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静息心率和靶器官损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静息心率和靶器官损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oacl i a , h eodH si lfHfi A hi 30 1 C ia vsu r s s te cn o t e , n u 2 0 1 ,h aD ee S pa o e n
[ src] Obet e oivsgt tecr l i e enm rig l dpesr sr n et gha Abt t a jc v T eta or ao bt e o n o rsue ug adr i er i n i eh etn w n bo e sn t
组, 均常规检查血脂 、 空腹血 糖 、 态心 电 图( L E , 动 HO T R) 计算体 重指 数 ( M ) 左 室 质量 指数 ( V ) 取 B I, L MI , H LE O T R记录的早晨 60 :0的心率为静息心率 ( HR 。结果 R )
于非晨 峰组 动 态 血压 监 测 水 平 ( 0 0 )晨 峰组 的 L M 、 H 尸< .5 , V IR R均 高 于非 晨 峰 组 ( P<00 ) . 5 。结 论

7 2・ 4
C ieeJu a o wCiia M dcn , uut 00, o m , u br hns or l f n Ne l cl e i e A gs2 1 V l e3 N m e n i u 8
原发性 高 血压 患者 血压晨 峰 与静 心率 和 息 靶 器官损 害相关 性 的临床 研究
s r fw oe d y, a d n g ti u g r u r in f a t i h r h n t o e i o a ru . r ig s soi u e o h l a d y a ih n s re g o p wee sg i c n l h g e a h s n n r lg o p Mon n y t l n i y t m c bo d p e s r — a a i t a inf a t ih r L lo rs u e v r bl y w s sg i c nl hg e . VMI a d RHR i ug r u ee h g e h n to e i o a i i i y n n s re go p w r ih rt a h s n n r l m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峰谷曲线特点与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峰谷曲线特点与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峰谷曲线特点与治疗的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82-02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通常简称高血压。

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研究高血压的勺型曲线平稳降压、降低血药浓度峰/谷比值降低血压晨峰、安全渡过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恢复血压的正常和勺型血压,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达到个体和优化治疗,预防对靶器官(心、脑、肝、肾、眼)的损害,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我科自2009年6月开始系统研究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曲线,根据不同患者血压特点针对性予以治疗,使得入选患者血压能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和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收集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2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测。

其中女性68例,男性172例,年龄35岁--80岁,高血压2级(收缩压160-179或舒张压100-109毫米汞柱)113例,3级(收缩压大于等于180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10毫米汞柱)87例中危78例,高危89例,极高危33例。

方法1:门诊自测法:告知患者正确的测量方法,让家庭成员帮助监测至少三天时间,每天8次;方法2:住院患者:血压监测,每小时一次。

将测得的血压描记成曲线,观察曲线的大致形态得出直观结论,择时用药。

2 结论80%的患者血压呈现勺型。

即一天之内有两个高峰,呈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

血压在凌晨2—3是最低,晨间觉醒后血压急剧上升,并于上午8—9时达高峰。

到下午4—6时又升高,形成第二高峰,通常第二高峰低于第一高峰。

18点后血压呈缓慢下降趋势,到凌晨0—3时达最低。

睡眠时血压较白天低10%--20%。

长柄勺型曲线符合生理情况,是一种较健康的曲线,健康无高血压病者及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大部分人均如此。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者:袁如玉杨立东文章号:W089109摘要:血压晨峰现象血即清晨醒后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本文从血压晨峰现象的判定,晨峰血压发生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晨峰血压对靶器官造成的损害等多方面,阐述了防治过高的血压晨峰,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意义。

在24小时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清晨,即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时,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水平,甚至达到一天内最高水平。

晨峰高血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血压晨峰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过度的血压晨峰则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加速靶器官损害,并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晨峰成为使高血压治疗达标及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键,但是,不少医生对血压晨峰现象缺乏必要的认识,清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亦尚无统一标准。

为此,有必要明确血压晨峰现象的概念及相关问题。

1 血压晨峰的概念清晨人体由睡眠状态转为清醒状态后血压迅速上升的现象,即短时间内(2~3h内)从相对较低水平迅速上升,甚至达到一日之内最高水平的现象,这种现象即为“血压晨峰”(blood pressure morning surge,BPMS)。

目前血压晨峰程度的判定主要是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评估,一般采用收缩压(SBP)上升的速度或幅度来定量判断其血压晨峰的程度。

血压晨峰的判定方法有四种,一般以收缩压作为计算标准。

(1) “睡眠-谷”血压晨峰(Sleep-trough Surge):起床后2小时内血压的平均值减去包括夜间最低血压在内的1h 平均血压(即最低血压及其前后两个血压共3个血压值的平均值);(2) “觉醒前”血压晨峰(Preawakening Surge):起床后2小时内血压的平均值减去起床前2h内血压的平均值;(3) “起床”血压晨峰(Rising Surge):起床时血压与起床前30分钟内卧位血压之间的差值;(4) “清晨-晚上”血压差值(Morning-evening Difference):以家庭自测血压为依据,用清晨血压平均值减去夜间血压平均值。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晨峰的相关因素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晨峰的相关因素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晨峰的相关因素作者:唐纯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血压变异性(BPV)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年龄在65岁以上的364例高血压患者,将其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分为四组,并在同期患者中选取144例年龄在65岁以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四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75-【关键词】高血压;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79-03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364例,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且均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女性216例,男性148例,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80岁组、75-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日本生产型号为TM-2430的动态血压测量仪对ABPM进行监测。

白天时段为7:00-22:59,每半小时进行一次血压测量,夜间时段为23:00-次日6:59,每一小时进行一次血压测量。

对患者ABPM指标进行详细记录,主要包括: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以及24h平均心率(24hHR)。

1.3 BPV指标24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差/均数)、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白天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白天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夜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夜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1.4 血压晨峰的计算结合临床患者观察日记,对患者清醒时间、入睡时间进行判断,计算晨峰收缩压(睡-谷晨峰收缩压值=醒后2h平均收缩压-夜间睡眠时最低收缩压),晨峰舒张压计算方法同上。

1.5 血压昼夜模式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多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患者收缩压划分血压昼夜模式,可分为四型,分别为:非杓型、杓型、超杓型和反杓型,更加便于进一步了解血压晨峰是否受收缩压血压昼夜模式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作者:廖远芬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

方法检测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值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以血压晨峰值为自变量、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为因变量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

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值与各项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之间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有高度显著性,均P关键词:高血压;原发性;血压晨峰;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目前认为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增高和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均是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发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2],但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有必要进行探讨。

由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目前评价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3],检测EH患者的MBPS值与HRV时域分析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反映EH患者MBPS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EH患者MBPS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本县高血压普查中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4];②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合并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肾脏疾病者。

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男72例,女38例;年龄42~74岁,平均(53.67±13.28)岁;平均血压(SBP/DBP)154.17±19.34/101.81±12.33mmHg。

1.2方法1.2.1 MBPS检测应用MOBIL-O-GRAPH 动态血压监测仪(德国IEM公司产品)进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以收缩压(SBP)确定MBPS。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室肥厚及颈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室肥厚及颈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g r o u p ( P< 0 . 0 5 ) . Me a n w h i l e , t h e m o ni r n g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s u r g e o f d i a s t o l i c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s i n t h e MB P S r g o u p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的发 生 。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是左室肥厚及颈动脉硬化 的重要危 险因素 , 积极干 预有助 于减少心脑 血管事 件
关键词 : 高血压 ; 血压晨峰 ; 左 心室肥厚 ; 颈动脉硬化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mo r n i n g b l o o d pr e s s u r e s u r g e a nd l e f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h y pe r t r o p h y a n d c a r o t i d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t a k e n , nd a l e t f v e n t i f e u l a r m a s s i n d e x ( L V M I ) a n d t h e i n t i m a — m e d i a t h i c k n e s s ( I MT ) o f c a r o t i d w e r e m e a s u r e d . R e s u l t s T h e m e a n s y s t o l -

4 3 0・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Ma r ; 1 7 ( 3 )

高血压患者晨峰睡—谷值与AngⅡ、ALD、GH、COR的相关性

高血压患者晨峰睡—谷值与AngⅡ、ALD、GH、COR的相关性

高血压患者晨峰睡—谷值与AngⅡ、ALD、GH、COR的相关性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晨峰睡-谷值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306例高血压患者,依据晨峰变异>10 mm Hg(1 mm Hg=0.133 kPa)規定分为非晨峰组(214例)与晨峰组(92例),检测患者血液中的AngⅡ、ALD、GH、COR水平,分析高血压患者晨峰睡-谷值与血液中AngⅡ、ALD、GH、COR之间的关系。

结果晨峰组患者AngⅡ(162.8±82.3)ng/(ml·h)、ALD(210.4±40.0)ρ/(pg·ml)、GH(3.8±1.9)ρ/(pg·ml)、COR(18.7±5.3)ρ/(ng·ml)显著高于非晨峰组的(137.8±73.9)ng/(ml·h)、(140.1±47.1)ρ/(pg·ml)、(1.4±0.7)ρ/(pg·ml)、(14.2±4.2)ρ/(ng·m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12.51、16.13、7.92,P <0.05)。

晨峰组晨峰睡-谷值与AngⅡ、ALD、GH、COR呈正相关(r=0.43、0.27、0.46、0.33,P=10 mm Hg into non-morning surge group (214 cases)and morning surge group (92 cases). Detection was made on AngⅡ,ALD,GH and COR levels in patients.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ning surge night trough value and AngⅡ,ALD,GH and COR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morning surge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AngⅡas (162.8±82.3)ng/(ml·h),ALD as (210.4±40.0)ρ/(pg·ml),GH as (3.8±1.9)ρ/(pg·ml),COR as (18.7±5.3)ρ/(ng·ml)than (137.8±73.9)ng/(ml·h),(140.1±47.1)ρ/(pg·ml),(1.4±0.7)ρ/(pg·ml),(14.2±4.2)ρ/(ng·ml)in the non-morning surg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2.62,12.51,16.13,7.92,P<0.05). Morning surge night trough value in the morning surge group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ngⅡ,ALD,GH and COR (r=0.43,0.27,0.46,0.33,P=90%血压记录的1 d、白天以及夜间血压均值进行分析,还要将血压负荷、一天内血压白天与晚上节律具体情况记录下来并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诊治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诊治分析

2 中华 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 ].中华神经科杂志, J
19 ,2 ( ) 7 9 6 9 6 :3 9—3 1 8.
3 B rfr , S n e o kP,De nsMS,e 1 Clsic t na d n t- a od J a d r c n e ni ta. asf ai n au i o
染。 参 考 文献
1 蹇 在 金 .高 龄老 年 人 的 诊 断 问题 [] .中华老 年医 学 杂 志 ,20 J 09,
2 ( ) 5—8 . 8 1 :8 6
高。高血压病 已被公认是脑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 。长期 高血压 可促使脑动脉硬化 ,血压持久 增高可引起血管壁机械性损 伤, 胶原纤维暴 露伴随 二磷酸腺 苷浓度 升高 ,儿茶 酚胺 类物质 释 放,血小板 大量 聚集 ,血黏度增高 ,血小板聚集于微循环中激 活补体 ,释放超 氧 自由基等 ,可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 ,使前列 环素生成减 少,而血小板释放血栓 素 A 2增加 ,导致脑血管 收 缩 ,脑血栓形成 。本组 患者 中,高 血压 占 5. % ,提示 高龄 76 脑梗死 中,高血压仍是首要的危险因素 ,其次为高脂血症 、糖 尿病。吸烟所 占的比例较多 ,可见吸烟不仅是脑梗死的危险 因 素 ,也影响着人类 的寿命。上述 资料显示 ,高血压是导致高龄 患者发生脑梗死 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地控制血压对脑梗死的 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心房颤动常见于 T C 组 ,可 见心 AI 源性栓塞可 能在 T C 型脑梗死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AI
r io f l i l et al sb p s f e b l n r i [ ] a h t y i c l i n f b t e o cr r f c o J . l s r o c n a y d i e ul fz a s u f n @ 1 6 c r i: y h o h n a g 2 . o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确 诊 为心脑 血 管疾 病 者 ( 包 括 心绞 痛 、 心 肌 梗死 、 心 力衰 竭 、 冠心病 介 入或搭 桥 术后 ; 存在 肢体 功 能异 常的 脑血 管病 或 短暂性 脑 缺 血 发 作 ; 有 症状 的周 围动 脉 硬
化症 ) 。
2 . 方 法
( 1 ) 临床资 料 采集 : 包括 B MI 、 WH R、 吸烟 情 况 、 高 血压 家 族 史 及 高 血 压 病 程 , 采 血 测 定 血 浆 甘 油 三 酯
其甘 油三酯 ( T G ) 、 总胆 固醇 ( T C) 、 高密度脂 蛋 白胆 固醇 ( HD L — C ) 、 低密度 脂蛋 白胆 固醇 ( L D L ・ C)
水平 并进行 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 、 性别 、 高血压家族史 、 高血 压病程 、 吸烟率 、 夜 间平 均收缩
压、 夜间平均 舒张压 、 夜 间平均动脉压 、 L D L — C 、 H D L — C比较 , 差异 均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试验 组戒 烟率 ( 4 3 . 5 %) 明显低 于 对 照组 ( 6 0 . 0 %) , 试验 组 吸 烟年 限 [ ( 2 1 . 0±1 0 . 2 ) 年] 高 于对 照组 [ ( 1 0 . 0±8 . 6 ) 年] , 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试验 组 2 4 h平 均 收缩压 、 2 4 h平均 舒张 压 、 2 4 h 平 均动脉压 、 日问平均收缩压 、 日问平均舒张压 、 日间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 明显升 高( P< 0 . 0 5 ) ;
结论
尽早戒烟 、 积极选择长效 降压药控制 2 4 h平 均血 压 , 监 测血脂 水平 , 酌情启 动调 脂治疗 , 对 [ 关键词 ] 高血压 ; 血压晨峰 ; 危险 因素
降低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 峰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 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血 压在 各 种生 理 、 精 神 因 素影 响下 会 出现 昼 夜 波
高 血压 患者 存在 血 压 晨 峰 的 升 高 , 不 仅 加 速 靶 器 官 损 害 引 , 而 且 与 恶 性 心 脑 血 管 事 件 密 切 相 关 , 是 预 测心 脑 血 管 事 件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J 。 因此 , 探 讨 高 血压 患 者血 压晨 峰 升 高 的 相 关 危 险 因 素 , 对 有 效 控 制 血压 晨 峰 , 降低 心脑 血管 事 件 的发生 风 险有 重要 意义 。 本研 究 围绕 吸烟 史 、 高血 压 家 族 史 、 高 血 压病 史 、 B MI 、 腰臀 比( WH R) 及血压 、 血脂 等因素, 探 讨 高 血压 患者 血压 晨 峰升 高与 上 述 心 血管 疾病 危 险 因素 的相 关 性 , 为高 血压 的防治 提供 参考 依 据 。
( T G) 、 总胆 固醇 ( T C ) 、 高密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 H D L . C ) 、 低密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 L D L . C) 水平。
1 . 对象 : 收集 2 0 1 3年 5月 一2 0 1 5年 4月 在 我 院
门诊 和 住 院 治疗 的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3 9 9例 。根 据
对 象与 方法
岁; 人选时未服用降压药物, 或服用降压药物但 因症状 改 善或 测量 血压 正常 后 自行 停 药 至少 2周 以上 ; 高 血 压诊断符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 0 1 0 } : 门诊收缩 压 ≥1 4 0 m mH g和 ( 或) 舒 张压 I >9 0 m m Hg 。排 除标 准 : 继 发性 高血 压 、 白大 衣 高血 压 、 糖 尿病 、 肝 肾功 能 不 全
2 0 1 6年 1 2月 第 3 3卷 第 1 2期
J C l i n I n t e r n Me d , D e c e m b e r 2 0 1 6 ’ V o 1 . 3 3 , N o .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3 3・

论著 ・
高血 压 患 者 血 压 晨 峰 升 高 的相 关 危 险 因素 研 究
刘冉 孙卫 平 杨婧 张 海滨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 峰升高 的相关 危险 因素 , 为高血 压的 防治提供参 考 。
方法 根据血压监测结 果 , 将3 9 9例原发性 高血压患者分为血压晨 峰升 高组 ( 试验 组 ) 和血压晨峰
非 升高组 ( 对 照组 ) , 比较两组患者 吸烟史 、 高 血压家族 史 、 高血压 病史 、 B MI 、 腰臀 比( WHR) , 检测
动, 尤 以清晨 血 压 变 异 最 为 显 著 。清 晨 醒 后 血 压 急 剧 上 升 的现象 称之 为血 压 晨 峰 ¨ j 。有 研究 表 明 , 大 多数
( 5 4 . 4 0±1 0 . 1 0 ) 岁; 对 照组 2 0 5例 , 男1 1 4例 , 女9 1例 , 平 均年 龄 ( 5 6 . 7 0±8 . 7 6 ) 岁 。纳 入 标 准 : 年龄 4 0~7 0
2 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中有无血压晨峰升高将其分为
血 压晨 峰 升高 组 ( 试验 组 ) 和 血压 晨 峰非 升高 组 ( 对 照 组) , 其 中试 验 组 1 9 4例 , 男1 1 6例 , 女7 8例 , 平 均年 龄
试验 组 L D L — C / H D L . C ( 3 . 0 0± 0 . 7 1 ) 高于对 照组 ( 2 . 5 0±0 . 7 6 , P<0 . 0 5 ) ; 进 一步 多元线 性逐 步 回
归分 析显示 , 吸烟年限 、 2 4 h平 均 收缩压 、 L D L — C / H D L — C是 血压晨 峰 的主要影 响 因素 ( P< 0 . 0 1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