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合集下载

道德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德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德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也是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一。

虽然它主要探讨的是哲学和宗教问题,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也有启示。

以下是一些启示:
1. 无为而治:《道德经》中强调“无为而治”,即领导者不应过度干预员工的工作,而是要给他们自由和空间去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种领导风格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

2. 以人为本:老子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人的行为应顺应自然规律。

在企业管理中,这可以理解为管理者应尊重员工的人性,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以人为本,而不是只看重效益和利润。

3. 和谐共生:《道德经》中提倡“和而不同”,主张在差异中寻找和谐。

在企业管理中,这意味着要尊重和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通过沟通和协商达成共识,实现团队的和谐共生。

4. 谦逊低调:老子主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提倡谦逊低调的处世态度。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这意味着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以身作则,赢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

5. 持续学习:《道德经》中强调“学无止境”,主张持续学习和自
我提升。

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总的来说,《道德经》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现代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道家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道家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道家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明阳天下拓展培训与佛家文化相比,道家文化具有更加明显的本土气息,而后期衍生的道教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道家思想和文化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极大,在我国人心中也刻下无法磨灭的痕迹。

而中国企业的管理文化中可以借鉴道家文化的有很多。

本文主要是对于道家文化(非道教)简要谈一下个人见解:一、道家辩证法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道家思想具有中国最淳朴的辩证思想,如阴阳、八卦等,道家思想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有对立之处,又有融合之处。

这在道家阴阳鱼图案中表现十分明显,还有老子曾说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等。

中国人始终对于辩证法的认识和运用都是比较深的,因此中国人看问题通常会比较全面。

而为了防止人们受到情绪的控制丧失理性的判断,所以道家教导人们要“致虚极,守静笃”,这样人们才能保持好的心态。

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辩证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企业管理者需要看明白事物背后的本质,要看人与事的两面性,还要看到这两面性的变化与融合。

比如企业危机管理,假如发生危机,企业管理既要看到危,也要看到机,要能看到事物表象之后的深层次影响与变化,做到化危为机。

同时管理者无论在做战略管理还是事务管理时,都需要有辩证的思想,要分清利弊,看清主次,在管理下属时也要全面的认识下属,避免偏颇。

二、道家“和”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道家追求和谐,追求“天人合一”。

避免争斗,老子也曾说“夫之不争,则天下莫与之争”。

这看似与现代企业管理大相径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就是要竞争,争品牌,争利润,争市场。

但是一个企业过于强调争,可能会发展的很快,但是也蕴含着极大的危险。

因为过于强调争,就容易走极端,牛奶企业为了争,压低成本,使用三聚腈胺,最后走上绝路,如三鹿。

巨人集团为了争,建造巨人大厦,结果只盖了两层就撑不下去了。

秦池古酒为了争,把央视广告标王拿下来的时候也就决定了它的结局。

过于强调争会容易让企业管理者丧失理性的判断,容易形成铤而走险的习惯,反而不如一些中小型企业活的长久。

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第一章天地无为而无所不为企业有为而有所不为───现代企业的无为之道“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

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社会和企业管理上,就是说领导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这才是“无为”。

——薛永新一、“无为”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无为”思想是道家学说的精髓,也是道家学说提供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办企业,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一个基本原则。

真正理解了“无为”思想,也就把握了道家思想的要领大旨。

“无为”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横征暴敛,胡作非为,老百姓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挣扎,民不聊生。

老子怀着对统治者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针对统治者的“有为”而提出“无为”的主张。

所谓“有为”就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

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生存规律,该规律就是和谐、理解、支持、帮助。

当时老百姓在沉重的税赋重压下,困苦不堪。

老子看到“有为”的祸害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

老百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

老子对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

”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的是名贵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

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无怪乎他要气愤地骂一句:“这简直就是强盗头子!”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要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

企业管理与道家儒家法家思想

企业管理与道家儒家法家思想

企业管理与道家儒家法家思想道家思想:清净无为,遵行客观规律。

儒家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注重教育启发,主张和谐。

法家思想:“人之初,性本恶”,执行文化,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

企业管理从层次来看主要分三层,通常都叫高层、中层、基层,不同的位置要有不同的心态和性格,好的团队应该是什么样的性格呢?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决策层,是把握企业前进方向的舵手。

应该具备道家清净无为的性格,无为不是碌碌无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遵行事物发展的客观。

要有战略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去思考为与不为的界限,比如法律、成本、规划。

一般而言,那些不为的是无害的,但机会成本绝不能忽视。

如果不为是因为弱点导致表现不佳,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变、提高,如找一个互补的合作伙伴,甚至变换一个职位。

中层管理人员是连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的纽带,是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

中层管理人员应该主张儒家思想,即中庸和谐,沟通上级、下级,也要平级沟通,企业的和谐主要是依靠中层干部来实现的。

中层管理人员要能理解企业高层的决策,还要依靠技术技能给予下级专业技术上的指导。

儒家思想的主张逐渐成为技能要求,流行的“木桶理论”刚好可以用来寻找中层管理人员在管理技能中的不足,通过培训可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绩效。

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是企业组成的重要基础。

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往往也决定了他们的工作业绩。

法学思想主张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强调执行力,正是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基层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任何岗位上的一流员工对于企业而言都有最宝贵的财富。

易经告诉我们要讲究平衡,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样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公司与客户、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等,在一个团队里,管理者既需要魄力和权力,更需要胸怀和宽容,人与人之间需要个性互补,能力互补,知识互补。

在企业不同的管理层具备不同的个性思想,交溶互补,这就是梦幻团队。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在企业管理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大道无为”,强调“无为而治”,即不做过多干预和干涉,以达到自然而然的平衡和和谐。

如何将道家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提升组织效能和员工幸福感,成为了现代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首先,大道无为的理念要求领导者放下权力和傲慢,不过多干预员工的工作过程和决策。

传统企业管理常常以控制和指挥为核心,领导者往往过度干预员工,导致员工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影响整个组织的发展。

而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领导者应该尽量给予员工更大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相信他们的能力和判断,让他们自由发挥和做出决策。

只有在给予员工信任和自主权的情况下,他们才有更多的动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大道无为也要求领导者注重观察和倾听。

道家思想强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通过观察和倾听来洞悉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员工需求和组织运行情况,以及时作出调整和决策。

同时,领导者也应该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员工的意愿和需求。

通过观察和倾听,领导者能够更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同时也能够建立更加紧密的员工关系,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再次,大道无为还要求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保持平和和谦逊的心态。

道家思想主张心境平和、心态谦虚,不被私欲和功利所困扰。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经常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需要保持冷静和镇定的心态。

只有在平和的心态下,领导者才能够正确评估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避免偏见和决策失误。

谦逊的心态也能够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需求和想法,与员工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促进良性的组织文化和团队合作。

最后,大道无为还要求领导者关注整体和长远的利益。

道家思想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且“长生天地,以养万物”。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应该放眼整体利益,不只关注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

道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道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日本索尼公司
美国宝洁公司
知其雄,守其雌
18
结论
管理企业首先要 提高领导者的个 人素质,强化道
德品质修养。
其次, 管理者可对 每个职工各自的特长 和短处加以引导, 让 其充分流动, 顺应其 自然本性。
领导者除了把必要的 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外,应更多的把权力 下放,使下属能更好 地根据下面的实际情 况来办事。
管理者要将自己处于 柔弱的位置,充分发 掘潜力,扬长避短, 后发制人,从而攻无
不克,无往不胜。
结论
19
谢谢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
治大国,若烹小鲜
10
治大国,若烹小鲜
11
顺应同化精神
松下幸之助在生前曾多次 讲:
“凡是经营者,都必须根 据天地之间的自然法理活 动,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 道理,就如同下雨撑伞一 样简单”
治大国,若烹小鲜
12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
13
无为而治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 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 下。”
孔子说:“无为而治 者,其舜也与,夫何 为哉,恭已正南面而 已。”
无为而无不为
14
君无为,臣有为
• 君主为什么应该无为? • 如何做到君主无为而
臣有为?
“最好的领导者是能 帮助人,让人感到不 需他”
无为而无不为
15
知 其 守雄 其, 雌
知其雄,守其雌
16
弱之胜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 者莫之能胜”
道家思想简介
3
道家思想的核心
• 老子之“道” • 道家思想的核心
——“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引言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强调“道”作为宇宙万物生成与运行的根本法则。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内观自省,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在现代社会,道家思想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道家思想与现代管理1. 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度干预,给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

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提高组织效率。

2. 人才观:道家认为,人才应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种思想体现在重视员工个人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实行个性化管理。

3. 危机管理:道家强调预见和防范危机,主张“居安思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意味着通过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来减少不确定性,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二、道家思想与个人修养1. 内观自省:道家倡导通过内观自省来认识自我,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自我修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内观自省有助于人们减缓压力,提高自我认知。

2. 顺应自然: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道家思想鼓励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和内心的真实感受,调整生活节奏,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3. 道德修养:道家强调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促进社会稳定。

三、道家思想与环境保护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环保问题上,这一思想启示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道家倡导的简朴生活与循环利用观念,与现代环保理念不谋而合。

通过节能减排,可以有效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四、道家思想与心理健康1. 减压与放松:道家冥想和呼吸练习等修养方法,被广泛用于现代心理健康领域,帮助人们减压、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道家管理思想

道家管理思想
和品牌价值
02
营造良好的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 灵魂,是企业发展 的重要保障。在营 造企业文化时,企 业应该注重员工的 参与和反馈,让员 工感受到自己的价 值和重要性。同时 也要注重企业形象 的塑造和维护,以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和品牌价值
03
建立和谐的 人际关系
企业内部的人际关 系是企业管理中的 重要环节。在管理 中,企业应该注重 员工的沟通和反馈 机制建设,让员工 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和重要性。同时也 要注重企业内部不 同部门之间的协作 和配合,以实现企 业的整体发展目标
2
无为而治:道家强调 "无为而治",即管理 者应该尽量少干预, 让事物自然发展。在 管理中,管理者应该 避免过度干预员工的 日常工作,让员工有 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 发挥自己的才能
3
守柔不争:道家认 为,柔中带刚,虚 中藏实,这是管理 的最高境界。管理 者应该保持谦虚和 低调,避免过度显 露自己的实力和能 力,以避免引起不 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04
注重员工的 成长和发展
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是企业发展的重要 保障。在管理中, 企业应该注重员工 的培训和教育机制 建设,让员工感受 到自己的价值和重 要性。同时也要注 重员工的职业规划 和发展方向设计, 以激发员工的工作
热情和创造力
05
保持适度的 发展速度
企业的发展速度是 企业发展的重要指 标之一。在管理中,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 的实际情况和能力 来制定发展计划和 目标,保持适度的 发展速度。同时也 要注重企业内部的 流程优化和管理升 级,以提高企业的
道家管理思想-来自1道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2
道家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
总结
道家管理思想

道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推荐文章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有哪些变化热度:大数据对现代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有哪些热度: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认识基本内容热度: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心得个人感想热度: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收获热度:从老子《道德经》出发,将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实践相结合得出的有关“现代企业之道”。

那么大家想知道道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吗?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道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的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道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老子的思想,一般被学者们肯定为是一种治国和养生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

老子的思想,对我们当今的企业经营和现代化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等还有没有指导意义呢?我的理解是有。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因为老子思想是一种哲学,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学问,其中探讨的各种规律和法则,至今仍然没有变。

老子探求的宇宙万物之道、社会之道、人生之道依然是值得当今人类加以思考和把握的“大道”。

因为,天地都还在,万物都还在,人类也还在,而这些都是老子思想所观照的对象。

虽然时代有了变化,语言词汇有了变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式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宇宙的本质,人生的本质,我理解并没有根本的变化。

而这些本质性的东西,才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所揭示的对象。

所以我认为道家思想完全可以为我们当今人类所借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是《道德经》中一个片段。

从这个片段入手,我们来探求一下“企业经营之道”。

水的哪些品格表达着“道”呢?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

世间所有的植物、动物,一切有生物质,都离不开水的养育。

田地一旦缺水,五谷不生,饥荒遍野;江河一旦缺水,舟楫不通,鱼死浅滩;海洋一旦无水,恐怕天地都干枯了;我们人体中60%也是水,100 斤的人体就有60斤水,人一缺水(脱水),就休克,乃至死亡。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1 日 /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郭建军 无为 思想是由老子在 !道德经 ∀ 中 提出 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 , 诸侯混乱, 统治者强 作妄为, 贪 求无厌 , 肆意放纵 , 造成 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形下, 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 呼吁统治 者要 无为而治 。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 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 朴。 好静 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 无 为 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 无欲 是针 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 , 为政者 应当能做到 无为而治 , 有管理而不干涉, 有君 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 , 自我完善, 人民 就能够安乐富足 , 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 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 有损 道德规范、 违反社会法则 , 有害众生的事。但这 里的 无为 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 并不是不为, 而 是含有不妄为、 不乱为、 响应客观态势、 新生自 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 无为而无不为 , 意 思是说: 不妄为 , 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 里, 无 为 乃 是一种立身处 世的态度和方法 , 无不为 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 谈道, 为无为, 则不无治 , 意思是说以 无为 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 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 办不好的。因此 , 老子所讲的 无为 并不是消 极等 待, 毫无作为的 , 而是 为无为 、 为而不 恃 、 为而不争 , 即以 无为 的态度去 为 , 去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无为 思想和当前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是现代企业的成功之宝。从企业的宗旨到产品 研制 , 从员工的思想教育到生产管理等诸多方 面, 无为 精神都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从企业宗旨看 , 现代企业以 无为 态度参 与市场经济 , 可以形成 服务于社会 , 造福于人 类 的宗旨。提倡 无为 , 对企业而言就是要摆 正企业与社 会的关系。企 业与社会是 相辅相 成、 相互依靠的。企业发展生产的目的归根到 底是为社会造福, 为人类服务。不能把市场经 济仅仅理解为竞争, 而应理解为竞赛 , 因为一个 争 字, 就容易出现你死我活、 不择手段、 尔虞 我诈, 把人们引向邪路。这样的 争 对社会无 任何好处。现代企业应把竞争改为竞赛, 在市 场大竞赛中, 企 业之间相互帮 助学习 , 取长补 短 , 市场自然会和谐地繁荣。如果基于这样的 企业宗旨 , 就可以为企业长期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带来无尽的财富。 在企业管理中, 企业的规章制度、 明确的岗 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 以及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 等处处也应体现着 无为 的思想。规章制度应 便于操作, 各个岗位职责清楚, 分工明确。在各 个岗位人员安排问题上 , 则采取自我选择 , 让每 一个员工根据自己的技术、 能力、 才干去选择适 合自己的岗位工种。这样的办法 , 使职工在选 定之后, 一般都 能做到发挥其 才干, 施 展其才 能。 如何真正实现用 无为 思想指导企业行为 呢 ? 根本的是治企者无私心 , 无贪欲 , 忘我的利 于他人。治企者首先要有热爱他人, 利于他人 , 为社会谋福利的心境。其次, 治企者要以自己 的模范道德行为为表率 , 自己以身作则, 如果自 己不行正道, 整个社会风气也 将随之 而败坏。 因此, 治企者要修身, 做到无为。例如 , 治企者 在物质生活上提倡 知足者 富 , 富莫大于知 足 , 要求 去奢 而崇尚俭朴。过多的物质享受 会使人心志迷乱 , 给企业发展带来灾难。 无为 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那么, 如何 完整理解真正的 无为 呢? 除了前已述及的内

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一、《道德经》与管理思想(一)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又名老耽,姓李名耳,字伯阳。

老子一生的思想精髓主要都集中在道家的代表作《道德经》中。

《道德经》一书是韵文体,全书约5000字,分为上下两篇,共八十二章。

一到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三十八章到八十二章为下篇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德经》文约义丰,人誉哲学诗,其中的内容博大精深,涉及的面很广,大量的讲到了人生、治国等广泛的管理领域。

(二)《道德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许多学者都认为,管理思想在三个方面表现出从中方到西方,再从西方回归到东方:其一是公认的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其二是文化对管理发展的作用;其三是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

中国的管理思想源远流长,许多管理思想对我们今天企业的管理仍然有借鉴价值。

老子的《道德经》中包含了大量的管理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与其哲学、伦理、政治等思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即是“道”。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人物、人类社会运行的最根本的规律,事物运行符合“道”这一运行规律可用“德”来衡量。

《道德经》的管理思想也是以“道”为中心,认为社会的运行也遵循“道”的规律。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社会经济活动不违背“道”这一运行规律。

这样,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界就可以实现同步和谐发展,并不断由低层次的和谐向更高层次的和谐进步。

二、“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一)“无为”的含义在短短5000言的《道德经》中,“无为”两字竟出现了12次之多,与“无为”相关的内容更满篇皆是。

可见,“无为”这个概念在老子思想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48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

道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道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道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道家,为老子所创,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作,以客观为基础,尊重规律,追求主客观辩证统一,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道法自然、相对主义、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四个方面。

一、道法自然道家认为天地万物有其客观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是道,而道源于自然、寓于自然,故道法自然。

给管理的启示是推行管理应以客观为基础。

尊重规律,不违背规律。

《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中国唯物主义哲学的早期体现。

道家强调“道”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源于自然,是一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独立运行的自然规律。

在管理上,“道法自然”要求我们应以客观为基础,尊重自然规律,而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尤其是不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

管理措施不可急功近利,不搞“浮夸风”,要实实在在去做好工作。

二、相对主义道家认为天地万物及其运行规律都是相对的,无为即是有为,无用也是有用,二者对立统一和相互转换。

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辩证看待管理,决策行动时应多方面综合考量,而不是片面、孤立、静止地进行管理。

道家思想中含有大量辩证法观点,如“反者道之动”,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统一,并相互转化,“有无相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管理上,相对主义要求我们不可片面、孤立、静止的看待问题,而应该学会全面、联系、动态的思考,从而多方面综合考量,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天人合一道家主张天人合一,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给管理的启示是推行管理应追求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对主观能动性不夸大、不贬低,让管理行为符合管理规律,做到合法、合情、合理。

道家的“天人合一”主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是一致的,主观源自客观,认识源自实践,主观认识应符合客观发展规律。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四、忍让.融通.知迂回.无损:流畅 的立业之道
v 水遇阻就让,变通迂回,不去妄加冲击,不去刻 意争道,不强求于天下;这样的结果是,于客观 规律毫无冲撞,于水也毫无损伤。其中,水因忍 让而无损,很值得企业引以为训。凡主客观条件 不尽吻合,不要去强求,不要以为强求真能使你 成功。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二、“无为”思想对现代企业的指导意 义
v 〈1〉清静无为,方有真花真果 v (2〉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为而有所
不为,是真无为。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1〉清静无为,方有真花真果
v 天地“无为”,而又“无所不为”。“ v 对企业而言,要“无为”,方能“清静”;
要“清静”,方能各归其“本”;归其 “本”,方能有“真根”;有了“真根”, 才可以在时代的环境和风雨中成长,开出 真花,结出真果。 v 这个真根就是“道”,“道”就是生天生 地的浩然正气。 v 清静无为以求自见根本。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2〉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为而有 所不为,是真无为。
v 真正的“无为”,就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哪些 事“当为”,哪些“当不为”,这要有一个较深刻的把握, 要坚定。
v 所谓“无为”,说到底是要使企业行为归于正道。只在正 道上,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按照社会需求变化的规律, 按照产业生产和运营的规律,从容不迫,沉着稳健,脚踏 实地地从事那些利益在社会、利益在公众的正当的事业。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 业管理
2020/11/15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第一章 天地无为而无所不为 企业有为 而有所不为
───现代企业的无为之道
大道无为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一、“无为”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道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导读:目前,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大都采取或趋向西方的管理思维对企业进行管理,然而真正能够吸取并贯彻西方管理思想的企业并不占多数。

……目前,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大都采取或趋向西方的管理思维对企业进行管理,然而真正能够吸取并贯彻西方管理思想的企业并不占多数。

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就是构成企业的人员的思维并不能很好的契合西方管理的精神。

这种人员意识上的缺失并不是仅仅发生在员工身上,管理层甚至是企业决策者对外来管理思想的不了解或是误解也同样是公司产生各种内部管理问题的源头。

于是,部分学者和企业家开始尝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如何让西方思维融入中国文化,让本土企业能够借鉴西方经验的方法。

对于这一课题,在华本机构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家国学公益论坛上,许多儒释道的国学大师与部分房地产界的优秀企业家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探讨,碰撞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和模式。

在论坛现场,道教协会的副会长张继禹道长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如何结合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其中的许多观点得到在座许多企业家的认可。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语出《老子》第17章,这句话应该是说统治者的,大体意思是说:至高至善的掌权者,人们仿佛感觉不到其存在。

次一等的,赢得人们的亲近赞誉。

再次的,使人们畏惧害怕。

更次的,遭人们侮慢轻蔑。

张继禹道长认为企业管理上最高层次就是无为,层次一级比一级低,越来越有为,员工可能会恨你。

很多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都是从高度集权的过程中走出来的,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企业家的个人修为的成长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速度与方向。

可以说,在改革开发30年后的今天,所有成就事业的企业家不分大小都有其过人的能力和天赋。

正因为如此,很多企业家有能力在机会来临时把握住机会甚至自己创造机会。

但是,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规模的增大,业务复杂性的增强,企业人员的大量涌入,组织架构的适应性调整都不断给企业家提出新的要求,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这种要求甚至已经超出了所有企业家一个人的能力。

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无为”思想是《道德经》的精髓,也是道家学说提供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办企业,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一个基本原则。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

对企业而言,提倡“无为”就是摆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企业发展生产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社会造福,为人类服务。

首先应是“舍”,然后才是“得”。

因为“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也包括市场经济的规律,“有为”则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个“道”,就是“无为”。

那么,企业怎样才能“无为”呢?现代企业立业之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老子用水的形象和水的品格来阐述“道”的一些表现形式,借此传达“道”的一些普遍原则。

水的品格中有哪些适合于提炼为现代企业品格、上升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之“道”呢?一、利他:水利万物而流,企业利万众而立水之道是:水利万物而不争;企业之道是:企业利万众而不争则久立。

水之所以为万物所需要,是因为水能够给万物带去它们所必需的实在的利益。

如果水不能给万物带去利益,万物也就不需要它了。

因此,企业首先需要掌握的经营之道在于:怎样使企业自身成为社会和人类的普遍需要。

任何时代,立业必须立在人们最普遍、最实际、最迫切、最不可缺的利益需要上。

有些初涉商界的人士不懂得这一点,他们把立足点放在自己的利益需要上,为此,不惜使用坑、蒙、拐、骗、夺的手段,这样的企业即使短时间内看上去有一些起色,但终归久不了。

企业的位置和作用在于为公众主体创造利益,就像水使万物得到利益一样。

这才是企业的立业主道。

二、不争:立于不争而无尤,立于不争而有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个“不争”,是指水滋润了万物,却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利于自己的东西,没有私利可言又与世无争。

将“不争”用作现代企业立业的参考点,最重要的就是:立业当立于无竞争领域。

这就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回避有竞争的领域,寻找“无竞争点”;这种对“无竞争点”的寻觅与探索,就是研究万众的潜在需要。

道家无为而治理念:企业管理的智慧之道

道家无为而治理念:企业管理的智慧之道

道家无为而治理念:企业管理的智慧之道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1.简化流程,提高效率:道家主张“无为”,即不刻意强求,在执行管理时,应当尽可能简化流程,去除繁琐的环节和不必要的制度约束,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要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2.把握规律,因势利导:道家认为管理者应当了解组织发展的规律,把握市场趋势,顺应员工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战略和政策。

同时,要避免过度干预和强制推行,而是要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有所为有所不为: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不为中实现有为。

企业决策权下放并不是排斥任何管制行为,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

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

貌似无为,事实上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

4.致虚守静:企业应当明白只要有根有本,哪怕你只是一株小草,时代的风雨无论再大也不过是对你的支持和滋润。

然而如果离根离本,或者是一套假根假本,那么时代的气候无论怎样风调雨顺都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办企业也是一样自己最适合干什么要设法让自己知道不能错误地以为可有七十二变好像什么都能做那样做必然是“妄为”多多很危险。

5.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水是最柔弱的东西却能穿石滴水石穿这说明柔弱的力量是无穷的。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以柔克刚以守为攻。

综上所述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管理策略与方式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老子“道”的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老子“道”的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老子“道”的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背景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先驱者和代表人物之一。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许多关于“道”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和企业管理领域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道”的概念及其内涵“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它常常被翻译为“道”、“道路”、“原理”、“真理”等。

在《道德经》中,老子表达了自己对“道”的理解和体验,它包含以下内涵:自然、无为老子认为,自然是“道”的表现,自然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所有的事物都顺应自然而行,没有强求和人为干预。

因此,人们应该像自然一样,顺势而为,无为而治,不要过度操纵和干预事物的发展。

恬淡、涵养老子主张“恬淡为上”,认为人们应该不贪不求,保持内心的平和、温和和恬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道”的力量,才能有所领悟、有所收获。

涵养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地与“道”相通。

非对立、同一老子认为,“道”是一种最基本也最显著的存在形态,它是整个宇宙的根本精神。

事物之间不存在对立,只有存在性的差异和阶段性的视角。

万物虽然各具特点,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同一存在,都体现着“道”的本质。

“道”的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技艺、不言之教老子主张不言之教,即不要通过严厉的言辞或指令来强制管理员工,而是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和表现来示范和启示员工。

管理者要有高超的技艺和经验,从而获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让员工自发地去遵循管理者的管理方式。

以德治企、无为而治在企业管理道路中,有时候过度的干预和精心的设计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也就是说,管理者不要强迫自己的想法和方法,而是应该以德治企,在日常工作中遵循公司的信念和价值观,并用诚实、勇气、恪守承诺等品质来影响和激励员工。

非对抗、共赢老子认为,不要在企业管理中建立零和博弈的对抗关系,而是应该注重共赢,为员工和公司创造和谐、双赢的环境。

企业管理者应将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相结合,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成长奔走。

结论总之,老子“道”的理念给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多启示,如恬淡为上、无为而治、非对抗、共赢等。

道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道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道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以两篇案例为例一、主要观点1.1、《道家管理心理思想概要》的主要观点1、“无为”的管理原则“道”是道家思想之中最高的哲学范畴,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终根源。

“无为”是道或天道的一项重要属性,是指人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过程,而不是无所作为。

具体来说,在员工心理方面,“无为”能减少管理的心理阻力;在冲突管理方面,“无为”可以减少冲突;在组织管理方面,“无为”在于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避免管理者主观干扰。

2、辩证的管理谋略“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思想可帮助认识企业管理中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有”可理解为硬件设施,“无”可理解为企业中的软件,具体包括思想、精神、文化等。

“以退为进”:道家的“退”并非是坐以待毙。

退的目的在于以逸待劳,避其锋芒,然后寻求战机,一旦时机成熟,就应采取措施。

“欲夺固予”:道家举得有时候退一步可能海阔天空,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清虚自守的领导品质道家注重提高领导者品质。

慈、俭、退让是道家三宝,其中,慈、俭对后世的统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认为领导者应该具有如下品质:1)重民、爱民是道家的一贯主张2)道家主张领导者要知人,更要自知3)因时因势而变,是管理中的权变思想4)在君、臣关系的处理上,道家强调上下要相互依赖,协调一致4、注重知人的人力资源理论道家不但指出了知人的重要性,而且总结了知人的方法,比方说庄子提出了观人“九征”,讲了知人的九种方法,道家认为善于用人的领导是谦下的。

5、善用众智的决策思想决策是管理过程的关键环节。

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要保证做出正确决策,就不能不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6、把握时机的时间管理意识道家思想主张根据时势变化而行事,并且对时间的价值也有一定的论述,时间一去不复返,事情的成功在于适时而作。

1.2《简析<老子>管理思想的战略性思维及其时代意义》道家思想在企业战略管理层面上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的“上善若水”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水利万物而不争,企业利万众而有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我们这颗星球上如果没有了水,会是什么境况?没有水,这个星球也就死了;没有花草树木和粮食,也没有飞禽走兽,没有人类,这颗地球只能说是一块大石头。

光有天,没有水,不行;光有地,没有水,不行;又有天又有地,但是没有水,还是不行。

你看水的这一品格有多伟大。

有什么东西能与之相比呢?然而,水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索取,什么也都一无所求,没有自己的利益可言,利益万物而又与世无争。

这就更是伟大了。

不仅如此,看看水所处的位置吧,所谓“水往低处流”,它总是自甘于处卑下的位置,“处众人之所恶”。

老子对水的这些品格的评价是“几於道”。

为什么只叫做“几於道”呢?老子认为水的这些品格几乎就是“道”,但它本身不是“道”,然而它是道的表现,传达着“道”所包含的精神和法则。

人们通过对水的这些品质的学习和领悟,接近“道”的精神实质;用“水”这种人人均可观察体会的公开的自然现象,启发人们通过类似修炼“水观”的途径,去悟“道”之本身,最终获得“道”指引,成就道德人生。

那么,水的这些“几於道”的品质,对我们当今企业经营是否还具有指导意义或启发性呢?我认为是当然有的。

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这个过渡时期,我认为现代企业完全有必要借古人智慧之镜,修炼一下“水观”,借以明白掌握企业经营之道。

所谓修“水观”不过是一种便捷的提法,意思是时常观想一下水的各种品格,领悟水的品格中包含的精神实质,吸取当中“道”的养分,把它们转化成企业的品格、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经营发展之“道”。

水的品格中有哪些适合于提炼为现代企业品格、上升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之“道”呢?下面我将要浅谈一下。

(1)“上善若水”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利他:水利万物而流,企业利万众而立水的利益不在自己而在万物。

“水善利万物”。

“万物”都从水那里得到利益。

因而万物都离不开水,万物都需要水,万物都不能没有水。

这种“万物受益”与水的“利他”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现代企业的借鉴。

正如万物都离不开水一样,如果你的企业对社会、对公众确有实在的利益之处,那么,社会和公众也就离不开你的企业,需要你的企业存在下去。

水“利养万物”的品格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立业要立在公众的利益需要上。

这个启迪也带来一些实际的课题,即搞清楚公众的利益需要有哪些,这些需要当中哪些已被满足,哪些尚未满足,哪些还没有被企业界注意到等等。

在搞清楚这些之后,我们才可能把我们正确的“立业点”落实到现实当中,真正介入“道的运行”。

当然,在正式介入之前,我们还得弄清楚,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措施,凭借什么样的具体能力,去实现满足公众利益需要的愿望。

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能力,就得着手组织这些能力;如果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方式,就得制造相应的方式;如果我们没有现成的手段措施,我们就得推敲研究制订出可行的、有力、有效的措施。

2.要使我们的企业成为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就像水是万物的需要一样。

这个意思说得简单点,就是要使我们的企业成为对社会、对公众有用的和有利的东西。

二、不争:立于不争而无尤,立于不争而有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有一句,说的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如果我们的立业点选在“无竞争点”上,情形就会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回避有竞争的领域,寻找“无竞争点”;这种对“无竞争点”的寻觅与探索,就是研究万众的潜在需要。

这种需要是未被满足的需要,因而是具有立业价值的需要,是真需要。

由于还没有别的企业向人们输送他们所需要的利益,因此,也就还没有竞争。

人人都可以推想,这样的立业将是顺利的,因为社会万众需要,而且又没有竞争摩擦,阻力较小,接受较快。

并且,这样的立业,为社会和公众创造的才是真利益(不是可有可无的利益,而是急迫需要的利益)。

很多人们眼中“一帆风顺”的企业,其成功之处,大抵都包含了“立于不争”的奥秘。

他们同时印证了老子《道德经》中另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争”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立业当立于无竞争领域,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企业才可以安安然然地尽其“企业的天职”,利于万众。

或者说: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三、居下有了成绩不骄傲,不居功,不沾沾自喜,不炫耀,始终自省自己还有哪些不是、哪些缺点、哪些与社会发展不符合的,然后加以改正,始终居下地自省自责,对任何人、任何事物均是大有益处;相反,攀高,形成头大脚小,基础不牢,云里雾里,不知所以,一旦跌下来,会粉身碎骨,自取灭亡;居下就是遇上挫折,跌下后,能不伤筋骨的立起来。

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上,水无论在哪里,都总是甘居最低下之处。

容污纳垢,包容一切而不言不语。

时时处处,总想把高一点的地盘让出来,自己甘处卑下。

在“众人之所恶”处,恰恰是水自甘谦居的位置之所在。

水的谦下品质如路标的作用,它告诉人们往这边走或是往那边走。

这一点确实具有意义:一来,众人不愿涉足的区域,更有可能是无竞争的区域,易于找到立业点,而且是立业的“无竞争点”;二来,众人不愿干的事情,总得有人干,这种局面中一定包含着许多对我们的需要和召唤,而这些潜伏着没有人去管、没有人去设法满足的利益需要,恰恰是我们立业的根本点,是企业立业求之不得的东西;三来,众人都不愿干的事业,你把它干起来而且干成了的话,其功德无量,自然易于从社稷苍生那里获得支持和回报,利于立起长久的大业。

水的谦下品质,对企业之道的启示要甘于在人们不愿着手处立业,要甘于在人们挂不上眼的卑微处立业,要甘于从低处着眼,甘于从“众人之所恶”处着眼。

这样才容易找到利益万众的途径,才不至于在竞争得眼花缭乱、心烦意乱的“高处”迷路,才有利于履行企业的天职,为人民服务。

四、忍让.融通.知迂回.无损:流畅的立业之道水无论流向哪里,遇到阻力则自行谦让:正面流不过去就向左面,左面流不过去又向右面,每一面都流不过去时,就停下来,积蓄自己,再等待时机的变化以及各种条件变化,等到自身条件或外部条件成熟,又涓涓不断地开始新的历程。

水的这些特点,相当于承认客观条件的相对合理性,并予以尊重,不强求外部条件来迎合自己,而是自己调整自己去适合于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所以,我们这里讲的忍让,还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忍让,不是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那种忍让,而是尊重客观而又不放弃主观追求,旨在谋求自己去适应客观规律的那种忍让。

是对天地间万事万物及其大道有所觉悟之后,才拥有的十分通融、十分通融的一种立身处世态度。

这里面也包含着任何事情都不去强求的"无为"精神。

水虽然没有眼睛,没有耳朵,却总是能在大千世界里找到自己最正确的位置。

这就是“让”、“不争”、“不强求”带来的利益。

我们企业的立业过程,为什么不从水的这些启示中去获得一种深刻的觉悟呢?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像水那样懂得忍让、顺应、融能、迂回的话,我相信,我们立即就能找到我们现在的位置,然后顺流而下,进入未来的位置。

因为忍让、融通、迂回带来的恰恰是无阻无碍。

虽然有时看上去路子是弯的,但毕竟是一派活跃的流畅,是对天地万物、对各种客观规律的最融洽的顺应。

水的这种“美德”对企业道路的的启示不可强而为之,一切要从主客观条件上去讲究顺应,而且,主要是尊重客观,调整主观。

五、流水不腐,本性不变水是活的。

流水不腐。

这是水的又一美德。

这一美德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寻找新的立业点,不断地更新为社会服务的方式,不断地寻找"造福人类"的新的途径、新的路子。

像水那样在从容不迫的“无为”中始终保持流动的活力。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因为“水利养万物”是在流动中实现的。

死水难济万物,而且水性本不死。

而企业呢?企业要能利益万众,这也不是在一个点上就能办到的。

再说,水正因为在流动中,所以才保持了自身的活性,不致腐坏。

企业也一样,在立业中发展,在发展中立业;不断地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以顺应的姿态,于流变中保持自身活力。

这其中只有一点是不可变的,那就是始终坚持以“造福人类,服务社会”为企业自己的本性。

就不像水不能放弃了“水往低处流”的本性一样。

企业以其本性的“不变”对应主客观条件的“万变”,这样就能一路流畅,融融通达而又不脱离"道"的轨迹。

水的这种“美德”给我们带来的的启示企业应当坚守“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和“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以此为真正的导向,才能在风云万变中沿着不变的本性发展、壮大。

这样,既稳定,又健康,又合符道的精神和法则,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康庄大道”。

六、柔能克刚,柔比刚好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意思是说: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也没有什么能够替代水。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上讲:“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即:表面坚强的东西,已经是失去了生机的东西,而柔弱的东西则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就人生而言,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要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就企业而言,就是要尊重客观、尊重社会、尊重各行各业,把自身的位置摆提低一些,能让的都要让,要充分明白迂回、委曲的妙用,要尽一切可能回避竞争,要体现出企业的“柔”性,不要将自身目标强求于天下,而要将天下的目标加之于自己,要安安心心做弱者,做服从者、顺应者,让社会和公众的意志来摆布自己,满足于公众意志给自身留下的位置等等。

水的“柔弱之道”对我们管理的启迪。

要用水的形象来指导自己,处柔弱,处忍让,处流动,处卑下,处迂回,处融通,在一派柔弱之中,得以流畅,充满活力,这才是具备了真正的力量,一种活的力量。

从中领悟的“柔弱之道”。

它也是企业的立业之道和发展之道。

企业的柔弱之道,不是说它软弱可欺,而是说它柔顺、通达、善于顺应、没有死板的自我意志,以主客观的融洽与吻合为尚,能发挥出“无为”的作用,能在流畅的顺应过程中保持的发挥真正的活力;那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活力,而且是一种有道的活力。

(2)松下的经营理念——水的化身1、低价位的产品经销“自来水哲学”——无争,居下松下公司的创立者——松下幸之助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企业家,他的经营哲学在日本企业界备受推崇。

他认为:“我们都是站在经营者立场上的人,我感到所谓经营是具有非常高的运动性的,而且是活的综合艺术。

所谓经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是非常有深度的。

”松下幸之助经营思想的精华之一,是产品经销的“自来水哲学”。

这一思想不仅指导松下公司讯速地发展起来,从一个生产小商品的作坊发展为世界著名的大型国际企业;而且这一经营思想被许多日本企业所接受,成为日本企业占领全球市场的有效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