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的爱第1课时教案
18 慈母情深(教案)——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第六单元·舐犊情深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这是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感受和看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注意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慈母情深文章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
抓住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对“我”的爱。
2课时父爱之舟文章围绕“父爱”这一中心,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
理解标题的特点和作用,品味文中表现父爱的场景和细节,感受父爱的深沉以及作者对父亲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2课时“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章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从父母对孩子不1课时18 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词语。
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重点)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重点)4.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难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预习单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多媒体课件1.认识“魄、抑”等10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知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视频《画荻教子》,出示相关的图片,适时引导学生感悟母亲关爱子女的深情。
爱是高尚的情感说课教案
爱是高尚的情感-说课教案第一章:爱的定义与内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爱的定义与内涵。
引导学生理解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爱的定义:爱是一种深刻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关怀和奉献。
爱的内涵:爱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多种形式,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之一。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爱的定义与内涵。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爱的意义。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爱的定义与内涵。
1.4.2 讲解爱的定义与内涵,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1.4.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爱的理解和体验。
1.4.4 总结爱的定义与内涵,强调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第二章:爱的表达与传递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爱的表达与传递方式。
培养学生善于表达和传递爱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爱的表达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爱的表达方式:言语、肢体语言、行动等。
爱的传递方式:直接传递、间接传递、非言语传递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爱的表达与传递方式。
情景模拟法: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爱的表达能力。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爱的表达与传递方式。
2.4.2 讲解爱的表达与传递方式,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2.4.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爱的表达与传递的理解和经验。
2.4.4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爱的表达能力。
2.4.5 总结爱的表达与传递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善于表达和传递爱。
第三章:爱的力量与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爱的力量与影响。
引导学生理解爱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2 教学内容:爱的力量:爱是一种强大的情感,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和动力。
爱的影响:爱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产生积极影响。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爱的力量与影响。
《无私的爱》教案设计
《无私的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无私的爱”的含义。
2.培养学生感受、表达和分享爱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无私的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无私的爱”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吗?(2)爱有很多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特殊的爱,那就是“无私的爱”。
2.课文阅读与理解(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无私的爱?3.分析课文内容(1)课文讲述了哪些无私的爱?①母亲对儿子的爱:无私付出,不求回报。
②老师对学生的爱:关心学生,为学生付出。
③朋友之间的爱: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些无私的爱。
4.感悟无私的爱(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无私的爱的理解。
(2)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无私的爱?请举例说明。
5.表达无私的爱(1)请同学们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无私的爱的感悟。
(2)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
6.学以致用(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将无私的爱运用到生活中。
(1)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写一篇关于无私的爱的作文。
2.为家人、朋友或老师做一件无私的事,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无私的爱。
3.作业布置要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无私的爱”:通过对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例如: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感受到了哪些无私的爱呢?”学生回答:“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照顾,不让我受一点伤害。
”教师引导:“是的,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她愿意为我们付出一切。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无私的爱”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会表达无私的爱。
《无价的爱》教案
《无价的爱》教案教案:《无价的爱》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感受诗歌语言之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达和分析诗歌主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无价的爱》这首诗的拓片或课文。
2.学生熟悉的诗歌分析表格。
3.教师准备的分析诗歌主题的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1.让学生观察《无价的爱》的拓片或课文,并询问学生对其中的内容和意境的看法。
2.引导学生思考,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叫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疑惑。
讲解诗歌:1.分别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音乐性、意象和象征,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通过课文或拓片,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读诗歌的意义和构思。
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形式对意义的影响。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复述诗歌的主题和核心意义。
小组分析: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分析,并填写诗歌分析表格。
2.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诗歌的主题是什么?通过哪些词语、句子或意象来表达?b)诗歌的音乐性如何?节奏和韵律对意义的表达有何影响?c)诗歌的结构如何?有没有明显的章节和转折?d)诗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有何意义?f)诗歌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为何喜欢或欣赏这首诗?展示和讨论:1.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展示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2.老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进行互动讨论。
3.通过比较和对比不同诗歌的分析和表达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归纳总结:1.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2.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诗歌对人们情感的表达和思考有何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诗歌是怎样影响你的思维和情感的?拓展活动:1.课后给学生布置写一篇文章,分析自己选择的一首诗歌,并表达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2.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读或创作比赛,提升诗歌欣赏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语文教案《无私的爱》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案《无私的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大意给课文分段2.学习字词完成作业本1、2题重难点了解内容大意给课文分段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1.投影揭示课文插图导入新课学习(1)观察、简介孔繁森(2)揭示课题提出自学要求①朗读课文5分钟读通②课文写孔繁森什么事?选了几件事例?③根据课文内容给插图拟一个标题2.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梳理内容引导分段(1)投影揭示插图你给插图取一个什么题目?说说理由(设计意图:通过拟题揭示孔繁森和孤儿间的联系了解学生熟悉课文程度拟题的优劣不作评价关键在于说出理由明确课文写什么)(2)围绕孔繁森养育三个藏族孤儿课文写了些具体事例?(展开讨论随机引导事例的归并综合板书:收养抚养教育献血)(3)探究事例与课题的联系①读课题说说“爱”意思“无私”意思请解释课题字面意思(没有任何私心的深厚情意)②课文事实与课题有什么联系?(要点:明确课题点出中心即可)(4)速读课文根据板书提示找到对应小节(能归并的再归并)给课文分段检查统一起止123456789抚养教育献血123456789收养抚养教育献血两种分法都应认可第3小节归属是分段难点学生理解的误区是市长领走曲尼后孔繁森的负担减轻了生活条件好了曲印和贡桑吃东西挑剔了所以归人第二段如遇到这种情况应让学生充分讨论提出归属理由点拨时只需理解第3小节的“负担太重”指什么“负担”矛盾即迎刃而解4.学习字词并检查(1)拼读生字难写字动笔练习联系句子理解课后词语;读准本课多音字和带点字(小黑板揭示)着急(zhaacute;o)背(bēi)起…直奔(begrave;n)觉(jueacute;)察兄妹俩(liǎ)殷(yān)红(2)同桌互查生字认读理解课后词语意思(3)全班交流①认读生字词随机释义、正形拉萨废墟逛公园疲惫挑剔两鬓斑白婉言相劝尿(点拨废——疲部首区别;逛最后写“辶”;墟的右下是“业”)②质疑(4)当堂听写生字词并订正5.作业(1)完成作业本1、2题(2)读课文10分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一、二段课文训练概括和朗读重难点训练概括和朗读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1.讲读第一段(13小节)[(1)指名读第1小节划出孔繁森对待藏族孤儿的词语(安慰嘱咐牵挂收养)①引读有关句子梳理内容②“牵挂”意思’(惦记挂念)孔繁森“一直牵挂”孩子什么?(联系本节内容展开议论要点:孩子的衣、食、住上学的安置)③读孔繁森的话联系这一段话想想孔繁森一直牵挂三个孩子并亲自收养为了什么?(联系“党就是你们的亲人”、“一定会”说明孔繁森是党的好干部对藏族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强烈的责任心)④指导朗读这句话语气坚定、亲切(2)默读第2小节孔繁森是照顾三个孤儿的?划一划要点①自学同桌议论要点②课堂练习填表(一)。
爱的奉献(教案)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进行得相当顺利,学生们都很投入。但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这时我需要及时介入,引导他们回到主题上来。此外,在实验操作环节,时间的控制也需要更精确,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展示自己的成果。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爱的奉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别人帮助你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爱的奉献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爱的奉献的基本概念。爱的奉献是指无私地为他人着想,关爱和帮助他人。它是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传递温暖的重要表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爱的奉献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奉献”和“关爱”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爱的奉献相关的实际问题。
至于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爱的奉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时,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和想法。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学生的表达还不够清晰,这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他们表达能力的培养。
最后,我意识到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反思,我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继续坚持反思,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核心素养教案(表格版)
单元名称 第 六 单 元
“舐犊情深”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慈母情深》 《父爱之舟》
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 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 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本单元 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 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人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 的人物情感。 《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 间蕴含的母爱; 《父爱之舟》让学生说出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 的父爱;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 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
(3)对比阅读感受 (4)再自由读,指名读 (5)分角色读对话
3.自由练读后,比赛朗读。
3.感受母爱的无私。 ①小声读片段,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
什么?
②关键词理解: “揉得皱皱的、龟裂、
塞”等词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活动意图:抓住动词来理解重点语句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母接受,从中能感
④审美创造:通过反复品读场景和细节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平凡生活中不寻常 的“爱”,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 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思政元素:感受父母的爱,体会平凡生活中不寻常的“爱”,并会用恰当的语言
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学习重点难点: 重 点 :读懂课文,理解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重点语句与段落。
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并且是对自己的保护和关怀。
2.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进一步加深亲子关系。
3.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培养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2.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父母的爱,发扬亲情美德。
3.学习并遵守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
教学方法1.答疑法2.讲授法3.情景模拟法教学准备1.《父母多爱我》课文原文、PPT课件2.视频素材: 《父母多爱我》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父母多爱我》,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2. 课文讲解1.教师演绎课文《父母多爱我》。
2.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原文中的意思。
3. 讨论与分享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感受到父母的爱。
2.学生展示自己或周围人的亲情故事,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
4. 行为规范学习1.课堂上介绍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如礼貌用语、不浪费食物等。
2.课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行为规范,完成一份自我承诺书。
教学评价1.以小组形式展示亲情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互相交流,增加对课程的深刻理解。
2.选取一些学生的行为规范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这一概念。
但可能会存在部分学生缺乏认真思考的情况,需要增强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同时,在行为规范学习方面,需要在内容上做出更合理更实用的梳理,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语文《无私的爱》教案
小学语文《无私的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无私的爱》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和理解亲情的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无私的爱》讲述了一篇关于母爱的故事,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示了母亲无私的爱。
2.2 生字词:爱、母、儿、头、水、回、笑、大、声、说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生字词,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3.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导入新课。
4.2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母爱的无私。
4.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和阅读。
4.4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给父母讲一讲今天学习的课文,感受母爱的无私。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的表述。
第七章:教学延伸7.1 课后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7.2 亲子活动: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共同讨论课文中的情感价值。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课文文本:提供《无私的爱》的文本,确保字词的正确性和故事的完整性。
8.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8.3 亲子阅读指南:提供一份亲子阅读指南,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地与孩子一起阅读和讨论。
第九章:教学反馈9.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9.2 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等方式,获取家长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反馈,促进家校合作。
小学语文《无私的爱》教案
小学语文《无私的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母亲无私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课文中的实例,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孝顺意识。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深层次的含义,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
(2)简介课文作者及相关背景。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无私的爱”的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母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教师举例说明生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5. 小结与布置作业(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写一篇关于“爱”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爱无疆(教案)
(3)责任担当的培养:学会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关爱他人。
难点解析: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敢于担当的精神。
(4)实践能力的提升: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
难点解析: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大爱无疆》这一章节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导入新课的问题,他们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生动的案例和理论介绍,让学生们对关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关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想法。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操作和成果展示,不仅加深了对关爱概念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将关爱付诸实践。这让我深感欣慰,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爱他人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国家认同感的增进:将个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难点解析: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家认同感。
初中爱的奉献教案
初中爱的奉献教案课程类型:思想品德课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爱的奉献的含义,认识到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奉献。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教学重点:1. 爱的奉献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奉献。
2.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爱?”引导学生思考爱的含义。
2. 学生分享对爱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爱的奉献”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爱的奉献的含义,强调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奉献。
2.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关于爱的奉献的案例,如志愿者服务、帮助贫困学生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展现爱的奉献的。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快乐。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爱的奉献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爱的奉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爱的奉献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表现。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大班社会活动《爱的奉献》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活动《爱的奉献》二、活动目标:1. 了解残奥会运动员的优秀品质,知道他们身残志坚,勇于挑战自我。
2. 学会尊重、关爱残疾人,激发幼儿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情感。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准备:1. 图片素材:残奥会运动员比赛场景、残疾人生活照片。
2. 视频素材:残奥会运动员比赛视频。
3. 音乐:《爱的奉献》。
4. 爱心贴纸、奖励道具。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残奥会运动员比赛视频,引导幼儿关注运动员的优秀品质。
2. 讨论:分组讨论残奥会运动员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以及我们如何关爱残疾人。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扮演残奥会运动员和关爱残疾人的角色,体验关爱与被关爱的情感。
4. 歌曲演唱:学唱歌曲《爱的奉献》,引导幼儿感受爱的力量。
5. 爱心传递:进行爱心传递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关爱身边的残疾人。
2. 环境创设:布置“关爱残疾人”主题墙,展示幼儿作品和感悟。
3. 课后跟进:定期了解幼儿在活动后的表现,持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品质。
六、教学内容:1. 残奥会运动员的故事分享: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残奥会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 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展示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让幼儿理解残疾人的不易,学会关爱他们。
3. 爱的奉献精神:通过歌曲、故事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感。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残奥会运动员和残疾人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他们的勇敢和坚韧。
2. 情境模拟:设置模拟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关爱残疾人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3. 歌曲教学:通过学唱《爱的奉献》,让幼儿感受爱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爱心。
八、教学评价:1.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讨论、情境模拟等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小学语文《无私的爱》教案
小学语文《无私的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理解“无私的爱”的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2)懂得珍惜父母的爱,学会回报父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无私的爱”的主题。
(2)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谈论父母对他们的爱。
(2)引入本课的主题《无私的爱》。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无私的爱”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生字词掌握程度、对“无私的爱”的理解等。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实例分析:结合课文内容,举例分析父母的爱,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无私的爱”的力量。
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谈论父母的爱,引出本课主题。
3. 课文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4.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通用8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通用8篇)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咆哮、拥戴、呻吟、搀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咆、哮、嗓、党”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惊慌、拥戴、沙哑、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为第二课时感悟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4.体会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品读第1—6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山洪暴发视频,教师激趣导入。
导语:黎明的时候,山洪暴发,来势汹汹,给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带来了可怕的灾难。
村民们是怎样躲过这场灾难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桥》这篇课文。
2.出示课题,质疑思考:桥,让你想到了什么?预设:通过播放山洪暴发的视频,学生们或许能联想到:这座桥一定是一座特殊的、承载着人们生的希望的桥。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自主识记字形。
(3)圈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一起讨论。
2.教师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1)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注意把变色的字读准。
咆哮嗓子党员流淌沙哑揪出呻吟废话◆需注意的字音:“嗓”是平舌音,“呻”是翘舌音。
◆需注意的字形:“哮”的右边是“孝”,不是“考”。
无私的爱(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无私的爱(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孔繁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
2、学会7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进一步知道新闻的特点,学会读懂这类文章的方法。
过程:一、谈话揭题1、同学们,还记得焦裕禄吗?他是一位怎样的干部?2、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位焦裕禄式的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好干部——孔繁森。
读。
师述:这两个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名字,如同两颗耀眼的明星,跨越三十年时空,交相辉映,光彩照人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简介孔繁森。
3、揭题:孔繁森,这位内地的汉族干部,曾两次进藏,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最终以身殉职,倒在他所热恋的雪域高原,实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
今天我们就学习介绍他的一篇人物通讯报道——无私的爱,揭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看插图,认识孔繁森,知道孔繁森是拉萨市副市长。
看了插图,你有什么感受?给插图取个名。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你感动的片断多读几遍。
想想课文写了孔繁森的哪几件事?3、指名读课文,正音。
4、讨论课文写了孔繁森的哪几件事?收养孤儿教育孤儿为孤儿卖血5、哪件事最能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无私的爱?(卖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找出这几个自然段。
三、讲读最后两段。
1、仔细研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孔繁森无私的爱?划出有关词句,读读体会体会。
2、交流:①分钱给藏族老乡——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简介:孔繁森车祸去世时,身上只有八元六角。
②“悄悄”——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③孔繁森连忙恳求:……急需要钱。
请帮个忙吧!读议有关句子3、引读这一段。
4、出示最后一段师述:“血”蕴含着“情”,“情”浓于“血”。
这是怎样的鲜血?说话:这是()的鲜血。
结课:为了藏族人民,为了藏族孤儿,孔繁森三次上医院卖血换钱,这样的爱是多么无私啊!——齐读课题。
资料提供者:胡敏芝。
小学语文《无私的爱》教案
小学语文《无私的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母亲无私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母爱的伟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2)学会关爱他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之心。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无私的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母爱的认识。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无私的爱”。
4. 巩固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感受。
6. 情景剧表演(1)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景剧。
(2)其他学生观看表演,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绘制一幅关于母爱的画,展示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无私的爱》教学设计
《无私的爱》教学设计《无私的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大意,给课文分段。
2.学习字词,完成作业本1、2题。
重难点了解内容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1.投影揭示课文插图,导入新课学习。
(1)观察、简介孔繁森。
(2)揭示课题,提出自学要求。
①朗读课文5分钟,读通。
②课文写孔繁森什么事?选了哪几件事例?③根据课文内容,给插图拟一个标题。
2.自学。
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梳理内容,引导分段。
(1)投影揭示插图。
你给插图取一个什么题目?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拟题,揭示孔繁森和孤儿间的联系。
了解学生熟悉课文程度。
拟题的优劣不作评价。
关键在于说出理由,明确课文写什么。
)(1)拼读生字,难写字动笔练习,联系句子,理解课后词语;读准本课多音字和带点字。
(小黑板揭示。
)着急(zháo) 背(bēi)起…直奔(bèn)觉(jué)察兄妹俩(liǎ) 殷(yān)红(2)同桌互查生字认读,理解课后词语意思。
(3)全班交流。
①认读生字词,随机释义、正形。
拉萨废墟逛公园疲惫挑剔两鬓斑白婉言相劝尿(点拨废——疲,部首区别;逛最后写“辶”;墟的右下是“业”。
)②质疑。
(4)当堂听写生字词并订正。
5.作业。
(1)完成作业本1、2题。
(2)读课文10分钟。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一、二段课文,训练概括和朗读。
重难点训练概括和朗读。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1.讲读第一段(1-3小节)。
(1)指名读第1小节,划出孔繁森怎么对待藏族孤儿的词语。
(安慰,嘱咐,牵挂,收养。
)①引读有关句子,梳理内容。
②“牵挂”是什么意思’(惦记,挂念。
)孔繁森“一直牵挂”孩子什么? (联系本节内容展开议论。
要点:孩子的衣、食、住,上学的安置。
)③读孔繁森的话。
联系这一段话想想,孔繁森一直牵挂三个孩子并亲自收养为了什么?(联系“党,就是你们的亲人”、“一定会”,说明孔繁森是党的好干部,对藏族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强烈的责任心。
《无私的爱》教案设计
《无私的爱》教案设计《无私的爱》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进一步掌握读懂这类课文的方法。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近义词,能用“即……又……”“语重心长”造句。
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感受孔繁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设计:第一、二课时一、谈话激情,提示新课:1994年11月29日,一位援藏干部在去新疆考察的途中惨遇车祸,不幸以身殉职。
12月5日,阿里高原天幕低垂,雪山肃穆,狮泉河在寒风里呜咽,只有6000人的狮泉河却有2000人自发聚集在阿里地委大院内,深切地悼念他。
12月15日,拉萨烈士陵园里黑压压地挤满了人,许多藏族群众长跪不起,失声痛哭。
老百姓献上的哈达堆成了一座雪白的小山。
这位援藏干部是谁呢?他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和怀念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无私的爱》。
二、初读课文,大致感知,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学生自学新词,自由读通课文。
3、读完课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为什么?(初知课文大意,把握情感基调)三、深究课文,感知人物,激发情感1、课文写了孔繁森的哪些事呢?2、在这三件事中,哪件事最令你感动你就学哪部分吧,可以自己读出感受,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3、自学交流,畅谈体会,品读课文(以学生交流为主,教师适当点拨)(1)“收养孤儿”的事(2)“教育孤儿”的事(3)“卖血度日”的事4、小结:(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头一定激情澎湃,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那就把你心中的话说出来吧!(畅谈感受)(2)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你这么受感动?(总结人物品格)四、补充介绍孔繁森的事迹,进一步激发情感五、《对话》采访,升华情感1、是啊,就是这样一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优秀儿女,却在1994年11月29日离开了我们,永远地离开了藏族人民,这叫人民怎么能不心痛啊!所以,文人为他写文章,音乐人为他谱曲、歌唱,影视工作者为他拍摄影片,新闻记者们忙着采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无私的爱(第1课时)
祝场中心小学黄琴华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能用“既……又……”“语重心长”造句。
2.初步感受感受孔繁森对藏族人民深厚的感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新闻报道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感受孔繁森对藏族人民深厚的感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人物――孔繁森。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知人物
1.[投影高原景象]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可是,那里也是最苦最危险的地方,有令人窒息的高原反应,有令人刺痛的烈日骄阳,有令人恐惧的雪崩天灾,还有令人心酸的贫穷村落。
但,有一个人,他两次自愿进藏工作,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最终以身殉职,倒在了他所热恋的雪域高原。
2.同学们,让我们来认识这位优秀的援藏干部――投影[孔繁森]。
3.生平简介。
4.今天,我们就学习介绍他的一篇人物通讯报道(出示课题)[12无私的爱]
5.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通过哪些事例表现了孔繁森无私的爱?]2.交流、补充。
学生回答基本完整。
并板书[收养孤儿、教育孤儿、卖血换钱]。
3.教师:你能根据刚才的回答,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交流得出课文报道了孔繁森收养孤儿、教育孤儿、为孤儿卖血的事迹。
)4.孔繁森,他把孤儿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多少爱!
三、研读第1个事例(收养孤儿)
划出孔繁森语言和行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读懂了什么。
预设:
1.[孔繁森安慰三个孩子:“党,就是你们的亲人,一定会让你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还要送你们上学。
”]
是啊,我们从这几个词中深深体会到孔繁森对三个孤儿的关心和呵护,那你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几个词来起来,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这意思吗?
用上“不但……还……甚至”或“不但……而且……”说一说
2.师:当孔繁森见到这三个痛失父母、无家可归的孩子后,还做了什么呢?
[他嘱咐当地干部要安置好这三个孩子。
]
师:再三的嘱咐,是要想方设法地安排好孤儿的生活,这就是深深的爱。
你觉得他会对当地干部说些什么呢?
3.[孔繁森紧张地忙于救灾,也一直牵挂着三个孩子。
]
师:救灾工作是紧张而忙碌的,可孔繁森却还时刻牵挂着这三个孤儿,这牵挂中包含的正是他对孤儿们万分的关爱。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话。
4.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孔繁森孤身在外,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辛苦和劳累可想而知。
]
师:一面工作,一面还要带孩子,这是何等的艰辛!文章中具体举了哪几个例子?
A、晚上……
师:是呀!他孤身一人在外,却又要当爸,又要当妈,那是何等的辛苦呀!
B、夜里……
师:生活的穷困却并未让他嫌弃这三个孤儿,仍和他们挤在一块睡。
最小的贡桑……
请生理解“不厌其烦”,再请学生齐读一遍。
C、节假日……
师: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呀!
D、一天深夜……
师:忙了一夜,他在忙些什么呢?当你生病的时候,你的父母是怎么做的?
E、总分写法
5.小结。
四、研读第2个事例(教育孤儿)
1.当学生讲到这一块时,请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师:孩子的父母都已去世,他还要让孩子们去看些什么呢?
生:“让孩子们走一走家乡的土路,看一看家乡的山水,再过几天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
”
(了解家乡的穷困面貌。
看家乡父老如何劳动,如何朴素。
体验他们生活的艰辛与质朴。
)
3.师:回家乡生活五天后,孩子们长大了许多,他们明白了什么呢?(要朴素、要好学,要为家乡做贡献。
)
师:别忘了家乡,别忘了家乡的——穷困,别忘了家乡父老的——艰苦朴素,别忘了要好好地建设——自己的家乡。
这便是孔繁森的用心良苦。
让我们再语重心长地读一读。
五、小结、升华和延伸
1.同学们,孔繁森时刻告诫自己:[看投影的照片――“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他说到了,他也做到了!他收养孤儿,教育孤儿,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三个孤儿,爱藏族所有的孩子,
爱生活在那里的千千万万的藏族同胞,爱这片神奇而贫瘠的土地。
最后,他把自己的爱全部献给了这片热土。
这种爱,当然可以用“无私”来形容。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好吗?
2.这种无私的爱,展现了人民好公仆――孔繁森的博大胸怀!推荐一首歌《公仆赞》
3.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