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
留守儿童关爱规章制度及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留守儿童关爱规章制度及工作管理规章制
度
第一条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工作,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目标是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第三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心理辅导、
生活照料、学习辅导等服务。
第四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责任主体为政府、学校、社会组织
及个人,各方应共同参与,共同承担责任。
第五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六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应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工作进行监
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七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停职、解聘等处罚。
第九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相关部门审批并重新发布。
以上为留守儿童关爱规章制度及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希望各方认真遵守,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关爱服务。
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
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为规范校内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管理、使用和养护工作,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切实发挥民生工程效益,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皖发〔2009〕3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度民生工程考核办法的通知》(皖政办秘〔2011〕138号)、《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民生办〔2010〕1号)、《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2010〕6号)和《关于加强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养护工作的意见》(皖教基〔2011〕8号),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考核工作在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由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协调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条考核的原则是:注重实施效果,力求客观公正;简化考核方式,量化考核指标;实地抽样验证,统一规范操作;公开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条考核以日常常规工作考核和年终阶段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省协调办年终组织开展专项考核,并结合各地日常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初步考核意见。
各县(区)的考核工作由市级协调办统一组织。
第四条留守儿童之家考核总分为45分,由考核组对照考核指标逐项进行测评打分,扣分以事实和实证材料为依据。
第五条考核指标主要分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政策性保障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及完成情况、软硬件建设情况、日常管理、活动开展和使用养护等六个方面。
(一)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成立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和执行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并实行了有效的分级督查、考核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建立了信息系统;按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有关信息。
(二)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考核办法;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养护意见。
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考核方案
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考核方案1. 背景介绍留守儿童之家是为了关注和照顾农村留守儿童而设立的机构。
其目标是为这些孩子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儿童教育和心理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为了保证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以便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
本考核方案旨在明确考核指标、方法和评分标准,确保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能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2. 考核指标和权重为了全面衡量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表现,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考核指标和相应的权重:- 儿童照顾:考核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的照顾质量,包括营养饮食、生活起居、疾病防护等。
权重:30%。
- 儿童教育:考核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包括学习指导、兴趣培养等。
权重:25%。
- 心理支持:考核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情感辅导工作。
权重:20%。
- 管理运营:考核儿童之家的管理运营状况,包括资源配置、预算管理等。
权重:15%。
- 社会影响:考核儿童之家在社区中的影响力和声誉。
权重:10%。
3. 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通过多种考核方法,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估的方式,对儿童之家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 定性评估:考核人员对儿童之家进行现场考察,观察其工作流程、环境、儿童与工作人员的互动等。
定性评估主要用于评估儿童照顾、教育和心理支持方面的工作情况。
- 定量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等方式收集定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测量。
定量评估主要用于评估儿童之家的管理运营和社会影响。
评分标准如下:- 指标达成情况评分优秀(90%以上)5分良好(80%-89%)4分达标(70%-79%)3分基本达标(60%-69%)2分未达标(60%以下)1分4. 考核周期和结果运用考核周期为每年一次,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考核结果将由考核小组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形成年度绩效报告,包括工作亮点、问题和改进方案。
年度绩效报告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正面激励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正面激励:对评分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例如表彰、奖金等。
儿童“关爱之家”管理制度
儿童“关爱之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县儿童“关爱之家”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内部安全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是辖区内儿童“关爱之家”的主管单位,负责辖区内儿童“关爱之家”的建设、管理。
第三条县级民政部门是儿童“关爱之家”的监管部门,负责对各镇(街)儿童“关爱之家”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管,协调整合县级相关部门资源,提高儿童“关爱之家”的效用。
第四条儿童“关爱之家”由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委托专业社会组织进行运营。
第五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应建立儿童“关爱之家”内部安全排查、治理、应急演练等安全制度,确保儿童“关爱之家”安全运营。
第二章申报第六条儿童“关爱之家”建设由省级民政部门以县(区)为单位,于每年年初确定建设任务数和标准,通过文件形式下达到县。
第七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根据儿童“关爱之家”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及时对镇(街)内资源进行筛选,确定最优建设地址,向县民政部门提出申报。
第八条县民政部门会同县未成年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各镇(街)申报的情况进行审核,择优上报。
第九条儿童“关爱之家”每年年底由省级民政部门进行验收,验收通过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第三章运营管理第十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应根据辖区内儿童工作实际情况,建立组织机构和经费保障机制,配置相适应的儿童“关爱之家”管理人员,明确主要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职责。
第十一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儿童“关爱之家”物资、财务、采购、值班等内部管理制度,并按规定明确专人负责落实。
第十二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应积极推动儿童“关爱之家”正常运营,鼓励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参与运营,提高儿童“关爱之家”服务的专业水平。
第十三条儿童“关爱之家”由专业社会组织负责运营的,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应与社会组织签订合同,定期对运营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确定是否调整运营组织。
第四章内部管理第十四条儿童“关爱之家”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场所内外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形成完整的安全检查和闭环档案。
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关爱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
2. 坚持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确保留守儿童之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 坚持家校合作,加强与社会、家庭的沟通与联系,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4. 坚持全面教育,注重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
三、管理制度1. 管理机构学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留守儿童之家的全面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各项工作。
2. 管理人员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热爱教育事业,关爱留守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2)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3)熟悉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能够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3. 管理内容(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基本情况;(2)开展学习辅导,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3)开展心理辅导,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解决心理问题;(4)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5)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汇报留守儿童在家的表现;(6)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争取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
4. 管理措施(1)实行班导师制度,每位留守儿童配备一名班导师,负责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日常管理;(2)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3)设立心理咨询室,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4)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活动,让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来;(5)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之家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四、考核与评价1. 定期对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管理人员工作、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开展情况等;2. 考核结果作为评价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批评教育。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抓手,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强化政府行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和良好环境,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组织领导各地要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大局、利在长远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思想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主动。
各市、县(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协调小组要加强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领导,组织动员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和支持项目实施。
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开展业务指导,强化日常监管,解决实际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将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三、阵地依托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主要依托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可单独设立,也可与校内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各类活动室等合并设立。
四、标准要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硬件方面1.活动用房面积不低于20平米,安全、实用,确保留守儿童方便使用留守儿童之家有关设施;2.配备电视和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报纸和文体器材,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文化娱乐需求;3.配备电话或电脑等设施设备,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联系。
(二)软件方面1.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及相对稳定的关爱队伍;2.有管理规章制度和活动安排计划;3.有反映留守儿童基本状况、进步成长的记录簿册;4.有工作总结和档案。
五、日常管理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要坚持责任明确、安全第一、严格有序、关爱到位的原则,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有计划开展活动。
尤集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包保责任追究及考核制度
游集中学关爱之家包保责任追究及考核办法
根据《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经研究决定,特建立我校关爱之家建设管理考核办法。
一、行政人员包保分组安排
二、建设内容
1、留守儿童家长培训
2、留守儿童家访
3、留守儿童寄宿制管理
4、留守儿童假日活动
三、责任追究及检查、考核制度
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是教育系统六项民生工程之一,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
因此,我校结合实际,对留守儿童工作责任制订责任追究制度和考核制度:
1、各包保责任人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所负责的工作。
谁的责任谁承担,采取首问责任制。
2、包保组长负责对成员进行考核,确定等次,计入绩效工资的“工作实绩”中。
3、包保落实成员的工作业绩,由包保组长会同成员共同考核,分等级记入“工作实绩”。
4、班主任的留守儿童工作业绩,由包保组所有成员共同考核,确定等次,记入班主任“工作实绩”中。
5、考核等级为优、良、一般、差,分别计5分、4分、3分、0分。
按分值核算绩效工资。
游集中学
2016-2。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和管理考核办法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为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考核工作在教育局、乡政府的领导下,由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宜。
第二条考核的原则是:注重实施效果,力求客观公正;简化考核方式,量化考核指标;实地考核验证,统一规范操作;公开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条考核以日常常规工作考核和年终阶段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中心小学年终组织开展专项考核,并结合各校日常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初步考核意见。
第四条考核工作实行百分制,对照考核指标逐项进行测评打分,扣分以事实和实证材料为依据。
第五条考核指标主要分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政策性保障措施落实情况、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及其完成情况、软硬件建设情况、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情况等五个方面。
(一)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会议制度等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规范档案管理、建立了信息系统;按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有关信息。
(二)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
(三)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及其完成情况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执行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四)软硬件建设情况留守儿童之家内部建设情况符合市定标准(五)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情况1、日常管理到位:明确专门人员;健全工作制度;落实管理职责。
2、活动内容丰富:加强道德品格培育;抓好健康文化熏陶;开展体质体能锻炼;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独立合作能力;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第六条考核结果将进行通报,并作为其他有关教育考核、评先等依据。
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制度
“留守儿童关爱之家”管理制度(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制度1、学校每学期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逐人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2、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兴趣爱好,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家庭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3、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二)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培训与管理制度1、建立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培训机制,加大对外出务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引导,提高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
2、充分利用寒暑假、春节等留守儿童家长回家之机,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家长会等,传播科学文明的家教知识,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法制宣传。
3、以家长学校为平台,以分类教学的形式,抓好临时监护人专项培训,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对年岁大、离校远的临时监护人,学校以家访形式送教上门。
4、要求家长或临时监护人与学校签一份托管协议、留一个外出电话、学一点家教知识。
(三)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1、学校开通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每月进行一次与外出务工父母通信、通电话或视频交流活动。
2、留守儿童家长每月与孩子通一次电话,每月与孩子互通一封信,每月与孩子的班主任和委托监护人联系一次,每学期与孩子的科任教师联系一次,主要节假日回家团聚一次,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成长,弥补孩子感情上的缺失。
3、学校(班级)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4、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一次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了解并指导临时监护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四)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制度1、学校每学期制定好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计划与安排,并抓好落实。
2、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少先队和班委会的作用,开展工作。
建设和管理办法附件1建设管理制度
附件1: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制度1、组织领导制度:教育局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常务工作会议,通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商讨、协调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相关股室的工作。
2、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协调小组,协调小组每年召开两次工作会议,研究、商讨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相关事宜,做到信息互通,联手合作,共同促进我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3、分级、分工负责制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实行分级、分工负责制。
教育局负责制定规划、计划、方案,传达上级指示要求,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各项目学校的工作,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学习等活动。
学校负责提供符合要求的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负责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组织关爱留守儿童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各级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总责,其他人员分工负责,责任明确。
4、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资料是反映日常工作的最直接佐证,也是指导和改进下一步工作的依据。
(1)教育局和各项目学校要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各项档案材料。
(2)教育局和各项目学校要做到各项工作资料齐全、真实,条理清楚,卷面整洁,采集或收集及时。
(3)教育局和各项目学校要做到各项工作资料齐全、真实,分类清楚,有专厨存放,专人管理,摆放整齐,便于查阅。
5、安全责任制度:项目学校要有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安全,定期或不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防险教育,对留守儿童之家的房屋和内部设备要定期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6、定期检查制度:教育局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目学校的留守儿童相关工作进行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改进。
促进全县留守儿童工作同步发展.7、年终考核、责任追究制度:教育局年终组织有关人员,对照《考核》标准,对全县各项目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通报全县,并将作为学校该年度教育督查和常规管理检查的一项评分依据。
对工作不力,在省、市检查中出现问题的学校,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留守儿童关爱规章制度及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留守儿童关爱规章制度及工作管理规章制
度
第一条,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权益,制定留守儿童
关爱规章制度及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目标是提供安全、健康、快乐的
生活环境,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三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辅导、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第四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
经验,能够有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第五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
限于定期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等。
第六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经费来源应合法合规,保证留守
儿童关爱工作的持续开展。
第七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关爱工作。
第八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实施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效果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手段。
第十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和专业能力。
第十一条,违反留守儿童关爱规章制度及工作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以上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一、前言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出国、出境定居等原因,长期或短期不在身边的儿童。
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和幸福成长,社会各界都应该关心和支持留守儿童的家庭和教育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的目的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提供一个安全、和谐、有爱心的生活环境,培养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身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以留守儿童的利益为重,注重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和健康成长。
2. 科学、合理、文明的管理方式,倡导尊重和关爱留守儿童。
3. 明确每一个责任人的管理职责,做到责任到位。
4. 鼓励留守儿童健康、积极的参与各项活动。
5. 对留守儿童进行个性化的关爱和教育,注重培养其独立性和自尊心。
四、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 安全管理(1)保障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2)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留守儿童食品的安全卫生。
(4)建立家庭常规,通过规定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安全。
2. 生活管理(1)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鼓励留守儿童自觉按时起床、休息、饮食等。
(2)定期进行集体活动、户外运动,增强留守儿童的体质。
(3)建立科学的饮食结构,满足留守儿童的营养需求,制定食谱,保障饮食安全。
3. 心理健康管理(1)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定期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心理调适措施。
(2)注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声。
(3)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4)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通过参与活动来调节心情,培养其兴趣爱好。
4. 学习管理(1)由专业的教师、辅导员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全面管理和指导,并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
陈桥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
陈桥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茶棚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及县局相关文件精神, 推动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有效开展。
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留守儿童工作考核办法为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皖发?2021?32号)、《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2021?6号)规定及县局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全体任课教师及活动室管理人员二、考核方面:1. 教师要坚决不体罚或变相体罚留守儿童,不讽刺、挖苦、歧视留守儿童,不放弃每一个留守儿童,主动帮助和辅导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陷的留守儿童;2. 实行教师人人参与家访,生生都要访到,主动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校情况,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促进家校互动育人。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留守儿童,尊重留守儿童人格,平等、公正对待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严慈相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4.教师要关心留守儿童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留守儿童正当权益,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保护留守儿童安全;5、开展对留守儿童真情关爱活动,实行“三个优先”。
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三、考核组织领导:考核在校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办法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办法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办法,确保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安全、健康、有序。
留守儿童之家作为一个为留守儿童提供托管、关爱和教育的重要场所,管理办法的规定将对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运营和管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留守儿童之家的定位留守儿童之家是为了满足留守儿童在放学后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而设立的机构。
留守儿童之家应具备安全、健康、教育、关爱的基本理念,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保障、心理关怀、学习指导、社交活动等服务。
三、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机构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机构应当设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包括院长、副院长、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
管理团队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留守儿童之家的有效运作。
四、留守儿童之家的服务内容留守儿童之家应为留守儿童提供以下服务:4.1 安全保障留守儿童之家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之家的安全。
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等。
4.2 心理关怀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应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内心问题,调整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4.3 学习指导留守儿童之家应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指导,安排有资质的教师进行学习辅导,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能力,充实课余生活。
4.4 社交活动留守儿童之家应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文化课程、体育锻炼、艺术培训等,帮助留守儿童丰富课余生活,培养社交能力。
五、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要求5.1 人员要求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接受相应的培训。
管理人员应具备责任心、爱心和耐心,能够有效照顾留守儿童的需求。
5.2 课程要求留守儿童之家的课程设置应与学校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既满足学校的要求,又满足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
5.3 安全要求留守儿童之家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之家的安全。
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等。
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
中小学农村留守学生(儿童)之家建设标准一、硬件标准1.房屋设施留守学生(儿童)之家活动用房村级学校不小于20平方米;小学和中学不小于40平方米。
除村级学校外各中小学均要有心理咨询室。
所有房屋安全、敞亮、通风好,装有窗帘,具备防暑御寒功能。
所在功能室均按不同用处进行布臵,要体现儿童化、温馨化。
2.配套桌凳每个活动室根据留守学生(儿童)人数配备适量课桌凳。
课桌铺盖温馨典雅的台布,配以符合儿童风格的装饰。
3.图书资料每个留守学生(儿童)之家村级学校开放式书柜不少于1 个,图书不少于200册;小学、中学开放式书柜不少于2—4 个,图书不少于500—1000册;档案柜1—2个。
报刊、杂志村级学校不少于1种,中小学不少于3种。
4.文体器材篮球、象棋、跳棋、扑克、拉力器、臂力器、跳绳、毽子、羽毛球、乒乓球、呼啦圈等小型文体器材村级学校不少于6种,每种不少于3件;中小学不少于10种,每种不少于8件。
5.设施设备村级学校要配备电视、DVD各1台、亲情电话一部,通网络的村小还要配备电脑1台,中学、中心校要按照“六个一”(一台电视机、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台影碟机、一套体育器材、一套青少年读物)或“六+X”标准配备设施设备。
6.生活用品爱心雨伞、小药箱及常用药品、面盆、毛巾、香皂、针线包、纸巾、饮用水等。
二、软件标准1.组织机构(1)建立留守学生(儿童)之家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学科辅导组、心理咨询组、健康卫生组、后勤保障组;(2)建立社群组织: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知心姐姐、知心哥哥、爱心志愿者等。
2.规章制度(1)留守学生(儿童)之家管理制度;(2)留守学生(儿童)学习制度、生活制度、活动制度、安全卫生制度、食宿管理制度。
(3)留守学生(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考核评价办法。
(4)留守学生(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奖惩办法。
3.工作计划(1)留守学生(儿童)之家三年规划;(2)留守学生(儿童)之家年度工作计划;(3)留守学生(儿童)之家工作行事历;(4)德育计划;(5)体育锻炼计划;(6)健康文化活动计划。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考核方案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考核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资助体系,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和参与的社会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使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爱有所依,得到良好的教育。
二、成立组织成立向“留守儿童”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及考核,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三、主要措施(一)、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网络。
第一、健全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网络,督促临时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
第二、建立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行政村管护网络,健全工作机制。
第三、建立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加强学校、临时监护人、法定监护人与社会的密切配合,建立完善与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制度。
第四、建立以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关护网络,在思想、生活上给予关心,扶助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
第五、建立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五大网络要加强联系与配合,共同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建立学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第一、摸准信息,建立“台帐”:各学校要组织专人,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做到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儿童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通过摸底调查,学校要将调查信息分类整理建档,同时将调查统计表汇总报教体局备案。
留守儿童档案要建到学生所在的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明确,并及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
第二、实行三个优先:(1)学习上优先辅导。
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规定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为认真落实亳州市教育民生工程,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娱乐活动,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根据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二、目标任务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狠抓落实.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详实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使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建档率均达100%;2、创造“多方合力”的保障机制,促使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3、创造“留守儿童之家”,以优越的条件,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4、形成“三线相交”家庭——学校线、课内——课外线、教学——活动线的策略,加大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力度,促进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杜绝未成年人犯罪和意外伤害的发生.5、打造“三位一体”书信、电话、网络的沟通网络,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多种途径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以经常的联系消除时空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三、建设标准一硬件方面1、活动用房不低于60平方米,房舍安全、方便、实用.活动室可单独设立,也可以与校内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各类活动室等合并设立.2、配备电视和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报纸和文体器材,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娱乐需求.3、配备电话或电脑等设施设备,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联系.二软件方面1、建设学校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及管理领导组;2、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及相对稳定的关爱队伍.3、有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具体的活动安排计划.4、有留守儿童基本状况资料、关爱活动开展情况资料,成长记录袋资料等.5、有工作总结和工作档案.6、留守儿童家纺录.五、日常管理及保障措施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要坚持责任明确、安全第一、严格有序、关爱到位的原则.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有计划开展活动.要通过家校联系、心理咨询辅导、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要积极争取当地基层组织、群众团体参与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和管理.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1、有机构.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总责,学校教导处、总务处、班主任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一支社会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管护能力、相对稳定的教师管护志愿者队伍共同参加的管理机制,并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2、有牌子.活动室有明显的标有“留守儿童之家”字样的牌子.3、有制度.有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教育管护和管理制度、活动制度等.各类制度既要上墙又要形成文字材料.4、有安排.年初有计划、有措施、年中有活动,年末有总结.5、有资料.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有能反映留守儿童和家长基本情况、儿童进步成长的记录、工作档案、个人档案联系卡、“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结对表、帮扶结对花名册、兴趣爱好作品、心得体会、以及活动开展的相关图片、资料等.6、有宣传.学校要加大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及使用情况的宣传力度,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并利用各种媒体,向家长和社会宣传留守儿童之家的性质和功能、好的经验和做法,做到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7、有活动时间.留守儿童之家开放的时间为:学期中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双休日及假期可明确固定时间开放;鉴于寒假大多数外出父母回家,活动形式以上门家访或电话家访为主.8、有奖惩.要积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责任制和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确保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好、使用好,将惠及留守儿童的民生工程做实做好.六、活动内容各项目学校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道德品质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二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好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三开展体质体能锻炼.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四组织社会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吸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成长.五培养独立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六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组建一支心理教育队伍,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石弓中心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就我学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考核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资助体系,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和参与的社会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使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爱有所依,得到良好的教育。
二、成立组织
成立曹市学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镇留守儿童之家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及考核,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徐继玺
副组长:徐从江马林张成伟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主要措施
(一)、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网络
第一、健全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网络,督促临时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
第二、建立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行政村管护网络,健全工作机制;
第三、建立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加强学校、临时监护人、法定监护人与社会的密切配合,建立完善与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制度;
第四、建立以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关护网络,在思想、生活上给予关心,扶助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
第五、建立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五大网络要加强联系与配合,共同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建立学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第一、摸准信息,建立“台帐”:各班要组织专人,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做到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儿童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通过摸底调查,学校要将调查信息分类整理建档,同时将调查统计表汇总报教育局备案。
留守儿童档案要建到学生所在的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明确,并及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
第二、实行三个优先:(1)学习上优先辅导。
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
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
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
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
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三、多渠道沟通:(1)开展谈心活动和家访工作。
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室,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
班主任应建立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制度,任课教师也要结合学习情况经常开展谈心活动,用爱心呵护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感到老师胜似父母、学校胜似家庭。
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向家长或临时监护人通报孩子学习、生活情况,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每次家访后均要写出有质量的家访报告。
(2)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
要通过“活动中心”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并利用电脑和电话指导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备有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通讯录,以便随时沟通。
活动中心要定期或不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传递亲情,拉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距离。
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一、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关闭中小学校园200米以内的网吧或电子游戏厅等经营场所。
第二、建立留守儿童利益维护平台。
开通热线电话,听取留守儿童倾诉、投诉和建议。
四、工作要求
1、建立领导机构,强化统筹协调。
把留守儿童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各学校建立由校长负责的留守儿童工作机构,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同时,加强与行政村联系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或工作小组,负责基层的具体事务。
2、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教育职责。
负责加强我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及时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培训,及时交流沟通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思想情况,提高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育人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3、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多元关爱体系。
要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家庭、村组、学校相结合的关爱体系。
4、对留守儿童工作特出的班级和个人,在评先,评优等予以加分或是优先考虑,对“留守儿童”工作关爱不够好的教师在绩效考核总分值上酌情扣分。
曹市学区中心学校
2012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