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晓东

合集下载

测绘的课程设计

测绘的课程设计

测绘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测绘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统、方向辨别等基础知识。

2. 学生能运用测绘工具进行实地测量,并准确记录数据。

3. 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测绘中的应用,并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简单操作。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使用测绘工具(如尺子、指南针、测距仪等)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实地测量任务。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图上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操作,能进行简单的地图制作和数据查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测绘学科的兴趣,认识到测绘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保护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绘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善于合作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测绘基础知识:- 地图的基本概念- 比例尺、坐标系统、方向辨别- 地图的分类及用途2. 实地测量方法:- 测量工具的使用(尺子、指南针、测距仪等)- 实地测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3.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GIS基本概念及功能- GIS软件的简单操作- 利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与数据分析4.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测绘基础知识学习- 第二周:实地测量方法及实践- 第三周:GIS基本概念及简单操作- 第四周:综合实践,小组合作完成地图制作与分析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章节:- 《小学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图的学问”- 《小学地理》六年级下册第六章“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综合分析。

测绘实训课程设计

测绘实训课程设计

测绘实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测绘的基本概念,包括地图比例尺、坐标系统、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测绘工具进行实地测量,并准确记录数据。

3.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读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注记,理解地图的制作过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常见的测绘工具,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进行基本的测量工作。

2. 学生能够运用测绘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绘制出相应的地图。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测绘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和测绘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树立集体荣誉感。

3. 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测绘实训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测绘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测绘工具和软件的使用相对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通过案例教学、实地操作和项目实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测绘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地理信息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以可衡量的具体学习成果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测绘基本概念:包括地图比例尺、坐标系统、测量误差与精度、地图投影等基础理论知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绘基本知识2. 测绘工具与使用方法:介绍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见测绘工具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绘工具与仪器3. 实地测量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操作,包括测角、测距、测高程等,并掌握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实地测量操作4. 地图绘制与解读:学习地图绘制的基本方法,掌握地图符号、注记的使用,能解读各类地图。

测绘有哪些课程设计

测绘有哪些课程设计

测绘有哪些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测绘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测绘仪器的使用。

2. 使学生掌握地图制图、地形测绘、遥感应用等基本技能。

3. 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绘仪器进行实地测量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2.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测绘数据、编制地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测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绘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地理空间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团队合作,遵守测绘职业道德。

3. 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认识到测绘成果在国防、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测绘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测绘基本概念:介绍测绘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测绘学基础》第一章内容列举:测绘的基本任务、测绘学科的发展历程等。

2. 测绘仪器与工具:学习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测绘学基础》第二章内容列举:各类测绘仪器的操作技巧、维护保养等。

3. 地图制图与地形测绘:掌握地图符号、比例尺、坐标系等基本知识,学习地图编制和地形测绘方法。

教材章节:《地图制图与地形测绘》第三章内容列举:地图投影、地形图绘制、地形测绘方法等。

4. 遥感技术与应用: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习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应用。

教材章节:《遥感原理与应用》第四章内容列举:遥感传感器、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应用领域等。

5. 现代测绘技术:学习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雷达(LiDAR)等现代测绘技术。

测绘工学基础课程设计

测绘工学基础课程设计

测绘工学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测绘工学基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测绘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对测绘学科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测绘工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3.熟悉测绘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4.能够进行基本的测绘操作,如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等。

5.能够运用测绘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6.具备一定的工程测量和地图制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测绘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对测绘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注重实际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绘学的基本概念、测绘仪器、测量原理和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工程测量和地图制图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测绘学的基本概念:介绍测绘学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测绘仪器:介绍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测量原理和方法:讲解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基本测量原理和方法。

4.数据处理和分析:介绍测绘数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误差计算、数据平差等。

5.工程测量:讲解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等。

6.地图制图:介绍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图投影、地图编绘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测绘工学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出版的测绘工学基础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测绘学基础教案

测绘学基础教案

.象限角象限角是指直线与基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用R表示。

用象限角定向时,要注明角度的大小和它所在的象限;.正反方位角测绘工作中的直线具有方向性,通常以前进方向为正方向。

αBA=αAB+180°二、地面点坐标测算原理x3=x2+ S2.3cosα2.3y=y+ S sinα第三节 地球表面曲率对测绘工作的影响一、水准面的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233RS θ=∆ 或231⎪⎭⎫ ⎝⎛=∆R S SS 一般取取R=6371km结论:在半径为10km 的范围内(面积约300km2),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距离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二、水准面曲率对高差的影响结论: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即使在很短的距离也必须加以考虑 以内的多边形,地球曲率对水平角的影响只有在最精密的测量中才需考虑,一般的测量中是不必考虑的。

先在地面上适当位置测定A、B两点的坐标,依其坐标值将其展绘到图纸上。

再据此测定1、2、3点的位置,依此类推,在逐个控制点上测绘其它地物。

至于地貌的测绘,可依据已知点的高程测定一系列高度变化处的高程,最后绘出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根据上图进行讲解。

二、地形图的比例尺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分为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㈠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一般取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形式表示。

设图上一段直线长度㈢比例尺精度一般认为,人们用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为0.1mm,因此用手工绘图或在图上度量时,就只能达到图上0.1mm的准确程度。

故称相当于图上0.1mm∑=+=+=ni i AB h h 1AABHHH第二节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测量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仪按其精度分为DS 05、DS 1、DS 3和DS 10四个级别。

消除视差的方法如下:先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然后转动物水准测量时,为水十分清晰;上、下如果目标像与十字丝之间已无相对移动,则视差已消除;否则,重新进行物镜调焦,直至两者无相对移为了置平仪器,必须用水准器。

测绘基础内科大课程设计

测绘基础内科大课程设计

测绘基础内科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测绘基础内科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测绘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测绘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地图投影、测量原理、地形图绘制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测绘仪器和软件,如全站仪、GPS、CAD等,进行基本的测绘操作和数据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测绘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测绘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绘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具体安排如下:1.地图投影:介绍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

2.测量原理:讲解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等。

3.地形图绘制:介绍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和绘制方法,如等高线绘制、地形标注等。

4.测绘仪器和软件:教授测绘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如全站仪、GPS等,以及测绘软件的操作技巧,如CAD、MapGIS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测绘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测绘学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测绘仪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测绘学科教材,如《测绘学概论》、《地形图测量学》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测绘学科参考书籍,如《现代测绘技术》、《测绘工程概论》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测绘课程设计

测绘课程设计

测绘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测绘的基本概念,掌握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比例尺、方位角、高程等基本测绘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测量中。

3. 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使用测绘工具进行实地测量的能力,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方位角、高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GIS软件处理和分析测绘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测绘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国家版图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地理观念。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测绘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测绘基本概念:介绍测绘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2. 测绘工具的使用:讲解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绘工具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3. 比例尺、方位角与高程:阐述比例尺的概念、分类和换算方法;介绍方位角的测定方法;讲解高程测量原理及方法。

4. 实地测量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实地测量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GIS的基本原理、功能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测绘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第二课时:测绘工具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第三课时:比例尺、方位角与高程测量第四课时:实地测量操作(分组实践)第五课时:GIS基本原理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系统性地安排了测绘学科的核心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测绘技能和地理信息素养。

测绘基础内科大课程设计

测绘基础内科大课程设计

测绘基础内科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如尺、测距仪、全站仪等,进行基本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3. 掌握地图绘制的基本技巧,能运用比例尺、图例等地图要素编制简单的地图。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小范围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简单地图的绘制。

2. 培养学生运用测绘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校园平面图的测绘。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复杂的测绘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绘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空间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责任感,使其在测绘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

4. 强化环保意识,让学生在测绘活动中关注并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本课程针对内科大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测绘技能和地理信息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测绘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测绘学基本概念:介绍测绘学定义、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测绘学的基本情况。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绘学概述2. 测量工具的使用:学习各类测量工具(尺、测距仪、全站仪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量工具与仪器3. 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掌握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如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理信息数据采集4. 地图绘制技巧:学习地图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地图要素的绘制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图绘制与编制5. 测绘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绘操作,包括校园平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测绘实践6. 测绘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测绘案例,让学生了解测绘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六章 测绘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安排,共计6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教材的相关章节。

测绘基础科学教案模板范文

测绘基础科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一教材:《测绘基础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测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测绘科学的兴趣,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 测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测绘的基本方法和仪器。

教学难点:1. 测绘误差的产生和改正。

2. 测绘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测绘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2. 实验场地或模拟实验软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测绘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提问:什么是测绘?测绘在现代社会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测绘的基本概念- 解释测绘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 介绍测绘的分类和范围。

2. 测绘的基本原理- 讲解测量的基本原理,如三角测量、水准测量、GPS测量等。

- 分析测绘误差的来源和产生原因。

3. 测绘的基本方法- 介绍水准测量、经纬仪测量、全站仪测量等基本方法。

- 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三、实验演示1. 教师演示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仪器,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功能。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测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测绘科学。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测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测绘学的理解和认识。

二、讲授新课1. 测绘误差的产生和改正- 讲解测绘误差的类型、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 介绍误差的改正方法和精度评定。

2. 测绘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详细讲解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介绍仪器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使用测绘仪器进行实际测量。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测绘误差的产生和改正、测绘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测绘学基础》授课计划

《测绘学基础》授课计划

《测绘学基础》授课计划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了解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授课内容1. 测绘学概述测绘学的定义和范围测绘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 坐标系和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的定义和演变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3. 测量仪器和工具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基本测量仪器的介绍和使用方法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数字测图技术和软件的应用4. 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水平角、竖直角、天顶距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5. 地形图测绘和应用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地形图的应用和基本分析6. 现代测绘技术应用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和操作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测绘领域的应用遥感(RS)技术在环境监测和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应用三、授课方式和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方法包括:PPT演示、视频播放、实物展示、课堂讨论、小组汇报等。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

平时作业要求按时完成,质量较高;课堂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小组讨论成果要求有明确的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时间和地点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

地点为学校指定的教室。

具体时间和地点将在课前通知学生。

六、注意事项1. 学生应按时参加每一次课堂学习,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

2. 学生应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学生应准备好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以便在实践教学中能够顺利完成相关任务。

测绘基础科学教案设计模板

测绘基础科学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测绘基础科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测绘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2)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了解测绘仪器的种类和基本操作;(4)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投影、比例尺和方向。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测绘仪器的操作;(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测绘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的学习态度;(3)使学生认识到测绘科学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测绘仪器的种类和基本操作;3. 地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测量误差的纠正方法;2. 地图投影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测绘学吗?测绘学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测绘科学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1. 测绘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2.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测绘仪器的种类和基本操作;4. 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投影、比例尺和方向。

三、实验演示1. 演示测绘仪器的操作;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四、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测量误差的纠正方法;2. 分组讨论地图投影的选择和应用。

五、实例分析1.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测绘科学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测绘科学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2. 收集有关测绘科学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

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

《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目录1.设计的任务及目的 (2)2.测区的概况 (2)3.施工进度计划表 (3)4.图根控制网的布设 (3)4.1平面图根控制网布设 (3)4.1.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3)①方案一:布设闭合导线控制网 (5)附录一:首级闭合导线控制网..........................................5-1②方案二:布设附合导线控制网 (7)附录二:首级附合导线控制网..........................................7-14.1.2首级控制点布网形式的选择 (8)4.1.3二级加密控制点的推算 (8)4.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8)5.分幅和编号(附录三).............................................9-16.附录四:二级加密控制点的布设 (9)7.测图方法 (9)方案一:小平板 + 经纬仪测图 (9)方案二:全站仪全野外数据采集 (11)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比较 (13)8.经费预算 (14)9.课程设计总结 (15)10.附录五:内**西校区平面图(最新)1.设计的任务及目的任务:作**校园平面图的测图的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实习是在完成《测绘学基础》理论学习和地形测量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对本专业的理论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测量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本专业一般测量问题的能力。

并且,通过对所学知识系统的复习和巩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程序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遇到专业性的测量问题时,合理的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测区的概况地形:我们实习的测区也就是我们的学校,内**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

她始建于 1956 年,最初为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高校,1999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 年更名为内**。

测绘基础课程设计

测绘基础课程设计

测绘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绘基础知识,理解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现代测绘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地图阅读与绘制的基本技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绘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测绘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测绘科学,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2. 增强学生对国家领土、地图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测绘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测绘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对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测绘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测绘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测绘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测绘的基本原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绘概述2. 测绘工具与仪器:介绍常见的测绘工具和仪器,如皮尺、钢尺、水准仪、全站仪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绘工具与仪器3. 测量方法:学习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等基本测量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测量方法4. 地图制图:掌握地图的基本元素、比例尺、图例等,学习地图绘制和阅读技巧。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图制图5. 现代测绘技术:介绍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激光扫描等现代测绘技术。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现代测绘技术6. 测绘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测量校园地形、绘制校园平面图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测绘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测绘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测绘工具与仪器第三周:测量方法第四周:地图制图第五周:现代测绘技术第六周:测绘实践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系统讲解测绘基本概念、原理、工具仪器及测量方法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测绘的课程设计

测绘的课程设计

测绘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测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测绘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了解测绘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掌握测绘常用的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熟悉测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4.了解测绘在工程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5.能够使用测绘仪器进行基本的数据采集;6.能够运用测绘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7.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测绘项目设计和管理;8.能够对测绘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测绘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对测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绘基本概念、测绘仪器与工具、测绘数据采集与处理、测绘应用四个方面。

1.测绘基本概念:介绍测绘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测绘仪器与工具:介绍测绘常用的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测绘数据采集与处理:讲解测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4.测绘应用:介绍测绘在工程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测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测绘在工程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测绘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测绘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测绘所需的仪器和工具,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测绘学基础教学设计

测绘学基础教学设计

测绘学基础教学设计前言测绘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学科,涉及到测量、地图制图、空间数据处理等方面,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

因此,测绘学的基础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测绘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测绘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测量及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2.掌握常见的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3.理解地理坐标系统及其相关知识;4.理解地图的制图原理及其相关知识;5.掌握基本的地形分析方法。

能力目标1.具备使用测量器具进行测量的基本能力;2.具备使用GPS等定位工具进行测量的基本能力;3.具备制作简单地图的能力;4.具备使用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图制作和地形分析的能力;5.具备进行地形分析和规划的基本能力。

态度目标1.具备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2.具备团队协作和学习的态度;3.具备实践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教学内容第一章:测量基础1.测量的定义和分类;2.测量误差的概念和种类;3.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4.GPS定位原理和使用方法。

第二章:地理坐标系统1.坐标系的概念和种类;2.大地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的概念和转换方法;3.坐标的表示方法和坐标变换。

第三章:地图制图原理1.地图制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坐标系统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3.地图尺度和地图符号的设计和应用;4.地图的编制和制作技术。

第四章:地形分析方法1.地形要素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技术;2.地形剖面和地形图的制作;3.地形分析在规划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测量、地理坐标系统、地图制图和地形分析等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阐述,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GPS定位、地图制作和地形分析等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外学习通过布置作业、阅读材料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测绘学基础》封皮、目录及参考书

《测绘学基础》封皮、目录及参考书

测绘学基础高平和编写长春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学院测绘工程教研室二00七年八月《测绘学基础》教案目录《测绘学基础》教案编写主要参考书一、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2、《城市测量规范》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5、《国家三角测量规范》6、《国家水准测量规范》7、《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8、《大地天文测量规范》9、《加密重力测量规范》10、《地籍测绘规范》11、《精密工程测量规范》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规范》13、《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规范》14、《地形图编绘规范》(1:25000、1:50000)15、《地籍图图式》16、《地形图图式》(1:500、1:1000、1:2000)17、《省、地、县地图图式》1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19、《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和图式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20、《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21、《地图制印规范》22、《城镇地籍调查规程》2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24、《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2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26、《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2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2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9、《地质勘察测量规范》30、《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31、《地形图用色》32、《地形图图式》(1:5000、1:10000)33、《油气田工程测量技术规程》34、《测绘仪器防霉、防雾、防锈》3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6、《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37、《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38、《三角测量电子记录规定》39、《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40、《导线测量电子记录规定》4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4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4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44、《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45、《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46、《地图符号库建立的基本规定》4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4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49、《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50、《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51、《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52、《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一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5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5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栅格地图》55、《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5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57、《光电测距仪检定规范》58、《因瓦水准尺检定技术规程》59、《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60、《水准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61、《光学经纬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62、《平板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63、《坐标格网尺》(计量检定规程,行业标准)64、《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二、名词术语1、《测绘学名词》2、《测绘基本术语》3、《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4、《大地测量术语》5、《地图学术语》6、《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7、《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8、《公路工程名词术语》三、辞典1、《测绘辞典》2、《英汉测绘辞典》四、百科全书1、《中国大百科全书》(固体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分卷)2、《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五、手册1、《城市测量手册》2、《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手册》3、《公路施工测量手册》4、《工程测量平差计算手册》5、《控制测量计算手册》。

测绘技术的课程设计

测绘技术的课程设计

测绘技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测绘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地理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和地图比例尺等基本知识。

3. 学生能了解现代测绘技术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测量,并准确记录数据。

2. 学生能运用地图比例尺、坐标系统等知识,绘制简单的地图。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测绘技术产生兴趣,认识到其在社会发展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准确性。

3. 学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测量、地图绘制等活动,掌握测绘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测绘技术基础知识:- 测绘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地理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 地图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 常用测绘工具的使用:- 水平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结构及功能- 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 实地测量与地图绘制:- 实地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地图绘制的原理和技巧- 测量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4. 现代测绘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等现代测绘技术简介- 测绘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实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测绘技术基础知识第二课时:常用测绘工具的使用第三课时:实地测量与地图绘制第四课时:现代测绘技术及其应用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测绘与地图”章节相关,涵盖了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测绘技术学习路径。

测绘实训课程设计

测绘实训课程设计

测绘实训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测绘实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测绘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测绘工具,具备初步的测绘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理解测绘的基本概念,掌握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测绘工具的使用。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需要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测绘任务,能够正确使用测绘工具,具备基本的测绘技能。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能够认识到测绘在工程和科研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测绘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绘原理、测绘方法和测绘工具的使用。

具体包括:测绘的基本概念,测绘的基本原理,测绘方法,测绘工具的使用,实际测绘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讲解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讨论法用于讨论测绘中的实际问题,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测绘案例,实验法用于实际操作测绘工具。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用《测绘学基础》作为主教材,同时辅以《测绘实训指导书》进行实际操作指导。

参考书方面,将推荐《现代测绘技术》等书籍。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准备测绘原理和方法的PPT,以及测绘工具的使用视频等。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测绘工具,以及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取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占课程总评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团队协作等;作业将占课程总评的30%,通过定期布置测绘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期中将占课程总评的20%,采取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期末将占课程总评的20%,以实践操作考试为主,考察学生对测绘工具的熟练程度和测绘任务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教学,第二阶段为实践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科技大学《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学院: 矿业工程学院专业: 测绘工程指导老师: 董红娟姓名: 杨晓东学号: 1072143238日期: 10.15—10.28目录1.设计的任务及目的 (2)2.测区的概况 (2)3.施工进度计划表 (3)4.图根控制网的布设 (3)4.1平面图根控制网布设 (3)4.1.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3)①方案一:布设闭合导线控制网 (5)附录一:首级闭合导线控制网..........................................5-1②方案二:布设附合导线控制网 (7)附录二:首级附合导线控制网..........................................7-14.1.2首级控制点布网形式的选择 (8)4.1.3二级加密控制点的推算 (8)4.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8)5.分幅和编号(附录三).............................................9-16.附录四:二级加密控制点的布设 (9)7.测图方法 (9)方案一:小平板 + 经纬仪测图 (9)方案二:全站仪全野外数据采集 (11)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比较 (13)8.经费预算 (14)9.课程设计总结 (15)10.附录五:内蒙古科技大学西校区平面图(最新)1.设计的任务及目的任务:作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的测图的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实习是在完成《测绘学基础》理论学习和地形测量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对本专业的理论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测量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本专业一般测量问题的能力。

并且,通过对所学知识系统的复习和巩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程序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遇到专业性的测量问题时,合理的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测区的概况地形:我们实习的测区也就是我们的学校,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

她始建于 1956 年,最初为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高校,1999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 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

其位于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7号,离包头火车站大约一公里的地方,目前,学校占地 121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65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 31 万平方米。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约 5.8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03 亿元。

教学试验设施完备,各类体育运动设施齐全,校园网络系统运行可靠、利用率高,基于网络管理平台控制的多媒体教室应用效果好,现代化的图书馆初步实现了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网上资源馆藏化,馆藏各类图书总数 204 万册,面向全体师生开通了学术期刊文献等多个专向检索服务系统。

学校地势平坦,建筑物比较规整,部分建筑正在装修可能无法测定,但总体测图难度不大。

气候: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

包头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09度50分至111度25分、北纬41度20分至42度40分,面积为27691平方公里。

这里气候干旱,常年少雨,一到春秋季节,这里黄沙漫天,使人窒息,种的草必须天天浇水,并且这里常年不缺风。

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山峰平均海拔 2000 米,最高峰海拔 2324 米。

全市由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

黄河流经包头市境内 214 公里,公路、铁路两桥并行飞架黄河南北。

包头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进度计划表内容时间1天查阅原有测量资料,实地勘察测区,熟悉测区地理概况根据图根平面控制网的布网设计进行2天首级图根控制测量(内业和外业)二级加密图根控制点测量(内业和外业)2天测绘前的准备工作1天碎步测量5天地形图拼接、检查、整饰1天4.图根控制网的布设4.1平面图根控制网布设4.1.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1、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选择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确定,宜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

根据我们测区所处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在小测区范围内不至于产生超限的投影长度变形,因此,小组讨论决定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2、导线的布设1)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测量精度应符合国家的相关限差规定。

3、导线布设形式1)闭合导线:从一个已知边的一个点出发,最后仍回到这个已知点上。

2)附合导线:由一个已知边的一个已知点出发,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边的一个已知点上。

4、首级图根控制点的选择1)便于测角、量边,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3)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应在1.3m以上4)便于地形测绘,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易于扩展、土层坚实、易于排水的地方5)边长适宜,各导线边长最好大致相等,并尽量避免由短边突然转到长边,短边应尽量的少,以减少对测角精度的影响6)图根控制点的密度要求测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图根点密度(点/km2)15051555、建立标志6、测角经纬仪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导线的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附合导线一般观测左角,但闭合导线观测内角。

图根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应采用不低于DJ6型经纬仪,观测一个测回,两个半测回之间的观测值的差数,不得超过40‡。

在每站观测工作结束前,需当声进行检查计算,若发现观测结果超限或有错误时,应立即重新观测,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迁站。

7、量边导线边长可使用经过检验的30m或50m钢尺进行往返丈量,往返测量的较差率在一般地区应不大于1/2000,量距困难地区应不大于1/1000。

如果较差凝滞满足要求,则取往返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边长测量的结果。

如果观测的是两点间的斜距,还应将其换算成平距。

导线边长也可用电磁波测距仪观测,如果测量的是斜距,则应观测垂直角,以进行倾斜改正。

8、导线测量记录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要求端正、清楚,不能涂改。

9、经纬仪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案一:布设闭合导线控制网闭合导线坐标计算方法: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根据平面几何学,n边形内角和的理论值应为(n-2)³180°。

但由于观测条件的限制,观测角不可避免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和不等于理论值,从而产生角度闭合差:fβ=∑β测-∑β理=∑β测―(n―2)³180°对于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容=±40‡√n,其中n为测站数。

只有当fβ≤fβ容时,才可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给各个观测角,得到改正后的角度值。

改正后的内角和应与理论值相等,以作计算校核。

2)推算坐标方位角沿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称左角,右侧的称右角。

根据超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内角按下列公式推算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α前=α后﹢β左-180°(适用于测左角)α前=α后-β左-180°(适用于测右角)推算过程中必须注意:如果算出的α前≥360°时,则应减去360°;如果α前<0°时,则应加360°;最后推算出的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应与原有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值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3)坐标增量的计算坐标增量是相邻两点坐标的差值,也是一个线段在坐标轴上的投影长度。

其中坐标增量的计算为:△X AB=X B-X A=l AB cosαAB△X AB=y B-y A=l AB sinαAB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由于测角、量边的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而产生的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与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f x=∑△x测-∑△x理=∑△x测f y=∑△y测-∑△y理=∑△y测导线全长闭合差为: f=√(f2x+f2y)导线测量精度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表示,即:K=f/∑l,式中∑l为导线全长,m。

经纬仪导线测量应满足精度要求:一般地区的导线全长闭合差不大于1/2000,量距困难地区不大于1/1000。

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进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分配。

坐标增量闭合差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进行分配,则第i测段坐标增量改正数为:Vxi=-(f x/∑l)²l i , Vyi=-(f y/∑l)²l i分配后所得改正数应满足:∑Vxi=- f x, Vyi=- f y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Xi改=△Xi+Vxi ,△Yi改=△yi+Vyi5)坐标计算根据已知点坐标和各测段改正扣的坐标增量逐点推算各点坐标,最终推算的已知点坐标应与已知坐标相等,以作检核。

X前=X后+△X改, y前=y后+△y改方案二:布设附合导线控制网附合导线坐标计算方法: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如上图附合导线形式图,依据实际测量转折角所推算最后一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为:α†EF=αBA+n²180°+∑β左式中,∑β左为未改正的观测左角和由因得到推算所得方位角与已知方位角不一致而产生的角度闭合差fβ=α†EF-αEF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角度闭合差分配后,根据起始边坐标方位角αBA和改正后的角度值,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最后推算的EF边坐标方位角α†EF应与已知方位角相同,作为计算过程的检核。

3)坐标增量的计算根据各导线边的连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坐标增量,其计算方法与闭合导线相同。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理论上,△x理=X终-X起△y理=y终-y起实际测量中产生坐标增量闭合差f x和f yf x=∑△x测-∑△x理f y=∑△y测-∑△y理5)计算坐标坐标增量闭合差分配后,根据起始边一高级控制点的坐标,以及改正后的坐标增量,按照与闭合导线计算相同的方法,逐点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最后计算的附合边高级控制点的坐标应与已知坐标相同,以此作为计算检核。

4.1.2首级控制点布网形式的选择首级控制点布网形式的选择:我们所测范围,建筑物密集,树木较多,相邻两点间的通视受到影响,使得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受到限制。

对于附合导线网,需要布设的点并不比布设闭合导线少,而且导线较长,降低了精度;因此,经讨论,首级控制点的布设采用闭合导线的形式。

4.1.3二级加密控制点的推算①前方交会方法如图所示,通过两已知控制点加密出一个二级控制点P的计算公式为:②利用首级控制点,布设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进行二级加密控制点的推算两方法的对比:根据我们所在测区范围的实际情况,建筑物密集,树木较多,前方交会法需要三个已知点与加密点通视,才能完成推算和检核过程,显然,此方法不是最优的加密方法,因此,经过讨论,通过布设闭合导线的方法来加密二级控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