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挑战:边界的拓宽或坚守
谈谈日常生活审美化(1篇)
谈谈日常生活审美化(1篇)谈谈日常生活审美化 1那么就从这张开始吧。
美是直感的,又是文化的。
这个命题非常复杂,在于直感的复杂性,这里不展开了,展开的话需要很大的篇幅容量。
我们还是回到这张照片上。
我们怎样看待这张照片呢?一个漂亮的姑娘。
一个可爱的女人。
一个笑得甜美的女子。
一个女兵。
一个朝鲜女兵。
一个敬礼的女兵。
一个敬礼的朝鲜女兵。
一个行军礼的朝鲜女文艺兵。
一个穿冬装的女人。
一个穿冬装的女兵。
这是张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朝鲜牡丹峰乐团到中国演出又取消演出的剧团中的一位女演员的照片。
还可以有更多的描述,从上面的零星的描述可以发现什么呢?有文化的也有直感的还有背景的,假设把文化的去掉,我们就不知道她在行礼,似乎她姿势怪怪的比较僵硬的指着太阳穴很高兴,她在笑,可能是因为得到了一个搁在头上的毛茸茸的东西,她身上包裹着厚厚的东西让她看上去像只熊,她的笑很和善没有恶意,圆圆的脸眉目清丽,胖胖的,虽然还可以进行一些细致的感觉描写,但扩展有限,因为这里剥离了文化。
如果加上文化的,就可以有更多的感觉描述,但是,属于文化的是需要解释的,这种解释存在于经验知识,譬如直接的就可以看出这是个女兵,因为类似着装的女兵概念在脑中已经存在,属于知识经验范畴,如果时间往前推一千年,千年前的人可能就不会认为这是个女兵,是个穿棉衣的女人,如果再往前推一万年,可能就连帽子为何物也不知道了,如果时间往后推一千年,后人如果没有了解我们现在的.知识经验,同样可能看不懂文化上的含义。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认为听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的,同时他也认为音乐是包含文化思想的,当然的音乐也是感觉的,但感觉是包含环境因素的,也是具有背景的,还有知识经验的,这些在审美中也是重要因素,脱离了文化的审美是纯粹的但同时也是略显单调的,至少是没有比放置在文化中更丰富而文化的是需要解释的,知识经验是一种提前的解释,即在审美开始前已获得了解释,譬如看到一幅写意山水我们知道这是幅写意山水,常识性的生活学习已经给予了这样的知识经验,也就是被提前解释了,就像这张照片我们可以把其作为一个女兵来欣赏,也是因为被(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提前解释了。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指在生活中追求美的一种态度和追求。
它强调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审美感受和体验,以美为主导来构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在生活美学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分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将平凡的日常生活转化为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性活动,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被赋予了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使人们从中感受到美的魅力和愉悦。
一个普通的早晨可以变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当我们静静地品味着早晨的阳光、鸟儿的歌唱和清新的空气时,我们就能够欣赏到生活的美。
审美生活日常化则是指将审美活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审美感受和体验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不仅包括欣赏艺术品、阅读文学作品等高雅的审美活动,还包括我们日常的一举一动。
无论是饮食、穿着还是居住环境,我们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它们更加符合我们对美的追求。
在饭菜的摆盘和装饰上下功夫,让一顿普通的饭菜变得雅致可口;在居住环境的装饰和布置上追求简约而精致,让家成为一个舒适宜人的地方。
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有审美生活日常化的支撑,而审美生活日常化则需要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驱动。
只有将审美活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生活本身成为我们追求美的过程,我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到生活美学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在实践生活美学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外在的美的追求上,而忽视了内在的美的培养和提升。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修养同样重要,这也是构建审美生活的基础。
我们要坚持追求真实和本真的美。
生活美学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追求,而是要我们体验和领悟生活的真谛,追求真实和纯粹的美。
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和瞬间,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让这些美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美学困局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美学困局“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伪命题,真正存在并值得讨论的是“日常生活非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究其实质,只是一种审美与艺术的自我放逐。
它以逃向日常生活的方式重返日常生活,不但没有解决美学所面对的虚无主义的内在焦虑,反而加剧了这一焦虑。
“日常生活审美化”体现的是期望掩饰虚无灵魂的努力,误以“拟象化”为“审美化”,而且在反对“唯美为尊”的同时,也反对“以美为宗”,最终使得美学研究陷入困局。
要走出这一美学困局,则必须重构日常生活,重构审美与艺术,以审美与艺术作为日常生活的救赎。
标签:日常生活;審美化;非审美化;困局;重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最早在1988年提出的美学命题。
在中国,它也同样引起极大的关注。
只是,一开始学术界仅仅把这个问题称作“当代审美文化”,或者“大众文化”,而不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例如,1995年,笔者曾出版《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①,2002年,笔者还出版了《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②。
这个问题引起国内学界普遍的关注,却是在2002年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大讨论之后。
这无疑与提倡者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全盘肯定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倡者的内在动机固然是期望借助对于该问题的讨论推动美学与文艺学的“转型”以及美学与文艺学学科边界的重新界定。
但是,也恰恰由于这个原因,在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肯定与期望背后,也就隐含着一个美学与文艺学何谓、美学与文艺学何为的根本问题。
兹事体大,因此,认真的辨析无疑势在必行。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伪命题与国内“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倡者的看法不同,在笔者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真实存在着的,恰恰是“日常生活非审美化”。
之所以会在提倡者那里出现完全相反的价值取向,则是因为他们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定语境缺乏深刻的把握。
艺术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浅谈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艺术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浅谈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姓名:张嗣涛班级:05级美术学国画学号:05107107【内容提要】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
审美发生学的研究已经证实,艺术的基本社会功能就是协同功能,通过艺术活动来教化社会成员,协调社会关系,传递文化、道德和行为方式,沟通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功能我们可以在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甚至一切前现代艺术中清楚地看到。
现代人的生活中,人们正在经历“当代审美泛化”的质变,它包涵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日常生活本身也在逐步审美化。
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消费质量在提高,日常生活的品位在提升,普通人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生活本身有了更多乐趣。
【关键词】艺术日常生活审美审美化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不同发展阶段,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也经历着自然融合———分离对立———重新融合的过程。
艺术与日常生活最初并非两个独立的领域,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并非产生于艺术的最初阶段。
在原始文化和古典文化时期,艺术和日常生活并没有截然对立,而是和谐并存于人类的活动中,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日常生活也促动艺术的创造。
艺术与生活的分家是一个“现代事件”,是现代性分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重新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显然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它是克服现代性局限和审美纯粹化局限的一种正当的努力。
从历史角度说,也许我们可以把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视为艺术在经历了与日常生活实践分家的现代性遭遇之后,再次返归日常生活的发展动向。
当代人的日常生活随着“初级现代化”的推进,正在向全面小康发展,发生了急遽变化,丰富多采,新奇纷呈。
古人云:“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审美是一种感觉,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评价。
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则是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美好、舒适、高雅的一种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生活的审美化。
比如,我们可以从家居环境出发,让家居环境更加美观、整洁、舒适。
家居环境的美化可以从家具的选购、布置、配色等方面入手。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颜色明亮、造型简洁的家具,这样不仅可以让家居环境更加美观,还可以使人感觉更加舒适。
我们还可以从穿衣打扮方面来实现生活的审美化。
在选择衣服、鞋子、配饰等方面,我们可以注重颜色的搭配和服饰的品质。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颜色搭配得当、材质上乘的衣服和鞋子,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自己感觉更加舒适,还可以让我们在别人眼中更加亮眼。
我们还可以从食物的选择和制作方面来实现生活的审美化。
在选择食物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颜色鲜艳、口感美味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在制作食物的时候,我们可以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这样可以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享受到美的感受。
我们还可以通过花草盆栽、艺术品收藏等方式来实现生活的审美化。
比如,我们可以在家里摆放一些花草盆栽,让家居环境更加清新、自然;或者收藏一些艺术品,比如画作、雕塑等,让自己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感受到美的力量。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高雅、舒适。
不管是从家居环境、穿衣打扮、食物选择、还是花草盆栽、艺术品收藏等方面入手,只要我们注重细节、注重品质,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一种审美的态度和观念,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追求。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生活的日常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生活美学的思考和体会。
让我们来谈谈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在日常琐事中注入美学的观念和精神,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审美化生活,比如家居环境的美化、饮食的美化、穿着的美化等等。
在家里摆放一些艺术品或者装饰画,让家的环境更加雅致和温馨;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注重食材的新鲜和搭配的精致,让每一餐都成为一场美食盛宴;在穿着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时尚的衣服和配饰,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时尚和大方。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
审美生活的日常化也是生活美学的一种体现。
审美生活日常化,就是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去感知美、追求美,让审美的观念和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可以养成每天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或者阅读一篇优美文章的习惯,让自己不断地感受美的存在;可以在日常的交往中,注重言行举止的优雅和谦和,让美成为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可以在工作学习中,追求品质和创新,让美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的动力。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让审美生活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和修养,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的日常化,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审美生活的日常化,可以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地追求美、感知美、实践美,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丰富和多彩。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
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往往会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审美
化日常生活,将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美丽和艺术的元素。
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的穿着打扮开始审美化生活。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我们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衣服和配饰来展现自己的美丽和品味。
一件简单的衬衫搭配一条精致的项链,或者一双舒适的鞋子,都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焕发出自信和魅力。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来审美化日常生活。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
作场所,一个整洁、温馨的环境都会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家居、选择家具和装饰品来打造一个令人愉悦的生活空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美食来审美化日常生活。
精致的餐具、精心制作的美食,都可以让我们在用餐的时候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无论是自己动手做一顿美味的晚餐,还是到精致的餐厅品尝美食,都可以让我们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味。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艺术和音乐来审美化日常生活。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
我们可以去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或者去音乐会聆听音乐,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总之,审美化日常生活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只需要我们在日常生
活中多留心,多用心,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艺术的元素。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心审美化日常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看美学的回归与超越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第4期第28卷No4.2019vol.28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看美学的回归与超越田诗琪(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美学遭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严重冲击,物物皆美的“平均美”泛滥,仿制的千篇一律的“美”占领了我们的生活。
这对审美精神是极大的破坏和解构,那么该如何面对这种境遇?美学应该走向何处,如何回归并超越自身,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代给我们提出的严肃命题。
唯有超越传统美学的桎梏,促进日常生活和审美从另一种意义上的融合,看到美学学科界限的更多可能性,审美才能走上一条有益于自我精神解放的发展道路,美学也才能真正走上自我突破的道路。
【关键词】审美;泛化;传统美学;回归;超越中图分类号:B834.3文献标识码:在当代审美语境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审美泛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正视的现象。
了解到它的起源之后,我们看到其在美化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过度消费化的社会环境里对人们的审美感悟力和想象力造成了极大的扼杀,抹灭了我们的感性感知能力以及精神个性化,对此我们呼唤审美精神的回归与超越,挣脱“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枷锁,促进日常生活与审美在更深层次上的融合,培养更加全面的审美感性力,重获人生的自由与解放。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起源及其论争1988年4月,在“大众文化协会大会”召开之时,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并阐述了此概念所包含的诸种含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当时工具理性大行其道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了消费社会,这样的经济基础在意识形态方面即表现为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严重隔离。
理性在给社收稿日期:2019-11-19作者简介:田诗琪(1992-),女,白族,-究方向:文艺美学。
A文章编号:(2019)04-041-04会带来极大进步的同时也相应产生了诟病,人们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物欲之中,戴着工具理性的枷锁无法挣脱,此时的美和艺术变成了殊为难得的东西,与现实生活严重隔离。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人们对生活中美好的追求和感悟,是一种关于生活的审美观念和态度。
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旨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存在,从而提高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审美化和生活日常化两个方面来探讨生活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我们来谈谈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通过审美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平凡的事物和行为变得美好和有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忽略周围的美好和细节,而忙碌的工作使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审美化日常生活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满足。
要实践日常生活审美化,首先需要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审美情趣是一种对美的感知和享受,是通过对自然、艺术、人文等领域的美感体验和情感共鸣而形成的。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细听动人的音乐、观赏优秀的艺术作品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还可以通过阅读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或者品味一杯香浓的咖啡、一口美味的食物,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情感。
要注重日常生活环境的布置和整理。
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家居环境、选择家具装饰和植物摆放等方式来打造美好的生活空间。
在家中选择一些简约大方、色彩和谐的家具,悬挂一些美丽的画作或照片,摆放一些绿植和鲜花等,可以让家居空间更加温馨舒适和充满生活气息。
我们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定制一些独特的DIY装饰或手工艺品,增加生活的趣味性和个性化。
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文化修养。
生活美学强调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我们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品质。
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思考、交流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情感修养,增强对美好事物的关注和感受力。
只有通过内在修养和追求,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深刻的意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让我们提高生活品质和发现美好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美。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美学经过“第二次美学大讨论”,从20世纪末到当下又形成了众多的美学学派。
徐碧辉研究员认为,哲学已从认识论转向了实践论,此后,又转向了生存论。
“人活着”,是哲学的出发点;“为什么活”,涉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是伦理学问题;而“活得怎样”,则是美学问题。
哲学的追问最后走向了美学,而历史的发展也同样走向了美学。
由此,徐碧辉提出了她的“实践生存论美学”,这是从历史本体到心理本体,从工具本体到情本体的为个体“立命”的审美。
潘知常教授在1985年《美学何处去》的文章中,提出了生命美学的概念。
此后逐渐形成了生命美学的理论。
生命美学立足于“万物一体仁爱”的生命哲学,把生命看作一个由宇宙大生命的“不自觉”与人类小生命的“自觉”组成的向美而生也为美而在的自组织、自鼓励、自协调的自控系统。
生命美学强调“美者优存”“我审美故我在”的命题,以此区别于其他美学观点,认为审美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必然与必需,其中包含两个方面:审美活动是生命的享受;审美活动也是生命的提升。
封孝伦教授也以人的生命需要为逻辑起点,以“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为命题,形成了他的生命美学理论。
生命美学打破了实践美学所处的美学主流话语局面,强调生命的本体地位,呼唤个体意识的觉醒,倡导信仰救赎的理想。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价值所在。
新世纪以来,生态问题被当代中国美学界所关注。
“生态美学是对人类生态审美观念反思的理论。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停留在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等具体层面上。
”美学以人的生态审美观念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反思传统的审美观念,确立新的生态审美观。
“生态美学从生态存在论出发,其核心命题是,自然事物以人类的审美知觉为通道,如其本然地显现其自身。
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欧美文化研究中的热点专题。
这一观念主要来源于社会学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当代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德斯通。
当然,这个话题已从社会学范畴走了出来,并由此成为了“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日常生活审美化”常常被视为“后现代文化”中的特定内容,它常常与“后现代主义与文化边界崩溃”的问题直接相关。
[1] 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常常却误解,本文认为,其一,“日常生活审美化”主要是一个“美学”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学问题),而非如当代本土学界所见是文学理论问题;[2] 其二,当代“审美泛化”并不只包含“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面,还有迈克·费德斯通未曾看到的另一面。
这样的哲理性的反思和全方位扫描,反倒可以不必纠结于社会层面丛聚着的龃龉,而直接面对“问题本身”。
一、当代文化“超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从“后现代”的视界观之,当代“审美泛化”,便构成了其最重要的美学特质。
换言之,这种归属于后现代时代的“审美泛化”包涵着双重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前者是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的,后者则是就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来说的,但这两方面是并不能如大家所见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而且,后者的发生要明显的早于前者。
[3]简单说来,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4] 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的品质”所充满,亦即“把审美特性授予原本平庸甚至‘粗俗’的客观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是由‘粗俗’的人们自己造出的,特别是出于审美目的),或者将‘纯粹的’审美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物”。
[5] 显然,当代设计文化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
在这种被“设计”出来的审美文化中,所强调的是,任何日常生活用品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加以呈现,所强调的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这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都在“跨越边界、填平沟壑”的后现代时代的确大行其道。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转引于中西文化研究在全球化的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当代审美泛化” 的质变,它包涵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Aura)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这便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与此同时,美学也在面临当代文化与前卫艺术的双重挑战。
美与日常生活关联的问题,被再度凸现了出来。
一、美与当代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所充满。
如是观之,在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幽灵”便无所不在——外套和内衣、高脚杯和盛酒瓶、桌椅和床具、电话和电视、手机和计算机、住宅和汽车、霓虹灯和广告牌——都显示出审美泛化的力量,当代设计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
就连人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从美发、美容、美甲再到美体都是如此。
可见,在当代文化中,审美消费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消费品,这便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极致状态。
当代文化这种景观的形成,有赖于“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文化工业”的再生产。
大众文化以其商业性和娱乐性消解了“审美非功利性”的诉求,文化工业则利用其“有目的的无目的性” 驱逐了康德美学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
这样,康德以来的欧洲美学传统就受到了作为“自在的美学”的大众美学的置疑,“将审美消费置于日常消费领域的不规范的重新整合,取消了自康德以来一直是高深美学基础的对立:即…感官鉴赏‟与反思鉴赏的对立,以及轻易获得的愉悦——化约为感官愉悦的愉悦,与纯粹的愉悦——被清除了快乐的愉悦对立” 。
这是由于,康德美学始终持一种“贵族式的精英趣味”立场,这使得他采取了一种对低级趣味加以压制的路线,试图走出一条超绝平庸生活的贵族之路,从而将其美学建基于文化分隔与趣味批判的基础之上。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将注意力放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审美化日常生活,将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美丽和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日常的食物。
每天的三餐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往往只是匆匆忙忙地吃完,而没有去品味食物的美味和精致。
如果我们能够花一点时间来准备一顿精致的晚餐,或者在周末去品尝一顿美味的大餐,就能够发现食物也是一种艺术,而且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受。
其次,我们可以审美化日常的服饰和外表。
每天的穿衣打扮可能会变得单调和乏味,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尝试一些不同的风格和搭配,就能够发现自己的外表也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品。
不妨尝试一些新的发型、配饰或者服装,让自己焕发出新的魅力。
另外,我们也可以审美化日常的环境和生活空间。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我们都可以通过布置和装饰来营造一个舒适和美丽的环境。
可以尝试给家里添加一些绿植或者艺术品,或者在工作场所创造一个整洁和温馨的办公环境,都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总之,审美化日常生活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美好,就能够让日常生活充满魅力和惊喜。
让我们一起尝试将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美丽和有趣吧!。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探讨在西方社会具有广泛的历史背景与物质基础。
在此之前,传统美学多指向高雅艺术,把审美与生活截然对立开来,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反拨。
伴随国内对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这一理论被更多地放在中国语境中进行考察。
在对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话语理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把国内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和两派观点,探讨该话语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及其接受。
第一阶段集中于阐述理论的引入、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语境等问题;第二阶段着眼于学者多元视角下的研究趋势,探讨对当下消费社会和审美畸形问题的深思。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综述一、绪论“日常审美化”提出之前,审美活动大多以高雅艺术为对象,关注美的本质。
传统的美学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忽视美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把艺术当做美学的对象,确立美学的鲍姆嘉通认为美是艺术的理论,他们都主张拉开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与之相对,还有一批西方学者主张日常生活和审美的结合。
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从尼采到先锋派,从布尔迪厄到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这一阶段实现了从理论发展到正式形成的飞跃,表现出审美与生活的辩证统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西方后现代社会和消费主义的背景下产生的。
受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强调个性化和人性化等特征的影响,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消解,日常生活与审美不再对立,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渐消失,高雅艺术不得不走向大众,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界限被打破了。
随着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展,审美活动从传统的艺术领域走向日常生活。
费瑟斯通1998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探讨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纵观以往,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日常生活”的合法性,即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阐释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中国本土话语;其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优劣问题,学者从消费文化、科技革命等角度探讨该现象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作用;其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于文学、文艺学边界的冲击及影响展开讨论。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日常生活是人们每天都要经历的,而审美化是将平凡的日常转化为美感的过程。
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化,即是在琐碎的日常中寻找美、创造美,使生活更加充实、有趣和愉悦。
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意味着关注细节。
细节是构成生活的基本元素,通过关注细节可以发现平凡生活背后的美丽。
无论是品味一杯咖啡的香气和口感,还是欣赏一朵花朵的细腻花瓣,都能将平凡的日常提升为艺术品般的享受。
其次,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用心感知。
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忽略周围的美。
然而,只有用心感知,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妙瞬间。
当我们用心品味一顿精心烹饪的晚餐,或者欣赏一场日落时的美景,我们会发现生活其实充满了惊喜和美好。
此外,日常生活审美化也需要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能够使我们更加敏锐地察觉到生活中的美丽。
当我们拥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便会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
即使是遭遇挫折或困难,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从中寻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最后,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将创意融入其中。
创意可以使平凡生活变得与众不同,成为一种表达个性和情感的方式。
可以通过布置家居、选择服饰、尝试新的烹饪方式等,将个人的创意融入生活中,使之更具个性和美感。
总之,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将平凡变得不平凡的方式。
通过关注细节、用心感知、培养积极心态和融入创意,我们可以在平凡的日常中寻找到美的存在,提升生活的品质,并且更加充实和满足。
让我们以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和创造自己的日常生活,让每一天都充满美丽和惊喜。
日常生活审美化
应该说这次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的双方都是本着争论问题,明确是非,推动理论发展的愿望出发的。但由于争论的双方在一些基础问题上并未能形成共识,由此,导致争论的方向出现偏差。笔者认为,文化研究的视角,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都将是未来中国美学界与文艺学领域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既然“日常生活审美化”来自于西方,既然在现代化问题上我们与西方有个时间错位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回到这个问题的原点,从这一问题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及理论背景出发来把握其准确涵义,并结合社会现实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出符合历史的理论判断与评价。
西方近代哲学暴露出的深刻矛盾性首先表现在“理性”的霸权地位的奇特建立。从笛卡尔、康德为代表的哲学家对人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培根等人对理性崇尚开始,人的主体性、理性成为近代社会两大主要问题。自然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对人主体性地位的巩固起了巨大作用。这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幸福不在彼岸而在此岸,人无需外力就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命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自然科学所产生功效的过度相信,对理性的过分张扬,特别是当黑格尔将理性推向终极标准的高度后,理性便成为衡量一切的终极标准,进而也就由原先的手段变成了最终的目的。换言之,当人类刚刚战胜神性,人类刚把自己的精神主宰——上帝从前门清除出去,却又从后门热情地将理性这一新的人类主宰迎了进来。我们知道,人自身的发展、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它包括人的现实生存和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共进,人本身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主体性地位才能确立。然而,近代社会发展表明,在高扬技术理性,大力发展自然科学以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的过程中,人的现实生存问题得到了解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这是因为以自然科学为主的技术理性所产生的结果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却很难真正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及说明人生的真正意义。而且,伴随着理性成为一切的主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变为虚无。近代哲学家们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哲学体系,成了与现实生活及人的生存相脱节的抽象的形而上学体系。其次,由于主体与客体以及在经验论与唯理论上的过分分裂,近代哲学家不同程度地陷入了二元论。由于西方近代哲学存在的片面性和矛盾,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现代哲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强大的反对近代哲学,特别是反对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的浪潮。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
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
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根据美的标准对日常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造。
一般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区分出许多不同的层面,有些比较浅显直观,有些比较深入隐晦。
比如,个人美容、家居装饰、城市景观等等,属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外显层面;经济生活中符号价值的凸现、新闻媒体对社会现实的改造以及人们在哲学上认识到整个世界是由“解释”而不是“事实”构成的,如此等等相对就比较深入,也不容易为人发现甚至接受。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之所以成为当今美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原因在于审美化明显僭越了自身的边界。
按照经典哲学的划分,审美化应该局限在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比如说认识论领域和伦理学领域无关。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审美超越艺术领域的界限而进入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两年来引起文艺学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话题,甚至一度以“新的美学原则”出现。
而围绕这一极具争论性的话题,国内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已经出现消费文化形态,日常生活审美化随之产生并呈现蔓延之势,这将使加速中国文化的进化和现代化;二是认为中国仍然是以传统审美文化为主导,消费文化形态是极其边缘化的,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须以艺术人生或艺术生活的形态出现,不能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局部的消费文化特性无限扩大化而淆乱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三是认为应该辨证地看待此问题,既要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消费特性并支持消费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肯定传统审美文化的价值形态,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本质上是无法平衡上述两种观点而采取的妥协。
【精品】日常生活审美化
【关键字】精品专业:语言学姓名:朱冬雪学号:F13201049 指导老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摘要:在物质世界极度丰富的今天,物质文化的兴起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正统的文化和艺术,日常生活也正以审美化的姿态向人们展现出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有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理论已有一些卓有成见的学术结论,但这一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它自身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艺术审美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最早提出来的。
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群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韦尔施区分出两种审美化:浅表审美化和深层审美化。
威尔士强调,“审美化的重要性不在于“美”,而在于其“可塑性和虚拟性”。
.威尔士的深层审美化强调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中审美物质化的同时对愈识及现实理解等非物质因家的审美化。
浅表审美化指物品的装饰、包装、外表的美化,以及流于表层的审美现象。
深层审美化指的是:“审美过程不仅包裹了业已完成的、给定的物质,而且甚至决定了它们的结构,不光影响它们的外表,而且甚至影响其内核。
”浅表审美化是不难理解的,充斥在我们周围的琳琅满目的物质外壳既可理解为浅表审美化,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追求不再是局限于其实用价值反而是更注重商品外在的审美价值,衣服除了遮羞御寒之外修身美体的功能是现代人们追求的重点,房屋的除了遮风挡雨之外,其内在的装饰装潢也是现代人生活的追求。
如此种种,都说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中的浅表审美化已成为当今人们生活追求。
日常生活中审美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朱志荣教授在苏州大学的演讲演讲者小传:朱志荣 1961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
主要论著有:《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艺术论》、《古近代西方文艺理论》、《商代审美意识研究》、《中国审美理论》、《中西美学之间》等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风行一时,当时一本美学著作一版常常能够销售到几万册,这在世界学术史上都是罕见的。
后来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人们渐渐失去了对于纯学术的兴趣,更多人趋于务实。
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多元的价值趋向和多元兴趣,是一个好的现象,另外一方面过于务实,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漠视美学也是偏颇的。
到了新世纪,我们对于美学的研究,不但要继承前人的学理研究,而且要面对现实的问题,回答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我的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美学不应该庸俗化,美学从来不是教人如何梳妆、打扮、抹口红的。
我认为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
任何学术,不管多么艰深,都要落实到具体、纷繁复杂的现象。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当然不能只是停留在各种现象的浅层和表面,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层次,但它同时也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感性的现象。
我的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美学不应该庸俗化,美学从来不是教人如何梳妆、打扮、抹口红的。
我认为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
美学作为一门科学确实不能庸俗化,它是研究学理性问题的,不是一门指导人们如何获取感官享受的庸俗化科学。
但是,美学的学理研究也必须面对现实的时尚,必须能够指导具体的审美活动,指导人们的梳妆、打扮、抹口红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欣赏。
美学的原理必须与审美现象相适应,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的关注是很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虽然不像艺术中那么专门,那么自觉,显得比较零散、随意和偶然,但却是原生态的,而且音乐、绘画、舞蹈等本身就起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消费主义的担忧
消费, 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内在而必然的需 求。 由此认为i国已经进入“ ” f , 消费主义” 而以童 时代 庆炳为代表的观点则认为: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进入‘ “ 消费 主义’ 的时代, 对于百分之九十的农民, 以及城市下层收入 者, 并没有进入 消费主义’ 的时代。文化研究者实际上关
与消费活动所发生 的深刻变化 ” … 。 很显然 , 陶东风等学者是 站在主张 拓展文学 理论研 究 边界 的立场上来 阐发 “ 日常生活审美化 ” 问题 , 而以童庆炳
一
、
“日 常 生 活 审 美 化 ”: 论 边 界 论 争 的 焦 点 理
问 题
随着物质主义、 消费主义、 技术主义成为社会文化语 境中的中心命题,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 文学研究跨过多重 藩篱向文化研究拓展, 文学理论的边界问题于是成为众多
第2 8卷 第 6期
Vo . 2 1 8 NO.6
许 昌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0F XUCHANG UNI VERS TY I
20 0 9年 第 6期
No.6,2 9 00
“日常生 活 审美 化 ” 问题 的挑 战 : 界 的拓 宽 或 坚 守 边
刘 军
等老一辈学者以及其部分弟子为代表对此问题却表现出 强烈的质疑态度, 他们认为文化研究的方法可以借鉴 , 但
没必要将来源 于西 方的这一 命题 中国化。需要注 意的是 ,
童庆炳先生对待文化研究的态度在一开始并非完全否决, 但在后来进人论争后, 却对“ 常生活审美化” 日 问题表示出 极大的存疑。他认为有关这个问题的分歧“ 实际上是对我
仅仅触及人的感觉, 是人 的感觉对于对象物的评价而 已。
因此这种审美是不可与观看 悲剧 、 喜剧 时候 的感情 的评价 同日 而语 的。我 们必 须 区别感 觉的评 价与 感情 的评 价 的
不 同, 必须区别两种不 同的审美 。 童先生 的弟子北师大 ”
等中青年学人为代表。他们认为“ 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
象牙塔 内, 视 了社 会 现实 的变 化。不 过 面对 同样 的 问 忽
题, 双方的立场、 态度、 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其一就是时 代定位问题。陶东风援引叶朗的观点: 中国商品短缺的 “ 时代基本结束, 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
放以来文学艺术活动, 尤其是大众的日常文化/ 艺术生产
们所处时代究竟该如何定位 的分 歧” 其中的提倡者 “ 出 , 提 的新 的美学也不过是部 分城里人 的美学 , 决非人 民大众 的 美学 ” 在 20 年召开 的“ 。 04 文艺 学的界 限” 讨会上 , 研 童
庆炳又指出日 常生活中存在审美, 但必须 明确它是审美 “
的浅层次 , 而不是 深层次 ” 它 不触 及人 的感情 与心 灵 , 。“
赵勇教授也肯定 了陶东 风对文 化研究 的介绍 、 播 、 究 , 传 研 但 同样 , 对当下的文化研究趋 向表示质疑 。 在基本分歧之外 , 两派之 问对 文艺学 的学科现状 达成 如下共识 : 文艺学 的知 识生产不 能满足 当下社会 的需求 以
及对社会 的指 导 , 文艺学 不 能与现 实对 话 , 沉浸 于 自我 的
的 拓 展 , 争 双 方 的 基 本 观 点 、 法 、 场 告 诉 我 们 , 新 的 文 化 背 景 下 , 文 学 理 论 边 界 需 作 进 论 方 立 在 对
一
步 的思考 。
[ 关键词 ]文学理 论 ; 文化研 究 ; 日常 生活 审美化 ; 理论 边界 [ 中图分 类号 ]1l [ 0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7 9 2 ( 0 9 0 0 6 0 6 1— 8 4 2 0 )6— 0 9— 3
突出变化是审美 的泛化与 日常 生活 的审 美化 ” 从时 代特 ,
征看 , 审美 活动 已经 超出所 谓纯 艺术/ “ 文学 的范 围 , 渗透
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中心的已经不是诗 歌、 小说、 散文、 戏剧等经典的艺术体裁, 而是新兴的泛审
美/ 艺术 门类或审美 、 艺术活 动, 如广告 、 流行歌 曲、 时装 、 电 视乃至城 市规 划等。艺术 活动 的场 所也 已经 远远 逸 出与 大众 的 日常生活严重 隔离 的高雅艺术场 馆 , 深入到 大众 的 日常生活空间” 。而对于专业 理论领域 , 他们认 为“ 艺学 文 知识 生产 的突出 问题之 一表 现在 不能 积极 有效 地介入 当 下 的社会文 化与 审美/ 术 活动 , 能满意 地解 释 改革 开 艺 不
学者争论 的焦点 。理论 界几次大 的研讨会 皆与此 相关 , 如 19 9 年举办的 “ 9 文学 理论 与文 化研 究” 研讨 会 , 0 2 3年举 0 办的“ 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 的学科 反思” 日 研讨会 ,04 20 年举办的“ 文艺学的界限” 学术研讨会 , 等等 。文学 理论界 的几家核心刊物也开始设立 专栏或发 表专题 文章 , 就理论 的边界问题展开讨论。 “ 常生活审美 化” 日 问题 渐渐 成为论 争 的重点 。从论 争的阵营来看 , 提倡“ 常生活审美化 ”认 为这是 “ 日 、 新的美 学原则在崛起 ”其 中以首都 师范大学 陶东风 、 , 王德 胜教授
[ 稿 日期 ] 0 9— 5—1 收 20 0 4
[ 者 简 介 ]刘 军 ( 9 3一) 男 , 南商 城 人 , 师 ,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艺 学 。 作 17 , 河 讲 硕 研 文
・
6 ・ 9
变化。人们开始 追求一 种精 神~ 文化含 量更 高的 生活和
( 南大 学 文 学院 , 南 开封 4 50 ) 河 河 7 0 1
[ 摘 要 ]近 年 来 , 文学泛 化 的 背景 下 , 学理 论 界 由一 些 中青 年 学 者 率先 提 出“日常 生 在 文 活审 美化” 命题 , 这一新 的 美学原 则 在理 论 界 形 成 一 次 集 中 的论 争 。论 争 的 实质 指 向 理论 边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