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西方说人有原罪,到底谁对呢?

合集下载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作者:崔淑忠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5期摘要:同为先秦儒家大师的孟子与荀子,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

对性善论与性恶论进行探究和比较,可知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实施路径虽然不同,但是其目的却一致指向教人从善。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本性回归;化性起伪作者简介:崔淑忠,西藏民族学院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5-0-01中国古代关于人性论的观点很多,孟子和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截然不同的人性论观点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理论出发点不同,即他們对人“性”的理解和范围界定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善,所以个体的修养即本性的回归;持性恶论观点的荀子则认为,善是人为的结果,所以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达到“化性起伪”。

关于人性,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离娄下》),也就是说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荀子则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荀子·正名》)“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荀子·性恶》)即人性是生而自然的本能和欲望。

由此可知:孟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属性,而荀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理本能,是人的自然属性。

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认为天赋之性善是不存在的,人的天然之性中不包含道德之善,荀子严格区分了先天之“性”与人为之“伪”,他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混淆了“性”“伪”的区别。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人性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他们的人性论的比较。

一、孟子的人性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性论思想以“性善论”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本性,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但是,这种善良本性并不是完美的,需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四种基本美德,分别是仁、义、礼、智。

其中,仁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义是指对真理的追求和坚持,礼是指对社会的规范和约束,智是指对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这些美德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不断修养和实践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然而,孟子也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欲望和私心,这些欲望和私心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他强调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克制和超越自己的欲望和私心,发扬自己的善良本性。

二、荀子的人性论荀子是先秦时期另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人性论思想以“性恶论”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恶,每个人都有天生的欲望和私心,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这些欲望和私心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因此,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法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中没有善良和美德,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变得有道德。

他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道德价值,培养高尚的品德。

此外,荀子还强调了制度和社会规范的作用,认为这些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向善,使人变得更加有道德。

不同于孟子将道德修养视为内在驱动的行为,荀子更强调外在的强制和引导。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才能使人不得不遵守道德,进而逐渐培养出内在的道德情感。

三、比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存在明显的差异。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驱动,而荀子则强调人性本恶,注重外在的制度和规范的作用。

论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论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论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作者:吴晓枫来源:《商》2012年第11期摘要:它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享有独尊地位,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乃至风俗习惯上,他的印记无处不在,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

这里包含了人性,在人的自然本性上出现了分歧,其实从本质上说,人性并无善恶之分。

之所以有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争,主要是由于他们各自学说中的概念内涵不一致的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性本善性本恶善恶的差异最终目标在人性善恶问题的论辩中,孟子的性善说,看起来是占了上风,得到大多数人的信从,非常流行。

就大家的心理层面来看,如果说人性善,彷佛肯定了人人先天的都是善人,谁听了都高兴;即使是恶人,也会以善人自居,满心欢喜。

说人性恶,彷佛肯定了人人先天的都是恶人。

恶人听了固然不高兴,善人听了尤其觉得岂有此理。

说人性善,可以激励人向善,善人固然更努力为善,恶人也可以改过迁善。

说人性恶,容易刺激人更易为恶人。

恶人固然安心为恶,善人也会自暴自弃地变为恶人。

孟子性善说受人赞扬,荀子性恶说受人责骂。

原因也许就在这里吧。

一、性善论思想的形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有天生的良知良能。

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仁义的行为,不学就会,不必思虑就知道,孟子认为天下人都是如此,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性。

所以人性是善的。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本”的意识。

君王失天下的原因,就在于失去了民心。

他认为苦能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便能得到天下,“得其民,斯得天下以。

”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不仅在平民中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是封建帝王也有所畏惧,所以孟子追寻性善论。

孟子发扬了孔子的仁学思想精神;他讲仁义,求仁政,强调道德情操的修养和人格的磨练,把民本思想发展到极致。

孟子还特别强调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已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你支持孟子说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说的“人性本恶”?为什么?

你支持孟子说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说的“人性本恶”?为什么?

你支持孟子说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说的“人性本恶”?为什么?既明言为孟子之「性善论」,荀子之「性恶论」,所以起码应该知道此二者理论具体为何,而不是在「性善」「性恶」之上空发议论。

一、孟子「性善论」孔子的仁学体系,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那么这里便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孔子「仁」的终极依据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来保证「仁」的可靠性与正当性。

与之伴随的便是「克己复礼」「为仁由己」的「己」是什么样性质的「己」。

人性论的探讨便是回答这样的问题。

在孟子之前,儒家之中已经有关于人性的讨论了。

《孟子·告子上》中记录公都子引了两段论述: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这两段中的「或曰」指的是谁,《孟子》书中没有说明,但东汉王充《论衡》中提到,说第一个「或曰」指的世硕,第二个「或曰」指的是宓子贱、漆雕开等。

这都是孔门弟子。

第一个「或曰」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

周文王、周武王之世,民好善。

周幽王、周厉王之世,民就横暴。

很显然,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善与不善,关键在于社会政治环境,在于君王的教化。

人的善恶,要看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样的君王当政。

第二个「或曰」,是对上面说法的反驳。

尧是圣君,也有象这样的人。

以瞽瞍这样恶毒的人为父,也有舜这样的儿子。

所以人性善恶的根本不在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君王教化,而在于人的本性就有善有不善。

有人天生善良,有人天生就恶。

把人的善恶差别归于天生固有。

与上面两种人性论都是僵化的,与之相比,孟子的人性论就精致的多。

孟子的人性论,建立于一种「不忍人之心」的本心之上。

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要落到井里,任何人都会立即生起一种惊骇而同情的心理,想要去救那小孩。

这一瞬间产生的这种心理情感,就是「恻隐之心」,这是人所共有之本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及现实意义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及现实意义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及现实意义作者:田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6期摘要:纵观古代教育思想史,对于人性本质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以孟子代表的“性善论”与荀子代表的“性恶论”最为著名,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从分析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善论”两种理论主张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探讨其对当今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性善论;性恶论;现实意义作者简介:田莉,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2月18日,籍贯:陕西宝鸡,工作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学历:本科,职称:讲师。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6--01在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关于性善、性恶的理论学说,即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和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地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谁对谁错,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本文就此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以探讨他们的人性论观点对当今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讲的性善,表面上是说人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其实他所讲的人性只不过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性,加以抽象化而已。

所以孟子虽然在口头上说性善是人人一样,“人皆可以为尧舜”。

但在实践中,他严格区分君子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性,只有君子才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

因此,孟子的性善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二)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义制度等是后天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和翻译译文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和翻译译文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和翻译译文《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和翻译译文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和翻译苏轼原文:和子由①渑池②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③,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④已死成新塔,坏壁⑤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⑥嘶。

诗词注释: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

②渑池:今河南渑池县。

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③“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

④老僧:即指奉闲。

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⑤坏壁:指奉闲僧舍。

嘉祐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

⑥蹇驴:跛脚的驴。

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诗词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

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2、苏轼《论子胥种蠡》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论子胥种蠡》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越既灭吴,范蠡以为句践②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逸乐,乃以其私徒属浮海而行,至于齐。

以书遗大夫种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子可以去矣!”苏子曰:范蠡知相其君而已,以吾相蠡,蠡亦鸟喙也。

夫好货,天下之贱士也,以蠡之贤,岂聚敛积财者?何至耕于海滨,父子力作以营千金屡散而复积此何为者哉岂非才有余而道不足故功成名遂身退而心终不能自放者乎?使句践有大度,能始终用蠡,蠡亦非清净无为而老于越者也,故曰“蠡亦鸟喙也”。

荀子性恶论的内容及辩难

荀子性恶论的内容及辩难

荀子性恶论的辩难打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以来,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一直就是思想家讨论人性的焦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源来自于恻隐之心,而荀子却以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所有的善都来自于后天的人为。

孟子的性善论有本源、有主张,而且可以解释人之所以性善的可能,而荀子的性恶论却屡被后世的思想家批评不够周延,而且无法自圆其说!到底问题出再那儿呢?以下,是这个问题的对话。

张书豪:“人性”的最大争议大概是先秦时的孟、荀间的善、恶说,先谈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由两种方式展开,首先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这就是所谓的“类差法”,人和禽兽都是动物,而其中的差别在于,人之所以为人,乃是人有“四端”,也就是“性善”。

其次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这就是以先验的直觉来立论,这才是孟子和其他论性的思想家所不同的关键之处,影响至为深远,一直到陆、王,又重新受人了解。

接下来谈荀子的“性恶论”,其实荀子并非完全主张性恶,而是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他对性的定义在于“自然和本能”,而性恶如何产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就是当人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时,如同禽兽一般,失去道德,恶便由此而生。

荀子只是从人和禽兽间相同之处著眼,如此便人和禽兽无异。

以孟子的论点而言,首先注意到人、兽之异故人的特出之处被凸显,其次在“善的可能(根源)”之处,孟子将它归于每个人的普遍善性,不假外求,而且注意,并非人一出生就有全德,就是圣人,故孟子说“四端”,便只是性的起点,所以还需后天的扩充功夫才行。

而荀子一开始便把人、兽之间的差别混淆,并且在“善的可能”上无法安置,因为他不理解孟子的说法,而又不愿意将善归于天(因为荀子的天是自然天),而他在解释如何修养的时候,只是说向圣人学习,那可以进一步问:“圣人的善又是如何修养来的?是天生的吗?若是,那和孟子又有何不同?不是,那圣人在成为圣人之前,又是向谁学习的?向前一个圣人?那前一个圣人又是向谁学的?”如此的问题将没完没了,若荀子愿意像董仲舒一样,将“善的可能”归于神秘的天(天的意义,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一直有不同的诠释。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1、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2、性本恶: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3、人性无善无恶论
人性无善无恶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告子。

告子的理论是人性没有什么善和恶之分,犹如水一样无分于东西。

告子的人性观直视人之生性,这种放弃道德判断的世界观,遂形成无善无不善之人性学说。

告子所言之性,实乃生命意义,而非道德意义,告子人性无善无恶论的立说基点,尽在生命肉体之满足,无涉道德评判之高下。

4、人性有善有恶论
人性有善有恶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朝的董仲舒、杨雄、王充,唐朝的韩愈等。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孟子与荀子的辩论性善还是性恶

孟子与荀子的辩论性善还是性恶

孟子与荀子的辩论性善还是性恶孟子与荀子都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们对待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争议。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本文将分别从孟子和荀子的观点出发,阐述他们关于人性的辩论。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基本本性。

孟子认为人们内心都有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使得人们去追求道德和公德,使得人们能够与周围社会和谐相处。

孟子强调人的本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加以发展和提升的,通过自我修养的努力,人们可以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良好品质。

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认为人最初是没有道德观念的,人性本恶是因为人具有一种固有的自私和贪婪的本性。

荀子认为,如果没有外界的制约和教导,人们会沉溺于自己的欲望中,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的利益,无视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严厉的法律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孟子与荀子对于人性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实际上,他们的观点并不是完全相悖的。

孟子承认人性本善,但也承认人的善性是需要后天教育和自我修炼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培养和提升的。

孟子强调“人之初,性本善”,但同时他也指出“善恶之分,出于后天的修养。

”荀子对人性的悲观看法,并不是对人性的否定,而是对人性中的贪婪、自私等负面品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仁”,即善良和仁爱的品质。

孟子与荀子对于“仁”的定义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

孟子认为“仁”是人的本性,是一种积极向善的力量,是以仁心为出发点的行为。

而荀子认为“仁”是一种通过外在教导和后天修养来达到的境界,是一种对道德和公共利益的追求。

两位先秦儒家思想家在解释“仁”的内涵时都有各自的观点,但都认为“仁”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去培养和达到的。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中,孟子和荀子的观点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践。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注重培养和提升个体的道德素养和修养,倡导“仁爱”和“仁义”的实践。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及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及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摘要】: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自西周初年人性观念的萌发,直至今日,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从未中断过,并且还多次出现发展的高峰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人性问题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各种思想学说层出不穷。

儒、道、墨、法等皆提出了自己对人性问题的看法。

而儒家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性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孟荀二人对人性概念的界定,对人性善恶的判断,以及修身之方法等的比较,来认识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异同,从而对人性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字】:孟子荀子性善论性恶论斗争性同一性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而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相互对立的答案,并且争论了两千余年未有结果,而人性问题也在这不断的争论中向前发展,逐渐成熟。

一、孟荀人性论的斗争性1、时代背景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

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

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

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2、根源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

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

[1]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那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那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那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要从孔子说起,以王阳明结束,才能够说完整。

一、孔子的理解关于善恶问题,在儒学体系中,孔子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但是他的本意,应该是人性本善。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义,而仁义是天道的体现,是人的天性所在。

天性,就是每个人先天所有的本性。

《论语·阳货》中,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意思是说,人的天性本来是相同的,但因为后天的熏习、习染,才彼此远了,有差异了。

我们可以把先天的本性,叫做天性;把后天熏染过的本性,叫做习性。

那么这话的意思是,人的天性是相同的,人的习性是不同的。

对孔子来说,人的天性,就是仁义。

所以,这话又可以理解成:人的天性,都是仁义,但人的习性,有善有恶。

二、孟子的理解孔子说得比较间接委婉,孟子却说得很直接。

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孟子说:“从人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是善良的,这就是人性本善的意思。

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

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罢了。

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

’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

”孟子说得非常清楚,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性本善。

三、荀子的理解然而,另一位儒家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

他在《荀子·性恶》中说:“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意思是人的天性就是好利的。

他还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也固小人。

”意思是人天生就是小人,不是君子。

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以后,荀子又,人性的恶,是可以由圣人的教育以及法则、规范、习俗等来约束的。

荀子这么一说,有一个漏洞就出来了。

人性本恶,却是可以约束的?为什么要约束恶人?凭什么约束恶人?为什么不去约束好人呢?这里面,其实已经暗含一个前提:恶人是不对的,是需要约束的。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对比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对比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对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孟子和荀子是两位备受尊崇的思想家,他们对于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他们的人性观进行比较与对比。

一、孟子的人性观孟子相信人性本善,他认为人天生具备良善的品质。

他认为人们都有内在的良知,能够感受到善恶之辨。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有成为君子的潜力,只要通过修养和教育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出这种善良本性。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本身是善良的。

在他看来,人性的根本特质是仁爱,人们天生具备对他人的关心和善意。

他强调人们应该追求道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二、荀子的人性观相对于孟子的乐观人性观,荀子对人性持有悲观态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认为人天生具备自私和邪恶的倾向。

荀子认为人们的本能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关心他人的福祉。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本身是邪恶的。

在他看来,人们需要通过外在的道德规范和制度来约束自己的欲望和倾向。

他认为人性无法改变,只有通过严格的教育和法律的约束,才能约束住人们的邪恶本性。

三、人性观的对比与思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对人性本质的看法截然不同。

孟子相信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取舍之处。

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中既存在善良而又有邪恶的行为。

人们既有关爱他人、奉献他人的行为,也有争斗和剥削他人的行为。

因此,对于人性的本质是否纯善或纯恶,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中间地带,或者说是灰色地带。

虽然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的观点并非完全对立。

孟子强调了人们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而荀子则强调了道德规范和制度的重要性。

两者都认同了人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引导和规范。

总结起来,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然而,人性的本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修养、教育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引导人性的善良一面,约束人性的邪恶一面,实现人性的健康和和谐发展。

孟子与荀子两位思想家的不同主张

孟子与荀子两位思想家的不同主张

孟子与荀子两位思想家的不同主张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们对于人性、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看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述孟子与荀子的不同主张。

一、人性观点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只是受到外在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孟子主张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掘和培养人性中的善良,使每个人都能实现道德的完善。

而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身是有贪欲和邪恶的倾向的。

只有通过外在的规范和教育才能使人们控制和约束自己的欲望,达到道德的标准。

荀子主张要通过制度和规范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以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二、政治观点不同在政治方面,孟子提出了仁政思想。

他认为君主应该行仁政,以关心民众的生活和福祉为出发点,推行和实施公正和善良的政策。

孟子主张君主应该倾听民众的声音,追求社会的平等和公正,以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反,荀子则持有贵族统治的观点。

他认为,君主应该是有贵族血统的,应该通过世袭而非选举产生。

荀子认为只有出身贵族的人才具备管理统治的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他主张实行厚葬轻战的政策,以维护社会的秩序。

三、教育观点不同在教育方面,孟子提出了“性善说”和“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培养人性中的善良品质开始,通过培养个人的道德素养和人格修养,使人们能够明辨善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孟子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思维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说”和“教化说”的教育观点。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约束和规范的角度来培养人,通过外在的教育和约束来抑制人性中的恶的倾向,使人们能够遵循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荀子主张教育应该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和责任感,使其能够合乎规范地行为。

结语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两位思想家,他们对于人性、政治和教育等方面的不同主张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孟子注重培养人性中的善良,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人的道德完善;而荀子则强调外在的规范和约束,在政治和教育上更加注重社会的秩序和规范。

孟子的“性善论”PK荀子的“性恶论”,谁对谁错呢?

孟子的“性善论”PK荀子的“性恶论”,谁对谁错呢?

孟子的“性善论”PK荀子的“性恶论”,谁对谁错呢?相信你一定都听过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但是为什么这两个同样聪明绝顶的儒家大哲的观点却截然不同呢?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呢?下面我来给大家逐一分析。

首先从孟子的“性善论”讲起。

相信很多人都认为“性本善”,这源自我们从小就学《三字经》,而里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受到这句话的影响,很多人就轻易地认为“性本善”。

另一方面,“性本善”也更符合人们的内心期望,因为大家都希望这个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理想社会,自然就会希望人人皆善。

只可惜“性本善”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

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老师认为自己研究了孟子几十年,最大的发现便是孟子所说的“性善”,其实指的是“向善”。

在傅老师看来,如果“性本善”,那就相当于一个人生下来就会做好事,不用教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他看来,孟子认为人类需要一直保持“仁之四端”(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和是非之心),才能一直“向善”。

那既然“性本善”不对,是不是就说明“性本恶”呢?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意思大概是指“人的本性,天生就好利,就好比较和妒忌,就好声色,所以说性本恶”。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很不可思议,荀子怎么可以说人天生就有这些缺点呢?其实以荀子的聪明才智,他肯定意识到自己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人天生就“好利,好比较和妒忌,好声色”,这三点其实很难验证。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荀子还要坚持这种说法呢?答案是因为他也希望大家“向善”。

荀子发现“好利,好比较和妒忌,好声色”都是人性的弱点,这些弱点阻碍了人们在往“善”的方向发展。

而很多人由于秉持着“性本善”的观点,就认为自己天生是尽善尽美的,后天缺乏去正心、修身的动力,长此以往越活越堕落。

所以,荀子希望通过提出“性恶论”,来警示世人要意识到自身有很多不足,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不断改进。

孟子“性善说”与荀子“性恶说”的理论分歧原因及其历史局限性

孟子“性善说”与荀子“性恶说”的理论分歧原因及其历史局限性

孟子“性善说”与荀子“性恶说”的理论分歧原因及其历史局限性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在立论基础、所属内涵、对学说中“善”的引用的来源不同以及对实践理解的不同是形成这两种相对立的人性学说的原因所在,且这两种学说在现在看都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关于人性的讨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由来已久,且总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歧和观点,其中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都是关于人性两个完全对立的观点,这两种学说产生分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孟子“性善说”与荀子“性恶说”的理论分歧的产生原因(一)立论基础不同。

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告子提出的“生之谓性”实际上抹杀了人与动物植物的不同之处,在他看来,人性就是人不同于动物之处,与纯自然的动物性不同,人性更多的是与人的社会属性相关,进而达到道德层面的本性之意,并最终可以将人性归结为人道。

孟子性善论的核心是他的“良知说”具体表现为人人皆有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他将其划分为“感官本能、生理欲望、心理反应”三大部分。

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二)内在含义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是“天所与我者”,“我固有之”,“人皆有之”,即对应的超越义、内具义、普遍义,他眼中的人性是人们先天所有的,是不可改造的。

荀子则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性者,本质材朴也”,即对应的自然义、生就义、質朴义,并且这些人性是可改造的,而且鼓励人们对其加以改造是人性更具有社会意义。

(三)善的来源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也就是善是人本天生具有的,不必加以后天改造生成。

而荀子则不同,他鼓励对人性进行后天改造,经过改造的人性就不再是真正的人性,而是“伪”。

伪的本意是“人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区别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区别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区别、意义(转)自古以来,人性善恶问题就为中外思想家所关注。

孟轲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人性理论的思想家。

荀况创立的“性恶论”开中国思想史性恶理论研究之先河,直接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

两大理论的共通与相异之处究竟表现在哪里?作者旨在对此分析的基础上,浅略总结这两大思想,以便助于我们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

一、人性的理解的比较孟子和荀子对于什么是人性,各有不同的理解。

孟子以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

他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四心同时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叙述起点。

并认为这“四心”又可为人的四个“善端”,发展起来可以培养“仁、义、礼、智”这四德。

而荀子以为的人性,是指人还未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

(《荀子.性恶》)可见,在荀子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

它不具备孟子所说的“四心”或德性的“善端”,而且不仅不具有善端还肯定这些自然本性具有恶性,如:“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贱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

并进一步指出,人的自然本能包括:“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生理本能和“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等心理本能这两个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与荀子相比,孟子也肯定人具一定的自然本能,但他认为这是人与动物均具有的成份,这些成份无所谓善恶或道德性,这也并非孟子所指的人与动物区别之根本。

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自然本能的满足,人与动物均需依赖一定的客观条件来满足,而人性中的“善”的成份是人所特有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内涵的截然相反的主张。

即孟子所指的人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其中含有“善”的因素,即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道德性;而荀子所指的人性仅指天赋予人的自然属性,其中只含有“恶”的因素,而人的道德性在于后天的人为培养。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对人性论展开了独特的探讨。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倡导“性善论”,主张坚持仁爱之道来修身养性。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性恶论”,强调外在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塑造作用。

两者在人性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点,都强调了人性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通过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最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争论中,孟子和荀子的不同立场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对于理解人性和人类行为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比较、共同点、差异、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与荀子被称为“性理学”代表人物。

他们对人性的看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性内在的良善本性,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力于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人性的根本是自私贪婪的,需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规范,才能实现社会秩序与稳定。

两位思想家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有着一些共同点,这表现在对人性的认识和对社会治理的理想上。

本文将从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出发,比较两位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探讨他们的观点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分析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当代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正文2.1 孟子的人性论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天性善、性无善无恶、性本善等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人天生具有善良、仁爱的本性,只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才会表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了人心本善的观念,认为只要环境得以改善,人就能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善良本性。

他提倡通过修身养性、尊重义理来发扬人的善良本性,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对人性问题看法不同的两位代表人物。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们的人性观点和其它一些哲学家的看法有许多异同之处,下面希望通过对孟子、荀子人性观点的比较分析,来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特别之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是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不善。

他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良知,即心中的正义和善良之心。

他举了一个例子,认为‘孩子掉在井里,人人都知道要去救他。

’这就表明了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的本善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养,人性就会表现出来。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他说:‘人之所以畜,性本恶也。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人的努力和社会的约束来控制和改变。

荀子认为,没有道德和法制的约束,人性就会表现出来,展现悖逆、自私和残忍等本性。

两位哲学家的人性观点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或本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类的欲望性格是邪恶的。

2. 教育和培养两位哲学家都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和培养可以改变人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即可。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的规范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3. 社会和道德的作用两位哲学家都认为,社会和道德的作用对于人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孟子来说,缺少良好的社会和道德规范,人的人性就会发生变化,表现出自私和邪恶的本性。

荀子则认为,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可以控制人性本恶的表现。

4. 人性的可改变性总结起来,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点虽然有很大的分歧,但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

他们都认为,人性的形成是受到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的人性是可改变的。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和道德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两位哲学家的人性观点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古代哲学家们对于人性的看法,为我们今天的人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与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人物,两位大师对人性的理解和看法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

本文通过对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在人性观念上的异同,以及他们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人的美德;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欲望。

通过对二者的理论深入对比和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对比探讨,可以为当代社会的人性问题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方向。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异同点、对比、启示、当代、总结、展望、研究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代表了儒家和墨家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

孟子被誉为“儒家之始”,主张“性善论”,即人性本善,荀子则被誉为“墨家之宗”,主张“性恶论”,即人性本恶。

两人对于人性的观点截然不同,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与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探讨人性的本质和价值观念。

对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比较分析,也能够为我们提供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拓展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旨在深入探讨两位先秦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异同之处,以揭示其对人性本质的不同认识和解释。

通过对孟子强调人性善良、强调人的内在道德本性与荀子强调人性恶劣、主张外在教化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先秦时代关于人性本质的两种不同观点。

同时也可通过对比两位思想家的不同见解,探讨后世学者在人性观念方面的借鉴与启示。

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人性本质的认知与理解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可以为当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乌尔善四等人言论 -回复

乌尔善四等人言论 -回复

乌尔善四等人言论-回复四位先贤中分别是孟子、荀子、墨子和荒谬者。

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理念和观点,对于人性、道德、社会等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下将一步一步回答乌尔善四等人言论。

首先,我们来探讨孟子的理念。

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恻隐之心”,即人类天生具有的同情和怜悯之心。

孟子主张人们应该追求仁德,进行道德修养,并通过努力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他认为,政府应该广泛关怀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种观点与荀子的立场截然不同。

荀子的观点则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贪欲、自私和攻击性的。

他强调人类应该通过社会秩序和教育的力量来约束和改造个体的本性,从而实现人的完善。

荀子认为,人们应当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功名地位,而非追求超越个体的普世价值。

他的观点在经验层面上能够找到一些依据,但是似乎忽视了人性中积极正面的潜能。

而墨子的立场与孟子和荀子也有所不同。

墨子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理念,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互相关爱,致力于构建世界和平与社会公正。

他强调排除畏葸、削减奢侈,提倡节俭与简朴。

墨子的思想在当时严重社会分裂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可能因过于理想主义而不太实际。

最后,我们来讨论荒谬者的言论。

他质疑一切价值观和伦理规范的存在,认为人类的一切努力和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

他批判孟子、荀子和墨子的立场,认为这些都只是人们自欺欺人的幻觉,其实并不存在任何意义和价值。

荒谬者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否定,但也可能忽视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综合上述四位先贤的言论,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见解和理念。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追求仁德;荀子主张以教育和社会秩序改造人性;墨子主张兼爱和简朴的道德观;而荒谬者则质疑一切价值观的存在。

这些不同的观点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和问题。

在我看来,人性的善恶是复杂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但人类更有能力和智慧去追求善良和公正。

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存在确实可以约束和塑造人的行为,但也不能过于局限于约束,还要给予个体发展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西方说人有原罪,到底谁对
呢?
展开全文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的,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题记
人心即人性,人性问题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命题,一直是前秦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界争论不休的焦点。

性本善、性本恶,已经争论上千年不休。

至今也没有个准确而统一的定义。

只是性本善,听上去更美好、更有助于风化教育和社会和谐。

表面看上去占了上风,只是到了现代社会,这个争论似乎显得不重要了,因为现代人的人性不能用简单善和恶去评判,只能用趋利还是道义来评判,说白了就是你这个人是重视利益多些,还是重视道义多些。

如果你重视利益,可能就会变得很势利、功利,如果你重视道义,可能就会更加善良些,更加遵从自己的内心和良知而活。

重视利益还是重视道义,现代人的人性在社会发展中变得复杂和多变,越来越难以捉摸,这正是当今时代抛给我们的一道难题。

事实上,从整体看人性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剧烈的变动过,优秀的思想家、企业家、政治家、智慧精英、尤其是商人,都是深谙人性之道的一群高级物种。

西方人主张原罪,而中国历史一直是人性善和人性恶之分,下面就一起来跟随哲学诗画深入了解下。

01人性的光辉——人之初,性本善
“性本善”的始祖是孟子。

孟子是谁呢,大家所熟悉的《孟母三迁》中的儿子就是他。

当初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成才,不惜一次次搬家来给他好的教育环境,而他确实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成为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把他追封为“亚圣”。

在人性问题上,孔子最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但孔子只是提出人有人性,认为性是相近的,并且也是可以改变的,他并没有指出人性是善还是恶,并未揭示人性的内容,说明人性是什么。

随后引来了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他的观点是“食色,性也。

”在两人的基础上,孟子反驳了二人的观点,首次客观的提出“性善论”,而且为了论证其观点的正确性,他还举出了很多现实的案例。

孟子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人性善的观点——
首先,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不善,水无
不下。

”(《孟子·告子上》)这里的善,就是“不忍人之心”(用现代化讲,就是不忍心看到别人有难处或遭遇痛苦)。

他又进一步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

”《告子上》;
其次,孟子所讲的“性”,看重物类的不同,“人之初,性本善”的言论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人之初”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

“性”,在孟子那里,指的是与生俱来的东西。

孟子特别强调“类”。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告子上》)他所说的人类之性,即指人所特有的道德性。

在这里,孟子的人性观点推翻了孔子的“圣人”高不可攀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本性之所以善,是以人特有的生理心理前提下,才能有仁义礼智的产生。

因而,善是人固有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的最核心观点是:人性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确定无疑。

他提出的“性善论”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1)性善的根本在于心善。

孟子认为人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因为人人都有“四心”,所以人人都固有仁义礼智的善。

2)道德品质之所以各有差异,恶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后天坏的环境影响了人的善良本性的发展。

3)道德观念是人的本性固有的仁义礼智这种“善端”从内心扩展开来的结果,道德良知要往内求,而不是向外寻。

孟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发现了人性的光辉点,即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只要我们努力培养,就能获得善良,远离罪恶。

02人性的本质——人性本恶
孟子和其他不少儒家人物认为人性本善,但有部分人偏偏不认同,要站出来反对,这些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荀子和韩非子。

荀子虽然出身于儒家,但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完全算是儒家。

因为他在对人性论上的理解上超出了儒家,儒家只谈人性美好,刻意回避
人性中的恶和趋利避害本性,这点上看,他似乎更接近于法家。

荀子驳斥了孟子的“性善论”,创立了自己的“性恶论”,他认为人生而固有各种欲望,任其自由发展则必然引发恶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恶的发生,必须用礼和制度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

荀子认为是人都有欲望,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说是因为不知道“性伪之分”。

“性者,本始材朴也。

”“性”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先天性的,先天的东西无所谓善恶,满足自然的欲望是上天安排的,不能用后天形成的善恶来评价先天的人性。

与性相对的是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伪,即人为的意思,具有明显的后天改造
性。

孟子所说的善,是一种的道德评价,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而道德是人类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关于人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评价标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下的道德标准。

不能由此就断定,人一生下来就是善的,这等于取消了他改造的可能。

到了韩非子,人性恶的观点被进一步深化和强化。

韩非子认为人性是恶的,如果不加以遏制,社会就会发生动乱,人们会为了食物和其他生存资源大打出手,永无宁日。

“性善论”的那种“人皆可以为尧舜”、人只要发觉本心修身养志不必外求就可以成为仁人君子的观点,弱化了外在礼仪法制对人的规劝约束。

而历史上的很多政治实践和灾难事件证明,单纯的自我道德约束是不可能完全阻止“恶”的发生的,自律固然需要,但是他律和外在的约束(法律)更加重要。

所谓的“性恶”,并非人性本恶或一生下来就恶,而是说人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恶”,尤其是在后天不良环境的影响下。

他指出人性本身包含着“趋利”、“干坏事容易的多”、“好声色”等欲望因素,但不能说这些因素本身就是恶。

恶只是这些因素被过分或不加节制的放纵,即“欲壑难填”到了一定程度才转化出来,形成了“恶”。

03人性中的恶从何而来?
孟子说人性中的恶是由于沾染了社会环境中的恶,那么社会环境中的恶又从何而来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既然每个人的善都是与生俱来的,那么社会里又怎么会产生恶呢?进一步讲,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就应该向善容易向恶难,而现实情况却是向恶容易向善难,好人受苦坏人享乐。

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嘛,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对于人性善来讲,这些该如何解释呢?
孟子并没有解释这些问题。

对此,荀子解释说,人之所以能够合乎礼仪而归于善,是圣王师法和礼仪教化的结果。

那么圣王是如何出现的呢?为什么不能人人都成为圣人?荀子的原话是“可以而不可使也。

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翻译过来就是,他觉得因为有些人一味地顺从放纵自己的本性,不肯沿着神圣之道走,因此便成了小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他们自己努力修习礼义、培养德性来合理限制自己的本性,并对此加以引导才成为圣人。

圣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台努力和修为才达到的。

从荀子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中的恶源于过度放纵欲望,而社会中的恶大多源于权力和欲望的过度膨胀、不加节制的侵害人损害人和不好的外在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让人的内心感到不平,以至于社会的道德天平发生了过度倾斜,恶战胜了善,最终导致罪恶行为的出现。

04西方的原罪说
隶属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任何人天生都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
的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

他们违背与上帝的约定,吃了分辨善恶树的果子,这种悖逆带来了罪,也带来了罪恶感和羞耻感。

基督教原罪的观点主要由神学家奥古斯丁根据圣经内容建立起来,主张人受到亚当犯罪的影响,生来带着罪性,只有相信承担世人罪孽的耶稣基督,才能从罪中被拯救出来。

虽然西方的原罪说表面上类似于荀子的人性善,但是其本质和外在的仪式上都有很大差别。

基督文化通过这种原罪,实现了人的自我净化,使得人在现实与现世中不敢过多作恶,通过爱己和爱人的方式,变相的实现了社会的道德伦理的规范和治理。

从这点看,西方的原罪说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现实疗救作用。

结语——
无论是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还是西方的原罪说,我们都要认清一点,即人是环境的产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生而有各种欲望,任其无限度发展和膨胀必然导致恶,若以礼仪加以教化和培育则可以成善。

善恶辨析要有度,过于高估人性的高尚,就会上当受骗,被人利用;过于放大人性的丑恶,就会跌入恶俗的深渊,无法善终;所谓的善恶都处于变化之中,会随着环境和时机的变化而变化。

你十年前认定的一个好人,可能在十年后,会变为一个恶人。

而大多数的情况是,我们离罪恶不是很近,倒是离恶俗很近。

君不见,很多年少时的纯真之心,长大后就成为了王朔的那句话“青春原来是一股清流,流着流着就成了泥石流,再后来就完全成为了泥摊子”。

对于人性,我们要辩证的看,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善恶在随时的转化,不停的变动。

小孩子才会去说对错善恶,阅人无数的成人世界只权衡利弊的是。

看了那么多影视剧,不都在说明这一点么?
文章的最后,送给粉丝们一句话:精神可以永存,观念请不断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