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 东汉的兴亡-word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 东汉的兴亡-word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点:《第13课东汉的兴亡》是本单元的第五课,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从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并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到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再到东汉后期黄巾起义,清晰地再现了大汉王朝在东汉时期由治到乱的全过程。

其中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不可绕过的一个历史人物。

●线:为了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部编版教材增加了“东汉”这一块的内容,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以秦汉王朝的兴亡为主线,展示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历程。

东汉统治是这条线的重要构成部分。

●面: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汉王朝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还是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对后世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课程标准1.了解东汉的建立2.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三、学情分析(一)教学对象:东江广雅学校初一年级学生(二)学情分析:1.小班制教学,目前一个班25人左右,学生参与率高,自主学习能力好。

2.初一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较重,但历史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3.学生适应“以学定教”,符合高效学习的理念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四、学习目标(一)知识1. 东汉的建立史实2.“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影响(重点)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形成过程、危害(难点)4.“黄巾起义”原因、过程、结果、影响5. 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历史启示(难点)(二)方法(重点)1.时空顺序2.史料佐证3.问题解决4.角度分析5.图片排序五、教法学法以学定教、讲授法、时空顺序、史料佐证、问题解决法、角度分析法、图片排序法六、课前准备教师:课本、课件、视频,检查多媒体设备;学生:课本、地图册、笔记本、笔七、教学流程●教学思路导入:“十字”(时空观念)内容1:东汉建立(改朝不换代)内容2:光武中兴(昌盛又再现)内容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衰败皆有因)内容4:黄巾起义(历史在重演)内容5:感悟历史(发展中回首)(一)导入(1分钟)教师画一个“+”,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作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待问题可以有不同视角,并引出时空观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共28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共28张PPT)

人口增加,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材料2:观察图片描述“光武中兴”的 繁盛局面。
东汉宅院画像砖
东 汉 彩 绘 击 鼓 说 唱 俑
汉高祖:休养生息——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兴天下
汉光武帝:柔术治国——中兴天下
仁心待人
天下归心
西汉出现了“文景之治”,东 汉出现了“光武中兴”。思考古代盛世局面的 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从王莽改制的失败中,同学们认为在改革时应当 注意哪些问题呢?
改革要符合客观规律,具体夺权 时间: 公元9年 人物:外戚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 赤眉起义)
外戚王莽篡汉 西汉 新朝
卒年 33岁 27岁 2岁 32岁 8月卒 30岁 3岁 9岁 36岁 34岁 6月废
第 13 课 东 汉 的 兴 亡
一、光武中兴
1、西汉后期政局——王莽夺权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 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皇帝的母族 或妻族)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 西汉政权。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
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 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西汉 王朝。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2)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
(3)提倡节俭,获得民心;
(4)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5)长期坚持行之有效的政策,有持续性和稳定。
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效果如何?
影响: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光武帝统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C 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三、外戚和宦官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使社 会混乱,人民遭殃,最终导致
A 外戚的权力膨胀 B 宦官得宠,把持朝政
C 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 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几乎都是幼年即位,皇帝身边的宦官、外戚开始相互残杀, 交替专权。
材料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政治状况?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权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起义的口号?文中的“甲子”指哪一年?“苍天”和“黄天” 各指代什么? (3)材料二中涉及的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谁?起义有何突出特点? (4)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
《后汉书·刑法志》记载:在光 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 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 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 安平”的景象。
社会安定 经济好转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三、光武中兴
实例:
光武帝初年,全国户籍人口仅有1000多万,到光 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统计,已达2100万,又经 明帝、章帝,到了和帝十七年(公元105年)时,耕地 面积达730多万,户籍人口达到5300多万,已接近西 汉盛世水平(5959万),这个人口数字与后来的盛唐 时期不相上下。
一、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 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 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二、东汉建立
前因: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历史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

历史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

【重点难点】重点:“光武中兴”。

难点:外戚、宦官专权,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西汉覆亡后,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再度兴起,延续近200年。

东汉后期社会动荡,最终在大规模农民起义冲击下分崩离析。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东汉政权的兴衰及在历史上留下的经验教训。

新课探究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1.背景西汉末年,社会矛盾尖锐。

王莽代汉建新朝之后,矛盾空前激化,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

刘秀乘机起兵,以“复汉”为旗号,与其他的农民起义军共同反抗王莽的统治。

公元23年昆阳之战,标志着新朝赖以维持其统治的军事力量基本上消耗殆尽,同年,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死于义军之手,新朝灭亡。

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人物链接】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

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大度。

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帝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

2.措施(1)【史料链接】材料一光武帝在重建政权的过程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

材料二光武帝实行“逸政”安边,不妄开战端;着眼于合作发展,实施扶持政策;试行“以边制边”,采取“自治”政策等。

(2)【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光武帝为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①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②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并减轻田租;③减轻刑罚,赦免囚犯;④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史;⑤允许北方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表现(1)【史料链接】材料《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2024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
4.分析党锢之祸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答案:党锢之祸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政治斗争,起因于宦官与士人的权力争夺。经过多次政治清洗,士人阶层受到严重打击,导致政治腐败和宦官专权。党锢之祸影响了东汉晚期的政治稳定,加速了政权的衰败。
5.请阐述黄巾起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答案:黄巾起义爆发于东汉末年,背景是贫富差距扩大、官僚腐败、自然灾害频发。起义由张角领导,以“黄天当立,岁在甲子”为口号,迅速蔓延全国。尽管最终起义被镇压,但它严重削弱了东汉中央集权,为三国时期的群雄割据埋下了伏笔。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七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讲授法引导学生掌握东汉时期的基础知识;利用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东汉政治经济事件背后的原因及影响;案例研究法深入分析蔡伦改进造纸术的重要意义。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东汉时期的政治人物,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小组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如探讨黄巾起义的背景和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2024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2024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新人教版。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东汉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蔡伦改进造纸术;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与东汉的衰亡。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汉时期的历史变迁,掌握东汉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理解东汉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东汉的建立、政治经济特点、重要历史事件等。
强调东汉历史在中华文明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历史知识。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东汉时期的历史知识。
- 实践活动法: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东汉时期的历史知识,掌握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4秋季学期
4.教学时数:45分钟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东汉衰亡的原因。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核心素养目标
1. 掌握东汉的兴亡过程,理解东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特点,提高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水平。
2. 培养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汉建立和衰亡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发展的规律。
3. 提升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历史记载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4. 强化历史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亡 (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亡 (共29张PPT)

图 -东汉初年疆域
3.光武帝刘秀的统治
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 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4.光武帝的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君权旁落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他在说什么?
东汉时期,雕塑艺术风格较 西汉有较大变化,在追求总体造 型古拙雄浑的同时,十分注意细 部生动传神的刻画。这件东汉击 鼓说唱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 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 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 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 不仅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俳 优形象,更成为东汉雕塑艺术的 代表。
为什么屋子外面要高筑墙?
这件陶院落平面呈方形,有 供临窗眺望的谯楼,有执兵器的 武士,有凭几端坐主人和跪伏朝 拜的吏役,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 武装力量的一种真实反映,说明 东汉豪强大族已经把住宅和防御 设施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当 时的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况。
地方豪强实力的壮大,社会动乱的出现
3
2.东汉的建立
公元__ 9 年,西汉灭亡。公元___ 25 年, 刘秀 称帝,定都_______ 洛阳 ,史称 ______ 东汉 。刘秀就是______ 光武帝。 ______杰中脱颖而出称 帝,是为汉光武帝。刘 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 孙,他的父亲是济阳县 令。刘秀的国号当然还 是汉,继续刘邦之汉朝。 因刘邦都于长安,刘秀 都于洛阳 ,在地理位置 上一西一东,故称刘邦 所建汉朝为西汉,刘秀 所建汉朝为东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课件(共22张PPT)

王 莽
材料2:“王莽末,天下旱蝗,黄 金一斤,易粟一斛( hú :五斗)”
—《后汉书•光武帝传》
物价腾贵,米价由汉文帝时 的每石数10钱涨至2000钱。
西汉
公 元 前 2 0 2 年

爆发绿林、 赤眉农民起义
公 元 2 3 年 历代君主收藏他的头颅,并用巫法镇住, 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外戚张角 王莽 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火 眼 金 睛
公元25 年 刘秀 公元前 25 年,西汉宗室刘邦建立东汉,他巩 固统治,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汉 武中兴”。 光武中兴 年幼 东汉中期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迈,导 致外戚权力膨胀,后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走向衰亡。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新闻播报—奢华的古墓
2016年4月,官方公 布:南昌海昏侯墓 (在位27天的西汉废 帝刘贺)已出土珍 贵文物2万余件,包 括…金饼285枚、马 蹄金48枚、麟趾金 25枚、金板20块, 黄金总重量超过80 公斤。文物展现了 高级贵族奢华的生 活。
思考: 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 材料说明西汉后期的政治状况如何?百 姓生活状况怎样?
三、黄巾起义
背景: 背景: 时间: 宗教:
时间:
特点:
领导人:
领导人: 宗教: 结果:
结果: 影响:
影响: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你从东汉的兴亡中吸取到哪些
——南宋 辛弃疾
历史经验和教训?
1、成由简、败由奢; 2、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顺应民心; 3、要善于调整政策;


公元220年,曹丕废 汉献帝,东汉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

8
东汉衰败
东汉衰败
原因:皇权衰弱、朝政混乱
1、土地兼并严重

2、著名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

3、大地主富有、并拥有私人武装
4、农民起义爆发(黄巾起义)
9
东汉衰败
1、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2、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
3、黄巾起义后军阀混战
结果:东汉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10
东汉的兴衰
西汉后期政局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 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 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 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 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建国”,就 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2
西汉的灭亡
西汉的灭亡
王莽
公元9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即为历 史上的“新”朝。
3
王莽改制
“新”朝 王莽改制
目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特点:托古改制 结果:引发社会混乱,导致绿林、赤眉起义
失败原因:不合时宜的改革激化社会矛盾
4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 时 间: 公元25年 建立者: 刘秀(光武帝) 都 城: 洛阳
6
光武中兴
以“柔术” 治天下
注重文治
释放和禁止虐杀奴婢 废除苛捐杂税,减轻田租,恢复三十税一 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 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
扩大太学规模
兴办地方官学——郡国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

天下,定都洛阳,重
新恢复汉室政权,为
汉朝中兴之主。
【反莽续汉 光武中兴】
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说: “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 ……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 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 《后汉书·桓冯列传》 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人 们流离失所,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观察表格,光武中兴后经济形势有什么变化?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 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一个朝代由衰落而重新兴盛,史称“中兴”。)
东汉建国
光武中兴
东汉张纯说:“(光武)兴于匹庶,荡涤天 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
——《后汉书·张曹郑列传》
南宋诗人陈亮称赞:“自古中兴之盛,无 过于光武。”
(温馨提示:思想观念、改朝换代、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通过古代王朝(尤其是东汉)升沉兴亡的史实,你 觉得今天应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1光、武得中民兴心--者辉得煌天下,统外治戚者与要宦顺官应交民替心专;权---衰落
2、要善于调整政策;

黄巾大起义---瓦解

东汉---建立
军阀割据---灭亡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说明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社会经济衰败、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反莽续汉 光武中兴】
释放奴婢 “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减轻负担 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 裁减官员
监督官吏 惩处贪腐
建武六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 省减刑罚,小还组多任次务宣来布啦释!放请刑根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_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共18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_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共18张PPT)

三、黄巾起义
1.原因:
政治腐败,灾荒连年, 租税严重,社会黑暗。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 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这首民谣反映 出民间什么样的情绪?
反抗情绪蔓延开来。
2、黄巾起义的特点
岁 在 甲 子 , 天 下 大 吉 。
黄 巾 军 预 言
苍 天 已 死 , 黄 天 当 立 ;
你能解释这则 预言的含义吗?如 不明白可问同学、 老师。
一、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
1)、背景:
西汉后期政治腐败,公元9年,王莽夺取政权, 西汉灭亡。王莽时期,社会更加动荡,农民起义 四起。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
2)、建立经过
时 间: 公元25年
都城: 洛阳
建立者:
刘秀(汉光武帝)
•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 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 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 怒”。 • ——《后汉书· 桓冯列传》
解析:光武是刘秀统治时期的年号,他采取 多项措施,使汉王朝重新发展起来,史称” 光武中兴”,选D。
2.东汉中期以后, 外戚和宦官专政的恶性循环,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灭亡。

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戚执政情况
推翻外戚的宦官
章帝皇后窦氏临朝,窦宪执政 和帝皇后邓氏临朝,邓骘执政
郑众 李闰、江京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2岁
8岁 15岁 12岁
3岁
9岁 36岁 34岁
顺帝皇后梁氏临朝,梁冀执政
单超、唐衡等五 人
桓帝皇后窦氏临朝,窦武执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共36张PPT)
3、影响: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光武中兴” 。
第二篇章
后 妃 重 外 戚,幼 主 倚 宦 官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
和帝
10岁
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冲帝 质帝
东汉盛世图
东 汉 集 市 画 像 砖
东汉盛世图
东 汉 渔 猎 画 像 砖
东汉盛世图
东 汉 宅 院 画 像 砖
二、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西汉宗室 刘秀 (光武帝)在公元25年
称帝,定都 洛阳 ,史称 东汉 。
二、光武中兴
2、中兴措施:下令 释放奴婢 ,减轻 农民负担 ,减轻刑法; 合并 郡县 ,裁减官员,惩处 贪官污吏,缓和民族矛盾。
导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从而加剧
朝政黑暗、民不聊生。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外戚专权
宦官得宠
诛杀外戚
皇帝长大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 因:皇帝年幼,不能主政
2、时 间:东汉中期以后 3、人物: 外戚、宦官
4、影响:政治腐败,社会混乱,人民遭殃,造成 恶性循环,动摇东汉的统治,加速其衰亡。
第三篇章
苍天当已死,黄天自此立 ——黄巾起义
皇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少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废帝
即位 年
19岁
10岁
满月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32岁
8月 卒
30岁
3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和寿命:你能发现
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①算一算平均继位年龄和寿命: ②未成年人有能力管理国家吗? ③皇帝成年后,他们想要什么?
9.5岁、24岁
光武中兴
5
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3
4
1
6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歌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译文: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奸 佞小人,反倒封侯拜相,享尽荣华富贵。)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政治腐朽,正直的官
黄巾起义 谁主浮沉 祸起宫闱 戚宦专权
反莽续汉 光武中兴
【反莽续汉 光武中兴】
公元9年
农民起义
西汉后期 朝政越来 越腐败
外戚王莽夺取政 权,建立新朝, 西汉灭亡。
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外 戚。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皇后 王政君的侄子。
东 汉 建 立
绿林赤眉起义
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4时21 分38秒 下午4 时21分1 6:21:38 21.8.1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外戚
太 皇太 后后 家不 的便 男亲 子理 辅政 政务 。,
于 是 由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 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 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权力落入辅政外戚 手中,
他们控制朝政,专 横跋扈。
皇帝驾崩,年 幼皇帝即位, 外戚宦官專权 的事件重演。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 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 表现: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 治力量的相互角逐。 结果: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 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衰亡。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 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 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一、光武中兴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 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 一副残破到极点的烂摊子。与刘秀同 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 说:“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 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 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 “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第 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当堂检测
4.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C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5.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 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明时序 知更替 西汉后期的政治状况如何?百姓生活状况怎样?
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
文汉 景武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之 盛 元成哀平子 治 世 帝帝帝帝婴
公元前 公元前 221年 202年
秦西 朝汉 建建 立立
公元9年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王 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外戚 指帝王的母族、 妻族,主要是皇后 娘家的父亲、兄弟 。 指帝王的母族、妻 族,主要是皇后娘 家的父亲、兄弟 。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 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一、光武中兴
1、西汉后期政局——政治腐败
西汉灭亡的时间: 公元9年
元57年)汉景帝后裔。东 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击败王莽,夺得帝位。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国号为汉,建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为光武帝。
又经过十二年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各地的
割据政权,结束了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3、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以 柔 术 治 天 下
①② ③ ④ ⑤允减 合 加多许轻 并 强次北农 郡 对下方民县官令少负,吏释数担裁的放民,减监奴族减官督婢内轻员,迁刑惩,法处缓贪光吏大建 复 税解官刘 放 西 土 问 也 地 问职武 的武 西 一民污秀 题奴 汉 地 使 荒 题帝 减减六 汉 恢族吏婢 末 的 得 芜 得连 得下 轻损年 前 复矛的 年 农 战 而 到续 到诏 了,( 期 到注 节 拔 并 求 整 一 书盾命 以 民 乱 人 了下 了: 人十公 的 三对意 俭 贤 , 顿 变·令 来 沦 之 口 解达 极“ 民置元 赋 十地整 , 能 赏 , 。循, 大 为 后 又 决了 大并 的其制 税3方顿 奖 以 罚 官 故吏使 量 奴 大 不 。六 的简0省 负一, 一年官吏 励 为 从 场《传得 失 婢 量 足道 改政四 担”把 。)吏治 廉 地 严 风后 》自 去 的 土 的释 善安百 。,田,严, 洁 方 。 气汉 有,民余这租下格躬 , 官 经 为“县样从诏要行 选 吏 过 之内,极十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割过的男子)
3.影响。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4.问题探究:东汉后期的政治有何特点?
外戚、宦官的权力起伏消长,成为了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

皇帝年幼登基后,一般由皇太后主持朝政,太后依靠父兄辅政,久而久之形成了外戚专权。

皇帝成年后,又依靠身边的宦官争夺大权,导致宦官专权。

三、黄巾起义
1.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教师归纳。

(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所造成的黑暗统治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东汉末年的连年灾荒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2)特点: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

张角利用“太平道”,通过传教和治病进行宣传和组织。

经过十几年,参加人数达几十万。

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预言。

斗争的目标明确,时间具体,利用宗教形式掩护起义的准备工作。

(教师还可以适当补充材料说明准备工作的严密和周详)
(3)过程: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面对黄巾军的强大攻势,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

(4)结果: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黄巾军受到重挫,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也因病去世,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黄巾起义主力虽然失败,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

(5)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延伸: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地主势力因镇压农民起义而群雄并起,中央政权名存实亡。

分裂取代了统一,地方的军阀割据取代了中央集权的皇朝。

2.东汉衰败的原因有哪些?
师生归纳:统治阶级的腐化,公开卖官鬻爵,官员大肆搜刮,导致百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能力。

通过出示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