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三节荀子
《劝学》荀子完整PPT课件
介词 从
介词 比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
13
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
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出来,但 比蓝草更青;冰,水变成的, 但比水更冷。
读书人 ,是由没有文化的人变
成的 ,但是学习后,就比学习
前层次高。可见,学习可以提
高人的水平。
.
14
木直中绳 ① , 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③ 。 虽有④槁暴 ⑤ ,不复挺⑥者, 輮使之然也。
物
到目标
假 舟楫
绝江河
.
26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① ;积水成渊② ,蛟 龙生焉;积善成德③ ,而神明自得④ ,圣 心备焉。
①焉:助词,于此
②渊:深水
③德:品德
④得:获得
.
27
故不积跬①步,无以②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骐骥③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④ ,功 在不舍。
①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 跨两脚为“步”
高尚的品德。
.
4
荀子,名况,战国末 期赵国人,思想家, 教育家,是先秦时期儒 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 人物。他特别强调教 育的作用。主张选贤 任能,兼用礼、法、 术治理国家。他的许 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
.
5
• 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人 定胜天”;在政治上,主张适时行政,兼 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提出性 恶论,他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 有争夺,任其天性发展,必做恶事,因此 他提出“性恶论”,强调发挥教育和礼法 的作用,认为“今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 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注重后天教育 的作用。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 与孟子形成儒家的对立两派。
.
《荀子》原著及译文
《荀子》原著及译文1. 荀子原著简介《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所著的一部文集,共分为32篇。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
《荀子》通过对人性、社会秩序和政治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独特的主张。
2. 荀子的主要思想荀子强调人性的本恶论,认为人性本身是邪恶的,只有通过教育和社会规范的引导,才能使人们达到善的境界。
他主张以严厉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荀子也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的恶是不可改变的,但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可以控制和约束自己的恶性,追求道德和善行。
他强调个体的奋斗和修养,在政治和社会中注重个人责任和道德选择。
3. 荀子的影响与意义《荀子》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后世的政治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荀子的思想对后来儒家学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孟子的影响较大。
荀子的思想强调了个体的责任和自我修养,提出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伦理观。
他的政治观点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后来的封建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4. 《荀子》的译文《荀子》的译文众多,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杨伯峻、蔡震、郭店本等多个版本。
不同的译文在翻译风格和语言表达上有所差异,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译本。
然而,由于无法确认译文的准确性,请读者在阅读《荀子》译文时,对于无法确认的内容,不要引用或作出武断的解释。
5. 总结《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的思想主张人性本恶、性恶论,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修养。
《荀子》的译文众多,读者可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版本阅读,但要注意对于无法确认的内容不要引用或作出武断的解释。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荀子》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荀子》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荀子》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
可以说,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
学习目标1、了解荀子的生平经历及其思想。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基础知识.3、能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积累名言警句.知识汇总关于荀子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
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
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最后老死于楚国。
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关于《荀子》《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内容分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就是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的古人,并没有束手就缚,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创造出令人震撼的发明,使人类不断进步。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释·译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释·译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假〔1〕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2〕天下,矞宇嵬琐〔3〕,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
【注解】〔1〕假:借。
〔2〕枭乱:扰乱。
枭,通"挠"。
〔3〕矞(jué)宇:谲诡。
矞,通"谲",诡诈。
宇,通"銙",诡诈。
嵬(wéi):怪癖,奸诈。
琐:细小,卑鄙。
【译文】借着今天这混乱之世,文饰奸言邪说,用来扰乱天下,诡诈邪恶,琐屑怪异,使天下人心智混乱,不知何为是何为非,何为治何为乱,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原文】纵情性〔1〕,安恣睢〔2〕,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3〕;然而其持之有故〔4〕,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5〕。
【注解】〔1〕情性:指人的好利恶害、好逸恶劳的天性。
〔2〕安:指心中无所愧疚的样子。
恣睢:任意胡为。
〔3〕合文通治:合于礼义,达到国家的治理。
〔4〕故:所以然之理,即有根据。
或曰故实,也可通。
〔5〕它嚣:人名,其生平事迹无考。
魏牟:战国时人,与庄子同时。
【译文】放纵自己邪恶的天性,肆意胡为而无所愧疚,行为如同禽兽,不足以符合礼义而达到国家的治理,然而却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足以欺骗迷惑愚昧的老百姓,它嚣、魏牟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忍情性,綦蹊利陽〔1〕,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2〕;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鰌也〔3〕。
【注解】〔1〕綦(qí):极。
蹊(xī):深的意思。
利陽(qí):超凡独立。
利,通"离"。
陽,立,踮起脚。
〔2〕大分:君臣上下之名分。
〔3〕陈仲:名定,又名田仲、陈仲子,战国齐国贵族,认为哥哥拥有的是不义之财,所以离开兄长,隐居长白山,靠编草鞋为生。
荀子原文及翻译注解
荀子原文及翻译注解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著作《荀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荀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带您了解荀子的原文,并配以翻译注解,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荀子的思想。
荀子原文:荀子曰:“人之所以贵者,贵其心。
”(《荀子·儒效篇》)翻译注解:这句话是荀子在《荀子·儒效篇》中的开篇之作。
他认为人之所以被看重、被尊敬,是因为人的内心是最重要的。
与《孟子》中的“心性善恶”的观点类似,荀子强调了人的内心对于其行为和品德的决定性作用。
这也意味着荀子强调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和培养的。
荀子原文:“治国有定,而后可以立功;立功有功,而后可以加货;加货有财,而后可以奉亲;奉亲有顺,而后可以先民。
”(《荀子·劝学篇》)翻译注解:这段原文出自《荀子·劝学篇》,是荀子对于治国理政的观点的概括。
他认为,只有通过正当的政治手段来治理国家,才能够取得成就,并为人民争取更多的福利。
荀子认为,治国最终目标是要能够先民,即先从国家利益出发,而不是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
荀子原文:“君子以文修身,以文养亲。
”(《荀子·君子篇》)翻译注解:这句原文出自《荀子·君子篇》,荀子在这里强调了君子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修身养性,君子才能具备领导和治理国家的才能。
同时,他还提到了以文养亲,意味着君子应该以温文尔雅的行为和言辞去影响亲友,以达到和谐的家庭关系。
荀子原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而求其静,仁者静而求其动。
”(《荀子·知行篇》)翻译注解:这句原文出自《荀子·知行篇》,荀子在这里通过对智者和仁者的描述,表达了智与仁的不同追求。
他认为,智者追求内心的静谧和深思熟虑,而仁者则追求积极的行动和社会的改善。
通过这样的对比,荀子强调了智慧和仁爱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人的品德修养中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正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正论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正论篇荀子正论【原文】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1〕'。
是不然。
主者,民之唱〔2〕也;上者,下之仪〔3〕也。
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
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
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胥〔4〕也。
若是,则与无上同也,不祥莫大焉。
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则下治辨矣〔5〕,上端诚则下愿悫矣,上公正则下易直〔6〕矣。
治辨则易一,愿悫则易使,易直则易知。
易一则强,易使则功,易知则明,是治之所由生也。
上周密则下疑玄〔7〕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8〕,上偏曲则下比周矣〔9〕。
疑玄则难一,渐诈则难使,比周则难知。
难一则不强,难使则不功,难知则不明,是乱之所由作也。
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
故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
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
故上易知则下亲上矣,上难知则下畏上矣。
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
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
传曰:'恶之者众则危'。
《书》曰:'克明明德〔10〕'。
《诗》曰:'明明在下〔11〕'。
故先王明之,岂特玄〔12〕之耳哉!【注解】〔1〕周:密,指隐匿真情,不让下面的人知道。
〔2〕唱:倡,倡导。
〔3〕仪:准则。
〔4〕胥:等待。
原为'有',据上下文义改。
〔5〕宣明:无所隐瞒。
治辨:治理。
这里指明确治理的方向。
〔6〕易直:平易正直。
〔7〕玄:通'眩',迷惑。
〔8〕幽险:隐瞒实情,难以猜测。
渐诈:欺诈。
〔9〕偏曲:偏私不公正。
比周:互相勾结,结党营私。
〔10〕明德:优良的品德。
此话见于《尚书·康诰》。
〔11〕明明在下:《诗经·大雅·文王》篇的诗句,意思是文王之德,明明在下,所以赫然见于天。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
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
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
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
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
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
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以下是《中庸》全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释·译文(非相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释·译文(非相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非相【原文】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译文】看相,古代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有知识的人也不屑说这些事。
【原文】古者有姑布子卿〔1〕,今之世,梁有唐举〔2〕,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
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3〕。
形不胜心,心不胜术。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
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
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注解】〔1〕姑布子卿:春秋郑国人,曾为孔子和赵襄子看过相。
〔2〕唐举:战国时相士,曾为李兑和蔡泽看过相。
〔3〕论心:研究人的思想。
论,考察。
术:方法、道路,指所行所学而言。
【译文】古代有一个姑布子卿,现在梁国有一个唐举,能根据人的容貌、气色而预知人的吉凶祸福,社会上一般人都称赞他们的相术。
但古代的人是不做这样的事的,有知识的人也不屑说这些事。
所以相人的形貌不如观察人的立心,观察他的立心不如研究他的所行所学。
相貌不能决定人的内心,而内心又受到所行所学的影响。
所学所行正,心也顺着它,那么形貌虽然丑恶心术也会善,不妨碍成为君子。
所学所行不正,那么形貌虽好心术也会恶,终究还是小人。
做君子就会吉祥,做小人则不吉祥。
所以外形的高或低、魁梧或瘦小、丑陋或漂亮,不能决定吉凶。
古代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有知识的人也不屑说这些事。
【原文】盖〔1〕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2〕长,子弓〔3〕短。
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4〕,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5〕广三寸,鼻目耳具〔6〕,而名动天下。
楚之孙叔敖〔7〕,期思之鄙人也〔8〕,突秃长左〔9〕,轩较之下〔10〕,而以楚霸。
《荀子》选读(知识讲解)-word
《荀子》选读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
2.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
3.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
4.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
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令。
公元前238年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
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
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
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他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有争夺,任其天性发展,必做恶事,因此他提出“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质,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认为人和物都可以改变,能改造好,能“知明而行无过”。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于用喻。
字词汇总字音蕃.长于春夏(fán)辍.广(chuò)啜菽..(chuòshū)籴.贵民(dí)雩.而雨(yú)卜筮.然后决大事(shì)楛.耕伤稼(kǔ)礼义之不愆.兮(qiān)字义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开垦,引申为发展)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停止,引申为废止)君子有常体.矣(体统,规矩,引申为准则或法则)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愆,违背;恤,忧虑,担心)若夫志意修.(美好)是节.然也(节制,指时势,命运的制约)上暗.而政险(昏暗)大天而思.之(思慕)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治理,整理)词类活用文王康.之(形容词使动)君子道.其常(名作动,遵循)礼义之不愆.兮(名作动,违背)是以日.进也/是以日.退也(名作状)一.也(数作动,一样)怪.之(形容词意动)雩而雨.(名作动,下雨)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名作动)大.天而思之(形容词意动)因物而多.之(形容词使动)孰与骋能而化.之(动词使动)思物而物.之(名词使动)重点语句(1)判断句治乱非天也(……也,表判断)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者也,表判断)(2)省略句禹以治,桀以乱(“以”后省略宾语“之”)可畏也,而不可怪也(“可”前省略主语“是”)(3)宾语前置句此之谓也(“此之谓”宾语前置,应为“谓此”,说的就是这)礼义之不愆(否定句宾语前置,应为“不愆礼义”)(4)状语后置句繁启、蕃长于春夏(“蕃长于春夏”状语后置,于春夏生长)在天者莫明于日月(“于日月”状语后置,比太阳月亮)(5)定语后置句物之已至者(“已至者”应在“物”前)课文精要理解主旨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荀子(课堂PPT)
无乐。”
《乐论》
❖ “……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 得接焉。” 《乐论》
❖ “……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 《乐论》
❖ “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
9
荀子思想的评价
❖ “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
法式表仪。”
《尧问》
❖ 儒家礼治主义得荀子而大成,至荀子而渐生
流弊。
——梁启超
❖ 首提“性恶论”
10
法
❖ “法者,治之端也。”《君道》 ❖ “至道之大形,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君
道》 ❖ “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
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 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性恶》
7
❖ 人不能无乐 ❖ “乐”的意义
乐论
8
乐
❖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
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 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 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性恶》
4
礼法并重思想
❖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5
礼
❖ “礼者,
《王制》
❖ “隆礼重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 《议兵》
❖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 《礼论》
6
❖ 荀子生平 ❖ 人性论 ❖ 礼、法并重思想 ❖ 乐论 ❖ 荀子思想的评价
荀子1Βιβλιοθήκη 荀子生平❖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名况,尊称“荀卿”,赵国人。
❖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 “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 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 ❖ 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令。 ❖ 晚年从事教学与著述,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
《中国哲学史》(古代)大纲
《中国哲学史》(古代)课程大纲课程编号:101336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哲学专业开课学期:第1学期学分:4学分主讲教师:宋志明指定教材:宋志明著《新尽火传:中国古代哲学讲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版;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10分)、期中开卷考试(20分)、期末闭卷考试(70分)。
教学目的: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内容、发展历程、主要哲学家的理论体系,掌握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质,接受哲学思维训练,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继承中国文化的优良遗产,推及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掌握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把握核心话题的转换、人文语境的转变和诠释文本的转换,形成哲学理论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
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从先秦时期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历史,分为四编21章。
总论编宏观绍述何谓哲学、何谓中国哲学,概述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哲学精神。
上编原创期绍述中国哲学的奠基:先秦百家哲学。
首先绍述中国哲学的由来:在春秋时期的无神论思潮的基础上,哲学取代原始宗教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
然后分节绍述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的哲学思想。
中编发展期绍述中国哲学的演化:汉唐三教并立。
首先概述语境的转换、文本的转换、核心话题的转换,然后分节绍述经学思潮、玄学思潮、中国佛教思潮、中国道教思潮的发展情况,评述董仲舒、王充、王弼、裴危、郭象、华严宗、禅宗、葛洪、司马承祯的哲学思想。
下编高峰期绍述中国哲学的定形:宋元明清理学行世。
首先概述语境的转换、诠释方式的转换、核心话题的转换,然后分节绍述早期理学家的哲学思考、朱熹理学、陆王心学、张载的气本体论、王夫之的道器论以及戴震、颜元的哲学思想。
讲授内容:总论:中国哲学概况第一章中国有自己的哲学第一节哲学三义哲学与智慧。
《荀子》选读课件
欢迎来到《荀子》选读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荀子的思想与影响,深入探讨 他对个人、政治和现代社会的启示。快来一起探索吧!
课程介绍
1 课程目标
帮助学员深入理解《荀子》思想,拓宽视野,提高思辨能力。
2 适合对象
任何对古代中国哲学感兴趣的人士。
3 学方法
通过PPT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激发学员的思考。
对于荀子的学习与理解 建议
学习荀子的思想需要深入理 解其观点和背景,同时要与 现实情境结合进行综合思考。
附录
1 参考文献
1. 《荀子全集》 2. 《中国哲学史》 3.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导 读》
2 延伸阅读
3 问题与讨论
1. 《荀子研究》 2. 《荀子与儒家传统思想》 3. 《荀子哲学探究》
1. 荀子的人性观与孟子有 何不同?
荀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政治 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促进了社会秩序和 文明的发展。
荀子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可以为现代 社会提供有益的价值观和 道德准则。
总结
荀子思想的贡献与局限
荀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 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但也存在着一定的 局限性。
对荀子思想的评价
荀子的思想被人们广泛认可 和研究,对于理解中国传统 文化和哲学思想具有重要价 值。
荀子简介
荀子的生平经历
荀子(公元前約313年-公元 前238年),战国时期著名思 想家,辽东蓟人,早年随家 仆李耳东渡,游学于齐国和 荆楚地区。
荀子的思想特点
荀子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 响,他注重礼仪和君臣之道, 强调人性本恶和教化的重要 性。
荀子的影响
荀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学 派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荀子》完整版原文、译文(上)
《荀子》完整版原文、译文(上)《荀子》荀子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2〕,輮以为轮〔3〕,其曲中规〔4〕,虽有槁暴〔5〕,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6〕。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则知〔8〕明而行无过矣。
【注解】〔1〕青:靛青。
蓝:植物名,其叶可制蓝色染料。
〔2〕中(zhònɡ):符合。
绳:木匠用来测定直线的墨线。
〔3〕輮(róu):扭使屈曲。
指用火烤使木材弯曲。
轮:圆如车轮。
〔4〕规:量圆的工具。
〔5〕槁暴(pù):晒干,枯干。
暴,太阳晒。
〔6〕金:金属。
这里指用金属做成的刀或剑。
砺:磨刀石。
利:锋利。
〔7〕参:通'三'。
这里指多。
省:反省。
〔8〕知:同'智'。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
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由水凝结而成,却比水更寒冷。
笔直的木材,合乎墨线的要求,如果把它煨烤,就可以弯成车轮,弯曲的程度能够合乎圆的标准了,这样即使再暴晒,木材也不会再变直,原因就在于被加工过了。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才能取直,刀剑经过磨砺才能变得锋利。
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多多反省自己,就会聪明智慧,行为就没有过错了。
【原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1〕,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2〕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3〕,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4〕'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注解】〔1〕谿(xī):山涧。
〔2〕先王:指上古帝王。
〔3〕干、越: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干国小,为吴国所灭。
这里通指吴越地区。
夷:古代对异族的称呼,多指东方民族。
貉(mò):古代北方民族名。
〔4〕'嗟尔'六句:此处引诗出自《诗经·小雅·小明》。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王制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全⽂·注解及译⽂(王制篇)《荀⼦》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王制【原⽂】请问为政?⽈:贤能不待次⽽举,罢不能不待须⽽废〔1〕,元恶〔2〕不待教⽽诛,中庸民不待政⽽化。
分未定也则有昭缪〔3〕。
虽王公⼠⼤夫之⼦孙也,不能属于〔4〕礼义,则归之庶⼈。
虽庶⼈之⼦孙也,积⽂学〔5〕,正⾝⾏,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夫。
故奸⾔、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6〕之民,职〔7〕⽽教之,须〔8〕⽽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
五疾〔9〕,上收⽽养之,材⽽事之,官施⽽⾐⾷之,兼覆⽆遗。
才⾏反时者死⽆赦。
夫是之谓天德〔10〕,王者之政也。
【注解】〔1〕罢(pí):同'疲',指没有德才的⼈。
须:须臾,⽚刻。
〔2〕元恶:罪魁祸⾸。
〔3〕昭缪(mù):古代宗法制度⽤以分别上下辈分的宗庙或墓地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称穆。
缪,通'穆'。
〔4〕属于:符合于。
〔5〕⽂学:指⽂献典籍。
〔6〕反侧:不安分守⼰。
〔7〕职:事,指安置⼯作。
〔8〕须:等待。
〔9〕五疾:五种残疾,即哑、聋、瘸、⾻折、侏儒。
〔10〕天德:⾄⾼的德⾏。
【译⽂】请问怎样治理国家?回答说:对于德才兼备的⼈,不墨守级别次序⽽破格提拔;对于⽆德⽆能的⼈要⽴刻罢免;对于罪魁祸⾸,不需教育⽽⽴即处决;对于普通民众,不靠强制的政令⽽进⾏教育感化。
名分没有确定时,就应该像宗庙的昭穆那样划分出次序来。
即使是帝王公侯⼠⼤夫的⼦孙,如果不合乎礼义,就把他们归⼊平民。
即使是平民的⼦孙,如果积累了⽂化知识,端正了⾏为,能合乎礼义,就把他们归⼊卿相⼠⼤夫。
对于那些散布邪恶⾔论、⿎吹邪恶学说、从事邪恶⾏为、具备邪恶本领、四处流窜⽽不守本分的⼈,就强制劳役进⾏教育,静待他们转变;⽤奖赏去激励他们,⽤刑罚去惩处他们;安⼼⼯作的就留⽤,不安⼼⼯作的就流放出去。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荀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它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人定胜天”、“性恶论”、“隆礼敬士”、“尚贤使能”、“重法爱民”、“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是其主要思想。
《荀子》立论严谨,语言生动。
《劝学》是其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教育家和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的著作。
是荀况晚年为总结百家争鸣和自己学术思想而写的。
《史记·孟荀列传》中曾写到:“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而卒:”此书在汉代抄录流传有322篇,名《孙卿书》。
初经刘向整理校定,去其重复290篇,定著32篇,名《孙卿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孙卿子》即《荀子》。
此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
其中《儒效》《议兵》《强国》等篇,似出弟子记录;附于书末的《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六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语及杂录传记。
《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系统性、思想性较强。
其中集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生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的有《劝学》《修身》;阐述军事理论的有《议兵》;阐述社会政治思想的有《礼论》《王制》《王霸》《富国》等篇。
《非十二子》以是否符合封建统一原则为标准,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政治性批判。
《成相》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为君、治国之道。
《赋篇》系荀子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荀子》的主要内容1.“重人轻天”思想。
《荀子》中的《天论》篇针对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论,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论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荀子-第七章
第七章内篇应帝王齧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
齧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
有虞氏,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肩吾见狂接舆。
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
”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
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又复问。
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
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
郑人见之,皆弃而走。
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
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
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
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
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荀子简介
荀子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荀子译注》前言荀卿其人,废死兰陵,在当时郁郁而未得志。
然其书则卓然立于诸子之林,不但为戴德、戴圣、韩婴所采录(1),而且历千百年而不废,此必有其所以不朽之道。
郭沫若曾以《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先秦散文“四大台柱”,其言云:“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
”(2)此虽论文之言,然按诸其说,荀子亦卓荦大家,巍巍然少与伦比。
荀子之书,乃为“嫉浊世之政”而作(3),故其“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
所存者神,所过者化。
观其善行,孔子弗过”(4)。
其书颇多洞察社会政治、道破人情世故,指示立身行事之论。
故读是书,非但可知古人之学术思想,亦必有益于立身处世。
为助读者披阅,今将其人其说,略述于下。
荀子,名况,战国末赵国(今山西安泽)人,约生于公元前335年(5)。
年十五曾游学齐国稷下(在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善为《诗》、《礼》、《易》、《春秋》。
齐襄王(公元前283年~前265年在位)时,曾任稷下学官祭酒,时人尊而号为荀卿,后人亦谓之孙卿子(6)。
后遭谗适楚,楚相春申君以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搜狗百科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搜狗百科思想观点主要观点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
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
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
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
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获得存在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又将“天”、“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
荀子有取于道家在“天”、“天道”、“天命”上的自然观的成分,然而它的理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
1.天道自然的思想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
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
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
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
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排比
正论
儒学
公篇
第十一卷
解蔽
乐论
荀子
语言
气势 兵
礼
荀子
行篇
霸篇
君子
问
天论
孙卿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 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 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 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 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 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此为杨倞注本。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荀子言性恶,孟子言性善。
目录分析
劝学篇第一
修身篇第二
不苟篇第三
荣辱篇第四
非十二子篇第六
非相篇第五
仲尼篇第七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臣道篇第十三
致士篇第十四
卷第十
强国篇第十六
天论篇第十七
卷第十二
卷第十三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性恶篇第二十 三
谢谢观看
君子篇第二十 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三节荀子哲学
一、其人其书
荀子(约公元前325-前238)名况,字卿。
战国末年赵国郇(今山西临猗)人。
《荀子》通行本,是唐代学者杨京整理的。
32篇中大部分出于荀子的手笔,少数为他的弟子记述,都可以作为研究荀子的思想材料。
二、礼法并用
1、从“群”到“礼”
“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
2、礼法关系
“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
”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三、化性起伪
1、人能群
2、人为贵
“天地之间人为贵。
”
3、人性恶
“目好色,耳好声,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
”
“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
4、人性朴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四、天行有常
1、自然之天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
2、明于天人之分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谓之天职。
”
3、制天命而用之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
五、物理可知
1、知有所合
“凡以知,人之性;可以知。
物之理也。
”
2、从天官到天君
“凡同类同情者,其意物也同。
”
“心有征知。
征知则缘耳而知生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
”
3、全面性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
4、心态:虚、一、静
“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
“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
“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
5、表述
“同则同之,异则异之”。
“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
”“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