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荀子人性观初探(修订版)[1]1
关于孟、荀人性论思考
孟、荀人性论—同源异流闻世麟09305028 周三上课人性有善恶,就像佛洛依德所说的,人有恋生倾向和恋尸倾向一样。
说到人性,在中国古代, 所谓的人性, 其所关注的实际上就是人的善恶问题, 即关于人的善恶是怎样产生的问题。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就是说, 人的善恶本质主要是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可见孔子并未明确人的原始本性是善还是恶, 这就为后儒们留下了各有作为的思想空间。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在政治上的主要观点简单地说就是:仁和礼。
而今天我讨论孟、荀关于人性的思考说到底就是二者分别继承了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可以说是同源异流。
下面我将分别讨论孟子和荀子在人性方面的认识。
一、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相得益彰孟子最先对人性进行善恶定性, 提出性善论。
他是在与告子辩论中充分阐发他的性善论思想的。
告子说水不分东西, 人性也没有善恶。
孟子说水分上下, 人性有善恶。
水性向下流, 人性是善的。
水向上流是外力逼迫的结果, 人受外界的影响也可以变坏。
但是, 水向上流不是水性, 人变坏也不是人性。
所以, 孟子说, 人性是善的, 干坏事不是人的本身素质问题。
孟子举例说: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 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孟子将人与禽兽之分提到了突出地位,并反复加以辨析。
这一问题所涉及的,实质上也就是天人之辩。
在孟子看来,禽兽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如果一个人回到自然的状态,则他与禽兽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那么,具体地说,人与禽兽之别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孟子首先从内在的心理层面作了规定。
荀子的人性观探析
荀子的人性观探析荀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人性观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对荀子的著作进行深入研究,我对他的人性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从荀子的人性本恶观、人性的可教性以及人性的理想境界三个方面对其人性观进行探析。
首先,荀子的人性观主张人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性本身存在着一种自私自利的本能,人的本性是贪婪、残暴和自私的。
他认为,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外在的约束和教化,才能使人性得以规范和约束。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他认为,人性在初生时是没有恶的,但随着成长,人们的欲望逐渐增加,人性也逐渐变得邪恶。
这种人性本恶的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相对立,成为了儒家学派内部的一场争论。
其次,荀子强调人性的可教性。
虽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他并不认为人性是不可救药的。
他认为,通过教育和礼仪的规范,人性可以得到改造和提升。
荀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的欲望才能得到疏导和引导,才能使人性得到改良。
他在《劝学》中提到:“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应该通过学习和教育来修正自己的恶性本性,使其趋向善良和正直。
荀子的人性可教性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教育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荀子对人性的理想境界进行了探讨。
荀子认为,人性的理想境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修身养性,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义道德的要求;通过齐家治国,使家庭和社会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通过治国平天下,使整个国家和社会达到安定繁荣的状态。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人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实现,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荀子的人性观主张人性本恶,但也强调人性的可教性和理想境界。
他认为,人性虽然有恶的一面,但通过教育和修身养性,人性可以得到改造和提升,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荀子的人性观对于我们理解人性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后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孟子人性观与荀子人性观的比较与分析
( 二) 采 用 的教 育方 式不 同
孟 子和苟子虽然都强调教育 , 但他们主张的教育方式不 同。
对后天如何对人进行教育 , 孟子和苟子有不 同的看法。孟子认为
( 一) 都在追求“ 善” 的目 标
孟子讲 性善 , 苟子讲 性恶 , 两 者虽然立 场不 同 , 但从 他们 回
答 的问题看 , 两人所做 的努 力是 相 同的, 他 们追寻的人性 目标都
的 目的 , 苟子 提 出“ 人之 性恶 , 其善 者伪也 ” , 可 以看 出有一种
的思想 与法家有 些相似 , 认 为对人 的教育要行法 治 , 重刑罚 , 要
“ 师法智者 , 修礼义之道 , 合乎礼 ” , 从而使社会得到治理。
三、 小 结
追 求善 的倾 向 , 他指 出, “ 明礼义 以化之 , 重刑 罚 以禁 之 , 是天下
现出了孟子和苟子的人性论在 目标上都是追求“ 善” 。
“ 善” 。而苟子的性恶论 强调 了竞争和法制 的观念 , 对 当今社会 的 发 展具有一定 的教育 意义 。 但 是一 味强调“ 性恶 ” 会使人们 之间 的信任 出现 问题 , 而且过度 的刑罚也会造成百姓的痛苦。 今 天我们关注孟子性善学说和苟子 的性恶学说 。研究其意
当代 中国要 构建 和谐社会 ,就要充分考虑孟子 的性善论 和苟子
子认为人 性恶 , 所 以他 注重“ 化性起 伪” , 即通过教育 使人 为善 ,
这里 的“ 伪” 是人为 、 加 工的意 思 , 在这里 主要 就是 指教育 , 也 就
的性恶论 。 从两方面综合探讨他们带给我们 的思想启示 。我们要
承认人 性中有善的一方面 , 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 , 又要认识 到人性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对比研究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对比研究人性论是古代哲学中的一大议题,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在这个议题中,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念被认为是最经典的两个立场。
本文将对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他们在对人性本质、人性修养以及人性发展等方面的观点和差异。
一、对人性本质的认识孟子认为,人性本质善良,具备潜在的道德道德素质。
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之中充满了至善至美的品质。
孟子主张,“爱人者,人恒爱之”,即人天生就有爱的本能,愿意帮助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将人性比作明镜,认为如果环境恶劣,人的本性也会受到玷污;如果环境良好,人的本性也会发挥出其本有的光辉。
而荀子则持有相反的观点,他提出了“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质自私、贪婪,追逐个人的利益和欲望。
他认为,人在生活中会受到外在环境和自身欲望的冲击,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才能抑制住自己本性中的邪恶。
二、对人性修养的要求孟子强调人性的修养和发展。
他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却需要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才能得以表现出来。
孟子倡导“性命之学”,主张个体通过不断学习和培养,可以实现道德上的进步。
孟子将个人修养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个体的不断完善,让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的境地。
而荀子的人性修养思想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努力。
他主张通过自我压抑和教化来抑制本性中的恶习,并通过学习和修养来达到人性的升华。
荀子强调,只有通过自律和努力,才能追求道德的道路。
三、对人性发展的看法孟子认为,人性本源善良,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人性可能出现偏差。
他认为,通过教化和教育,人性可以被唤醒和发展,实现道德上的进步。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天生贪婪自私,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约束和塑造。
他认为人性发展是一种以天理为准绳的过程,只有通过刻苦自励和不断意志的追求,个体才能实现人性的正真发展。
四、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价值与争议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性的善良,强调道德自觉和自律的重要性。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不同观点的论证-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不同观点的论证-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孟荀不同人性论提出的背景分析(一)不同的社会背景。
孟子生活于战国初期,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大动荡,旧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已被破坏,整个社会都处剧烈的升降沉浮之中。
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加速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社会封建化的进程,但同时百姓也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人民渴望社会的安宁。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上》)在这个时候谁能实行有利于百性的政策谁就能赢得百性的支持。
孟子的性善论正是作为他的主张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而产生。
孟子的性善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以仁心行仁政正是表达了百姓追求安定和平的生活状态。
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这一时期,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战胜了奴隶主阶级,封建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全国已趋向统一。
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进一步巩固刚建立的封建秩序并保持社会的安定,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要求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并确立包含着新的生产关系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统一的基础上,荀子的性恶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礼治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二)孟荀人性论对人性的不同规定。
在论述孟荀不同的人性论观点之前首先应讨论他们各自对人性的理解。
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孟子和荀子才由此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上》)孟子不同意告子简单的把人性归于和动物相同的食、色之上。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离娄下》)孟子虽然没有否认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但是孟子用几希就把人和动物区分了开来,把人置于动物之上。
他对人性的规定是从理性从伦理道德出发的,人之所以是善的就是因为人和动物不一样不是仅仅有和动物一样的食色的性情。
荀子并不同意孟子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所谓善就是人们的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仪制度。
孟子思想中的人性观念研究
孟子思想中的人性观念研究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孟子的人性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他的人性观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与其他思想家的观点存在一些差异和争议。
首先,孟子的人性观念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使得人们具备了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良知。
孟子通过“性善论”来阐述他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中包含了良知,良知使得人们能够区分善恶、正邪,并且具备了追求善良的愿望。
这一观点与孟子的弟子荀子的“性恶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变得善良。
孟子的人性观念在儒家学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孟子的人性观念强调人的教化和修养的重要性。
尽管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他也认识到人的本性需要通过教化和修养来发挥出来。
他提出了“四端”和“五常”的概念,认为人应该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性,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德行。
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引导来得以实现。
他强调了儒家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使人们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
这一观点与其他思想家的观点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墨子强调了法律的作用,老子则主张了无为而治。
然而,孟子的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后世的教育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孟子的人性观念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
他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孟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与天地万物的道德理念是一致的。
他主张人应该顺应天地之道,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
这一观点与孔子的“天命论”相呼应,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孟子的人性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对于后世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1、“性”所指不同。
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
“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
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
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
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
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荀子•性恶》)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
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
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
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
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
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
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
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
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从形式逻辑的视角分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
从形式逻辑的视角分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从形式逻辑的视角分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儒家把政治伦理化,提倡修己治人的政治思路,因此,人性问题是儒家哲学的重要主题。
在先秦,孟子提出性善论,而荀子提出性恶论,成为具有代表性而又观点迥异的两种人性论观点。
那么,他们是怎么论证的, 这种论证是否有效, 到底谁是谁非,抑或都有不完善的地方等,本文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做一简要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人性是善的。
1( 以恻隐之心的存在论证人心有四“善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种情,是每个人内心都具有的: 并把这四种情分别对应于仁义礼智四种儒家道德范畴。
既然人外在有这四种情,说明人内在有四种美德。
美德内在本有,说明人性本善。
这里,孟子是以情反推性的,情是心的活动表现、外在的,性是心的根本属性、内在的;有什么样的性,就有什么样的情;反之,有什么样的情,可以反推有什么样的性。
既然情是善的,则性也是善的。
为什么说人心有四“善端”, 孟子从两方面说明:先王之所以有仁政(不忍人之政),在于有仁心(不忍人之心);人皆有恻隐之心,所以有“仁之端”。
进而,孟子认定人心有四“善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邀)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中国思想史上,人性问题一直是思想家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孟子和荀子都是继孔子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但两人的人性论却有很大差异。
这一点一直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因此,本文也打算将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做一比较,并希望能从这两位大师的学说中发现具有启发性的人性思想。
一、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在儒家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但他并未明言人性善恶。
到孟子时,各家各派的人性理论纷纷扬扬,有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世子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无名氏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与这些理论不同,孟子的人性论为性善论。
孟子不赞同告子“生之谓性”的命题,反对以人的自然属性来定义“人性”,因为自然属性为人兽所共有,不足以表现人类所独有的特征,他主张以人独有的仁义礼智等善性为“性”。
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滕文公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他发挥了子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命题和道德的五行说,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当然,他不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完备的仁、义、礼、智等善性,而是说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善性的萌芽。
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对人生来就具有的这四种善端,还必须尽自己后天的主观努力去培养它、扩充它。
孟子还把心、性、天贯通在一起,使其人性论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比较观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比较观作者:杨光祥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08期摘要:孟子认为仁义既不可能在人性之外无中生有,也不是人性的异化物。
性与仁义的关系正如根与茎叶的关系一样是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或同一事物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
善,从人类的角度来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互助互利的社会关系的理想状态。
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善是指爱人类的观念且从情感、意志和行动上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人性;性善;性恶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46孔子的学说涉及到对“仁”的内涵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探讨与各种礼法规范的修习实践的论述,但从未要去“性与天道”的领域里寻找根据。
这与孔子本身的学问渊博和阅历丰富的特点有关。
孟子的时代,学术界出现了“非杨即墨”的奇观,儒学面临式微的境地,在仁义教化上急需一种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性善”论应运而生。
1 孟子与告子的辩论告子是和孟子同时代的知名学者,告子对“性”的定义是:“生之谓性。
”所以“性”在他的表述中是指事物的自然属性或自然状态。
人性就是人类的自然属性或自然状态;仁义或善不属于人性的范畴。
换言之,人性即由自身规定自身的状态和被一定的外在关系所规定的状态根本不同。
他的人性论在取消对人类的自然状态和自然属性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评定这一点上,是极富创见的。
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人类正是对这个所谓的“性”进行克服的结果,人性正是就人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上来规定的。
他的学说造成了这样的效果:仁义道德是迫己、外在和虚假的,忽视了客观的道德原则存在着向主观转化的可能性。
孟子认为仁义既不可能在人性之外无中生有,也不是人性的异化物。
性与仁义的关系正如根与茎叶的关系一样是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或同一事物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
如果认为“无善无不善”是人的本质,那么仁义道德就不是通过对人性的引导,而是对人性的戕害所造成的;如果人类的自然属性才是人的本性,那么这种人类属性与兽类属性到底相差何几呢?到这里持人性“无善无恶”论的人就哑口无言。
评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
评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
评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可述出中国古代思想家高度关注人之本性的思考,倡导个人本性的崇尚以至理想的追求,以及权衡各种利害关系以求人间和谐之道。
人性观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孟子和荀子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们针对人性观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是也都获得了许多人的共鸣。
一、孟子:孟子认为“仁”是一个人的本性,所以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天下为公,仁之道也”,认为人应该做出贡献,尊重他人,担当责任,遵守法律,表现出善良的本性。
二、荀子:荀子没有直接认为“仁”是一个人的基本本性,而是认为一个人的本性是两面性的,可以被自然决定,也可以被教育而形成。
荀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学习和训练中,才能形成对社会有益的思想与行为。
因此,他认为人必须通过科学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他的仁慈的天性。
总的来说,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观点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教义都被历代学者所津津乐道,可以说它们都有一定的价值可言。
浅谈孟子、荀子的人性论
浅谈孟子、荀子的人性论作者:张玉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7期摘要:人性论是关于人的根本的思想,春秋战果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关于人性论的争辩也包含其中,是讨论人性论的高潮时间。
许多流派都立足于己派的根本,围绕人性的善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大家拥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的思想并不是针锋相对毫无关联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让我们认识到,事物之中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矛盾也不能静止的看待,虽不同却相似形成了中国人性理论的总体特征。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这些理论虽然有很多与我们现在的思想并不契合,但仍然有很多进步之处值得我们吸收。
在中国思想史中,关于人性论的思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等学说。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什么是人性:“人性,一方面是对人本身性能的概括,是人类社会性能和自然性能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指人的正常的生理欲望和身体机能”。
这一解说与古代中有关人性论的讨论的密切联系的。
一、孟子性善论孟子是第一系统阐述性善论的人,但并不是没有理论基础的产生出来的,孟子人性论与孔子仁的思想有一定联系,而且有所发展,并不专注于个人的思想品行而是形成了一种哲学思想。
孟子关于人性论的论述主要是围绕着与告子的争辩和反驳进行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性善恶";(2“)生之谓性”;(3“)仁内义外”。
(1《)孟子.告子.上》中记载了当时包括的几种不同的人性论,其中告子的人性论,他用类比方式进行阐述。
杞柳通过后天人的行动可以做成梧棬,说明没有固定不变的特点,类比得出人性也和杞柳一样,取决于后天的加工,后天影响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不能完全依赖先天品质;河流不分东西,不确定方向,人之性如水,在于后天的引导,善则善,恶则恶,引向善那人性就善,引向恶那人性就恶。
而孟子则针锋相对,指出杞柳做成梧棬的过程也不是随随便便想做就做的,这一行为也是要顺从杞柳的本性的,如果破坏杞柳的本性,那么梧棬是不会产生的,由此类推,仁义也是顺从人性而来,违背本性是不行的。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对比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对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孟子和荀子是两位备受尊崇的思想家,他们对于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他们的人性观进行比较与对比。
一、孟子的人性观孟子相信人性本善,他认为人天生具备良善的品质。
他认为人们都有内在的良知,能够感受到善恶之辨。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有成为君子的潜力,只要通过修养和教育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出这种善良本性。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本身是善良的。
在他看来,人性的根本特质是仁爱,人们天生具备对他人的关心和善意。
他强调人们应该追求道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二、荀子的人性观相对于孟子的乐观人性观,荀子对人性持有悲观态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认为人天生具备自私和邪恶的倾向。
荀子认为人们的本能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关心他人的福祉。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本身是邪恶的。
在他看来,人们需要通过外在的道德规范和制度来约束自己的欲望和倾向。
他认为人性无法改变,只有通过严格的教育和法律的约束,才能约束住人们的邪恶本性。
三、人性观的对比与思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对人性本质的看法截然不同。
孟子相信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取舍之处。
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中既存在善良而又有邪恶的行为。
人们既有关爱他人、奉献他人的行为,也有争斗和剥削他人的行为。
因此,对于人性的本质是否纯善或纯恶,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中间地带,或者说是灰色地带。
虽然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的观点并非完全对立。
孟子强调了人们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而荀子则强调了道德规范和制度的重要性。
两者都认同了人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引导和规范。
总结起来,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然而,人性的本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修养、教育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引导人性的善良一面,约束人性的邪恶一面,实现人性的健康和和谐发展。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对人性论展开了独特的探讨。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倡导“性善论”,主张坚持仁爱之道来修身养性。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性恶论”,强调外在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塑造作用。
两者在人性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点,都强调了人性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通过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最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争论中,孟子和荀子的不同立场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对于理解人性和人类行为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比较、共同点、差异、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与荀子被称为“性理学”代表人物。
他们对人性的看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性内在的良善本性,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力于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人性的根本是自私贪婪的,需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规范,才能实现社会秩序与稳定。
两位思想家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有着一些共同点,这表现在对人性的认识和对社会治理的理想上。
本文将从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出发,比较两位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探讨他们的观点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分析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当代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正文2.1 孟子的人性论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天性善、性无善无恶、性本善等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人天生具有善良、仁爱的本性,只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才会表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了人心本善的观念,认为只要环境得以改善,人就能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善良本性。
他提倡通过修身养性、尊重义理来发扬人的善良本性,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对人性问题看法不同的两位代表人物。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们的人性观点和其它一些哲学家的看法有许多异同之处,下面希望通过对孟子、荀子人性观点的比较分析,来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特别之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是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不善。
他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良知,即心中的正义和善良之心。
他举了一个例子,认为‘孩子掉在井里,人人都知道要去救他。
’这就表明了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的本善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养,人性就会表现出来。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他说:‘人之所以畜,性本恶也。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人的努力和社会的约束来控制和改变。
荀子认为,没有道德和法制的约束,人性就会表现出来,展现悖逆、自私和残忍等本性。
两位哲学家的人性观点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或本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类的欲望性格是邪恶的。
2. 教育和培养两位哲学家都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和培养可以改变人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即可。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的规范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3. 社会和道德的作用两位哲学家都认为,社会和道德的作用对于人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孟子来说,缺少良好的社会和道德规范,人的人性就会发生变化,表现出自私和邪恶的本性。
荀子则认为,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可以控制人性本恶的表现。
4. 人性的可改变性总结起来,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点虽然有很大的分歧,但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
他们都认为,人性的形成是受到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的人性是可改变的。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和道德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两位哲学家的人性观点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古代哲学家们对于人性的看法,为我们今天的人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与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人物,两位大师对人性的理解和看法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
本文通过对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在人性观念上的异同,以及他们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人的美德;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欲望。
通过对二者的理论深入对比和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对比探讨,可以为当代社会的人性问题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方向。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异同点、对比、启示、当代、总结、展望、研究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代表了儒家和墨家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
孟子被誉为“儒家之始”,主张“性善论”,即人性本善,荀子则被誉为“墨家之宗”,主张“性恶论”,即人性本恶。
两人对于人性的观点截然不同,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与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探讨人性的本质和价值观念。
对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比较分析,也能够为我们提供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拓展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旨在深入探讨两位先秦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异同之处,以揭示其对人性本质的不同认识和解释。
通过对孟子强调人性善良、强调人的内在道德本性与荀子强调人性恶劣、主张外在教化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先秦时代关于人性本质的两种不同观点。
同时也可通过对比两位思想家的不同见解,探讨后世学者在人性观念方面的借鉴与启示。
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人性本质的认知与理解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可以为当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孟子、荀子人性论探微
孟子、荀子人性论探微作者:刘峰存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04期摘要:在我国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人性问题以后,人性问题则逐渐成为先贤圣哲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
而孟子认为的人性本善,其目的是引导人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善的本性,荀子认为人性恶,是想通过对于人性本恶的矫正,最后同样达到善的境界,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
而二者最终的归宿则是一致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39-02春秋末期,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人的本性生来是相近的,但后天的环境和日益积累的习惯则导致人们的德智相去甚远。
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事频仍,人的本性在各方面都有较强的表露,这就要求先贤圣哲需要进一步去探求人的本性,考察人的本性,从而解决所遇到的一切社会问题。
鉴于此,对人性的讨论,理所当然的则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又一焦点。
孟子的性善论便是其中影响较大的。
一、“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下引此书只注篇名)性善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在孟子哲学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时,孟子与告子的争论,则是明证。
告子认为人性不是生来就有“善”和“不善”的区别。
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上》)告子把人性喻为回旋的水,以此来说明人性本没有先验的善与不善的区分。
而孟子也是用水性来比喻人性,他反驳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告子上》)孟子认为,人性的发展是有定向的,其可能变为现实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在孟子看来,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由于人生来就具有“善端”。
他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孟子与荀子的理念对比研究
孟子与荀子的理念对比研究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对人类的道德伦理和政治治理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教导。
本文将对孟子和荀子的理念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他们在人性、天性、修身养性、政治观等方面的异同。
一、人性观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坚信每个人都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称之为“良知”。
他认为,人的矛盾和冲突是因为失去了良知,在修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人恢复原有的良知,从而发挥出自我完善和利他的道德潜能。
相比之下,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他主张人性中存在着贪欲和私心,只有通过外在的教育和规范才能使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准则。
荀子强调了人类的情感和欲望对人性的影响,并主张通过政治制度的建立来加以控制和引导。
二、天性观孟子和荀子的天性观也存在差异。
孟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一种共通性。
他提出了人天合一的观念,认为人按照天命行事,与天地万物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孟子主张人应当追求与天相合、与道相合的生活状态,并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自我的完善。
荀子则强调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区别,认为人类拥有特殊的天赋和才能。
他主张通过自我努力和学习,不断开拓并培养人的天赋,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三、修身养性在修身养性方面,孟子主张以道德修养为先。
他认为,通过自觉地遵循道德准则,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和道德境界,可以实现心性的升华和善行的实践。
孟子提出了“修己以教人”的观点,强调了教育和示范的重要性。
荀子则注重知识和学问的积累。
他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思考,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智慧和经验,从而追求真理和理性的生活。
荀子主张通过学术研究和学术论争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完善。
四、政治观在政治观方面,孟子与荀子也有不同的看法。
孟子认为,政治应该以君主的仁德为核心,通过行善和慈爱来统治。
他主张君主应当以身作则,伦理道德高尚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信任。
孟子虽然承认君主的统治地位,但他也强调了人民的权利和利益,主张在政治决策中注重民意和民生。
关于孟子思想中的人性意识初探
关于孟子思想中的人性意识初探论文关键词:孟子;法律思想;人性意识论文摘要: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孟子首倡的“性善论”、“仁政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权意识的萌芽,体现了强烈的人性意识。
这些思想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对其后的儒家法律思想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法律思想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思想态势。
其时,孟子首倡“性善论”、“仁政论”,其著作《孟子》一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权意识萌芽,体现了强烈的人性意识:重视人的生命权,尊重生命的存在,崇尚生命的价值及其实现;重视民生、以民为本,提倡“民贵君轻”、“暴君放伐”,主张“薄税敛”、“取民于有制”、“正经界”,通过保障民众的“恒产”来保证民众的生存发展;重视对人的教育,主张省刑慎罚、“不嗜杀人”,提倡“教而后诛”。
虽然孟子的这些思想还带有浓厚的义务本位色彩,但其中所蕴含的对人类对人生执著的热爱和博大情怀,都体现了孟子对人的善的追求和渴望,体现了一位重视生命的伟大人类思想家的品格,这些思想对其后的儒家法律思想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法律思想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孟子》中的生命权意识(一)孟子仁义思想中的生命观。
儒家正统法律思想“贤人之治”的渊源之一是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
关于“舍生取义”,《孟子》中有这样的一段论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对此论述,后人大多片面地曲解了其本意,往往只强调“义”的重要性。
其实就这一段话来看,孟子虽然为强调“义”之重要而肯定了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舍生取义,但并未否定“生亦我所欲”,仅说明在二者不可得兼而必择其一的情况下,才“舍生取义”。
据此可以认为孟子并不提倡盲目以身殉道。
同时,作为对“舍生取义”的一个补充,孟子提出了“权”的范畴。
虽然《孟子》一书对于“权”并未做出概念上的直接规定,但通过对一些具体人物、具体事件的描述,我们可以窥见“权”这一范畴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荀子人性观初探孟子、荀子都是,先秦时期的儒学大师,但他们却提出了相差甚远的人性观,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他们的观点对后世都产省了深远的一影响,那他们的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那些差异呢?荀子生活于战国末期,各国间相互征伐,并且愈演愈烈,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荀子认为人争斗的原因是是因为人的“性恶”,因此才“争夺而辞让亡焉”【2】,“残贼生而忠信亡焉”【3】,“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4】这便要求礼义的约束和刑法的约制,还有强有力的君主的领导来达到天下大治。
第二,孟子和荀子所说的“性”是有差异的。
孟子认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就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人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各种伦理活动,各种整治措施得以实行的前提,只有人性为善,仁义、道德之类才有必然性的保障。
因此,孟子多讲的善更多的之人的思想方面,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
而荀子所讲的性是天生之自然,更多指人得自然属性。
荀子所讲的性是指人的各种欲望,“性者,天之就也;情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5】“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6】性是先天自然的,它不是后天人为的结果。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生之所以精合感应谓之性”性与后天社会生活无关,它不需要经过学习、造作,它是一种未经加工的质朴的素材性的存在:“性者,本始材朴也。
”【7】第三,孟子的人性观是“性善说”,荀子的人性观是“性恶说”。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观,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口之于味也,第四,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但都强调这是可以改变的,都重视后天的修养对人的重要作用。
孟子虽主张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这些本性容易受到后天社会的影响而成为坏人,所以加强人的修养对人的成长十分重要。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他认为,“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19】世界上之所以有君子,是因为后天的修养改变了他们的本性,使他们由“性恶”变成了“性善”,他说: “为之,人也;不为之,禽兽也”【20】就是说如果加强修养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不加强修养就会与禽兽无异。
第五,孟子和荀子在不同的人性观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不同的政治主张,。
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仁政”说,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提出“隆法重礼”的主张。
孟子认为对统治者来说,正因为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他们将自己的恻隐之心“扩而充之”,即推行到实际的统治中,与人民同其忧乐,,办每一件事都想这人民的疾苦,“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可运于掌”【21】(《孟子·公孙丑上》)统治也就变的举重若轻了,统治者若能真行仁政将无敌于天下,“行仁政而王,莫能御之也”【22】(《孟子·公孙丑上》)。
正是由于人性善良,特别是那些统治者的善性,仁政的实现才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对庶民来说,虽然孟子所处的时代世道衰微,仁义礼智四德沦丧,但这只是暂时的,由于人的本性善良。
通过教化,善性完全是可以回归的,有了庶民和统治者两方面的善性,社会的彻底净化,自然也就能够完成了。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而荀子所指的恶是各种自然欲求,他认为如果人这种自然欲求自然发展,就会发生争乱,因此必须要用人为的礼义来矫正,然后才能天下太平,他要被统治者认识自己的天性恶的,一切要求都不应该有,必须服从各种礼义,这样才能“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23】(《荀子·性恶》)荀子还认为人性是恶的,还必须由君上来制服臣下,否则天下都要纵欲了,纵欲的结果必然是“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24】(《荀子·富国》)所以必须制定出高下贵贱,由一个至尊的王权来统治天下,这样便可天下太平。
“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
【25】(《荀子·王制》)”人性是恶的,有了礼义的束缚,君王的管制,还必须有刑法的震慑,“治之经。
刑与礼”【26】(《荀子·成相》)“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厉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
”【27】(《荀子·富国》)最后,无论是孟子的人性观还是荀子的人性观,都是消极与积极两方面的结合体。
他们的“人性说”表面上是说的人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其实是统治阶级的人性。
孟子所讲的人性只不过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加以抽象化,硬说是全人类的人性,孟子的人性观是为了论证仁政的可行性,以便人们心悦诚服的推行仁政,拥护仁政,性善论是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统治阶级政权服务的,它有一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它作为统治阶级的理论工具,起到了美化封建统治,麻痹人民意志的消极作用。
但孟子的学说仍有其积极的一面,孟子试图从理论上阐述人性与兽性的区别,指明人兽共有的自然属性不能称为人性的道理,并指出应以仁义礼智等异于禽兽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人类的本性,这种观点对人类认识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此外,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仁政说注意关注人民疾苦,爱惜社会生产力,劝戒地主阶级加强道德修养,对后世也很有影响,应予充分肯定。
荀子所讲的“涂之人可以为禹”【28】(《荀子·性恶》)是从人的可能性来讲的,至于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那倒不一定。
小人可以成为君子,但荀子说,小人不肯去做,同样君子也可以成为小人,但荀子说,君子是绝对不会去这样做的,可见在荀子的心目中人性是有明确阶级界限的。
他离开了人的社会关系去抽象的理解人性,不懂得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而把它看作一种自然的本质,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性;他不懂得人性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所具有的具体的东西,而比它看作是一种离开社会关系的生物体所共有的抽象的东西,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荀子性恶论的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他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先天的道德观念,而且他强调修身的重要作用,对于加强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人的道德品格有积极意义。
孟子荀子的都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出来的,都一定程度的适应了当时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适应了当时思想和政治领域的斗争,孟子的行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可以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都是中国思想史上的璀璨结晶!中国怎么看人性?西方怎么看人性?中国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天人之际、性即理、天理人欲论、见性成佛等人性理论。
其中以性善恶问题最广为人知。
老三字文说“人之初,性本善”,到新三字文的“人之初,无善恶”,都以善恶为原点,教人从小就明晰善恶之辨。
最初,孟子提性善论。
后来,荀子结合法家的观点,提性恶论。
荀子认为,如果人是“善”的,那么以宗法、制度来约束“善”的人,宗法、制度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人性必须被定义为“恶”,这样才具有实践意义。
但性恶论有先天的困难:如果人生而为恶,那么最初的善从哪里来?中国哲学家们是天生不信神的。
即使信神,也是“自然神”观点。
子“力怪乱神”不语,敬鬼神而远之。
天人是否相干的问题贯穿中国哲学始终,但论点无非三种:相干,不相干,半相干半不相干。
韩愈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赏功罚恶,认为“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
人们只能听天由命,安分守己,否则就会受到天地的惩罚。
柳宗元针锋相对地提出“功者自功,祸者自祸”的观点,认为天地、阴阳、元气跟花草树木一样都属于物,只不过天是物之“大”。
人的功祸与上天毫不相干。
人类的存亡得丧完全取决于人事功过,“天人相分,各不相干”。
朱熹提出理气学说,提出一个独一无二、寂然不动、先天存在的“理”。
作为宇宙本体的“理”通过“气”来派生宇宙万物,“气”是第二性的,“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明确提出“有理便是有气,但理是本”,强调理本气末。
理与气相依不相合,相分不相离。
朱熹的人性论把“理”作为人性善的根源。
并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认为理构成的人性,具有天理的人性叫做天命之性;气构成人的形体,理与气相杂的人性叫做气质之性。
朱熹认为,人生来有善恶之分,是由于人所禀受的气的清浊等的不同,所以人生来就有贤愚、贫富、夭寿的区别。
“天理”“人欲”的问题曾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为思想家、学者们争论不休。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人性论最终发展成为“人性改造论”,儒家,无论主张性善的孟子,还是主张性恶的荀子,或者像董仲舒那样的“神学家”,以及朱熹等等,都强调教育对人性的改造作用,最终构造了一套沉重、复杂、中庸的教化体系。
西方近代哲学总体上不谈善恶。
虽然教科书上没提原因,我猜想是因为宗教信仰的缘故。
宗教天天谈论善恶,哲学家抢神学家的市场一定抢不过神学家。
西方出现了经验论、唯理论、康德——黑格尔古典哲学、叔本华——尼采激进哲学、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等。
中西之间除经验论和唯理论略有相通之外,此后的哲学已无共同话题。
在西方近代哲学开始之时,哲学家围绕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两大对立派别,即经验论和唯理论。
经验论哲学家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必须以经验为基础,他们试图通过经验来证明科学和知识的有效性。
唯理论哲学家主张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不足以充当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科学体系只能从理性固有的天赋观念推演出来。
经验论和唯理论关于认识问题的争论最终在休谟的怀疑论中陷入了绝境,结果它们不仅未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反而使理性自身发生了动摇。
直到康德,德国哲学家康德把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倒过来: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知识,亦即符合理性的认识形式。
由于这些认识形势先于经验而为理性自身所固有,因而由这些先天的认识形式加工整理而成的知识就具有了先天的,亦即普遍的必然(在这里我们看到西方哲学中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先天的=普遍必然。
在中国哲学中,道=普遍必然。
然而如果再推一步,西方哲学中:先天=上帝,中国哲学中:道=无。
道的本质是无)当康德解决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之后,他进一步提出:由于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即是知识普遍必然性的保证,同时也是对事物的限制,所以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而不能认识“物自体”。
“物自体”是不能为我们的认识形式所认识的,也就是无限的东西,亦即自由的东西。
尽管我们不能认识自由,但是却可以思想自由而不至于陷入矛盾。
可知的我们成为“理论理性”,理性的实践能力称为“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和道德乃是以自由为前提的。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权力意志”,它指的是事物所具有的追求权力、优势、强大和自身超越的本能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