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5无菌技术及隔离技术

合集下载

第四节无菌技术思维导图

第四节无菌技术思维导图

一经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灭菌
湿式保存注意
目的
环境准备
操作前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盛放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罐 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
查对
(二)使用无菌容器法
开盖
操作步骤 取物
关盖
手持容器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注意事项
移动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手指不可触及无菌容器的内面和底部 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
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接触不同病人时更换
穿脱时注意避免污染衣领、面部、帽子和清洁面 穿好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
注意事项
穿好后,不得进入清洁区
消毒手时不能沾湿隔离衣,隔离衣不可触及其 他物品
挂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 挂在污染区,污染面向外
脱下的隔离衣还需使用
目的
环境准备
护士准备 操作前准备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
注意事项
倾倒液体时不可直接接触无菌溶液瓶口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已开启的无菌溶液瓶内溶液,24h内有 效,余液只做清洁操作用
目的
环境准备
操作前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查对
打开手套袋
(六)戴、脱无菌手套法
操作步骤
取、戴手套
分次取、戴 一次性取、戴
(三)隔离的管理要求
人员管理
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严格执行服务流程,加强三区管理
隔离病室环境定期消毒,物品处置规范
(四)隔离原则
实施隔离教育,加强隔离病人心理护理
掌握解除隔离的标准,实施终末消毒处理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蓝色)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规程
目的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确保实验室操作环境的洁净,并避免细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有关实验室、医院、制药企业等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场所。

责任与义务
* 执行该操作规程的人员应熟悉无菌技术的基本知识,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 监督人员应定期检查实验室操作环境,确保符合无菌技术要求。

基本操作步骤
1. 操作前,人员应先进行手部无菌处理,包括洗手和消毒。

2. 准备所需器械和物质,并确保其无菌。

3. 操作过程中应穿戴无菌手套和无菌口罩,以防止呼吸道和手部的微生物污染。

4. 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卫生条件,确保操作台面和工作区域的清洁。

5. 操作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器械进行无菌处理,如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等。

6. 定期对实验室操作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菌操作的持续性。

结论
通过遵循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规程,能够有效控制无菌操作过程中的细菌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非吸收性外科缝线技术要求

非吸收性外科缝线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非吸收性外科缝线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1.12. 性能指标2.1 外观2.1.1 缝线表面应光滑,条干均匀,无污渍,无结头。

多股缝线表面应有涂层。

2.1.2 若缝线带针,针线链接处应光滑、无毛刺。

2.2 线径缝线的线径应符合规定2.3抗张强度缝线的抗张强度见表2若针线带针,其针线链接强度见表3染色缝线的褪色试验应合格。

2.6 长度缝线的长度应不小于标示长度的95%,单根缝线的长度应不大于3.5m。

2.7 缝针若缝线带针,缝针应符合YY0043 中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和外观(除弹机孔嵌线)的要求。

2.8 无菌缝线应无菌。

2.9 环氧乙烷残留量若缝线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时,环氧乙烷灭菌的残留量应不大于250ug/g。

2.10 生物学评价2.10.1 热原缝线应无热原。

2.10.2 血液相容性缝线的血液相容性试验,溶血率不大于5%。

2.10.3 细胞毒性反应不大于 1 级。

2.10.4 遗传毒性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量以及对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影响,不应有毒性变化反应。

2.10.5 植入炎性细胞反应程度和纤维囊腔形成程度应符合GB/T 16175-2008中12.9的规定。

2.10.6 致敏应无致敏。

3. 检验方法3.1 外观在正常光照下目测或借助5倍放大镜观察,应符合2.1.1,2.1.2的规定。

3.2 线径3.2.1 试验装置线径测量仪,最小分度值0.002mm,压脚与基准面的平整度在0.005mm之内,且互相平行,压脚直径为10mm~15mm之间,基准面的直径应不小于压脚的直径,压脚加在缝线上的负载在90g~210g之间。

3.2.2 试验程序3.2.2.1 从包装中取出缝线后,不经拉伸,应马上进行线径的测量。

若缝线用液体包装,试验必须在缝线从液体中取出后2min内完成。

3.2.2.2 把缝线的一端固定在线径测量仪上,同时,缝线的另一端应施加一定的张力。

张力的大小根据缝线的规格,取表2中Ⅰ类缝线抗张强度值的二分之一。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环境要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更换床单等工作,减少人员流动,防止尘埃飞扬导致污染;操作台面清洁、平坦、干燥、物品摆放合理。

2、医务人员准备: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修剪指甲,并洗手。

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二)操作中保持无菌
1、无菌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操作者的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得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2、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若已有污染或怀疑污染应立即更换或重新灭菌。

3、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三)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标志明显,摆放有序。

2、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合格标志。

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3、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不得暴露于空气中。

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六项卫生行业标准的要求,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染的发生。

2.适用范围医务部、护理部、全院各医疗部门。

3.监督管理XXX和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管理等工作;3.2医务部、护理部、各医疗单位负责执行;3.3医务部、护理部、各医疗单位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本制度。

如有违反者,将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的前相关规定给予处罚4.内容4.1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消毒隔离制度4.1.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1.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衣帽整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1.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无菌物品故在干燥的无菌柜内,有效期为7天.4.1.4抽出药液、开启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4.1.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消毒更换二次。

4.1.6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干净区,下层为净化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换药车或输液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等使用后应实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时间。

4.1.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接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器械等进行严格终末消毒,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感染性废物袋内。

4.1.8夹取无菌物品的摄子罐及镊子采取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镊子罐及镊子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4.1.9各种弯盘,如换药盘、导尿盘、口腔护理盘、会阴护理盘等用后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清水冲洗干净,高压灭菌。

4.1.10保持每日通风、干净、消毒制度,室内每日通风二次,每次通风30分钟,处置台、窗台、地面等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每日两次,紫外线消击每日三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并做好登记。

护理工作制度无菌技术

护理工作制度无菌技术

护理工作制度无菌技术一、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无菌技术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患者安全,预防感染的发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通风,停止清扫地面,减少走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

2. 操作者戴好口罩、帽子,修剪指甲,洗手。

3.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无菌物品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和灭菌日期,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放置,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4. 取无菌物品必须用无菌钳;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亦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污染或疑有污染,不可再用。

5. 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三、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法1.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无菌持物钳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大口容器内,容器底部垫以无菌纱布,液面浸没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并更换消毒液及纱布,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

取放无菌持物钳,应将钳端闭合,取出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2. 戴无菌手套执行无菌操作或接触无菌物品时,应戴无菌手套。

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检查有无破损、潮湿及其有效期。

取下手表,洗手。

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和方法戴无菌手套。

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

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

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当立即更换。

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3. 取用无菌敷料取用无菌敷料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中取出所需尺寸的敷料,放置在干净的碟子或治疗盘上。

取出的敷料不可放回原容器中。

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术规范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无论是医疗机构、食品行业还是实验室,都需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的技术规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人们的健康安全。

2. 基本概念2.1 消毒消毒是指对物体表面或环境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进行灭活或杀灭的过程。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两种。

2.2 隔离隔离是指将病原体感染的个体或物体与其他非感染个体或物体进行有效隔离,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2.3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操作,以确保操作过程和产品的无菌状态。

无菌操作要求严格的消毒、隔离和洁净条件。

3.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3.1 消毒方法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酒精消毒、过氧化氢消毒、氯化物消毒等;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高温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3.2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被消毒物品的特性和所需消毒的微生物类型进行合理选择。

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其说明书的要求正确配制和使用,注意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3.3 隔离设施的建设医疗机构、食品行业和实验室等场所应建设符合隔离要求的设施,包括隔离区域、隔离设备和人员通道等。

隔离设施的建设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法规要求。

3.4 隔离操作的要求隔离操作时,应注意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病原体的直接接触和传播。

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洁和消毒操作区域,并做好隔离物品的处理。

4.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4.1 无菌区域的建设无菌区域应建设在洁净的环境中,远离有害气体和灰尘的来源。

区域内应配备洁净台和洁净工作台等设备,以保持操作区域的洁净度。

4.2 无菌操作的要求无菌操作时,操作者应穿戴无菌服装,佩戴无菌手套,并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操作。

操作时应避免对空气产生较大的扰动,以减少微生物的扩散。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2022-04-01 发布2022-12-01 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的技术操作部份参照了美国 ANSI/AAMI ST79-2022 医疗设备中蒸汽消毒和灭菌保证综合指南 ( ANSI/AAMI ST79-2022 comprehensive guide to steam sterilization and stearility assurance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EN ISO 15883-1.:2022《清洗消毒器》( EN ISO15833-1:2022《washer disinfector》)和 EN285:2022 《大型蒸汽灭菌器》( EN 285:2022 Sterilization steam sterilizers Large sterilizers)。

本标准第 5.5.1、5.7.4、5.7.6、5.7.7、5.8.1.4.2b )和 e )、5.8.2.2.1、5.9.5.1、5.9.5.2、6.1.1 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D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 )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本标准合用于医院的 CSSD 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合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

3.13 污染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

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等。

3.14 两通道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

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人口设在污染区一端。

3.15 缓冲间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

3.16 负压病区(房)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病房〕的空气按照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病区(病房) 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

负压病区(房) 排出的空气需经处理,确保对环境无害。

3.17 床单位消毒对患者住院期间、出院、转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围物体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

3. 18 终末消毒tenninal disinfection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 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窒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

4 隔离的管理要求4.1 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卫生学要求,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应明确、标识清楚。

4.2 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

4.3 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原则。

4.4 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4.5 应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4.6 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其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样本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样本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样本1.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之前,需要保持整个操作区域的洁净。

必须彻底清洗并消毒所有的工作台面、试管架和工具,并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试剂。

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必须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眼镜和口罩。

这可以防止个人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传播。

3.消毒试管将要使用的试管放入无菌培养皿中,使用70%乙醇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将试管完全浸泡。

然后取出试管并在火焰中加热到红热状态,直到酒精完全燃烧殆尽。

让试管冷却后即可使用。

4.制备无菌培养基根据需要,准备适当的无菌培养基。

将培养基倒入试管中,并放入高压蒸汽锅或高温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

确保培养基完全无菌。

5.点火燃烧灯具将点火器点燃,并将焰火焰放在工作台或试验室内所需的位置。

确保火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消毒工作区域将试验台面擦洗干净,并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轻轻擦拭。

确保没有任何细菌存在。

7.穿戴手套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之前,务必戴上无菌手套,以保持操作区域的洁净。

8.点火灼烧被灭菌工具将需要使用的工具,如镊子、培养皿和吸管,在火焰中进行灼烧,以杀灭上面的细菌。

9.开启试管盖使用无菌镊子或其他工具,轻轻开启试管盖。

注意不要接触到试管盖内部。

10.装填培养基用无菌吸管取出培养基,并轻轻滴入试管中。

确保培养基不触碰到外部地面或其他非无菌物质。

11.关闭试管盖将试管盖重新放回试管上,并确保盖子完全关闭。

确保试管内外环境的隔离。

12.出口火焰将试管盖和试管的出口部分经过火焰烘烤,以确保没有任何微生物存在。

13.清洁无菌区域在完成无菌技术操作后,必须清洁并消毒整个操作区域,以避免任何污染和细菌传播的风险。

实验大纲(护理学基础)第二学期——附: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大纲(护理学基础)第二学期——附: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实验大纲课程编号:40103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执笔人:阳爱云实验指导书: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1.学时与学分总学时: 64 总学分: 4 其中实验学时:8 实验学分: 0.52.本实验课的任务、性质和目的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安排实践教学是护理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

根据网络专升本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本科学生应在专科基础上,了解每项护理基本技能操作的原理和要求,掌握大专未要求或难度较高的护理技能操作,以提高护理学基本技能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本教学大纲规定护理学基础的实习总时数为 16 学时。

根据教学计划、教学时数和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达到如下目的。

(1) 熟悉患者常用卧位的要求与原理,掌握更换卧位的方法。

(2) 熟悉人体力学在护理操作中的运用,掌握在各种铺床法、各种卧的安置、搬运患者的方法、帮助患者翻身、变换卧位中的力学原理。

(3) 熟悉保证患者舒适和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操作如特殊口腔指导、全范围关节活动练习、床上擦浴、床上洗头的基本操作及保留灌肠、呼吸机的使用、吸痰雾化等操作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4) 熟悉输液泵、静脉留置针、微量注射泵的操作原理与方法。

(5) 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穿脱隔离衣、洗手和手的消毒技术、各种注射法、各种血标本的采集、静脉输液与输血、氧气吸入法、大量不保留灌肠术、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徒手心肺复苏等操作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基本原理护理操作中应用的基本原理有人体力学原理、系统原理。

4.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 实验方式认真阅读每一项护理操作的操作程序、操作原理,观看视频,领会操作要领与方法要求。

利用实验室进行模拟训练,以熟悉操作要领和方法,熟悉操作过程。

临床护理实践。

(2) 基本要求①实验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注重护患沟通与交流,实施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量。

②在护理操作中要遵循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重视对患者自护能力的培养。

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术规范1. 引言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术是在医疗领域、实验室和食品加工等相关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无菌操作规范,可以预防和控制微生物的传播和繁殖,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降低患者感染和食品污染等风险。

本文档旨在提供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技术的规范,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正确进行操作,并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2.1 消毒的定义和分类•消毒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减少或杀灭物体表面或环境中的病原体、致病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按照杀灭微生物的程度可分为低级消毒、中级消毒和高级消毒。

2.2 消毒操作流程•消毒前准备:戴好防护装备,清除工作台面上的杂物,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清洁物体表面:使用肥皂水或清洁剂清洗物体表面,去除可见的污垢。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根据物体表面材质和消毒对象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和浓度。

•进行消毒操作:将消毒剂均匀喷洒或涂抹在物体表面,确保覆盖全部区域。

•等待消毒时间:根据消毒剂的说明,等待一定的时间以确保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清洗残余消毒剂: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彻底清洗物体表面,确保无残留消毒剂。

•操作员清洁:操作后及时洗手,清理工作台面和消毒工具。

2.3 消毒器具的使用和维护•消毒器具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和完整,不存在破损或腐蚀现象。

•使用前对消毒器具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并保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消毒和干燥消毒器具,并妥善保存。

3.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3.1 无菌的定义和分类•无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表面和环境完全没有任何微生物的状态。

•无菌操作按照操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可分为A级无菌操作和B级无菌操作。

3.2 无菌操作区域和装备•无菌操作区域应该是封闭和清洁的,并采用空气过滤和消毒等措施,确保环境洁净度。

•操作者必须佩戴无菌衣物、手套和口罩等防护装备。

•无菌操作区域的工作台面、工具和容器等必须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或其他无菌处理。

无菌技术及隔离技术

无菌技术及隔离技术

进入;
半如污:染配区餐:室、有要、脱②可求更要去工能:衣求①隔作被室:病离人污、人衣员染、经及接的值过鞋触区班走方病域廊室可人时等进后不。入需得。消接毒触手墙壁
如:办公室、①治、污疗家染室具区、等的内物物走;品廊未、经化消验毒室处等理。不
污染区:病人可直带接到②或他各间处类接;检接验触标的本区有域存放盘和架,
(6)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应先灭菌,然 后再进行清洁、消毒、灭菌。
四、隔离种类与措施 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隔离病室使用黄色隔离标志 (2)病室为负压病室,通向走道的门窗需关闭,
同种疾病可居一室,不同应分开居住
(3)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4) 病室空气严格消毒 (5)进入隔离病室必须戴好口罩、帽子,从事
等如。:病房、、;患戴②者检格口工洗验按罩作手完要、人间的求员帽、标分进子浴本别入,室及处必时玻理、务要璃 。污必时管物穿穿、处隔隔玻理离离片间衣鞋等严
③离开该区前脱隔离衣、鞋,消
毒双手。
二、基本概念
两通道: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医务人员通 道和患者通道
缓冲间: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域潜 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域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 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
3.应执行保护性隔离的疾病是: A.痢疾 B.霍乱 C.白血病 D.伤寒 E.肺 结核
4.执行保护性隔离,下述不正确的是: A.医护人员必须清洗双手,戴好口罩、帽子 B.穿隔离衣时,注意衣服内面是清洁面,外面为污染面 C.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 D.保护性隔离适合脏器移植患者 E.每日用0.l%新洁尔灭溶液拭擦桌椅和地面
1.帽子的使用
防止工作人员的头发、头屑散落
目的
或被污染。

隔离技术(基础护理学)

隔离技术(基础护理学)
【操作前准备】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戴好帽子,无菌口罩一只。
19
完整编辑ppt
戴口罩
【口罩的佩戴方法】
1.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
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
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 塑造鼻夹; (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40
完整编辑ppt
刷手、穿手术衣、 戴手套
4.免冲洗手消毒剂洗手
消毒方法: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每个
部位,消毒双手时,应采用六步或七步洗手法,继而 消毒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最后再次采用六步或七步洗手法消毒双手搓至消毒剂 干燥。
41
完整编辑ppt
刷手、穿手术衣、 戴手套
43
完整编辑ppt
刷手、穿手术衣、 戴手套
【注意事项】
4.(接上)注意在脱手套过程中手部不能接触手套外面以免污染。 如双手已被污染或前一次手术为污染手术,则在连台手术前 必须按洗手法重新洗手,消毒手和手臂。
44
完整编辑ppt
刷手、穿手术衣、 戴手套
【注意事项】
4.(接上)急诊手术洗手法:当病人生命危急,需紧急手术时, 不容许按常规程序洗手,此时只能用肥皂进行一般清洗,用毛 巾擦干后先戴一双无菌手套,然后穿无菌手术衣使手套在手术 衣袖里面,最后再戴一双无菌手套。也可用3%碘酊涂擦手及 手臂,再用酒精脱碘后,即戴手套和穿手术衣。另外,灭菌王 洗手法、活力碘、碘伏洗手法或免冲洗手消毒剂洗手,都可作 为急诊洗手法。
1.穿隔离衣方法 (1)穿隔离衣前要带好帽子、口罩, 取下手表,卷衣袖过肘,洗手; (2)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 清洁面朝向自己。右手提衣领,左手伸 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 如图D.1,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 露出右手,勿触及面部,如图D.2;

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产品技术要求注册参考版2023年

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产品技术要求注册参考版2023年

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以下简称“换药包”)的产品性能结构组成与规格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贮存与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采用由弯盘、镊子、医用脱脂纱布块、医用脱脂棉球、碘伏棉球和包布组成,经灭菌消毒。

供医疗单位临床、产房及手术室等一次性使用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4233.1-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3产品性能结构组成与规格型号3.1产品规格型号:产品规格型号为:I型、II型、III型。

3.2划分说明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由弯盘、镊子、医用脱脂纱布块、医用脱脂棉球、碘伏棉球和包布组成。

根据换药包配置不同划分规格型号,具体配置见表1表1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配置序号配置器械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用途备注1弯盘2个I、II、III摆放器械外购2镊子2个I、II、III医务人员用外购3医用脱脂纱布块7cm×8cm×8层3块I、II、III包扎伤口自制4医用脱脂棉球小号8个I清洗伤口自制5医用脱脂棉球最小号3个III清洗伤口自制6碘伏棉球中号2袋II消毒伤口自制7碘伏棉球最小号1袋III消毒伤口自制8包布40cm×60cm1块I、II、III包以上器械自制注:1、外购件为医疗器械的,必须从取得产品注册证的厂家采购。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9
内源性感染 (自身感染)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易感宿主
传播 途径
感染源
特点:同时存在
相互联系
10
感染源
病人自身 已感染的病人及病院携带者 环境贮源:如铜绿甲单胞菌在潮湿环境存活和繁殖 动物感染源:鼠类是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传 染病的感染源
11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如飞沫、菌尘,如肺结核
排出的结核杆菌
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灭菌
有氧环境下进行消毒更好 湿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 对人体有害,应用机械传送物品
39
4.等离子体灭菌法
灭 菌 器
产生 高频电磁场
等 离 子 体
过氧化氢 活性基团
自由基HO
微 生 直接氧化 蛋白质 物 核酸物质 氨基糖 死 亡
菌体
自动模式下运行
时间短,不超过1小时 适合紧急手术时器械的准备
基础护理学
1
2
+ 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隔离消毒原则 + 熟悉各种物理、化学灭菌方法 + 了解医院感染的分类、形成的主要因素
及预防措施,各种隔离的种类 + 能正确使用常用化学消毒剂,能完成各 项无菌技术操作和隔离技术操作 + 具有无菌和隔离观念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工作认真、求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的发生
17
(三) 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管理制度:如病人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 的随时、终末和预防性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物 品消毒管理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2.监测制度:对感染高发科室,如手术室、重症 监护室、产房、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烧伤 病房等消毒卫生标准的监测。 3.消毒质量控制标准:如医护人员卫生手消毒、 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各种管道装置消毒等。

灭菌管理规程

灭菌管理规程

目的:加强灭菌管理,保证灭菌效果。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灭菌管理。

职责:车间主任、工艺员、操作工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1定义1.1灭菌系指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

1.2灭菌法:系指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和技术。

1.3 采用灭菌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制剂的安全性,保护制剂的稳定性,保证制剂的临床疗效。

1.4无菌保证水平指灭菌后,一个被灭菌品中(或上)单个活菌存在的概率。

SAL 取的量值通常为10-6 或10-3。

用这个量值来评价无菌保证时,10-6 比10-3 的灭菌保证水平要好得多。

1.5灭菌程序:指使物体成为无菌的一系列运行参数(例如时间、温度、压力)和条件组成的程序。

1.6 灭菌程序的性能确认指有文件及记录的确认,以证明一个系统,根据书面的预先确定的技术标准并在规定的运行环境中运行时,能够始终如一地完成或控制所要求的灭菌活动。

2 灭菌法的分类2.1 物理灭菌法:物理灭菌技术是利用蛋白质与核酸具有遇热、射线不稳定的特性,采用加热、射线和过滤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技术称为物理灭菌法,亦称物理灭菌技术。

2.2 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湿热灭菌、除菌过滤法和辐射灭菌,我公司目前不使用辐射灭菌2.3化学灭菌法:系指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灭的方法,可分为气体灭菌剂和液体灭菌剂。

目前我公司不使用化学灭菌法,使用消毒剂辅助消毒,用臭氧环境消毒,不列为灭菌,只是作为环境控制措施。

3 灭菌控制基本原则3.1 无菌制剂及无菌制剂使用的所有与药品最终接触物品在工艺设计及操作时尽可能采用加热方式进行最终灭菌。

3.2 最终灭菌产品中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无菌保证水平,SAL)不得高于10-6、对热稳定的物品,可采用过度杀灭法,其SAL应≤10-12。

采用湿热灭菌方法进行最终灭菌的,通常标准灭菌时间F0值应当大于8分钟,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制剂的灭菌工艺设计尽可能的采用过渡灭菌;3.3 湿热灭菌的器具、过滤器、包装材料、管路等耐高温的物品,采用过度灭菌法即F0 至少为12分钟的灭菌程序,过度灭菌法要求湿热灭菌121℃15 分钟以上。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产品技术要求百合医疗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产品技术要求百合医疗

2.性能指标2.1 外观2.1.1导尿包的包装应无破损,包内应清洁无污迹。

2.1.2包内的各配件表面应整洁、无破损、无毛刺、无锋棱、无变质缺陷。

2.2使用要求2.2.1导尿包各型号的配置及数量应符合表 2、表 3 的规定。

2.2.2导尿包的配件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导尿包的配件规格尺寸单位:mm2.3物理性能2.3.1 镊子2.3.1.1镊子的自然开口宽度应≥15㎜。

2.3.1.2镊子应有良好的弹性,张开至 65mm 时,其变形量应不大于 3 ㎜。

2.3.1.3镊子的两片应连接牢固,两片头端张开距离为 40 ㎜时,镊子连接处应无断裂、开裂现象。

2.3.2 褪色要求导尿包中的配件弯盘、镊子应无褪色现象。

2.3.3 导管夹用导管夹闭导尿管后,用注射器与导尿管接头配合紧密后施加 20kPa 的水压,液体应不能通过。

2.3.4 试管(带塞)试管应无泄漏现象。

2.3.5 注射器应符合 GB 15810-2001 中 5.1、 5.2、 5.3、 5.4、 5.5、 5.6、 5.7、5.8、 5.9、5.10 的规定。

2.3.6碘伏棉球2.3.6.1外观碘伏棉球应无污染、无色斑、吸收碘伏充分。

2.3.6.2产品装量装量应满足棉球数标示量。

2.3.6.3 有效碘含量棉球所含碘伏溶液的有效碘含量应为 0.18%~0.22%。

2.3.7润滑棉球润滑棉球应无污染、无色斑、吸收二甲硅油充分。

2.3.8导尿管应符合 YY 0325-2016 中 4.3、 4.4、 4.5、 4.6、 4.7、 4.8 的规定。

2.3.9引流袋应符合 GB/T 17257.2-2009 中4.1、4.2、4.3、4.4、4.5、4.6、4.7 的要求。

注入压力、时间的要求和流速,按附录 B 检验时,水应在 1min 内开始流入引流袋,平均流速应不小于 10mL/s。

2.3.10医用纱布医用纱布应符合 YY 0331-2006 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铺无菌盘法
目的:将无菌治疗巾铺 成无菌区,放臵无菌物 品。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铺无菌盘法
注意事项 ①铺盘区域必须清洁干 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②手、衣物或非无菌物 品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 面。 ③注明铺盘时间,有效 期4小时。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戴无菌手套法
目的: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需 要用手直接接触无菌物 品时需戴无菌手套。
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先解下面的绳索,再 解上面 取下口罩 丢弃在收集箱內


N95口罩的佩戴
--not resistant to oil, 可用来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
N 95
--表示最低过滤效率≥95 %。
如何佩戴
口罩的使用

注意事项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持物钳

使用
取钳:开盖,关闭轴节垂直拿出 夹取物品:前端朝下,近处取用
放钳:垂直放,松开轴节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容器
目的: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其无菌状态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容器
使用
打开:不可触及边缘和内侧 内侧朝上放于手中或桌面上
取物:不可触及内壁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包
四、隔离种类与措施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隔离病室使用蓝色隔离标志 (2)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3)减少患者的转运 (4)进入隔离病室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从 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 (5)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等应戴手套,并于离开病室前脱下,并对手 进行消毒。 (6)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应先灭菌,然后 再进行清洁、消毒、灭菌。
呼吸道隔离病区的设臵
3.结构
工作人 员通道 护士站
内 走 廊
外 走 廊
病人出入通道
负压病房
消毒室
三、医院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1.选址
食 堂
隔离区
三、医院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按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区
感染性疾病病区
呼吸道病区的设臵 见PPT-26
位臵相对独立,同 类患者可同一室,
呼吸道隔离病区的设臵
边挂在衣钩上
小结
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臵在 指定地点或特殊环境中,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 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是防 止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和认真做好隔离工作,严格 遵守隔离消毒原则,严格执行各项隔离技术。
1.清洁区的正确含义是: A. 医护人员工作地点称清洁区 B. 消毒处理过的 区域称清洁区 C.未与患者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 域 D. 凡隔离病区均称清洁区 E. 医护办公室才是 清洁区 2.传染病区内属半污染区的是: A.库房 B.病区内走廊 C.值班室 D.病室 E.更衣室 3.应执行保护性隔离的疾病是: A.痢疾 B.霍乱 C.白血病 D.伤寒 E.肺 结核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一)目的: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二)基本操作法(六项)
无菌 持物 钳
戴脱手 套
取无菌 溶液
无菌容器
无菌包
铺无 菌盘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持物钳
卵圆 钳
镊 子
三 叉 钳
无菌持物钳的存放
一对一保存 干燥保存 消毒液保存
2.口罩的使用
目的
保护患者和自己,避免互相传染 一般外科口罩
实施
N95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注意
保持清洁 及时更换
口罩的使用
【要求】
– 戴:先洗手,将口罩罩住口鼻部,系 好带子,松紧合适 – 取:洗手,解开系带,取下,污染面 向内折叠,放入胸前小口袋或小塑料 袋内(一次性口罩取下后放入特定污 物袋) – 若有潮湿及时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 不超过4h。
穿隔离衣
取 隔 离 衣
穿隔离衣
清洁面向外
穿上一衣袖
穿上另一只衣袖
系领扣
系袖口
将另一侧衣边
拉到前面
将另一侧衣边
拉到前面
将对齐的衣边向
系好腰带
一侧折叠
穿
隔 离 衣
穿脱隔离衣

注意事项
隔离衣的要求:无破洞、不潮湿、长短合适、全部
遮盖工作服 穿脱隔离衣过程中始终保持衣领清洁 穿好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不接触清洁物品 消毒手时不能沾湿隔离衣,隔离衣也不可触及其他 物品 脱下的隔离衣如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如挂 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 隔离衣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一、隔离的概念
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防止病原体从 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控制感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按照目的不同
传染性隔离
类型
传染性
保护性隔离
目的
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 会,便于污染物的集 中消毒和处理 隔绝病原微生物与病 人接触使其免受感染
对象
传染患者和带菌者
保护性
免疫力极低的人群

用物准备 隔离衣一件,刷手及泡手设备,
操作物品 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 护士准备 着装整齐,戴口罩,取下手表, 洗手,卷袖过肘。

穿脱隔离衣
穿隔离衣
操作口诀:一左二右三抖袖,
四扣领子(注意袖子勿触及面部、衣领、 工作帽)五扣袖, 六拉左来七拉右, 两边对齐向后抖,
左手压来右手折,
带子系在腰前右。
第四节 无菌技术
一、基本概念
(一)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 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及无菌 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二)无菌物品:指经过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 品。 (三)无菌区域:指经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 区域。 (四)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的区域, 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避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用避污纸可 垫着取拿物品或简单操作,可保持双手 或物品不被污染,以省略消毒手续。


避污纸的使用
目的:保持双手或物品不被污染 使用要点:
取避污纸时,应
从页面抓取
避污纸用后弃于污物桶内,集中焚烧处理 注意保持避污纸清洁以防交叉感染
穿、脱隔离衣

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 避免交叉感染 操作前准备
隔离种类
基于切断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二、基本概念 工作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要求: ①病人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 清洁区:凡未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 进入; 如: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等。 ②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后需消毒手 要求: 、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可进入。 半污染区:有可能被污染的区域 ①病人经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 要求: 如:办公室、治疗室、内走廊、化验室等。 、家具等物; ①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 ②各类检验标本有存放盘和架, 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 可带到他处; 检验完的标本及玻璃管、玻片等严 ②工作人员进入时务必穿隔离衣 如:病房、患者洗手间、浴室、污物处理间 格按要求分别处理。 、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鞋 等。 ; ③离开该区前脱隔离衣、鞋,消 毒双手。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戴无菌手套法
注意事项 ①戴手套: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及另一手 套的内面。 ②如手套有破洞立即更换 ③戴无菌手套的双手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④脱手套:不可强拉边缘或手指部分,手套上 有污迹,应先在消毒液中洗净,再脱下浸泡。
第五节 隔离技术

病人前后洗手,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入病房给病 人使用
3、污物处理 4、探陪要求:凡患呼吸道疾病者避免接触病人

常用的隔离技术
⒈帽子的使用 2.口罩的使用 3.手的清洗与消毒
4.避污纸的使用
5.穿脱隔离衣
1.帽子的使用
目的
防止工作人员的头发、头屑散落 或被污染。
实施
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
使用有序:按失效期的顺序使用, 先失效的放在上面先使用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操作过程中加强无菌观念



明确各区域 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操作时面向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咳嗽喷嚏等 用无菌持物钳取物或放物,物品一经取出不可放回 操作时手臂在腰上肩下区域,不可跨越无菌区 无菌物品或被污染不可使用 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人使用一次
二、基本概念
两通道: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医务人员通 道和患者通道 缓冲间: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域潜 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域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 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 负压病区:通过特殊通风装臵,使病室呈负压,使病区 的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可能含感染因子的 原则,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 感染措施。
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布局与隔离要求
参考呼吸道传染病区的布局与隔离要求 自学

三、隔离管理与隔离原则 1、医院建筑布局合理 2、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配置
消毒手用物
严密 隔离
消毒脚垫
三、隔离管理与隔离原则
3、严格执行服务流程、加强三区管理 4、隔离病室环境定期消毒

(1)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2)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床、床旁桌椅 (3)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及医疗用品按规定消毒 (4)需要带出病室处理的污染物,要装入污物 袋,袋外应标有明显标志
四、隔离种类与措施 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隔离病室用粉色隔离标注
其他同空气传播
基于保护易感人群的隔离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