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知多少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

1 成均:在部落联盟时期,凡宗教仪式和公众集会都必有音乐,音乐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贵族显贵重视音乐修养,他们的子弟均受乐教。

乐师主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为成均。

成均不是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以劳动生产为内容的教育,而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独立性的活动。

教者和学者都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教或者专门从事学的人,这已具有条件可被认为是古代学校的萌芽。

2 、庠: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轻一代的任务,通常是由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承担。

这种活动要就老年人的方便,一般在养老的地方进行,所以庠也兼为教育的场所。

庠这种机构,兼有两方面的重要活动,即养老和教育,而教育的任务重在德教。

3 、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的机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

它们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4 、西周的教育。

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即在宫廷设立学校,用典章作教材,聘官吏为教师(即“官师合一”)。

(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5 、六艺教育。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

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

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

影响: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它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意使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吾辈;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教育家想借助六艺教育的经验,解决当时教育的某些弊端,因此把六艺教育当做理想模式来强调,为自己的主张做历史论证。

对中国的教育了解多少的英语作文

对中国的教育了解多少的英语作文

对中国的教育了解多少的英语作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对中国的教育了解多少的英语作文篇1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technology, education becomes more important than before because people need to learn more to adapt the cation enables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better and have a good job in the futrue.moreover ,it also hao an impact on people's behavior.随着今天的科技的发展,教育变得比以前更重要,因为人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适应社会。

教育能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在未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此外,它还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first of all, education improves people's learning ability that makes them know more about the world.most things taught in schools are the basic skills or means to further understsnding of our society .only by learning these,can human have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more and know more about thesociety .secondly, opportunities are often given to someone who is good educated .employers tend to believe that people have high education are intelligent and they can manage their jod and adapt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quickly.that is why the educatedpeople always get a good job. thirdly, the more people learn the more modest and polite they act.learned people think that they are not good enough ,so they show a big patience to learn from everything .they often try to figure out the solution of problems by things they meet or learn.首先,教育提高了人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世界。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二)私学兴起
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叶的历史新潮流,到春秋末页发展到初步繁荣的阶段。
(1)士阶层的变化和发展的新需要
1、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并扩张其势力需要有一批人才以组成强有力的政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控球时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时间里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必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可能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⑵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⑶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浅谈中国教育“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教育成才,教育是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类似的话语已经我们听了不知多少遍,这也深深地印在了广大中国人的心里。

至少对于普通的老百姓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通过教育成龙成凤。

但是有许多人对于如今的所谓的“应试教育”提出不满,认为是过去教育科举制度的延伸。

学生寒窗苦读十二年,为的就是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进入更好的大学,有一个好的未来,然而就是可能因为最后一次考试的失败或者其他的原因而命运被改变了,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能够成功。

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一直在探索教育改革,真心希望能够更加完善我们的教育制度。

作为一名在校三年级的大学生,就我自己的角度来与大家分享对当前中国教育的看法: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客观的角度来讨论,这种教育有利有弊。

作为“应试教育”中的一员,自己寒窗苦读了十几年,却因为高考的失利而没有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尽管自身也是有部分原因,不过还是觉得这样的制度真的是不怎么好。

为什么有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能够上好大学?而有些学生穷得连饭都吃不饱还在拼了命的读书,最后还是没能竞争过有钱人家的孩子呢?为什么老师只是喜欢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什么有时在我们最需要老师鼓励的时候却总是失落而归?为什么学校和老师都会以成绩来论英雄?为什么有时仅靠一张试卷,我们就要被分为三六九等……诸如此类的疑问已经在我们的社会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而大部分人似乎也已经接受这种现状,从而导致这种悲剧越发地严重起来。

这难道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吗?这难道是中国教育所希望看到的成果吗?相信不会是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过的好,过的开心,比别人优秀呢?有哪位家长不希望孩子成才成人,将来有所作为呢?可是就如今的教育体制来看,对于一部分学生是不公平的,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

他们有的输在了起跑线上,没有钱上学,只好出去打工;有的受到环境的影响,半途中止了教育等等。

从我所了解的现状来看,国家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还真的是远远的不够,近些年教育投资仅仅占GDP的4%左右。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夏商周时期,开始设专门的教育机构,如国学和乡学,教学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孔子等大师广收门徒,推动了教育的普及。汉代太学作为当时最高学府,与西方古老高等学校齐名,同时私学也发达,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时兴时废,但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选士制度增添了九品中正制,然而后期该制度被世族豪门操控。唐代教育繁荣,建立了完备的学制体系。整个演变过程中,重视道德培养、忽视才能技能训练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而各个时期的教育机构和选士制度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我们社会在讨论中国教育问题时,经常会用美国教育来做对比,在中美教育对比时,经常会提到一个词,叫中国式教育,也简称中式教育。

其实,中式教育,它的全称应该叫中国式家庭教育。

孩子的教育主要分三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在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关键的,特别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

那社会上大家经常在讲中国式家庭教育,那么你对中国式家庭教育利与弊了解多少呢?第一,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人不经意间的忽略可能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们的压力来自于工作、生活,而孩子的压力则来源于父母,而父母对于孩子只是关心其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很少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殊不知,无论多大的孩子,都是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关注的,而父母往往会忽略这点。

第二,总认为听话才是好孩子如果问: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说: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听话在不自觉间变成了评判好孩子的最高标准。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生性活泼,有的孩子天生文静、乖巧。

如果父母一味对待,很有可能就扼杀了孩子独有的个性和探索能力。

如果家长真想让孩子听话,那就要自己学习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识,不仅要懂得孩子的心理成长期,还要了解孩子的胜利成长期;孩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等等。

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能力世界,让孩子听话。

其实,中国式家庭教育虽然有很多弊端,但他不是一点利也没有,我们来说一说他的优点有哪些吧!一、棍棒底下出人才首先,棍棒底下出人才并不是说父母无故殴打孩子,而是说当他做了一些事或者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时候,这个时候需给他教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给他长个记性,个人认为小孩子不会记住什么事情,如果你心平气和地跟他谈,又或者不管不问,那么会不会助长这种行为,而导致他长大后去社会上被别人狠狠教育。

有很多孩子,喜欢欺负别人,那么这样等他长大以后会不会因为这个而去打架斗殴,又会不会导致伤残,这样带来的就是一个家庭的毁灭。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一、古代教育史(一)古代的学制与书院1、学制:(1)太学:汉武帝时设立,我国最高学府。

(2)国子监:隋唐至明清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

(3)乡学:如社学、书院、私塾等。

2、书院:(1)书院的产生和发展: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2)著名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江苏苏州的东洞书院。

(3)特点:有教无类;重视教育;师生关系和谐;重视自学和讨论;重视藏书;重视培养封建伦理道德。

(二)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1)起源: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度。

(2)发展:唐朝时,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宋朝时,改革考试内容,侧重考察经义和时务策,设明经、进士等科;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

2、科举制度的特点:(1)自由报考:只要读书人都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会受到出身、家世等因素的限制。

(2)分级考试: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逐级选拔,最终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

(3)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中,不问考生出身,只注重其实际能力和学业水平。

(4)标准统一: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统一、明确,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1、教学思想:强调“教”与“学”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

古代教育家们既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近代教育史(一)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兴办1、教会学校的兴办: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进行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教育。

这些学校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和通商口岸。

2、洋务学堂的兴办: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开始创办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我对当下中国教育的看法

我对当下中国教育的看法

我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13015014陈猛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古国,自尧舜禹开始,我想教育便已经出现,只是当时没有文字记录下来。

最早的文字现在普遍认为是甲骨文。

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出现过“教”的形态,可见我国的教育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有教无类”,到现在21世纪“科教兴国”的思想,我国教育的发展从未间断过。

但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教育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讲教育形态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那么,目前我们国家这三种教育现状是什么样的?“教育者”,简而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在大多数人眼中,“教师”这个职业被认为是最普遍的教育者。

从我们刚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教师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陪我们玩耍,教我们读书、认知。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师生佳话的美谈,比如孔子对座下弟子因材施教,还有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现代社会,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感动大家的老师,像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为救学生而自己致残的最美教师张丽莉,2014感动中国人物——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格桑德吉等等,好多好多。

但是,21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社会了。

比如一些老师在班级给学生排座也不是按照个子的大小排座,而是看哪个学生送的“礼”多,或者将学习好的学生放在眼睛底下继续严加看管,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就放在班级后面,任其“自生自灭”。

这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没什么,他们认为好学生就应该好好管、多管,而坏学生怎么管都是管不好的,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就是浪费时间。

但是,我认为这已经严重背离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意图。

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不就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么?现代学校很多不是也将“有教无类”作为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么?但是,有的学校、老师的想法已经全都变了,他们为了更高的升学率,为了更高的优秀率,早已放弃那些成绩差的学生。

关于中国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于中国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于中国教育的一些看法某指导老师刘燕关于教育的讨论成为近几年来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事实上,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讨论没有什么结果,更不会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

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轨道。

但是我还是想站在一个中国人的角度,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高度,去谈一谈我对中国教育的一些看法。

其实什么是中国教育?中国教育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教育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教育是传统的,我不是很想应和这样的大道理。

没错中国教育很大,所以依我个人来看对中国教育是看不全的,那我就简单来谈谈,中国教育对当代人的一些影响,和我对中国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文化积淀是教育有利的土壤,当然对于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拥有这样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无可厚非的,其实这正为教育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土壤。

我们从过去中提炼教训,从教训中成长,谁能说这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但是为何当下的中国教育却如此令人担忧呢?现在的我们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养分,也与时俱进的接纳了西方外来文化的熏陶,如此中西合并式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优秀的,可是为什么中国教育事业却停留在“高考”模式止步不前?其实我们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摒弃,历史中有成就也会有教训,我们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分的同时,也吸入了传统文化中的病毒。

“十年寒窗,一朝中榜”的科举制度是我们现代教育所批判的,但是我们又在另一个角度继承了它,“中考”“高考”成为多少莘莘学子和家长的成功梦。

现代教育解放了“八股文”,也解放了学者的头脑和双手,我们把世界观从局部放大到整体,把理论联系上实际。

但是“考分”又开始决定一个学者的前途与命运,这无疑又用一根无形的绳子将学者的大脑与双手,绑回了书桌前课本上。

此番阐述我并非完全否定了“高考”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意义,只是什么扭曲了原本教育的初衷?当今社会已不是过去,物质世界日益庞大的今天,物欲横流。

当然人终究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功利所指之处人心所向。

不是教育体系变质了,而是我们的世界变了,我们参与教育的人变质了。

中国教育的十大问题

中国教育的十大问题

中国教育存在的十大问题一、思想政治教育造就中国思想真空与文化沙漠单一形式和内容、呆板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中国人失去了吸纳、鉴别多元文化和思想的机会,失去了站到人类文明成果巨人肩膀上继续创新的可能。

失去思想自由和可能的民族正在走向思想真空与文化沙漠。

我们曾经拥有光耀千古的灿烂古文明,我们正在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

二、应试教育摧毁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根基应试教育的典型特点是死记硬背,是刻板地继承人类文明的成果。

须知:人类文明是阔步前行的,再高效率的亦步亦趋(跟踪发展),也只能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头检粪渣。

应试教育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成果视为真理,而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应试教育束缚了人的头脑,根绝了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源泉。

三、教育日趋功利化,传统文化断了根教育功利化趋势日趋显著,英语、计算机、钢琴、汽车等考证成为学生追逐的热点,中国语言和中国传统文化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传统文化薪火传承的链条已经断裂。

没有了中国文化,我们还是中国人吗?四、义务教育不义务,农村教育遭重创在2005年国家宣布在2007年国家宣布“全国农村将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2008年国家宣布“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前,中国是世界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书本费、杂费等费用的10个国家之一。

义务教育不义务,在三农问题严重的中国,子女教育成为农村教庭沉重的负担。

再由于县乡村三级摊派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这两年免除农业税的浪潮,乡村财政几乎被釜底抽薪,农村教育经费随之成为无源之水。

许多农村学校关门大吉、许多农民子弟无学可上(很多是有学上也上不起)。

九亿农民在国民中所占的比例之大,足以决定性地影响着中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

谁说中国的国民素质正在不断提高,这不明摆着是在走下坡路吗?五、素质教育不素质,教师成了替罪羊素质教育的口号不知道喊了多少年了,先后开展素质教育试点的学校和地区,也逐渐醒悟过来了,什么素质教育?升学率升不上去,谁都饶不了你。

教育是中国最大的豆腐渣工程

教育是中国最大的豆腐渣工程

教育是中国最大的豆腐渣工程!中国的豆腐渣工程很多,如:水库放1次水就被冲跨的大桥,用了1年就坑坑洼洼的国道,地震一震就倒的教室,等等。

这些工程都是有形的、看得见的豆腐渣工程,正因为其有形所以其危害也就显而易见,一目了然。

可是事实上在中国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无形的豆腐渣工程,却因为无形所以其危害就不太容易被广大公民所发觉,但是事实上这些多如牛毛的“无形”豆腐渣工程对民族的伤害不仅仅更加巨大,而且流毒深远、贻害无穷。

在所有的“无形”豆腐渣工程中,教育是当之无愧豆腐渣之王。

为什么呢?本人作为1名有10年教龄的教师,一直在观察思考中国的教育倒底是生产些什么样的产品(学生),怎样生产(教育)这些产品的?结果,知道的越多越悲观,越想越绝望。

中国的教育不是在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是在毁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未来。

一、升学率决定一切,中国教育只为分数中国教育的元规则:有分数才有升学率,有升学率才有政绩。

大约从2003年和2004年开始大张旗鼓地搞素质教育了,当年曾有不少社会人士为教育部素质教育而欢呼,以为中国从此就可以培养出爱因斯坦了。

这些人全是白痴,以为挂个羊头这个肉摊从此就卖羊肉,天真!事实是现在的应试教育搞得比以前更加过分,我们老师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就有感慨:搞素质教育之前,分数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现在是唯一目标了。

为什么呢?因为过去是高考决定一切,现在依旧是高考决定一切,而且学生的学习负担更重了。

衡量某个市某个区或某个学校的工作成效从来都只有1个标准:升学率。

名校比重点率和清华北大人数,1类校比本科率,其他学校看都没人看。

为了出政绩,教育局领导只管升学率;为了出政绩,校长只管升学率;为了拿奖金,老师只管平均分。

某个老师所教的班级如果分数上不去,年级长会来找你;某个年级如果分数上不去,校长会来找年级长;某个学校升学率上不去,教育局长会来找校长。

再加上现在的新教材知识点比以前的老教材更多,比如高中政治,以前老教材大约要学生掌握200个知识点,而现在的新教材要学生掌握260个知识点,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老师为了分数只能更加残酷地压迫学生。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问题,因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知识改变未来,教育能改变国家的发展。

教育是中国发展的命脉,教育改变了一个个青少年的面貌,让这些小树长成中国的栋梁之才!但是,不得不说中国的教育有太多的问题,阻碍着青少年的发展,阻止中国的进步!首先,中国教育的最根本问题应试教育,我们从小学开始就伴随着大大小小的考试,我们每次考试的重点老师会一一强调,我们只知道这些东西要考,我们要背要写,而不知道这些东西真正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学的是知识没错,但是,我们学习知识是想以后能更好的生活,能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个齿轮,代表着某个先进的生产力在转动,而不是像现在就业的大环境一样,我们毕业了!但是,这个社会不需要我们,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却变成了一堆又一堆的失业者,十二年的教育沦落到工作都没有!我想这就是现在应试教育的结果,学校把大部分的学生培养成了会学习但是却不会生活,更可以说是不懂得生活,也并不懂得工作的意义!并且,现在各行各业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的状态,有些工作供大于求,有些工作求大于供,我想教育部门应该针对社会具体需要什么,平衡各大学的科系,让各个大学按社会的需求向社会按比例输送人才,并且有计划按比例培养人才,不是像现在各个科系,明知道很多科系毕业就失业依旧大批量培养!浪费的不仅是国家的经费,浪费的也是无数祖国栋梁之才的宝贵时间!所以,我希望国家培养的人才是有方向,不是为了考试,我们从小到大都是考试,但工作不是考卷,生活亦不是,所以,我希望,以后教育的培养方向可以得到改变!第二,我觉得我国的教育科目太过于单一化,其实,正常安排的科目并不少,但是,落实到学校,学校会以各种理由给你简单化,只剩下你所要参加考试的,尤其是小学生时候,本身孩子处于一个培养兴趣爱好的时期,但是,学校会为了所谓的提高文化素质,罢除一切科目只剩下语文数学英语,音乐课变成了数学课、美术课变成了语文课、体育课变成了英语课。

五问中国教育

五问中国教育

五问中国教育五校长回应温总理教改意见5问教师地位为何总没“到位”温总理原音重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

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

要注意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待遇。

……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校长回应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教师工资,得有竞争力李镇西获得的‚荣誉‛很多,‚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7年被评为‚十大感动四川年度人物‛。

不过,20多年来一直身处教育一线的他说,自己最看重的还是‚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教师‛这一身份。

现阶段,教师地位‚到不了位‛的问题众所周知。

要真正避免这种境况,需要从社会大环境、经济地位和教师自身等方面下功夫。

当下,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应该是个突破口。

师道尊严要有社会认可度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视察时说:‚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

‛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总理的话让我十分激动和欣慰。

我国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一直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从1985年到1989年开始的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教师的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师道尊严,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最近,有调查显示,有70%的成都白领愿意当教师。

这说明教师职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大环境是前提,要为教师地位的提高储备足够的社会条件。

保证教师工资有较高水平工资待遇是教师地位绕不过去的话题。

我的岳父在民国时期做过教员,那时一个教员的薪水就可以养活一大家人。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2010-12-09 | hm198 | 转藏(100)一、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

进行教育活动,要遵循每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原始社会的教育局限于年轻一代,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

现在普遍提倡终身教育,因为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也很快,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得不断学习。

中国古人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很多学不了”,这是符合客观情况的实话。

除道德修养之外,主要应学习的是专业技能,一个人不可能把什么都学会,有一项能安身立命和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就不错了。

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教育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年龄和教育程度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学、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按专业有不同学科门类的教育;按教育环境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特殊教育和研究单位教育等。

二、中国古代很重视教育①办学形式。

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

由于我们的祖先很早便知道教育的重要,所以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

传说中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都十分重视教育。

据《尚书·舜典》记载,虞时即设有学官,管理教育事务,如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负责对人民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命夔“典乐”,即负责对人民进行音乐和诗歌教育。

由于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悠久优良传统,所以四五千年来,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化不仅能一脉相承,历久弥新,而且其内涵也较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更加充实而光辉。

西周时不仅有国学,还有乡学;不仅有大学,还有小学;不仅有宫廷教育,还注意幼儿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

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散文教育形式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民间私学大师,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2.权衡中国教育的利与弊 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观点被普遍认同: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成绩比同龄的美国孩子好,中国的基础知识要扎 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点。 然而在最近的《中国青年报》上,世界公认的近二三十年数学家丘成桐对这种观点毫不客气的泼了冷水: “这都是多少年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决不会逊 色于中国学生,相反要强得多。” 就像杨利伟从太空归来后,坦诚的告诉大家在太空没看到万里长城一样,丘成桐也以他在哈佛大学和亲身 经历和真切感受,“毫不客气”向我们道出了中外学生并无明显智愚之别的事实。这可真叫人惭愧:原来人 家并不比我们笨,我们也并没有特别聪明:原来我们中国学生念的功课,人家国外也都是要学的,而且要学 得灵活,绝不是像中国那样填鸭式的教;原来我们引以为骄傲的中国孩子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大丰 收,一个重要 的原因是这些选手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并在赛前经过严格的强化训练,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痕 迹。而在国外,参加奥赛是自由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的这样好。
1
【2】观点碰撞。举个例子:药家鑫案我们大学要么避而不谈要么极力否认。如果在美国基本 上会形成大讨论。这种讨论是平等的学生对老师、老师对学生的,有些时候观点的碰撞和交 锋会使大家对问题更加深入认识。
【3】压抑人性。我们的高中生都是在情窦初开的年纪。要是在美国,这个年纪的学生都是 一边学习一边约会。不要认为美国人不重视学习。只是人家认为社交也是一种学习。
网友观点
1.中国教育的利与弊 当今社会都知道中国是实行应试教育,但是生活才是最大的考试,“减负等于加正“这句话也不无道理,教育局的作用, 也已只局限于学校的上空,却永远无法下来深入。 可是所谓的应试加素质教育,却难以将国民素质大副提高。这一点,从身边一个个头发金黄,到处乱逛的小混混可以看 出。 确实,有人说应试教育培养了一批人才,又埋没了一批人才,每年高考与中考有多少人因为一时失误抱憾终身,又有多 少人因为一时失误没有走进理想中的学府!但是这种应试教育又不得不让我们学习一些与以后专业无关的课题,但这些知 识却有时可以派上大用场。这一点,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但是整天的读书,写字,做功课让我们少了许多玩与想像的时间。 有时许多东西就是在玩乐中明白的。我不奢望中国废除应试教育,与国际教育方法接轨,因为这种应试教育是千百年来所 流传下来的体系,但我却希望能像美国一样多次高考的机会,多培养一些社会实践能力,这对以后走入社会都有很大的帮 助。这些就是中国当代教育的得与弊。 教育部门虽然是大张旗鼓地说素质教育,不可否认,有些地方是实行了那中教育方式,但是更多的地方依然走的应试教育的 老路子.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办法啊,因为教育部门注重考试的分数,家长看的也是孩子的分数,学校理所当然地也注 重分数.于是把大部分的担子压在了学生的身上.应试教育是好是坏我也不能发表什么意见,因为我不是权威人士,不是教育部 门的工作人员,但是学生对于目前这中教育是恨之入骨啊! 时间可以验证应试教育的利与弊,但是,真到那个时候,会不会为时已晚?我不希望再看到那些博士什么的虽学富五车却不会 煮饭,不会洗衣服,不会......痛心啊!不知道应试教育铸就了多少高分低能的“人才”!!不知道那些居高临下的教育部门的官 员看到后还会说"我们的教育是很成功的." 你们有压力,我们难道就没有吗?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第一章 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第一节远古社会的教育一、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 教育的平等性2. 教育的社会性3. 教育的现实性4. 教育的非独立性二、 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1. 生产劳动教育(工具制造、取火、制陶、渔猎、种植、手工业)2. 社会生活教育(集体生活观念、公共事务、婚姻、成人礼)3. 艺术和宗教教育(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巫师、歌舞、绘画、雕刻等)第二节夏、商和西周时期的教育一、 学校的产生1•夏以前的学校一一成均(与音乐有关)、庠2. 夏代的学校一一庠、序(国都)、校(地方)3. 商代的学校(1) 地方:庠(赡养)、序(骑射)(2) 国都① 学:右学(大学)、左学(小学)② 瞽宗(礼乐)二、 西周的教育制度1. 学校体系r 校(设立于乡)乡関序(设立于州)I 庠(设立于党)I 塾(设立于闾)2. 学校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三、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

r 天子所设人学 (大学国学" (上庠(北)瞽宗(西)辟雍(中)序(东)、成均(南)i 诸侯所设人学一一泮宫1. 政教合一(教育职能)2. 官师合一(教师来源)3. 学术官守(知识保存)4. 学为政用(教育目的)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第一节官学的衰废与私人讲学的兴起一、官学的衰废与私学的兴起1.官学衰败的原因影响官学衰废的除经济原因外,还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1)奴隶主贵族不重视教育(2)王权衰退,学校荒废(3)文化垄断的打破2.私学兴起的原因(1)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掌握一定知识文化的人员流落到社会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3)社会上不少人为了求得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发展,迫切需要掌握知识文化(4)私学的创办人乂都以各式的“治国治民”方案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二、稷下学宫1.士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中国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教育存在哪些问题1、注重应试教育,让学生产生的对学习是一种应付式的,注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2、缺乏素质教育,导致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高。

3、很多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只是一种人坐在听的形式,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4、学习很枯燥,让学生有一种烦的情绪。

5、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缺少沟通,导致一种封闭性的性格6、大多学识渊博的教师都往高处走,或者说在向更高一级深造,所以有些教师有其它方面的欠缺。

7、学习压力过大,学生的作业太多了,造成了学习被动。

8、学生们的爱好被束缚了,所以相对的创新也就没了。

9、现代化教育比较少,有些教学设备还不够。

10、贫困地区的孩子受教育少,应当适当的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11、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区别1.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首先在于两国初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中国初等教育将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好处高分看成首要目标;而在美国,初等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孩子的创造力.2.对待成绩的态度不同对中国孩子来说,一份不好的成绩单会使他收到来自各方压力.然而在美国,每个学生年终的成绩单都时间私人的物品.家长方面也不会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分数在大人心中比能力要差得远.而中国大部分学生的目的是"那高分".3. 两国在知识观是存在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和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即中国教育的静态与美国之间的动态差异,这一动一静这反映两国知识观的差异.4.两国在提供该学生的环境上不同: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的运动研究方法的能力.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能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两阶段战略.5.两国课程设置不同比如关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在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只有英语一种(除专业外).这是教育系统为全体学生做的统一选择.而在美国,学生选择德育的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语,发育,拉丁语等.还有在美国不用教材的课是存在的,他们通常叫做"家庭生活"课,.课程内容包括缝纫,烹饪和增强自信心等等.他教给学生的是书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是作为一个人或者的必需.他教给学生如何生活6.教育模式和高考制度不同:中国的启发式教育存在着一个弊端,就是其实一直到某一个问题的答案通过诱导学生,使他们找到"唯一的答案".在美国学校的教学法,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教师一致的正确答案外,还给与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去探索教师和学生都没未知但却客观存在着的潜在答案. 在中国,除了少数人才不用看"高考"分数外,其余的均以"高考"成绩为录取人学得最重要的,唯一标准.但在美国学生年年都参加各类考试中的至少一种考试,一次失手,情有可言;两次失手,也可以理解……因此,这些考试成绩就可作为非常重要的录取入学考量标准.7.学习负担不同:美国几乎每周都回放一天假.但在中国,周末可能被无情占有,就连绚丽多彩的假日也会因繁重的作业的充斥而黯然失色.8.家庭教育不同:1)美国教育小时管得严,美国父母会立下许多规矩,而孩子越大管得越松;中国父母恰恰相反,小时候百般溺爱,长大处处限制,甚至连大学专业,恋爱都横加干涉.2)美国教育注重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这个教育差别使得美国孩子比中国更具自立性.建议中国的考试制度改革,教学改革与学生减负,是教育整体改革的三个方面,而考试制度是"牵一发而动身"的关键.只有应试教育改变了,素质教育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美国是在创新有余而基础不足的前提下以抓基础来补不足.我国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我们是基础有余而创新不足,因而我国教育的完善必须抓创新来补不足.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应的是不同的文化内涵,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方法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应中国现在的社会.总之,我们需要的是本土化和国际化结合的现代化教育.中国现行在实行的新的教育体制,正逐步的改正教育的缺陷,趋向于多元化,国际化,这正是研究教育的成果所在.也是我们的本意.中国教育体系需解决三大问题问题一:学生素质问题第一是社会体制问题。

我国现代学制知多少

我国现代学制知多少

2019教师招聘备考:我国现代学制知多少?我国现代学制知多少?清末学制的制定是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之作,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意义。

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清末以来,我国都出现了哪些主要的学制,各自又具有什么特点。

一、壬寅学制1.时间:1902年,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

2.制定者:张百熙3.内容:①学制分为三段七级。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学堂4年、寻常小学堂3年、高等小学堂3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4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大学堂,大学院。

②学制主系列之外,与高等小学堂平行的有简易实业学堂;与中学堂平行的有中等实业学堂等。

4.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的全国性质系统,但是“壬寅学制”公布后未实行。

(备注:就整个学制体系而言,人们上学的年限过长。

按规定6岁入学不算大学院,整个学制年限长达20年。

)二、癸卯学制1.时间:1904年。

2.制定者:张百熙、荣庆、张之洞3.内容:①学制分为三段七级。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第二阶段为中学堂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

②在学制中开放了“女禁”,这是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取得合法地位的开始。

③1909年对中学制度进行调整,实行文、实分科。

4.地位: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以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备注:第一,从年限而言,整个学制体系上学年限仍然非常漫长,3岁进入蒙养院,33岁结束在通儒院的学习,完成所有学段大约持续30年;第二,就性质而言,清末的学制具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制定学制直接参考日本,间接吸纳欧美,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诸多特点,但毕竟是封建王朝的自救性改革,伴随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三、壬子癸丑学制1.时间:1912年-1913年。

2.制定者: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3.内容:①学制分为三段四级。

中国的教育值得深思

中国的教育值得深思

中国的教育值得深思一直以来受自己身边朋友和学生们的影响,感触颇多,总觉得该写些什么,可又不知从何说起……我不是一个资深的教育者,也许我的观念不那么100%准确,但相信很多人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中国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故事从一韩国同事让我帮忙查中国小学生手册开始说起,她想知道中国的小学对学生请假这件事情具体是怎么规定的,作为我们学校校规的一项参考,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韩国人办的国际学校(教师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有中国、加拿大、美国、菲律宾、韩国等,学生以韩国学生为主,小学部有个别的中国学生和外教的孩子)。

虽然是一所国际学校,但毕竟是开在中国,所谓入乡随俗。

我打开百度,输入“小学生手册请假规定”,可让我失望的是全篇的小学生手册都是空话,比如: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关于请假只是一笔带过,根本没有具体的规定,最后只能在一些台湾的学校和美国的学校找到一些参考。

提到美国的学校,更加的让人觉得可悲,那是我无意中发现的一篇文章《中国的小学生手册和美国的小学生手册的不同》里节选出来的美国部分。

中国的一切似乎都越来越趋向于形式化,很多东西没有实施的可能……可能是在国际学校呆久了,不知不觉就会拿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做对比。

中国的孩子太可怜了,从上学起就要接受填鸭式的教学,三四年级开始就要应付着三门科的大量作业。

曾经在一培训学校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过几个四年级的学生每天晚上9点作业都还没有写完,回家后还要继续写。

一个初二的学生跟我说,他经常晚上写作业写到凌晨两点,早上5点钟又要起床。

我惊愕的问他:你不困吗?他说:“不困,已经习惯了。

”我真的不敢相信,一个初二的学生就已经有这么大的升学压力了。

和中国的孩子们相比,在国际学校读书的外国孩子们真的太幸福了,无论是我在印尼的学生们,还是现在的韩国孩子们。

他们不用面对中国中高考的激烈竞争,不用和上千万人在独木桥上挤得头破血流。

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此,我经常在想,孩子们这么辛苦地读了大学又怎么样,依然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3篇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3篇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3篇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1一个人,出生后随着自己不断成长,环境因素对他的影响很大,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受到好的因素影响会让人知道可为不可为之事,从而提升自己;受到坏的因素影响时,一些人性的自私,贪念等随之影响自身。

今时今日,在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所不能实现的梦想放在孩子身上,使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对孩子定的目标太高,而且还要于别的小孩,同学相比,从而发生了许多悲剧,江西吉安一中学生不堪重负,跳楼自杀;某12岁女孩因学校作业太多,每天写到12点,压力山大,割脉自杀。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苦了今天,赢了明天”这些有毒鸡汤正一步步的侵蚀我们,在我们对孩子的梦想和期许上推泼助澜,这些目标对我们而言,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很小,甚至是虚幻缥缈的,但我们大多数人是无法接收我们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普通人。

在《易经》中有一个卦象叫蒙卦,说的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其中说到“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意思是说消除蒙昧;能使一个人健康的成长。

不是我求这孩子接受我的启蒙教育,而是他感到有需求,主动来请求我帮助他消除蒙蔽。

第一次可以告诉他,如果就一个问题反复再三的询问,是对天的亵渎,同时也证明这个人是一个缺乏实践能力的人,一个少有魄力勇气去单独承担责任的人,这样就不应该再告诉他什么了。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2一提起中国式教育,我们下意识就会联想到管理、保守,西式教育方式则让人想到开放、个性化,在全球化的大潮下,中国式教育和外国教育方法不断交流、碰撞-融合,很多家长都不明白这两种教育方式哪一种更适合自己的孩子,也不明白两者的优缺点在哪里,今天就来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有个朋友在国外当老师,她多次跟我提起过国外的教育制度、方式跟国内的差别特别大,首先国外的上学时间,节假日先不说,平时学生来学校上课的时间比国内要晚一些,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就可以放学回家.上课的时候学生都很自由懒散,并且师生界限不明显,外国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跟国内都有很大差距,让她一时间觉得很不适应,毕竟她本身是从传统的中国式教育下长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中国教育知多少
学院:文学院专业(班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二班
姓名:高香萍学号:1009324006
课程名称:教育哲学(公选)作业时间与次序:2012-4-30第二次任课教师:李醒东分数:
5月9日,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堆满复习材料的课桌,教室上空交织的铁丝网,20多个吊瓶在灯光下闪着亮光……发生在湖北孝感一中一间高三教室的这一幕上传到微博后,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刻苦的“吊瓶班”。

“吊瓶班”事件再次触痛了人们关于教育的软肋。

应试教育在我国可谓是根深蒂固,它的根基可上溯到隋朝开始的科举制,明朝的八股文之后,科举制可算是达到了最顶端。

现在的教育,在本质上也不过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提起它,我们恨意十足却又无能为力,只能跟着它走。

应试教育下,我们想到的更多是高分低能,升学率,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光宗耀祖,家长逼着孩子学,“看什么课外书呀,把课本学好,考个高分是最重要的”;为了升学率,学校只重视学习,忽视德育教育,高中时,我们学校实际上就没有体育课和音乐课,所有无关学习的课程都为学习让步。

我相信,我们学校只是“冰山一角”;不管为了什么,不管想不想学,学生都得埋头苦读,因为所有人的希望都在自己肩上。

在我国,教育分为教育系统和德育系统。

教育系统直属教育部,教育部采用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我们只能跟从,我们有其他方法吗?和它对抗吗?拿一块砖对抗一幢高楼吗?今天,有这种说法,“全
国只有一个学校,教育部学校。

”纵观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哪个学校不是挤破头要升学率?还有一句相对应的话是这么说“中国没有大学,所有学校都叫党校。

”上大学之前,学校都在忙着搞应试,“响应教育部”。

到了大学,大学宣称,我们要搞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应试学习,所以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拉开帷幕。

“同学们积极提交入党当申请书”“谁谁谁,这几周轮到你们上党课了”“今天我们评选预备党员”“作为党员,要以身作则”“大家都要向党员学习”……从开始的那一天,辅导员老师,严格来说,应该是政治辅导员就宣布谁谁谁是我们班的党员,大家平时要端正思想,积极向党靠拢……这就是所谓的德育工作吗?分明是政治思想工作!
这就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应试教育和党校教育。

大家都在抱怨现在的教育,希望能尽快改革,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

政府也在铺天盖地地强调发展教育事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我觉得,只要中国还是一个物化社会、消费社会,中国的教育就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也不能有这样的改变。

应试教育虽然弊端百出,但是相对来说,却比较公平。

对于家境贫寒、无权无势无钱的孩子来说,只要刻苦学习,就有一条康庄大道,而如果真正地采用了素质教育,首先对农村的学校来说,他们没有像城市那样优秀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其次,纵然有这些条件,在升学时,还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天下吗?
所以中国当代教育改革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后现代性时期整个
社会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问题。

这就不得不从社会的根基——“物化”着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层层深入,人们似乎很是欢欣鼓舞。

很少有人发觉一些东西在带我们前进的时候,把我们给腐败了。

资本主义利益至上的信念似乎一步步浸透我们的灵魂,把中国几千年来以“德”“文化”为主题的社会给否定了。

我国在飞速发展,GDP不断增长,国家飞奔的脚步停不下来了,把人民都落在了后面,人民为了赶上去,慢慢卸掉了“德”的包袱。

以自我为中心,追求利益、功利,自然,社会上出现了“官二代”、“富二代”“民工二代”等等这样的类似等级的划分。

那么,若现在就施行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能公平吗?
所以,我国的教育改革,关键不在教育本身,而是这个社会的基础——经济问题。

所以,中国,请放慢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良知,等一等你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