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题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范文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 14 分)1.从两个月起,幼儿便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这体现了( A )。

A. 儿童情绪的社会化B. 儿童依恋的发展c.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D.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2. 以下有关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C)。

A. 共情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定的抑制作用B. 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自己内心的理想要求,而羞愧感更多是因为达不到外部要求c.儿童的共情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D.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相互影响、协同发展3. 在多方合作过程中,应当承担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责任的是(A )。

A. 幼儿园B. 家庭c.社区D. 社会4. 比较适合在大班应用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是( B )。

A. 行为训练法B. 讨论法c.行为评价法D. 谈话法5. 社会教育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思路是(BB.认知一体验一实践一积累一迁移6. ( D)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A. 认知B. 探索c.游戏D. 交往7. "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

"这阐述的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C)原则。

A. 实践性B. 整合性c.发展性D. 活动性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 ,每小题分,共15分)8.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也可以产生学习,这是班杜拉的一个重要观点。

( √)9. 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 √)10. 教师直接告诉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去做什么。

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

( √)11.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都是学前儿童自愿自主参加的活动。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1.儿童用心理特质来描述他人,如“乐乐很大方”,这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哪个阶段()A.行为比较阶段 B.行为建构阶段C.心理建构阶段D.心理比较阶段2.婴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但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是在什么年龄左右。

()A .3个月B.6个月C.1岁 D .2岁3.儿童大约在几岁之后开始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

他们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

()A.2岁B.3岁C.4岁D.5岁4.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A.科尔伯格B.皮亚杰C.马斯洛D.罗杰斯5.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A.道德结果论B.道德假说论C.道德发现论D.道德实在论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1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2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3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A.○1B.○1○2C.○2○3D.○1○2○37.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1社会性发展水平○2社会要求○3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A.○1B.○1○2C.○2○3D.○1○2○38.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性9.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A.模仿B.同化C.强化D.体验10.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法D.自由选择法11.以下哪项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

()A.社会交往B.需要C.社会环境D.共同利益12.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A.家庭教育B.社会交往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13.友谊发展的关键期是()A.中班B.小班C.大班D.幼儿14.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意义包括①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③促进思维和语言等方面能力的发展④使儿童具有安全感、集体归属感()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谁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范文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14 分)1.从两个月起,幼儿便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这体现了( A )。

A. 儿童情绪的社会化B. 儿童依恋的发展c.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D.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2. 以下有关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C)。

A. 共情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定的抑制作用B. 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自己内心的理想要求,而羞愧感更多是因为达不到外部要求c.儿童的共情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D.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相互影响、协同发展3. 在多方合作过程中,应当承担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责任的是(A )。

A. 幼儿园B. 家庭c.社区D. 社会4. 比较适合在大班应用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是( B )。

A. 行为训练法B. 讨论法c.行为评价法D. 谈话法5. 社会教育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思路是(BB.认知一体验一实践一积累一迁移6. ( D)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A. 认知B. 探索c.游戏D. 交往7. "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

"这阐述的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C)原则。

A. 实践性B. 整合性c.发展性D. 活动性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每小题分,共15分)8.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也可以产生学习,这是班杜拉的一个重要观点。

( √)9. 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 √)10. 教师直接告诉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去做什么。

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

( √)11.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都是学前儿童自愿自主参加的活动。

( √)12. 幼儿园应当把对本班学前儿童的评价结果与年终或学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挂钩。

社会教育复习题

社会教育复习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从结构看,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 )A.学前儿童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B.学前儿童的终身发展;C.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D.学前儿童的综合发展2、“自我延迟满足”表明儿童 ( )的发展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3、 ( ) 理论认为:依恋是母亲对儿童的亲情投资的结果,是为避免生殖的高昂代价“作废”而作出的抚养努力的产物。

A.精神分析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习性学理论D. 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4、婴儿能够区分母亲和陌生人,陌生人的出现会引起婴儿恐惧、焦虑,而陌生人离去后又会平静下来属于()A.陌生人焦虑B.分离焦虑C.母婴依恋D.陌生人恐惧5.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表明儿童( )的发展A. 性别同一性B.性别稳定性C. 性别恒常性D.性别概念6.幼儿学着黑猫警长的口气教训小朋友, 体现了幼儿品德发展的( )特点。

A. 模仿性B. 他律性C. 情境性D. 具体性7.困难型的婴儿更易发生攻击性行为,这是( )因素影响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A.父母观念B.同伴交往C.幼儿气质D.师幼互动8.班上养的小鸟死了,带领幼儿掩埋小鸟,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体现了社会教育的 ( )原则。

A.综合渗透、随机性B.生活性C.实践性D.正面教育9. 选取“我俩交朋友”等题材作为社会教育的内容,属于 ( )方面的教育。

A.自我意识B. 人际交往C.集体生活D. 社会生活10. 由教师准备一系列幼儿关心的价值问题,让全体幼儿来表示自己意见的方法。

叫做()。

A.澄清反应法B.价值排队法C.价值表决法D.语言传递法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空格,每空格1分,共10分)1、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初创阶段的内容包括、基于“三民主义”的幼儿社会教育。

2、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分为、习俗水平、三个水平。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建构原那么是:方向性与根底性原那么、________ 原那么、_______ 原那么.2.在埃里克森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人格开展要处理的三对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3.语言的内容以及__________ 对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4.是指人依靠信息反响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并以自己确定的奖励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5.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还停留在对自己■的评价上.6.在儿童开展心理学中, _____________ 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教养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基于核心主题的整合性组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根本策略有:?织、.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的完整开展?2.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开展的内容.3.简述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三、论述题〔共20分〕试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那么及其实施要求.四、分析题〔共10分〕超超在拿小抹布榛自己的桌子的时候, 把抹布弄得很湿,然后把抹布里的水挤在教室的桌子上,后来干脆边跑边挤水,把教室的地板弄湿了好一片.老师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及时制止了他的行为.然后要求超超拿干的抹布把他矛湿的桌子和地板榛干净,超超干了好一阵才干完,在他完成任务之后他告诉老师很累.请分析超超的行为,并对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五、应用题〔共20分〕请为中班下学期幼儿设计一个与“三八〞节主题相关的活动方案,活动内容自选,活动名称自拟.要求:教案完整〔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或建议〕; 目标全面、具体、恰当、有操作性;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安排合理, 注重了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根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建议与延伸适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测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层次性与整体性科学性与动态性2.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3.运用语言的方式4.自我强化5.外部行为6.依恋7.基于活动的渗透式组织基于经验的拓展性组织二、筒做题〔每题10分.共30分〕1.答:所谓完整开展是指儿童在开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开展.从开展的内容上看,儿童的开展是指德、智、体、美等韵全面开展,即儿童生命各方面的完整开展;从结构上看,儿童的完整开展是指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开展;从时间上看,是指终身的完整发展,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开展对其以后的人生有着根底性的影响.2.答:〔1〕助人与分享.有关研究说明,3—6岁的幼儿不同程度存在分享行为,分享的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儿童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且有其他儿童在场时,儿童会由于恐惧减少而增加助人行为(2)合作.合作是两个或者两个人以上共同活动、协同实现活动目标的行为.研究说明儿童合作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同伴对儿童的合作行为多作出积极反响. (3)抚慰与保护.年幼儿童不仅能够区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进而对他们作出分享和帮助行为,而且还可以对周围其他人的情感悲伤作出亲社会的反响. 虽然儿童作出抚慰或保护行为并不总是很恰当,但他们这类行为却明显地包含有真正关心他人的成分.3.答:(1)生物因素:激素、气质、进化机制等;(2)环境因素:家庭交往、电视暴力等;(3)社会认知因素: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水平的认知不全面;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三、论述题(共20分)要点:(一)情感支持原那么(4分)情感支持原那么是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教师与学前儿童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开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 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开展.坚持这一原那么是由于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动性.实施这一原那么应注意以下两点.1.投入积极的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2.激发良好的社会情感.〔二〕生活教育原那么〔4分〕生活教育原那么是指要把学前儿童复原到真实的生活中开展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实施这一原那么应注意以下两点:1.善于抓生活中的细节;2.长期一贯地坚持.〔三〕正面教育原那么〔4分〕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根本的原那么,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做出补充和调整,在维护学前儿童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人手:1.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2.创设积极的环境;3.树立典范;4.以鼓励表扬为主.〔四〕实践性原那么〔4分〕所谓实践性原那么是指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和创设各种情景,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参与其中.要贯彻好这一原那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学前儿童创造实践活动的时机;2.教给学前儿童正确、具体的行为方式;3.允许学前儿童犯错误〔五〕一致性原那么〔4分〕所谓一致性原那么是指教育者要尽力为幼儿的社会学习营造一个连续与统一的影响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教育者自身影响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也包括各方面力量的连续性与统一性.要贯彻好这一原那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教育者自身要做到言行一致,始终一贯;2.协调统一幼儿园内部的力量;3.协调统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力量.四、分析题〔共10分〕案例分析要点:超超的行为本身并没有恶意,只是一种玩耍行为,但是其行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如湿地板可能容易让其他幼儿滑倒,因此需要制止其行为.〔3分〕老师要求超超抹干弄湿的地方是要求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出补偿.这样超超不仅避免了行为可能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同时也体会到了要消除自己行为的后果需要付出努力.这是一种“相关后果法〞的行为问题指导方法.后果法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变成惩罚.这位老师在这种场合下使用后果法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样既维护了孩子的自信,又教育了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负责分〕(7五、应用题〔共20分〕评分要求:教案完整〔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或建议〕〔3分〕;目标全面、具体、恰当、有操作性〔5分〕;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安排合理,注重了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根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10分〕;建议与延伸适当〔2分〕.参考教案设计:妈妈爱我我爱妈妈活动目标:1.能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2.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3.懂得关心保护妈妈活动准备:1.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各种哺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录像2.音乐?小乌鸦爱妈妈?3.邀请家长1—2名活动过程:1.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1〕看妈妈怀孕时的照片与现在进行比照〔2〕听妈妈谈一谈怀孕时的感受,知道妈妈怀孕时的不便与辛苦.2.幼儿看录像,妈妈讲述孩子的成长过程教师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很爱我们,我们出生后,他又细心地照顾我们,由于妈妈爱我们.3.谈论如何关心保护妈妈(1)孩子们,我们的妈妈那么的爱我们,那么的辛苦,那我们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妈妈曲儿互相交流.(2)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爱妈妈的.(3)自由谈谈妈妈和孩子之间如何相互关心.4.小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她、爱她,帮助妈妈,听妈妈的话.幼儿跟妈妈一起表演唱?小乌鸦爱妈妈?.建议:可将一些妈妈照顾小宝宝(幼儿自己)的照片在教室里展示,并要求幼儿在家里力所能及地帮妈妈做一些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1.儿童用心理特质来描述他人,如“乐乐很大方”,这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哪个阶段()A.行为比较阶段 B.行为建构阶段C.心理建构阶段D.心理比较阶段2.婴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但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是在什么年龄左右。

()A .3个月B.6个月C.1岁 D .2岁3.儿童大约在几岁之后开始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

他们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

()A.2岁B.3岁C.4岁D.5岁4.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A.科尔伯格B.皮亚杰C.马斯洛D.罗杰斯5.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A.道德结果论B.道德假说论C.道德发现论D.道德实在论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1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2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3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A.○1B.○1○2C.○2○3D.○1○2○37.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1社会性发展水平○2社会要求○3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A.○1B.○1○2C.○2○3D.○1○2○38.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性9.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A.模仿B.同化C.强化D.体验10.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法D.自由选择法11.以下哪项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

()A.社会交往B.需要C.社会环境D.共同利益12.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A.家庭教育B.社会交往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13.友谊发展的关键期是()A.中班B.小班C.大班D.幼儿14.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意义包括①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③促进思维和语言等方面能力的发展④使儿童具有安全感、集体归属感()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谁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开专2505)第1题、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教育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B. 思想品德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学前儿童社会教青中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2.儿童社会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体验自己的行动后果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及他们所引起的后果而进行学习的。

这是( )的主要理论假设。

B. 社会学习理论3.安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 )两大类型.B. 安全型与不安全型4.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建构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

D.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一经确立就是固定不变的,具有稳定性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 )。

C. 生活性原则6.下列不属于相关后果法的是( )。

A. 惩罚7.我国幼儿园课程正式提出"社会"这一课程名称的是( )。

A. 1919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附小幼稚园第2题、判断题1.婴儿的陌生人焦虑一般发生在6 个月左右。

(对)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种整合性教育。

(对)3.在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中, "好孩子定向"是第3 阶段的特征。

(对)4.随机性和无意性是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特点之一. (对)5.3 岁儿童的羞愧感已经与恐惧感完全分离。

(错)6.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分享行为最为常见。

(错)7.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

(错)8.强化法既能形成道德他律,也能帮助幼儿形成道德自律。

(错)9.儿童与自我的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

(对)10.尽可能注重从当地的社会资源中挖掘和选择有价值的教青内容,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生活性与适宜性原则. (对)11.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基础进行教育内容的组织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主要策略。

(错)12.依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教师对儿童的优点和进步要进行频繁地鼓励和表扬. (错)13.幼儿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作出抢夺、推操等动作,这属于敌意性攻击性行为。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复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复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复习指导二、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本课程考核的主要题型是填空题20%,简答30%,论述题20%,案例分析10%,应用题20%。

填空题1、在中国,萌芽阶段的幼儿社会教育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答案:家庭中随机的礼仪伦常生活教育简答题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取得家长的信任。

(2)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3)要保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一致。

(4)要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

(5)要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

论述题试论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虽然在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同伴交往的对象,但这些同伴交往对象基本上都是随机形成的,而且也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而当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后,就生活在了一个稳定的同伴环境中,这个同伴环境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几方面:1、同伴关系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年幼的儿童自我中心非常明显,不愿也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感情。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他们和成人交往关系中有明显支配方不同,同伴之间在权利和地位上更平等,任何一方都不会是支配者。

因此,同伴之间的关系更容易涉及相互平等、分享心得、投入和回报的合作行为。

同伴交往的过程就为儿童体验冲突、谈判和协商提供了机会,这种冲突和协商不论是指向物体还是不同的社会观点,在引发折衷主义和平等互惠的观念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同伴交往使儿童意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伙伴的合作而获得的。

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儿童将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如在同伴争论的过程中,儿童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他还必须考虑到别人的需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

2.在埃里克森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人格发展要处理的三对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对内疚。

3.社会学习的主要理论假设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体验自己的行动后果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及他们所引起的后果而进行学习的。

4.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5. 行为练习法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6.教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7.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法的研究。

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幼儿主要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为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9.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10.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

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情感自主性的发展。

11.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二、简答题1.简述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

(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是()。

A.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践经验,为当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B.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C.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D.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影响因素,提高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理论水平2.以下各项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观点中,错误的是()oA.幼儿教育的根木是教儿童做一个人格完整、智慧而善良的人B.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种整合性教育C.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就是学习如何设计与组织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D.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种渗透性教育3.从两个月起,幼儿便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这体现了()。

A.儿童情绪的社会化B.儿童依恋的发展C.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D.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4.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原则的是()。

A.全面均衡原则B.由远及近原则C.由易到难原则D.综合贯通原则5.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基本策略的是()。

A.基本活动的渗透式组织B.基于核心主题的整合性组织C.基于经验的拓展性组织D.基于学科特征的系统性组织6.()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A.认知B.探索C.游戏D.交往7.儿童有充分适当的身体活动,攻击性行为与捣乱行为就大大减少。

这表明()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针对3至6岁儿童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帮助儿童了解社会环境,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以及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份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试题,旨在评估儿童在社会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选择题1. 当你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你应该:A. 忽略他们B. 主动提供帮助C. 等别人来请求帮助D. 告诉老师或家长2. 公共场所应该保持怎样的行为?A. 大声喧哗B. 乱扔垃圾C. 排队等候D. 随意奔跑3. 下列哪种行为是对动物友好的表现?A. 随意喂食动物B. 捕捉野生动物C. 尊重动物的生活习性D. 把动物当作玩具4. 如果你发现了一棵小树苗倒了,你应该怎么做?A. 无视它B. 把它扶起来并固定好C. 把它拔掉D. 从上面跳过去5. 与朋友分享玩具时,你应该:A. 只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B. 轮流使用玩具C. 把玩具藏起来D. 只和最好的朋友分享二、判断题1. 在图书馆里可以大声说话。

(错误)2.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即使我们不同意。

(正确)3. 随意丢弃垃圾是可以的,只要不在家里。

(错误)4.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尽可能去做。

(正确)5. 排队时可以插队,如果你有急事。

(错误)三、简答题1.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合作,并解释为什么合作对儿童发展很重要。

2. 描述一次你帮助他人的经历,并说明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3. 解释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并提出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

4. 你如何看待公平?请举例说明公平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1. 论述家庭在儿童社会教育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 分析幼儿园如何通过日常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3. 讨论社会文化多样性对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

五、情景模拟题1. 假设你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哭泣不止。

描述你会如何安慰他,并解释你的行动原则。

2. 你和你的朋友因为一个玩具发生了争执,你们都想要玩。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的?A. 提高社交技能B. 培养自理能力C. 提升认知能力D. 培养合作精神2.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观察和模仿B. 奖励和惩罚C. 游戏和角色扮演D. 听说读写3.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在以下哪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A. 培养动手能力B. 培养情商C. 培养思维能力D. 培养审美能力4. 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什么?A. 指导者B. 监督者C. 管理者D. 管理者和指导者5.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最佳时间段是在以下哪个阶段?A. 出生至3岁B. 3岁至6岁C. 6岁至9岁D. 9岁至12岁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其目标是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儿童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和发展。

2. 请列举三种适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活动,并简要说明其教育价值。

- 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可以模仿并学习正确的社会行为,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 团队游戏:通过参与团队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合作与竞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 社区参观:带领儿童到社区参观,让他们与社会环境互动,认识社区的各种角色和职责,培养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论述题请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从教师和家长两个角度,分别论述如何有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作为儿童的主要教育者,肩负着培养和引导儿童的责任。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有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需要以下几点:1. 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计划:教师应该明确社会教育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2. 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互动、富有挑战和启发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其发展和学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3、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4、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

社会行动力是一种根据社会现实和需要行动的一种能力。

它包涵着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根据信息决策的能力。

以及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5、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6、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7、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8、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而,反社会行为。

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

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9、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

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

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安全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10、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学前社会教育考试复习

学前社会教育考试复习

一、名词解释1、角色扮演法: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的社会角色,使儿童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符合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3、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我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和知识,以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

4、价值表决法:指教师事先拟定一系列学前儿童关心的价值问题,让全体儿童一起来表达自己意见的一种方法。

5、价值排队法:指让儿童以三四种事物为对象,按自己认为重要与否为它们排名次并说明理由的一种方法。

6、澄清应答法:指教师通过与儿童的交谈引起儿童的思考,在相互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让儿童进行内省与价值评价。

7、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指使学前儿童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发生认知上的冲突,通过情景表演、谈话、讨论等活动,让儿童寻找正确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并付诸实践。

8、情境测验法:有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预先设计好一定的情境诱发学前儿童表现出社会性行为并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

二、判断题三、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教育的基本要求。

答:①体现学前儿童再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②鼓励学前儿童与环境、材料产生积极互动;③将游戏和体验作为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生产的途径。

2、简述幼儿与幼儿的交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答:①有助于学前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性;②有助于学前儿童认识到自我的价值;③有助于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3、简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

答:①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自我评价;②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③从笼统不分化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具体细致的自我评价;④从外部行为的自我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自我评价;⑤从局部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全面的自我评价。

4、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答:①目标性原则;②针对性原则;③活动性原则;④全体性原则;⑤整体性原则5、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

聊城大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聊城大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社会自我2.同伴交往3.惩罚法4.亲社会行为5.师幼互动6.自我控制参考答案:1.社会自我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权利、任务、责任等,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声望和价值等的认识与评价。

2.同伴交往是指以同伴为交往对象的活动。

交往双方都处于同年龄水平,大多采用直接交往和平行交往的形式,但是在低年龄儿童交往中非语言交往、单向交往也时常出现。

3.惩罚法是指当行为者出现不良行为后会承受不愉悦刺激,或者取消他正在享用的愉悦刺激,从而达到遏制不良行为出现的目的。

4.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诚实、爱护环境和物品等行为。

5.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中贯穿于学前儿童的•日生活的互动,即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

6.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即个体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自觉地选择目标,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三、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2.简述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

3.简述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索。

4.简述评估幼儿行为是否正常的标准。

参考答案:1.根据目标的概括性程度,可以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

越是高层次的目标,其概括性越高,越是低层次的目标,概括性越具有验证性。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活动目标;2.(1)儿童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以直接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特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发展:(2)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发展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最后才逐渐出现层次性,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3)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不断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度逐步提高:(4)儿童自我的功能体现出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自我结构日趋稔定,能够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标准和信念体系、外部情景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成人专科)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包括集体生活、认识自我、()、遵守规则、()、社会环境和爱国教育七个方面。

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有()、谈话、讲述、讨论、表达、()。

3、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的影响下,在于周围的人的()中逐渐实现的。

4、幼儿园专门的社会教学活动的形式有()社会实践、()、谈话。

5、()是指教师指导学前儿童就某些社会问题、现象相互启发、交流意见的方法。

6、游戏与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提供学前儿童()的机会,训练他们的()技能,能够让他们深化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题与内容,对学前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有重要作用。

7、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包括五大领域的内容,即()领域、()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

8、埃里克森人为在()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

二、名词解释
1、活动区域:
2、正面教育原则
3、角色扮演法:
4、行为练习法:
5、社会能力:
6、生活教育原则:
7、角色扮演法:
8、导向性原则:
三、判断题
1、幼儿期是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
2、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
3、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大多是在游戏中发生的。

()
4、中班幼儿能以他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说明他们的情绪开始发展。

()
5、模仿是幼儿进行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

()
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社区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7、知成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是小班年龄阶段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

()
8、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幼儿年龄小,没有反社会行为,只有亲社会行为。

()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

2、简述幼儿园与家长合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3、应从哪些方面对社会教育中的儿童学习进行评价?
4、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五、论述题
1、试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2、结合实际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