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三)

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三)

范文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三)1/ 72020 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三)注意事项:本卷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试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19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攻讦.(jié) B.干瘪.(b iě) ǎn) 谄.媚(chǎn) 包.扎(zhā)肇.事(zhào) 悄.然(qiǎo) 通衢.大道(qú) 命运多舛.(chu C.赊.账(shē)ì)泥坯.(pēi)巷.道(hàng) 残羹.冷炙(zh D.蹩.(bié)进鬈.曲(quán) 纤.细(qiān)一蹴.而就(cù)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予分.当引决对待奴仆那样分:按本分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又重之以修.能捆绑犯人的绳索修:美好的幽于缧.绁.缧绁: B.间.至赵矣好间:一会儿永葆无疆之休.休:美禹为人敏给克.勤克:能看少.仲尼之闻少:小 C.越国以鄙.远削鄙:边邑九山刊.旅刊:砍乃并复丰,比.沛比:和……一样上服度.则六亲固度:礼法 D.将.顺其美将:扶持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使……跟随鸟张开翅膀一样蚤自来谢.项王谢:谢罪常以身翼.蔽沛公翼: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网络是一面“镜子”,常照照有利于领导干部保持清醒头脑。

官员要学会从网上知民忧、察民情,在网下解民愁、疏民怨,从而赢民心、顺民意。

B.雅安震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恢复重建。

当关切逐渐淡去,生活归于平静,面对漫长的家园重建,灾区的“震后考题”其实才刚刚开始。

3/ 7C.近日,人民日报刊文揭示了钓鱼岛列屿是在《马关条约》中随着台湾岛等被日本窃取,在二战后又与这些岛屿一起回归中国。

2020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中国人早期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诗经•谷风》中,“谁谓荼苦,其甘如怡”中的“荼”被认为是指“茶”。

在西汉初期的马王堆墓葬中,就出现了茶叶作为随葬品。

不过在两汉之前,茶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

晋代XXX为《尔雅》作的注中曾提到,茶“叶可煮作羹饮”。

在制作羹的过程中,需要添加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

现在,某些地区仍然保留了这种茶的遗风,比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

唐代的“茶圣”XXX完成了茶的“雅化”,这是世界茶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

唐代主要饮用的是饼茶,它由茶叶经过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后饮用。

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使用的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XXX还研制了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

这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

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XXX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

宋代的饼茶则是一种特别贵族化的饮料。

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

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

平民饮用的散茶,在宋代被称为“草茶”。

A.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有些文人雅士以“茶人”自称,在园林之内建立茶室,这是在与少数几个知心朋友品饮时所需要的氛围,它充满了清趣。

B.茶的“清”风格在明代形成,人们把它看作纯洁的象征,宜于和人世间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清高”者相匹配。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上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本次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分值为150分。

Ⅰ卷表达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煤屑(xiè)流纨素(wán)班驳(bó)敛裾(jū)夹袄(ji ā)蓊郁(wěng)B.弥望(mí)潭柘寺(zhè)霎时(chà)伶娉(pīng)吐哺(bǔ)庐冢(zhǒng)C.涸辙(hé)明月珰(dāng)房檩(lǐn)槌床(chuí)癸丑(guǐ)桂棹(zhào)D.嘻游(xī)廿四桥(niàn)揠苗(yà)媛女(yuàn)纤细(xiān)踟蹰(zhí)2.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特朗普采取了一系列带有单边主义倾向的外交政策,不断对国际关系进行破坏。

而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②目前,这两家馒头店都已改头换面,摆脱了脏乱差的加工环境,其中一家馒头店已符合发证条件,并顺利办理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③八百里沂蒙山水,永远是一块古老神奇的文化沃土,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

沂蒙山脉龙飞凤舞,景色壮美。

沂蒙精神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④庙会位于城北的位置并且离着中心区挺远的,两人本应该坐车前去,不过他俩本就无事,所以安步当车,边走边聊。

⑤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⑥早春天气,说变就变,暖空气还没待够就被一股新进来的冷空气推出去了,一曝十寒的天气让人始终难以摆脱严冬的纠缠。

2020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人群不时地会发生踩踏事件,动物在成群结队行动时,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相互碰撞,为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生物学家伊恩•库森说,蚂蚁、鱼和鸟有能力在整个群体里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

比如蚂蚁可以用信息素在蚁群内交流,通过简单的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

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私的。

我们都想节省通行时间,哪怕是以牺牲他人的时间为代价,而蚂蚁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最原始的生物。

我们没有进化出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无法超出局部的互动规则。

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的信息,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了。

另一种说法是,许多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提高飞行效率,又能避免碰撞。

阻力能够降低65%,飞行距离可以增加70%,因为每一只鸟都处于前面一只鸟的翼尖涡流造成的上升气流中。

只有头鸟得不到这种好处,但鸟群中的其他鸟会轮换当头鸟,以共同承担这种压力。

实际上,鸟群的梯形编队很少是完美的V字形,往往是J字形。

但无论是哪种形状都可以让所有的鸟获得对前面同类的最佳视野,以便保持安全的距离。

飞行时,鸟群中的鸟之所以不会相互碰撞,是因为它们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

在2004年至2007年,欧盟组织了一个名为“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动用了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和荷兰等国的七个研究机构,成员中有生物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他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改进对鸟群的3D模拟,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如时尚、风潮、金融市场的群体行为。

物理学家卡瓦尼亚选择了意大利罗马的马西莫宫,它位于火车站附近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广场四周都是树。

冬季的每个下午,椋鸟在罗马郊外觅食后都会回到这里的鸟窝。

浙江嘉兴市2020-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浙江嘉兴市2020-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浙江嘉兴市2020-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嘉兴市2020~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语文试题卷(2022.6)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青蒿素是中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

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

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

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

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摘选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材料二: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中医药的价值再次受到世界瞩目,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多个国家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越南、新加坡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3个中药产品已完成欧盟传统药物注册;多个中药产品在美国完成Ⅱ期临床试验。

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为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规范发展,保障中医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已发布了一批中医药国际标准。

世卫组织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纳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是中医药进入国际医疗市场的巨大推动力。

2020年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试题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去几年,真人秀这一从西方舶来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

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是赫胥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预言。

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第二个是“有意思”,第三个是“有意义”。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如《中国好声音》等现象级节目为代表的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当前应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它不但最难解决,而且也最“性命攸关”。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

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

我们发现,在电视业更为发达的国家,真人秀是以普通参与者为主要形式的,明星真人秀并不是主流。

素人真人秀节目对普通人的人性、情感和存在状态的真实呈现,以及赋予普通人的生活更高的透明度和合法性,被广泛视为电视文化的一种高贵态度。

也许是因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素人”的概念虽很早即被提及。

但囿于电视产业的独特结构,真正有影响力的节目罕见。

反而是在网络自制领域,一些新潮的生产者更好地捕捉了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推出了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人实境秀,比如腾讯视频《我们15个》将15个背景迥异的普通人置于平顶的封闭空间,进行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完全呈现,便在形态上十分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文化要求。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

2020届高一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体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

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

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重陶与个体自觉并举。

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

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

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

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

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

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媲(pì)美缱(qiǎn)绻迷惘(mǎng)永垂不朽(xiǔ)B.脸颊(jiá)觇(chān)视犄(jī)角命途多舛(chuǎn)C.愧怍(zuò)跛(pǒ)脚攻讦(jié)茕茕(qióng)孑立D.濒(bīn)临红绡(xiāo)筵(yàn)席逸兴遄(chuán)飞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滞笨云翳慷慨层峦迭嶂B.抒祸社稷烹饪不容置疑C.苍莽暮蔼布署趋之若鹜D.涟漪抽搐勖勉残羹冷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C.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了39.2万人,这叹为观止....的数字雄辩地证明了知识的价值。

D.本学期来,部分同学面对自己暂时落后的局面踌躇满志....,意气昂扬,坚持不懈地努力改进学习方法。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6分)以下是从某中学生的作文中摘录的片断,它可以代表近几年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

请评论这种语言现象。

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要超过60字。

周末,读大学的GG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西,都是“偶”非常“稀饭”的。

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FC……昨晚,我的JJ带着她的青蛙BF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JJ的BF一个劲地对我妈妈PMP,说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PLMM。

真是好BT啊,7456……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

《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

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

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

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

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

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

这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

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

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

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

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

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

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

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

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

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

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

明初洪武间,正式停止了让民间供奉饼茶,改为散茶,日久便成为风气。

散茶的兴盛也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有关系。

他们人生的价值取向是“清”。

《尚书•尧典》上就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的教诲。

其后清介、清心、清白、清名、清廉等等,许许多多带有“清”字的价值判断为他们所向往。

那么日夜相伴的茶水怎么能是浑浊不堪的呢?从宋代开始,文人饮茶如无特殊的目的,便很少加其他佐料了。

宋代的饼茶也努力向清澈无色靠拢,而散茶只要茶叶的品质好、采摘及时、加工得法,“清”是完全有保障的。

到了明代,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已经形成。

有人说它是“清虚之物”,把品饮茶的嗜好称之为“清尚”,人们把它看作纯洁的象征。

它宜于和人世间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清高”者相匹配。

因为茶是至洁之物,所以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

明代罗察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

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清芬满怀,云光浇激,此时幽气,故难于俗人言矣。

”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有些文人雅士以“茶人”自称,在园林之内建立茶室。

文震亨说:“构一斗室,相旁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这是在与少数几个知心朋友品饮时所需要的氛围,它充满了清趣。

有人甚至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

从这里本来可以进一步迈进“茶道”之门,但此论终是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没有人认真执行过。

(节选自《茶的演变与风格》,作者王学泰,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A.茶最早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菜肴存在,里面会加其他佐料。

直到宋代开始,文人饮茶才在非特殊情况下,很少填加其他东西。

B.散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流行的时间比饼茶晚;饼茶原本是大众化的茶,到了宋代才变得很昂贵。

C.元末明初风行散茶的原因,一是饼茶过度奢侈、徒耗民力,成为民众的负担;二是文人士大夫开始有了“清”的审美价值取向。

D.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是为了和至洁的茶匹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饮茶经历过“俗”到“雅”阶段,直至现今,有些地方普通老百姓饮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这种俗的状态。

B. 文人士大夫视茶为“清虚之物”,是纯洁的象征。

所以品饮茶的嗜好被称之为“清尚”之举,和士大夫追求摆脱人世间名缰利锁的“清高”相一致。

C.器具和环境都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陆羽研制的像艺术品一样的茶具、“相旁山斋”的茶室等。

D.宋代的一般平民百姓多饮用称之为“草茶”的散茶,而贵族官员则以饮官家监制的饼茶为主,饼茶往往因其选料严格而价格昂贵,往往被皇家垄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茶的“雅化”体现为茶的制作方法、烹煮和品饮过程中的器具的细致考究,这使得饮茶就多了一重艺术的意义。

B.宋代士大夫所饮的茶饼和散茶都能做到向清澈无色靠拢,这种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到明代已经形成。

C.茶并不是一早就作为“至清之物”出现的。

茶的种类、饮茶的方式、饮茶的风格在历史中都经过了一些变化。

D.茶道在中国没有出现,和要求过高有关。

有人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而这些要求不易于实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树画画:求之不得,不求自得老树不是画画的,他是个教书匠。

1983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央财经大学任教至今。

老树本来不叫老树,叫刘树勇。

也许像他说的,因为很小就长成了很苍茫的样子,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学生们就“树哥”“树叔”地叫他,要叫到“树爷”的时候成了“老树”,既然自己的本名叫起来有点不大顺口,他就找个大家都叫得顺的名字用起来。

“我的长相太凄凉了,上下五千年提前都长好了。

”他自嘲地呵呵一笑,大家跟着乐了,初见的拘谨和陌生就渐淡渐散了。

老树书教得好,学生知道。

学生描画他教授公文写作课的状态:“铃声响过,晃着进门,低头看一眼课本,抬眼扫一下我们,然后滔滔江水般流泻出真知灼见、性情心声。

他讲西南联大里中国文化界的翘楚、讲风华绝代的林徽因,讲钱钟书的《围城》,讲张艺谋的《红高粱》,讲卢梭的《忏悔录》,讲诗经,讲高更、塞尚,讲波普艺术、解构主义,还有好些我们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这些完全无法用‘公文写作’涵盖的东西听得大家如痴如醉。

要下课的五到十分钟,他才会懊恼地讲一会儿课本,期间还夹杂‘公文写作,神马东西’之类的抱怨,直到下课铃响,仿佛扔掉了课本的郁闷,说声‘去也’,踹门而出……”老树的画中人,悠闲简静明朗。

却并不是那些所谓的隐士形象,是街头巷尾市井喧哗滋味饱满的世俗常人,他们性情、生动、自然,关切现实又洞明人生。

老树喜欢民国的趣味,而这民国又非确然的民国,只是他心里想象和希望的趣味——“女子温婉良顺,男子温文尔雅,世俗活泼生动,自由自在,一切都是慢慢的、闲闲的。

人们的脸上看不到急切的欲望,一切都是无可无不可的那么一种意思。

”画中那个长衫男子一会儿树下独坐,一会儿花旁独立,一会儿山间独行,一会儿屋中独酌,独来又独往,却怡然自得。

“他是我,又不是我”。

老树说。

画中的长衫先生,闲适、率性,肆无忌惮。

一如过去的老树,会戏谑地表达情绪。

有读者提出,画中的闲适与现实的忙碌嘈杂完全不一样,你能接近画中的生活状态吗?老树回答说:“画里那么悠闲,生活却忙忙碌碌,怎么可能达到?!因为没达到,所以才缺什么补什么。

焦虑是常态,谁都一样,我也一样。

我不可能像画里那么悠闲,但身体做不到,心境或者能做到。

”于是他画,画一种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空间情境,他的画成了另一个老树在无人知晓的世界里的梦呓。

对他,画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画的过程。

他那些别人一掷千金想求的画,在地上桌上椅子上箱子里随意堆放着。

“把内心关注放在怎么做好一件事上,解决这个具体问题就可以了,最终东西拿出去别人说好,不重要。

是让自己的内心丰富起来,而不是去炫耀,不是表演给人看,你要相信这一切东西都是解决你自己的问题,让你自己通达、精细,对自己日常生活起居坐卧有要求,你这个人慢慢才像个样子了。

”作家杨葵曾著文评说老树:“如果纯凭个人喜好,我甚至想说,老树文字第一,书法第二,画排其三。

”又说:“老树文字有股特殊的稳,并非四平八稳那种寡淡之稳,亦非精巧设计那种做作之稳,更非所谓风轻云淡的鸡汤之稳;他是左冲右突,纵横捭阖,却又胸中有丘壑,可点百万兵的动态之稳。

快人快语,口无遮拦,得意处长篇大论,愤怒时脱口骂娘,论人事也常有论据不足便下大结论之嫌……按说这么个写法非常危险,容易跌入莽撞汉子夸夸其谈的恶境,但是没有,得力于几点——力量、心智、修养。

”老树的微博,粉丝近百万。

他也曾开过博客,其思想其语言其风格吸引了大批簇拥者,2006年,他以一篇《走了》叫停了自己的博客。

有粉丝留言,用“阿甘不跑了,我们怎么办”来形容心中的迷茫和困惑。

其实阿甘跑或者不跑都不为什么,老树也是,博客想开的时候就开了,想停就停下,没有,也不想为什么。

(选自《北京日报》2015年09月,有删改)相关链接①“他拥有山东大汉与生俱来的粗犷,内心却敏感细腻,情感也十分丰富”,老树的研究生曾泽鲲说。

与课堂上诙谐豪放的树老师不同,私下里的老树很期待享受这个属于自己的孤独空间。

②老树博闻强记,他的研究广泛涉及文学、绘画、电影、书法等领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转而关注当代中国摄影发展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大量批评文章行世,著作数十种,策划诸多影像展览,摄影圈里,提到刘树勇,是响当当的名字。

只是,他不把自己的博学当个什么了不起的事,这些不过是“看过些杂书,想过些事,码过些字”罢了。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生喜欢老树的课,老树教授公文写作内容时滔滔不绝,流泻出真知灼见、性情心声,所以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B.作者认为对于老树而言,画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画的过程,把内心关注放在怎么做好一件事上,是让自己的内心丰富起来,而不是去炫耀,不是表演给人看。

C.老树画作中的身穿民国长衫、戴着斗笠的长衫先生,闲适、率性,就是现实中的老树的真实写照。

D.老树喜欢民国的趣味,因为这民国又非确然的民国,是他心里想象和希望的趣味,一切都是慢慢的、闲闲的。

5.文章在介绍老树的同时,多处引用了老树的学生、作家杨葵等人的话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

(4分)6.老树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教父赵冬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

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