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西方说人有原罪,到底谁对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西方说人有原罪,到底谁对

呢?

展开全文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的,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题记

人心即人性,人性问题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命题,一直是前秦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界争论不休的焦点。性本善、性本恶,已经争论上千年不休。至今也没有个准确而统一的定义。只是性本善,听上去更美好、更有助于风化教育和社会和谐。表面看上去占了上风,只是到了现代社会,这个争论似乎显得不重要了,因为现代人的人性不能用简单善和恶去评判,只能用趋利还是道义来评判,说白了就是你这个人是重视利益多些,还是重视道义多些。如果你重视利益,可能就会变得很势利、功利,如果你重视道义,可能就会更加善良些,更加遵从自己的内心和良知而活。重视利益还是重视道义,现代人的人性在社会发展中变得复杂和多变,越来越难以捉摸,这正是当今时代抛给我们的一道难题。

事实上,从整体看人性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剧烈的变动过,优秀的思想家、企业家、政治家、智慧精英、尤其是商人,都是深谙人性之道的一群高级物种。西方人主张原罪,而中国历史一直是人性善和人性恶之分,下面就一起来跟随哲学诗画深入了解下。

01人性的光辉——人之初,性本善

“性本善”的始祖是孟子。孟子是谁呢,大家所熟悉的《孟母三迁》中的儿子就是他。当初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成才,不惜一次次搬家来给他好的教育环境,而他确实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成为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把他追封为“亚圣”。

在人性问题上,孔子最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孔子只是提出人有人性,认为性是相近的,并且也是可以改变的,他并没有指出人性是善还是恶,并未揭示人性的内容,说明人性是什么。随后引来了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他的观点是“食色,性也。”在两人的基础上,孟子反驳了二人的观点,首次客观的提出“性善论”,而且为了论证其观点的正确性,他还举出了很多现实的案例。

孟子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人性善的观点——

首先,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

不下。”(《孟子·告子上》)这里的善,就是“不忍人之心”(用现代化讲,就是不忍心看到别人有难处或遭遇痛苦)。他又进一步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其次,孟子所讲的“性”,看重物类的不同,“人之初,性本善”的言论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人之初”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性”,在孟子那里,指的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孟子特别强调“类”。“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上》)他所说的人类之性,即指人所特有的道德性。在这里,孟子的人性观点推翻了孔子的“圣人”高不可攀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之所以善,是以人特有的生理心理前提下,才能有仁义礼智的产生。因而,善是人固有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的最核心观点是:人性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确定无疑。

他提出的“性善论”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1)性善的根本在于心善。

孟子认为人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因为人人都有“四心”,所以人人都固有仁义礼智的善。

2)道德品质之所以各有差异,恶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后天坏的环境影响了人的善良本性的发展。

3)道德观念是人的本性固有的仁义礼智这种“善端”从内心扩展开来的结果,道德良知要往内求,而不是向外寻。

孟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发现了人性的光辉点,即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只要我们努力培养,就能获得善良,远离罪恶。

02人性的本质——人性本恶

孟子和其他不少儒家人物认为人性本善,但有部分人偏偏不认同,要站出来反对,这些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荀子和韩非子。

荀子虽然出身于儒家,但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完全算是儒家。因为他在对人性论上的理解上超出了儒家,儒家只谈人性美好,刻意回避

人性中的恶和趋利避害本性,这点上看,他似乎更接近于法家。荀子驳斥了孟子的“性善论”,创立了自己的“性恶论”,他认为人生而固有各种欲望,任其自由发展则必然引发恶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恶的发生,必须用礼和制度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

荀子认为是人都有欲望,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说是因为不知道“性伪之分”。“性者,本始材朴也。”“性”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先天性的,先天的东西无所谓善恶,满足自然的欲望是上天安排的,不能用后天形成的善恶来评价先天的人性。与性相对的是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伪,即人为的意思,具有明显的后天改造

性。孟子所说的善,是一种的道德评价,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而道德是人类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关于人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评价标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下的道德标准。不能由此就断定,人一生下来就是善的,这等于取消了他改造的可能。

到了韩非子,人性恶的观点被进一步深化和强化。韩非子认为人性是恶的,如果不加以遏制,社会就会发生动乱,人们会为了食物和其他生存资源大打出手,永无宁日。“性善论”的那种“人皆可以为尧舜”、人只要发觉本心修身养志不必外求就可以成为仁人君子的观点,弱化了外在礼仪法制对人的规劝约束。而历史上的很多政治实践和灾难事件证明,单纯的自我道德约束是不可能完全阻止“恶”的发生的,自律固然需要,但是他律和外在的约束(法律)更加重要。

所谓的“性恶”,并非人性本恶或一生下来就恶,而是说人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恶”,尤其是在后天不良环境的影响下。他指出人性本身包含着“趋利”、“干坏事容易的多”、“好声色”等欲望因素,但不能说这些因素本身就是恶。恶只是这些因素被过分或不加节制的放纵,即“欲壑难填”到了一定程度才转化出来,形成了“恶”。

03人性中的恶从何而来?

孟子说人性中的恶是由于沾染了社会环境中的恶,那么社会环境中的恶又从何而来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既然每个人的善都是与生俱来的,那么社会里又怎么会产生恶呢?进一步讲,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就应该向善容易向恶难,而现实情况却是向恶容易向善难,好人受苦坏人享乐。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嘛,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对于人性善来讲,这些该如何解释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