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

合集下载

课改下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课改下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课改下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坚持贯彻和落实自主学习理念,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体会古诗词中诗人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反复朗诵。

探究古诗词之情感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诵读,通过诵读去体味古诗词中的韵味。

在诵读中品味古诗词的情感。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诵读,让学生放开朗读,尽情投入;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古诗词的节奏;让学生在朗读中融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在不断的诵读中,学生定能增强对古诗词的感悟。

品读欣赏,探究古诗词之内涵。

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人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觉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

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

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伍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偌,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供/沾巾。

”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

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摘要】本文借鉴我国传统的古诗词鉴赏经验及理论,结合古诗词教学案例,总结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主观体验,并对如何加强学生的主观体验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主观体验教学模式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粹,代表了文学艺术的最高水平,是古典文学中最为精彩的一笔。

中学是接受母语教育、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重要阶段,如何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汲取精神的养料、提升其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呢?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要求学生理解和准确背诵名篇或名句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自己的感悟,最终到达运用古诗词的层次。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虽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教学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

我国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浩如烟海,但对中学古诗词教学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普遍缺乏兴趣,部分学生感觉到很难体会老师所说的古诗词中的“美”。

中考对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极其明显,许多同学只是“诵读”。

一些学生认为存在理解上的障碍,觉得背诵大量的古诗词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很多学生除了用以应付考试外,不能学以致用。

二、加强学生主观体验教学的必要性读者的主观体验和认识是诗歌鉴赏的主要环节,古诗词讲究语言的凝练、含蓄,追求“韵外之致”,“味中之味”,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决定了对它的鉴赏要求读者的积极介入,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要求审美主体深入其中,并且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初中教师不仅仅要在古诗词课程中把作品的光彩呈现给学生,还要注重渗透鉴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这样才能把诗歌教学落到实处。

在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的时候,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鉴赏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拓展阅读视野,把学生的审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审美能力。

“感悟”是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增强自己对作品的主观体验,这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

初中古诗词教学论文

初中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摘要:中国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深远的意境,优美的意韵,堪称中华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对陶冶青少年性情,培养青少年审美情操,开拓青少年视野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呢?本文拟就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淡几点意见。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诵读;品味;意境古诗词感情真挚动人,词藻耐人琢磨,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

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古诗词的内涵,注意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反复诵读,领悟感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

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诵读,通过诵读去体味古诗词中的韵味,在诵读中品味古诗词的情感。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诵读,让学生放开朗读,尽情投入;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古诗词的节奏;让学生在朗读中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在不断的诵读中,学生定能增强对古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为避免诵读枯燥乏味,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篇幅短小,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的特点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背诵比赛,默写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这些比赛可以以个人、小组、男女等方式进行,这样学生读得开心,赛得开心,教师也教得轻松,课堂因此而灵动活跃。

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诗歌的掌握,每天的晨读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相互背诵的常规活动,随时抽查。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古诗词更要有这番毅力,所以,在晨读时间中,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时间进行全体同学的诗词诵读,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温故知新,效果良好。

二、深入赏析,提高素养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要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1、探究背景。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这样对于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了,而且对情感的把握更准,为诗歌的吟诵和理解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激发兴趣,搞好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

激发兴趣,搞好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

激发兴趣,搞好初中古诗文教学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古文难,难古文,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

为此,我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

一、导语激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学生,引人入胜。

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

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

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

二、诵读激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一篇古文,首先要从诵读入手,诵读分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通过教师范读,使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达到既定目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诵读过程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如教《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先由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句读,然后通过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进一步分析课文,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读起来自然有兴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

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激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就会很容易地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

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朗读成诵,学生很快就会悟到词中的几种意象,经过老师略加点拨,就会明白众多意象构成行旅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从而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三、活动激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1. 引言1.1 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教学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人生,对学生成长和人生道路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

古诗词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古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节奏美等特点,对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助于学生文学修养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1.2 现有问题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觉得古诗词晦涩难懂,缺乏亲近感;二、古诗词教学内容狭窄,大多数教材只涉及传统经典作品,缺乏多样性和活力;三、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以传统的讲解和背诵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四、评价方式机械化,只注重学生对文字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发挥。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的实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现有的古诗词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正文2.1 扩大古诗词选材范围扩大古诗词选材范围是古诗词教学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只注重古典文学作品,如《宋词》、《唐诗》等,而忽略了其他优秀的古诗词作品。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拓他们的视野,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更广泛的古诗词内容,如《古风》、《古文》、《古乐府》等。

通过扩大古诗词选材范围,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古诗词作品,从而增加他们对古诗词的了解和欣赏。

如何进行古诗词有效性教学论文

如何进行古诗词有效性教学论文
四、网络延伸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给古诗词教学带来了广阔的前景,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学生和自身的条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古诗词教学网站,利用网站的丰富性、交互性、教学性和可控性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更加全面深入。现在已经有不少做得相当精致而科学的古诗词网站,这都是我们进行古诗词教学的丰富资源。
1同一诗人不同诗篇的比照。同一诗人不同诗篇的比照可以突显一个诗人的独特的文化心理和生命体验。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亡国思家的幽微之情在《虞美人》中表现得很明显,可谓到了极致。如果我们把词人的其他作品拿来一起品读,诸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望江南》)、“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谢新恩》)、“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等,则词人痛切的人生感受、孤独的生命体验定会氤氲课堂,学生定会感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专题漫谈,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专题漫谈”是一种灵活而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多种诗学的视角确立不同的专题来引导学生把学过的古诗词及时加以整理归类,引导他们对同一题材或主题的诗篇进行整体感悟理解,使他们对诗篇有更深更广的理解,进而上升到文化、生命的层面。比如从文化诗学的视角可以将古诗词分为“山水篇”“日月篇”“花草篇”等,引导学生把握这些诗词中同一意象在古代文人意识中的含义以及这种含义的文化基础;从社会诗学的视角可以将古诗词分为“生活篇…战争篇…‘爱情篇”等,让学生在各个专题中去认识社会、感受历史、体悟生命。在师生的漫谈中矫正提升,活跃思维,共享成果。
2不同诗人诗作的对比。比如李白和杜甫,由于他们的个性、气质和所处的时代不同,使二人在文学史上分别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同样是表达对社会的黑暗、对权贵阶层的愤懑不满,李白是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而杜甫却是不动声色地描绘一幅画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摘要:在初中阶段,每一册语文书中,都节选了8~10首古诗词作为讲读篇。

在每册书的后面,还附有10首课外古诗词,这些都是名家名篇,要求背诵并列入了考试范围。

根据最新《初中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古诗词的数量增加了很多。

这一切都说明了古诗词在初中阶段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鉴赏古诗词,提升他们的欣赏水平,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运用。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120-01根据最新的有关中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必考的古诗词数量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越来越重要了,然而,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看到我们许多老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上,更多的只是要求学生背诵。

可是从平时的默写、测验及中考情况看,默写时出现错别字的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一些带理解性的默写题错误率就更高了,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读懂古诗词。

因为学习古诗词,读懂是基础,读不懂,更别谈欣赏了,写错别字就可想而知,所以要减少他们的失误,一定要教会学生读懂古诗词。

一、在学习中领略古典诗词的美1、以读促学,领会古典诗词的意蕴美初中课本所选的古典诗词,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许多是被历代传颂的名言佳句,是诗词中之精品。

反复的朗诵,感受古典诗词的意蕴美,才能读出情感,感受美感,领会意蕴。

《初中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初中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其中50篇是必考。

古典诗词的学习一定意义上是记诵之学,只有通过大量的记诵,使学生在背诵中有所感悟,有所理解,才能达到积累之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古典诗词学习的基本切入点。

诵读的直接效果是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的特定氛围;诵读的次数多了,还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和感受,潜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教师可以在节奏、速度、表情等上作具体指导,并给学生示范,或指定学生诵读表演。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 优秀教学论文 古诗词教学要回归传统吟诵——以《使至塞上》为例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  优秀教学论文 古诗词教学要回归传统吟诵——以《使至塞上》为例

古诗词教学要回归传统吟诵——以《使至塞上》为例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不小,古诗词教学自然就成了重头戏。

然而当下的古诗词教学无非就是创设情境,读读译译赏赏背背了事,乏有美感,学生兴趣不浓,教师思路打不开,在这种情况下,古诗词教学很有必要回归传统吟诵。

金盾出版社《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吟诵”:“吟咏;朗诵。

如吟诵诗歌。

”事实上,真正的吟诵是吟咏,包含着吟唱诗歌。

“吟”的总体特征是拖长腔,即“歌永言”,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沉潜诗歌,理解诗意,进入诗境的目的。

刚刚结束的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课例《使至塞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执教者在诗教吟诵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来自章丘的刘霞老师着一身黑色稍宽松的类似唐装的衣服,袖口是一圈红边儿,黑色的秀发自然地飘在脑后,戴一副近视眼镜,朴素中透着智慧,灵秀中有天然的温情,即使不说话也显得儒雅光鲜,她不愠不火,恍如宋代的才女李清照;她秀外慧中,又如勤奋不倦的祝英台,一定是读过那么多的书籍,尤其是唐诗宋词,才落得即使“粗缯大布裹生涯”也一样“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人无法不心生一种莫名的敬畏与尊重与爱戴来,真是“惟贤与德,能服于人”。

而刘老师的这身衣服正好与所讲课题王维的名诗《使至塞上》相关,仿佛正要引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时空,走进那个诞生了无数杰出俊彦的盛唐时代一般。

关键是她这节能够回归传统语文教学的课,让我们当时即刻想化为课堂上的一员,和她一起去学诗,一起去读诗。

我以为,这首仅有四十个字的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并不好讲,倘若没有平时的积淀,没有深刻的挖掘,也一定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即使你有孙悟空一般变化多端的组织课堂的本领,效果也一定不好。

可是刘霞老师起始阶段谈到自己对诗歌,对于王维的认识与体验的导语竟是那样的入情入心,便一下子让我肃然起敬刮目相看了,刘霞老师的导语大致是这样的(也可能是这段话早就写好了):“我昨晚很晚也睡不着,起来重读王维,重读王维的这首诗,它使我的心沉静下来------我们最美好的阅读是从诗开始的,阅读一首首唐诗宋词,我们在尘世中漂浮着的心便慢慢的静下来,生命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徜徉,和他一起看大漠孤烟,听汩汩清泉,赏明明如月------”富有诗意的导入创设了优美的教学情境,虽然多是自身事先感受的发挥,然而却极能引领学生从情感上亲近唐诗,走进王维,初步了解王维,这是很有必要的,这就为整节课的学习创设了极富诗情画意的氛围。

古诗词教学要落到实处论文

古诗词教学要落到实处论文

古诗词教学要落到实处【摘要】古诗词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更是提高当代中学生文学鉴赏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因此古诗词教学必须落到实处。

在诵读古诗词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了解诗词大意、再现诗词情景、品味诗词意境、把握诗人感情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诗词释词解句展开想象敲词研句知人论世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长廊中的瑰宝,其或生动凝练的语言,或清丽优美的形象,或含蓄丰富的意境,或哲理深刻的思想,无不给人以情操的陶冶,人生的启迪。

近年来各省中考试卷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古诗词阅读考题,考查内容大多涉及理解名句内涵、赏析关键词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等。

2010年我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的考查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对古诗词的考查力度,在原来仅考查古诗词默写的基础上,增加了10首古诗词阅读考查篇目。

2011年增加到20首,2012年更是倍增为34首,扩大了考查范围和难度,侧重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古诗词阅读题目成为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上的最大亮点。

由此,在必要的诵读之外,日常的古诗词教学唯有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进而使中国古典文化真正得以传承。

一、释词解句,疏通诗词大意去年12月曾在石家庄41中观摩《使至塞上》这首古诗的教学,上课的流程大致为读——解——赏这几个环节。

对“解”这一环节,我感觉比较实用。

“解”其实就是解释古诗词的含义。

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结合注解,还要求学生运用增、删、补等方法来进行难句的学习。

有了释词解句这一环节,学生再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便比较顺利了。

初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练,音韵优美,含义深刻。

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

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注解及工具书,并提示学生按照文言文解词译句的一般方法,扫清词句障碍,达到对诗句含义的把握,以便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

古诗词教学论文

古诗词教学论文

古诗词教学之我见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对陶冶青少年高尚的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均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对陶冶青少年高尚的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均有重要意义。

现在就初中古诗词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融情于景南宋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就是说写文章的人首先要有感情冲动,然后才能激发灵感,写出好文章来。

欣赏者只有把情感调动起来才能体贴入微地感受到作品的意蕴,才能和作者把作品中不相关的事物协调起来,使作品有生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古代诗词过程中可以利用感情为切入点,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引入:1、再现情感氛围,激起情感共鸣教师要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可通过直观教学创设课堂情景,播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见其物”。

我在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一下苏轼这位词人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然后利用有关明月、晚景、天上宫阙等照片、图画,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孤独和相思的氛围当中,激起学生触景生情,一个特定的夜晚,在朦胧的月色下,一个对酒当歌的人,这时一组组情景,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用看到的图画结合意境,了解诗中传了什么情?写了什么景?情景是如何交融的,让学生心驰神往。

2、音乐激起情感共鸣诗歌语言具有音乐美,如将诗词与音乐有机结合,创设情景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欣赏优美的诗词,从而更好地学习领会诗中的意境。

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这些优美抒情诗词或配乐或吟唱,将诗词中语言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比单纯的诵读效果好得多,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诗与词的情境,既培养学生的吟唱能力,理解能力,又激发了兴趣,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感情投入,气氛活泼愉悦。

语文教学论文:让作文诗意盎然――在习作中引用古典诗词

语文教学论文:让作文诗意盎然――在习作中引用古典诗词

让作文诗意盎然――在习作中引用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如一泓清泉浸润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引用古典诗词,能激活语言表达能力,彰显文化底蕴,增加文章的文采。

因此,我在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古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引用古典诗词。

一、题目引用——在习作中引用古典诗词眼睛是人的心灵窗口,题头如人的眼睛,好的题目不仅能深化主题更能吸引读者,起到别具一格的作用。

如前不久一学生写一篇记人的作文《我的同学》,写同学学习好,而且会绘画,会弹钢琴。

看后我启发他:“我们曾经学一篇关于荷叶的诗句,其中一句也可以用来比喻人……”还没等我说完,这位学生马上答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说:“用《我的同学》和《小荷才露尖尖角》做标题,你觉得哪个更有新意?”学生选择了后者。

同一诗词名句,从不同的角度引用能适应不同的问题,因此,在引用时要注意整合创新。

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的含义可以是赞美生命力的顽强,还可以是一种对困难和阻力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开头引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古典诗词能提练精辟,诗意盎然,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如有同学写有关母爱方面的作文时,我引导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母爱的歌词、诗词或名言警句,指导课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作文选择适合自己的歌词或诗词。

其中有一些同学是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词开头,还有一些同学是这样开头的:每当我读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就不由得想起我的妈妈对我的爱。

“惜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对母爱又加深了一层。

可见在文章开头引用古诗词等经典,不仅写出了“母爱的伟大,还给文章增添了几许诗情画意。

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

三、文中引用文中适当引用古诗词,也可为文章平添一些诗意和韵致,增强语言表达力。

如写有关春天的文章,可提供学生一些诗词范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以学生在写起这些景物时,会不由得应用上。

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探究摘要:古诗词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精髓所在,学习古诗词能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古诗词产生于久远的年代,再加上学生生活阅历和理解水平的局限,古诗词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的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途径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些基本理念是我们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我们课堂教学创新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有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些理念,才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我们的束缚。

一、初中语文诗词有效教学的原则也许有人会怀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性,但是前苏联有位名叫巴班斯基的教育家提出的最优化教学的思想正好为它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论支持。

在巴班斯基的教学论思想当中,最优化教学是最为核心的思想。

而教学过程中的最优化并不只是简单的一种特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而是真正科学地、合理地组织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一种原则。

这种原则要求教师在了解教学规律、教学任务、教学原则以及现代教学的一些方法与形式,还有就是这种教学系统的一些特征的基础上,对整个教学过程给予目的性明确的教学安排,也可以说是教师科学地、有意识地选择出一种最为适合当下条件的教学模式,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保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让教学发挥出最优的作用,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语文诗词有效教学策略1、强化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夯实基础。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教学活动全部安排在课堂教学有限的45分钟之内,必定会很仓促,煮夹生饭。

对此,作为有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都会将开展课前预习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笔者在教学中,从三方面入手强化课前预习活动。

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对诗词作者的生平背景、主要经历、写作风格等方面常识进行搜集,通过网络、资料等途径,获得详细的信息,既可以为课堂教学增加生动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主题的理解。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让学生从小诵读、赏析古诗词,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世界灿烂辉煌的文化,陶冶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同时,从诗歌简短凝炼的语言中汲取营养,提高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这种富有凝炼性、跳跃性、音乐性、抒情性的文学样式进行鉴赏,并达到文学接受的高潮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方面入手。

一、让初中语文诗词有效教学更优化1.建立联系,充分理解。

通过初中诗词的教学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肢解零碎、浅显虚浮等,其实这是与有着丰富内涵的诗词不相匹配的。

那么该如何带领学生去领悟诗心呢?巴甫洛夫提出的经典理论给了我们答案——“理解就是建立联系”。

具体的联系方法有:①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学习,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也是有所区别、有所侧重的,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认知水平,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②与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建立起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住诗境。

诗词本身就是靠着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感情的,读诗的最高境界便是走进诗歌的意境。

③注意与诗前小序的联系,打开全诗的理解窗口。

④和诗中出现的典故建立联系。

⑤将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试图走进作者的内心。

⑥同类诗歌进行类比联系,让诗歌的意蕴更丰富。

2.利用阅读期待。

提高阅读质量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要学会利用阅读期待以及阅读反思、批判等环节,让思维空间拓展,以此来提高阅读的质量。

学生在学习诗词,并对其进行阅读时能否形成有效的阅读期待,便成了诗词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为了让学生对阅读更加有兴趣,要结合学生已有的一些知识和生活经验,为他们提供学习诗词的熟悉背景,并设计出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从熟悉并且感兴趣的东西出发,用心去感受和理解诗词中的一些独特魅力。

例如在教学《过故人庄》的时候,就可以将一些和本诗相关的经验材料组织成一系列的问题线索,创设出“对诗人说话”“与诗人相遇”等情境,逐渐引导学生说出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古诗词名句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古诗词名句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古诗词名句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会采用不同体裁表情达意,而议论文这种体裁使用频率较高,无论高考应是还是平时工作都要经常用到它。

因此,应当重视议论文的教学,着力于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把诸多亮丽的古诗词名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先作到“三会”(会背、会释、会写),然后引导他们用到议论文写作中,以求文章生辉添彩。

一、长流水,不断线充分利用课堂这种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不同课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把众多的古诗词名句介绍给学生,并作出评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名句的审美价值。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这些名诗佳句,犹如一串串晶莹璀璨的珍珠熠熠发光,读之琅琅上口,铿锵和谐,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每读一次就是一次很好的艺术享受。

我充分利用早自习,让学生反复吟诵,引导学生在读上下功夫。

只有读的多,才能背的熟,只有背的熟,才能体味佳句的妙处。

众所皆知,诗歌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通过诵读诗歌,有助于领悟、欣赏它的优美意境,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接受艺术的薰染。

难怪人们常说“佳句不厌百回读”。

使学生会背诵,会解释,这是为运用打下基础,为把佳句用到议论文写作中创造条件。

结合诗词单元教学,重点讲析诗词中的佳句,多方面诱发学生在领会原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怎样运用在写作中。

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友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作者未来的理想,总有一天会扬眉吐气、激昂青云的。

这种心境,是古代士大夫所常有的,而以李白来说更为突出。

引导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教师重点讲解运用联系学生和当今社会实际,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远大抱负,表明自己的决心,同样可以“长风破浪会友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初中语文教学中词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词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词的教学摘要: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史,孕育了很多特有的文学样式,像汉赋、唐诗、元曲、明清小说等等。

这其中宋词更是开一代之先河,把词学发展到极致,成为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文学样式。

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宋词作品,但一直以来,古诗词都不好教,不少的老师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笔者拟就当前宋词教学做些浅薄的探讨,以期能对同行教学起到启发作用!关键词:语文教学宋词教学三位一体词的教学,应从基本入手。

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从词的基本知识入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作为教师,备好课,多探讨教学方法,多进行教学研究。

一、词的基本知识教学词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词相关的常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基础。

词为“诗余”或“长短句”,其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是和乐歌唱的。

因为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词风显得很“小气”。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

很多士大夫从个人经历出发,抒写个人思想感受,极大地提高了词的艺术境界,最后,使词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同时,一批词学大家登上词坛,像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秦观等人,他们以自己出彩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词在宋代乃至整个文学史上的坚实地位!中学生赏析部分经典词学作品,能有效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词的发展历程上看,词最早起源于民间,一开始是和乐歌唱的,亦即所谓“歌词”。

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从形式上看,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错落之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

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

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词的分类,比较复杂,这其中大致有五种: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

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摘要:在教学中要充分把古诗文的内涵、意境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好奇心;让其在学习中注意词句的积累、意境的感知和学习中的应用。

然而,古诗文在教学中的效果却是差强人意: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习和应用的严重脱节等都是现在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初中生古诗文学习效率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意境积累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古诗文的学习注重学生美感、人格、民族情感的培养和对中华民族人文地理的深层认知。

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是对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浅析。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端古诗文相对于白话文在词句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上对初中生而言无疑是有难度的,正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意识到这点,造成了下面几个问题的出现。

(一)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教学创新1.忽略与白话文教学的差异初中古诗文和小学简单的古诗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词句的深度和意境的广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如法炮制,还用教授白话文和简单古诗那套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中,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2.以教师为中心、灌输知识为重点古诗文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而教师只是教学中主角学习中的配角。

如果主角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这场戏恐怕是要被拆台的。

(二)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1.初中生与古诗文的时代距离现在初中生的语言背景、生活环境和古诗文所描述的人文地理、人物刻画相差甚远,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觉得索然无味。

特别是00后的初中生,生活环境丰富多彩,很难对古诗文产生学习兴趣。

2.古诗文本身复杂难解古诗文大多是精挑细选的名家作品,其意境之深,辞藻之渊令许多专家学者尚在揣测之中,何况初中生呢?成绩压力和强迫教学更让学生苦不堪言,学习兴趣自然很难培养。

3.泛滥的学习资料许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购买大量的学习资料,然而市面上的学习资料良莠不齐,给学生学习带来取舍的困扰。

古诗词教学论文

古诗词教学论文

试论古诗词教学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

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淀,鉴赏能力的训练,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富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融入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在诗歌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四法:一、在背景中激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产生兴趣,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她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觉得词写得太好了,自己写的不如妻子,但他不甘心,于是废寝忘食想了三天三夜,写了十五首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这十五首词中,然后拿给朋友看,要朋友评选哪首写得最好,朋友欣赏了半天,说道:“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露出会心的微笑,不禁对这首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期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词的主动性,课堂效果显著增强。

但是提高学生兴趣不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键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二、在吟读中积累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入情入理,不少学生现在最大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

同时,诗歌的学习不能缺少朗读,因为诗歌具有极丰富的情感,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除了朗读外,还可以让学生采取默读、轻吟、诵读、配乐朗诵等形式进行阅读,最终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

例如,《天净沙﹒秋思》可以这样指导学生朗读:曲子的情感基调是凄苦愁楚,总体要求是语速稍舒缓,音调低沉。

在具体的朗读过程中要注意情感的跌宕起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三句中九个词语均为偏正结构,“正”是叙述的事物,“偏”是对所叙述的事物加以最简洁、最鲜明的描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今优秀诗词浩如烟海。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诗歌教学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语言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古诗词教学的目的
我国素有“诗教”的传说。

那么“诗教”的目的是什么呢?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就是高度的概括。

在古代,“言”不仅指“说话”的艺术,它的内容要宽泛得多,也深刻得多,主要有“言论”和“说话”两重意思,“言论”偏重观点,即诗是道德的源泉,行为的准则;“说话”偏重技巧,要说得动人,也要诗来帮忙,典籍动不动就会引用“诗云”的原因就在这里。

典籍中的“诗云”,不仅为文章的观点找到了理论依据、传统依据,而且因为古诗词中丰富的名物、恰切的比兴、优美的旋律,使得文章波澜起伏、绘声绘色,给人带来审美愉悦。

因此,古诗词的教学目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

第二,拓展学生的想像空间,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

第三,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把握古诗词的意蕴乃至灵魂。

二、古诗词教学中美育任务的实施
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并与听、读、写紧密结合,这样既能给学生知识,又能教会学生审美。

1.朗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真正意义上的吟诗已经基本失传,我们现在说的吟诗,可以说就是朗读。

朗读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对于美育尤其重要。

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好处,从而抉择作者的意境和形象。

朗读还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美。

另外,朗读还可读出作品内的神韵,读出作品流动的美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朗读有多种形式,可以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也可以分角色读等。

对好的文章要反复吟诵,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2.想像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句话道出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而富有画意的特点之一。

当我们读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句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几颗稀疏的星星挂在天空,几点飘动的雨珠洒在山前,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意境啊,人们仿佛与词人一起沉浸于这清新宁静的乡村夏夜里了,我们的心都陶醉其中了。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写的是夫妻之情,男女之爱,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理解这种感情,但可以比照一些爱情故事加以想像,以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此外,举办朗读会等,也可以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用心爱心专心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