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件(共57张ppt)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全文以“论战”为重点,紧扣“论”字选材与剪裁,详写曹 刿言论——战前准备取信于民的作战条件,战后总结胜利经 验,这反映了曹刿的“远谋”。 B.鲁庄公战前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对近臣施加“小惠”和祈 求“神福”上;战中又急于求胜;战后还不知为何胜利。可见 他是个糊涂昏君。 C.课文主要记叙曹刿与庄公的对话及指挥作战的史实,说明 只有取信于民和战略战术得当,把握好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 利。 D.文章惜墨如金,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做到了辞约而意 丰,言简而意明。
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向全国发起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5.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对陈胜有所注意。 6.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
7.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能免于斩刑,但戍守边塞的人十分之六七也得死去。
四、一词多义
五、重点实词
六、重点虚词
七、重点句子翻译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件件都明察,但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3.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 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 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廷门庭若市。 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三人都 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出三人 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有着高超的 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 同促进了齐国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
品析人物:
3、你觉得曹刿与鲁庄公是什么样的人?
5、你认为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①政治上取信与民,以民为本,获得人民支 持; ②军事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适 时进攻。
6、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能从曹刿或鲁庄公 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结合 文章说理由) 从曹刿身上获得启示: 可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 从鲁庄公身上获得启示主要是从纳谏、领导 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
走进生活:
• 不仅战争要讲究战略战术,我们在平常的 学习、工作中也得究战略战术,请大家 谈谈你在这方面的认识。
愿:同学们抓住关键时刻,
一鼓作气,超越自我, 攻克难关,攀登高峰。
语句释义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一定注意译准红色词语的意思
语句释义
4、何以战?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7、夫战,勇气也。
一定注意译准红色词语的意思
探究学习。
1、本文记叙了长勺之战,以什么为线索?全文可以分为 几个部分?
复习课
《左传》
关于《左传》
本文选自《 左 传 》, 编 年 体史 这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 书。旧传为春秋时期_______ 左丘明 所作,是一部 史 学 名著和 文 学 名著。
•
知识重现
一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二、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2、一鼓作气 3、忠之属也
三.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 2、齐师伐我 3、牺牲玉帛 4、又何间焉 5、肉食者鄙 7、虽不能察 8、再而衰 10、忠之属也 11、可以一战
四、重点字词解释:
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36张PPT).ppt
h.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 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 们。
全文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 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 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 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 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 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 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必以情( 介词,根据 ) 故克之(连词,因此、所以)
故
公问其故( 名词,缘故、原因 )
民弗从也( 动词,听从 )
从
战则请从( 动词,跟随 )
小信未孚( 名词,信用 )
信
必以信( 名词,实情 )
③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 公将鼓之(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
重点句子。
e.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
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 理。
f.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译文: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 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轼远望齐军的队形。
g.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
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 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未可
可矣 遂逐齐师 谋略过人
军事才能
明确: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 “侵犯”。
曹刿的身份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 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 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 什么?
九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2)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背诵;诵读;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
(3)明日徐公来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词。明天
2.这篇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 成功终会属于我们。(或: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 恒心和毅力。)
6.走进文本 (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答案: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 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2)齐威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 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答案: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 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 赏等级。②群臣纷纷进谏。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 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知识博览】 1.作者名片 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
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 学问,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 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述二 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 《汤问》《黄帝》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后被道教尊奉 为“冲虚真人”。
2.图解课文
(3)阅读课文,请分别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曹刿: 鲁庄公: 答案:曹刿:热爱国家,有政治远见,才能卓越,谋略过人。 鲁庄公:政治平庸,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 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2)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背诵;诵读;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
(3)明日徐公来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词。明天
2.这篇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 成功终会属于我们。(或: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 恒心和毅力。)
6.走进文本 (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答案: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 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2)齐威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 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答案: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 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 赏等级。②群臣纷纷进谏。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 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知识博览】 1.作者名片 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
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 学问,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 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述二 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 《汤问》《黄帝》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后被道教尊奉 为“冲虚真人”。
2.图解课文
(3)阅读课文,请分别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曹刿: 鲁庄公: 答案:曹刿:热爱国家,有政治远见,才能卓越,谋略过人。 鲁庄公:政治平庸,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 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曹刿论战》ppt优秀课件
1、如果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最恰 当、得体的是哪一组?为什么?
A、从人物曹刿身上看应为: 请见、从战、论战。
B、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 将战、实战、问因。 C、从内容上看应为:战前准备、战争过程、取胜原因。
2、你欣赏曹刿还是欣赏鲁庄公,请畅谈自己的体会自己 的发现。
温馨提示: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品味课文,表达自己的 感受,畅谈自己的体会和自己的发现。
听 范 读 , 纠 字 音 ,
2021/6/20
9 17
美读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画出曹刿“论战”的 句子,从课文中寻找、标注、整理自己喜欢
的语言材料,形成语言积累卡片。
温馨提示:你可以积累①重点词、句②写论战的美句 ③标记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并进行解析和赏析。
2021/6/20
10 17
美品和美悟:
(3)从《曹刿论战》谈鲁庄公鄙乎。
2021/6/20
25
讨论最能激发自己的思维
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 条件和原因有哪些?
取信于民 彼竭我盈的战略战术 判断敌人动态掌握战机
2021/6/20
26
五赞鲁庄公
《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 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 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2021/6/20
28
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
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倍觉亲切和 可爱吗? 愿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有更多 的“鲁庄公”!
2021/6/20
29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6 /28202 1/6/28 Monday , June 28, 2021
A、从人物曹刿身上看应为: 请见、从战、论战。
B、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 将战、实战、问因。 C、从内容上看应为:战前准备、战争过程、取胜原因。
2、你欣赏曹刿还是欣赏鲁庄公,请畅谈自己的体会自己 的发现。
温馨提示: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品味课文,表达自己的 感受,畅谈自己的体会和自己的发现。
听 范 读 , 纠 字 音 ,
2021/6/20
9 17
美读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画出曹刿“论战”的 句子,从课文中寻找、标注、整理自己喜欢
的语言材料,形成语言积累卡片。
温馨提示:你可以积累①重点词、句②写论战的美句 ③标记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并进行解析和赏析。
2021/6/20
10 17
美品和美悟:
(3)从《曹刿论战》谈鲁庄公鄙乎。
2021/6/20
25
讨论最能激发自己的思维
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 条件和原因有哪些?
取信于民 彼竭我盈的战略战术 判断敌人动态掌握战机
2021/6/20
26
五赞鲁庄公
《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 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 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2021/6/20
28
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
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倍觉亲切和 可爱吗? 愿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有更多 的“鲁庄公”!
2021/6/20
29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6 /28202 1/6/28 Monday , June 28, 2021
20曹刿论战 (授课课件_37张PPT作业课件_23张PPT)1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是则可矣。
这就能(开)战了。
语言 描写,甲在写作手 8.甲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 对比 。(2分) ________
9.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①鲁庄公任人唯贤; ②曹刿的远见卓识。
善用士气和借用趋势。 公将鼓之 ”和“__________ 公将驰之 ”两句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 (2)“__________
齐师败绩 ”的结局证明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__________ 夫大国 , 难测也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惧有 ___
一、课内阅读 1.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3分)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节选自《左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 (节选自《国语》) 【注释】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
)(3 分)
【解析】A.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B.名词作动词,击鼓;C.名词作状语,
向下。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_PPT完美PPT优秀课件
字词检查
4.公与之乘 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 名词作动词,下车。
6.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大败。
字词检查
六、特殊句式
1.夫战,勇气也 2.忠之属也 3.可以一战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判断句 判断句 省略句 省略句
字词检查
5.何以战
倒装句,宾语前置。
6.战于长勺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指曹刿
击鼓进军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
大败
驱车追赶
车轮碾出的痕迹
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未可。”下视其辙,登字词检查
一、注音
1. 曹刿(guì ) 2.又何间(jiàn )焉
3.肉食者鄙( bǐ ) 4.弗(f ú )敢加也 5.小惠未遍(biàn)
6.小信未孚( fú ) 7.公与之乘(chéng)
8.战于长勺( sháo) 9.下视其辙( zhé) 10.登轼(shì )而望 11.彼竭( jié )我盈(yíng ) 12.望其旗靡( mǐ) 13.夫(fú )战 14.牺牲玉帛 (bó)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齐桓公胁 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 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
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 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史称 长勺之战。
背景链接
鲁国
齐国(齐襄公)
纠
逃
小白 (齐桓公)
何以战 以 必以情
必以分人
(代词,指这件事) (助词,的) (代词,指齐军)
(凭借) (按照) (把)
《曹刿论战》ppt课件
全文结构
合作探究
• 结合全文具体分析曹刿的形象特点。
• 在战前准备中,他充分肯定了鲁庄公的第三个准备,因为他知道 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 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战则请从”表现了曹刿主动请战的热忱。 在战争中,他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抓住 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关于《左传》
• 《左传》,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 所著,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原名 《左氏春秋》,与《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著作,记 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 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5年 间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重大历史 事件,为后人所推崇。
创作背景
•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国是大国,鲁国是 小国。公元前682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 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 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寄身。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 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 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 师:军队。 • 伐:攻打。 • 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享俸禄的人。 • 间:参与。 • 鄙:鄙陋,目光短浅。 • 乃:于是,就。 • 以:用,凭,靠。
原文翻译
•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 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 “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 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 “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精品PPT课件
公将鼓之
齐人三鼓
未可
可矣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
齐师败绩 遂逐齐师
精读细研
说一说:战术的正确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
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
选择了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 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
选择了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军“辙乱旗靡”时, 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合作探究
3.如何理解曹刿以平民身份而主动“论战”的行为?
曹刿堪称中国古代平民政治家与军事家,他只是一个鲁 国的平民,并非“肉食者”,本无机会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讨 和实施。但他凭借一颗赤诚的爱国心,积极参与抵御外敌入 侵的政治谋划与军事行动,并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合作探究 古今异义
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精读细研
说一说2:从这三问三答中可以看出,鲁庄公作为“肉食者”的 代表,他的“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庄公把取胜的 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上,其鄙一。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庄公祈盼作战时 天地神灵给予帮助,其鄙二。
精读细研
• 原因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 能的明君。
合作探究
2.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 战的具体过程则选择了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地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 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 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照应了题目“论战”。
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你简要地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吗? 课文讲了一个叫曹刿的人协助鲁庄公用策略战胜齐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
(1)参与 (2)离开,离去
•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 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 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 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 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 (《国语·文公伐原》) • 【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 [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 [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 国地名。
• • • • • • • • • • • • • •
1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 (2)公令疏军而去之( ) 11、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B )(2分) 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2、翻译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远谋 13、文段理解。(6分)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 鄙 和 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 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 是 ,乙文写的是 。 取信于民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 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两句齐答,均可))
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5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狱”《“牢说房文”解。字》:“獄,确也。从,从言。 二犬,所以守也。”
说文解字
①动词,争讼,打官司。 ②名词,官司,案件,诉讼事件。 ③名词,刑狱。 ④名词,监狱,牢房。如成语“锒铛入 狱”
2.信达雅翻译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 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 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 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 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 ,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 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 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 (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 随您一同去。”
独占 凭借
养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
徧:通“遍”,遍及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听从,服从
指猪、牛、羊等
虚夸,加大
必以信。”
实情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
信用 为人所信服 赐福、保佑
案件 即使
类
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2.一个人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 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 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 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 国太史。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 551-479) 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 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 等。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 《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 一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 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说文解字
①动词,争讼,打官司。 ②名词,官司,案件,诉讼事件。 ③名词,刑狱。 ④名词,监狱,牢房。如成语“锒铛入 狱”
2.信达雅翻译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 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 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 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 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 ,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 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 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 (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 随您一同去。”
独占 凭借
养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
徧:通“遍”,遍及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听从,服从
指猪、牛、羊等
虚夸,加大
必以信。”
实情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
信用 为人所信服 赐福、保佑
案件 即使
类
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2.一个人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 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 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 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 国太史。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 551-479) 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 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 等。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 《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 一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 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部编版《曹刿论战》课件完整版PPT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败
阐明要取信于民、详察敌情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曹刿对民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14. 既克 已经 本文记叙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鲁庄公看中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卑鄙。 夫大国,难测也 推测,估计
的拥护上,突出其“鄙”。
B. 文章共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相关情况,其中
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略写了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④曹刿非常谨慎、稳重。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当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夫肉大食国者,鄙难,测未也能远推谋测”是,曹估刿计“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对阐乡明人 要,取是信直于接民解、答详疑察虑敌,情简及洁善明于快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夫吾大视国 其,辙难乱测,也望其推旗测靡,估故计逐之。
对曹乡刿人 (,gu是ì)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又何间(jiàn)焉
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
答案示例: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见曹刿能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
积极向鲁庄公出谋献策,说明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②曹刿明 下对列乡赏 人析,有是误直的接一解项答是疑虑(,简)洁明快;
“③衣曹食刿所具安有,卓弗越敢的专军也事,才必能以和分高人超”表的现作了战鲁指庄挥公才把能取,胜从的“夫希战望,寄勇托气在也近”臣可的以拥看护出上他,深突知出军其队“士鄙气”。在战争中的作用;
。 C. 曹刿对民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大败
阐明要取信于民、详察敌情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曹刿对民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14. 既克 已经 本文记叙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鲁庄公看中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卑鄙。 夫大国,难测也 推测,估计
的拥护上,突出其“鄙”。
B. 文章共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相关情况,其中
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略写了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④曹刿非常谨慎、稳重。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当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夫肉大食国者,鄙难,测未也能远推谋测”是,曹估刿计“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对阐乡明人 要,取是信直于接民解、答详疑察虑敌,情简及洁善明于快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夫吾大视国 其,辙难乱测,也望其推旗测靡,估故计逐之。
对曹乡刿人 (,gu是ì)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又何间(jiàn)焉
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
答案示例: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见曹刿能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
积极向鲁庄公出谋献策,说明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②曹刿明 下对列乡赏 人析,有是误直的接一解项答是疑虑(,简)洁明快;
“③衣曹食刿所具安有,卓弗越敢的专军也事,才必能以和分高人超”表的现作了战鲁指庄挥公才把能取,胜从的“夫希战望,寄勇托气在也近”臣可的以拥看护出上他,深突知出军其队“士鄙气”。在战争中的作用;
。 C. 曹刿对民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曹刿论战》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 曹刿论 战》课 件 (共37张PPT)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
穷尽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第二次
那,指敌方。
充满。指士气正旺盛。
我盈,故克之。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 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敌 人士气已经穷尽而我军士气正盛,所以战胜了他 们。
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经过。
庄公准备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行。” 他向下察看齐军战车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 的横木眺望齐国的军队,然后说:“可以追击 了。”于是追击齐军。
已经
发语词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战胜
战胜齐军后,庄公问曹刿(那样指挥军
队)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 靠的是 勇气。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 曹刿论 战》课 件 (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 曹刿论 战》课 件 (共37张PPT)
预测,预料
埋伏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
倒下
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第三段: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
(齐国这样的)大国,很难预料(它的情 况),(我)害怕他们有埋伏。我看到齐军战车 轮迹混乱,又望见齐军战旗倒下,所以才下令追 击他们。
《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 _编__年__体___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 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__左__丘__明___所著。 《左传》的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 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 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尤其善于 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 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 响。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详细)
(2)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 分析的基础上。
③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与鲁庄公有关吗? 有关;因为鲁庄公虚心听取了曹刿的意见和建议,让曹 刿的才能得以施展,使鲁精选国完整在ppt课长件勺之战中取得胜利。35
• “一鼓作气”在文中的意思:
第一次击鼓能使士气大振。
• 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 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 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 有伏焉。
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 ,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 推测,怕的是在此有埋伏,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齐军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 以下令追击他们。”
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
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 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 就消耗完了。
⑨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齐国那样的大国难以估计,恐怕他们有埋伏。
⑩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
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做了什么分析?
战
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争 战略因素:
胜
有利阵地—战于长勺
利 的
战术因素: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因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
素
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 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 抓住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之时; • 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 (军事上抓住时机、后发制人。)
今义: 为正义而舍弃自己 的生命,引申为丢弃某种利益。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
③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与鲁庄公有关吗? 有关;因为鲁庄公虚心听取了曹刿的意见和建议,让曹 刿的才能得以施展,使鲁精选国完整在ppt课长件勺之战中取得胜利。35
• “一鼓作气”在文中的意思:
第一次击鼓能使士气大振。
• 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 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 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 有伏焉。
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 ,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 推测,怕的是在此有埋伏,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齐军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 以下令追击他们。”
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
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 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 就消耗完了。
⑨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齐国那样的大国难以估计,恐怕他们有埋伏。
⑩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
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做了什么分析?
战
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争 战略因素:
胜
有利阵地—战于长勺
利 的
战术因素: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因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
素
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 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 抓住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之时; • 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 (军事上抓住时机、后发制人。)
今义: 为正义而舍弃自己 的生命,引申为丢弃某种利益。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1)
之:
公问其故 : 这样,如此 吾视其辙乱: 他们,指齐师
其:
其乡人曰: 他的,指曹刿 下视其辙:他们,指齐师
特殊句式: 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何以战?倒装句:以何战 再(鼓)而(气)衰,三(鼓)而 (气)竭。省略句。 夫大国,难测也,(我)惧(齐军) 有伏焉,省略句。
本文的线索有两条,分别是: 事件发展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 战 人物活动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 疑
辙乱旗靡
分析人物形象
论战前准备
请见——肉食者鄙 政治远见 何以战—取信于民
从战指挥 齐人三鼓——反击 军事才能 下视探望——遂逐
论战胜原因
彼竭我盈——敌疲我打 辙乱旗靡——敌退我追 军事 才能
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 的条件和原因有哪些?
取信于民
彼竭我盈的战术
判断敌人动态掌握战机
从文中可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接着写曹刿和乡人对话。乡人的劝阻 未必有深意,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 出人民对统治者的态度;而曹刿的回 答则说明他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 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识,肯定 了“请见”的必要。曹刿的答语正是 全文的纲领,下文写曹刿的远谋,庄 公之鄙。
第二层:写曹刿和庄公关于战前准备的对话,说明政治 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曹刿提出了战 前准备的关键问题“何以战”,显示了锐利的眼光。庄 公前两次的回答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说明他把取胜的 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的保护上,表现了十足的鄙 陋。曹刿对这两次答复都予以否定,指出庄公所说的不 过是“小惠”“小信”,并强调了“民从”和“孚”的 重要性,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在他的启发下,庄公 终于认识到作战要依靠人民,决心为人民作一点好事, 于是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从这番对 话可以看出,曹刿求见庄公,目的就是要使庄公认识到 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 定可靠的基础,这就初步显示了他的“远谋”。
《曹刿论战》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才能取得胜利。
历史评价
曹刿被后人誉为“春秋第一智 将”,他的军事思想和政治主张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刿论战》创作背景及意义
创作背景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著名文章,记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前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分 析和克敌制胜的谋略。
文章内容
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阐述了战争的性质、目的和克敌制胜的策略,展现了曹刿的 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意义与影响
《曹刿论战》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更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的重要篇章之一。它对于 研究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政治主张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文章所蕴含的智慧 和谋略也对后世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本解读与赏析
02
原文朗读及注释解释
原文朗读
提供标准的原文朗读,帮助学生熟 悉古文语感和语调。
类似战争策略案例分享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役
01
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分析其中的策略和智慧。
现代商业竞争中的策略运用
02
将古代战争策略与现代商业竞争相结合,探讨策略在现代商业
中的应用。
其他领域中的策略应用
03
如体育比赛、政治斗争等领域中的策略运用案例分享。
思考题引导及课堂互动环节
01
思考题一
曹刿为什么能够成功帮助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他运用了哪些策略和智
下一讲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师对下一讲的展望与期待
THANKS.
精彩语句欣赏
挑选出文中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古文的韵味和美感。
语句解读
对挑选出的精彩语句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表达技巧、思想内 涵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战争策略与智慧体现
历史评价
曹刿被后人誉为“春秋第一智 将”,他的军事思想和政治主张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刿论战》创作背景及意义
创作背景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著名文章,记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前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分 析和克敌制胜的谋略。
文章内容
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阐述了战争的性质、目的和克敌制胜的策略,展现了曹刿的 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意义与影响
《曹刿论战》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更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的重要篇章之一。它对于 研究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政治主张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文章所蕴含的智慧 和谋略也对后世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本解读与赏析
02
原文朗读及注释解释
原文朗读
提供标准的原文朗读,帮助学生熟 悉古文语感和语调。
类似战争策略案例分享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役
01
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分析其中的策略和智慧。
现代商业竞争中的策略运用
02
将古代战争策略与现代商业竞争相结合,探讨策略在现代商业
中的应用。
其他领域中的策略应用
03
如体育比赛、政治斗争等领域中的策略运用案例分享。
思考题引导及课堂互动环节
01
思考题一
曹刿为什么能够成功帮助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他运用了哪些策略和智
下一讲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师对下一讲的展望与期待
THANKS.
精彩语句欣赏
挑选出文中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古文的韵味和美感。
语句解读
对挑选出的精彩语句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表达技巧、思想内 涵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战争策略与智慧体现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文 1、 《曹刿论战》 2、《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文中招考点
文学常识 名句默写 实词虚词 语句翻译 内容理解
复习内容: 一、文学常识。 二、背诵课文。
三、掌握文中重点词的含义。
四、准确翻译课文重点语句。
五、能理解课文内容。
文学常识对比识记
书名 《左传》 作者 体例 记事 年代 内容 左丘明 编年体 春秋时期 《战国策》 刘向 国别体 战国时期
莫泊桑,( )国作家。成名作《 》短 篇小说代表作《 》,长篇小说代表作 《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 为突出,与美国的欧· 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 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剧 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四世同堂》,话剧《 》《龙须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文学常识。 (1)、高尔基,前苏联作家,自传 体三部曲——《 》、《 》、 《 》。 (2)、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 家、 和革命家。有小说集 《 》、《彷徨》、《故事新 编》,散文集《 》,散文诗集 《野草》等。 (3)、吴敬梓,( ) 代小说家, 其代表作《 》是一部长篇章回 体讽刺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 讽刺艺术的最高峰。
文学常识 : 本文选自《 》。作者 ,又名 , 字 ,世称 先生。浔阳柴桑(今江 西九江市)人, (朝代)著名田园诗 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 源记》、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 诗《 》《 》。
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以注释为 主),结合资料完成背记。 【一般词语】 [缘] [芳] [落英] [缤纷] [异] [穷] [复] [仿佛] [才] [平旷] [俨然] [属] [阡陌] [悉、 咸] [黄发垂髫] [怡然] [乃] [具] [问讯] [叹惋] [延] [语(yù )] [扶] [向] [及] [诣] [遣] [欣 然] [规] [果]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 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
二、解释句中红色字
1、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 3、牺牲玉帛 4、小惠未徧 5、小大之狱 6、公将鼓之 7、望其旗靡 8、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9、孰视之 10、私我也 11、皆以美于徐公 12、今齐地方千里 13、王之蔽甚矣 1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5、时时而间进 16、期年之后
会翻译重点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重点词要翻 译准确)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以 注释为主),结合资料完成背记。 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 朝晖夕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 春和景明 沙鸥翔集: 长烟一空: 把酒临风: 予尝求古 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是进 亦忧: 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 归:
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重点词要 翻译准确) 览物之情,得以异乎?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检测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环滁( ) 琅玡( ) 辄醉 ( ) 穴暝( ) 伛偻( ) 酒冽( ) 山肴( ) 野蔌( ) 觥筹( ) 阴翳( )
复习过程: 一 识记文学常识 ①《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整治活动的书, 现存七篇。 ②体裁:议论文
二 解释词语 1 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受之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⑷乡为身死 而不受 ⑸曾益其所不能 ⑹衡于虑 ⑺入 则无法家拂士
解释加线字 鱼,我所欲也 亦我所欲也 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凡可以得生者 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 贤者能勿丧耳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 何加焉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百里奚举 于市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 为 所以动心忍性 人恒过 而后作 而后喻 入 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8、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9、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 10、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1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5、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 言
《关雎》、《蒹葭》都选自《 》,它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 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 又称“诗三百”。《诗经》按体制分为 三类,表现手法是“ ”。它和《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6、郭沫若,( ) 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 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 代表作有诗集《 》,历史剧《 》,《蔡 文姬》。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四、理解课文内容
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 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 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
复习目标: 1、识记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意义 。 3、背诵理解重点语句。 4、课文内容拓展。
一、文学常识: 1. “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有抒情色 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 请求和愿望的文体。《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 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 2.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 (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 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来诸葛亮 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 葛亮一生主要着作有:《三国志》、《前出师 表》、《后出师表》、《隆中对》等。
思考回答
1两篇文章的论点分别是什么?是怎样 提出的? 2《鱼我所欲也》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 贵的东西是什么?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指什么? 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首段中提到的 几个古代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5 联系实际,谈谈这两篇文章的观点的 现实意义。
、解释句中标记的实词: 1、中道崩殂 2、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3、追先帝之殊遇 4、妄自菲薄 5、引喻失 义 6 作奸犯科 7、付有司论其刑赏 8、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9、简拔以遗陛下 10、行阵和睦 11、晓畅军事(通晓,熟悉 ) 12、 躬耕于南阳( 13、不求闻达 14、猥自枉屈 15、寄臣以大事 16、夙夜忧叹 17、攘除奸 凶 18、斟酌损益 19、以彰其咎 20、察纳雅言 21、诚宜开张圣听2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23、先帝不以臣卑鄙 24、由是感激 临表涕零 `
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结合你的 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略写了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 详写了曹刿在战前准备、战 胜的原因,作者这样安排, 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左传》是 春秋时期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传 说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 秋三传”。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汇编的国别 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订,着重记录了战国时 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翻译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名之者谁? 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④伛偻提携。 ⑤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 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 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 》,是新文 化运动的旗手。作品有:小说集《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 初中学习的作品 《 》《藤野先生》 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 《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翻译句子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是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 用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而为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 和神灵的保佑上。 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2.曹刿认为政治上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是 什么? 取信于民
3.邹忌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 邹忌在向齐威王进谏时,先从 自己的私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 类比说理的方式委婉进谏。
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复习了文言文《曹 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围绕 中考考点,我们从五个方面复习了文学 常识、课文背默、实词虚词用法、文句 翻译和内容理解。
文言文中招考点
文学常识 名句默写 实词虚词 语句翻译 内容理解
复习内容: 一、文学常识。 二、背诵课文。
三、掌握文中重点词的含义。
四、准确翻译课文重点语句。
五、能理解课文内容。
文学常识对比识记
书名 《左传》 作者 体例 记事 年代 内容 左丘明 编年体 春秋时期 《战国策》 刘向 国别体 战国时期
莫泊桑,( )国作家。成名作《 》短 篇小说代表作《 》,长篇小说代表作 《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 为突出,与美国的欧· 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 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剧 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四世同堂》,话剧《 》《龙须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文学常识。 (1)、高尔基,前苏联作家,自传 体三部曲——《 》、《 》、 《 》。 (2)、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 家、 和革命家。有小说集 《 》、《彷徨》、《故事新 编》,散文集《 》,散文诗集 《野草》等。 (3)、吴敬梓,( ) 代小说家, 其代表作《 》是一部长篇章回 体讽刺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 讽刺艺术的最高峰。
文学常识 : 本文选自《 》。作者 ,又名 , 字 ,世称 先生。浔阳柴桑(今江 西九江市)人, (朝代)著名田园诗 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 源记》、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 诗《 》《 》。
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以注释为 主),结合资料完成背记。 【一般词语】 [缘] [芳] [落英] [缤纷] [异] [穷] [复] [仿佛] [才] [平旷] [俨然] [属] [阡陌] [悉、 咸] [黄发垂髫] [怡然] [乃] [具] [问讯] [叹惋] [延] [语(yù )] [扶] [向] [及] [诣] [遣] [欣 然] [规] [果]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 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
二、解释句中红色字
1、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 3、牺牲玉帛 4、小惠未徧 5、小大之狱 6、公将鼓之 7、望其旗靡 8、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9、孰视之 10、私我也 11、皆以美于徐公 12、今齐地方千里 13、王之蔽甚矣 1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5、时时而间进 16、期年之后
会翻译重点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重点词要翻 译准确)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以 注释为主),结合资料完成背记。 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 朝晖夕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 春和景明 沙鸥翔集: 长烟一空: 把酒临风: 予尝求古 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是进 亦忧: 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 归:
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重点词要 翻译准确) 览物之情,得以异乎?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检测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环滁( ) 琅玡( ) 辄醉 ( ) 穴暝( ) 伛偻( ) 酒冽( ) 山肴( ) 野蔌( ) 觥筹( ) 阴翳( )
复习过程: 一 识记文学常识 ①《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整治活动的书, 现存七篇。 ②体裁:议论文
二 解释词语 1 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受之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⑷乡为身死 而不受 ⑸曾益其所不能 ⑹衡于虑 ⑺入 则无法家拂士
解释加线字 鱼,我所欲也 亦我所欲也 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凡可以得生者 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 贤者能勿丧耳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 何加焉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百里奚举 于市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 为 所以动心忍性 人恒过 而后作 而后喻 入 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8、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9、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 10、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1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5、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 言
《关雎》、《蒹葭》都选自《 》,它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 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 又称“诗三百”。《诗经》按体制分为 三类,表现手法是“ ”。它和《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6、郭沫若,( ) 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 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 代表作有诗集《 》,历史剧《 》,《蔡 文姬》。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四、理解课文内容
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 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 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
复习目标: 1、识记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意义 。 3、背诵理解重点语句。 4、课文内容拓展。
一、文学常识: 1. “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有抒情色 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 请求和愿望的文体。《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 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 2.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 (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 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来诸葛亮 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 葛亮一生主要着作有:《三国志》、《前出师 表》、《后出师表》、《隆中对》等。
思考回答
1两篇文章的论点分别是什么?是怎样 提出的? 2《鱼我所欲也》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 贵的东西是什么?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指什么? 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首段中提到的 几个古代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5 联系实际,谈谈这两篇文章的观点的 现实意义。
、解释句中标记的实词: 1、中道崩殂 2、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3、追先帝之殊遇 4、妄自菲薄 5、引喻失 义 6 作奸犯科 7、付有司论其刑赏 8、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9、简拔以遗陛下 10、行阵和睦 11、晓畅军事(通晓,熟悉 ) 12、 躬耕于南阳( 13、不求闻达 14、猥自枉屈 15、寄臣以大事 16、夙夜忧叹 17、攘除奸 凶 18、斟酌损益 19、以彰其咎 20、察纳雅言 21、诚宜开张圣听2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23、先帝不以臣卑鄙 24、由是感激 临表涕零 `
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结合你的 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略写了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 详写了曹刿在战前准备、战 胜的原因,作者这样安排, 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左传》是 春秋时期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传 说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 秋三传”。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汇编的国别 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订,着重记录了战国时 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翻译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名之者谁? 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④伛偻提携。 ⑤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 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 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 》,是新文 化运动的旗手。作品有:小说集《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 初中学习的作品 《 》《藤野先生》 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 《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翻译句子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是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 用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而为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 和神灵的保佑上。 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2.曹刿认为政治上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是 什么? 取信于民
3.邹忌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 邹忌在向齐威王进谏时,先从 自己的私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 类比说理的方式委婉进谏。
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复习了文言文《曹 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围绕 中考考点,我们从五个方面复习了文学 常识、课文背默、实词虚词用法、文句 翻译和内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