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卷

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驰骋教坛30多年的孙教授,一直教授古代文学,儒雅、大方、诙谐、生动是他授课的主要特色。
可是对于一些古文功底并不深厚的同学来说,上他的课总是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B . 前日的大雪给城市的交通和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市扫雪指挥部向各扫雪单位发出通知:要励精图治,加班划线,保质保量地完成除雪任务。
C . 孩子的注意力总是容易集中在他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看动画片时,孩子们常常看得出神入化,外界的一切事物好像都和他绝缘了。
D . 绝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刚刚步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要经过比较长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才能成熟起来,因而有必要让他们懂得登高自卑的道理。
2. (2分) (2015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15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 . 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C . “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 . 学校应注重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街道边,活羊被吊起,一刀一刀剐羊皮,羊儿撕心裂肺的叫声没引起过往路人的同情,反倒为老板赢来“这羊肉吃起来鲜”的赞誉……千百年来,我们就是这样杀鸡宰羊,我们已司空见惯了这些现象,几乎没有人去思量过,那些即将入口的动物也是一条生命,同人一样有悲喜,知冷暖,害怕伤害,恐惧死亡。
江西省鹰潭市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江西省鹰潭市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高三2012-04-16 11:39江西省鹰潭市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押解(jiâ)涅槃(pán)偈(jì)语回溯(shuò)B.校对(xiào)攫(juã)取捅(tǒng)坏尺牍(dú)C.丰腴(yú)怜悯(mǐng)付梓(zǐ)钟磬(qìng)D.勾(gòu)当熨(yù)帖蕴藉(jiâ)筑窠(kē)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剽悍凭添芸芸众生神智不清B.聒噪犄角竭泽而渔宽洪大量C.佳奖装帧声名鹊起水乳交溶D.凑和睿智稍安毋躁言简意赅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近日,广东省7个县市发布黄色灰霾预警信号,冷空气乏力,灰霾至少到下周。
②美国的29个驻外使馆因搬迁而欲出售,购买这些建筑须考虑所有权等问题,比如,你买下伦敦前海军工作大楼,不能够完全拥有它的所有权。
③他摆动着的小球,测量出单摆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A、持续虽然……但是注视B、连续虽然……但是凝视C、持续即使……也注视D、连续即使……也凝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18名路人看到遭受了碾轧的小悦悦后,居然义无反顾地离去,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道德”话题的热烈讨论。
B.中国高铁自从开通以来,不断出现安全方面的负面新闻,老百姓对此噤若寒蝉,纷纷对高铁建设的质量问题提出质疑。
C.近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探险旅游等特色旅游方兴未艾,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D.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各地以各种形式缅怀革命先驱,颂扬他们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命题人:吉安县中易东晖新余一中黄富忠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吉祥文化吉祥文化是人类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映,源起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并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创造手段的丰富及生命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曲奇庞杂。
但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指出:“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大致分成两个方面:器物和风俗。
”我国吉祥文化同样地也大致可分物体吉祥和行为吉祥两个方面。
所谓物体吉祥,主要体现为我国历史众多的传统吉祥物。
所谓行为吉祥,则主要表现为各种丰富多彩的祈吉习俗及行为。
两者都是以有形的器物或可见的行为表达无形的吉祥观念。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为“四灵”,即龙、凤、龟、麟这四种灵异动物。
《周礼·春官·大司乐》中有“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之语,郑玄注曰:“象物,有象在天。
所谓四灵者。
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据专家考证,这几种动物是中国原始图腾崇拜的遗留。
如夏人以蛇(龙)为图腾,商人以燕为图腾,东部民族以凤为图腾,东夷中部民族以龟为图腾等。
后来由于部落战争,相互联合或吞并,各部落图腾已经复合成为集各种鸟兽形象于一身的神异动物,图腾也转变了职能,成为鸟兽鱼虫之畜养,甚而成为保护神,进而成为吉祥物。
作为祈福的象征,四灵在中国吉祥物天地中最先登场。
河南濮阳西水坡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蚌壳堆塑的“中华第一龙”。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鸟纹,已窥见“丹凤朝阳”的原始雏形。
殷代以灵龟兆吉凶。
麟在四灵中出现最晚,但春秋战国时已经成形。
汉代形成的“四灵”体系,源远流长,至今不衰。
行为吉祥表现在风俗习惯和行为中。
在山东泰山顶上,为了求得后嗣,妇女们将红线、红布条结在小树枝上,或将石子放置在小树杈上,表示向山灵祈求后代。
江西省师大附中、鹰潭一中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联考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师大附中、鹰潭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试卷综析】2015届江西省五校(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鹰潭一中、宜春中学、新余四中)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
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4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
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
第二,文言文阅读、默写题仿照高考试卷设题,文言文阅读有一定的难度,但没有生僻的实词、虚词,符合高考设题标准。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
如第17题,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第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小说《牛局长的辩证法》,关注时下热点,基本涵盖小说考点,整体难度不大。
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题文】第I卷阅读题【题文】甲必考题【题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钱谷融先生1957年2月发表的《论“文学是人学”》是建国以来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篇历史文献。
文章提出了关于文学的人道主义基本精神和原则,不仅在当时具有抵制极“左”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意义,也不仅在新时期之初具有拨乱反正、促使文学回归自身审美特质的功效,而且在新世纪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消费主义日益蔓延的现实语境下,仍然具有抵御物欲横流、人性异化,维护文学和批评独立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钱先生的重大学术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个命题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以符合文艺自身规律的方式作了准确而深刻的理论阐述。
第一,批评前苏联文学理论家季摩菲耶夫“人的描写是反映整体现实所使用的工具”的“人是工具”观点,确立了人在文学里的中心地位。
江西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江西省2015届第二次高三阶段性质量监测语文试题2014.12整理制作:青峰弦月语文工作室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硅化木上的古代文化硅化木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以特有的方式保存着大自然的秘密,也在人类的历史长卷中镌刻下独特的文化印记。
硅化木是石化的古植物遗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石。
通过硅化木我们可以获得当地、当时的古气象资料,如太阳光照长短、雨水丰沛程度、千百年间的气候变化、植物群落组合、地域之间及经纬度变化关系等,是研究中生代地球生物变化和地层变迁的重要依据之一。
硅化木文化,于古今中外,源远流长,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载体,蕴涵着重要的人文意义。
硅化木自古就被文人墨客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更有吟咏硅化木的诗句:“居无玉树不亨通,家有祥石乃兴旺。
”追溯硅化木的人文历史,人们对硅化木的喜爱情结归根于“德”“坚”“神”“寿”4个字。
“德”反映其品格,“坚”突显其质地,“神”代表崇敬,“寿”寓意为心愿。
中国古代将硅化木称为松化石(松石)。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了松化石,认为其乃松化为石。
在中国古代地理书、史书、地方志、笔记、游记等文献中均有关于松石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流转,松石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山海经》,对硅化木有“不死树”“文玉树”“圣树”之说。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纂的《尚书·禹贡》曾记载古代九州之一的青州出“铅松怪石”。
据后人考证,所谓怪石,即“似玉非玉,似石非石”之物,这种怪石很可能是松化石,这种推测也可以在明代阎士选《松石记》的记载中得到印证。
他在《松石记》中记述了古青州一带的东海大竹岛中有松化石。
东晋的医学家葛洪在研究长生不老药时,研究了一种叫石芝的木化石,并做了相关的记载。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部》新增药物品种的考释,引葛洪曰:“石芝者,石象芝也。
江西省2015届高三语文四校联考一模考试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2015届高三语文四校联考一模考试试卷及答案江西省2015届高三四校联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注意:本卷共两卷,八大题,24小题,总分150分。
考生一律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44分)一、基础知识运用(共8小题,23分)1.下列词语的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粜粮tiào汗流浃背jiā荒谬miào辨难真知灼见B、谂知shěn倒胃口dǎo佣工yōng联袂天花乱坠C、陶瓬fāng干细胞gān戗风qiàng烖赃聊以自慰D、觇视chān曲射炮qǔ鱼鳔biào挣扎璞玉浑金2.下列句子的排列组合正确的一项是(3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将在你的世界里造成影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上引发着回响。
你自己就是一种幸福。
①以往你的影响力可能是负面的②打造更美好的世界③如今你则在所有人中设立乐观的典范④因为你可能有抱怨的倾向⑤你是人性大海中的一道涟漪A、①④③⑤②B、③⑤②①④C、①④③②⑤D、③②①⑤④3.对下列一则新闻内容的概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2014-08-2918:33:00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8月29日电据外电报道,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29日表示,乌克兰政府准备申请加入北约,将向议会提交相关决议案,终结该国政府“不结盟”政策。
他说,乌克兰政府将向最高拉达(议会)递交决议案,内容是结束乌克兰的不结盟状态,重启申请加入北约的进程。
他说,一旦该决议案获得议会通过,将禁止乌克兰决定加入其它任何经济、政治等联盟。
他说,一旦该决议案获得议会通过,将禁止乌克兰决定加入关税同盟、欧亚联盟或其他实质上“相当前苏联”的同盟。
此前,据俄媒7月22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近日表示,乌克兰将要求美国给予其北约成员外主要盟友的地位。
答案

鹰潭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一、答案:1、命题立意:考查对文中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
答案与解析:A (B 项,第1段,作者认为现代教育“在推着人远离自己”,并未“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自我”。
C项,“不要人为干预”的说法过于绝对,不是对孩子的所有活动都不进行干预,相关内容在第4段。
D项“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自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础”原文无据)2.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答案与解析:C ( 因果倒置。
第2 段“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
标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A 项,第1 段“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教育是否还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C 项,第 3 段,“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
现代教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
具体说来,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
”D 项,第 4 、5 段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3.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内容及作者观点的理解、评价能力。
答案与解析:D ( “是不可能改变的”过于绝对,“只是做小的修补和尝试”也不符合文意。
)二、4.A (讽:暗示,劝告)5. C6. D(“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亲家徐学谟。
)7.(1)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
(“操”、“束湿”、“率”各1分,全句大意2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
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高三语文试题_带答案解析

2015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2015.4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纸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不能写在试卷上;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麻痹(pì)纤纤玉手(xiān)绩优股不可思议B.拓印(tà)明眸善睐(móu)一幅画再所不惜C.墓碣(jié)履险如夷(lǚ)观摩课因缘巧合D.铁砧(zhēn)蜚短流常(fēi)仪仗队毋庸讳言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的东西。
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他知道自己要灭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
A.软弱纵使尽管 B.脆弱纵使因为C.脆弱虽然尽管 D.软弱虽然因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多西是乔布斯精神的继承者,他看起来沉默寡言,但如果谈论到货币问题,他立刻就会口若悬河,甚至会给你上一节这方面的历史课。
B.韩敏不仅精于人物和花鸟,其他画种也有不少成就。
这种雅俗共赏、涉猎广泛的创作态度,恰恰正是海派绘画最突出的特色。
C.至此,因继承引发纷争并绵延5年之久的历史积案圆满地执行终结,当事人之间10余年的恩怨纷争也一笔抹杀,确保了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常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鹰潭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 晏发有余江一中审题人: 陈建生鹰潭一中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试题所有答案均答在本试卷的答题卷上。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高德胜①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
相对而言,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
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
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
教育是否还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②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
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
标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小尾巴”。
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
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引住了。
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使得反观自身、心灵对话成了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③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
现代教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
具体说来,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
教育不是不要利益,但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如果没有价值的指引,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只剩下钱了”。
教育不能偏执于实利,要为价值和意义留有空间。
大规模、以集体为对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但人类教育史上传承了几千年的学徒制、个别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其价值。
现代教育的转型不是要恢复学徒制,而是探索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中如何融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在两者之间实现一种相对的平衡。
④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
儿童的心灵成长有“自然”的一面,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呵护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不干预孩子的出神与发呆,任其在想象的精神世界里遨游。
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就是这方面的努力。
这些尝试虽然不足以动摇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毕竟为教育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⑤可以着手进行的教育尝试还有很多。
比如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对精神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我们还应将如何面对自身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此外,还要注意非常态意识体验的激发,人有确定性的需求,把世界和人事纳入“常规”才会有安全感,但教育在非常态意识体验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一些教育机构所进行的“末日体验”活动,都是有益的探索。
最后,教育活动步调要放缓,现在的教育被现代社会匆忙的节奏带得太快了。
1.下列关于“现代教育”的有关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现代教育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化教育,在价值指引方面有所缺失,应该借鉴传统教育的学徒制,在集体化与个别化平衡方面加强探索。
B.上百年来,现代教育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自我,但近年来,却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结果造成了人心灵的枯死。
C.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想转型,就应该走向心灵培育,避免对孩子进行人为干预。
D.现代教育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自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础,同时,知识传授等教育活动的步调要放缓。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教育只有能够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才能实现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的价值。
B.基于心灵教育而进行的现代教育转型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
C.标准化考试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是因为它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是支配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D.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想象力的培养、“末日体验”活动等教育实践都是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及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现代教育充满忧思,他清醒地看到了现代教育的弊端,但又没有简单的排斥、否定,其思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B.针对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尤其是让儿童心灵“自然发育”的主张,颇有见地。
C.作者认为,现代教育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它的整体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看法。
D.作者认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在实利追求盛行的当下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一些小的修补和尝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
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
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
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
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
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
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
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
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
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
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
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
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
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
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
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
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
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
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
”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
册立之事,圣意已定。
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
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
二人皆被黜责。
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
诏驰驿归。
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
诏书至门而卒。
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广:扩充B.而讽.于仁自引去讽:讽刺C.有德不谙.大计谙:懂得D.帝遣行人存.问存:慰问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
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
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
(5分)(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清明①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8.请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
(5分)9.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的两句是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 , ”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衬托突显陋室幽雅恬静的两句是“,.”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光荣的事情(美国)马克·吐温我有一次,身无分文了,但又急需三美元。
我茫然不知所措,到哪里弄钱呢?徘徊了整整一小时,想不出一点办法来。
我走进爱伯特旅馆,找个地方坐下来。
一只狗走来,停在我身边。
我注视着这只可爱的畜牲,它快乐地摆动着尾巴,围着我团团转,用头在我身上摩挲,一再地仰起头,用棕色的眼睛看着我。
这真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东西,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
过了一会儿,密尔将军穿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制服走了过来,他看见了这只狗,停了下来,眼睛里流露出喜爱的神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轻轻地摸着这只狗,说:“这是一只很好的狗,多逗人喜爱呀!你愿意卖吗?”我爽快地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