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中考真题-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题号1 2分)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 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海员蒸发海水获取淡水【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A.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氧气,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错误;B.熔化玻璃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错误;C.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C正确;D.海水蒸发的构成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再变为液态,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错误;故选C。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2.(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题号2 2分)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He、NO2、SO2是有害气体 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答案】B【解析】A.He气是稀有气体,He气无毒无害,A错误;B.盐的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纯碱是碳酸钠,它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它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三者均属于盐类,B正确;C.塑料是合成材料,纤维和橡胶都有天然的,C错误;D.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含量远大于人体重的0.01%,属于常量元素,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B。
【知识点】物质的分类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3.(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题号3 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2MgO+:“+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A【解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2Na表示2个钠原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A不正确;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B正确;C.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OH -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C 正确;D.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且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因此,2MgO +中“+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正确。
中考化学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试卷(解析版)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纯碱Na2CO3碱制玻璃B.生石灰CaO 氧化物补钙剂C.食盐NaCl 盐除铁锈D.火碱NaOH 碱生产橡胶【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食盐不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不能用于除铁锈,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可用于生产橡胶,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B、依据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判断;C、依据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D、依据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分析判断;【解答】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B、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故性质不会相似;D、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①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阴离子,④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原子;故选:B.【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S、P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Ⅰ、Ⅱ两类反应,分别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缓慢氧化,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燃烧的生成物、发生缓慢氧化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缓慢氧化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S、P在氧气中燃烧,分别产生蓝紫色火焰、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B、Ⅰ、Ⅱ两类反应,分别体现了氧气能支持燃烧、能发生缓慢氧化,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Ⅰ类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Ⅱ类反应发生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化学反应时的能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解答】解:A.碘酒中的溶质是碘,碘由碘分子构成,酒精是溶剂,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正确;B.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正确;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故错误;D.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故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变化,大小也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隔,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6.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等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D.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应当爱护水资源【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水的净化;水资源状况.【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从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NO2、SO2等去分析;B、从空气的成分去分析;C、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都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去分析;D、从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去分析【解答】解:A、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NO2、SO2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所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故B正确;C、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都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故C正确;D、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所以我们应当爱护水资源,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及水的净化等知识,是常考知识点之一.7.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引起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大的因素(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之比为3:4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C.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A、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故正确;B、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C、由图示可知,W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故正确;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C.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D.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分析;B、根据用pH试纸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分析;D、依据盐酸加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分析.【解答】解:A、用计算的方法测定质量分数,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按照要求保留相应位数的小数,故选项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B、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C、氢氧化钙为微溶性物质,意味着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在0.01g﹣1g之间,最大的质量分数=×100%<1%,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D、盐酸加热蒸发水时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20%,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pH试纸的使用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10.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制备和检验氢气的可燃性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C.蒸发食盐水D.测定溶液的pH【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液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立即点燃,氢气不纯,可能发生爆炸解答;B、根据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解答;C、根据蒸发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D、根据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点燃H2前必须验纯,以防爆炸,故错误;B、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故错误;C、蒸发时为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要用玻璃棒搅拌,故错误;D、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是: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将变色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故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原理、实验基本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1.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u CuCl2Cu(OH)2B.H2O O2MgOC.CaCO3CaO Ca(OH)2NaOH溶液D.MgCl2Mg(OH)2Mg【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理论上正确,要求物质的转化需符合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操作上可行,要求操作应简便易行;经济上合理,要求不能利用价格昂贵的物质转化为价格低廉的物质;根据以上要求,分析每个方案,首先判断理论上是否可行,然后再考虑操作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解答】解:A、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该方案在理论上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该方案理论上正确,但水通电分解制取氧气成本较高,经济上不合理;故选项错误.C、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该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较为简便,经济上也合理;故选项正确.D、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钠不与氢氧化镁反应,该方案在理论上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有一定难度,在选择试剂制备物质时,除了需要考虑反应原理外,还需要考虑操作是否简便,经济是否合理,是否环保等.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B.t2℃时,20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g溶液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液不知是否饱和解答;B、根据t2℃时,丙的溶解度是30g解答;C、根据甲、乙、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解答;D、根据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丙的溶解度,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氮此题不知溶液是否饱和,故错误;B、t2℃时,丙的溶解度是30g,将20g丙加入到50g水中只溶解15g,充分搅拌后,所形成溶液的质量=15g+50g=65g;故错误;C、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次之,丙物质应该是t3℃时的溶解度,所以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或添加溶质的方法,故正确.答案: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H2SO4 NaCl Na2CO3 CaCl2B.HCl NaOH CuSO4 MgSO4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NaNO3 HCl CaCl2 KOH【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解答】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Cl,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Cl,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K2SO4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盐酸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选:D.【点评】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14.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图1:收集氧气时,氧气的验满B.图2: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C.图3: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D.图4: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白磷和红磷距离火焰的远近不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通过比较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快慢,可以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图中所示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C、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但白磷和红磷距离火焰的远近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图中所示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大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墨水的液面发生变化,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图中所示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5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特征、单质与化合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均能与过量的Ba(NO3)2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氯化钠易溶于水,细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Fe2O3和铁粉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7 .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Ca(NO3)2B.肯定有Na2CO3,无FeCl3、Ca(NO3)2C.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D.肯定有Na2CO3,无FeCl3、KCl【考点】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证明碳酸盐.【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2.(2分)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He、NO2、SO2是有害气体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3.(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O:“+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4.(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KNO3属于复合肥料;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5.(2分)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清可减轻毒性6.(2分)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7.(2分)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8.(2分)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7九下·潮安期中)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树根“变”根雕B . 牛奶“变”酸奶C . 玉石“变”印章D . 机器人“变”形2. (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B . 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C . 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D . 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铜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 纯净水B . 硬水C . 井水D . 自来水4. (2分) (2018九上·兰州月考)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A . 可燃性B . 氧化性C . 挥发性D . 还原性5. (2分) (2019九上·玄武期中)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 B C D实验方案目的证明呼出气体中的用等量肥皂水区分硬水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软水A . AB . BC . CD . D6. (2分) (2019九上·莘县月考) 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A .B .C .D .7. (2分)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 . 碳原子和氧原子B . 碳原子和氧分子C . 二氧化碳分子D . 碳单质和氧单质8. (2分)(2018·芜湖模拟) 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B . 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C .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 .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9. (2分)(2017·青海) 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茶氨酸属于有机化合物B . 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 茶氨酸由26个原子构成D . 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4:3:210. (2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A . 用图①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O2B . 用图②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 用图③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 . 用图④所示装置进行CO2的验满11. (2分)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12. (2分) (2020九下·镇江月考) 如图是一种吸收废气中SO2并得到H2SO4的方法。
中考真题-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题号1 2分)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 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海员蒸发海水获取淡水【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A.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氧气,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错误;B.熔化玻璃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错误;C.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C正确;D.海水蒸发的构成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再变为液态,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错误;故选C。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2.(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题号2 2分)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He、NO2、SO2是有害气体 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答案】B【解析】A.He气是稀有气体,He气无毒无害,A错误;B.盐的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纯碱是碳酸钠,它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它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三者均属于盐类,B正确;C.塑料是合成材料,纤维和橡胶都有天然的,C错误;D.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含量远大于人体重的0.01%,属于常量元素,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B。
【知识点】物质的分类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3.(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题号3 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2MgO+:“+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A【解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2Na表示2个钠原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A不正确;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B正确;C.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OH -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C 正确;D.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且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因此,2MgO +中“+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正确。
中考真题-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题号1 2分)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 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海员蒸发海水获取淡水【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A.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氧气,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错误;B.熔化玻璃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错误;C.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C正确;D.海水蒸发的构成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再变为液态,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错误;故选C。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2.(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题号2 2分)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He、NO2、SO2是有害气体 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答案】B【解析】A.He气是稀有气体,He气无毒无害,A错误;B.盐的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纯碱是碳酸钠,它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它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三者均属于盐类,B正确;C.塑料是合成材料,纤维和橡胶都有天然的,C错误;D.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含量远大于人体重的0.01%,属于常量元素,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B。
【知识点】物质的分类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3.(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题号3 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2MgO+:“+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A【解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2Na表示2个钠原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A不正确;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B正确;C.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OH -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C 正确;D.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且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因此,2MgO +中“+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正确。
山东泰安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中考 (2).doc
:2017山东泰安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2017年历年山东省泰安市化学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真题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大鹏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解析: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和有机物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答案:C2.(2分)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He、NO2、SO2是有害气体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解析:A.NO2、SO2是有害气体,He没有毒,故错误;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故正确;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纤维、橡胶有天然的也有合成的,故错误;D.钙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故错误。
答案:B3.(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O:“+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解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答案项表示的意义不正确;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故表示的意义正确;C、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故表示的意义正确;D、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O中的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表示的意义正确。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B卷(有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毎小题2分,共40分。
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題意。
)1.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2.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He、NO2、SO2是有害气体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3.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 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 :“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KNO3属于复合肥料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A. ①②⑤⑥B. ①②④⑥C. ②③⑤⑥D. ①③④⑤5.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人油脂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纳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淸可减轻毒性6.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7.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贵分数变为20%8.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氣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氣化钾的瑢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有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室:Hl C12N14016Na23S32Cl35.5Ca40Cu64Ba137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氯气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海员蒸简海水获取淡水【答案】C【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海员蒸简海水获取淡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2.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He、N&、Sfh是有害气体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C.塑料、纤维、橡胶是夭然材料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答案】B【解析】A、迎、S02是有害气体,He不是有害气体,错误;B、瓠化钠、纯碱、小苏打都是盐类,正确:C、塑料不是夭然材料,夭然纤维、天然橡胶是天然材料,错误:D、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错误。
【考点】空气污染物:盐的定义:合成材料与夭然材料: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3.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0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戒0:"+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A【解析】2Na中的“2”表示两个钠原子,错误。
【考点】化学符号中的数字的含义。
山东泰安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中考.doc
:2017山东泰安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 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B . 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 . 大鹏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 . 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2.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 He 、NO 、SO 是有害气体B . 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C . 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D . 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3.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 . NO :“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C . 2OH :“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 .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KNO 属于复合肥料;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A . ①②⑤⑥B . ①②④⑥C . ②③⑤⑥D . ①③④⑤5. 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B . 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C . 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D . 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清可减轻毒性6. CO 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 . 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 . 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D . 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 7.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 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 . 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 守恒观:10mL 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8. t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 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 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C . 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 ℃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D . 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222﹣3231229. 过氧化钠(Na O )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O +2CO ═2Na CO +O , 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④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A . ①③④B . ①③C . ①④D . ①②③10.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塞紧橡皮塞B . 配制溶液C . 稀释浓硫酸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1. 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 NaNO 、NaCl 、KNO 、(NH )SOB . H SO 、HCl 、AgNO 、Na SOC . KMnO 、CuCl 、Fe (SO )、NaNOD . K SO 、NaCl 、K CO 、NaOH12.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①CO 能与Fe O 反应生成Fe ,CO 也能与CuO 反应生成Cu ;②NaOH 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 (OH )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碱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A . ②③⑤B . ①②⑤C . ①⑤D . ③④⑤13.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 .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 .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 .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14.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 Fe O (Fe )盐酸溶解、过滤、洗涤、烘干B CO (CO )NaOH 溶液、浓硫酸洗气、干燥C CaO (CaCO )水过滤、烘干DNaCl (Na CO )Ca (NO )溶液溶解、过滤、蒸发、结晶A . AB . BC . CD . D22222232334242432442243324232322323233215.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丁一定是化合物B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6. 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2)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1)中产生的二氧化碳(Na CO +CO +H O═2NaHCO );(3)使步骤(1)中产生的氧化钙跟水反应;(4)熟石灰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该厂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烧碱;⑤二氧化碳;⑥熟石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起始原料是①③B . 起始原料是②⑥C . 最终产品是⑤⑥D . 最终产品是③④17.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无色溶液B 的溶质只有硝酸钙 B . 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C . 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D . 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18.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 ①④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19.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B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C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A . AB . BC . CD . D20.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编号A B CD实验设计2322321.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 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 . 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C . 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 . 微粒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4) 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同学配制溶液时,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俯视读数,这样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4. 金属材料在 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1) 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①高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2) 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①在A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将A 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学式).(3) 某同学在一定质量的AgNO 和Cu (NO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如图3的几个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25.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学习过程要关注物质的性质以及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现有A 、B 、C 三种物质,它们可能是O 、Fe 、H O 、H O 、CaO 、Fe O 、HCl 、NaOH 、Ca (OH )、Na CO 中的一种.(1) 若A 、B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B 分解能产生A 和C .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2) 若A 、B 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 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则C 的化学式是________;请写出能产生黄色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3) 若A 、B 、C 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属于酸、碱和盐,将它们依次加入同一个烧杯中.①若均无明显现象,则A 、B 、C 分别是________(填化学式).②若能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26. A ~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和D 的组成元素相同;I 是一种红棕色固体.332222223223请回答下列问题:(1) 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2) 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3)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实际应用为________.三、实验题27.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CO 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步骤:①将250mL 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NaOH 溶液5mL ;倒转饮料瓶,轻轻震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③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取50mL 待测液置于装置B 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K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④打开开关K ,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C 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0.394g .资料:①CO 与足量Ba (OH )反应生成BaCO 沉淀.②碱石灰是CaO 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③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g/mL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 上述实验过程中,C 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2) 装置A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装置D 的目的是________.(3) 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________.(4) 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5) 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 的含量为________g/L .(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可忽略不计)28.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时,将浓硫酸滴加到氯化钠固体中并小心的加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发现有白雾,经查资料了解到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反应,(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兴趣小组对产生的氯化氢(HCl )气体是否显酸性进行了相关探究.22232(2)【进行实验】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1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猜想三:硫酸钠、硫酸【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实验方案A B C D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________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实验用品】pH 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3) 【评价反思】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②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 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4)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四、计算题30. “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之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酯的名称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化学式C H O C H O C H O X(1) 甲酸甲酯(C H O )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2) 甲酸乙酯(C H O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 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 额定化学式为________.31. 现有一家庭使用纯碱样品,其中含杂质氯化钠(不含其它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编号第1次第2次第3次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15121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100100150242362362242362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101010完成下列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毎小题2分,共40分。
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題意。
)1.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答案】C【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2.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He、NO2、SO2是有害气体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答案】B3.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A【解析】A.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错误;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正确;C.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正确;D.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确。
故选A。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KNO3属于复合肥料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答案】A5.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人油脂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纳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淸可减轻毒性【答案】D【解析】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适量摄入油脂,错误;B、亚硝酸钠致死量是3克,在香肠中加适量的亚硝酸纳,可保持肉制品鲜美,错误;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的碘元素,错误;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鸡蛋清含有蛋白质,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淸可减轻毒性,正确。
故选D。
【点睛】熟知六大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6.C 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答案】D【解析】A.反应①是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正确;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正确;C.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正确;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不只有NaHCO3,错误。
故选D。
7.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贵分数变为20%【答案】B8.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氣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氣化钾的瑢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瑢液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C.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烧杯①中溶解的固体较多,故烧杯①溶液是氯化钾溶液。
A.烧杯①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瑢液,错误;B.烧杯①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错误;C.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可能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错误;D.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溶解度曲线的能力。
9.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2Na2CO3+O2.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④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答案】C10.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如此操作试管底易被压破,错误;B、配制溶液在烧杯中进行,错误;C、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正确;D、先向试管内加水,使长颈漏斗的末端在液面以下,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错误。
故选C。
11.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答案】D【解析】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是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A.pH=13的溶液显碱性,(NH4)2SO4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在pH=1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错误;B.H2SO4、HCl都能与碱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uCl2、Fe2(SO4)3、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沉淀,错误;D.K2SO4、NaCl、K2CO3、NaOH,物质之间不反应,正确。
故选D。
【点睛】熟知物质之间的反应。
12.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索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A.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⑤D.③④⑤【答案】A13.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答案】B【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正确;B.等质量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错误;C.开始相等时间内,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乙、甲、丙,相等时间内生成氢气越多,金属活动性越强,故金属活动性:乙>甲>丙,正确;D.生成氢气越多,消耗硫酸越多,故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正确。
故选B。
1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答案】B15.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
即该反应是丁=丙+甲。
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8: 16=1:2,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
故选C。
【点睛】考查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
16.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①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②用饱和Na2CO3溶液充分吸收步骤①中产生的CO2气体,发生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③使步骤①中产生的CaO与水反应;④将步骤③中得到的产物与Na2CO3溶液反应。
该厂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烧碱;⑤二氧化碳;⑥熟石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始原料是①③ B.起始原料是②⑥ C.最终产品是⑤⑥ D.最终产品是③④【答案】D17.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酸钙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D.原溶液中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答案】D【解析】A.无色溶液B的溶质有硝酸钙、硝酸钠,错误;B.该实验中只涉及置换反应,错误;C.原溶液中的杂质有氯化钙、也可能含有硝酸钙,错误;D.原溶液中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成分的能力。
18.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A【点睛】熟知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9.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答案】B【解析】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2的稀盐酸至过量,最终溶液的pH >2,错误;B 、氧化钙能与饱和石灰水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原溶液中的溶剂水,有氢氧化钙析出,故溶质减少,同时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也会减少,当温度逐渐下降时,溶质质量增多,但少于原溶液中的溶质,正确;C 、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待盐酸反应完以后,氢氧化钠溶液才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D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