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核舟记同步练习(1)

合集下载

核舟记同步练习题

核舟记同步练习题

初级八年级上语文答案《核舟记》同时练习题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2 分,每空0.5 分)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ruò)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ft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

佛印绝类弥(mí)勒,袒胸露(lòu)乳(rǔ),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ǔ)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 戌(xū)秋日,虞(yú)ft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ft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ruò)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zhuàn)文,为字共三十有(yòu)四;而计其长曾(céng)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译文明朝有个有特殊技艺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细小圆形木头,雕刻宫殿、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品,人物以及石头。

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1doc初中语文

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1doc初中语文

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1doc初中语文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表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1.以下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2.字词讲明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绝类弥勒〔绝〕:专门B.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晰楚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3.以下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5.以下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选择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先的模样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讲明顺序。

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参考答案:1.D2.B3.A4.B5.D6.船头〔或舟首〕空间顺序«核舟记»阅读测试题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核舟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核舟记》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 整理制作《核舟记》同步练习一、给下列字注音。

贻( ) 罔( ) 褶( ) 诎( )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⑴诎右臂支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为字共三十有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根据提示,写出成语。

⑴写出一个带有“因势”的成语。

( )⑵写出一个与“技亦灵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语。

( )⑶写出一个赞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语。

( )四、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⑴核舟这件艺术品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描写苏东坡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赞叹核舟技艺精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盖大/苏泛赤壁云。

B .罔不因/势象形。

C .尝贻余/核舟一。

D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季弟(最小的弟弟)获桃坠(桃核做的坠子)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宽)四分。

全核向背(正面和反面)皆山。

山坳插一城,雉(zhi ,城墙垛子)历历可数,载颠(同“巅”)具(有)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做,干)更卒(打更的人),执桴(鼓槌)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靠近)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棵)。

松下凿双户,可开阖。

户内一僧,侧耳倾听,户虚掩,如应门(答应叫门声);洞开(门大开),如延纳..(请人进去)状,左右度...之.(无论从哪方面看)无不宜。

松外东来一衲.(和尚),负巻帙..(书巻,指佛经。

帙zhi)踉跄行,若如佛事..(给人家念经)夜归者。

对林一小陀.(tu ó,和尚),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雕出)浮屠..(宝塔)七级,距滩.(河滩)半黍。

近滩维.(系着)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小桌子)假寐,形若渐寤(w ù,醒)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核舟记》同步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器皿()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髻()衣褶()诎()楫()椎髻()壬戌()虞山()篆章()矫()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 )()()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 )()()8.雕栏相望焉(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五、按要求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字,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朝的文学家,字。

语文人教彩色版八年级上册(2014年修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

语文人教彩色版八年级上册(2014年修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

核舟记(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二黍.许()罔.不()贻.余()箬.篷()糁.之()轩.敞()多髯.()衣褶.()弥.勒()倚.之()一楫.()椎髻.()篆.章()壬戌..()()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

因:象:(2)尝贻.余核舟一贻:(3)箬篷覆之.之:(4)雕栏相望焉.焉:(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矫:不属:(6)其船背稍夷.夷:(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盈:3.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2)诎右臂支船通(3)左手倚一衡木通4.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作者,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

(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

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5.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6.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尝贻.余核舟一。

(赠)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看见)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奇妙)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尚、竟然)7.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B.通计一舟,为人五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8.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语气助词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动词,可译为“去”、“往”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

(1)能以径寸之.木()(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3)石青糁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作者,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

(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

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7.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8.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尝贻余核舟一。

(赠)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看见)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奇妙)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尚、竟然)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10.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B.通计一舟,为人五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1.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语气助词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动词,可译为去、往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

(1)能以径寸之木()(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3)石青糁之。

()(4)左臂挂念珠倚之。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2.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数量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然后归纳出来。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文言文数量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不同之处是:。

13.本文语言简洁、周密、生动,试结合文中有关语句作简要分析。

(1)简洁:(2)周密:(3)生动:14.根据提示,写出成语:(1)写出一个带有因势的成语:。

(2)写一个与技亦灵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语:。

(3)写一个赞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语:。

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9doc初中语文

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9doc初中语文

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9doc初中语文姓名班级成绩第一部分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罔〔〕轩敞〔〕椎髻〔〕峨冠〔〕2、本文选自,作者,明代人,著有。

3、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讲明。

⑴左手倚一衡木。

⑵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⑶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⑷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以下加点词讲明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奇巧人〔惊奇〕罔不因势象形〔无不,都〕B、尝贻余核舟一〔赠〕八分有奇〔奇数〕C、高可二黍许〔大约〕清风徐来〔慢慢地〕D、其两膝相比者〔挨着〕船背稍夷〔移动〕5、翻译句子。

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⑵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⑶细假设蚊足,钩画了了。

⑷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6、对本文的明白得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以空间为顺序,按船的中部、船头、船背的次序来写的。

B、本文尽管介绍的是一件工艺品,对核舟的介绍却也生动。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赤壁赋»里的句子,与〝大苏泛赤壁〞的主题相合。

D、本文的作者是魏学洢,而不是张潮。

7、联句,水波不兴。

山高月小,。

8、以下词语含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以:能以径寸之木河曲智叟亡以应。

B、之:汝之不惠石青糁之。

C、属:表情与苏黄不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历历:历历在目历历数也。

读以下语段,回答以下咨询题:〔一〕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东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那么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9、本文的体裁是,核舟雕刻的是的故事。

10、第一段讲明雕刻人的生活时代、姓名和,引出核舟的,第二段讲明核舟的和。

11、文中两个〝木〞字的意思分不是和。

12、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是。

〔二〕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核舟记同步练习(1)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核舟记同步练习(1)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核舟记同步练习(1)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核舟记同步练习(1)作家简介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嘉善(今属浙江)人,明末散文作家,一代名臣魏大中的长子,终身未仕,是当地有名的秀才。

他生活在晚明阉党横行的时期,父亲魏大中因上疏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诬下狱,遭杀害。

他本人也因父亲枉死,成天号泣而死,大约只活了三十三岁左右。

崇祯初年,曾诏旌他为孝子。

好学善文,著有《茅簷集》。

背景材料明朝的时候,我国的微雕技艺已相当高妙,如冯梦龙的《古今谈概》书中“雕刻绝艺”条记载:吴人顾四以核桃刻小船,“篷、樯、舵、橹、纤、索莫不悉具”,上刻三人,并有各种器物及对联等。

“其人物之细,眉发机棙,无不历历分明”。

这与本文所记载的核舟颇为相象。

“雕刻绝艺”条同时还记载了“橄榄花篮”和其他一些微雕艺术品,可见当时微雕技艺之一斑。

文章主旨本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写作分析1、描写细致。

作者所记的是一件特定的工艺品──一枚小巧玲珑的核舟。

由于雕刻者的“灵怪”,所以能在“长不盈寸”的“修狭”“桃核”上“因势象形”,精雕细刻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样众多的人和物。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此并非是作简单的罗列,而是着力于细致的描绘。

本文中间的四段,即2、3、4、5段具体描述了核舟的形状、结构及各个人物的神情状态,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其特色最突出的部分。

如第2段不仅写了船舱、箬篷、小窗,而且写出“启窗而观,雕栏相望”,“闭之,则右刻lsquo;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lsquo;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且连刻字的颜色也交代了:“石青糁之”。

第3段着重写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三人,不但写了他们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而且显现了他们神态、风度不属。

精1 《核舟记》同步检测(含答案)

精1 《核舟记》同步检测(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A.尝贻.余核舟一(赠送)B.东坡右手执.卷端(拿着)C.珠可历历..数也(一个一个地)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2、下面句子中的“其”字与“其船背稍夷”一句中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题名其.上。

B.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人视端容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没有一个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B.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C.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刻着)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D.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5、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C. 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D. 因为今天他看见了萤火虫的光,虽然那光迷迷糊糊....,小得像小米粒儿,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23课《核舟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对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

A.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船身长大约八分多一点。

C.盖大苏泛赤壁云:船的顶层刻着大苏游赤壁时的云彩。

D.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能用一寸来长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

答案:C解析:分析:C项“云”是语气词,无意义,不是“云彩”的意思。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及句中文言词语的理解。

2.结合全文,指出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 )A.《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B.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

C.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D.“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苏轼。

答案:D解析:分析:D项指王叔远送给魏学洢。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分析能力。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是()A.第一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说明雕刻家有多方面的成就。

答案:C解析:分析:C项介绍的是核舟的构造,不是体积。

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分析能力。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B.能以径.寸之木(径:直)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惊奇)D.石青..糁之(石青:一种青色颜料,这里指“用石青”)答案:C解析:分析:C.“奇”是“特别”的意思,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

5.“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一句的意思是( )A.从衣褶上可以看出东坡、鲁直隐约长度相等的两膝。

B.从衣褶上可以看出东坡、鲁直隐蔽在手卷下边的互相靠近的两膝。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 第23课《核舟记》同步训练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 第23课《核舟记》同步训练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第23课《核舟记》同步训练基础知识应用1、给加点字注音罔.不()箬.篷()八分有奇.()石青糁.之()手卷.()椎髻()天启人戌.()横卧一楫.()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有误的一项是()A为.(做,这里指雕刻)宫室、器皿、人物。

B尝贻.(赠)予核舟一。

C盖大苏泛.(广泛)赤壁云。

D而计其长曾不盈.(满)寸。

3、与“为人五、为窗八”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中轩敞者为舱。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下列句中虚词的用法判断有误一项是()A能以.径寸之木。

(以:介词,用)B盖.大苏泛赤避云。

(大概)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D技艺灵怪矣哉..!(“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5、翻译下列句子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⑵嘻,技艺灵怪矣哉!————————————⑶中轩敞者为舱。

——————————-⑷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6、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⑴八分有奇。

——同——⑵诎右臂支船。

——同——⑶左手倚一衡木。

——同——⑷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同——7、按课文原句填空⑴核舟的主题是——————————⑵描写苏东坡外貌的语句是——————————————⑶文章描写一个舟子专注地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很传神,把描写语句写在下面——————————————————————————————————————————————————8、你知道苏轼的哪些作品?写出其中两句名句——————————————————————————————————————————————————————————————————————课内精段赏读(一)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核舟记同步练习带答案1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核舟记同步练习带答案1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核舟记》同步练习带答案1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

(1)罔不(2)贻(3)箬篷
(4)八方有奇(5)石青糝之(6)髯
(7)天启壬戌(8)篆章
2.说明加粗词。

(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
(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
(5)篆章:(6)视端容寂:
(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
3.《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

4.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顾,高度评判了王叔远精湛的技艺。

5.依照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核舟记同步练
习(1)
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精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 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核舟记同步练习(1),以供大家参 考! 作家简介 魏学洢(约 15961625)字子敬,嘉善(今属浙江)人,明末散文作家,一代名臣 魏大中的长子,终身未仕,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他生活在晚明阉党横行的时 期,父亲魏大中因上疏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诬下狱,遭杀害。他本 人也因父亲枉死,成天号泣而死,大约只活了三十三岁左右。崇祯初年,曾 诏旌他为孝子。好学善文,着有《茅檐集》。 背景材料 明朝的时候,我国的微雕技艺已相当高妙,如冯梦龙的《古今谈概》书中 雕刻绝艺条记载:吴人顾四以核桃刻小船,篷、樯、舵、橹、纤、索莫不悉 具,上刻三人,并有各种器物及对联等。其人物之细,眉发机棙,无不历历 分明。这与本文所记载的核舟颇为相象。雕刻绝艺条同时还记载了橄榄花篮 和其他一些微雕艺术品,可见当时微雕技艺之一斑。 文章主旨 本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 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写作分析 1、描写细致。 作者所记的是一件特定的工艺品──一枚小巧玲珑的核舟。由于雕刻者的灵
3、4、5 段,则依次具体描绘船头、船尾、船顶,而以船头和船尾五人的雕 像为主,而五人雕像又以船头的苏、黄、佛印三人为主,而此三人则又以苏 轼为主,这样文章就紧扣住雕刻本身所反映的大苏泛赤壁的主题,既层次井 然,又重心突出。最后一个自然段,将全核舟的人、物雕像的数目作了小结 总计,并抒发赞叹:技亦灵怪矣哉!收束全篇。这种清晰的布局、分明的层 次,给读者以历历在目之感。 3、富于想像。《核舟记》写的是件静止的物件,但是作者在静中取动,写 得情趣盎然。核舟是件富有诗意画境的工艺美术珍品,而王叔远的雕刻艺术 之所以如此感人,令人惊叹不已的关键则在于核舟如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苏东 坡前后《赤壁赋》的主题和意境,奇巧人以《赤壁赋》作为核舟雕刻艺术的 素材,而散文作家又复以《赤壁赋》的内容作为观察和想像核舟的依据,而 我们广大读者则又更以《赤壁赋》的所述来体味散文含蓄隽永的意境,在这 里,奇巧人创作的蓝本,作者的丰富想像和读者的欣赏联想,都在《赤壁 赋》的基础上得以自然融汇而沟通在一起了。尤为可贵的是,无论是奇巧人 王叔远还是作家魏学洢他们既忠实而准确地反映了《赤壁赋》的意境和大苏 泛赤壁的主题,而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不为原作所囿,进行了艺术上的再 创造,正由于作者丰富的想像,弥补了素材的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又赋予素材以新的生命 活力。如文章写到鲁直的如有所语、佛印的神态不凡、舟子的若听茶声然这 些细腻逼真的心理描绘,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作者以《赤壁赋》为依据, 而推测想像出来的描述,假如作者仅是作些客观的描绘,而不注入自己的思 想感情,那幺文章至多只能是一篇呆板平实的说明文,而决不会像现在所写 的那幺感人,引人想像。因此,有人说《核舟记》是一篇意味隽深的文艺小 品。 ☆文言词汇积累 1、通假字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 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2、古今异义 高可二黍许 (古义:大约。今义:可以,可能。古义:左右。今义:表许 可) 尝贻余核舟一 (古义:曾经。今义:尝试、品尝)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尚、还。今义:曾经) 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靠近。今义:比较,对比) 矫首昂视(古义:抬,举。今义:矫正) 3、词类活用 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4、一词多义 【一】 苏黄共阅一手卷:数词,一。 通计一舟:副词,全。 【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形容词,奇异。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数词,余数,零数。 【可】
怪,所以能在长不盈寸的修狭桃核上 因势象形,精雕细刻了为人五;为窗八; 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 共三十有四这样众多的人和物。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此并非是作简单的罗 列,而是着力于细致的描绘。本文中间的四段,即 2、3、4、5 段具体描述了 核舟的形状、结构及各个人物的神情状态,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其特 色最突出的部分。如第 2 段不仅写了船舱、箬篷、小窗,而且写出启窗而 观,雕栏相望,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并且连刻字的颜色也交代了:石青糁之。第 3 段着重写苏 东坡、黄鲁直和佛印三人,不但写了他们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而且显 现了他们神态、风度不属。尤其苏、黄的情深意笃,黄鲁直的如有所语,佛 印的超然出尘,生动地再现了三人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性格特征。第 4 段写 舟子啸呼之状和若听茶声然更是精细入微,神韵毕具,若无雕刻者的精湛技 艺,以及作者对描写对象的细心观察和体会,要写得如此惟妙惟肖是断不可 能的。总之,对核舟的全体和各部分的人、物雕像的描述,及其方位、数 目、大小的具体说明,给读者的印象既具体而又深刻。如窗子能启闭自由、 足膝之隐于卷底衣褶之中、念珠之历历可数、题字之细若蚊足等一些雕刻的 细部都能一一予以介绍,巨细不漏。正因为作者善于观察,精于描绘,因而 文章如同这只核舟一样,所反映的舟、人、字、物能做到神形飞动,使人如 见其形,如闻其声,雕刻既属奇巧,而文章确也精湛,真是相得益彰,值得 取法。 2、层次井然。作者对核舟各部的描写,是先总写,后分写;从右到左,由 上至下,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程序,很有章法。如第 1 段介绍奇巧人的奇巧 所在,开门见山,简洁数语,就把雕刻者精湛纯熟的工艺作了概括的介绍, 并点出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起了概括和总领全文的作用。第 2 段则对整个核舟尤其是核舟的中心部分即船舱和箬篷作了重点的描绘。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