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理论、新媒介与戊戌思想形成的关系
戊戌维新思潮的原因、特点、内容、意义
一、戊戌维新思潮的成因甲午战争后,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以1895年4月“公车上书”为起点,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并转化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政治运动。
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潮又称作“戊戌思潮”。
戊戌思潮的兴起和高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渊源:第一,甲午战败的刺激。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遭到惨败,北洋海军全师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曾说“唤起吾国四千余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1,中华书局,1935年版,1989年影印本,第113页)。
甲午战争中,作为涣涣大国的中国竟为“蓑尔岛夷”的日本所击败,割地赔款,创巨痛深,战时的虚骄自大被惨败带来的震惊和耻辱所代替。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各种显而易见的灾难更引起人们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
而日本之所以战胜中国,其原因就在于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因此只有效法日本,从政治制度领域入手实行变法,才能图强。
可以说,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了中国思想界的空前觉醒。
第二,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
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争夺筑路开矿权利、划分势力范围、强制借款,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维新派从挽救清王朝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害怕再爆发一次农民起义,于是他们纷纷寻求挽救危局之法,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
第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是变法维新思潮发展、高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排挤和束缚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代表的维新派,自然要求清政府实行变革,在国内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过去二三十年间,早期维新思潮的初步发展,西学东渐及中国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为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准备了思想条件。
第五,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僚如翁同新、徐致靖等人的支持,也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政治倔起和戊戌思潮勃兴的一个重要原因。
戊戌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维新变法运动那些事儿水利水电学院2012级易斯2012301580307戊戌维新运动,那些事儿水利水电学院2012级易斯2012301580307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旷古悠久历史路程,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的文明大国。
有人说,她是一个保守的国度,正因为存在如此之久,她前进的脚步是沉重的,不乏阻碍,步履维艰,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备受时代和社会的考验;也正因为历经沧桑岁月如此之久,中华民族的统一感,归属感也日益增强。
而且,即使有封建制度保守思想的阻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不缺乏敢于冲破顽固法制,试图进行救亡图存,因时损益,追求时代进步的先进改革之士。
19世界8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可当之无愧的是其中佼佼者,他们发动领导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
虽然最终的结句在意料之中,不尽人意的失败了,但它的确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民众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意义与教训。
关键词:瓜分豆剖维新思想维新人物无权傀儡变法风雨突变失败原因丰厚遗产正文: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的打压下清政府被迫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打破清帝国的天朝上国的美梦开始,中国成为了被列强的宰割的羔羊,被迫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这时候,中国民族危机颇深,遭受资本主义列强大侵略和压迫,各国列强在中国掀起了争相夺取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热潮。
虽然中国自古地大物博,但是,大量原料和资本的外流,主权受到严重的破坏和限制,东方古国的辉煌从此不复存在了,有的只是百姓民不聊生,苦难不堪,以致麻木不仁的现状;政府软弱无能,甚至为保全统治地位,表现出的竟是一只可悲可气的甘愿受屈辱受蹂躏的态度,委曲求全,不思进取,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在这个阶段狠狠的吃了好几棒。
在这里不得不谈到的便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了,说起来还真是中国的一大耻辱,当时偌大的中国,竟然输给了一个小小的邻邦。
中国共产党的三次思想大解放
20世纪三次思想大解放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八十年的光辉旅程。
追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并取得辉煌业绩的历史轨迹,发现她,八十年的道路虽不一帆风顺,但在领导自己国家的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方面,却创造了举世震撼的人间奇迹。
把一个濒临灭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带到了已初步实现小康社会的新中国。
而且正满怀信心地跨入新世纪,进一步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的美好社会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回顾党的八十年的战斗历程,我们会发现四个闪光的大字——思想解放或解放思想紧紧与中国共产党相伴随。
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三次伟大结合,也就没有三次伟大结合的巨大成果,当然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20世纪下半期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辉煌成就。
这是历史逻辑发展的基本轨迹:因为思想解放的背后是创新,而创新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然也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促成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
那时,中华民族面对的是濒临毁灭的悲惨暗淡的景象。
1902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发出了“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满腔悲愤的呐喊。
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深渊中的中国人民面对的是如何争取民族独立?如何争取人民解放?如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三大历史性难题。
为了求解三大历史性难题,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追求。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1894年孙中山先生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随后又举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大旗,于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
“中体西用”论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嬗变
“中体西用”论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嬗变(shànbiàn)丁伟志甲午战争的惨重失败,引起举国上下的震惊与悲愤。
如何从亡国灭种的险恶前景中解脱出来,已成为朝野上下一切有识之士所共虑的迫切课题。
一场以救亡保国为宗旨的维新变法运动终于兴起,并异常迅速地形成高潮。
与这场政治运动相适应,一场为维新变法寻求学理根据和指导思想的新型文化运动,也以狂飙之势,席卷中国大地。
早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十年间,以“不败自败”的中法战争为导线,在洋务派内部对于洋务运动失误的检讨批评已经渐成气候,如今更加一发而不可遏止。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文化观,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对待中西文化的问题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时代的新课题要求人们从文化的高度重新做出抉择。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中体西用”文化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具有了洋务运动时期所没有的新性质和新内容。
“中体西用”文化观进入了它发展的第二阶段。
“中体西用”怎样变成了反对维新的文化纲领甲午前后维新思潮萌动时,变法改制的旗帜还不鲜明,洋务派和维新派之间门限不严,洋务派的大员们也常常对维新派的一些主张与行动表示同情或授以援手。
尤其是在地方上建企业办学堂做出了成绩的张之洞,于甲午前后更以青出于蓝的势头,俨然崛起为洋务派的新领袖。
加之他在政治见解上始终保持着激昂的抗御外侮的基本态度,所以当甲午之后洋务派失势之际,张之洞却声誉日隆起来。
康梁等发起维新变法之初,无不对张之洞寄予厚望。
在这样一种政治上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新分野的时候,“中体西用”也就依然充当着一切不完全反对西学的各色人等的共同口号(这个口号,也正是戊戌前后才趋向规范,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基本表述模式。
如《万国公报》即连续发表文章,论及“中体西用”。
1885年该报第75卷发表的沈康彭《救时策》一文中说:“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次年该报第84卷发表的吴之榛《上张香帅请设中西学堂书》中也写道:“请于大贤者,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冀开海内风气。
新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答:唐代才有确证出现了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中国古代报纸特征:在内容、形式、发行和传递上三个方面不同于现代报纸,具体来说内容上: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开降奖惩。
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形式:只是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消息等。
发行与传递: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的。
总之其刊载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是作为人们满足了解朝廷动向的需求而抄传的。
因此,它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介。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答:“开元杂报”是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传播范围很小;无固定刊期和刊头;主要记载盛世景象和政务琐事,其性质是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因此是中国古代的报纸。
而“归义军进奏院状”是主管(节度官)的文书,内容并不是朝廷公分所载的,而是进奏院管院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性质,并且其在进奏院发出前、传递过程中、主官收到后,都有可能被抄录、传阅,因此它实际上发发挥了新闻传播的作用,因此它是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管报纸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作用。
邸报:内容:日益丰富,趋近于规范化,基本内容为: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升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宋代邸报的性质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唐代进奏院状更接近大众的传播媒介。
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方报刊,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内容:来自官方,但传播者各取所需,甚至收入一些捕风捉影的材料,真真假假,在所难免。
性质:它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
作用:满足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上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门。
性质: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
“戊戌变法”对中国新闻历史景观的影响探讨
59工作探讨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戊戌变法”对中国新闻历史景观的影响探讨■贵州民族大学:吕照 马春花【摘要】120年前的“戊戌变法”掀起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国人办报的高潮。
报纸数量的胀裂,势必会引发中国报业运行景观的转变。
笔者凭借对于当时新闻历史的掌握与理解总结出1898前后中国新闻史景观的三处转向,即:本位探寻、国家设计和大众语境。
试图跳脱出报纸本身及报人的办报活动,从历史发展的全景式视角重新审视“戊戌变法”在中国新闻史中的特殊意义。
【关键字】戊戌变法;中国新闻史;1898年1. 引言在那场维新运动中,《中外纪闻》《强学报》《事务报》《国闻报》《知新报》《湘学新报》《湘报》等重要报刊在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熠熠生辉。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以报人的身份彪炳于中国新闻历史的卷册之中,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历史的发展究竟是渐变的还是突变的笔者不得判断,然而回望历史,在这汤汤洪流之中总会在某一时刻出现某些“意外”在机缘巧合之中改变了历史的流向。
1898年对于中国新闻史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拐点。
笔者试图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重新审视1895-1898期间对于中国新闻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2.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马关条约》的签订,令国人群情激愤,无数爱国志士仰天长啸,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
梁启超愤然写道:“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 ”谭嗣同则感言:“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溟一哭休。
四万万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可以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刺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也标志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这时,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正式走入历史舞台的中心。
他们开始意识到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清政府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后大力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改进社会管理体制,在康有为的直接促导下,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了著名的“百日维新”运动。
第四章 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二、戊戌维新的政治主张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一、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三、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 一、维新变法思想
梁启超的自由民权思想
二、自由民权理论
谭嗣同的维新思想
一、谭嗣同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冲决网罗”的社会批判思想
康有为的西学渊源当从结识张鼎华并 接触西学书籍开始,而在游历过香港 之后,更是深感西方法治文明的先进。 康有为的思想从古文经学转向今文经 学,尤其推崇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 这也成为他政治哲学的思想起点。
一、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有二: 一是以公羊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为基础 的历史发展观 二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民权理论, 他的维新思想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即 “托古改制”的论证策略。 康有为观点:进化论的历史发展观自由、 平等的民权理论、以及“托古改制”的 论证策略。
严复的自由思想
二、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思想
一、以进化论为指引的维新思想
第一节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一、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二、戊戌维新的政治主张 三、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 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 康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康有为自幼就 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和浓厚的程朱理学 熏陶。
一、维新变法思想
维新派观念里,救亡图存是变法维新的直接原 因也是根本动力。 梁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强大就在于积极求变, 中国也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主动进行改革。 批评洋务派中体西用没有触及中国的根本问题, 变法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富强,因此必须变革政 治体制。人民获得民主权利则是国家富强之根 本,真正的求变是“以群为体,以变为用”。
戊戌维新思潮
戊戌维新思潮甲午战争后,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以1895年4月“公车上书”为起点,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并转化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政治运动。
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潮又称作“戊戌思潮”。
一、戊戌维新思潮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第一、维新思潮的兴起:晚清经世致用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是经世学者关注现实、注重实效、探求御侮自强的结果,具有浓厚的政治救亡色彩。
资产阶级维新派正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改革派为改变社会现状,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的先进思想,摒弃了他们的历史循环主张和“器变道不变”的变易观,通过继承和改造,时今文经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
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及其初步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并活跃着一股要求进行具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新思潮,即所谓的早期维新思想。
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输入和传播育、科技、医学、军事等种种近代文明。
传教士向中国介绍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及各种社会学说,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西学”体系,使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政治体制、社会风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第二,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
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争夺筑路开矿权利、划分势力范围、强制借款,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维新派从挽救清王朝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害怕再爆发一次农民起义,于是他们纷纷寻求挽救危局之法,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
第三、历史反思中国近代士大夫对洋务思潮进行反思。
甲午战争使洋务运动暴露了许多弊端,深深感到“中体西用”的不足,在反思洋务运动的基础上将视野延伸到政治领域,“变法图存”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
维新派进行一系列的变事、变法、变器、变政。
三、戊戌维新思潮的主要内容1、主张变法,反对守旧严复《天演论》提出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原则,守旧派认为的“天不变道亦不变”、“老祖宗之法”不能变,受到了维新派据实的批驳,并认为变是古今之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
维新思想的传播知识点总结
维新思想的传播知识点总结维新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新思想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转型和社会变革。
以下是维新思想的传播知识点总结:1. 外国思想的引入:维新思想的传播开始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交流增加,大量的西方思想被引入中国,包括民主、科学、宪政等等。
西方思想家如亚当·斯密、孟德斯鸠、列宁等的思想成为了维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封建灾民的觉醒:维新思想的传播也归功于社会底层封建灾民的觉醒。
当时的社会底层大部分是农民和工人,他们受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剥削,长期以来饱受苦难。
在接触到外国思想的启蒙后,一些封建灾民开始觉醒,思考问题,通过自学来了解外部世界的现代化成果,从而带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3. 新闻媒体的兴起:维新思想的传播得益于当时新兴的新闻媒体。
报刊、杂志等媒体成为了传播维新思想的重要平台。
《申报》《时务报》《民报》等媒体的创办和发展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宣传,使更多的人接触到新的思潮。
4. 教育体制的变革:维新思想的传播离不开对教育体制的改革。
在清朝末年,新兴的学堂、教育机构如普通学堂、私塾开始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机会和知识渠道。
这些机构教授的不再仅仅是古代经典,而是开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等现代知识,这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和推广。
5. 维新知识分子的奋斗:维新思想的传播也与一批维新知识分子的奋斗密不可分。
这些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通过自己的著述和演讲等方式,向社会宣传维新思想。
他们发表的文章和演讲从各个角度批判封建社会的弊端,主张变法兴学,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为维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6. 传统文化的批判:维新思想的传播也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有关。
在维新思想的传播过程中,对儒家思想、封建礼教等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批评和反思。
一些知识分子提出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将西方的理性主义、民主观念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引发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的碰撞。
近代中国的传媒学与文化传承
近代中国的传媒学与文化传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
然而,在传媒学还没有成为热门专业之前,中国已经自有其独特的传媒学概念。
而这些传媒学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也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欧美传媒理论到中国传媒学的发展传媒学源于西方国家的新闻学、广告学与传播学等学科,这些学科均有着明显的西方特色。
但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在近代传媒学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强调了学科和文本背后的文化特色。
在20世纪20年代,魏道明、赵元任等人开始提出新闻学的“中西学派”争论,最终呈现出以新闻传播为核心的“中国根据地学派”。
这一学派从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出发,探究传媒与文化的关系,并将传媒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作为研究的主要领域。
20世纪30年代,中国媒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有专业的传媒学人才。
于是,在中国传媒学的起步阶段,开设了新闻、编辑、摄影、播音、主持、翻译等专业。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传媒学进入了高峰时期。
中国的大量新闻人才开始创新性地探究传媒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传媒理论代表人物,如赖世雄、丁玲、董存瑞等。
他们在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传媒理论的实证依据,推动了向实证和理论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80年代至今,中国传媒学也随着学科建设的推进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传媒学理论方面,参考了西方理论的基础上逐渐独立出一些符合中国国情与文化内涵的传媒学理论,如“媒介语言学”、“媒介文化学”、“网络媒介学”等。
同时,在实践与教学方面,也逐步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电影电视学”等不同流派为代表的传媒学分支。
中国传媒学理论的贡献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中国传媒学理论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以人为本中国传媒学认为,传媒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服务,因此需要把社会尤其是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这种理念体现在传媒伦理、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于确保传媒的社会效益起到了保障作用。
【doc】《天演论》与戊戌时期社会思想启蒙
【doc】《天演论》与戊戌时期社会思想启蒙《天演论》与戊戌时期社会思想启蒙 2009年5月第28卷第5期黑龙江教育学院JoumalofHeil0n舀iangC0?ege0fEducati0n Mav20o9V01.28No.5《天演论》与戊戌时期社会思想启蒙于玲玲(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哈尔滨150025) 摘要:在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天演论》作为一种时代变革的历史需求,为戊戌时期社会思想启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武器.它所宣传的"物竞天择,与天争胜"等思想观念,成为近代中国人所普遍持有的进步主义信念的思想基础,对当时以及后世社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戊戌维新;严复;《天演论》;思想启蒙中图分类号:l(2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o1—7836(2o09)05一O093一O2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列强肆意瓜分中国.严峻的形势迫使每一位爱国人士都在思索如何才能挽救中国.时会所至, 一场以保国救亡为宗旨的维新运动应运而生.作为维新运动的旗手,严复以其融贯中西的知识素养,译写了风行海内的《天演论》.书中关于"物竞天择,与天争胜"的译述,对戊戌时期的社会思想启蒙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长久以来,中华帝国都以"上邦大国"自恃,凭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藐视周边一切藩属小国.久而久之,形成以 "华夏中心论"为基础的"天朝"观念.由于长期缺乏异质文明的挑战与刺激,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在宋明以后日趋封闭,时人亦缺乏吸纳外来新知,接受外部世界的能力.因此, 这个古老帝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时,难以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回应.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时人一直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作为自我救赎的指导方针,笃信"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及"L】J,因此他们学习西方的不过是"形下之粗迹"而非"命脉之所在".中日甲午一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一个泱泱大国不仅败给一个蕞尔小国,而且还导致西方列强对中国更加疯狂的侵略.曾经作为"无远弗届"的中华帝国,此时却跌至任人欺凌的境地, 这种天壤之别促使更多的仁人志士反思其贫弱之源,寻求富强之道.正如康有为所说:"夫今日在列大竞争之中,图保自存之策,舍变法外别无他图."【2于是风靡一时的维新变法运动便应运而生.与这场运动相呼应,为维新变法寻求其理论根据的思想战线也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展开.但无论是康有为还是梁启超,都生活在中国学问饥荒的年代,只靠道听途说得来的西学知识还只是一鳞半爪,不足以启蒙社会思想,而蓬勃兴起的维新运动正迫切地需要西学理论作为指导,翻译介绍这类着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留欧归来的严复, 此时及时承担起这个任务来.在审时度势之后,他托译以言志,"译书者,仆所安心立命之事,非甚不得已,未敢自休."把译书作为自己毕生之业,认为中国只有翻译欧美日本之制度,在国内启蒙其社会思想,国家才能独立自强. 正是基于这样的宗旨,严复最终译着成了震动一时的《天演论》.《天演论》是对戊戌时期社会思想启蒙影响最大的一部理论着作.它以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为主要蓝本,结合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来阐释西方进化论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但是生物进化的规律, 而且是人类社会应遵循的守则.作为生物进化论奠基人的达尔文,其《物种起源》在英国出版之后,"欧美二洲几乎无人不读,而泰西之学术政教,为之一斐变焉.论者谓达氏之学,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氏之天算格致,殆非溢美之言也."_4为当时的西方社会思想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念——变革,进取.斯宾塞继承并发扬了达氏的学说,认为"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规律对于人类社会同样起作用, "万物莫不如是,人其一耳"J.严复十分赞同此观点,特别是其中"物竞天择",严复解释道:所谓"物竞",就是各种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此即"物争自存也";所谓"天择",就是自然环境对各种生物的选择作用,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必然要被淘汰,此即"存其宜种也"6".当今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在此过程中"强者后亡,弱者先绝"Jl',不断进化的民族将获得生存与发展,停滞不前的民族将被时代所淘汰. 第二,严复在介绍进化论学说时,以激发人们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为宗旨,采取了赫胥黎的"与天争胜"思想,"尽吾力焉为致所宜,以辅相匡翼之,俾克自存,以可久可大收稿日期:2009—02—16作者简介:于玲玲(1985一),女,黑龙江大庆人,2007级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一93—也."号召中国人民应该发愤图强,求得生存发展."自强保种"四字即画龙点睛地表达了严复借进化论以救国的愿望.他坚信"今者欲治道有功,非与天争胜焉,固不可也"J1".很明显,严复译着的《天演论》其目的是要唤起国人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进化论经严复加工改造,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原本为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政策辩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此时却成为当时号召国人发愤自强,救亡图存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天演论》之所以长久受人们尊重,是因为它在近代中国的诸多方面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第一,对中国文化观念的转变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当时生死存亡问题是那样尖锐地摆在面前,但似乎并没有动摇封建卫道士"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观念,而《天演论》这时给人们当头棒喝:"嗟夫,物类之生乳者至多,存者至寡,存亡之间,间不容发.其种愈下,其存弥难,此不仅物然而已."9他举墨,澳二州土人萧瑟的事例,告诫人们如果继续 "知徒高睨大谈于夷夏轩轾之间",那么就将面临亡国灭种之灾,"祖父虽圣,何救子孙之童昏也哉!"必须抛弃数千年来传统的封建思想,积极变法图强,抵抗外国侵略,才能挽救中国的灭亡,对当时社会文化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时代作用.第二,为维新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如果说在 "诸国环伺,岌岌待亡"的形势下,自小以理学传家的康有为是以"托古改制"来唤起人们变法维新的救国热情,那么自嘲为"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严复则从西方舶来了一件全新的思想武器——进化论学说,对方兴未艾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指导.严复提出"吾党生于今日,所可知者,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而已"的进化史观, 把传统历史观轰毁得荡然元存,远比康有为的"托古改制" 思想科学更为有力.第三,对社会思想解放具有积极意义.吴玉章说:"《天演论》所宣扬的'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思想,深刻地刺激了我们当时不少的知识分子,它好似替我们敲起了警钟,使我们惊怵于亡国的危险,不得不奋起图存."?吴汝纶亦感叹严复的良苦用心,"抑严子之译是书,不惟自传其文而已,盖谓赫骨黎氏以人持天,以人治之日新,卫其种族之说, 其义富,其辞危,使读焉者休焉知变,于国论殆有助乎". 突如其来的天演革命浪潮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新时代,自此"天演之学,将为言治者不祧之宗.""对当时社会思想启蒙功不可没.在国势危亡的情况下,严复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警醒世人,振衰起弊.他积极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目的当然不是借此推动中国落后的自然科学研究,而是要以进化论来观察社会,以挽救民族的危亡.正如美国学者所说:"严复对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的贡献或他那关于鸽子变种的煞费苦心的学术论文并不感兴趣,他全神贯注的只是含有将达尔文原理运用于人类行动领域的那些内容."L1作为描述生物遗传变异的假说,进化论是自然科学的产儿,但通过严复的译述,在一94一中国却演绎成了一种历史价值观,乃至一种意识形态.它既解释,印证了时人的危机感,又反过来成为了社会思想启蒙的巨大精神动力,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启蒙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本质上说,受资本主义改良思想的制约,严复革命思想并不彻底,"始以易简,伏变化之机,命之日储能.后渐繁殊,极变化之致,命之日效实.储能也,效实也,合而言之天演也."-1他认为要推动社会变革,只能循序渐进,任何鲁莽躁进之举徒然扰民甚至为祸种族,所以不但不赞成革命派的行动,而且不赞成变法派的政变.他虽然批判洋务派"大抵皆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但只以天演为"时进之义",难怪王蘧常说他:"先生之为人,但能坐而言而不能起行者也."_1今天看来,《天演论》中许多解释自然都很幼稚,甚至有不少错讹,但他毕竟是承前启后开辟一代文化新局的开拓者.在晚清暮气沉沉的社会思想中,《天演论》确实具有击破一潭死水的开创之功.参考文献:[1]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9.[2]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G]?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 中华书局1981:208.[3]严复.与张元济书[G]?严复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566.[4]严复.原强[G]?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1.[5]严复.天演论?导言十五:最旨[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74.[6]严复.天演论?导言一:察变[M].北京:华夏出版社, 2oo2.[7]严复.天演论?导言六:人择[M].北京:华夏出版社, 2oo2:41.[8]严复.天演论?论十七:进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9]严复.天演论?导言三:趋异[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o2:32.[1O]严复.天演论?自序[M].jE京:华夏出版社,2Oo2:7. [11]严复.天演论-导言十八:新反[M].北京:华夏出版社, 2o02:91.[12]吴玉章.辛亥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51. [13]严复.天演论?吴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 [14][美]本杰明?史华慈.严复与西方[M].叶风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88.[15]严复.天演论?论一:能实[M].北京:华夏出版社, 2O02:96.[16]王蘧常.严几道年谱[M].上海:上海文学出版社,1980: 42.(责任编辑:乔瑞雪)。
戊戌变法前新闻思想
维新派报刊思想:(1)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的办报主张。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早期的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韬,郑观应,陈炽等人。
康有为的“通时务”、“知新政”是和变法维新相连的;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中把报纸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还将其比作人的耳目、喉舌;谭嗣同提出报纸就是民史民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色彩,这些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范畴。
早期维新派还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2)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办报思想。
梁启超在海外办报,新闻思想有所转变,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
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见。
1:戊戌变法时期,随着办报实践的增多,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志士对报刊的认识不断深化。
其中阐述最多的仍是报刊对于国家的积极作用,他们将报刊的功能高度民主概括为“通”。
可送三方面论述。
第一,维新派极力阐述并努力实践报刊的“通西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
重视报刊传播信息和稳定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
第二,强调并利用了报刊的开通民智的功能,因而始终把开民智作为报纸的主要任务之一。
第三,重视并自觉的运用了报刊开通风气的功能,即引导舆论的功能。
2:对报刊性质的认识超出了早期维新派人士的程度。
维新派已经把办报视为为民众的当然权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意识到报刊反专制的战斗作用。
3: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问题发表了见解,提出制定报律的建议。
辛亥革命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第一,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
第二,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
1,“宗旨定而高”。
2,“思想新而正”。
3,“材料富二当”。
论戊戌新文化运动
有关戊戌变法 以及维新派重要人物的研究 已相当深入 ,相关成果也 已大量出版 。“戊戌变法”史实基 本 清楚 ,似无 多少 争议 。但 若 将其 放 到整个 中 国近代史 发 展演 进历 程 的大 背 景 中进行 考察 ,结 论会 多 有不 同。从 思想 文 化史 角 度 ,还 有 很多 讨论 空 间 。①当下学 术 界 已有 “戊 戌 思想 启 蒙运 动 ”的说 法 ,但甚 少有 “戊 戌新 文 化运 动 ”的提法 ,而 且 目前 大陆 学术 界 似无 对 “戊 戌 新文 化 运动 ”进行 系统讨 论 的成 果 。目前能 够看 到 比较接近的成果主要有张锡勤的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戊戌思潮 的继承与超越》(《哲学研究)1990年 第 5期 )、李 良玉的《新文化 的起源——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开放时代)1998年第 3期 )、张学雪 的 《五 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对戊戌 、辛亥的继承和发展》(《青海师专学报)2004年第 3期 )等文。张锡 林认 为 ,戊 戌 思潮 与五 四新 文化 运 动 “两者 又有 明显 的 内在 联 系 ”。“五 四新 文化 运动 的两 面旗 帜 :民主与 科学 ;两个 中心 :道德革命与文学革命 ;为实现这些而发动的反孑L斗争和国民性改造 ,均发端于戊戌 。但戊 戌只是开始提 出问题 ,而五四则作 了深入探索和解决”。明确指 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很多内容 ,都在戊戌 时 期就 提 出 了 。李 良玉认 为 ,“戊戌 变法 是 中 国文 化进 入 现代转 型 期 的开 端 ”,“戊 戌 变法 是 这 个转 型 期 的 开端 性标 志 ,它 的方 向就是 中国新 文化 的方 向”。张学 雪认 为 ,“五 四新 文 化运 动所 提 出 的许 多观 点在 戊戌 变法 、辛亥革命时期已经提及 ,只是五 四新文化运动将它们继续深化和发展。”上述论文都认为 ,戊戌变法 是 新 文化 的开 端 ,五 四新 文 化 运 动 时期 所 讨 论 的 问题 ,大 都 在戊 戌 时期 已讨 论 过 了 ,如 对 民主 科 学 的认 识 ,对封 建专 制 制 度 的批 判 ,对 白话 文 的倡 导 ,对 国 民性 的剖析 等 等 。但是 ,相 关论 文并 未 明确 提 出有 一个
戊戌变法前后进化论思想如何楔入中国——以孙宝瑄日记为中心
e v o l u t i o n ho t u g h t :t h e mu h i p l e f a c e s o f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t h o u ht g nd a he t s p r e a d p a t h o f t h e u p p e r a n d l o w e r a t t a c k s .T he ma j o r c h a n g e s
P o l i t i c a l S t u d i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9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Ho w d i d e v o l u t i o n t h o u g h t e n t e r i n t o Ch i n a 7 Wha t d o e s e v o l u t i o n t h o u g h t b in r g t o Ch i n a 7 T h e s e t wo q u e s t i o n s a r e t h e
攻的传播路 径。进化论带给 中国的重大改变是 :理论 照进 了现 实、 力与利的解放和结果导 向的评价 方式。
[ 关键词 ]进化论 ;孙 宝碹 日记 ;《 天演论》;义利相合 [ 中图分类号 ]K 2 5 2 [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0—3 5 4 1( 2 0 1 7 )0 1— 0 1 0 0— 0 6
Tr e n d o f Ev e n t s ,Ge n e ,S t r a t e g y:Th e P r o c e s s o f Ev o l u t i o n a r y Th o u g h t En t e r i n g
如何理解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如何理解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
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
正规他说,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
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等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
新媒介创意、后人类伦理与后工业美学范式建构——黄鸣奋科幻电影理论研究的东西交响与现代变奏
黄鸣奋的学术研究一直与当代新媒体、新技术与新文艺的融合变革相关联,具有极强的学理性、前沿性、跨学科性与数据库特征。
作为他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研究重点转向标志性成果的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则是这个学术体系面向当代人文学术话语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以来,人类公共传播媒介急遽更新迭代,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世界各地,超文本、超链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万物互联与综合能力更强的Web3.0技术不断地冲击当代电影的生产与制作,电影工业美学体系逐渐从工业现代化时代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奠定了当代电影生产制作与传播接受的阐释批评新美学体系的技术前提和现实语境。
“从根本上说,电影是高度依赖现代工业体系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
只有拥有既成熟、高效,又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创造力的电影工业体系的国家,才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21ZD16)。
*通信作者:鲍远福,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科幻理论、网络文化与传播。
**********************。
新媒介创意、后人类伦理与后工业美学范式建构——黄鸣奋科幻电影理论研究的东西交响与现代变奏鲍远福*(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贵阳550025)[摘 要] 黄鸣奋科幻电影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来自他早年从事艺术心理学、艺术传播学、新媒体艺术理论等研究,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新媒体文艺及其“传播九要素”理论的跨学科再发现。
科幻电影理论研究成为新世纪以来人文学术研究领域中的“显学”,黄鸣奋这方面的学术耕耘在延续了他此前的学术脉络和方法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自我突破与理论创新。
他以跨学科方法为依据,博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法之长构建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的数字人文研究体系。
他从艺术心理学和艺术传播学领域转场试水新媒介创意、后人类伦理、流衍宇宙和后工业美学等多元话语范式,构建了既涵盖中西学术理论交响又凸显现代科学理性特征的科幻电影批评阐释话语体系,为中国式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体系转型与变奏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章 戊戌新文化
二、康有为与《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受廖平今文经学的影响 《新学伪经考》(1891):西汉经学无古文者,古 文系刘歆作伪;其欲佐莽篡汉,建立新朝。 影响:视古文经为伪经,强烈地冲击了古文经学的 正统权威,彻底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对立起来。 《孔子改制考》(1898):孔子是变法改制的 “素王”、“教主”。儒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 制、宣传变法而创作出来的。颠覆了古文经学家信 奉的孔子“述而不作”的形象。 前著重“破”,后著重“立”,是维新思想的理论 基石。但二著论断多有为本史实之处,乃出于政治 需要。
今古文经学之争,既有学术因素,又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
第三节 戊戌时期新文化的开展
一、学会组织的兴起
学会名称 强学会 上海强学会 地理公会 务农会
广仁善堂圣学会 群萌学会/算学会
成立时间 1895.11 1895.12 1896 1896 1897.4 1897.6 1898 1898.2
地点 创办者 北京 康、梁、沈增植、陈炽 上海 康有为(获张之洞资助) 上海 邹代钧、汪康年、陈三立 上海 罗振玉 桂林 唐景崧、岑春煊、蔡希邠 浏阳 唐才常、谭嗣同 长沙 谭嗣同、唐才常 北京 宋伯鲁、李岳瑞(晋陕人)
四、文艺革新运动
第四节 戊戌维新思潮的高涨
一、戊戌维新思潮
戊戌维新思潮与早期维新思潮的历史渊源关系。 批判专制制度,提倡民权、平等思想 主张设议院,开制度局 阐发进化论为核心的世界观,构建新的进化哲学 主张改科举、废八股,加强西学教育 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权
二、维新人士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文化论争 君主专制与立宪政体之争
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舆论变革和新闻传播的作用与贡献
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舆论变革和新闻传播的作用与贡献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戊戌变法的看法也开始有了变化,同时,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贡献。
一、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一场重大变革,它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戊戌变法推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
在变法前,中国政治体制高度封闭,政治文化保守,朝野之间存在极大的利益冲突。
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推进君主立宪等改革,打破专制政治体制,推进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建设,打破旧有局面,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戊戌变法还推进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进程。
变法时期,政府将改变既有制度和政策作为立法和行政的核心任务,推进同外界的接触和交流,吸用外国人才,改革税制,开办邮局,推行新式教育等,这都为中国现代化的进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可能性。
二、戊戌变法舆论变化的重要性戊戌变法不仅仅是一场政治变革,更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基础性改革。
由于变法涉及到中国旧有的政治、文化、习俗等多个方面,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反响,舆论的变迁也十分复杂。
在变革初期,由于变法的目标本身就具有先进性和不确定性,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对其抵触,这是当时中国习俗、传统和思想境界不适应变法进程的表现。
虽然当时已经有了一些包括新闻报端在内的声音表达支持变法的理念,但也无法扭转反变法的浪潮。
当时各大媒体的作用非常重要,很多报纸都有大量反对变法的文章、社论或评论,更有很多社团、新闻协会以及一些反变法组织宣传造势,试图在社会上造成反变法的声势。
随着变革的发展,随着变法推进的步伐愈来愈快,舆论逐渐发生了转变。
一些新兴的媒体以及一些权威人士开始力挺变法,他们将变法的目标和意义向人们一步步地展示,让人们逐渐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转变了态度。
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的三大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9日/第006版政治学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的三大关系荆学民施惠玲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我国政治传播的观念和理论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展开的,并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处于对西方政治传播理论消化和“本土化”阶段。
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尚没有研究透彻,一些观点和理念在“本土化”过程中甚至出现了偏差。
政治传播中的宣传与传播在我国,“政治传播”往往被理解为政治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
而在西方国家,“宣传”一词往往引起人们的反感。
“宣传”最初源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廷1662年设立的“信仰宣播会”。
由于宣播会坚持宣传陈旧的宗教观和天主教义,主张进步的人们因反对这个“宣播会”而反感“宣传”这个词。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对立的参战国家利用宣传工具相互攻讦,特别是二战期间,德国的法西斯者更是滥用宣传,鼓吹“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从而使“宣传”成为“虚假”甚至“欺骗”的代名词。
战后,美国所有的“宣传部门”和“宣传工作”就几乎不用“宣传”一词了。
人们对“宣传”一词的反感并不意味着“宣传”本身有什么罪恶。
“宣传”作为一种文词符号,是承载、表达和传递之意。
《牛津当代百科大辞典》的解释是:有关当事人对信息和思想的系统性传播,尤指为鼓动和灌输一种特定的态度和反应的具有倾向性的传播。
列宁将宣传定义为:为影响受过教育的人们合理的使用论据进行感性的号召。
事实上,宣传本身并无善恶之别,因为宣传同样可以宣传人类文明并因之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良性发展。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宣传和宣传什么。
对于传播,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传播是信息和意见的传导和双向互动。
由此不难看出,宣传就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而传播则是一种特殊的宣传,二者基本的构成元素是相同的,不同在于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宣传注重主体对受众的灌输性和强制性,是“单向所为”;而传播则注重主体和受众的平等性,是“双向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理论、新媒介与戊戌思想形成的关系
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惊动一时的戊戌变法运动。
尽管最后以它失败而告终,但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早起启蒙作用,是一次较早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场运动的而产生需要很多准备,思想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在这里,新理论和新媒介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
本文就是来探讨新理论和新思想与戊戌思想形成产生的关系。
关键字:戊戌维新思想时务报新媒介报刊
在展开讨论之前,我们不妨先谈谈什么是戊戌思想或者说它包含哪些内容。
总结康梁的维新思想就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
这都是康梁主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康梁在戊戌政变之前都没有出过国,那这些思想是从哪阿里的呢?毫无疑问是通过阅读一些介绍西方思想的著作而来的,作为载体的报刊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
那么在当时有哪些报刊有哪些新思想呢?
首先必须要提的就是早期维新派,以王韬、郑观应、冯桂芬为代表。
他们代表着正在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识分子,由于他们与洋务派关系密切,有些人甚至曾是洋务运动的参与者。
但他们与洋务派不同,认为单纯科学技术不能使国家富强,主张维新变革,涉
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
但他们的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只是他们的思想为康、梁的维新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接下来的思想家当以严复和康梁等人为代表。
严复的《天演论》在当时为维新思想的传播和戊戌运动的进行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在国势危亡的情况下, 严复最为关注的, 就是如何警醒世人、振衰起弊。
他积极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 目的当然不是借此推动中国落后的自
然科学研究, 而是要以进化论来观察社会, 以挽救民族的危亡。
”【1】严复和康梁不同,他曾经留学英国,对欧美的制度文化了如指掌,虽然他也是作为洋务派的留学生被派去学习西方的技术的,但是富有爱国心的严复却以独到的眼光察觉到东西差距的深层次原因,这是难能可贵的。
接下来得谈谈戊戌变法的主角了康有为和梁启超。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这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的有代表性的两部宣传维新思想的理论著作。
康有为表面上是作历史考证的文章,实际上是戊戌变法的理论著作,其特点是“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他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开国会、修宪法、君主立宪”这些思想就是上面任务的思想的总结。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新闻媒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向来互相影响。
大凡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都会引起新闻媒体的调整与变
化;反之,新闻媒体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培养大众的欣赏趣味、引导舆论及推动社会迈向文明等。
谈到清末的新媒介非报刊莫属,报纸作为一种新东西是在清末才传入中国的,它具有数量大、传播广等特点,因而备受维新派的青睐。
《时务报》是当时创办的比较好的报纸,“这份报纸不仅倾注了梁启超汪康年等一代名士的大量心血,而且还以其出众、创新、敢言的风格名震大江南北,成为当时维新派报刊的杰出代表。
”“《时务报》的发行量在当时也十分可观,甚至一度达到同时代大多报刊难以望其项背的1.7 万份。
”【2】如此大的销售量,产生的作用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比较有名的还有《国闻报》(严复主编)、《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清议报》等等,它们的影响力虽不及《时务报》但作为唯心报刊都对当时的中国思想的进步产生了不可磨灭对策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理论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作为新媒介的报刊则起到了传播促进它形成的作用。
1
参考文献:王锦辉《<清议报>与近代女子思想解放》出自《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析学报》23009期
张利《<日本国志>在戊戌前后的时代影响》
江鸿《<时务报>在维新报刊中的角色分析》
于玲玲《<天演论>与戊戌时期社会思想启蒙》
12选自江鸿《<时务报>在维新报刊中的》
1引自《<天演论>与戊戌时期社会思想启蒙》于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