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考点31 鉴赏诗歌的语言-全攻略之备战2019年语文考点一遍过 Word版含解析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考点31 鉴赏诗歌的语言(含解析)
考点32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考查的重要内容。
“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两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做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
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
只有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考查内容。
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如2017年高考山东卷第14题的第(1)小题;(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意,如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第15题;(4)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和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预计2019年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考查仍会加强,而考生应给予重视。
考向一炼字炼词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考生通过分析可知,“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是触觉,“红光”是视觉,这里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阳的柔和温暖。
“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壮丽的景色。
考生了解了字的本义,再联系文中内容明白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点出表达效果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题目。
春日【南宋】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背重点知识点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背重点知识点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
(“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
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重点知识点(二)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1、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2、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3、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特别是比较熟悉的、特征性明显的作者,不能生贴标签,应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分步作答。
4、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如果判断准确,就要敢于大胆使用;如果不能肯定,要学会运用模糊语言,做到不懂装懂,尽量获取分数。
5、整体把握诗词和诗词中的句子,注重概括。
6、弄清题目问的角度,这就是我们回答的角度,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有针对性。
弄清题目怎么问的,问的方式即是回答的方式,做到“怎么问,怎么答。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秘籍 .doc
- 1 -目录一、题材类写景诗即事抒怀山水诗边塞诗送别思乡怀人咏物诗节令诗题画闺怨诗咏史诗二、答题模式类.炼字型分析意境型意境意象情感分析句意型分析主旨型人物形象性鉴赏景物意象型观点不同型二、技巧类修辞的作用拟人、借代、比喻、夸张、设问、反问、双关、用典、衬托、2 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手法多种感官一字统领型一句铺垫型承上启下型以景结情型层层递进型卒章显志型题材类一. 写景诗一.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1答分别是“明”和“出”(步骤一)无手法因此步骤二省去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 3 -“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步骤三。
表现作者对新晴后的美丽风光的喜爱之情步骤四。
分析考查方向炼字。
答题步骤选字+手法+字的含义形象化的描述分析+效果情感+手法效果2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步骤一时间农人全家在农田里步骤二地点忙步骤三特点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步骤一结构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步骤二内容。
分析第一问是写景诗经常考查的内容。
答题步骤时间+地点+事件有时是意象+特点第二问问好处实际上就是画面的作用。
答题步骤结构+内容二. 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4 答案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
(步骤一)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背重点知识点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背重点知识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背重点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古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重点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重点知识点(一)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古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重点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重点知识点(一)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
("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
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重点知识点(二)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1、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2、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3、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特别是比较熟悉的、特征性明显的作者,不能生贴标签,应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分步作答。
4、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如果判断准确,就要敢于大胆使用;如果不能肯定,要学会运用模糊语言,做到不懂装懂,尽量获取分数。
5、整体把握诗词和诗词中的句子,注重概括。
6、弄清题目问的角度,这就是我们回答的角度,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有针对性。
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含解析
所谓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其深层内涵及社会意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包括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对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旨的评价,如2017年高考天津卷第14题的第(2)小题“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二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Ⅲ卷第15题“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三是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判断式。
如诗(词)中的某词(某句、某联)表达(蕴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等。
2.分析式。
即在明确诗歌的感情特点的前提下,要求考生结合诗歌中的形象或表达技巧进行分析。
3.评价式。
就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人对某诗(词)的评价进行分析评判。
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时,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含意,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善于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揣摩思考,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在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考生须注意理解要全面,评价要全面、准确、客观,不要犯片面性或绝对化的错误。
预计2019年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会有所加强,考生应引起重视。
考向一诗歌的思想感情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清】吴兰修园绿万重,月不下地,夜凉独起,冰心悄然。
惜无闲人同踏深翠也。
辄倚横竹写之。
时甲戌七月十三夜绿翦一窗烟,夜漏知何许?碧月濛濛不到门,竹露听如雨。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
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
前人评价本词蕴含的情感是“孤独而不哀伤”,请结合全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词中通过主人公的行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秋夜园林图:主人公夜半醒来,看到窗外绿雾如烟,皓月当空,听到露滴之声,于是披衣走到庭院之中,看到斑驳的树影、闪烁的萤火虫,听到犹如秋夜孤灯下僧人诵读经文之语的蟋蟀的叫声。
高中语文 高考古诗词鉴赏四大高频考点及答题模板
古诗词鉴赏四大高频考点考点一品味诗歌的语言一、品味关键词(炼字)【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二、赏析关键句(炼句) 【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三、赏析语言风格【设问方式】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
【答题提示】这类题,不是揣摩个别字词和单个句子所运用的技巧,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题思路】从诗歌种类入手一般而言,诗庄,词媚,曲谐从作者入手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作品的语言风格也不同。
【例】李清照《如梦令》作为前期的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声声慢》作为后期词作,语言沉郁婉转从诗中的意象、意境、语言力度入手。
考点二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含意象、意境)。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含意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一)鉴赏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例】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全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武艺不凡的狩猎将军的形象。
(二)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标题往往有极强的暗示性,如标题含有“怀古”,就暗示了一个抒发个人情感的作者形象和借古讽今、借古伤今等情感表达。
注释往往为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意象来分析形象。
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流露。
(3)抓描写(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
(4)析典故,分析形象分析诗歌中引用的典故或他人词句,理解作者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
二、鉴赏景物形象(含意象、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已营造出某种意境。
考点30+鉴赏诗歌的形象-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Word版含解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板块重要的考查内容。
“形象”是指古代诗歌中所描写的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是要求考生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感情。
从近几年高考的情况来看,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1.从考查形式上看,高考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的形象的把握,难度稍大。
命题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这首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形象的特点和内涵。
(3)请分析两首诗歌中形象的异同。
2.从考查内容上看。
高考常与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考查形象的内涵及意义。
考生在备考时,要把握以下答题方法:首先,要弄清形象的特点;其次,要在联系诗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形象在诗歌中的特别意蕴;最后,用得体的语言组织答案。
预计2019年高考仍会以该考点为考查热点,因此,考生应对其格外关注。
考向一人物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六州歌头·项羽庙李冠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
鞭寰宇,驱龙虎,扫欃枪,斩长鲸。
血染中原战。
视余、耳①,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
兵散月明。
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
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
泪盈盈。
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②。
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
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
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注】①余、耳:陈余、张耳,都是参加反秦斗争的人物。
②泉扃:九泉,地下。
上阕描绘出了怎样的项羽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上阕描绘出了项羽叱咤风云、英武无比却兵败落魄、儿女情长的末路英雄形象。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
鞭寰宇,驱龙虎,扫欃枪,斩长鲸。
血染中原战”几句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英武无比、武功盖世、征战天下的英雄形象,而“兵散月明。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要点十讲:专题11 诗歌题型技巧(3)鉴赏技巧及答案解析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对比 情感:怀人伤己、怀古讽今、理性思考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抒情方式。 虚实结合: 实写、 虚写景物之特征 表 达 方 式
描绘某种情境 (2)结合诗句阐释借什么景抒什么情或托什么物言什么志 渲染某种情感 或借怎样的古讽怎样的今。 动静结合:有动词和表声响的词语 (3)明确表达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视角变换:方位名词、时间概念 画面+情感 辨析视角 明确方法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 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诗歌后两联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
【答案】 ①动静结合。颈联上句为静景, 丛丛盛放的野花,特别好看;下句为动景,山谷中鸟儿不时传来婉转的鸣 叫声,更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动静结合,使景物的描写更具画面感。②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诗人夜晚静 坐于空灵的山林,赏花听鸟鸣,感受清风在松林 中穿梭。作者借寂静清幽的山林之景,表达了对感化寺景 色的喜爱,对闲适、恬淡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描写手法 表 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比兴、用典、联想和想象 现 手 法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结 开门见山、铺垫、逐层拓展、环环相扣、点面结合、卒章显志、 构 画龙点睛、首尾圆合、伏笔照应等小中见大、以景结情、欲扬先抑 特 点 二、典例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酒楼秋望 华岳①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2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①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分三点简要分析。 (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KS5U推荐】考点32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
综观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
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
2.考查内容。
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第14题;(2)考查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3)考查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考查结构上的谋篇布局。
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
预计2019年高考仍会侧重于综合考查表达技巧,因此,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考向一抒情方式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感遇【唐】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两首诗都刻画了“菊”的形象,但在表达情感时二者的作用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唐诗借景抒情,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开放,感知秋天的来临,从而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菊花是情感的触发点。
李诗托物言志,以菊自喻,通过写菊的“茎疏叶且微”,虽“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辉”,正当盛时却无人采摘,来象征自己不得赏识的际遇。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越调】平湖乐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①。
2019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计划诗歌鉴赏考点分析
2021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诗歌鉴赏考点分析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同时做出两点具体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水平层级为 D,属于“鉴赏评价〞范畴。
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其次是词。
2.从诗歌的朝代来看:选材侧重于唐宋诗词,偶有古体诗及元曲。
3.从命题角度看:“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中的考查重点。
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炼字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表达在常见表达技巧上。
4.从题量看:仍以两个小题为主,分值固定为8 分。
【高考预测】2021 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以下几个趋势:1.鉴赏范围应以唐诗宋词为主,兼顾元明清时代的诗歌。
2.考查内容仍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为主,对诗歌的形象把握以及观点评价也会偶尔出现在试卷中。
3.单首诗歌考查形式仍将是主流,比较阅读不失为一大热点。
4.答案长度将进一步增加。
近几年,诗歌鉴赏命题更重视整体理解,各考点综合考查。
为适合这个考查动向,小论文性质的答案预计将在未来的考试中应运而生。
这样的答案能够很好地表达考生诗歌阅读的审美素养,字数可能在 100 字左右。
5.立足整体把握,从小处切入设题。
近年来,从具体的某一句、某一联入手考理解,从前后顺序或照应的角度考构思,从古人的评价或关于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考鉴赏的命题方式较为走俏。
【重点剖析】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因为诗歌作品的形象不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更是含有作者“意〞 ( 情感 ) 的形象,所以又称为“意象〞。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古诗词鉴赏和背诵篇目,记住这些,这种题型的基本上不丢分!高考古诗词鉴赏和背诵篇目u]E;(一)了解古诗思想内容分类1ar\t"L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
k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K=9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 R9`I|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考查的重要内容。
“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两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做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
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
只有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考查内容。
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如2017年高考山东卷第14题的第(1)小题;(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意,如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第15题;(4)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和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预计2019年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考查仍会加强,而考生应给予重视。
考向一炼字炼词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考生通过分析可知,“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是触觉,“红光”是视觉,这里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阳的柔和温暖。
“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壮丽的景色。
考生了解了字的本义,再联系文中内容明白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点出表达效果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题目。
春日【南宋】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
②濂溪老: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
③涑水翁: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答案】“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的性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②岑参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凉州(边塞),诗人所在地。
②晋昌:瓜州。
“边柳挂乡愁”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赏析。
【答案】“挂”字。
“挂”是“悬挂”之意,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突出乡愁的沉重,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更显离愁。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这是一道炼字题,考生在答题时要先找出用得最为传神的那个字。
该句中用得最传神的字就是“挂”,作者巧妙地运用“挂”这一动词,把无形的、抽象的乡愁化为有形的、可观可触的具体事物,并且与“柳”联系在一起,目的就是突出乡愁的沉重。
技巧点拨1.抓动词。
动词的使用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可使诗歌中的意象化静为动,更加形象生动,具有动态美。
如第1题,用一个动词“涌”,就形象地描绘出了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般从红光中涌出的奇丽景象。
2.抓形容词。
考生要注意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和活用。
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如“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中的“轻”,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使本不可触的梦有了重量,堪称妙绝。
3.抓数量词。
诗(词)人精心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如唐代诗人齐己《早梅》中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一枝”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4.抓表颜色的词。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
考向二炼句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蔡伸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
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
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
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
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答案】表现作者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为下片写作者感慨自己英雄不再、豪情尽失、人生垂暮、漂泊江湖,只能借酒消愁的凄凉现实做铺垫。
【解析】要分析诗歌中关键语句的作用,考生首先要对该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其意蕴和情感。
对于本题而言,结合全篇和注释可知,“看剑”表现作者的报国志向,“引杯”即借酒消愁,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悲叹。
另外,“看剑引杯长”是上片的最后一句,结构上起到联系上下文的作用。
上片“追想彭门”“千骑云屯平野”等回忆往昔戎马岁月的语句,以及注解中作者“率部北上,援助抗辽”,都体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
下片的“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英俊”“凋亡”“如今霜鬓”等都体现了人生垂暮、英雄不再的感慨。
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霓裳便是中原乱。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结合全曲,试分析“霓裳便是中原乱”一句在本曲的作用。
【答案】通过想象,写出杨李沉醉于轻歌曼舞,尽情寻欢作乐,仿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神仙世界,毫不理会国家安危与人民疾苦,造成安史之乱,中原沦丧。
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前面杨李的荒淫享乐的叙事,转到下面议论,总结历史教训。
过渡自然。
技巧点拨1.把握关键字词,理解语句含意。
理解语句含意是赏析语句的基础,而理解语句中的关键字词又是理解语句含意的基础。
2.赏析表达技巧,明确表达效果。
要求考生赏析的语句大多是表达技巧较为丰富的语句,考生在理解语句含意的同时还要发现其中隐含的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式(倒装句、反问句、设问句)、用词(叠词、量词)特点等。
3.结合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考生要吃准题干要求,若题干要求赏析某个语句,则答案应包括理解语句含意,分析表达技巧,理解思想情感三个部分;若题干只要求分析某句的表达特色,就可主要分析表达技巧和内容,不必分析情感;若题干要求分析某句的作用,则拟写答案时除了分析语句含意、情感外,还要结合上下文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如第1题的答案“为下片写作者感慨自己英雄不再、豪情尽失、人生垂暮、漂泊江湖,只能借酒消愁的凄凉现实做铺垫”就是对语句作用的分析。
考向三诗眼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闻泉李咸用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
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闻”。
全诗紧扣“闻”字:首句点题,写诗人初闻泉声的情状。
“淅淅”写初闻之声,“梦初惊”写泉声作用于梦中人的听觉过程及引起的心态反映。
接下来三、四句,描绘听泉人所处的环境。
“更无人共听”强调诗人的幽居独处。
五、六句转入正面描写,诗人凭借所闻泉声的“急”“低”,想象泉水的“穿岩曲”和“过石平”。
七、八句是诗人闻泉后的感受,诗人想用琴声来模拟泉水声音,但又感觉泉声是自然之声,琴声无法与之相媲美。
名师点睛寻找诗眼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关注词语词性。
(1)动词。
注重分析诗句中有多重含意的动词。
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怨”是诗眼,因为这个动词既是羌笛所吹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的心境,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艰苦及对朝廷的不满。
(2)形容词。
注重分析诗句中有多重意思的形容词。
比如“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是诗眼,因为这个形容词写出了环境的孤苦、人的孤苦等。
(3)词类活用现象。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眼,属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写出了春风的重要作用,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极度喜悦之情。
2.关注词句位置。
(1)题目。
题目中的某些词语往往能够涵盖诗歌主要内容,比如上述题,“闻泉”中的“闻”是诗眼,因为“闻”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2)词语。
一般来说,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诗眼是“归”和“下”。
(3)诗句。
诗歌中的抒情句、议论句或以情结景句等往往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因此寻找诗歌的诗眼时要关注这些诗句。
比如《蜀相》的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是诗歌的诗眼。
考向四语言风格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
②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
这里指高峻。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豪迈。
一是思想情感之豪迈,如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
二是遣词用字不同凡响,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上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的豪迈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三堂东湖作韦庄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蝃①,岸铺芳草睡②。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注】①蝃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①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遣词造句,写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感,用真切的情意打动读者。
诗歌开篇直接入题,然后以湖面为中心,将湖上、岸边、天上、四周的自然景物组织在一起,营造活泼、优美、迷人、宁静的氛围。
②用词生动准确。
如动词“动”“横”“铺”“投”“落”“倒”“入”“生”等,使本来静的景物有了动态,也使本来各不相干的景物相互融合,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再如形容词“乱”,用来形容蛙声,惟妙惟肖。
还有名词“蝃名师点睛概括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综合赏析,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是要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特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