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08-09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卷
江西上饶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

江西省上饶市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语文考试(说明:全卷共七大题,19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将1—8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格子里,9—19题则分别在各题标示的答题处作答。
)一、语言知识和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伶俜.(pīng)相勖.(xù)潭柘.(shí)寺夙.(sù)兴夜寐B.箜篌.(hóu)激湍.(tuān)琉璃榻.(tà)义愤填膺.(yīng)C.踯.(chí)躅枕藉.(jiè)褒.(bāo)禅山流觞.(shāng)曲水D.庐冢.(zhǒng)匏.(páo)樽齐彭殇.(shāng)方枘.(nà)圆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弥望落寞妖童媛女安之若素B.肄业袅娜终南捷径偃苗助长C.班驳幽僻大笔如椽蓊蓊郁郁D.诅咒惊咤越陌度阡旁稽博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兄是一个趋炎附势....之徒,作者通过“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等语言刻画了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市侩嘴脸。
B.这篇散文语言华丽,但作者缺少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因而没有什么深度,读者有隔岸观火....之感,看的时候很是热闹,过后却一无所得。
C.据介绍,由著名影星王宝强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创下了2009年央视收视率新高,它播出时致使万人空巷....。
D.第11届全运会男篮决赛中,尽管山东队有巴特尔等老将坐镇,但广东队在进攻中草木皆兵....,多点开花,最终以大比分战胜了山东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作品没有得到人们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文风和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符合造成的。
B.根据迈克尔•杰克逊生前最后一场演唱会制作的纪念电影《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于2009年10月28日第一次在全球首映。
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 (11分) (2020高一下·济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齐宣)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上饶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上饶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
(甲)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
(乙)我们常常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说法,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
(丙)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这时候,反观其与原形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很陌生。
这是历史和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
(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捉摸B . 明日黄花C . 昙花一现D . 原形(2)文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社会常识也是必修课王陈近期,大学生求职误入传销的新闻,牵动着世人的神经。
当地政府部门表示,决战非法传销团伙,“打不净,不罢手、不收兵”。
然而,在严厉打击传销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不应被忽视,那就是大学生为何屡屡坠入传销深渊。
据报道,有的传销组织已经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大学生身上,而在不少被解救的受骗者中,大学生竟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了“弱势群体”?想必正如不少人提到的那样,现在不少学生知识知道不少,常识却了解不多,以至于“突然”走进社会,就不知所措,容易走入“无常”。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些道理都是社会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基础常识。
常识一旦被忽略,就会滋生问题。
“钱多、活少、离家近”——现在不少毕业生如此刻画内心最渴望的工作状态,抛去玩笑成分,应该说,这样的诉求背离了社会分配原则,凸显了大学生求职心态的畸形。
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炽热(zhì)粗犷(kuàng)歼灭(jiān)相形见绌(chù)B . 熨帖(yù)埋怨(mán)谙熟(ān)面面相觑(qù)C . 禅让(shàn)粗糙(zào)胚胎(pī)恪守不渝(kè)D . 船坞(wù)佣金(yòng)力能扛鼎(káng)钟磬齐鸣(qìng)2. (2分)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A . 无辜引擎置之度外B . 雷庭蜕变瞭望C . 霎时侦探肆虐D . 沮丧执著荒谬3. (2分)(2017·珠海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过去的三年间,我市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多个旧区改造项目建成,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蓝图进一步明确。
B . 电影《一九四二》让更喜欢津津乐道历史辉煌而不喜欢翻看沉重记忆的中国人在享受苦味的同时,去思考怎样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
C . 因为有了充足的伏笔铺垫和出人意料的结尾,莫泊桑小说《项链》的情节显得波澜壮阔,悬念丛生,让读者回味无穷,赞叹不已。
D . 他已经潜心研究东欧文学近二十年,阅读了大量的文艺理论和文学著作,所以在多次研讨交流的时候,总能发表不同于别人的一得之见。
4.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网络的神奇魔力迅速改变着世界。
人们享受网络的诸种便利的同时,也不时遭遇网络谣言的伤害甚至侵扰。
B . “辽宁舰”指挥员的“起飞手势”成为亮点,经过电视、报刊、网络和媒体的报道与转载,受到了国人的热情追捧,被争相模仿。
C .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答案

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答案1.D(根据第一段“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一句,可看出“人们在同一时间里,既可以在这个空间,又可以在另一个空间”不合文意。
)2.C (“加强人际关系纽带”错。
第二段虽然讲人们的“交际活动”进一步加速,但第三段中讲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第四段又说“削弱了”“人际关系纽带”。
)3.A(第五段谈应对挑战的办法,没有“突破时空限制”的意思。
)4.A(假,假借,这里指调拨军队。
)5.A(都是将要的意思。
B他们的,婉商语气;C的,提宾标志;D比得上,达到。
)6.C(原文“兵法不曰”是反诘语气,正符合。
)7.见译文。
参考译文:韩信与张耳凭借数万兵力,准备东下井陉进攻赵。
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袭击他们,便在井陉口聚集军队迎击,号称兵力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策:“臣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士兵面有饥色;打来柴草后才能做饭,将士常吃不饱。
'现井陉口的道路,车辆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队列,队伍排出数百里,这种形势下运输粮食的车载必然落在后面。
希望您拨给我奇兵三万人,在山道截拦他们的辎重;您派人挖深沟,筑高墙,坚守营地不与汉军交战。
他们向前无法作战,向后不能撤退。
我率奇兵断绝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中无处掳掠。
希望您留心考虑臣的提出的计策。
”成安君陈余是个儒生,常称“仁义之师不用阴谋诡计”,他说:“今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其实不过数千,从千里外向我进犯,也已经疲惫之极。
现在我们这样回避而不迎击,倘若今后有强者来犯,又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呢!”韩信派人暗中察看,探子了解到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方才引兵下井陉。
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停下来宿营。
韩信挑选二千善战的骑兵,让每人持一面红旗,从小道行,隐蔽在山间观察赵军。
韩信告诫这些兵士:“赵军若发现我军后退,必倾巢而出追逐我军,你们急速突入赵军营地,拔下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红旗。
上饶高一联考试卷

上饶高一联考试卷一、语文(共120分)(一)现代文阅读(30分)1.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5分)(文章内容略)(1)请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3分)(2)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5分)(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其效果。
(7分)2.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任务。
(15分)(文章内容略)(1)文章中提到的“XX”一词,其含义是什么?请结合上下文解释。
(5分)(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3)文中的“XX”事件,对主题的深化有何作用?(5分)(二)古诗文阅读(30分)1.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15分)(古诗内容略)(1)请解释诗中的“XX”一词。
(3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3)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7分)2.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文言文内容略)(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2)文中的“XX”一词在古代文化中有何含义?(5分)(3)文章通过叙述哪些事件来展现人物形象?(5分)(三)作文(60分)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二、数学(共120分)(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4分)1. 选择题内容(略)2. 选择题内容(略)...10. 选择题内容(略)(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5分)1. 填空题内容(略)2. 填空题内容(略)...4. 填空题内容(略)(三)解答题(共60分)1. 解答题内容(略)2. 解答题内容(略)...6. 解答题内容(略)三、英语(共120分)(一)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A篇,回答下列问题。
(10分)2. 阅读B篇,回答下列问题。
(10分)3. 阅读C篇,回答下列问题。
(10分)4. 阅读D篇,回答下列问题。
(10分)(二)完形填空(共20分)1. 完形填空内容(略)(三)语法填空(共15分)1. 语法填空内容(略)(四)短文改错(共15分)1. 短文改错内容(略)(五)书面表达(共30分)根据题目所给情景,写一篇不少于120词的短文。
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学期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语文高一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太阳的启示①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以其耀眼的光辉和巨大的能量,成为地球上万物生长的源泉。
然而,太阳的伟大并非仅仅在于其光和热,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②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这启示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前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勇往直前。
就像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充满了起伏和变化。
只有不断前行,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地球生命得以存续的关键。
这启示我们,要勇于追求梦想,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太阳在燃烧自己,为地球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
同样,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也需要这种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⑥总之,太阳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让我们以太阳为榜样,不断前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阅读以上文章,完成以下题目: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对“太阳的伟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阳以其耀眼的光辉和巨大的能量,成为地球上万物生长的源泉。
B. 太阳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其光和热,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C. 太阳的伟大在于它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光芒,照亮了大地。
D. 太阳的伟大在于它为地球生命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2.文章中提到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前行”,下列哪项不是对这一哲理的具体阐释()A.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B.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勇往直前。
C. 只有不断前行,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
D. 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大地,为万物提供了生长的条件。
3.文章中提到的“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大地,为万物提供了生长的条件”,下列哪项不是对这一哲理的具体阐释()A. 太阳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光芒,照亮了大地。
江西省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期末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百舸(gē)颓圮(pǐ)青荇(xìng)泪下沾襟(jīn)B. 火钵(bō)团箕(qī)漫溯(sù)长歌当哭(dàng)C. 莅临(wèi)瞋目(chēn)创伤(chuàng)妄自菲薄(fěi)D. 遏制(yè)刀俎(zǔ)匕首(bǐ)忸怩不安(ni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屠戮陨身不恤长蒿肆无忌惮B. 款待绿草如荫租赁毛骨悚然C. 精悍引吭高歌脉搏博闻强记D. 婆娑相濡以沫欧打宵衣旰食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邯郸学步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B. 在西方英美法系国家,著名法官其实就是法理功底深厚的学者,法官的判决书往往连篇累牍,一篇精彩的判决书甚至堪称出色的法学.C. 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侃侃而谈,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D. 着眼当下,土地仍然是很多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我们从制度上保留承包权就相当于保障了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沁园春•长沙》上片描写眼前秋景,下片转入对往昔生活和“同学少年”的回忆,“______ ,______ 。
”两句起了很好的承接过渡作用。
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______ ,______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高渐离击筑,______ ,为变徵之声,______ 。
(《荆轲刺秦王》)《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认为真的猛士应当具有的品格是______ ,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上饶市08-09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卷(说明:全卷共六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将1——8题的字母答案对应题号填写在下面的格子里,9——20题则一、语言知识运用和文学常识。
(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注音全都A.褒.(bāo )贬商榷.(què)肄.(yì)业长歌当.(dàng)哭B.宝藏.(zàng)混.(hùn)沌窥伺.(sì)前仆.(pú)后继C.椭.(tuǒ)圆颓.(tuí)废掂.(diàn)量否.(pǐ)极泰来D.租赁.(lìn)游说.(shuì)平仄.(zé)涸.(hé)辙之鲋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嘶鸣撕裂耳鬓厮磨斯文扫地B.何尝枭雄碧波万倾急不暇择C.譬如璧还金璧辉煌铜墙铁壁D.暧昧殴打殒身不恤没精打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也许是方法不对,我做这个实验总是屡试不爽....。
B.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金诺认为,畜牧兽医业升级转型带来的行业人才短缺是该校毕业生炙手可热....的一个行业背景。
C.香港凤凰台的“老总”刘长乐说:“我们身处香港,新闻稿源是八面来风,这让我们能够左右逢源....,我们也利用了这个优势。
”D.华联三鑫2008年10月初宣布歇业后不久,绍兴市政府领导就明确表态:“政府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鼎.力相助...华联三鑫。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广电总局任司长点名批评“大嘴”宋祖德,同时强调加强管理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促进整个影视传媒产业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B.NBA2008—2009赛季在卫冕冠军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主场拉开战幕,凯尔特人队以5分的优势战胜了骑士队,取得了新赛季的又一个开门红。
C.文清表示自己还是中央电视台的人,仍一如继往地对中央电视台充满感激之情,并否认当初工作变动不是因为不满央视待遇。
D.全球金融风暴对美国金融业和建筑业打击最大,这两个行业今年工作岗位分别下跌7%和6%,这意味着金融和建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它与《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民间歌谣)、雅(祭祀乐歌)、颂(宫廷乐歌),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楚辞与《诗经》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
D.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6月,他与郭沫若、成仿吾、田汉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7月,他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
二、阅读文言文《宋史·王安石传》(节选),完成6—10题。
(15分)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意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
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寻.召试馆职,不就。
(欧阳)修荐为谏官,以视母年高辞。
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
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
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
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
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八九。
乃受。
遂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矣。
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神宗在颍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
”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
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
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
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
”上以为然。
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
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
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三年十二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帝曰:“此岂细事?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
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一言其害。
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
”冯京曰:“臣亦闻之。
”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此言,臣未之闻也。
”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
去安石,天必雨。
”侠又坐窜岭南。
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
”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寻.召试馆职,不就。
寻:不久。
B.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
恨:痛恨。
C.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既:已经。
D.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
卿:你。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②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B.①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②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C.①吏置敕于.案而去。
②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
D.①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
②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8.从特殊句式....的角度判断,下列句子中与“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3分)A.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
B.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
C.臣未之闻也。
D.(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
9.翻译选文中的画线句。
(3分)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
”答:10.近代著名学者、政治家、文学家梁启超认为“《宋史》颠倒黑白变乱是非之处,不一而足”。
梁启超“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选文中的文字:“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八九。
乃受。
遂知制诏,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矣。
”说王安石嫌“同修起居注”官职卑下,拒不接受诏书;而当朝廷任命他为高官后,他就不再辞官了。
请你结合历史课中所了解的梁启超的政治经历,说说梁启超为何会对《宋史》诬蔑王安石表示如此的不满。
(3分)答:三、阅读下列诗文,完成11——12题。
(6分)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读曹操的诗张树国曹操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奇人,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曹操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的文学才能和政治才能、军事才能一样,在那个时代处在一个主导地位,他与两个儿子合称“三曹”。
中国历代文学理论家均称赞曹植是最优秀的作家,这个我同意,因为曹植诗传下来的最多,内容丰富,艺术高深,但就诗的气势和反映生活的深厚而言,曹植不如曹操。
有人评说曹操的诗“苍凉雄健,才华纵横”,我觉得还要加上一句,就是“同情民生,追求事业,拥抱山河”,那诗中展现的宽阔胸怀,无人可比。
由于《三国演义》的出现,曹操一直作为一个奸臣的形象存在,受历代人的咒骂。
这是由于中国正统思想造成的,或者说曹操打过农民起义。
1959年3月23日的《人民日报》发表郭沫若《替曹操翻案》的文章,还了曹操一个历史清白。
……曹操的所作所为,可以称为历史上的楷模,他的一些做法,恐怕今人也难以做到。
”11、简要分析概括曹操在《短歌行》和《龟虽寿》两首诗中所表达的人生看法。
(不少于3点)(3分)答:12、《读曹操的诗》认为曹操的诗最值得肯定的是什么?你对曹操的诗又有怎样的评价?(3分)答: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20分)纸上的故乡傅菲①一座叫枫林的村庄又一次在我纸上展开:朝霞微漾的饶北河在村前作了短暂的停留,恋恋不舍地去了远方,茶花遍野的灵山吹来秋天的郁香,两个桔子卿卿耳语,像一对小情侣,缱绻、羞涩,缠绵在一枝丫上。
②一只灰雀剪开薄雾,来到后院的枣树上,轻轻鸣叫。
一棵苍老的枣树,根部裹满暗黄的苔鲜,蚂蚁则顺着枝,把熟烂的枣子搬回家。
最后挂在树上的枣子,让蚂蚁在整个秋天有了劳作的意义。
从树顶上升起的,是一缕炊烟,在微风中,炊烟仿佛要向高处飘升,又像要被风刮散。
它是我的乡思,不熄灭,也不弯曲,只飘散,最后溶化在薄雾间,恍惚,迷离。
③我忆起一个老头,个子偏矮,穿一件黑大褂,走路一晃一晃,光着头,腰间挎一只扁篓,扛一把锄头,在灰雀的鸣叫声中,向菜地出发。
当他弯入溪口的拐角,稻花淹没了的身影在我眼中渐渐模糊,初升的太阳闪眼间跳出山梁,把大地涂抹得流光溢彩。
他就是我至爱的祖父,一生热爱酒和泥土,勤奋、善良、温和。
④祖父的执着、秉性与血脉,因了饶北河的哺育。
我常常跟在祖父的背后,屁股一颠一颠,走五里路的草径,没入一个山坳,在一片茶树林的怀抱中,在几块菜地上投入一天的时光。
我热切地爱那片山野,脚踝高的青白菜还滚动着几滴露珠,萝卜则扎着蓝头巾像乡间的女孩,质朴、曼妙、芬芳。
茶花白艳艳地坠入绿叶的簇拥,当花香挣脱白雾的紧裹,当蚯蚓钻出新翻挖的土垒,山野就要漂浮劳作的人声。
祖父把锄头高举过肩顶,倾尽臂力地挖下来,光亮的两齿钳咬进泥里,我感到大地有轻轻的震动。
偶尔他也轻轻地用锄头磕碰拳状的土块,匀和地平整,铲去的杂草用泥块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