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荀人性论比较的论文综述.docx2

合集下载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人性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他们的人性论的比较。

一、孟子的人性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性论思想以“性善论”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本性,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但是,这种善良本性并不是完美的,需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四种基本美德,分别是仁、义、礼、智。

其中,仁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义是指对真理的追求和坚持,礼是指对社会的规范和约束,智是指对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这些美德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不断修养和实践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然而,孟子也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欲望和私心,这些欲望和私心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他强调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克制和超越自己的欲望和私心,发扬自己的善良本性。

二、荀子的人性论荀子是先秦时期另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人性论思想以“性恶论”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恶,每个人都有天生的欲望和私心,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这些欲望和私心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因此,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法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中没有善良和美德,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变得有道德。

他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道德价值,培养高尚的品德。

此外,荀子还强调了制度和社会规范的作用,认为这些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向善,使人变得更加有道德。

不同于孟子将道德修养视为内在驱动的行为,荀子更强调外在的强制和引导。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才能使人不得不遵守道德,进而逐渐培养出内在的道德情感。

三、比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存在明显的差异。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驱动,而荀子则强调人性本恶,注重外在的制度和规范的作用。

孟子人性观与荀子人性观的比较与分析

孟子人性观与荀子人性观的比较与分析

( 二) 采 用 的教 育方 式不 同
孟 子和苟子虽然都强调教育 , 但他们主张的教育方式不 同。
对后天如何对人进行教育 , 孟子和苟子有不 同的看法。孟子认为
( 一) 都在追求“ 善” 的目 标
孟子讲 性善 , 苟子讲 性恶 , 两 者虽然立 场不 同 , 但从 他们 回
答 的问题看 , 两人所做 的努 力是 相 同的, 他 们追寻的人性 目标都
的 目的 , 苟子 提 出“ 人之 性恶 , 其善 者伪也 ” , 可 以看 出有一种
的思想 与法家有 些相似 , 认 为对人 的教育要行法 治 , 重刑罚 , 要
“ 师法智者 , 修礼义之道 , 合乎礼 ” , 从而使社会得到治理。
三、 小 结
追 求善 的倾 向 , 他指 出, “ 明礼义 以化之 , 重刑 罚 以禁 之 , 是天下
现出了孟子和苟子的人性论在 目标上都是追求“ 善” 。
“ 善” 。而苟子的性恶论 强调 了竞争和法制 的观念 , 对 当今社会 的 发 展具有一定 的教育 意义 。 但 是一 味强调“ 性恶 ” 会使人们 之间 的信任 出现 问题 , 而且过度 的刑罚也会造成百姓的痛苦。 今 天我们关注孟子性善学说和苟子 的性恶学说 。研究其意
当代 中国要 构建 和谐社会 ,就要充分考虑孟子 的性善论 和苟子
子认为人 性恶 , 所 以他 注重“ 化性起 伪” , 即通过教育 使人 为善 ,
这里 的“ 伪” 是人为 、 加 工的意 思 , 在这里 主要 就是 指教育 , 也 就
的性恶论 。 从两方面综合探讨他们带给我们 的思想启示 。我们要
承认人 性中有善的一方面 , 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 , 又要认识 到人性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

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

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

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

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

义指正确的行为。

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二、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不同(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

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了余地。

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

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对比研究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对比研究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对比研究人性论是古代哲学中的一大议题,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在这个议题中,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念被认为是最经典的两个立场。

本文将对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他们在对人性本质、人性修养以及人性发展等方面的观点和差异。

一、对人性本质的认识孟子认为,人性本质善良,具备潜在的道德道德素质。

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之中充满了至善至美的品质。

孟子主张,“爱人者,人恒爱之”,即人天生就有爱的本能,愿意帮助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将人性比作明镜,认为如果环境恶劣,人的本性也会受到玷污;如果环境良好,人的本性也会发挥出其本有的光辉。

而荀子则持有相反的观点,他提出了“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质自私、贪婪,追逐个人的利益和欲望。

他认为,人在生活中会受到外在环境和自身欲望的冲击,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才能抑制住自己本性中的邪恶。

二、对人性修养的要求孟子强调人性的修养和发展。

他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却需要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才能得以表现出来。

孟子倡导“性命之学”,主张个体通过不断学习和培养,可以实现道德上的进步。

孟子将个人修养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个体的不断完善,让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的境地。

而荀子的人性修养思想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努力。

他主张通过自我压抑和教化来抑制本性中的恶习,并通过学习和修养来达到人性的升华。

荀子强调,只有通过自律和努力,才能追求道德的道路。

三、对人性发展的看法孟子认为,人性本源善良,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人性可能出现偏差。

他认为,通过教化和教育,人性可以被唤醒和发展,实现道德上的进步。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天生贪婪自私,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约束和塑造。

他认为人性发展是一种以天理为准绳的过程,只有通过刻苦自励和不断意志的追求,个体才能实现人性的正真发展。

四、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价值与争议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性的善良,强调道德自觉和自律的重要性。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不同观点的论证-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不同观点的论证-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不同观点的论证-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孟荀不同人性论提出的背景分析(一)不同的社会背景。

孟子生活于战国初期,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大动荡,旧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已被破坏,整个社会都处剧烈的升降沉浮之中。

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加速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社会封建化的进程,但同时百姓也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人民渴望社会的安宁。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上》)在这个时候谁能实行有利于百性的政策谁就能赢得百性的支持。

孟子的性善论正是作为他的主张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而产生。

孟子的性善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以仁心行仁政正是表达了百姓追求安定和平的生活状态。

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这一时期,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战胜了奴隶主阶级,封建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全国已趋向统一。

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进一步巩固刚建立的封建秩序并保持社会的安定,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要求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并确立包含着新的生产关系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统一的基础上,荀子的性恶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礼治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二)孟荀人性论对人性的不同规定。

在论述孟荀不同的人性论观点之前首先应讨论他们各自对人性的理解。

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孟子和荀子才由此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上》)孟子不同意告子简单的把人性归于和动物相同的食、色之上。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离娄下》)孟子虽然没有否认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但是孟子用几希就把人和动物区分了开来,把人置于动物之上。

他对人性的规定是从理性从伦理道德出发的,人之所以是善的就是因为人和动物不一样不是仅仅有和动物一样的食色的性情。

荀子并不同意孟子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所谓善就是人们的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仪制度。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作者:申婧婧来源:《商业文化》2012年第01期摘要: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孟子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争论的热点,其影响深远。

本文通过对孟荀两家人性论的异同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我们用历史的观点对它们进行合理评价,深层次的认识人性善恶的问题。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12)01-0105-01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生来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个“善端”,这“四端”表现与外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

而荀子的性恶论则主张人天生就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引领人们向善发展。

虽然二者就表面看似乎极端相反、不可调和,但在差异和对立的背后,存有本质上的相通性、互补性和一致性。

一、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不同点(一)对“人性”内涵的界定不同孟荀的“性”之内涵是有差异的,孟子是以“心之仁德”言性;而荀子则是就“人之嗜欲”来言性。

一个侧重社会属性;一个侧重自然属性。

孟子认为的“人性”虽然也认为是人生而具有的,但是这种天赋区别于人的自然本能,是人可以自主的天赋,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类的一种道德本能。

他认为,人性是人的心在接人待物时产生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伴有价值取向的能力。

而荀子认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是人“生而好利”、“生而恶恶”、“生而有耳目之欲”的生理本能和欲求。

”通过对人性的顺悖来说明人生而性恶的观点,认为性是人所具有的那些顺之则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的先天因素:“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二)培养德性的方法不同基于人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孟荀两人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完善的方法,即孟子的“尽心养性”、“反求诸己”的“内圣”之求和荀子的“化性起伪”、“所积而致”的“外王”之求。

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对比论文总结

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对比论文总结

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对比论文总结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他们的教育思想进行对比论述,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孟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的天性本善,教育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恢复和发展他们的本性。

孟子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成人”,即将人培养成为具备高尚品德的人,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只不过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会出现恶习和嫉妒等不良行为。

因此,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摒弃不良的习惯,培养道德品质。

孟子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他主张从儿童时期就要进行德育,通过启发和激发儿童的天性,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自律能力。

他提出了“劝学”的方法,即不断地激发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示范和榜样的力量来教育他们。

此外,孟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他认为学习是通过“经世”和“闻理”来实现的,通过学习社会经验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才能。

相比之下,荀子的教育思想更加强调人的天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贪婪和凶恶的,只有通过教育来加以约束和塑造,才能使人们遵循道德准则。

他主张通过严格的教育和有组织的纪律来规范人的行为和思想。

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遵循礼仪规范,使社会秩序更为稳定。

他提出了“读书要明经”、“背诗要精思”和“学问要致用”等口诀,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来取得进步。

荀子的教育方法注重灌输和训练。

他认为人的性格和行为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改造来塑造。

荀子主张通过正面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同时以严厉的纪律来制止不良行为。

他主张“学以致用”,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经验来巩固和验证学习成果。

荀子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才能和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总的来说,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相似之处,都主张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而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相互对立的答案,并且争论了两千余年未有结果,而人性问题也在这不断的争论中向前发展,逐渐成熟。

一、孟荀人性论的斗争性1、时代背景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

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

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

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2、根源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

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

[1]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

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

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

3、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

从一开始在性的概念的界定上,孟荀就发生了内圣与外王两个对立的价值取向的分野。

“孟子言性善,乃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仁义理智四端。

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道德的行为皆必待训练方能成功。

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

[2]在对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中国思想史上,人性问题一直是思想家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孟子和荀子都是继孔子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但两人的人性论却有很大差异。

这一点一直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因此,本文也打算将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做一比较,并希望能从这两位大师的学说中发现具有启发性的人性思想。

一、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在儒家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但他并未明言人性善恶。

到孟子时,各家各派的人性理论纷纷扬扬,有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世子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无名氏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与这些理论不同,孟子的人性论为性善论。

孟子不赞同告子“生之谓性”的命题,反对以人的自然属性来定义“人性”,因为自然属性为人兽所共有,不足以表现人类所独有的特征,他主张以人独有的仁义礼智等善性为“性”。

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滕文公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他发挥了子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命题和道德的五行说,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当然,他不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完备的仁、义、礼、智等善性,而是说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善性的萌芽。

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对人生来就具有的这四种善端,还必须尽自己后天的主观努力去培养它、扩充它。

孟子还把心、性、天贯通在一起,使其人性论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与荀子的哲学比较研究

孟子与荀子的哲学比较研究

孟子与荀子的哲学比较研究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的两位伟大哲学家,他们对于人性、修身立德、政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将对孟子与荀子的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他们在人性、修身立德、政治等方面的观点异同。

一、人性观点比较在人性的探讨上,孟子和荀子有着不同的看法。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良知,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就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他强调人与天地相应,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爱。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只会追求自己的利益。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能够违背自己的本性,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二、修身立德观点比较孟子和荀子在修身立德方面也有不同的观点。

孟子认为修身要注重培养人的良知和道德情操,通过修养自己来达到儒家所追求的“仁”的境界。

他主张要有仁爱之心,善良、宽容、体恤他人,与人为善。

荀子则主张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来达到修身立德的目标。

三、政治观点比较在政治方面,孟子和荀子也有各自的看法。

孟子强调君主应该以仁为本,通过仁爱之心去治理国家。

他认为只有君主具备仁德,关心民众的利益,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荀子则更加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他认为君主应该依靠严格的法律来治理国家,通过制定规则和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秩序。

综上所述,孟子和荀子在人性、修身立德、政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友爱。

他注重个人修养和培养,以仁爱之心去治理国家。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克制个人的欲望,实现修身立德的目标。

他更加重视法治,通过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秩序。

两位哲学家的观点各有千秋,对于后世的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评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

评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

评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
评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可述出中国古代思想家高度关注人之本性的思考,倡导个人本性的崇尚以至理想的追求,以及权衡各种利害关系以求人间和谐之道。

人性观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孟子和荀子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们针对人性观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是也都获得了许多人的共鸣。

一、孟子:孟子认为“仁”是一个人的本性,所以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天下为公,仁之道也”,认为人应该做出贡献,尊重他人,担当责任,遵守法律,表现出善良的本性。

二、荀子:荀子没有直接认为“仁”是一个人的基本本性,而是认为一个人的本性是两面性的,可以被自然决定,也可以被教育而形成。

荀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学习和训练中,才能形成对社会有益的思想与行为。

因此,他认为人必须通过科学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他的仁慈的天性。

总的来说,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观点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教义都被历代学者所津津乐道,可以说它们都有一定的价值可言。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对比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对比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对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孟子和荀子是两位备受尊崇的思想家,他们对于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他们的人性观进行比较与对比。

一、孟子的人性观孟子相信人性本善,他认为人天生具备良善的品质。

他认为人们都有内在的良知,能够感受到善恶之辨。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有成为君子的潜力,只要通过修养和教育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出这种善良本性。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本身是善良的。

在他看来,人性的根本特质是仁爱,人们天生具备对他人的关心和善意。

他强调人们应该追求道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二、荀子的人性观相对于孟子的乐观人性观,荀子对人性持有悲观态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认为人天生具备自私和邪恶的倾向。

荀子认为人们的本能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关心他人的福祉。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本身是邪恶的。

在他看来,人们需要通过外在的道德规范和制度来约束自己的欲望和倾向。

他认为人性无法改变,只有通过严格的教育和法律的约束,才能约束住人们的邪恶本性。

三、人性观的对比与思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对人性本质的看法截然不同。

孟子相信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取舍之处。

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中既存在善良而又有邪恶的行为。

人们既有关爱他人、奉献他人的行为,也有争斗和剥削他人的行为。

因此,对于人性的本质是否纯善或纯恶,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中间地带,或者说是灰色地带。

虽然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的观点并非完全对立。

孟子强调了人们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而荀子则强调了道德规范和制度的重要性。

两者都认同了人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引导和规范。

总结起来,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然而,人性的本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修养、教育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引导人性的善良一面,约束人性的邪恶一面,实现人性的健康和和谐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摘要: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

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

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

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

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正文: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

”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

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

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对人性论展开了独特的探讨。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倡导“性善论”,主张坚持仁爱之道来修身养性。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性恶论”,强调外在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塑造作用。

两者在人性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点,都强调了人性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通过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最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争论中,孟子和荀子的不同立场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对于理解人性和人类行为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比较、共同点、差异、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与荀子被称为“性理学”代表人物。

他们对人性的看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性内在的良善本性,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力于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人性的根本是自私贪婪的,需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规范,才能实现社会秩序与稳定。

两位思想家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有着一些共同点,这表现在对人性的认识和对社会治理的理想上。

本文将从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出发,比较两位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探讨他们的观点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分析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当代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正文2.1 孟子的人性论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天性善、性无善无恶、性本善等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人天生具有善良、仁爱的本性,只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才会表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了人心本善的观念,认为只要环境得以改善,人就能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善良本性。

他提倡通过修身养性、尊重义理来发扬人的善良本性,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对人性问题看法不同的两位代表人物。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们的人性观点和其它一些哲学家的看法有许多异同之处,下面希望通过对孟子、荀子人性观点的比较分析,来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特别之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是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不善。

他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良知,即心中的正义和善良之心。

他举了一个例子,认为‘孩子掉在井里,人人都知道要去救他。

’这就表明了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的本善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养,人性就会表现出来。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他说:‘人之所以畜,性本恶也。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人的努力和社会的约束来控制和改变。

荀子认为,没有道德和法制的约束,人性就会表现出来,展现悖逆、自私和残忍等本性。

两位哲学家的人性观点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或本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类的欲望性格是邪恶的。

2. 教育和培养两位哲学家都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和培养可以改变人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即可。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的规范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3. 社会和道德的作用两位哲学家都认为,社会和道德的作用对于人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孟子来说,缺少良好的社会和道德规范,人的人性就会发生变化,表现出自私和邪恶的本性。

荀子则认为,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可以控制人性本恶的表现。

4. 人性的可改变性总结起来,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点虽然有很大的分歧,但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

他们都认为,人性的形成是受到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的人性是可改变的。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和道德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两位哲学家的人性观点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古代哲学家们对于人性的看法,为我们今天的人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与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人物,两位大师对人性的理解和看法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

本文通过对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在人性观念上的异同,以及他们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人的美德;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欲望。

通过对二者的理论深入对比和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对比探讨,可以为当代社会的人性问题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方向。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异同点、对比、启示、当代、总结、展望、研究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代表了儒家和墨家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

孟子被誉为“儒家之始”,主张“性善论”,即人性本善,荀子则被誉为“墨家之宗”,主张“性恶论”,即人性本恶。

两人对于人性的观点截然不同,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与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探讨人性的本质和价值观念。

对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比较分析,也能够为我们提供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拓展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旨在深入探讨两位先秦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异同之处,以揭示其对人性本质的不同认识和解释。

通过对孟子强调人性善良、强调人的内在道德本性与荀子强调人性恶劣、主张外在教化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先秦时代关于人性本质的两种不同观点。

同时也可通过对比两位思想家的不同见解,探讨后世学者在人性观念方面的借鉴与启示。

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人性本质的认知与理解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可以为当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作者:史玉琳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8期【摘要】春秋末期时孔子首先提出人性思想,是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争的思想渊源,逐步成为了历代思想家讨论的重要议题。

孟、荀人性论的分歧主要在于他们对人性的预设与概念内涵的界定不同。

虽然孟、荀各自提出的理论形态表面上不同,但都有着相同的理想目标,就是最终能达到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论;性恶论;人性论人性问题在春秋末期被孔子首先提及,到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与荀子提出的性恶论,两者理论上的对立对中国哲学谈论人性论问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张岱年先生谈到,“中国性论的特点是以善恶论性,关于性的主要争点,是性善与性恶的关系,因为论者并非为研究性而研究性,而是为讨论修养、教育、政治而不得不讨论性,于是便提起性的问题.....在形式上是问:性是善的抑是恶的?在实际上却是问:善是性抑恶是性?所注意者不在性之实际内容,而在善恶的起源。

其目的乃在于探究善是固有的还是外铄的。

”孟子认为善是人心所固有的,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而在荀子看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他认为善是人为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和教育而获得的,善不是人心中固有的。

一、孟荀人性论的理论来源在春秋末期,儒家开创者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先天性质是大致相近的,而后天的“习”才导致了人们之间现实表现的巨大差别。

这个命题为整个先秦时期的人性论定下了基调,确定了原则。

孔子首先提出了人性学说,但他只两次谈到“性”的问题,另一处是“性与天道”,虽然是初始的,没有对其展开具体的论述,但却是后来思想家谈论人性论发端,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复观先生谈论孔子的“性相近”时说到:“应当与《孟子告子》中的‘其好恶与人相近也几希’的‘相近’是同一意义。

”这里的“相近”一词就只的是人最初的一种本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孟荀人性论比较的论文综述冯友兰曾言:“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针锋相对。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

”那准确的说,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查阅了二十篇近十年的相关文章,我发现学术界关于二者的人性论关系的看法,早已摆脱完全极端或片面的认为两者完全对立的分析,而是趋向于在两者外表的不同中寻找其内在的统一。

研究比较孟子、荀子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但通读其论文,大家有着近乎统一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在理论形态上互相对立,在逻辑意蕴上互相补充。

一、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思想渊源中国哲学史上, 孔子最早论述了人性的问题,“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是指人的本性,“习”是指习俗, 孔子只指出了人人有相近的本性, 并未明确性善性恶, 但实质上也包含了性善性恶两种可能。

正是“性相近”与“习相远”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孟子与荀子的性善性恶论之争。

孟子认为人性善, 荀子认为人性恶。

孔门后学往往将“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理解为人性有善恶, 子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皆言性有善恶”(《论衡·本性》) 。

“性相近”方面发展为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性是人所以为人的原因,认为“生之为性”必将混淆犬之性, 牛之性与人之性的区别。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 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 犹白雪之白; 白雪之白, 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之性欤? ”(《孟子·告子上》) 。

“习相远”方面发展为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的性是指人天然的自然属性,“性者, 本始材朴也; 伪者, 文理隆盛也”(《荀子·礼论》) , 孟子与荀子对“人性”的界定是有差异的, 孟子的反对“生之为性”, 而荀子将“本始材朴”作为“人性”。

但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他们都将“人性”当作是一种先验的东西,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

虽然他们也意识到“善”或“恶”与猴天的学习与教化有关,但最终还是把“善”或“恶”当成了人的先验本体。

总之,两者看似天壤之别的人性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正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为他们的人性论提供了理论来源和依据。

二、善与恶的根源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人性“善”与“恶”的根源是什么呢?他们各自分别进行了答复。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善”的根源在于人本性的四种善端。

孟子强调在人的意识中,有一种先验的善的萌芽,这是人之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

他认为人心所固有的“善端”不仅是先验的,也是超功利的,这种“善端”分为四种,即所谓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荀子不承认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认为礼义辞让等道德原则,不是人的本性先天的固有的,而是后天积伪而成,向外学习而有。

针对孟子“性善论”的四善端,荀子认为“人性恶”,“恶”的根源在于“欲多”而“物寡”。

三、孟子荀子对人性内涵的不同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孟、荀人性论比较研究的问题,与其说是人性善恶的根源问题,不如说是人性概念的内涵问题孟子的性善论主要从下三个层面来界定其人性概念的内涵:首先,性是人的天赋中可以自主的成分,即与人成德作圣相关的欲求。

这些天赋本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人追求仁义礼智、成德作圣有关的道德属性,称性不称命,是人所固有的有益〔善〕的东西,其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自我决定与否;另一类是与人追求声色之好、富贵利达相关的自然属性,称命不称性,是外在于人的无益〔恶〕的东西,其能否实现由上天主宰而与主观努力无关。

其次,性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内在根据,即人所具有的能派生伦理道德〔理、义〕或仁、义、礼、智的东西。

〔有许多学者误以为,孟子所谓的人性就是“人异于禽兽者”。

其实,孟子从人禽关系方面解释人性,不以“人异于禽兽者”为性,而是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为性。

可见,孟子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不是人所固有的仁、义、礼、智四德,而是人所具有的能派生理、义或仁、义、礼、智的东西。

〕再次,性是心天生具备的并伴有确定价值取向的识别理、义的能力,也是心在待人接物时产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能力。

〔孟子还从心性关系方面来界定人性,在他看来,所谓“心”具有两重含义:一是能思维之器官;二是心在待人接物时所产生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心”概念的两重性相适应,孟子认为,“性”概念也具有双重涵义:一是心天生具备的并伴有确定价值取向的识别理、义的能力;二是心在待人接物时产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能力。

〕与孟子性善论的人性规定不同,荀子的性恶论则从三个维度来规定其人性概念的内涵:首先,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

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从性伪关系方面解释人性,认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伪则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得来的东西。

其次,性是排除一切后天积累和先天因素中那些可以为善的能力。

再次,性是顺之则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的先天因素,即人生而具有的好利、疾恶、耳目之欲或声色之好等生理本能或感性欲求。

概而言之,孟子和荀子都肯定人具有自然属性和道德属性,但又通过对究竟以何种天赋因素为性的解释,明人性之善与恶,因而孟、荀人性论在理论形态上是相互对立的。

简略地说,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的声色之好、生理欲望等自然属性,是外在于人的无益的东西,是恶的;人先天具有的产生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的能力,是人所固有的有益的东西,是善的,且人人具有圣人所有之性〔善〕,所以人性本善。

荀子则认为,人所具有的可以为善的先天能力〔人先天具有的产生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的能力〕和后天积习而成的善东西,不能称之为性;人与生俱有的好利、疾恶、声色之好等自然属性或生理欲望,其中包含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的社会后果,是恶的,可称之为性,所以人性本恶。

四、修己之道孟子和荀子的修己之道的相异,实质是孟、荀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的理论表现。

孟子以一种善意的心态看待人生,相信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寄希望于心中仁义礼智的自我扩充;荀子则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审视人生,疑心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寄希望于社会礼义法度的外在塑造。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

主张让人的四种善性(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之端“扩而充之”。

为此, 他提出了一条以“内省”为主的个性修养之道。

即通过“尽心知性”、“养心”、“养气”等, 充分认识、保留人的善性, 不断地“反身而诚”,“强恕而行”,“反求诸己”, 找回失散的本心, 让善性大大发扬,以认识天命, 完善自我。

而荀子则主张对人的恶性( 由自然性而引发的“好利”、“疾恶”、“耳目之欲”等) 之端予以遏止、控制。

因此, 他专门写了《劝学》、《修身》、《不苟》、《荣辱》等篇目, 要求人们将“治气养心”的“内省”工夫与外验、践行结合起来, 实现人格的完善。

要求人们做到“见善, 修然必以自存也; 见不善, 愀然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 介然必以自好也; 不善在身, 菑然必以自恶也。

”同时要自觉地做到“行义动静, 度之以礼; 知虑取舍, 稽之以成; 日月积久, 校之以功。

”“凡辩者, 贵之有辩合, 有符验。

”他认为,“学至于行”, 才可以止,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无它道焉, 已乎行之而已。

”两人在人格的追求方面, 除了一般的仁义礼智外, 都主张保持独立的人格。

孟子要求“养我浩然之气”, 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荀子则主张:“从道不从君, 从义不从父, 人之大行也。

”说:“逆命而利于君谓之忠”,“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谓之国贼”, 谏争辅拂之人, 为“ 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

反对“赂贵者之势”。

五、治国之道孟子提出性善论的目的在于论证仁政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他认为只要君王加强自身修养,“尽其心”,“反身而诚”, 为民做出榜样, 社会风气就会好起来, 良好的社会环境又使人的善性得到了张扬, 从而造就一大批善人, 形成合理有序的社会, 就会天下太平。

荀子认为, 在人生存过程中, 始终存在着欲求无限而物质相对有限的矛盾, 如果处理不好, 就会导致你争我夺的乱世。

礼可以很好地消除这种危险, 它不仅让人对物欲有一定的节制, 还可以明确而合理的划分物的归属, 从而防止人们之间的你争我夺。

孟子和荀子都生活在礼崩乐坏的乱世, 战国纷争, 生灵涂炭, 民不聊生。

他们把救世济民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可以说, 他们是在自觉地进行治国学说的研究, 而不是在进行哲学的创造。

他们对人性的论证其实是在为其治国学说张本, 为其政治主张提供深层的理论依据。

孟子提出人性善, 主张扩充善性; 荀子则提出人性恶, 主张改造恶性, 他们都“充分注意了作为群体的人类社会的秩序标准‘外’与作为个体人性的主观心理结构‘内’相适应这个重大问题,” (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可谓殊途同归。

其实, 秦汉以后历代帝王大都恩威并施, 宽猛兼济; 既建章立制, 又感化教育, 从而增加了政治统治的应变能力和盘旋余地。

这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统治最基本的政治模式, 而其肇基者无疑是孟、荀二子。

六、二者的现实意义比较对于两者人性论思想对现实的影响意义问题,学术界还是存有一定争议的。

有些学者提出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问题的观点尽管多种多样,但骨子里面都是以性善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

谈到人性问题时人们为什么脱不开“性善”的羁绊?为什么自觉不自觉地总要以人性善为理论前提和归宿?合理的答复只能是:善性确实是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性质。

在单个人身上以“善”的形式出现的这种人性实质上表达、反映的是人的共同的社会性和族类性这种人类的类本质。

如果就人类之初的单个人来说的话,每个人是没有善与不善的特性的,正所谓“洪荒无揖让之道。

”(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确实,洪荒时的人可以被环境熏陶为善者也可以被熏陶为恶者。

但是,人类的进化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个的人出现的,而是以群、类、族出现的,每个人只有在这个族类中才能存在和生存、发展,他(她)并不只是个单个的自己而是深深地印上了族类的印迹,即是类化了的一个人,所以,他(她)必然就要表达出族类的本性,这种类本性就是单个人的本质所在。

即使某些低等动物也能表达出个体身上的类族性,例如,当蚂蚁、蜜蜂等群体遇到外来危险而面临亡族之时,它们就会主动牺牲个体以维持种族。

人的这种社会性、类本质性在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中表现出来就成为人性,也就是人的“仁”、“义”、“礼”、“智”等等的善性了。

之所以说它是善的,是因为它的目的和行为旨在使人与人之间到达团结、和谐,这本身就有益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类这个大类的和谐发展。

不过,孟子给“仁”、“义”、“礼”、“智”赋予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内容而已。

可见,包括孟子在内的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们之所以要屡屡地指出和强调人性之善,即使明确主张人性为恶的苟子也不得不把人性善作为其人性恶理论得以成立和贯彻下去的逻辑前提,正是由于人的这种善性反映、表现的是人的社会性、类族性的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