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器纹饰分类及特征探究

合集下载

汉代精品玉器鉴赏:出神入化,巧夺天工

汉代精品玉器鉴赏:出神入化,巧夺天工

汉代精品玉器鉴赏:出神入化,巧夺天工人们通常把战、汉时期及其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业内有专家认为,高古玉是艺术收藏品中的顶级奢侈品。

而充满浪漫、神秘、张扬、大气、精美、珍贵的汉代玉器又是这类顶级奢侈品中的极品。

汉代,因为儒家道德学说从礼制上维护封建国家制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以礼器、佩饰为主的儒家玉器体系应运而生。

而当时国势强盛,中原同西域的交通来往方便,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新疆和田玉材源源进入中原。

汉代玉器便在继承前朝琢玉精华的基础上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并由此确立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基本格局。

1汉代玉器的特点:材质:新疆和田玉被大量使用。

汉代玉器的原料主要为新疆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和新疆昆仑山北麓的玛纳斯碧玉以及少量的岫岩玉、蓝田玉、水晶、玉髓、玛瑙等。

而汉代以前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羊脂白玉的使用是不多见的。

器型:在春秋战国玉器器型上,演化出现了大量新器型。

如葬玉中的金缕玉衣、九窍塞、玉含蝉、玉猪握等。

玉印、辟邪、刚卯、严卯、司南佩、翁仲、玉舞人、玉乐舞俑、玉祭祀人、玉铺首、玉剑具、高足杯、角形杯、鸡心佩等成为汉代玉器的典型代表,影响深远。

2线条及雕工:“汉八刀”,是汉代特有的攻玉刀法,多用宽阴线,线条简洁明快,所琢出部位,看似一刀刀切削而成。

其实,大刀阔斧的的切削面是用砣轮反复琢磨而成,刀痕悉数磨平,工艺要求十二分的严格。

这种雕工以玉猪握、翁仲、玉蝉等器型上多见。

“游丝描”,又叫“游丝毛雕”或双沟碾法。

这种游丝毛雕,是用传说中的“昆吾刀”(刀头类似于现代的金刚钻。

钻石的摩氏硬度为10,而和田玉的摩氏硬度在6~6.5)一刀一刀的刻划而为,故在放大镜下观察,进刀深、出刀浅,呈似断似续状。

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中所说:“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人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在放大镜下观察应是似断似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纹饰风格:汉代玉器纹饰多采用阴刻线,线条粗犷有力,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其中,“汉八刀”是汉代玉器工艺的代表,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刀法刚劲有力,无崩裂状和刀痕之迹。

2. 游丝毛雕:汉代玉器中常见的工艺,其线条细如毛发,连续不断,如一气呵成,具有细、绵、长、飘、劲、灵动等特征。

这种工艺多用于玉人的头发和衣服褶皱处,使其更加生动逼真。

3. 钻孔工艺:汉代玉器的钻孔工艺十分成熟,钻头普遍为铁制,使得玉器的孔洞可以打得十分直。

同时,汉代玉璧的外廓也采用大口径金属管琢磨,使玉璧更加圆整。

4. 雕刻工艺:汉代铁制砣具广泛应用于玉雕的各个方面,使得阴刻、浮雕、镂雕、圆雕等纹饰加工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

汉代玉器上的夔龙纹、云纹、卷云纹、谷纹、蒲纹、涡纹、乳丁纹等都是采用各种雕刻工艺结合雕琢而成。

5. 磨制工艺:汉代玉器的磨制工艺相当精细,玉器表面光滑细腻,棱角琢磨圆滑,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

同时,汉代玉器中常出现一种名为“游丝毛雕”的工艺,其线条连续不断,具有极强的动感。

总体来说,汉代古玉工痕特征反映了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高度发
展,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文物信息和历史资料。

汉代玉器的主要特点

汉代玉器的主要特点

汉代玉器的主要特点
从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建立汉王朝,至汉献帝刘协延康元年(220),历时400多年。

汉代的历史经过西汉(前206~8)、新莽(9~25)与东汉(光武帝至献帝,25~220)三个阶段。

从西汉开始,玉雕就进入一个“自我”的领域,除部分器物形制相同外,还大胆地创造出独特的雕琢风格。

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汉代刀法,其刀法苍劲有力,粗犷流畅;其次是动物造型优美,转折有序,大有慑人魂魄之势,故又称之为“真浮雕”。

◆玉材和玉色汉代玉器材质基本属于透闪石软玉,其中新疆和田玉和玛纳斯玉占很大比重。

和田玉中又多见水料中的籽玉、羊脂玉。

其他玉石有玛瑙、水晶、滑石、琥珀、绿松石等。

玉材颜色有白玉、青玉、黄玉、绿玉、褐玉等,还有一部分玉器是用蛇纹石玉制造的。

◆造型汉代玉器器物造型可分为几何形和人物动物形两大类。

几何形有璧、环、珠、管、圭、戈、琮、璋等;人物动物形有舞人佩、凤形佩、龙凤佩、螭纹佩、玉猪、玉蝉、玉马、玉熊等。

◆纹饰汉代玉器纹饰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几何纹,另一类是动物纹。

汉代玉器上的几何纹以涡纹、谷纹和蒲纹最为常见。

谷纹和蒲纹主要是刻在玉璧上。

涡纹和卷云纹有的可能是由蟠虺纹发展而来的。

动物纹又可分为写实和图案化两种。

希望采纳
1。

玩玉识纹饰之一---战汉玉器纹饰探讨

玩玉识纹饰之一---战汉玉器纹饰探讨

玩玉识纹饰之一---战汉玉器纹饰探讨
草根玉痴多年专题收藏春秋、战汉玉器。

感到对玉器的典型器、典型纹饰,应熟记于心。

这不仅在真赝鉴别上是一个重要依据,更是针对纹饰特征为玉器断代的首要手段。

在没有电动工具,甚至没有铁器的几千年前,古人能在摩氏6.5度以上硬度的玉器上,完成毫米级的纹饰雕琢(如图二网格纹:8毫米见方的菱形中,以纵横交织的21条阴刻线构成精密的网格),放大数十倍后观赏,毫厘毕现一丝不苟,真乃奇迹令人惊叹不已!
以下是草根玉痴所藏战汉玉器部分纹饰截图,特与战汉玉器藏友共同探讨,参考比对:
一、卷云纹
二、网格纹
在8毫米见方的菱形内,纵横21条阴刻线形成的网纹
三、勾连谷纹
四、绞丝纹
五、柿蒂纹
六、螭虎纹
七、螭龙纹
八、夔龙纹
九、凤鸟纹
十、双身龙纹
十一、窃曲纹
十三、舞人纹
十四、蝉纹
十六、猴纹
十七、神人纹
十八、神兽纹
十九、游丝纹
二十、乳丁纹
二十一、蟠虺纹
以上所附图片,均系草根玉痴藏品实物照局部截图。

(为突出纹饰特征,采用强光、侧光拍照,使玉器玉质、色泽略有失真)。

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

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

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玉器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汉代的玉器中,玉佩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玉器。

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是汉代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纹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一、汉代玉佩的特点汉代玉佩是一种佩戴在腰间的玉器,形状多样,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

汉代玉佩的特点是制作精细,纹饰丰富,工艺精湛。

其中,龙纹刻纹是汉代玉佩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

二、龙纹刻纹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祥瑞的象征,被视为吉祥、权威和神圣的象征。

龙纹刻纹在汉代玉佩上的出现,不仅是对龙的崇拜和敬仰,也是对玉器的神圣和尊贵的体现。

龙纹刻纹的出现,使汉代玉佩更加具有神秘和神圣的气息。

三、龙纹刻纹的形态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形态多样,有的是单纯的龙身纹饰,有的是龙头与龙身相连的纹饰。

龙纹刻纹的形态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创造力和技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龙的不同理解和想象。

四、龙纹刻纹的技艺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技艺精湛,刀工细腻。

工匠们运用精湛的雕刻技巧,将龙的形态、鳞片、爪子等细节刻画得栩栩如生。

龙纹刻纹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艺水平,也为后世的玉器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五、龙纹刻纹的文化内涵龙纹刻纹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权威和神圣的象征,与皇权、权威和吉祥等概念紧密相连。

龙纹刻纹的出现,使汉代玉佩更加具有神秘和神圣的气息,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权威和吉祥的追求。

六、龙纹刻纹的艺术价值龙纹刻纹作为汉代玉佩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龙纹刻纹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艺水平,也为后世的玉器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同时,龙纹刻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是汉代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纹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龙纹刻纹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艺水平,也为后世的玉器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汉代首饰的特征(一)

汉代首饰的特征(一)

汉代首饰的特征(一)
汉代首饰的特征
引言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艺术和文化创造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汉代首饰不仅是装饰品,更是体现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材料
•汉代首饰主要采用金、银、玉、琥珀等贵重材料制作。

•汉代玉器首饰以和田玉为主,色泽温润,质地细腻。

风格
•汉代首饰注重细节和造型的精致程度。

•花纹多样,常见的包括龙、凤、麒麟等神兽及云纹、波纹等流线型装饰。

设计特点
1.马蹄形饰物
–马蹄形是汉代首饰中常见的一种形状,寓意好运和吉祥。

–马蹄形饰物常被用作耳坠、头饰等。

2.绿松石饰品
–绿松石是汉代首饰中备受喜爱的宝石之一,给人带来平和、安祥的感觉。

–绿松石常被用作项链、手镯等。

3.玉璧和玉佩
–玉璧和玉佩是汉代首饰中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玉璧通常被用作挂坠,而玉佩则可以配戴在腰间。

4.插翅膀的鸟类形象
–汉代首饰中常见插翅膀的鸟类形象,寓意飞翔和自由。

–这些鸟类形象常被用作胸针、发饰等。

5.印章形饰品
–汉代首饰中的印章形饰品常被视为权力和权威的象征。

–印章形饰品可以是戒指、手镯等。

结论
•汉代首饰的特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

•这些精美的首饰反映了汉代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也展示了汉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汉代玉器的造型与纹饰详解!

汉代玉器的造型与纹饰详解!

汉代玉器的造型与纹饰详解!汉代古玉器面装饰丰富,有的满饰规整有序的谷纹、乳丁纹、蒲纹等,并常留有网状的地纹线条;有的与战国璧一样,琢有双层组合纹,一般内圈为谷纹或蒲纹,外圈是兽面或凤鸟纹,线条粗细相衬,舒展流畅,边缘平齐,不像战国那样锋利;还有的则是在璧面直接镂空或浮雕出各种动物造型,同时阴刻纤细的游丝线条;而精美的玉璧,往往跃出圆形的璧面,在外缘或孔内,镂空雕琢出生动活泼,矫健威武的龙、凤、螭等神兽形象,可谓是汉代玉璧的代表作。

| 圭 |形制同战国时相同,上端为三角形,下端呈长方形。

器体较厚,但大小不一,同时边角规矩,表面平滑,多光素无纹,有的底边中央有一穿孔。

| 玉衣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使用的敛服,形式与人体结构比例相同。

分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通体均以方形、梯形、三角形等玉片及金、银、铜丝等缀结组成。

玉片多光素,四角有穿孔,正面光洁,一般背面不加碾磨。

| 玉塞 |由于汉人深信“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

因此,便用玉雕成一定形状,分别置于死者的耳、目、口、鼻、肛门、生殖器等九窍处,意在防止体内“精气”由九窍逸出,防止尸体腐坏,使死者为之不朽。

这是一种专门为送葬而制作的玉器,一般工艺简单,并较为粗糙。

| 猪 |圆雕成长条柱状的伏卧形,背部浑圆,周身无任何装饰,仅用几道较宽的轮廓线分别表现出猪的双耳、四肢等,器体底部则随形琢成平面。

此外,在猪的下颌与尾的顶端常琢有一横向小圆孔。

虽然也有一些玉猪简单的雕出了头部的五官及腿、蹄足等,但仍不失其大型。

| 蝉 |形体扁平,中心稍后,似舌状。

头部双目外凸,颈部常斜磨出一半月形凹痕,双翅宽大并紧紧收拢于背部,翅端呈三角尖峰状,胸部用斜线或交叉线表示,腹间往往饰有3~5道阴线,用以表示腹纹。

整体造型简洁明快,刀工犀利干净,素有“汉八刀”之称。

| 枕 |器体呈长方形,一种为整块玉料雕刻而成,中心略凹,两端弧凸,表面刻有勾连云纹;一种是以铜为框架,然后再镶嵌琢有花纹的玉片,工艺十分精美;此外还有一种是由玉片粘合而成的玉枕,制作较粗,可能是冥器或葬具。

汉代玉器特征解析——王建泉

汉代玉器特征解析——王建泉

汉代玉器特征解析——王建泉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代之后出现的朝代。

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其中新莽(公元9—公元25年)因为历时短暂,一般归入东汉。

我们习惯称为两汉。

汉高祖刘邦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一段历史,汉高祖至汉文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

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张骞出访西域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代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现在的汉代玉器主要出自于墓葬。

出土玉器比较丰富的墓葬,属于西汉的有:陕西省兴平茂陵,临潼斜口镇,西安三桥镇和席王村,咸阳狼家沟等;河北省定县汉墓,满城汉墓,阳原北关等;山东省长清济北王陵,巨野红土山,曲阜九龙山,莱芜东泉河村等;江苏省仪征烟袋山,徐州狮子山、寒山等;河南省永城芒山镇、保安山,三门峡火电厂等;湖南省衡阳凤凰山等;广东省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北京市西郊大葆台。

等等。

南越王墓遗址属于东汉的则有:陕西省咸阳、华阴等;河南省淮阳北关,洛阳烧沟、东关;河北省定县北庄,中山王墓;山东省梁山柏木山,青州马家冢;江苏省徐州土山,扬州邗江宝女墩;安徽省亳县凤凰台、董园村,合肥乌龟墩。

等等。

01、汉代玉器的种类汉代玉器可分为礼器、葬玉、装饰品和实用品四大类 :01-1、礼器类汉代玉礼器仍然保持了传统的器物造型,但其数量有限,而且其使用方式大多已经不仅仅限于礼器功能,例如,玉璧、玉圭等常常用来镶嵌在棺材外表;而玉琮有的被改制为一般的生活用具。

有些玉璧已经发展成为系璧,装饰功能就更为明显了。

不过,因为它们大多仍然沿用了旧有的形制,这里仍然归入礼器类。

汉代玉厄特点

汉代玉厄特点

汉代玉厄特点汉代玉厄是指汉代时期制作的玉器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纹饰,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将详细解释汉代玉厄的特点,并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的描述。

一、汉代玉厄的特点1. 纹饰丰富多样:汉代玉厄的纹饰种类繁多,包括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图案等。

这些纹饰常常以浮雕或雕刻的形式出现在玉器表面,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

2. 纹饰线条流畅:汉代玉厄的纹饰线条流畅自然,具有一定的曲线美。

这种线条的流畅性使得玉器整体呈现出优雅的姿态,给人以美的享受。

3. 纹饰细腻精致:汉代玉厄的纹饰制作精细,细节处理到位。

无论是动物的毛发纹理、植物的叶脉纹理,还是人物的面部表情,都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来。

这种细腻精致的制作工艺,展示了汉代玉器制作技术的高超水平。

4. 玉质温润细腻:汉代玉厄所使用的玉石质地温润细腻,质感良好。

玉质的特点使得玉器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独特的光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5. 色彩丰富多样:汉代玉厄的色彩丰富多样,包括白色、灰色、黄色、绿色等。

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玉器更加生动活泼,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艺术感。

二、汉代玉厄的描述汉代玉厄是汉代时期制作的玉器中一种独特的纹饰,它具有丰富多样的纹饰、流畅的线条、细腻精致的制作工艺、温润细腻的玉质以及色彩丰富多样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汉代玉厄成为汉代玉器中的一大亮点。

汉代玉厄的纹饰种类繁多,包括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图案等。

这些纹饰以浮雕或雕刻的形式出现在玉器表面,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

纹饰线条流畅自然,具有一定的曲线美,使得玉器整体呈现出优雅的姿态。

同时,纹饰制作精细,细节处理到位,展示了汉代玉器制作技术的高超水平。

汉代玉厄所使用的玉石质地温润细腻,质感良好。

玉质的特点使得玉器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独特的光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此外,汉代玉厄的色彩丰富多样,包括白色、灰色、黄色、绿色等。

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玉器更加生动活泼,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艺术感。

汉代玉厄作为汉代玉器中的一种特殊纹饰,具有丰富多样的纹饰、流畅的线条、细腻精致的制作工艺、温润细腻的玉质以及色彩丰富多样等特点。

第141篇·两汉玉器的种类及其特点

第141篇·两汉玉器的种类及其特点

第141篇·两汉玉器的种类及其特点两汉玉器的种类及其特点秦统一六国后不久,天下大乱,刘氏汉朝建立。

汉朝建立初期,用儒家礼教思想教育人们,使得崇尚礼仪、注重气节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经济文化也得到恢复。

从考古出土的数万件汉代文物中看出,汉代玉器遍布全国。

比较有影响的,有西汉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山东巨野昌邑哀王墓,江苏徐州楚王墓,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玉器数量大而集中。

汉代组玉大量出现。

如:刘胜夫妇墓的玉器完整地再现了葬玉和用玉。

葬玉类有玉衣、九窍塞以及玉握、玉琀。

其玉衣由2498片玉片连缀而成,上衣前片制成鼓起的腹部,后面下端做出人体臀部,袖筒上粗下细;裤筒制成人腿形,形象逼真。

又如:汉代玉剑饰,由玉首、玉格等几部分组成。

两汉400余年间,玉器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表现为不同时期玉器种类组合的变化及其器型的演变。

因此,对汉代玉器进行分期研究是揭示这个变化的重要方法。

分期首先是以可靠的墓葬年代为依据。

一般看来,出土玉器较多的墓内往往有许多其他器物共存,对这些器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能够大致判断墓葬的相对年代,特别是有铭文的器物,提供了准确判明墓葬年代的依据,有的还可作为辨明诸侯王国别的参考资料。

利用这些条件,再参考墓葬出土的玉器种类及其造型、纹饰上的变化特征,大体可将汉代玉器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四期),即西汉前期(西汉初年至文景时期)、西汉中期(武帝前后)、西汉后期(武帝以后至王莽)和东汉时期。

下文依据上述分期,分别论述各期中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玉器组合以及部分器物器型的发展序列。

1. 分期①西汉前期玉器:汉代玉环汉代玉璜战国玉舞人战国玉舞人种类主要有璧、璜、环、觿、韘、心形玉佩、玉人、玉蝉、玉猪、玉衣、带钩和剑饰等,其中不少玉器种类的型式比较繁杂。

璧有I型各式、I型a式,其中常见的是I型b式、c式、d式和e 式。

璜常见的是I型b式、Ⅱ型a式和Ⅲ型。

环以Ⅱ型为多,Ⅲ型和Ⅳ型环中的a式偶有发现。

汉代玉器工艺痕迹特点

汉代玉器工艺痕迹特点

汉代玉器工艺痕迹特点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远古的时候人们就使用打磨石器的方式制作出了精美的玉器。

汉代时期,玉器的制作工艺在东周的时候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制作精良的玉器也开始出现。

在汉代开始玉雕就进入一个自我的过程,除了部分器型相似外,还进行了一部分大胆的创新,汉代玉器的精美体现在切割上,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汉代刀法,其刀法苍劲有力,粗犷流畅;其次是动物造型优美,转折有序,形态各异,故又称“真浮雕”。

接下来小编就来讲解一下汉代玉器工艺痕迹的特点,最著名的有“汉八刀”,“游丝毛雕”,“粗阴线”,“毛刀刻”。

1:汉螭龙纹玉剑饰(一组),尺寸:4.5×1厘米;6×2厘米;11×2厘米;5.5×5厘米,成交价: HKD 1,495,000在当时的生产技术落后的时代,雕刻的技术并没有现在这样精良,主要运用的是手工坨刻的方式,也叫切线画圆,短痕雕刻,线条很硬。

汉八刀有两层含义,一是刀法简练粗犷宛若八刀而成,二是用刀雕刻讲究左右对称,故刀法呈现出“八”字形状。

实际上也是斜刀碾琢工艺的一种,这种工艺在西周时期已非常流行,这样的雕刻技术大多出现在玉璧上。

2:汉龙凤饕餮纹玉璧,尺寸:直径13.2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265,000中国玉器文化的一个高峰时期是在两汉时期,同时也是游丝毛雕最为盛行的时期。

游丝是阴线工艺的形状,毛雕是古玉刻画的部件体现人或动物的发、须。

游丝毛雕是特指须毛纹的主体表现形式。

粗阴线,线条边缘规整,不见崩口,仅在转弯之处有线纹,在阴刻古文上大多用这种线条,有无崩口也是汉代工艺的一特点。

“毛刀刻”也叫“乱刀”,出现在秦朝时期,在汉代得到了发展,此类线形粗糙,主要出现在葬玉上。

3:汉玉猪(一对),尺寸:长11厘米,估价:HKD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HKD 920,400对于雕刻游丝毛雕阴线使用的工具的判断,目前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是“昆吾刀”刻划出来的,。

浅谈汉代玉器的鉴赏

浅谈汉代玉器的鉴赏

帝, 不失时机地借鉴秦法 、 作律九章 、 恢 复封建 、 制定礼
仪, 最终 完成 了 向封 建统 治者 的转 化 , 这 一 场波澜 壮 阔 的 伟 大斗争 最终 成 为 由一 个封建 政权 向另一个 封建 政权 的 过 渡 。汉 初 的统治 者 为 了巩 固 自身 的既得 利益 , 在政 治 、 经济、 法 律和 宗教 礼仪 方 面 对前 朝 制 度 进 行 了 部分 的筛 选 和继 承 , 这 就是 所谓 的“ 汉 承秦 制 ” 。 4 . 1 . 2 汉 继 楚 续 。和 政 治 、 经 济 方 面 形 成 鲜 明对 照 的
3 汉代 玉 器的材 质 和颜色 特点
是在原来周文化的母体 中成长起来 的, 在秦文化 中 占据
主要 地位 之一 的乃 中原 礼乐 。尽 管 当时周 礼 的用王 制度
汉 代玉 器基 本属 于 透 闪石 软 玉 , 其 中新 疆 和 田玉 和 玛 纳斯 玉 占很大 比重 , 和 田玉 中又多 见水 料 中的籽 玉 、 羊 脂 玉 。还有 一部 分玉 器 是 用 蛇纹 石 玉 制 造 的 , 其 他 玉 石
前端有十字花纹装 饰 , 面部 五冠减地 琢刻 , 眉 与鼻连 成 “ T ” 字型 , 小眼, 缄 口。虽工艺精 湛 , 形象生 动 , 但 已无汉 代舞 人
汉代 玉 壁 已经从 早期 的祭 祀之 用 , 变为 礼仪 、 丧 葬 和

装饰 的功能 , 到清代 已演变为多种用途 , 而饰 品颇多。汉 代玉壁除素面玉壁 , 玉壁上纹饰 、 布局更加多样化 , 壁面
( 3 ) 仿古玉的沁色是急于一时 , 浮于表 面的人 为做
法, 根 本 不能 与 自然天成 沁 色相 比。
清代玉器仿器 中有很 大一部分 , 不是为欺骗收藏者 而制 , 因其带有很多其 时代 的特征 , 对很多收藏者来说 ,

汉唐玉器雕刻特点

汉唐玉器雕刻特点

汉唐玉器雕刻特点
汉代盛行佩饰玉,薄型的玉璧多采用水苍玉,外皮玻璃光极亮,器型较战国时厚,立面平直,边沿平宽。

新出现的鸡心佩、出廓璧等,多有浮雕或立体鸟兽形象,玉舞人、玉翁伸等附饰多为白玉,随形构器器形也较厚,唐代薄平形佩饰除玉璧多为方型带板,无边廓,剖地留出浮雕面琢刻纹饰。

雕刻技法:汉代透雕纹饰加勾勒轮廓的阴刻线,此为不同于战国的重要特征。

汉代阴线纹细若游丝,由许多短线连缀而成被称为跳刀,虽若断若续但线条流畅遒劲,有的阴线还以极细微的圆圈陪衬。

跳刀法为汉代玉独有。

另有一种线纹粗重、简练、刀锋犀利用以琢刻翁仲、玉蝉、玉握等,有“汉八刀”之称。

唐代阴刻线纹极浅,起止痕迹明显,常将粗细线组合,粗线勾轮廓,细线表现结构,参差变化,丰富了纹饰的变化层次,唐代也喜欢用成组排列的短阴线加在人物、动物外廓部位,以显示体积转折或用以表现毡毯的图案。

与汉代不同之处是线纹较粗壮,而且沿外轮廓线向内运"刀",无茸毛感。

汉唐玉器,作为汉唐盛世的物质文明,引人珍爱缅怀,临仿汉玉之风历代不衰。

除上述琢玉技法特色及造型特色外,鉴别汉玉要注意观察细部造型的琢刻特点,汉代各种动物鸟兽阴刻方眼框后沿框廓向内碾磨,使眼球队突起如球形。

鼻翼处刻一阴线表现嘴唇上翘。

前腿腋下、大腿分裆处有卷云纹角插入躯体内。

爪细小。

尾秃,拉得很长。

临摹吕在把握形象神采及细部刻划上易露败着。

宋代时有仿汉玉璧,对螭虎形象和连云纹的细部即摹仿走形。

汉代玉雕的兽眼的眼珠多呈圆润的半球体,宋仿汉玉做成以阴刻方框加重圜纹。

仿连云纹的回转弯度较汉代夸张。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汉代玉器特征——主流纹饰
一、汉螭五式:汉代玉器上螭纹流行。

据说螭是龙生的九子之一,明代陈仁锡所著《潜确类书》记载:“龙生九子。

”九子之中的无角龙就是螭。

《广雅·释螭》:“有鳞日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日螭龙。


汉代螭纹有无角、有角、方圆耳、耷耳、打洼耳等五种样式。

汉螭方首与猫头相似,是汉代玉器独有的特征。

汉螭尾部大多饰粗绳纹,是汉代玉器另一个重要特征。

二、首创“四灵纹”:所谓“四灵”,指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我国在殷代前后,把春天黄昏的天空上出现的星星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南方的星群像一只鸟,称之为“朱雀”;东方的星群像一条龙,称之为“青龙”;西方的星群像一只虎,称之为“白虎”;北方的星群像龟又像蛇,称之为“玄武”。

《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


凡饰有四灵纹的,几乎全是汉代玉件(除后仿)。

三、卷云新纹:
春秋卷云纹多数为内卷。

战国卷云纹多数为隆卷。

汉代卷云纹多数是弧卷,俗称“括弧云”。

弧卷云纹奠定了后来出现的“四蒂纹云”和“流云”的基础。

四、汉代玉器中仍有沿袭战国出芽谷的纹饰,但谷粒呈半球乳突状,手感也不如战国的硌扎。

五、剑饰采用高浮雕螭纹,是汉代玉器中最生动的特征。

六、同心圆玉璧起源于战国,但主要流行期却在汉代,汉以后绝少再有此种纹饰。

汉代玉璧极少浮雕螭纹,凡有浮雕螭纹的“汉璧”大多为后仿璧。

汉代古玉常见工艺特点——解析汉代古玉

汉代古玉常见工艺特点——解析汉代古玉

汉代古玉常见工艺特点——解析汉代古玉汉代器物纹饰多用阴刻线,纹饰粗犷有力,器物棱角琢磨圆滑。

大件工较粗,小件工较细,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线条不甚连贯。

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大多不够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

Han Dynasty ornaments with more shade lines, decorative rough and powerful, the corner of the utensils polished. The big work is thicker, the small work is finer, the fine line has the hair path and the jump knife trace, the line is not very coherent. Most of the holes in the perforated objects are not smooth enough, often leaving wire drawing marks.一、汉八刀:One, Hanba Dao“汉八刀”是指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运用推拓磨的雕琢技法,线条无丝毫崩裂状和刀痕之迹,刀法刚劲有力。

“汉八刀”仅指汉代“葬玉”的做工,多见于玉蝉、玉猪、玉翁仲、玉舞人等陪葬品。

'Han Ba Dao' refers to the use of concise lines to carve, the use of push grinding carving techniques, lines without the slightest crack and knife marks, the knife is strong. 'Han eight Dao' only refers to the Han Dynasty 'buried jade' workmanship, more seen in the jade cicada, jade pig, jade Weng Zhong, jade dancers and other burial products.二、游丝毛雕:II. Silk carvings:粗线的线槽边沿规整,直线处不见崩口,仅在弯转之处偶见歧出线纹;为多条短凹槽连接而成的阴线痕迹,每道凹槽皆作两头尖浅、中间宽深的枣核形,故同条长线纹的宽窄略有不同,槽底为既相连接又大致等长弧形磨砂痕迹。

东汉纹饰纹样的特点

东汉纹饰纹样的特点

东汉纹饰纹样的特点东汉纹饰纹样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

下面将从图案特点、意义和应用等方面对东汉纹饰纹样进行详细描述。

一、图案特点东汉纹饰纹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东汉纹饰纹样种类繁多,内容涉及到植物、动物、人物、几何图案等各个方面。

纹样的形态多样,包括线条、花卉、几何图形等,且常常相互交织、组合。

这种多样性使得东汉纹饰纹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2. 流畅性:东汉纹饰纹样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强调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纹样的线条流畅自然,没有生硬的转折和突兀的变化,给人以舒适、和谐的感觉。

3. 象征性:东汉纹饰纹样常常具有象征性意义,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比如,鸟纹代表自由和幸福,云纹象征吉祥和祝福,凤纹寓意吉祥和美好等等。

这些纹样的象征意义丰富多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联想。

4. 线条简洁明了:东汉纹饰纹样的线条通常都比较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繁琐和细节。

这种简洁的线条使得纹样更加清晰明了,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5. 色彩鲜艳:东汉纹饰纹样常常采用鲜艳的色彩,如红色、黄色、绿色等。

这些鲜艳的色彩给人以活力和愉悦的感觉,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

二、意义与应用东汉纹饰纹样的意义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装饰作用:东汉纹饰纹样常常被用于装饰工艺品、建筑物以及陶瓷器等物品上,起到美化和装饰的作用。

这些纹样的精美和独特性能够提升物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2. 传承文化:东汉纹饰纹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们通过艺术形式将古代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方式传递给后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祈福祭祀:东汉纹饰纹样中的一些图案常常被用于祈福祭祀的场合。

比如,鸟纹、云纹和凤纹等图案常常被用于祈福和祭祀仪式,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祝福的期盼。

4. 艺术表现:东汉纹饰纹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它们通过线条的流畅性、色彩的鲜艳和图案的多样性,展现了东汉时期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发挥。

汉代玉器的分期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汉代玉器的分期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汉代玉器的分期及有关问题的探讨古方一、 序 言关于汉代玉器的著录,最早见于宋元时期的金石学著作。

北宋吕大临《考古图》和元代朱德润《古玉图》都收录了一些汉代玉器、。

但由于这些玉器都是传世品,当时的金石学家们对于玉器偏重形制描述而缺少考证,只是将其笼统称为古玉。

清代瞿中溶和吴大澂以实物与古代文献相结合,详考各类古玉的名物制度,指出一些传世的汉代玉器,如刚卯、蝉形玉琀、鸠杖首等。

但他们所依据的主要是“三礼”等经书和汉儒注释,所以在考释上亦有不妥之处,把一些汉代玉器定为三代之器。

对于汉代玉器的发掘和研究始于本世纪初。

1910-1917年日本人关野贞等在朝鲜平安南道大同江南岸发掘一批汉代乐浪郡的墓葬,出土了玉璧、玉琀、玉猪、玉剑饰等玉器。

此后,一些学者开始运用这批资料研究汉代玉器。

日本学者滨田耕作和中国学者郭宝钧对汉代玉具剑各部位玉饰的名称、悬佩方式及蝉形琀的意义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这一时期由于考古发掘的汉玉资料较少,故对汉代玉器还缺乏全面的认识。

建国以来,经考古发掘的汉墓在万座以上,出土了大批玉器。

这些玉器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时代也较明确,为全面地研究汉代玉器创造了便利条件。

夏鼐先生的《汉代的玉器》一文,扼要地介绍了汉代玉器原料的来源、治玉技术、器名、型式、纹饰、用途及其演变,指出汉代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一环。

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方面对汉代玉器进行了比较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这些研究工作把对汉代玉器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汉代玉器绝大多数出自大、中型汉墓中,墓主身份为诸侯王、列侯、高级官僚及其家属。

这些墓葬虽大多数被盗扰,但出土玉器仍比较多,种类也较为复杂,基本上可以代表汉代玉器的面貌。

本文在对这些墓葬出土玉器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参考个别一般汉墓和遗址出土的玉器,着重对汉代玉器进行分类和分期研究,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就汉代玉器的使用、产地、制作工艺等问题,作进一步补充和探讨。

战汉玉器纹饰特点

战汉玉器纹饰特点

战汉玉器纹饰特点
汉玉器在纹饰设计上非常独特,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多元化的主题:汉玉器纹饰涉及到多种主题,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观和动物图案等。

这些主题的丰富性使得汉玉器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2. 精湛的刻制技艺:汉玉器的刻制技艺非常精湛,纹饰细致入微、形象逼真。

尤其是在雕刻动物图案时,汉代工匠能够将动物的神态和特征描绘得十分生动,栩栩如生。

3. 对称平衡的布局:汉玉器的纹饰布局十分讲究,通常采用对称平衡的方式,使得整个玉器的纹饰显得更加谐调和谐,达到了一种完美的美学效果。

4. 浓郁的中国风:汉玉器的纹饰设计充满着中国文化的气息,包括龙凤、云纹、莲花和瑞兽等元素,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符号。

总的来说,汉玉器的纹饰特点非常明显,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玉器纹饰分类及特征探究
作者:杜凌霄
来源:《丝绸之路》2016年第18期
[摘要]中国是一个玉器大国,无论是在材质、雕刻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艺术影响力,最重要的是玉器中所包含的东方文化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玉器文化。

到了汉朝,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繁荣发展,玉器艺术随之大放异彩,玉器纹饰也充分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人文特点。

本文通过研究汉代玉器纹饰的分类及特征,进而深入了解汉代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底蕴。

[关键词]汉代玉器;玉器文化;纹饰
[中图分类号]K8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8-0029-02
汉代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繁盛的一个时代。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玉器在造型、雕刻、纹饰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和创新,这与当时兼容并蓄的社会思想意识是分不开的。

汉代以前,玉器仅仅是作为祭祀礼仪之用,并未得到广泛发展,但是到了汉代,玉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祭祀、装饰、实用等,玉器品种越来越多,玉器纹饰也是灵巧多变,在继承了传统玉器纹饰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许多新的纹饰,龙纹、凤纹、兽纹、祥云纹、植物图纹等,兼具欣赏性和实用性,辅以娴熟精巧的雕刻手法,汉代玉器造型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艺术境界。

一、汉代玉器主流纹饰
汉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为玉器纹饰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在动物纹饰方面,依旧是沿用战国时期的纹饰风格,却也加入了一些汉代元素。

此外,汉代玉器的装饰、实用功能大大增强,所以玉器纹饰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玉龙纹
龙在古代一直是被视为具有神奇灵力的异兽,它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龙纹出现在玉器纹饰中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发展到汉代,逐渐形成了盘龙的形态,主要特点是龙的四只脚被雕刻得十分清晰,整体造型盘旋曲折,有鹿一样的角,可以腾云驾雾,外在造型凸显出一种力量之美,内在蕴含一种神秘的气韵。

汉代玉器的龙纹设计更趋精巧,通过对龙的头、躯干、四肢、尾巴不同扭转角度的设计,塑造出更加真实、自然的形态。

汉代的玉龙纹饰突破了以往传统的雕刻式样,或独自嬉闹、或腾云而上、或隐匿祥云,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寓意。

(二)玉螭纹
螭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灵兽,传说中是一种没有角的龙,性格好险勇猛。

螭纹出现在玉器上是在春秋晚期,汉代开始盛行。

汉代螭纹在造型上没有太大的变动,只是在雕刻艺术手法上有很大的创新,高浮雕的技法,使玉螭的立体造型更加丰满和灵动,有独螭造型,有母子螭,也有三五只玉螭嬉戏玩耍,或做爬行状、或出没于云雾之中、或虚张声势、或探头探脑,它们大多身形粗壮,四肢矫健有力,彰显了汉代玉螭的独特韵味。

汉代玉器上的螭纹设计有了很大的提升和突破,不论是艺术造型,还是雕刻工艺,更加工整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凤鸟纹
玉器上的凤鸟纹饰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上。

早在古时,龙和凤都被人们视为吉祥的灵兽,凤是百鸟之首,龙凤呈祥,预示着幸福、美好。

漢代玉器上的凤鸟纹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至今仍被人们赞叹不已。

由于汉代国力强盛,王者之气尤盛,因此,该时期的凤鸟形象体现出一种生动、夸张的特点,雕刻线条较为饱满,凤鸟躯体圆润,凤鸟或展翅欲飞、或俯冲向下、或昂首挺胸,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之感。

(四)云气纹
云气纹也叫流云纹,在汉代,由于人们崇尚自然、崇拜神仙,有着师法自然的原始观念,因此,玉器上的饰纹则动态飘逸、气韵生动。

玉器工匠将自然常态中的云进行艺术处理,并与鸟兽人物结合到一起,塑造出一种随意自由、率性灵动、流畅自然的艺术效果,寓意美好、如意、吉祥。

在汉代,玉龙纹和云气纹极为兴盛,汉代云气纹主要有行云、坐云、如意云、五彩祥云等各种样式的云,打造出连续带状云、或是重叠缭绕云、或者是飞扬流动云,再加上龙纹、凤鸟纹、螭纹的交叉拼接,看似凌乱,却有内在规律可循,正符合汉代神秘、飘逸艺术特色的需要。

这个时期的云气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装饰史上最具浪漫和艺术气质的云纹时期。

(五)四灵纹
四灵纹是汉代玉器主流纹饰之一。

四灵纹也叫四神纹,汉代人们崇尚神仙,希望通过向神仙祈福来庇佑自己,于是出现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人们首次将四神兽引入玉器纹饰中,创造了四灵纹。

二、汉代玉器纹饰特征分析
汉代玉器的纹饰继承了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纹饰的发展特征,随着汉代玉器的功能性变得多样化,玉器纹饰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玉器纹饰造型引入古代神兽元素
在汉代,人们对神话传说憧憬、向往又敬畏,神话中出现的神兽被人们赋予无穷的神力,折射出古代民众淳朴、虔诚的精神世界。

因此,人们把古代神兽引入玉器纹饰中,丰富了动物纹饰的式样,使玉器更添审美趣味,也是古代人们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

汉代玉器中最具特色的神兽纹饰当属四灵兽图案式样,也就是把从西域传来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纹饰,雕刻在玉璧上。

这些神兽纹饰有的会做浮雕处理,有的会处理成“S”形造型,周围搭配一些具有装饰效果的花纹、云纹,使整件玉器线条流畅自然,造型别致生动。

(二)玉器纹饰更趋向于生活写实
汉代玉器纹饰是在春秋战国玉器纹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玉器纹饰不再以抽象化、几何线条化为主,而表现出较强的生活写实性。

比如,汉代以前玉器上的云纹大多是抽象的几何线条,两端向内卷起的勾,又称“勾云纹”。

到了汉代,云纹的线条设计更加饱满、复杂多变,更突显出云彩的流动性,称之为“流云纹”。

还有作为辅助装饰的谷纹,就取材于发芽的种子,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再比如汉代以后,鱼身上又创造出更多的鳞纹装饰,像蒲纹、斜格纹、米字纹、鱼鳞纹等。

发展到后期,配合一些荷叶、水草、露珠等装饰性花纹,造型更加逼真,雕琢也日益细腻精巧,渐渐成了家喻户晓的一种吉祥物。

汉代玉器不仅在功能上发生了变化,由祭祀礼仪逐渐转向佩戴装饰和家居实用,纹饰也由抽象图腾转变成生活写实,这正是符合汉代社会、意识、信仰等方面的要求,也为后来中国玉器纹饰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三)纹饰雕刻精美、细腻
汉代以前玉器纹饰较为粗狂、抽象,比如说龙纹,到了汉代才形成了较为形象化的类似于现代龙的形态,头上有角,有粗壮的四肢、爪子,有胡须,相较之前时期的龙纹有了很大的改变。

汉代佩玉开始盛行,对其纹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式样、图案、线条、雕刻手法,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纹饰开始与玉器的造型相互融合,于是雕刻、刻线、栗纹等装饰方法在汉代得到了全面发展和应用。

汉代玉器纹饰逐渐向精细化转变,表现为繁杂、多变、立体的特点,为玉器的整体造型做衬托,比如说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龙凤纹玉佩就是典型的代表,椭圆形的圆圈将玉佩分为内外两圈,内圈雕刻龙纹,外圈雕刻凤纹,根据玉的纹路、材质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雕刻手法,轮廓简洁大方,活灵活现,乳钉纹作为烘托纹饰,质感更强。

汉代的玉器工人们创造了花样更多的装饰性纹饰,有简有繁,根据不同的玉器造型来选择不同的搭配纹饰,纹饰图案更加变化无穷,更具趣味。

(四)引入多种雕刻手法,图案更显立体、丰满
到了汉代,玉器造型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造型技艺,还发展出了多种装饰手法,如雕刻、刻线、浮雕、栗纹等,可以说是开创了我国玉器纹饰雕刻技艺发展的全盛时期。

汉代玉器纹饰图案变得丰富多彩,更具灵动气息,那么就对雕刻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玉器更具艺术渲染力和表现力,就要使用线面结合的雕刻手法。

其中最常见也是最著名的就是“汉八刀”和“游丝毛雕”技术。

“汉八刀”讲究的是高浮雕技法,用简单几刀雕刻出玉器的基本造型,简单、粗狂,又不失大气。

“游丝毛雕”主要是针对局部进行精细化处理,要求线条流畅自然,细若毛丝,烘托出玉器造型的最贵华美。

汉代高超、娴熟的玉器雕刻技艺不仅能够将纹饰塑造的更加精细、生动,而且对凸显玉器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艺术研究价值。

三、结语
历经各朝代的变迁,中国玉器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演变,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古玉瑰宝,其中以良渚、周、汉、宋、清的玉器最具代表性。

汉代国势强盛,玉器在造型、纹饰图案、雕刻技术等方面都发展到一个鼎盛阶段,在功能方面完成了向实际应用的转变,纹饰风格也蜕变成了写实风格,但仍旧保留了很大一部分装饰性,为后期中国玉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玉器纹饰的艺术风格与所处社会环境、人文风俗、思想意识是分不开的。

汉代统一中央集权的确立,各家文化思想融会贯通,产生了新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形成了兼容并蓄的玉器纹饰特征。

汉代既重视玉器蕴含的文化底蕴,又重视玉器自身的美,因此,汉代玉器纹饰在素材、造型、主旨、装饰手法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在中国玉文化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会衍生出更多新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这些都是在传统艺术因素的积淀下蓬勃喷发而出,中国玉器纹饰发展将会逐渐走向成熟、繁荣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古方.中国古代玉文化概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陈艾丽.浅析汉代玉器的文化内涵[J].西安美术学院,2010,(3).
[3]朱单群.浅议汉代玉器纹饰的发展演变[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4]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纹饰分期研究[J].东方考古,20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