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内控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绿茶等级理化指标

绿茶等级理化指标

绿茶等级理化指标绿茶,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在茶叶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为了对绿茶的品质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通常会依据一定的理化指标来划分其等级。

本文将详细阐述绿茶等级的理化指标,以便读者对绿茶的品质评估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一、绿茶等级概述绿茶的等级划分主要基于茶叶的外观、香气、口感和理化成分等多个方面。

一般来说,绿茶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多个等级,其中特级绿茶品质最优,价格也相对较高。

各级绿茶在理化指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茶叶的生长环境、加工工艺和贮存条件等因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二、绿茶等级理化指标1.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绿茶等级理化指标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茶叶中的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导致茶叶发霉变质,影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因此,在绿茶等级划分中,水分含量通常被作为一个关键指标。

一般来说,特级绿茶的水分含量要求最低,一级、二级、三级绿茶的水分含量逐渐升高,但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2. 灰分含量灰分含量是指茶叶在燃烧后所剩余的无机物质。

灰分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茶叶的洁净程度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状况。

在绿茶等级划分中,灰分含量通常被视为一个限制性指标。

特级绿茶的灰分含量要求最低,随着等级的降低,灰分含量的要求也逐渐放宽。

3. 粉末和碎茶含量粉末和碎茶含量是影响绿茶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

粉末和碎茶含量过高,不仅影响茶叶的整体美观度,还可能影响茶叶的冲泡效果。

因此,在绿茶等级划分中,粉末和碎茶含量也被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特级绿茶的粉末和碎茶含量要求最低,随着等级的降低,粉末和碎茶含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4. 总茶多酚含量总茶多酚是绿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总茶多酚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绿茶的口感和保健功能。

在绿茶等级划分中,总茶多酚含量通常被视为一个优质指标。

特级绿茶的总茶多酚含量要求最高,随着等级的降低,总茶多酚含量的要求也逐渐降低。

绿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绿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绿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绿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原料药检验。

职责:QC 化验员。

内容: 名称:绿茶
依据:绿茶 GB/T 14456—93。

药用部位:本品是用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O.kunts )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初制茶。

1、 取样、分样:照《GB 8302 茶 取样》进行取样、分样。

2、 检查 2.1 感官检查
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不着色、不添加任何香味物质。

不得发现非茶夹杂物。

2.2理化检查
2.2.1 水分 按GB/T 8304的规定执行。

2.2.2 水浸出物 按GB/T 8305的规定执行。

2.2.3 总灰分 按GB/T 8306的规定执行。

2.2.4 碎末 按GB/T 8311的规定执行。

2.2.5 水溶性灰分 按GB/T 8307的规定执行 2.2.6 水溶性灰分碱度 按GB/T 8309的规定执行 2.2.7 酸不溶性灰分 按GB/T 8308的规定执行 2.2.8 粗纤维检验 按GB/T 8310的规定执行
2.2.9 卫生指标检验 按GB2762和GB2763的规定执行 2.3 微生物检查 照《微生物限度操作规程》(ZL/SOP/TZ/00201)进行检测。

做好原始记录。

供试品细菌数≤1000 个/g,霉菌、酵母菌数≤25个/g,大肠菌群≤10个/g及大肠埃希菌未检出,则可判定为符合规定。

理化指标。

绿茶标准体系

绿茶标准体系

绿茶标准体系绿茶标准体系是指对绿茶的质量、品质、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化体系。

绿茶是中国传统的茶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茶叶之一。

绿茶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保障绿茶的品质和安全,提高绿茶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茶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质量标准绿茶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

外观应该整齐、匀称、色泽鲜绿,香气应该清香高雅,滋味应该鲜爽回甘,汤色应该清亮透明。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辨别绿茶的好坏,也可以帮助生产者提高绿茶的质量。

二、品质标准绿茶的品质标准主要包括茶叶的外观、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

外观应该整齐、匀称、色泽鲜绿,香气应该清香高雅,滋味应该鲜爽回甘,汤色应该清亮透明。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辨别绿茶的好坏,也可以帮助生产者提高绿茶的品质。

三、安全标准绿茶的安全标准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方面。

绿茶是一种天然的饮品,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如果残留在茶叶中,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绿茶的安全标准非常重要,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绿茶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消费者辨别绿茶的好坏,也可以帮助生产者提高绿茶的质量和品质。

同时,绿茶标准体系的建立,还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提高绿茶的安全性。

因此,绿茶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绿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绿茶标准体系是对绿茶的质量、品质、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化体系。

绿茶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消费者辨别绿茶的好坏,也可以帮助生产者提高绿茶的质量和品质。

同时,绿茶标准体系的建立,还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提高绿茶的安全性。

绿茶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绿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茶审评标准

绿茶审评标准

绿茶审评标准绿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备受人们青睐。

然而,市面上的绿茶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在选择绿茶时往往会感到困惑。

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辨别绿茶的质量,制定一套绿茶审评标准势在必行。

首先,绿茶的外观是我们判断其质量的第一步。

好的绿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鲜绿,叶底嫩绿匀整,如同翠绿的明珠。

而劣质绿茶外形杂乱,颜色发黄,甚至出现霉斑、虫蛀等情况。

因此,外观是我们判断绿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闻香。

好的绿茶具有清香高扬、持久鲜爽的特点,散发出一种清新的茶香。

而劣质绿茶则往往带有霉味、焦味或者其他异味,这些异味往往是由于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受到污染或者存放不当造成的。

因此,通过闻香也可以初步判断绿茶的品质。

再者,品尝。

好的绿茶入口鲜爽回甘,有一种清新的甘甜味道,余味悠长。

而劣质绿茶可能带有苦涩、酸涩等不良口感,甚至会有刺激性的味道。

因此,品尝绿茶也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环节。

最后,水色。

好的绿茶冲泡后水色清澈明亮,如翡翠般晶莹剔透。

而劣质绿茶冲泡后水色浑浊不清,甚至带有杂质。

因此,观察冲泡后的绿茶水色也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审评,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绿茶的质量优劣。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外,绿茶的产地、制作工艺、储存方式等也会对其质量产生影响,消费者在购买绿茶时也需要多加留意。

总的来说,绿茶的审评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从外观、香味、口感、水色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判。

希望通过这套审评标准,消费者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择到优质的绿茶,享受到更健康的生活。

绿茶基本要求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和判定依据

绿茶基本要求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和判定依据

GB/T14456.1-2008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和判定依据宜宾川红集团国家高级评茶师-张志宜宾翠竹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徐全速绿茶生产企业在执行GB/T14456.1—2008绿茶①标准时,因该标准未制定如同GB/T14456。

2-2008绿茶②中详细的质量(品质)等级。

就认为GB/T14456。

1—2008绿茶①没有产品质量(品质)等级要求?没有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和判定依据?其实是错误的。

一、GB/T14456。

1—2008绿茶①已经明确对绿茶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依据,有以下规定:(1)GB/T14456。

1-2008绿茶①4。

1。

1规定:各品名、花色、等级的产品应符合该产品标准。

(2)GB/T14456.1—2008绿茶①5。

2感官品质检验按照SB/T10157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③的规定执行.(3)GB/T14456。

1—2008绿茶①6.2.1出厂检验项目:感官品质、水分、碎末茶和净含量.二、茶叶感官审评是达到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SB/T10157—93—3定义③)(GB/T23776—2009-3术语和定义④)(1)茶叶审评方法在GB/T14456。

1—2008绿茶①标准中规定感官品质检验按照商业行业标准SB/T10157-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③执行,GB/T14456.1-2008绿茶①标准颁布执行后,国家又颁布最新的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④。

(2)茶叶感官审评茶叶质量(品质)的依据:按照SB/T10157—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③中9项,10项,11项规定以标准样⑤、或成交样⑥相应品级的色、香、味等品质要求为依据对茶叶质量(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根据绿茶等级判定原则计算结果,再作出茶叶质量(品质)等级判定。

根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可以按照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④6。

1。

1级别判定.对照一组标准样⑤,对茶叶质量(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根据绿茶等级判定原则计算结果,再作出茶叶质量(品质)等级判定。

国家标准绿茶最新标准

国家标准绿茶最新标准

国家标准绿茶最新标准
绿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喜爱。

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绿茶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功效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保障绿茶的质量和安全,国家对绿茶的生产和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标准规定,以确保消费者能够享用到优质的绿茶产品。

首先,国家标准针对绿茶的原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绿茶的原料应当选用新鲜嫩叶,不得使用霉烂、变质或有害物质污染的叶子。

同时,国家标准还规定了绿茶原料的采摘、储存和加工等环节的要求,以确保绿茶原料的新鲜和安全。

其次,国家标准对绿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

比如,在杀青环节,要求采用传统的手工杀青或者适当的机械化杀青工艺,以确保茶叶的色泽和口感;在揉捻环节,要求揉捻均匀,不得出现过度揉捻或不足揉捻的情况;在干燥环节,要求采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干燥,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保存期。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绿茶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绿茶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色泽、香气、滋味等多个方面。

比如,绿茶的外观应该整齐、匀称,色泽应该翠绿明亮,香气应该清新持久,滋味应该鲜爽回甘。

这些质量指标的规定,为绿茶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保障。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绿茶最新标准的出台,为绿茶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保障了绿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绿茶产品时,也可以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更加放心地选择优质的绿茶产品。

希望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能够共同遵守国家标准,共同维护绿茶市场的良好秩序,推动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决明山绿茶中间产品控质量标准(粉)

决明山绿茶中间产品控质量标准(粉)

依据:《决明山绿茶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考察。

内容:
1 药材前处理
1.1 山绿茶粗粉:本品为绿褐色或绿黄色的粗粉。

2 清膏
2.1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清膏。

2.2 检查
2.2.1 相对密度:应为1.20~1.30 (60℃测定,用比重计)。

3 颗粒
3.1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颗粒;气微香,味微苦、微甘。

3.2 检查
水分:不得过6.0%(快速水分测定法)。

3.3 含量测定:本品每克含决明子以大黄酚(C
15H
10
O
4
)计,不得少于0.16mg/g。

4 分装
4.1 重量差异:(3g)±10%。

4.2 封口质量:平整严密,无漏粉,无皱折。

5 包装:装量准确,每件数量应为:3克×30袋×60盒,防潮袋每袋装10袋;封口
严密、牢固;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印字清晰,内外一致;打包端正(打包
带上下偏差不得过1㎝),松紧适度。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20
18 噻虫嗪(thiamethoxam)
≦10
6哒螨灵(pyridaben)
≦5
19 噻嗪酮(buprofezin)
≦10

7丁醚脲(diafenthiuron)
≦5
20 杀螟丹(cartap)
≦20
8多菌灵(carbendazim)
≦5
21杀螟硫磷(fenltrothion)
≦0.5
9氟氯氰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 (cyfluthrin和 beta-cyfluthrin)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 制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目 录
茶叶质量标准 茶企茶叶产品质量检测项目 茶企业自行检测项目所需条件及方法介绍 茶叶品质质量控制 茶叶质量现状 茶叶主要成分与茶叶品质关联
•一、茶叶质量标准
•一、茶叶质量标准
•1、六大茶类产品标准 (全国通用) •⑴、绿茶:GB/T14456.1-2008对绿茶的基本要求 GB/T14456.2-2008对大叶种的绿茶进行的标准规定 。
≦0.5
15 氯菊酯(permethrin)
≦20
3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 ≦0.5
16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beta-cypermethrin)
≦20
4草甘膦(glyphosate)
≦1.0
17 灭多威(methomyl)
≦3
5除虫脲(diflubenzuron)
• •⑵、红茶:GB/T13738.2-2008对功夫红茶进行标准 规定,GB/T13738.1对红碎茶进行标准规定, GB/T1373.3小种红茶进行标准规定。
•一、茶叶质量标准

绿茶提取物质量标准

绿茶提取物质量标准

绿茶提取物质量标准绿茶提取物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绿茶提取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以便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

首先,绿茶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应包括对其外观、理化性质、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方面的要求。

外观方面,绿茶提取物应呈现出绿色或黄绿色的颗粒状、粉末状或块状物,无异物和霉变现象。

理化性质方面,应包括总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咖啡碱含量等指标的检测要求。

微生物指标方面,应检测大肠菌群、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数量,以确保产品不受微生物污染。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方面,应对产品中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和常用农药的残留量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其次,绿茶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对其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要求。

绿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等,这些成分对产品的功效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质量标准中应对这些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严格要求,以确保产品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最后,绿茶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对其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设备清洁和消毒、质量控制等环节都应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总之,绿茶提取物作为一种常见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才能确保绿茶提取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制定和执行质量标准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绿茶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能够得到更好地执行和监管,为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绿茶产品标准

绿茶产品标准

绿茶产品标准
绿茶产品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产品分类:根据绿茶的外观、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品种。

常见的绿茶品种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2.品质要求:绿茶产品标准规定了绿茶的品质要求,包括外观、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根据不同的绿茶品种和等级有所差异。

3.理化指标:绿茶产品标准还规定了绿茶的理化指标,如水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等成分的含量。

4.安全指标:绿茶产品标准对茶叶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规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

在我国,绿茶产品标准通常以GB(国家标准)或DB(地方标准)的形式发布。

正规的生产企业和茶叶合作社在生产绿茶时,应遵循相应的标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绿茶产品标准不仅包括产品质量方面的规定,还涉及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选购绿茶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关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绿茶的质量要求和工艺目标

绿茶的质量要求和工艺目标

绿茶的质量要求和工艺目标
绿茶的质量要求和工艺目标与各个产地和品种有关,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一些质量要求和工艺目标:
1. 外观:绿茶应该呈现出鲜绿色,一致的形状,如卷曲的龙井茶,原叶的碧螺春等。

2. 香气:绿茶应该具有清香和持久的芳香味。

3. 叶底:绿茶的叶底应该嫩绿,具有一定的透明性。

4. 口感:绿茶应该具有爽口的口感,口感鲜爽,不苦涩。

5. 色泽:绿茶的汤色应该呈现出浅绿色,透明度好。

6. 养分含量:绿茶应该保持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如咖啡因、茶多酚、维生素等。

工艺目标:
1. 绿茶制作过程应该尽量保留茶叶的原始特点,不过度加工,以保持茶叶的天然香气和口感。

2. 绿茶的加工时间应该控制得当,避免过度杀青和发酵,以保持茶叶的绿色和鲜爽的口感。

3. 绿茶的加工温度应该适中,避免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损失过多。

4. 绿茶的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卫生健康,防止茶叶受到污染损坏。

总的来说,绿茶的质量要求是具有清香味、绿色、嫩绿叶底、浅绿色汤色、爽口不苦涩等特点。

工艺目标是保持茶叶的原始特点,使茶叶保持天然香气和口感,同时控制好加工的时间和温度,保留茶叶中的营养物质。

同时,加工过程中要注重卫生健康,避免茶叶受到污染。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的指导文件,以确保茶叶的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消费者的需求。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茶叶的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环节,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各类茶叶。

2. 茶叶质量标准2.1 外观2.1.1 茶叶形态茶叶应具有规整的形态,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应协调一致。

2.1.2 色泽茶叶的色泽应与其品种和加工工艺相符,如绿茶应呈鲜绿色,红茶应呈红褐色等。

2.2 香气2.2.1 香气类型茶叶的香气应与其品种和产地相符,如清香、花香、果香等。

2.2.2 强度茶叶的香气应适中,不过浓烈或过淡。

2.3 汤色茶叶的汤色应与其品种相符,如绿茶汤色应为浅黄绿色,红茶汤色应为红褐色等。

2.4 叶底2.4.1 茶叶叶底形态茶叶的叶底应具有规整的形态,叶片的大小、形状应相似。

2.4.2 茶叶叶底色泽茶叶的叶底颜色应与其品种相符,如绿茶叶底应为鲜绿色,红茶叶底应为红褐色等。

3. 茶叶品质控制3.1 茶叶生产3.1.1 种植管理茶叶的种植应符合农业生产的良好规范,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3.1.2 采摘工艺茶叶的采摘应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将茶叶的嫩叶采摘下来,避免过早或过迟采摘。

3.1.3 制作工艺茶叶的制作应根据不同的茶叶类型和工艺进行,确保制作过程合理、卫生。

3.2 茶叶加工3.2.1 杀青茶叶的杀青过程应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时间,避免茶叶的酶活性过强或过弱。

3.2.2 揉捻茶叶的揉捻应根据茶叶类型和工艺进行,保证揉捻工艺合理。

3.2.3 发酵部分茶叶需要发酵过程,发酵应控制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确保茶叶的品质。

3.2.4 干燥茶叶的干燥过程应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茶叶过度干燥或含水量过高。

4. 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茶叶质量检验报告模板- 茶叶质量抽样方法指南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茶叶法茶叶法是指国家有关茶叶质量和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HACCP计划验证(茶叶的HACCP)计划

HACCP计划验证(茶叶的HACCP)计划

茶:挑拣、复烘、定级包装为关键控制点,并确定了关键限值和操作限值。

一、绿茶:1.分拣去杂:关键限值:1.无肉眼可见外来异物。

2.符合GB/T22737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要求。

操作限值:1.无肉眼可见外来异物。

2.符合GB/T22737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要求。

2.复烘:关键限值:1.干燥温度60-80度,时间20-30分钟。

操作限值:1.干燥温度60-80度,时间20-30分钟。

2.根据手感,目测,严格控制关键控制点的参数二、红茶:1.挑拣:关键限值:1.无肉眼可见外来异物。

2.符合GB/T13738.2工夫红茶的感官品质要求。

操作限值:1.无肉眼可见外来异物。

2.符合GB/T13738.2工夫红茶的感官品质要求。

2.复烘:关键限值:1.干燥温度90-120度,时间50-60分钟。

操作限值:1.干燥温度90-120度,时间50-60分钟。

2.根据手感,目测,严格控制关键控制点的参数一、绿茶:1.分拣去杂:(ccp1)a监控:初烘后的茶叶每袋进行分拣去杂,挑出非茶叶的异物,无肉眼可见的异物。

b纠正措施:挑拣不合格的茶叶,返工并重新挑拣,待合格后转入下一道工序。

2.复烘:(ccp2)a监控:温度时间在60-80度,时间在20-30分钟;用手揉捻易成粉末状为复烘终点。

b纠正措施:对复烘不到位的重新复烘;对复烘过度的茶叶按不合格品处理。

二、红茶:1.挑拣:(ccp1)a监控:初烘后的茶叶每袋进行挑拣,挑出非茶叶的异物,无肉眼可见的异物。

b纠正措施:挑拣不合格的茶叶,返工并重新挑拣,待合格后转入下一道工序。

2.复烘:(ccp2)a监控:温度时间在90-120度,时间在50-60分钟;用手揉捻易成粉末状为复烘终点。

b纠正措施:对复烘不到位的重新复烘;对复烘过度的茶叶按不合格品处理。

2.确认人员:全体HACCP小组成员3.确认过程及内容:3.1管理体系的确认3.1.1已制定并实施《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保证了生产车间的硬件设施和卫生控制条件符合食品生产企业要求,并且实施了产品标识和追溯控制程序,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提供了基础保障。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引言茶叶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理功能。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茶叶的质量标准和品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质量标准和品质控制的相关内容。

1. 茶叶质量标准茶叶质量标准是指根据茶叶的物理、化学和感官属性制定的一系列标准。

通过合理的质量标准,可以对茶叶进行评价和分级,使消费者能够根据标准了解茶叶的质量。

1.1 物理属性标准物理属性是指茶叶的外观和形状特征。

常用的物理属性标准包括叶形、颜色、大小、均匀度、干燥程度等。

例如,对于绿茶,叶形应呈针状、细直等;颜色应为翠绿色;大小应均匀一致;干燥程度应适中。

1.2 化学成分标准化学成分是指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含量。

常用的化学成分标准包括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挥发性成分等。

例如,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能够反映茶叶的品质。

1.3 感官属性标准感官属性是指茶叶在视觉、嗅觉和口感方面的特征。

常用的感官属性标准包括外观、香气、滋味、汤色等。

例如,对于红茶,外观应呈现金黄色;香气应醇香独特;滋味应甘醇顺滑;汤色应红亮透明。

2. 茶叶品质控制茶叶品质控制是指通过合理的种植、加工和贮存方式,保证茶叶的品质稳定和提高。

茶叶品质控制是茶叶生产的核心内容,也是保证茶叶质量的关键环节。

2.1 种植管理茶叶的品质受到种植环境和种植管理的影响。

种植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时间等。

例如,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从而促进茶树的健康生长。

2.2 加工技术茶叶加工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

加工技术包括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等。

不同种类的茶叶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以保留或改变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2.3 贮存条件茶叶的贮存条件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稳定。

贮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

例如,将茶叶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可以防止茶叶潮湿和霉变,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绿茶审评标准

绿茶审评标准

绿茶审评标准
绿茶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饮品,也是一种备受关注的健康饮品。

然而,市面上的绿茶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对绿茶的审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绿茶的审评时,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绿茶的品质。

首先,绿茶的外观是评价其品质的第一步。

好的绿茶外观应该是色泽翠绿,叶片匀整,有光泽,叶底嫩绿。

如果绿茶外观呈现出其他颜色,如黄色或者褐色,则可能是由于绿茶的保存方式或者加工工艺不当所致,这样的绿茶品质较差。

其次,绿茶的香气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的绿茶应该有清香而不浓烈的香气,有些甚至还带有一丝花果香味。

如果绿茶散发出的是一股焦糊或者霉味,那么这样的绿茶品质一定不佳。

再次,绿茶的口感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标准。

优质的绿茶应该口感清爽,回甘持久,苦涩味适中。

而劣质的绿茶口感可能会有涩苦味过重,或者杂质较多,影响口感。

此外,绿茶的汤色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好的绿茶
汤色应该是清澈明亮,而不是浑浊或者混浊的。

如果绿茶汤色不佳,很可能是由于绿茶的加工工艺不当所致。

最后,绿茶的叶底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参考之一。

好的绿茶
叶底应该是嫩绿而匀整,叶脉清晰,如果叶底呈现出黄褐色,则很
可能是由于绿茶的加工工艺不当所致。

综上所述,绿茶的审评标准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外观、香气、口感、汤色和叶底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客
观全面地评价绿茶的品质。

希望本文提供的绿茶审评标准能够帮助
大家更好地选择和品鉴绿茶,享受到更好的绿茶品质。

浙江省茶叶(绿茶)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评价规则

浙江省茶叶(绿茶)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评价规则

浙江省茶叶(绿茶)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评价规则GZ15400101茶叶310-2009一、适用范围本评价规则适用于浙江省内茶叶(绿茶)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二、检验依据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2762-2005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05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总局第102号令GB/T 14456。

1—2008 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1865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GB/T 20354-2006 地理标志产品安吉白茶GB/T 20360—2006 地理标志产品乌牛早茶DB3301 X5501—2008 龙井茶(西湖产区)标准实物样DSB3301 B02-2002 龙井茶(钱塘产区)标准实物样DB33/T257。

3—2005 径山茶DB33/225。

4-2004 开化龙顶茶DB33/T245。

4-2003 江山绿牡丹茶DB33/T236.5-2004 平阳早香茶DB33/T469。

3—2004 蒸青煎茶DB33/T286.6-2000 珠茶DB33/T258。

4—2000 越乡茶DB33/460.3—2003 无公害玉露茶DB33/325.4-2001 普陀佛茶DB33/228。

5-2003 大佛龙井茶DB33/253.6—2005 无公害绿剑茶未列入评价规则的产品依据产品明示的标准、质量指标及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

三、抽样方法与样品数量1.抽样方法样品应在受检单位售柜或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或在生产线末端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

抽样数量抽取样品为总量不少于0.5kg的最小偶数包装,其中一半为检验样品,另一半作为备样,附上产品标签.3.注意事项(1)抽样单中应注明产品的品名、等级,并由受检单位对其有效性进行确认。

(2)产品规定有明示质量指标时,应在抽样单上注明。

若产品明示的执行标准为经备案的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则视其企业标准为明示质量指标,并要求企业提供其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绿茶内控质量标准 页码:第 1 页 共2页 【范 围】本公司保健品生产所用的绿茶。

【职 责】QC 检验人员负责实施本规程。

【内 容】
【名称】 绿 茶 【代号】 MM01301
【依据】 《 GB/T 14456.1-2008绿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所交易和交收绿茶的品质、运输与储存、包装与标志等方面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T 8304 茶 水分的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13-200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二)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大叶种绿茶
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摊青、揉捻、干燥、整形等加工工艺制成,具有大叶茶
文件题目 绿茶内控质量标准
制 定 人 制定日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TW-TS-QS-MM-001-00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起草部门 质管部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颁发部门 质管部
文件类型 技术标准 颁发日期 年 月 日 执行部门 质管部、供应部、仓
库、生产部 版 本 号 00版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分发部门
质管部、供应部、仓
库、生产部
变更描述

文件编号
TW-TS-QS-MM-001-00
版次
00版
树品种品质风格的绿茶。

炒青初制茶
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用锅炒或滚筒高温杀青,经揉捻、初烘、滚炒干燥制成的初制茶。

4. 要求 4.1 感官要求
4.1.1 炒青初制茶各级感官品质要求如下:
4.1.2 品质正常,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

4.1.3 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

4.2 理化指标
级别
要求
外形
内质 条索
整碎 净度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紧细结实、显锋苗
匀整
稍有嫩茎
灰绿鲜润
清高持久 浓鲜爽
黄绿明亮
肥嫩柔软、黄绿明亮 一级
紧结、有锋苗
匀整 有嫩茎
灰绿润
清高
浓爽
黄绿明亮
嫩匀、黄绿明亮 二级
尚紧结
尚匀整
稍有梗片
黄绿
纯正
浓尚醇
黄绿明亮
尚嫩匀、黄绿
三级
粗松
欠匀整
有梗朴片
绿黄稍桔
平正
浓稍粗
黄稍暗
稍粗、黄稍暗
文件编号TW-TS-QS-MM-001-00 版次00版理化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初制茶指标
水分(质量分数)/% ≤7.0
总灰分(质量分数)/% ≤7.5
碎末茶(质量分数)/% ≤ 6.0
茶多酚,g/100 ≥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