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治庸问责自查整改报告(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管局治庸问责自查整改报告(1)

城管局治庸问责自查整改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的方案》和县治庸办《关于做好“责任风暴”“治庸计划”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通过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查找“庸、懒、散”和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提出整改措施,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前一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

1、召开会议,全面动员。4月11日,县委六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结束,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尤其是县委曹裕江书记、县政府吴明益县长的讲话精神,认真研究部署县城管局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工作。于4月18日、4月27日,先后两次召开吹风会和动员会议,全局副科级以上干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政务中心城管窗口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由纪委书记孙礼鹏主持,党委书记刘永平、局长汤斌分别作动员讲话。动员会议结束后,机关各科室、基层各单位纷纷召开会议,进行层层动员,对照县委提出的重点整治的十个方面问题展开了认真讨论和对照查找,每个干部分别作出了郑重承

诺。

2、清理排查,落实“三减”。为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按照“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局7个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逐一梳理。一是实行“一站式”服务,减时限。对7个项目的审批时限全部提速,将原来在一般情况下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办理时限,全部提前到1天内办理完毕。二是实行“代办式”服务,减程序。将7项城市管理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由城管服务窗口负责代替办理,并选派了业务强、素质高的三名同志担任窗口首席代表,专门负责受理、传送、报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让群众多走一步路、多拐一个弯、多跑一家门。三是实行“一票制”收费,减费用。按照“多家费,一家收,分头拨”的原则,所有办证收费由县政务服务中心专门收费窗口统一代收,直接进入县财政专户。4月份,我们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支持来汉南投资企业发展的意见和要求,对远大瑞华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厂房建设项目每平方米18元的生活垃圾服务费全部进行了减免。经过认真清查,截止目前我局窗口对受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予以办理,没有发现违规办理、拖延办理、超限办理、乱收费等现象。

3、创新举措,治庸问责。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大力整治机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问题,深入贯彻

“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的工作理念,局党委决定在全体机关干部中推行“包街道”、“包社县”、“包路段”马路办公工作制度,切实解决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4月27日起,县城管局20余名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纱帽主城县各街道及社县,实行“包街包社县包路段”的马路办公工作机制,深入了解并现场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类环境问题。驻点包片人员每周用一半的时间对驻点街道、社县、路段进行巡查、指导、督促,了解有关城市管理工作方面的具体情况,积极帮助驻点街道、社县、路段解决实际困难,每周提交一份马路办公检查记录和分析材料,指出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意见。县城管局把驻点包片的成绩纳入干部考核内容,与年度考核、工作业绩挂钩。此外,局党委每月还对干部驻点包保工作进行点评总结。推行机关干部马路办公制度后,机关与基层的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机关指导基层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机关加强基层一线工作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综合管理问题明显减少,“大城管”工作成绩明显上升。

二、存在问题和主要原因

(一)在体制机制上制约跨越式发展存在突出问题。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建设规划缺乏长远性和前瞻性,使城市整体功能难以发挥,城县内集贸市场容量小,专业市场缺乏,以街为市、以路为市随处可见。

二是多元互动的“大城管”格局尚未形成。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实行的是“以街为主、村湾(社县)为基础、县街联动”的原则,但现有工作体制和管理体制,特别是“大城管”工作机制建立后,街道、村湾(社县)、部门职责难以落实到位,存在权责不等、多头管理的问题,往往是“好事大家争着管、难事没人管”。在实际管理当中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沟通、工作协调等机制,城市管理资源难以实现有效整合,导致“事前、事中、事后”管理脱节,城管部门处于被动执法的局面。比如:夜间施工噪音扰民的问题,由环保部门审批和监管,城管部门负责执法,但城管部门没有审批管理方面的信息,对噪声执法缺乏专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只能对违规行为进行劝导和教育,难以实施行政处罚,也没有制约性措施,管理的实效性不强。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政府财力不足,部分道路长年破损得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