概述 (18)6.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6.3基本要求 (19)6.4分析评价内容 (20)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227.1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7.2岸线管理规划目标确定 (22)7.3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 (23)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1、基本规定1.1 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湖泊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河流(湖泊)两侧(周边)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是滩涂岸线资源,既具有行洪、调节水流和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功能属性,同时又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属性。

山东省省级重要河湖岸线

山东省省级重要河湖岸线

山东省省级重要河湖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工作大纲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2017年5月目录1项目名称 (1)2规划的必要性 (1)3规划指导思想 (1)4规划任务和水平年 (1)4.1规划任务 (1)4.2规划水平年 (2)5 规划范围 (2)6 主要工作内容 (4)6.1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 (4)6.2河势稳定性分析 (6)6.3岸线控制线确定 (7)6.4岸线功能区划分 (9)6.5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11)6.6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 (13)6.7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 (14)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山东省省级重要河湖岸线利用管理规划。

2规划的必要性河道(湖泊)岸线(以下简称岸线)是指河流(湖泊)两侧(周边)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具有综合利用开发功能的带状区域,具有行洪、调节水流等自然属性,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再生的宝贵土地资源。

近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沿河湖开发活动和临水建筑物日益增多,岸线利用程度逐步提高,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但目前,由于岸线利用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给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造成困难。

我省在岸线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不够协调,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问题突出;岸线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高效利用;单纯重视经济效益,忽视防洪、供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功能;岸线利用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政策。

为明确岸线管理范围、责任和权限,为岸线利用保护和涉水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综合考虑河湖防洪安全、工程管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环境保护及沿河湖城市建设与发展等因素,对河湖岸线利用管理进行统一规划,促进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3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河长制工作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综合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及相关部门和行业间的关系,统筹兼顾近远期的要求,通过对岸线资源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在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和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岸线资源的有效利用、科学保护、强化管理、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前言为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河道岸线资源,实现岸线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全面发挥河道岸线的综合功能,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重庆市水利局关于下达2010年度中小河流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渝水河〔2010〕1号),奉节县2010年需要完成甲高河(奉节段)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目标,根据此目标编制完成了《重庆甲高河(奉节段)干流河道岸线综合利用管理规划》。

规划依据《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工作大纲》和《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着眼于甲高河(奉节段)干流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岸线资源。

规划主要内容,一是划定了甲高河(奉节段)岸线利用功能区和控制线;二是结合各功能区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岸段的开发利用条件和适宜利用的方向,阐明开发利用的制约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利用指导意见和措施。

目录1概要甲高河(奉节段)为三峡库区长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奉节县安坪乡小治村,流域大致由东向西,经倒龙湾后转向为由南向北,经强盗沟后又转为由西向东,甲高镇光明村的肖家屋基流入云阳县境内,由云阳县王爷庙汇入长江。

甲高河流域全流域面积166.8km2,其中奉节段151.2 km2;河道干支流总长81.1km,其中奉节72.1km;干流河道全长27.3km,其中奉节段长21.61km。

河道平均比降19.1‰。

甲高河(奉节段)为三峡库区长江北岸一级支流,干流(奉节段)流经奉节县安坪镇、甲高镇境内。

通过对奉节甲高河(奉节段)踏勘调查,对于甲高河(奉节段)的防洪、水土保持等治理规划已有一些成果。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对甲高河(奉节段)岸线的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长江岸线利用审批办事指南

长江岸线利用审批办事指南

长江岸线利用审批办事指南第一篇:长江岸线利用审批办事指南岸线利用审批办事指南一、行政许可的内容岸线利用审批二、行政许可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十三条、交通部2004年第5号公告《关于发布港口深水岸线标准的公告》、苏交港〔2006〕21号《关于印发〈江苏省港口规划、计划、统计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三、行政许可的实施权限1、深水岸线:长江南京长江大桥以下,适宜建设各类型万吨级及以上泊位的港口岸线;长江南京长江大桥以上和内河适宜建设各类型千吨级及以上泊位的港口岸线。

建设项目使用港口深水岸线,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审批。

2、非深水岸线①建设项目使用长江南京长江大桥以下,适宜建设各类型万吨级以下泊位的港口岸线,或长江南京长江大桥以上和内河适宜建设各类型千吨级以下泊位的港口岸线,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审批,并报交通运输部备案。

②建设项目使用《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以外的内河3百吨级及以下泊位港口岸线,由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审批,并报省交通运输厅备案。

3、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批准建设的工业配套港口项目,规定港口煤炭、矿石、油气、集装箱专用泊位及新建港区核准范围项目,不再另行办理使用港口岸线的审批手续。

但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项目上报前,应征求同级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意见。

四、行政许可的条件1、岸线利用的必要性从本港及区域内同类码头现状及能力适应性分析、腹地经济发展及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等方面论证岸线利用的必要性。

2、岸线利用的可行性岸线利用是否符合港口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水利、环保、海洋、海事、航道等要求。

3、岸线利用的合理性建设规模是否合理,平面布置是否满足港口工程规范要求,与相邻港口设施、后续规划关系及岸线利用长度是否科学合理,岸线使用是否做到深水深用、浅水浅用。

五、行政许可的数量无数量限制六、申请人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1、申请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岸线利用的必要性、岸线利用的可行性、岸线利用的合理性及相关技术要求。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前言为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河道岸线资源,实现岸线资源优化配臵、集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全面发挥河道岸线的综合功能,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重庆市水利局关于下达XXXX年度中小河流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渝水河?XXXX年需要完成甲高河(奉节段)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目标,根据此目标编制完成了《重庆甲高河(奉节段)干流河道岸线综合利用管理规划》。

规划依据《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工作大纲》和《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着眼于甲高河(奉节段)干流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岸线资源。

规划主要内容,一是划定了甲高河(奉节段)岸线利用功能区和控制线;二是结合各功能区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岸段的开发利用条件和适宜利用的方向,阐明开发利用的制约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利用指导意见和措施。

目录1 概要........................................... 12 河道基本情况 (4)2.1 流域概况 (4)2.2 水文气象................................................... 6 2.3 河道地质与边界条件.. (9)3 岸线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3.1 沿河地区经济社会概况及发展趋势............................ 11 3.2 岸线资源情况及利用现状.................................... 14 3.3 岸线资源综合评价.......................................... 15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8)4 河道演变分析................................... XXXX年及目标 (22)5.1 规划范围.................................................. 22 5.2 规划指导思想.............................................. 22 5.3 规划原则.................................................. 22 5.4 规划水平年................................................ 24 5.5 规划目标.. (24)6 河道水文分析 (26)6.1 径流特性.................................................. 26 6.2 洪水特性.................................................. 26 6.3 历史洪水.................................................. 27 6.4 三峡工程运行后对甲高河(奉节段)河道的影响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3月目录1、基本规定11.1目的意义 (1)1.2规划任务 (2)1.3规划范围与重点 (2)1.4规划水平年 (4)1.5指导思想 (4)1.6规划原则 (4)1.7规划依据.........................................6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12.1社会经济 (1)2.2水文气象 (1)2.3河道地形 (2)2.4河道治理 (2)2.5航运及码头......................................32.6供水与排水 (3)2.7跨河建筑物 (3)2.8环境与生态 (3)2.9相关规划资料.....................................43、河势稳定性分析63.1基本要求 (6)3.2河势稳定性分析 (6)3.3河口演变趋势分析.................................74、岸线控制线确定94.1岸线控制线定义 (9)4.2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4.3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4.4岸线控制线成果..................................125、岸线功能区划分145.1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5.2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5.3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5.4岸线功能区划分 (16)5.5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186.1概述 (18)6.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6.3基本要求 (19)6.4分析评价内容....................................20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227.1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7.2岸线管理规划目标确定 (22)7.3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23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1、基本规定1.1目的意义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km2河流共有5万多条,总长度43万km,大于100km2的xx130多个,大于500km2的湖泊26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市主要河流(岸线)规划审核
法律依据
(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七条: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专业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征求同级其他有关部门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其中,防洪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批准,依照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2)【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水法实施办法》第十三条: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交溪和其他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以及跨市(地)的江河流域综合规划,闽江、晋江、九龙江和木兰溪的中下游防洪、治涝专业规划,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市(地)人民政府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在市(地)、县(市、区)境内的其他江河流域或者区域综合规划,分别由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防洪、治涝、灌溉、航运、渔业、城市和工业供水、水力发电、竹木流放、水质保护、水文测验、地下水普查勘探和动态监测等专业规划,由有关主管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3)【地方政府规章】《福建省水利产业政策实施方案》(闽政[1999]文111号)第十条:加强河道岸线规划。

依法批准的河道岸线规划,是河道整治和河道管理的依据。

列入省级管理的河道岸线规划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其它河道岸线规划由各市(地)、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河道岸线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应予以公布,并树立界桩,由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