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政府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政府主导下的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政府主导下的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作者:王生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7年第5期一、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的含义所谓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育人,即政府、高职院校以及企业等三大社会主体基于共同的利益,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高职院校输送人才和行业企业的社会需求中实现供需平衡为导向,共同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相互补充、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方式。
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重构利益共同体,在此框架下,由政、校、企三方共同承担责任,共享利益成果;实现政、校、企有机整合,将政府的激励、保障、评价、纽带、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三方的有效链接;通过政校企三方协同合作,促使高职院校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培养社会、企业所需的人才,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高校教育政校企联动的必要性(一)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定位的需要。
国家出台多个方针政策指导政校企合作,为政校企健康有序的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家要求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系,制定促进校企合作育人的新规定,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规范化,建立以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三者为主体的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这些政策的出台能够很好的引导高职院校做好政校企合作工作,为政校企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由此可见:政校企三者协同育人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二)从高校的基本职能、办学目标来看。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重点,着力一线需要的从事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职责,培养阶段要求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应起的作用
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应起的作用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许多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政府应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挥组织协调、政策引导、经费投入保障、过程监督、评价激励等作用,以确保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79-02function of government in coope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and business//liu yaqi, liu yibing abstract the 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on is the quality education way that must be taken. the current quality education 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on has many difficult problems, must solve these difficult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should display the organization in the 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on process to coordinate, functions and so on policy guidance, funds investment safeguard, process monitoring, appraisal drive, guarantees the 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on to develop thoroughly.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on1 前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坐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政府的作用
坐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政府的作用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教育变革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症结,认为政府不但应该在其中发挥常规的法律、制度建设作用,还应站在领袖群伦的高度,以非凡的举措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本文独立提出了一个“胡萝卜+棒槌”赠地法案,以期为政府提供行为坐标。
关键词:政府、校企合作、教育变革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ticking point in development for modules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with education,and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during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country.It deem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play a conventional role in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but also promote,with remarkable act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with education,and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from a strategically advantageous position.The paper offers independently a Land grant act of “Carrot + Stick”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s behavior.Key words:government,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 reform.“利维坦”(Leviathan)还是“守夜人”?这是个问题。
政府与学校合作机制
政府与学校合作机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日益重要。
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机构,承担着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
学校则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为国家提供人力资源。
因此,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建立起来,能够形成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本文将分析政府与学校合作的重要性,探讨合作机制的形式,以及合作机制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一、合作的重要性政府与学校合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与学校的合作能够推动教育公平。
政府有权力干预教育体系,制定公正的政策,给予教育资源优先分配给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改善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
而学校则通过合作与政府密切配合,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
其次,政府与学校的合作能够提高教育质量。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教育政策、制定课程标准、监督学校教育质量等方式来提升教育水平。
学校则通过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导向,加强学校的管理和师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
双方合作,能够形成紧密的互动机制,不断改进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最后,政府与学校的合作能够促进教育改革。
政府及其相关机构是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而学校则是具体落实教育改革的基础单位。
两者关系密切配合,并形成合力,能够共同促进教育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推动教育制度的改革进程。
二、合作机制的形式政府与学校的合作机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得以实现:第一,政府与学校可以建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制定教育发展规划。
工作组由政府官员、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共同商讨教育发展战略,制定实施计划,并监督执行。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能够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和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第二,政府与学校可以建立合作项目,共同开展教育实践。
政府可以提供专家、经费等支持,开展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如教育培训、学术研讨、师资交流等。
学校则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
第三,政府与学校可以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进行教育监督。
政校企合作
政校企合作政校企合作,是指政府搭台,校企唱戏。
政府部门以改革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制定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政策。
一、高职教育政校企业合作的动因二、1.政府在高职教育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是职业教育政策及其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
政府可以发挥政策对职业教育的规范、导向、协调和推动作用,用政策的手段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政府是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筹措者和提供者。
2.校企合作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从目前来看,推动校企合作的动因主要有:一是学校发展需要。
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获得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从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也可以解决学校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科学技术与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资源来提升自己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与效率。
3.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合作对高职教育的积极推动作用。
政府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制定有利的政策,指明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学校在借助政府的力量的同时,可以利用企业的相关资源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更加切合市场的发展方向;企业可以在与学校合作中获得政府与学校的相关资源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
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三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多赢的局面。
二、政校企合作的现状我国高职院校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目前高职院校特别是新办高职院校在此项工作中大多步履维艰。
究其根源,除了政策性因素外,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仍然存在理性思考不足。
很多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经验层面,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从而影响到校企结合的质量。
其次,由于没有找到校企结合的契合点和动力机制。
三、政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教育存在的不足实践证明,政府、企业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但是这种政校企合作的模式还在存许多局限性。
一是企业有自身的生产任务,学生实习任务由企业规定,高职院校缺少自主权,导致高职院校无法控制时间,不能落实实习实训任务。
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摘要:笔者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前烟台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二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是对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技能型人才的供求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
发展职业教育,实行校企联合,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是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最好选择。
实行校企联合,可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减少学校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为企业“量身裁衣”培养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稳定渠道。
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共识。
一、当前烟台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目前,全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院共有7所,开设专业170余个,高职在校生8万余人,为烟台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我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烟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仍需要进一步加大,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订单教育、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共建基地等几种形式。
我市的7所高职院校中,烟台职业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2004年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在各系成立校企合作与就业科,强化对校企合作的组织和管理,引入了一汽丰田t-tep、上海通用asep、富士康smt等项目,建立了217个校外实训基地,参加了2个职教集团(其中1个是理事长单位),总体上讲效果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着合作的范围窄、层次低等问题:一是合作形式只是局限于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高层次的合作如提供技术服务、共同开发新产品、改善新工艺、组建利益共同体等较少;二是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校企合作中教学的实施、学生的管理、项目的开发等方面没有一个协调机构负责。
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政 行校企 合作 办学 体制机制 创新
“ 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是一种政府、行业 、学校和企业 四方 ①务 本 性 原 则 ・ 联动的合作办学模式 ,是实 现合作办学 、共 同培养人 才、合作研 发 、 “ 政行企校” 四方合作机制 的构建 不能脱离其 根本 目的 ,即为 了 共享资源 、人员交流 、信息互 通 和共 同发展 的一 种有 效 模式 。教 育 促 进 “ 政 行 企 校 ” 四 方 的共 同发 展 ,不 能 偏 重 于 某 一 方 ,如 学校 的发 部 、财政部提出 :“ 地方政府 与行业企业 共建高职 院校 ,探索建 立高 展或企业 的发展 。机制的建立使行业企业在与学校合作 的过程中 ,自 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 ,形 成人才共育 、过程共管 、成果共享 、责任 身也得 到发展,企业发展增加了人才的需求量 、促进 了区域 经济的繁 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 娄底职业 技术学 院以 国家 骨干高 荣 ,政府 的税 收也得到 了提高 ,从而形成一个 良性 的 自我适 应和调节 职院校建设为契机 ,组建了 “ 娄底 职业 教育集 团” ,创新 了 “ 政 行校 的 过 程 。 企 ” 四方联动的合作办学体 制机制 ,促进 了校企间的 “ 合作办学 、合 ②可持续发展原则 作 育人 、合作就业 、合作研 发、合作发展 ” ,实现了多方共赢 。 机制 的建立要注重政行企校四方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 。不 能通过牺 1 .高等职业教育 “ 政行校企”合作 办学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牲某一方 的利益来换取另一方的利益 ,要掌握好一个 度的问题 ,如果 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政行校企 ” 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的研 牺牲了某一方 的利益 ,机制的运行将 缺乏持续发展 的动力 ,即使建立 究和实践起步较晚 ,高职院校与教育行政主管部 门积极性 高 ,关注较 起 来 也很 难 坚 持 。 多 ,而企业主动参与的 比较少 ,职业 教育仍 以学校教育 为主 ,校企合 ③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 作仍处于浅层次水平 ,学校与生产企业之 间还存在较大鸿 沟。主要体 要求政行企校 四方机制建立的时候要有一个预期 ,即对 未来 的科 现在 : 学的预见性。如果预期工作没有做好 ,当外部环境发 生变化时 ,机制 ( 1 )地方政府 和主管部 门的认识和角色定 位不明 , 校企合作缺乏 的运行将会 陷入 困境 。机制的构建又是 一项长期 的工 作,也有不断创 政府引导和制度保 障 ,职业 教育 的法律 法规 中指令 性条 款较 少。 同 新 的 过程 ,社 会 环 境 不 断 发 展 ,人 的认 识 水 平 不 断 提 高 ,机 制 也 要 随 时,缺乏政策激励 ,政府在政策支持、经 费资助 、宏观协 调和质量认 时 作 出 相 应 的调 整 J 。 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 3 )牵头组建 “ 娄底职业教育集团” ( 2)企业 与学校 价值取 向不一致 ,利润最大化 、提高经济效益是 为使校企合作 深入开展 ,学院于 2 0 1 1 年l 1月牵 头组建 了包括 2 9 其 根 本 目的 ;而 学 校 的 主 要 目的 是 培 养社 会 需 要 的人 才 ,追 求 人 才 培 家行业企业 、科研 院所 、职业院校在 内的 “ 娄底 职业教 育集团 ” 。集 养质量和办学的社会效益 。双方在合作动机 和合作利益 的追求上存在 团成立后 ,依托 产业 ,联合企业 ,加强学校 与企业 、 学 校与学校 、学 较大差距 ,导致校企合作办学出现 “ 学校一方热 、企业一方冷” 的现 校与地方政府的联 系,整合 教育 资源 ,实 现资 源共 享。按 照平 等 自 象 ,校 企 合 作 难 以 深 入 。 愿 、互惠互 利、共 同发展 的原则 ,继 续 发展 和扩 大集 团理事 成 员单 ( 3 )学校缺乏主动服务 意识 ,服务企业的能力弱 ,企业缺少合作 位 。先后在我院召开了集 团第一届 、第二届 理事大 会 ,新增企业成员 育人 的责任感 ,校企 普遍 缺乏源 动力 ,导致校 企合 作难 以达 到高水 单位 6家 ,日前该集 团成员单位 3 2家 。 平 、深 层 次 。 按照高等职业 教育 的 实践性” 、“ 职业性 “ 和”开放性” 特点 , ( 4)没有有效 发挥行 业指 导作用 ,行业 及行业 协会 等在合 作办 职教集团和企业 在各方 面开展 了全方位的合作 。在省教育厅 和省煤炭 学 、育 人及专业建设 中的指导地位不突出。 行业协会的关心 、帮助 和支持下 ,在集团理事会 的领 导下 ,在全体理 由于这些 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校企之 间始终 难以真正形成 事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 娄底职业教育集 团” 积极主动 与企业 、行业 良胜互动 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 进 而制约 了高等 职业教育工学 沟通 ,实现职业 资格和培训考核鉴定以及实训 室、实训基 地等短缺资 结合人才培养 目标 的实现 。 源 的共享 ,成员企业为成员校学生实习 、实训及双 师素质教师培训提 2 .“ 政行企校” 四方联 动机制 的创新 供支持 ,建立新 型的校企 合作实训基 地 ,在企业生 产允许 的情况下 , 然而 ,要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 不容易 ,很多学校 成员企业尽可能为成员 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岗位和专业 教师社会实践 岗 已经作 了不懈 的努力 ,但始终摆脱不 了 “ 学校热 、企业冷 ” 的局 面, 位 ,成员企业及时向成员 院校反馈毕业生的需求信 息 ,配合院校做好 多数校企合作仍停 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 供、员工培训 的层 毕业生就业工作 ,成员 院校为 成员 企业提 供企业 文化 宣传 、员 工培 面上 。从根本上来讲 ,学校和企业是相互平等的单 位 ,如果单靠学校 训 、人力资源及科研开发支持 。 努力是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是关系 国家技 3 .“ 政行校企” 四方联动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成效 能型人 才培养 的一个社会公共命题 ,并非仅仅是一个教育命题 ,应将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骨 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 ,创新 ”政 行 其放在更高 的国家 战略、国家制度层面上去审视 和完善 。因此 ,必须 校企” 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新 途 建立起一个政府 、行业 、企业 、学校四方联动的长效机制 ,即 “ 政行 径 ,培养 了大批高技能技 术型人 才,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企校 ” 四方联动机制 ,才有可能使这一问题得 到根本 的解决 。 ( 1 )合作育人途径 明显增多 在 “ 娄底 职业 教育 集 团”推 动下 ,校 企共建 了 4个 “ 校 中厂 ” ( 1 )建立 “ 政 行企 校 ” 四方 联 动 机 制 的 必 要性 机制是事 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是 以一 标 准化生产基地 、3个 “ 厂 中校”教学 基地 、5个 “ 教师工作站”,3 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 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 个 “ 企业技师工作站 ” 。在 “ 校中厂” 、“ 厂中校”基地完成学生 的专 用。按机制运 作的形式划分 , 可将机制分为三种 :一是行政计划式 的 业教学和顶 岗实 习等 ,在 “ 教师工作站 ” 、“ 企业技 师工作站 ” 实现 运行机制 ,即以计划 、 行政 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 ;二是指导 式 学 院教师 的企业锻炼 、企业技师的教学能力培养 、共享人力 资源 、共 的运 行机制 ,即以指导 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是 监 同培养人才等 。 督式的运行机制 ,即以监督式 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 的关 系。机 制 2 0 1 3年 ,企业技术 骨干 进驻技 师工 作站完 成专 业教 学 2 9 3 1 8学 建立的载体 ,一靠体 制,二靠制度 。也就是说 ,通过建立适 当的体 制 时 ,共接纳学生实习实训 1 9 1 0 0 8人时 。校企 共建 了校企合 作信息 管 和制度 ,可以形成 相应的机 制;同理 ,通过改革体制和制度 ,可 以达 理 平台 , 搭建 “ 双线 管理 、多元 评价” 的校 企合作 教学质 量保 障体 到 转 换 机 制 的 目的 。 系, 保 障校企合作教学质量 ,全面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 。 政行企校四方 联动机制 正是 为了协调政府 、��
“政校企”育人背景下校企融合育人模式探究
“政校企”育人背景下校企融合育人模式探究1. 引言1.1 校企融合背景校企融合背景指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校企融合在教育领域逐渐兴起。
校企融合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校企融合可以通过学校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政府提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政策倡导和支持下,校企合作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和条件,促进了校企融合育人模式的发展。
社会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校企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备受社会认可和支持。
校企融合的背景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1.2 育人意义育人意义是校企融合育人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体现了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的合作精神和追求。
校企融合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培养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校企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员工接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校企融合育人模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校企融合的育人意义不仅对个人学生的成长有利,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 正文2.1 校企融合的理论基础一、教育与产业融合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已经不再是单一学校的责任,而是需要各个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
谈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谈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辛健;付强;陈茂丛【摘要】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
企业的积极参与是高职院校解决学生技能培养问题的最佳方案。
本文在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政府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校企合作的主导作用。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 kind of joint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held together by a university and some corporations.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is the best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fostering students' skil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wo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期刊名称】《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府;法律法规【作者】辛健;付强;陈茂丛【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 11012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 11012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 110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7“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方针之一。
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近年来,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投资、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发展。
其次,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双方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保障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最终实现双方的共赢。
基于政、行、企、校四维度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探析
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中第十条指出:
“ 大力推行 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 的培养模式 。与企业 紧 密联系 , 加 强学生 的生产实 习和社会实践 , 改革 以学校 和课 堂 为中心 的传统 人才培养模式 。 ” 以及 2 0 1 0 年颁布 的《 国家 中长期 教育 改革 和发展 规划 纲要 ( 2 0 1 0 — 2 0 2 0
一
、
前言
1 5 %、 1 0 %。由此可见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 在着校企 合 作 质量不 高 , 合作深 度不足 的现象 , 如何更 深层次 的推
实现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 业教育培养高素质、 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切入 。2 0 0 5 年
行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是当今高职院校应思考的问题 之一。通过对校企合作的调查得知, 校企合作存在以下 几个维度上 的问题 。
笔者虽 已引用 了相关 的政府颁 布的政策 、 规章 , 但是却 存 在着相关 问题不 明确等问题 。一是政府 自身如何有
年) 》 中明确提出“ 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 , 行业指导, 企业
参与的办学机制 ,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促进校 企合作制度化。 ” 表明我国首次提出了校企合作法规, 并 纳入了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教育部《 关于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提出: 要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模式 , 把 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
L i a o n i n g E c o n o my
基于政 、 行、 企、 校 四维 度的 内容提要] 本文以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为立足点, 不断勇于探索, 积极创新, 打造政府引导、 行业引领、 企业培养 , 学校统筹的校企合作 新模式。使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更贴近于社会, 人才培养在政府、 行业、 企业、 学校 四个维度都能实现新的跨越。 [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四维度
大学—企业合作创新中政府的作用模式及职能
科研管理大学 企业合作创新中政府的作用模式及职能Role Patterns and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in Universit y-Industr y Coo p erative Innovations余雅风郑晓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研究所北京100083)知识和科研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剧增,促成了大学的第三项使命: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战以来的第二次学院革命,在1970年后的美国以及1980年后的各西方国家、现在的瑞典,导致了对大学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使命的再评估。
类似的辩论也发生在拉丁美洲、亚洲以及欧洲的其他地方。
大学 企业 政府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学术观点,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提供了可加以选择的策略。
技术创新是同时涉及国家创新体系中各创新主体的并行活动过程,尤为强调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的合作性、同步性和自觉性。
政府在强化大学 企业合作关系中与大学、企业协同的创新模式以及政府的相关职能,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一、大学 企业合作创新中的制度创新由于当代各国军备缩减和学术研究增加,大学和企业的关系日益发展和加强。
这种变化带来了国际化的辩论议题,即大学在技术和知识转移中的适当作用。
相反的意见认为大学应从直接为企业服务的第三项使命撤退,回到教学和科研这两个传统的任务上来。
对学院技术转移的批评也引起美国一些经济学家的赞同(Rosenber g,N elson,1994)。
他们认为,技术被申请专利后可能自由地进入企业,这种大学的技术转移机制会增加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然而,在许可的条件下从事第三项使命,即大学和社区学院继续从事为经济服务的工作又是倡导者们所期待的。
因为科学和技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已变得十分重要(Bracz y k et al.,1998),它同时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来源。
而且,R&D以及高等教育也可以用市场标准来分析和衡量(Rosenberg,Nelson, 1994)。
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合作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武 南 : 职院校 师资培养 合 作 中 的政 府 职 能研 究 高
综上所述 , 高职师资培养合作是指两个及两个 负有 限 的责 任 。” 随着 时代 的变 化 , 会 的发 展与 需 社 以上主体按照高职院校任教资格 的相关要求对显 要同样发生着变化 , 这就要求政府的职责与功能也 在或潜在 的高职师资进行 系统教育和培训 的联合 要 随之 变化 、 革新 , 就是 政府 职能 的变 革性 。 这 行动过程。 成功的高职师资培养合作要求合作主体 问具有相对一致的 目标 、 对高职师资培养工作有较 三 、 府在 高职 师资 培养 合作 中的职 能发挥 政 为 统一 的认 识 和理 解 , 合作 过 程 中形 成 相互 信 赖 在 的合作 气氛 和赖 以生存 和发展 的一定 物质 基础 。 政府作为高职师资培养合作 的重要参与者 , 在 高 职师 资培养 合 作方 面起 着 至关重 要 的作用 。 二 、 府 职 能的 内涵 政 ( ) 一 政府是高职师资培养合作政策的引导者 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 既是 国家教 育行政 管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 , 即政府组织的职责和 理的依据也是政府管理高等职业教育 、 履行其公共 功能 , 在法治 国家 , 是指政 府依法应 当行使 的职责 服 务职 能 的一种 重 要手 段 。发 展 高 等 职业 教育 , 构 和所具有的功能。具体来讲 , 是政府对社会承担 的 建科学合理 的高职师资培养合作平台 , 需要相关政 责任和法定的管理权限 , 是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 内 策法 规 的引 导和 支持 。高等 职业 教 育政 策法规 既是 根 据 国家 和社 会 发 展 的实 际需 要 所 发 挥 的 功 能 和 对 己有 事实 的确 认 , 是对 未 来行 为 的 引导 。政 策 也 作 用 。政 府职 能按 照作 用 领域 的不 同 , 以分 为 政 法规 通 过规 定人 们 的权 利 、 务 以及 违 背政 策 法 规 可 义 治职能 、 经济职能 、 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等基本职 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西方发达国 能 。文化 职能 是指 政府 为满 足人 民 日益增 长 的文 化 家一直 以来非常重视立法工作 , : 国 16 年就 如 美 92 生活的需要 , 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 的管理。它是 制定了《 职业教育法》 明确提 出校企合作是职业 教 加 强社会 主义 精神 文 明 , 进 经 济 与社会 协 调 发 展 育 的 方 向 ,94年 美 国 总 统 克 林 顿 分 别 签 署 了 促 19 的重 要保 证 。我 国政府 的文化 职能 主要 包括 :1制 (00 目标——美国教育法》 学校——工作多 () 20 年 和《 定科学 、 文化 、 教育 、 卫生 、 体育等事业发展 的战略 、 途径 法 案》 ,把 学校 与企 业 的合 作 作 为 高 职教 育 的 规 划 和计 划 ;2 制 定 和 颁 布科 学 、 化 、 育 、 () 文 教 卫 条 根 本原 则 , 促使 工 商企 业 和 大学 进 行深 层 次 的 生 、 育等事业发展 的法规和政策 , 体 提供 良好 的服 合作。 完备 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是发达 国家高职教育 务和环境 ;3 ( )组织力量对重大科学技术项 目进行 得以; 利发展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也 已颁布《 I b m , 职 协调 攻 关 , 统筹 基础 研 究 和应 用 开 发研 究 ;4 深 化 业教 育法 》 《 () 、 国务院关于 大力发展 职业 教育 的决 科学 、 文化 、 教育 、 卫生 、 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 建立 定》 《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的新体制等内容 。 的若 干意见 》 等法律政策 , 引导高职 院校与企业 合 正 确理 解 和把 握政 府 职能 含 义 , 充 分认 识 政 作 、 应 与产业 对话 。 至 目前 , 国集 团化 办学省 份 达 截 全 府职能所具有特点 : 一是法定性与有 限性。政府职 到 3 个 , 0 设立行业行职教集 团 4 0 0 多个 , 这无疑是 能 的法 定性 , 主要是 指 政府 的行 为 目标 和行 为 方式 对高职师资培养合作的有力推进 。 只有在 良好的高 必须具有法律依据 ,政府做什么要有法律授权 ; 政 职师资培养合作政策 的引导 、 支持下 , 才能逐 步理 府如何做要有法律规范 ; 法无授权 皆禁止 , 任何政 清高职 院校 、 企业和政府在合作办学过程 中, 高 在 府部 门和政府官员都没有超 出法律规 范 以外的特 职师 资 培养 合 作 过 程 中所 应履 行 的义 务 和享 有 的 殊权 力 , 也正 是政 府 职 能有 限 性 的最 好证 明 。政 权利 , 这 高职师资培养合作才能顺利开展 , 才能达到 府必 须 在宪 法 和法 律规 定 的有 限范 围 内开 展工 作 。 预期 效果 。 二是 权威 性 与有效 性 。政府 的权 威性 来源 于 法律 的 ( 政府是高职师资培养合作规划的统筹者 二) 权 威性 , 府 只有 依 法行 使公 共 权 力 , 自己应 管 政 管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政府统筹规划 。 在高等 的事 , 能 令行 禁止 , 有 权威 。也 正基 于 此 , 府 职业 教 育 的发展 过 程 中 , 府 是高 等 职业 教 育 发展 才 具 政 政 职 能才具 有 有效 性 ,即政府 具 有 确定 的控 制力 , 表 规 划 的主要 制 定 者 和实 施 者 。在 20 0 3年前 这 种 角 现 为令行 禁止 。三是服 务性 与公 开 性 。现代 政府 理 色 主要 由 中央政 府 来 承 担 ,03年 以来 地 方 政 府 , 20 念 的核心 是服 务理 念 。服务 功能 是政 府职 能所 具有 特 别 是 省 级 政 府 在 发 展 规划 方 面所 扮 演 的角 色 越 的基 本功 能 。在 公 共管 理领 域 , 府 的 职能 主 要 是 来 越 重要 。制定 教 育发 展规 划 , 发 展 高等 职业 教 政 将 为市 场 、 为社 会 、 公 民个 人提 供各 种 有 效 服务 , 育 纳 入 国 民经济 和社 会 发展 规 划 , 政府 的重要 职 为 其 是 具体 形式 包括 宏观 调控 、 导协 调 、 引 检查督 导 等 。与 责 。高 职师 资培 养合 作 是一 项 涉及 高 职 院校 发 展 、 服务性相伴的是政府职能的公开性 , 这既是信息社 涉及地方人力资源培养和区域经 济发展需要 的重 会 民众对 政府 的工 作要 求 , 是政 府 获得 人 民支 持 要工作, 也 需要政府从全局 的角度加 以统筹考虑 。 中 《 进而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四是责任性与变革性。 华人 民共和 国职业教育法》 6 第 条规定“ 各级人 民 政府 的任何一项职能都体现了政府对 民众所 负有 政府应 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的责任。“ 政府用有 限的权利行使有限的职能 同时 展规划 ”第 1 条规定“ , 1 国务 院教育行政部 门负责
“三螺旋”理论下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
“三螺旋”理论下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摘要】本文通过引言部分介绍了三螺旋理论下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背景、研究意义和问题,接着概括了三螺旋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现状,并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框架。
文章还阐述了政府支持下的政校企合作机制,以及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划分。
结论部分讨论了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三螺旋理论、运行机制、框架、政府支持、角色定位、职责划分、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等教育在我国正逐步迈向多元化和社会化发展的阶段,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机构,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政府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政策导向,将高职院校纳入“三螺旋”理论的范畴,强调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实现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协作共赢,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议题。
通过对“三螺旋”理论的深入探讨,以及对现有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有助于为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探讨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以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构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话题。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专业素质教育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市场需求的教育服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发挥主导作用 推进校企合作——浅谈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能作用
宣传 和发 动
职业教育” “ ,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 府 的牵线搭桥 ,我 院还先 后与中国海外经济合作总公司对外劳 展职业教育 的决定》 指 出 ,要 大力 推行 校企 合作 、工学结合 的 务合作部 、 日照钢铁集 团公司、上海长宁 区人 民医 院等多家大 培养模 式。 当地政府认真贯彻落 实国家关 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中型企事业单位签订 了订单 培养协议 ,从而实现 了招商引资和 的 部 署 ,把 中央 的声 音 变 成 地 方 政 府 的声 音 ,从 促 进 区 域 产 业 校 企 合 作 的相 互 配合 、相 互 推 进 ,取 得 了地 方 、企 业 和 学 院 i 结构调 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新 型工业 化道路的战略高度 赢 的局 面 。
一
部 件生 产基地 的项 目进 行友好协 商 的过程 中 ,一直 积极引导 、
协调学 院和该公 司的校企 合作 事宜。经过三方共同努力 ,市政 党 的十七大 明确提 出 “ 大力发展职业教 育 ,提高高等教育 府 和该 公司签订 了 《 目合作意 向书》,学 院和该公 司签订 了 项 质量。 ”温家宝总理在 ( 府工作报告》 中再次强调 “ 敛 大力发展 矮 托培养协议》并举行 了订单培养冠名班签字仪式 。通过市政
床有 限公 司、滕州市 中心人民医院等十余家 当地大 中型企事业 定期 召开全市高 中校长座谈 会 、乡镇教 委办 主任座谈会 、企业 单位签订 了订单 培养协议 ,较好地实现 了为地方经 济的发展 服 与学 院联谊 会。高中校长座谈会 和乡镇教委 办主任座谈会每年 务 的办学宗 旨。
召 开 一 至两 次 ,时 间 选 择 一 般 是 在 高 职 和 中 职招 生 前 期 ,会 议
政校企多元协同开展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
政校企多元协同开展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属于国家职业类院校,其办学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推动国家各个行业的稳步发展,然而高职院校虽然在科学研究、理论知识等方面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但实践经验却并不丰富,与企业对接不够紧密,亟待通过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不断提升实践育人的成效,培养具备更高实践技能的人才。
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的三方的合力,形成多元协同育人的新格局,不管是对于政府而言、企业而言,还是对于高校而言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性意义。
(一)落实政府理念,强化引领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国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育人的指挥者,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应当得到政府的规范、引导和约束,否则将会一片混乱。
高职院校开展育人活动,也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紧跟政府的步伐和理念,充分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切实将课程思政建设起来,形成规范化、高标准的课程思政体系。
通过将政府引入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能够对高校在该方面的建设进行规范,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将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落到实处。
这对于政府而言,不仅能够更好地对发挥自身的“监控”作用和引领作用,而且还能够见证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变化,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育人的全过程,并为后续更好地制定职业院校管理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在更高层面上引领职业院校立德树人行动的稳步开展。
(二)规范高校行动,提升建设效果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复杂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多层面的内容,而高职院校本身又是育人主体,其在育人方面掌握了较高的理论经验,但对企业的实践运行不了解,甚至对政府的核心理念理解不透彻,这就会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
通过将政府、企业引入进来,实现三方的有机协调,则能够使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更为规范,降低建设过程的盲目性,使建设效果更为理想。
在政府的引导下高校可以正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大方向,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避免出现思政教育偏离主题的现象;在企业的作用下则能够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紧跟时代变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情况等及时对思政教育过程进行调整,确保整体育人过程具有更高的实效性。
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摘要:校企合作对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对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也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很多好的想法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尝试和应用,因此,紧密长效的校企合作制度还没有在我国建立起来,这其中有学校和企业的原因,但最关键是企业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本文从我国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入手,讨论政府参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最后重点阐述政府应如何充分发挥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政府校企合作主导作用校企合作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意识到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只靠传统大学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应运而生,一批新式大学建立起来。
目前,职业教育逐渐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不再被看做是普通教育的附属品,而是被当做一种主流教育渠道,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处于并重的地位。
一、我国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1.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脱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对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从1988年刘昌明在其论文《强化高校的科研职能》中首次使用了“校企合作”一词以来,学术界对职教校企合作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探索和理论研究,也形成了很多理论成果,包括合作范围、合作内容以及合作模式与机制等,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发展。
但这些探索与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探讨上,缺乏对校企合作实践性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分析,特别是有关校企合作评价绩效方面的研究。
尤其在实践探索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很多好的想法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尝试和应用。
2.政府角色定位不准我国理论界近年来也一直很强调校企合作,并进行了各种尝试,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在观念、理论角度、实施模式和方法上已经取得很多成果。
政府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应发挥作用
浅谈政府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应发挥的作用【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对高职教育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校企合作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能够较大规模、较高水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路子。
但目前,校企双方往往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偏执一隅,导致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停留于浅层次或流于形式。
在建立校企合作制度中,政府要积极统筹和引导,保证校企合作制度能够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政府;引导作用一、开展校企合作对于提升高技能人才规模培养质量的必要性(1)有利于高职校院摆脱困境。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职教育在办学规模方面发展迅速,这给办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如师资不足、设备陈旧、办学经费不足、方向定位模糊等,另一方面,企业同样有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但合适的人才却又难于从高职毕业生中直接寻找。
校企合作虽然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出路,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校企合作停留在政府倡导、社会期待、学校热衷、而企业冷漠的局面上。
(2)校企合作的实现直接受益者是学生。
校企合作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锻炼、职业素质的养成,有着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困难学生的经济来源资助,如企业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助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
(3)部分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对接、与社会的零过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对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有一定帮助。
二、政府要在校企合作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校企合作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打破双方不对等的合作关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合作的稳定性。
而这些仅靠市场机制来调节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由政府建立起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加以保障,发挥统筹和引导作用,才能使校企合作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和普遍模式。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什么是“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是指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共同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共同肩负起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责任。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资源调配者,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企业提供实践场所和技术支持,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学校则承担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培养。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努力,高职教育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符合产业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的发展。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推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升级。
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技术人才队伍,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 背景介绍“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教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政府、企业和学校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主体,各自具有不同的职能和优势,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人才需求结构的转变和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长,高职教育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也需要不断完善,共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和路径,有助于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高职 教 育 ; 企 合 作 ; 府 ; 用 校 政 作 中 图分 类 号 : 7 8 5 G l. 文 献 标 识 码 : B
高职教 育校 企 合作 是企业 、高职 院校 在各 自不 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 同发展 、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 组织 形式 ,是 一种 以培 养技 术应 用型 人才 和高 技能 型人才为主要 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它 充 分 利 用 高 职 院校 的专 业 优 势 和 企 业 的生 产 优 势 ,把 以传授 知识 为 主 的学 校教 育与 直接 获取 实践 经验为主的生产、 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 有利于把
成 效 , 要政 府 的大力 扶持 , 需 首先是 舆论 导 向上 的扶
持。 关于这一点 , 我们可 以从较早开展校企合作并取 得成 功 的国家 的经验 中得 到启迪 。 , 国为了促 进 如 美 社会 、 企业与高校合作 , 制定 了《 国防教育法》《 、高等 教育法》 《 、 国家科技政策、 组织和重点法》 《 、 联合研 究 和发展 法 一 系列法 规 。 这对 推动 美 国校企合 作
一
全 社会 的教 育 ; 要深 化 职业教 育管 理体 制改革 , 建立 行业 、 企业 、 学校共 同参 与 的机制 , 推行 工 学结合 、 校 企 合 作 的办学 模式 。教 育部 部 长周济 在 国家示 范性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 的讲话也谈到 , 要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引领全国高等职 业教育 持 续健 康发 展 ;高职 院校 要积 极 与行业 企业 合作 开发课 程 , 特别 注重校 企合 作 , 索实训 基地 要 探 建设新 途 径 ,形成 良性 互动 的校 企合 作新 机制 。因 此 ,地方 政府 在举 办 高职教 育及 高 职教 育校企 合作 方面将会担负越来越大的责任 , 指导认识到位、 宣传 发动 到位 、 主动 关心 到位是 地方 政府 的首 要任 务 。 二 、政 府在 高 职 教 育 校 企 合 作 中 的组 织 协 调
摘 要: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 业教 育发展的必 由之路 。在 当前 高职校企合作发展 的初期 , 我国政府应借鉴发达 国家的 经验 , 负起 历 史的 责 任 , 分 发 挥倡 导推 动 、 织协 调 、 入 保 障 、 息服 务 、 肩 充 组 投 信 管理 监 督 、 估验 收等 行 政 功 能 和 主 评
作 用
高职 校企 合作 是企 业 、高 职 院校在 各 自不 同利 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 、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 作 用 形 式 。 企合 作进 行得 好则 二者 均可获 益 , 是不 言 校 这 我 国校企 合作起 步 较晚 , 从某 种 意义上 讲 , 校企 而 喻 的。 同时不 可忽 视 的是 , 但 因二者所 属 系统 的不 合作 特 别是 尚处在 探 索 阶段 的校 企 合作 ,能 否 富有 同 ( 学校 属 于教育 系统 , 企业 属 于行业 系统 , 企合 校 作 是两个 不 同系统 的合作 ) 它 们之 间也存 在本 质 的 , 收 稿 日期 : 0 7— 6— 0 20 0 2 差 异 。学校 和企业 是 校企 合作 这 一矛 盾统 一体 的两 作 者简 介 : 群峰 (9 0一) , 潭 大 学 工商 管 理 硕 士 邹 18 男 湘 个方面 , 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 如高职院 在 读 , 理 政 . 师 , 南 铁 道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党政 办秘 书 , 助 Y - 湖 主 校 以为 企业 培养 和输 送合 格 的人 才为 己任 ,在 校企
起 到了 巨大 的作用 。 20 0 5年 1 1月 ,国务 院又一 次 召 开 了全 国职 业 豳 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竞争性和发展能力的、 适应 教 育工作 会议 , 下发 的《 国务 院关 于 大力发 展职业 教 I 社会发展和改造社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指 把发 - 《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 决定》指出: 育 的决定 》 出 , 展职业 教 育作 为经济 社会 发展 “ 级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政 府要加 强对 职业 教育 发展规 划 、 各 资源 配 的重要 基础 和教 育 工作 的战 略重 点 ;要依靠 行 业企 业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推 动 职业 院 校 与 企 业 的密 切 结 合 。20 0 7年 3月 , 家宝 总理 在十届 全 国人 大五次 温 政 要把发 展职 - 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下, 我国 高职教育的校 会 议上所 作 的 《 府工 作报 告》中指 出 ,
蓥 蓄羹
墨 企合作, 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但还存在诸多需 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
要 解决 的 问题 : 国家和 院校 的积极性 高 , 地方政 府 但 调 控 缺位 , 业 、 行 企业 缺 少动力 的 “ 两头 热 中间冷 ” 现 象 比较严重 ;国家 和地 方政府 关 于校企 合 作教 育 的 目标步骤、 框架体系 、 体制机制 、 法律法规等还有待 建 立 或完善 ;高职教 育 的弱 势地 位和 不被 看重 的社 会 认 可度 , 对行 业 、 业还 不具备 足够 的吸引力 和影 企 响力 ; 经济 和教 育 “ 两张 皮 ” 的现象 还相 当严 重 , 在一 些 地 方政府 的眼 中抓 经 济就 是抓 经济 ,至 于教 育 的 优先 发展地 位 、 济和教 育 的互动 与结合 , 只能 留 经 就 给教 育界 自己去解 决 了… …我 国高职 教育 校企 合作 的深 入发展 卓有 成效 , 实践来 看 ,当前校 企合 作 , 从 我 国政府 要充 分发 挥倡 导推 动 、组织 协调 、投 入保 障、 信息 服务 、 管理 监督 、 评估 验收 等行政 功 能和 主 导作 用 。 政 府在 高 职 教 育 校 企 合 作 中 的倡 导 推 动
维普资讯
283 第5 0/ 总 2 期 00 4
文章编 号 :0 1 7 4 2 0 ) 3— 0 2—0 10 —8 9 (0 8 0 0 7 2
盘毒最叠
CEGEJoU HNRN●Y A
邹 群峰 ( 南铁道 职业 技术 学院 党政 办 , 南 株 洲 42 0 ) 湖 湖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