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渔沟中学高三历史阶段性试题(二)
最新2018高三历史下-等级考调研(二模)试卷带答案
最新2018高三历史下-等级考调研(二模)试卷带答案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铁器使用、地主与自耕农、列国变法……以及百家争鸣、礼崩乐坏这些新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A.君主开明B.政治统一C.思想繁荣D.社会转型2.右图所示政令出自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3.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A.政事堂B.门下省C.礼部D.市舶司4.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宋代的是A.各国先接受朝廷册封才获准与华贸易B.江南地区大量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C.西方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传播到欧洲D.广东农家子弟赴东京参加科举考试5.明末,广东巡抚林富奏疏:“正德十二年,有佛郎机夷,突入东莞县界。
”“佛郎机夷”当指A.葡萄牙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6.清史学家章学诚强调治史最要紧的是A.史才B.史学C.史德D.史识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其中“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D.狄德罗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未与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这是因为它正忙于A.民族解放战争B.应对国家分裂C.解决经济危机D.反击德国纳粹9.在吸收佛、道思想成果基础上对儒学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A.孔孟之道B.汉代经学C.阴阳学说D.宋代理学10.下图两种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分别是A.煤炭/石油B.电力/煤炭C.内燃机/蒸汽机D.蒸汽机/内燃机11.2018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70周年,这本著作最早翻译成中文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2.导致欧洲版图发生以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拿破仑战争的后果B.第一次世界大战C.近代殖民体系的形成D.第二次世界大战13.英国从“大英帝国”到“英联邦”反映的实质是A.殖民统治的衰落B.世界霸权的确立C.工业社会的形成D.政治制度的完善14.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表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 6.54% 5.72%棉纱担 6.94% 4.86%印花布匹14.25% 4.98%上表中税率的变化导致了A.外国资本大举进入中国B.清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C.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外国纺织品占领中国市场15.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下列由周恩来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南昌起义②中共“一大”③亚非会议④中美正式建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6.下列摘要出自1943年《开罗宣言》的是A.“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
安徽省渔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渔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测试题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1.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
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影响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2.“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夏朝B.秦朝C.唐朝D.元朝4.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5.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
……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A.夏朝B.西周C.秦朝D.唐朝6.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地地地方方方年代年代A B C D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8.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希腊民主的形成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发展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9.下列关于罗马法起源与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习惯法、《民法大全》、万民法B.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C.万民法、《民法大全》、习惯法、《十二铜表法》D.习惯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万民法10.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
河西区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本试题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Ι卷(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蓝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第Ι卷的表格中1—11题的位置。
2.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
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
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
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
这表明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三省长官权力受到了限制,这说明了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C正确。
此时,三省议事仍存在,到宋朝才名存实亡。
B错误,新设官职与其并存,并非融入。
D错误,不符合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C2.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商业现象,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应为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②“平遥生意通天下,票号风云卷聚财。
”③“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④“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知识点】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①反映了市坊分离,它出现于宋朝以前。
③指的是夜市,它出现于宋朝。
②指的是商帮,它出现于明清。
④指的是列强经济侵略,它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
综上,本题选B。
【答案】B3.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
”路德的观点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路德反对教会传教的作用,D符合此信息,故选D。
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A.贵族生活腐化B.血缘色彩浓厚C.社会等级森严D. 音乐发展迅速2.“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
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
”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A.权力过于分散B.行政效率提高C.中央集权加强D.君权空前强化3.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
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C. 当时社会对君权的藐视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4.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考古存在造假嫌疑 B.郡县制的消亡C.中山国的地位较高 D.分封制的瓦解5.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夏朝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
那么夏朝开始于()A.公元前20世纪初期B.公元前21世纪初期C.公元前20世纪末期D.公元前21世纪末期6.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
文宗怒日:“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A.中央集权遭到冲击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门阀政治影响深远D.婚姻制度变革艰难7.读下列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能够得出的认识是()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最悠久C.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只有二级制或三级制D.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中国8.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两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
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银川市2018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卷2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
其根源是A.人口增长刺激人地矛盾B.政局动荡流民的大量出现C.少数民族封建化的结果D.封建土地私有制趋于瓦解25.唐代御史若进言莅事不当,会被杖责;明代开始实行廷杖制度;而宋朝则无此类事情发生,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由此可知A.两宋政治远比唐代清明B.宋朝重文轻武特征显著C.宋朝君主集权远逊唐明D.唐明两朝君权更为集中26.学者余英时认为:“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
其强调宋明理学是A.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C.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D.弘扬儒家思想的精神27.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
这表明当时工匠A.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B.摆脱了官府对其人身控制C.封建义务由力役变银差D.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28.1897年创设的商务印书馆,最初经营的业务主要是印刷各种商业、商界的文件和账簿等,所以称为“商务”。
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商业得到知识分子和社会的认可B.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C.商战意识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D.传统自然经济已经瓦解29.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就中国问题专门作出决议。
这说明共产国际A.视国共关系为中国头等要事B.意图干预中国革命道路C.直接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D.旨在实现国共和平共处30. 1937年10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的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
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
2018年渔沟中学高三历史阶段性试题(二)
2018年渔沟中学高三历史阶段性试题(二)一、单选题1.(2018·河南安阳一模·1)有学者说,在当时,西周是最先进的国家,王畿外齐、鲁、卫三大国,经济文化远不及西周,更不必说其他小国。
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八百多年的诸侯割据,伟大的中国第一次统一起来。
这一叙述()A.肯定封建文明的先进性 B.旨在说明统一来之不易C.强调周朝政治的专制性 D.忽略了分封制的统一性2.(2017·全国Ⅰ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24)西周初年,成王年幼继位,以周公为太傅、召公为太保共同辅政;西周中期出现了卿事寮和太史寮这样的辅政机构;西周晚期出现了总理两寮及公族事务的冢宰,这是类似于宰相的重要辅政大臣。
这说明() A.王权权威提高 B.官僚政治萌发 C.宗族等级严格 D.周王权威削弱3.(2017·全国Ⅰ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25)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此举()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均衡了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4.(2017·全国Ⅰ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25)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5.(2017·全国Ⅰ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三·32)公元前478年,为对抗波斯人,希腊各邦以雅典为首建立起“提洛同盟”。
渔沟中学2018年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十
渔沟中学2018年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十)1.(2017·山东临沂三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正式提出了这个概念。
此后,德国历史学家阿尔巴特·赫尔曼又将丝绸之路的含义延伸到从中国通向遥远西方的道路。
丝绸之路以西汉张骞通西域为开端,他采用的东西交通路线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60年,汉朝在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领有天山以南地区,陆上丝绸之路东段完全开通。
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和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即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隋唐时期,两条丝绸之路更加畅通发达。
陆上“丝绸之路”,在宋代大多数时期内都被西夏、吐蕃所阻隔,无复汉唐盛象,海上贸易的重心地位日益巩固。
元朝时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重新繁荣起来。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明代虽然有过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然而,这七次远航的舰队,并没有在世界大洋航道开拓的历史上留下长远的影响。
永乐之后,中国的海疆时开时闭。
北方修筑了今天被称为“万里长城”的边墙。
从山海关到今天的厦门,许多地方都在海岸上建筑边墙。
而此时西方发生的两件大事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
它开拓了无限生机,也引发了这么多罪行。
——摘编自许倬云《xxxx的对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两种远航的结果及其原因。
(13分)2.(2017·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三模·40)(25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Ⅱ)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历史1.A【解析】材料意在通过商汤对鸟兽不赶尽杀绝而获得诸侯拥护这一历史事件,来体现商汤的成功缘于其“仁爱”之心和基本道德意识。
故选A。
材料中没有捕猎与其他生产活动进行比较的信息,不能得出捕猎是夏商主要经济活动,B错;材料未体现商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C错;材料不能体现资源争夺,D错。
2.B【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
答案选B。
自商鞅变法以来到晚清,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改变,A错;材料没有提及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C 错;富商大贾并没有操纵税收,D错。
3.C【解析】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对。
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错;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错;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错。
4.D【解析】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明代到清代昆曲流行于社会上层,江南士大夫也用昆曲以示高雅,说明昆曲属于上层文化和官场文化,这也是它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主要原因,D对。
陆王心学提倡“心即理也”,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与昆曲关系不大,A错;昆曲流行于京剧之前,是京剧的渊源之一,京剧吸收了昆曲的部分元素,B逻辑错误;昆曲是“官腔”“雅乐”且很受江南士大夫欢迎,这反映了社会上层的文化取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强化,C错。
5.D【解析】材料中地方督抚的主张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说明依然存在朝贡观念;第二,主张中国外交官以“万国公法”为依据,联合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来参与评判是非曲直,明显带有近代外交观念,D正确。
渔沟中学高三质量评估试题
渔沟中学高三质量评估试题1.[2014·新余期末质检]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
……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
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
”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2.[2014·济宁检测]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3.[2014·湖北重点中学联考]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4. [2014·台州期末质评] 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A.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制内阁5.[2014·济南调研]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6.[2014·湖北重点中学联考]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2018届高考历史 二模试卷(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2018 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1.《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儒家思想。
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春秋》具有伦理教肓的功能,才被统治者推崇,故B 项正确。
答案:B2.战国时代的儒、法、道、阴阳、纵横五家,在汉初仍然活跃,但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
出现这一变化是由于()A.政府的提倡B.儒学的思辩化C.佛教的传入D.庄园经济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从汉以后成为主流思想。
根据“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的史实,再结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A 项正确。
B 说的是宋代理学;佛教传人是在西汉末期,排除C;庄园经济的发展对儒学变化没有直接影响,排除D。
答案:A3.明初政府对百姓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之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
晚明百姓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的强化B.宋明理学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奢侈之风盛行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传统礼制的严格限制,出现了追求生活质量与享乐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社会的商品经济活跃,与宋明理学相反,故C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A 项错误;D 项只是表面现象。
答案:C4.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
当时 1400 个小城镇,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有一半是府或者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
由此可见()A.城市发展受社会体例的节制B.政府对城市经济生活管控严密C.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近代城市D.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己开始出现解析:本题考査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汉朝“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sǒu)”。
这表明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25.从1959年在山西侯马的XXX二年(1076年)XXX坟墓里发现的一座戏台模型看来,当时的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上边五个角色正在“作场”,末、旦、丑、净全有,神态逼真。
这说明A.考古资料可以完全复原历史场景C.山西是当时戏曲的繁荣之地B.宋朝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时期D.宋朝时期舞台戏曲已有相当规模26.XXX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
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
……于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中国古代A.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C.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27.清朝乾隆年间,画家XXX在《题画梅》中写道,“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作者的创作A.体现了当时写意画的艺术价值取向C.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独特的审美情趣B.寄托着画家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D.折射出当时士大夫孤芳自赏的心态28.第二次雅片战役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的消息传到上海,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与英、法等国驻上海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XXX。
上海XXX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
XXX在给XXX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XXX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自主性增强B.地方官员主动顺应国际外交XXX缺乏现代国家观念29.中共北方区委机关报《政治生活》上的一篇评论指出,(1925年)XXX自从XXX产党、XXX加入以后,“已经走上了一条政治的轨道,已经有比较严密的构造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了民众的同情与崇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显长足的进步,而且与帝国主义、军阀站在绝不相容的位置”。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文科综合历史 第1页(共5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全解全析24.A 【解析】材料“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体现了国家控制粮食贸易,“盐铁官营”体现了国家对盐铁的专卖,均输平准政策是为解决贡物运输和物价管理而提出的,都体现了国家保护和发展国营商业。
故A 项正确。
B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战国与汉朝在经济政策上有很多不同之处,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26.B 【解析】唐太宗以史为鉴,号召精英修史以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故B 项正确。
A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官修史书修撰方式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D 项。
27.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往往围绕具体的‘事’与‘术’展开”“专注于农业发展之‘用’与‘术’的学说”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古代农业科技重视实用性,故选C 。
A 、D 两项是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B 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
28.D 【解析】材料“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至岸上更无能为”,反映林则徐对“夷兵”的认知的浅薄,这与清朝统治者厉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人闭目塞听有关,故D 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林则徐对“夷兵”的认识不足,A 项说法错误;B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夷兵作战能力的缺陷”明显与史实不符,故C 项错误。
29.C 【解析】由材料信息“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专制活则自由亡”可知,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民主政治,故C 项正确。
“反对封建迷信”“否定儒家思想”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排除A 、D 两项;材料中未涉及“政治革命”,故B 项错误。
30.D 【解析】由材料“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可知,该战役是淞沪会战;由材料“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
2018届江苏省淮安渔钩中学高三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渔沟中学高三历史阶段性检测试题(三)一、选择题:1. 据20世纪初我国海关统计: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
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
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B. 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收回C. 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D. 民国政府鼓励大量出口【答案】A【解析】根据“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可知,一战期间中国进口货物价值减少,出口货物价值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这和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有关,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一战期间,中国国内环境并不稳定,C错误;D不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排除。
2. 下表反映了1920~1936年中国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情况(单位:%)据表可知89.6786.63A.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B. 国内税收政策逐渐宽松C. 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D. 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解析】根据图表看出,中国新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中国新式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情况,无法反映国民经济增长情况,排除A;材料与国内税收政策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情况,无法看出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排除D。
3. “迅速恢复的国家机器比以往承担着更多任务,尤其是经济控制的职能。
农民和工人阶级起来反对私有者,战争期问经济崩溃造成了城市和军队供给急需。
还有一些党的干部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动人前景。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D. 赫鲁晓夫改革【答案】A【解析】据材料“迅速恢复的国家机器比以往承担着更多任务……农民和工人阶级起来反对私有者,战争期间经济崩溃造成了城市和军队供给急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中没有私有制存在,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属于斯大林模式,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主要是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渔沟中学历史必修二近现代史练习试题
渔沟中学历史必修二近现代史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均符合题目题目要求的)1.中国近代首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A.沿海地区B.东北地区C.中部地区D.西部地区2.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商品经济停滞不前B.官营手工业开始没落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3.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其中开近代教育先河的一项内容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C.筹划海防,建立海军D.创办近代民用工业4.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
其标志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鸦片战争5.洋务派的活动中,最能体现其初衷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筹划海防D.创办新式学堂6.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因素是()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
这里反映出的时代观念是( )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外部条件是( )A.辛亥革命的鼓舞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C.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D.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9.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0.“国人提倡用国货,热度日高。
我公司近来销场过大,供不给求。
”“我公司”可能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洋务派军事企业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1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 ) A.严重倒退B.顺利发展C.停滞不前D.曲折发展12.清末,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织麻”,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
渔沟中学2018-2019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测试题
渔沟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卷时间90分钟命题:马强一、单项选择题:1.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
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
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的哪一思想理念有关()A.主政者,当以民为本 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C.君主无为而治 D.相互关爱,反对战争2.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兼爱和自我节制 D.人治和法治3.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有利于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陈规的是()A.起用儒学家参政 B.将儒家经典规定为教科书C.將儒学推广到地方郡县D.兴办太学4.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
理学的“论”() A.以完成儒学哲理化为基本出发点 B.以丰富儒家思想内涵为核心目的C.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D.以压抑人欲为最终归宿5.明清之际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人们在思想领城日益僵化,这促进了反传统的进步思想的产生。
明末有位思想家说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平?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于之见必长,女子之见尽短,义岂可平?这位思想家有可能是() A.朱熹 B.顺炎武 C.李贽 D.王夫之6.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B.促进了西欧新式武器的制造C.推动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7.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艺术手法的传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的“美人”是屈原借以表明心志的比喻。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2018年渔沟中学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3
2018年渔沟中学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三)1.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列强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八国联军联手武装侵略中国。
这两次战争的不同点是()A.列强勾结发动侵华战争 B.疯狂掠夺中国人民财产C.条约设定侮辱国民人权 D.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化2.(2018·山东滨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1)李鸿章率淮军出战太平军不久,就发觉太平军所以“猛不可当”是因为他们作战“专恃洋枪,每进队必有数千杆冲击”。
他还将中西方军事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武器、军队与西方的差距。
由此可以看出()A.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B.天平天国运动得到了列强的大力支持C.洋务运动开展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D.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3.晚清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
但清朝并未及时变革国家制度,一场令国人痛心的战争证明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4.(2018·山东日照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1)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的江苏巡抚程德全、安徽巡抚朱家宝、广西巡抚沈秉堃、两广总督张鸣岐纷纷宣布独立,变成新政权的都督;四川总督赵尔丰则主动把政权交给了谘议局议长蒲殿俊。
这种形式的“独立”() A.有利于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 B.为共和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C.埋下了此后帝制复辟的隐患 D.导致革命党人失去了主导权5.《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持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相反辛亥革命在实施暴力的同时,实际上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
这一认识()A.是没有基于史实的错误分析 B.是在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作辩护C.忽视了武昌起义的暴力作用 D.强调了辛亥革命的推进富有理性6.中华民国建立时,孙中山曾通电全国使用公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渔沟中学高三历史阶段性试题(二)一、单选题1.(2018·河南安阳一模·1)有学者说,在当时,西周是最先进的国家,王畿外齐、鲁、卫三大国,经济文化远不及西周,更不必说其他小国。
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八百多年的诸侯割据,伟大的中国第一次统一起来。
这一叙述()A.肯定封建文明的先进性 B.旨在说明统一来之不易C.强调周朝政治的专制性 D.忽略了分封制的统一性2.(2017·全国Ⅰ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24)西周初年,成王年幼继位,以周公为太傅、召公为太保共同辅政;西周中期出现了卿事寮和太史寮这样的辅政机构;西周晚期出现了总理两寮及公族事务的冢宰,这是类似于宰相的重要辅政大臣。
这说明() A.王权权威提高 B.官僚政治萌发 C.宗族等级严格 D.周王权威削弱3.(2017·全国Ⅰ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25)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此举()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均衡了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4.(2017·全国Ⅰ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25)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5.(2017·全国Ⅰ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三·32)公元前478年,为对抗波斯人,希腊各邦以雅典为首建立起“提洛同盟”。
同盟各邦缴纳一定数量的贡金用于战备,结果这些迫不得已献出的贡金却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把城市粉饰的金碧辉煌。
希腊感到受了奇耻大辱,认为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
这说明()A.希腊各邦对外一致 B.雅典对内实行民主C.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D.城邦利益高于一切6.(2017·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三·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描绘一雅典公民:“我可总是头一个到场……一个人坐好了以后,只好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打哈欠、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画画符、拔拔鼻毛、算算数目、想望着田园、想望着和平。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民众的义务 D.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7.(2017·全国Ⅰ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32)某学者认为:过去确实有过这样一个时期,把这仅仅是“市民法”的一个卑贱的附属物的“万民法”,认作为一切法律所应该尽可能依从的一个伟大的、虽然还没有发展的模式。
这个巨变是正当希腊的“自然法”理论被适用于“罗马所有国家共有的法律”的实践中的时期。
”由此表明()A.万民法实际附属于“市民法” B.万民法成为一切法律的模式C.自然法精神推动了罗马法演进 D.罗马法始终体现自然法精神8.(2018·广东惠州一模·33)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
”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A.资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 B.议会改革的必要性C.殖民霸主形成的可能性 D.工业革命的必然性9.(2017·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三·33)詹宁斯描述某国体制:“……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最后变成了一种义务。
它起初是辅佐性的,后来僵持不下,经过两次革命之后,最终赢得了最高地位。
大臣在开始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作为国王的代表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在必要时才向国王请示。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描述的是德国近代政治体制 B.走了条疾风暴雨的变革之路C.尊重传统与适时变革相结合 D.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10.(2018·河南八市高三第一次测评·19)1787年5月,在美国费城会议通过了“同意新的法案需要获得13个州中的9个州的批准才能生效”,进而从事实上改变了独立战争后“只有所有州一致同意才能修改《邦联条例》”的规定。
这一变化()A.直接确立了共和政体 B.利于改变松散邦联体制C.促进地方权力的加强 D.推动了美国法治的建立11.(2018·河南安阳一模·21)历史学家德·阿宁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
”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B.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D.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12.(2017·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16)“(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
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这一事件()A.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二、材料阅读13.(2017·江西贵溪一中高考押题卷·40)(25分)任何国家的管理都需要一批善于管理的官吏,因此,各国都重视管理的选拔,官吏选拔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制定了许多种不同的人事选拔方式,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富有特点的选拔制度。
夏商西周时期,所谓“天子之子为天于,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为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为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自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形成制度化,每岁必举;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诏分科举士,所设十种科目,显然其中最主要的是品德内容。
唐朝时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以秀才、进士和明经三科最为重要,武则天当政时首设武举。
宋朝时把进士以外的其它科目合并“诸科”,明清时则取消“诸科”,只设进士一科。
——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西方文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833年英国政府各部开始实行官职的考试补缺制度。
1853年英国议会派遣麦克莱等3人组成委员会调查东印度公司的用人制度。
该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摒弃用人制度上的“恩赐”主义,实行考试任用制度。
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查里斯·屈威廉和斯坦福·洛斯克特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拨优秀文官等等。
187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第2号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等级结构等重要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完善。
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
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经历了和英国大体相同的情况。
——马桦《英国文官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沿革历程;并分析最终用考试的办法选官的原因。
(1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官制的特征;并分析文官制度的作用。
(10分)14.(2017·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二·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律是国家之重器,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制约,是国家政治制度必须解决的基本课题之一。
秦朝御史大夫府设有侍御史若干,分别掌管奏章、律令、文书、档案等,掌刑辟的廷尉每年须到御史府核对法令文本。
汉代刺史巡察郡国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省察治状”“断理冤狱”,还须监督郡太守是否有“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等行为。
唐朝御史有奉诏复按囚徒或复勘旧狱的职责,一些大狱、重案由御史台与刑部、大理寺一起鞫审。
宋朝御史台设“检法官”一职,负责检详法律,另设“推直官”专治狱事,在地方上设提点刑狱司,所辖州府十日上报一次“囚账”,“有疑狱未决,即驰传往视之……州县不得迎送、聚会”。
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赋予组织刑部、大理寺参与会审的职权,监察御史奉敕巡按地方,第一职权即为“雪冤狱”,“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
清朝规定:“官民果有冤枉,许赴院(都察院)辩明,除大事奏请闻外,小事立予裁断或行令该督抚复审昭雪。
”——摘编自戴军《中国古代监察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参与》材料二杨乃武案能得到纠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朝廷要通过复查该案敲打地方督抚,重振渐衰的皇权,改变内轻外重的权力格局。
杨乃武是个有功名的举人,作为士绅,他的平反得到了同学的大力帮助,得到了胡雪岩的巨额资助,而18名浙江籍京官的联名呈诉也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民营报纸《申报》对该案长达三年多全程跟踪式报道,从最初猎奇,进而敢于揭露司法黑幕,仗义执言,为民请命,形成巨大社会舆论。
而杨乃武的姐姐和妻子这两位不屈的女性,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利用制度允许的伸冤之路坚持不懈,最终使该案峰回路转,慈禧太后亲自督促下,刑部重新开棺验尸,推翻地方裁决,制造冤案的众多官员受到惩办。
——摘编自陆永棣《落日残照——晚清杨乃武案昭雪的历史、社会与制度因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监察司法的特点以及百姓蒙冤的基本原因。
(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杨乃武冤案得以昭雪的原因。
(12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D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封建文化先进性的相关提及况且秦朝也不是封建文明的典范与代表,故A 项错误;八百多年的分裂割据,而秦始皇不过用了短短几十年就完成了统一,统一并非来之不易且这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不难得知,古代中国早期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也就没有所谓“专制性”一说,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有学者说,在当时,西周是最先进的国家,王畿外齐、鲁、卫三大国,经济文化远不及西周,更不必说其他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