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1考研心理学测试题答案解析

2011考研心理学测试题答案解析

心理学测试题答案解析万学海文、单项选择题1〜5BCACD6~10AACAB11 〜15DDDCA16~20DAABA21~25DCAAC26~30BAAAB31~35CDBBA36~40DCBBD41〜45BAACD46~50BCDDC51 〜55DBBCC56~60AACBB61~65CBDBD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BD3ABCD 4 ABC5ABCD 6BC 7AB 8AB9ACD10 ABC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或g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智力。

⑴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禾II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

①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

②流体智力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

(2)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禾II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卡特尔认为,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

①晶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②晶体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

晶体智力的发展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在以后的过程中还会有所增长。

2【答案要点】共同因素说认为学习就是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只有半两种学习中存在相同的因素时,第一种学习的结果才能对第二种学习产生影响,形成止迁移。

共同要素说又称相同因素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禾II武德沃斯1901年针对形式训练说提出。

例如,学会加法运算的规则可促进乘法运算的拿握。

反之,只要有学习迁移,就必然存在相同的因素,且两者基本成止比,即相同因素越多,则迁移量越大。

主要实验依据是1901年的知觉训练迁移实验。

在西方流行30余年。

但该理论忽视其他因素,特别是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认知因素的作用,亦未认识到相同因素对迁移的干扰作用。

2011心理试题及答案

2011心理试题及答案

2011心理试题及答案导言:心理试题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用于评估个体的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2011年心理试题的内容和答案,帮助读者了解心理测试的形式和评估依据。

第一部分:认知能力测试1. 题目:以下序列中的下一个数字是多少?2, 5, 10, 17, 26, ...答案:37。

解析:该序列是根据以下规律形成的:首项为2,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递增1,即2与5的差为3,5与10的差为5,10与17的差为7,以此类推。

因此,下一个数字为26加上当前差8,得到37。

2. 题目:下列单词中,哪个与其他词不属于同一类别?a) 苹果b) 橙子c) 香蕉d) 狗答案:d) 狗。

解析:该题考察词汇分类能力,苹果、橙子和香蕉都是水果,而狗是一个动物,不属于水果这一类别。

第二部分:情绪状态测试1. 题目:以下哪种描述最能准确地描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a) 快乐b) 愤怒c) 焦虑d) 平静答案:a) 快乐。

解析:情绪状态是主观体验,本题目的答案是根据个体自我评价来确定的。

根据试题中的描述,如果你认为自己现在感到快乐,选择a)快乐作为答案。

第三部分:心理健康状况测试1. 题目:以下哪项行为最能反映出你的自信程度?a) 表达自己的观点b) 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c) 接受他人的批评并进行改进d) 需要他人的认可才能感到满足答案:a) 表达自己的观点。

解析:自信程度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信心程度。

在选择题目的答案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自信来分享自己的想法,因此可以选择a)作为答案。

结论:以上是2011年心理试题的内容和答案。

通过这些试题可以测量个体的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

了解这些试题的形式和答案有助于我们对心理测试的理解和应用。

在进行心理测试时,要遵循正确的答题规则和评估标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11年考研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认为心理发展只有量的连续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 )A.心理社会发展理论B.发生认识论C.心理性欲发展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中毕生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和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并分为八个阶段。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用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来研究人类认知的发展阶段,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以上各个理论都将发展过程分阶段,但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从中观察模仿,使某些行为不断地受到强化,并不存在阶段性。

故本题选D。

2.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衰退最早的心理机能是( )A.感觉和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正确答案:A解析:当个体逐渐老化以后,生理器官不可避免也会随着衰退,而感知觉是受生理机能制约最大的,因此,感知觉会最早衰退。

故本题选A。

3.某儿童认为周围世界绕着他转,月亮跟着他走;他只知道自己有个哥哥,但不知道自己就是哥哥的弟弟。

该儿童心理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具体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后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B解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

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做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

(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儿童能够利用表征,而不仅仅是动作,来思考客体和事件,但这时的思维受自我中心主义的限制。

2011年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人大脑皮层的最后一个中转站是()A.丘脑B.下丘脑C.海马D.桥脑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丘脑相当于一个中继站,其后部有内、外侧膝状体,分别接受听神经与视神经传人的信息,除嗅觉以外,所有来自外界的感官输入信息都是通过这里再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味等感觉。

故本题应选A。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的掌握情况。

首先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听觉及躯体感觉区,其中初级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接受在光刺激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并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初级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它接受在声音作用下由耳朵传人的神经冲动,并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即顶叶的位置,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人的感觉信号,并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言语运动区,亦即布洛卡区,它位于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它通过邻近的运动区控制说话时舌头和颚的运动。

故本题应选D。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A.顶部B.中部C.背部D.底部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普通心理学中听觉的生理机制的掌握情况。

共鸣理论和行波理论都强调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都属于位置理论。

共鸣理论认为基底膜的听觉纤维很像竖琴的琴弦一样,靠近耳蜗底部的纤维较短,靠近蜗顶的纤维较长。

当声音频率高时,短纤维发生共鸣;而当声音频率低时,长纤维发生共鸣。

2011心理学考研练习题目 答案

2011心理学考研练习题目 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2011心理学考研练习题目答案心理学练习题目+答案 1、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B)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C)心理咨询建立在咨询师与求助者良好关系的基础上。

(D)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不需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关系。

2、强调移情、迁移、宣泄等方法的是()。

(A)精神分析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人本主义 3、意识、无意识、前意识,这是精神分析学说的()。

(A)分区观点(B)结构观点(C)动力观点(D)发展观点 4、在弗洛伊德的发展观点中,儿童将兴趣转向外部,转向应付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在()。

(A)口欲期(B)肛欲期(C)恋母期(D)潜伏期 5、在方法论上,以大量严格的科学实验结果为依据的理论流派是:()。

(A)精神分析主义(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人性主义 6、()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了操作行为主1 / 9义。

(A)巴甫洛夫(B)华生(C)托尔曼(D)斯金纳 7、以下哪点是行为主义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观点()。

(A)通过移情、宣泄等方法可以达到治疗效果(B)通过训练与强化可以达到治疗效果(C)通过爱心可以达到治疗效果(D)通过尊重与关注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8、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

(A)人本主义(B)人性主义(C)精神分析主义(D)行为主义 9、认为人能够对自己负责,确定自身存在意义的学派是()。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人性主义 10、你的看法决定了你的处境,这种看法是()的观点。

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A 马斯洛B 罗杰斯C 布鲁纳D 班杜拉2.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A 注意过程B 保持过程C 复制(再造)过程D 动机过程3.学习形成两个或多个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A连锁学习 B 信号学习 C 辨别学习 D 概念学习4.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A 归因理论B 强化理论C 自我实现理论D 成就动机理论5.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A 共同要素说B 形式训练说C 概括化理论D 关系转换说6.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A 冯特B 费希纳C 高尔顿D 艾宾浩斯7.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阙限的方法是()A 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C 阶梯法D 平均差误法8.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A 事后设计B 随机区组设计C 完全随机化设计D 轮组设计9.下列心理学描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A 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 攻击是对另一个人的失控的敌意C 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 以上都不是10.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A 有意识B 无意识C 前意识D 潜意识41.()实验一般不考察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A 评价法B 有无法C 多重决策法D 迫选法12.理想的评价量表是一种制作()的直接方法A 称名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13.目标重复启动时,反应时间的节省被称为()A 编码协调B 分心物抑制C 激活扩散D 目标激活14.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A 人工语法B 序列反应时C 复杂系统D 信号检测论15.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A 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 一定时期的放弃C 不同的环境D 功能固着16.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问题A 刺激的客观性B 反应量化的客观性C 结果推论的客观性D 测验的标准化17.衡量测验内部一致性的指标是()A 重测信度B 肯德尔和谐系数C α系数D 复本信度18.下面四个概念中与效标效度无关的是()A 同时效度B 预测效度C 效标测量D 因素效度19.项目的鉴别指数D的取值范围是()A 0~1B 1~10C -1~1D 不确定20.在心理测验中,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叫()A 概率论B 样本分布理论C 小概率事件D 假设检验32.参数检验中两独立样本的平均数之差的t检验,对应着非参数检验中的()A 秩和检验法B 中数检验法C 符号检验法D 符号等级检验法33.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A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 完全随机取样34.以下各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A 正态分布B t 分布C 卡方分布D F分布二、多项选择题35.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A分组法 B 单一刺激法 C 极限法 D 最小可觉差法36.所谓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有()A 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B 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C 难以维持做答的兴趣D 难度则逐渐提高37.以下各项中不是采用合理建构法编制的人格测验的是()A 爱德华个性量表B 16PFC MMPID 艾克森人格问卷38.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A α+β=1B α+β不一定等于1C α+β可能同时减小D α+β不可能同时增大39.已知某次物理考试非正态分布,σ=8,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64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1,那么下列成绩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μ的0.95的置信区间之内的有()A 69B 70C 71D 72三、简答题40.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41.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四、综合题42.试述注意理论及其实验证据。

2011心理学考研测试题及答案、分析

2011心理学考研测试题及答案、分析

2011心理学考研测试题及答案、分析2011心理学考研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大脑皮层上的枕叶是( )中枢。

A。

听觉B。

视觉C。

言语D。

感觉运动2. 当铃声由中性刺激物转化为食物的信号刺激,意味着动物建立了 ( )A。

反射B。

反射弧C。

条件反射D。

无条件反射3. 人的意识既能够主动地去认识世界,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这种意识的基本特征是A。

意识的能动性B。

意识的觉知性C。

意识的社会制约性D。

意识的前进性4. 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心理发生的标志是有 ( )A。

物质反映形式B。

刺激感应性C。

信号性反应D。

生物反映形式5. 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 ( )A。

强化B。

条件反射C。

第一信号系统D。

动力定型6. 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A。

不随意注意B。

随意注意C。

有意注意D。

随意后注意7. 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 )A。

感觉适应B。

感觉对比C。

感觉相互作用D。

联觉8. 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 ( )A。

似动知觉B。

动景知觉C。

真动知觉D。

自主知觉9. 神经元是由( )组成的。

A。

细胞体、树突和轴突B。

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C。

细胞、突起和纤维D。

细胞核、突起10. 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 ( )A。

注意的广度B。

广义注意稳定性C。

狭义注意稳定性D。

注意的转移11. 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 ( ) A。

物理特性编码B。

表象(形象)编码C。

言语听觉编码D。

语义编码12. 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一般很难言传的记忆是( )A。

陈述性记忆B。

情节性记忆C。

语义性记忆D。

程序性记忆13. 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A。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11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11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11年(总分:3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总题数:65,分数:130.00)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分数:2.00)A.丘脑√B.下丘脑C.海马D.桥脑解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生应该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具体功能。

丘脑后部有内、外侧膝状体,分别接受听神经与视神经传入的信息,它相当于一个中转站,除嗅觉以外,所有来自外界的感官输入信息都是通过这里再导向大脑皮层,进而产生视、听、触、味等感觉。

故本题应选A。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分数:2.00)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解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的掌握情况,考生应掌握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首先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听觉及躯体感觉区,其中初级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接受在光刺激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并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初级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它接受在声音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并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并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言语运动区,就是我们常说的布洛卡区,它位于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它通过邻近的运动区控制说话时舌头和颚的运动。

故本题应选D。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分数:2.00)A.顶部B.中部C.背部D.底部√解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普通心理学中听觉的生理机制的掌握情况。

2011心理学必考题和答案

2011心理学必考题和答案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答:(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6、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答:(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键期。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7、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

8、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答:(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9、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

答: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0、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答: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011年心理学专业考研模拟题及答案

2011年心理学专业考研模拟题及答案

⼀、单选题1. 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地反映,这是注意()功能的体现。

A。

选择B。

监督C。

保持D。

调节2. 聊天、辩论、讨论等⾔语活动是()A。

独⾃⾔语B。

书⾯⾔语C。

内部⾔语D。

对话⾔语3. 盲⽬的轻信别⼈属于()A。

意志的果断性差B。

意志的⾃制性差C。

意志的坚韧性差D。

意志的⾃觉性差4. “三因素”学说认为()A。

情绪是“外界刺激、机体⽣理变化、认知”三因素共同作⽤的结果B。

情绪是“情境、认知、想像”三因素共同作⽤的结果C。

情绪是“外界刺激、⽣理、回忆”三因素共同作⽤的结果D。

情绪是“外界刺激、认知、回忆”三因素共同作⽤的结果5. ⼀位演员刚发⽣了不愉快的事情,但上台演喜剧时仍能谈笑风⽣,反映了其意志的()品质。

()A。

果断性B。

坚韧性C。

⾃制性D。

⾃觉性6. 形象思维中的“基本材料”是()A。

词B。

概念C。

表象D。

后像7. 将⼀个动物关在装置中,通过此装置可以给这个动物的⼀条前腿⼀个轻微的电击。

在此电击之前会出现铃声,铃声停⽌后便施⾏电击,⼏次这样的事件发⽣后,这个动物在铃声响的时候就把它的腿躲开了。

铃声响把腿躲开是⼀个()A。

条件刺激B。

⽆条件刺激C。

条件反射D。

⽆条件反射8. 医⽣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病情属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

直接性B。

间接性C。

⼴阔性D。

概括性9. ⼈能觉察到某些内部状态,如疲劳、焦虑、饥饿等,这说明⼈具有()A。

意识B。

知觉C。

思维D。

想像10. “潜移默化”是()A。

情景记忆B。

语义记忆C。

外显记忆D。

内隐记忆11. ⼀篇⽂章读完后,往往最前⾯⼀段内容的印象深刻,即出现⾸因效应,这是因为()A。

没有前摄抑制B。

没有倒摄抑制C。

仍在短时记忆D。

进⼊长时记忆12. 看两可图形时,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发⽣变化,这是()A。

知觉的整体性B。

知觉的恒常性C。

知觉的选择性D。

知觉的理解性13. 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律、谨慎、克制等是⼈格五因素模型中的()因素的表现。

2011心理学真题

2011心理学真题

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最简单的行为模式是一个刺激引起一个自动反应,这类发射一般发生在()水平。

A.效应器B.大脑皮层C.神经元D.脊髓2.大约97%的右利手者,其语言中枢在()。

A.枕叶B.左脑C.右脑D.额叶3.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对一切引起个体注意的事物都能作出兴致勃勃反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4.艾森克性格理论的三个维度是()。

A.内外倾、稳定性、独立性B.稳定性、求实性、灵活性C.内外倾、稳定性、求实性D.求实性、独立性、灵活性5.已掌握的技能对以后的技能学习产生影响,这是技能的()。

A.迁移B.泛化C.干扰D.改善6.外部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言语和()言语。

A.独白B.书面C.对话D.交际7.关于知、情、意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A.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B.意志活动是认识过程的前提C.人的情感不影响意志活动D.意志不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8.以下现象中,表明感受性可通过练习而提高的是()。

A.从亮处到暗处,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B.吃糖之后再吃橘子,觉得橘子酸C.卖糖果的售货员用手抓糖,重量较准确D.洗热水澡时开始觉得水热,梢后觉得不那么热了9.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10.仰望天空,自然而然将白云想象成羊群,这是()想象。

A.无意B.有意C.再造D.创造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个体行为的动力特性是由其决定的。

2.条件发射的形成是无条件刺激物与刺激物在时间上反复结合的过程。

3.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的反映。

4.个体能够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表明他具有观察的。

5.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的、概括的反映。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言语2.性格3.个案法4.绝对感受性5.定势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简述个体的动机冲突形式。

2010年10月13日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4)

2010年10月13日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4)

2010年10月13日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4)DD.生物反映形式5. 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D)A.强化B.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D.动力定型6. 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A)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7. 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8. 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C)A.似动知觉B.动景知觉C.真动知觉D.自主知觉9. 神经元是由(A)组成的。

(A)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10. 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B)A.注意的广度B.广义注意稳定性C.狭义注意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11. 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D)A.物理特性编码B.表象(形象)编码C.言语听觉编码D.语义编码12. 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一般很难言传的记忆是(D)A.陈述性记忆B.情节性记忆C.语义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13. 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D)A.有意想像B.随意想像C.创造想像D.再造想像14.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C)为中介的。

A.动机B.态度C.需要D.感觉15. 与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A.独立性B.果敢性C.坚定性D.自制力16. 某学生遇到难题时,会仔细思考,甚至连喜爱的动画片也不去看,表明该生具备哪种品质? (D)A.独立性B.果敢性C.坚定性D.自制力17. 人生观和世界观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范畴? (A)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征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18. 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9. 巴甫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成(B)等类型。

2011年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二

2011年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二

2011年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选题1.神经元中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的是()A.树突B.胞体C.突触D.反射2.病人的沉睡和动物的假死体现的是()A.外抑制B.超限抑制C.消退抑制D.分化抑制3.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A.精神活动B.意识活动C.反射活动D.机能活动4.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5.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是()A.闪光融合B.视觉对比C.后像D.联觉6.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原理制作而成的。

A.时间知觉B.真动知觉C.似动知觉D.错觉7.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8.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双重编码理论B.加工深度说C.图式理论D.知识分类学习论9.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C.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1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11.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12.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影响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13.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14.不随意想像的特殊表现是()A.灵感B.原型C.梦D.顿悟15.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除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扩散和集中规律以及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外,还有()A.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B.两种信号系统C.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D.动力定型16.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17.中国女排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五连冠,表明中国女排具有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果敢性C.坚韧性D.自制力18.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19.“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20.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抑制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1.詹姆斯一兰格情绪外周理论认为()A.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B.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的作用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D.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22.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特点的是()A.书面言语B.独白言语C.对话言语D.内部言语2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A.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C.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24.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A.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B.具有不可调和的特性C.两极是不相容的D.两极是绝对对立的25.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示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答案解析

2011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5 D D A A B 6-10 A B A B C 11-15 C C B C B 16-20 C A A C C 21-25 B C B D C 26-30 A B C A A二多项选择题【答案】31.ABCD32.ABC 33.ABCD 34.ABC 35.ABD三、简答题36【答案要点】答: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斯腾伯格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行为。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智力是直接同个体生活有关的、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和重塑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

其理论由三个子理论构成,即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

即:情境亚理论:智力是指向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塑造与人生活有关的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

智力表现在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上,这种适应不仅包括改变认知的适应,也包括个体主动选择适合的环境以及塑造新环境的活动。

这些情境也包括实验情境。

经验亚理论:智力是应对新任务和新情境要求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只要实验或测验情境中的行为包含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能力,它就是智慧的行为。

智力是用某种任务在一定范围的功能来衡量的,这种功能一般需要以下两种能力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一种是处理各种新颖任务和情境的能力,第二种是自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人们加工的信息和速度与质量取决于加工资源分配到新颖性和自动化技能的相对比例。

在人们经验的早期,可以用解决新颖性任务的能力来评估智力,而在后期,需要从自动化加工的能力来评估智力。

他认为有两种任务适合于测量智力:一种是实验室任务,包括(1)简单的实验室任务,如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字母识别,(2)较复杂的实验室傻,如类比、分类、演绎推理等;另一种是各种心理测验的任务。

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的基本分析单元是智力心理机制成分,成分是对物体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

2011年考研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1年考研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1年考研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 )A 丘脑B 下丘脑C 海马D 桥脑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d )A 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 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 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 d )A 顶部B 中部C 背部D 底部4、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 d)A 适应B 对比C 后像D 联觉5、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许多在其他情况下不太容易想起的,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C)A 层次网络模型B 逆行性遗忘C 编码特异性原理D 激活扩散模型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c )A 1小时内B 2-12小时C 13-24小时D 24小时后7、小明在游戏中把凳子当马骑,这种活动反应的想象功能是( c )A 再造B 补充C 替代D 预见8、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

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

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a)A 间接性B 抽象性C 概括性D 理解性9、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 d )A 音位B 语素C 词D 句子10、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描述唤醒水平与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说明(a )A 任务难度B 任务参与C 被试年龄D 被试性别11.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得“还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觉得“只在半杯水了,真痛苦”。

这一现象反映的情绪特征是(A)A。

主观性B。

感染性C。

情境性D。

两极性12.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C)A。

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B。

201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2011年博仁心理学考研辅导班押题再次全国遥遥领先,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取得理想的成绩,休息调整以后,准备复试。

76、简述时间知觉的内容,并说明其影响因素【参考答案】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时间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是时间知觉。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1 )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长。

(3 )人的兴趣和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快,对厌恶、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

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慢,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

注:博仁基础强化班核心习题集一实验心理学部分(主要心理学实验)多项选择题第三题“时间知觉”。

77、一次数学考试中,王强得了满分,赵明不及格,王强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赵明认为是自己没有“数学细胞”。

请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说说他们以后在数学的学习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个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的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王强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那么他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会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赵明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内部、稳定的因素“他没有数学细胞”,那么他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可能就不会努力了,成绩也不会好。

注:(1)博仁基础强化班核心习题集一一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部分的单项选择题“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考察的是韦纳的的归因理论,包含于此知识点。

2011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ABA实验设计属于( )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正确答案:A解析:被试内设计: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

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或每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的实验设计。

ABA中的A和B分别指代不同的自变量或自变量水平。

故本题选A。

2.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A.反应类型B.反应时C.正确率D.信心评价正确答案:B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格林沃尔德1998年提出的。

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测量两类词(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

故本题选B。

3.下列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中,最容易产生动作误差的是( )A.平均差误法B.最小变化法C.恒定刺激法D.信号检测法正确答案:A解析:平均差误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实验者规定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

因此,平均差误法要求被试操纵仪器会导致动作误差。

故本题选A。

4.内隐学习最早的研究范式是( )A.人工语法范式B.序列学习范式C.复杂系统范式D.样例学习范式正确答案:A解析:内隐学习是指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

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测试表现出来,但在意识层面无法觉知,不能外显地表现出来。

Reber首次设计并使用人工语法来研究内隐学习。

故本题选A。

5.即使一个刺激被有意忽视,注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分配到该刺激并影响其此后的加工。

研究这种现象的实验范式是( )A.搜索范式B.双侧任务范式C.负启动范式D.整体一局部范式正确答案:C解析:Tripper将负启动作为分心物抑制的研究方法,当在启动显示中作为分心物的刺激,其内部表征与抑制相联系,而在随后的探测显示中将此分心物的刺激作为目标时,被试对目标的反应时比在控制条件下要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A 马斯洛B 罗杰斯C 布鲁纳D 班杜拉2.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A 注意过程B 保持过程C 复制(再造)过程D 动机过程3.学习形成两个或多个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A连锁学习 B 信号学习 C 辨别学习 D 概念学习4.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A 归因理论B 强化理论C 自我实现理论D 成就动机理论5.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A 共同要素说B 形式训练说C 概括化理论D 关系转换说6.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A 冯特B 费希纳C 高尔顿D 艾宾浩斯7.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阙限的方法是()A 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C 阶梯法D 平均差误法8.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A 事后设计B 随机区组设计C 完全随机化设计D 轮组设计9.下列心理学描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A 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 攻击是对另一个人的失控的敌意C 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 以上都不是10.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A 有意识B 无意识C 前意识D 潜意识41.()实验一般不考察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A 评价法B 有无法C 多重决策法D 迫选法12.理想的评价量表是一种制作()的直接方法A 称名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13.目标重复启动时,反应时间的节省被称为()A 编码协调B 分心物抑制C 激活扩散D 目标激活14.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A 人工语法B 序列反应时C 复杂系统D 信号检测论15.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A 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 一定时期的放弃C 不同的环境D 功能固着16.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问题A 刺激的客观性B 反应量化的客观性C 结果推论的客观性D 测验的标准化17.衡量测验内部一致性的指标是()A 重测信度B 肯德尔和谐系数C α系数D 复本信度18.下面四个概念中与效标效度无关的是()A 同时效度B 预测效度C 效标测量D 因素效度19.项目的鉴别指数D的取值范围是()A 0~1B 1~10C -1~1D 不确定20.在心理测验中,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叫()A 原始分数B 导出分数C 常模分数D 掌握分数21.标准参照测验中,检验题目内容与测验内容范围要求的一致性,一般采用()A 专家的评定法B 回归法C 计算鉴别指数D 相关法22.下列测验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A EPQB TATC SDSD MMPI23.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A 自称量表B 评定量表C 投射测验D 评价中心24.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A 算术平均数B 中数C 众数D 四分差25.已知一组数据6,5,7,4,6,8的标准差是1.29,把这组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5,然后再乘以2,那么得到的新数据组的标准差是()A 1.29B 6.29C 2.58D 12.5826.在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是()A 1B 0C 根据具体数据而定D 无法确定27.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之间的关系为()A 因果关系B 共变关系C 函数关系D 相关关系28.有四个评委对八位歌手进行等级评价,要表示这些评价的相关程度,应该选用()A 肯德尔W系数B 肯德尔U系数C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 点二列相关29.初学电脑打字是,随着练习次数增多,错误就越少,这属于()A 负相关B 正相关C 完全相关D 零相关30.正态分布的对称轴是过()点垂线A 平均数B 众数C 中数D 无法确定31.区间估计依据的原理是()A 概率论B 样本分布理论C 小概率事件D 假设检验32.参数检验中两独立样本的平均数之差的t检验,对应着非参数检验中的()A 秩和检验法B 中数检验法C 符号检验法D 符号等级检验法33.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A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 完全随机取样34.以下各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A 正态分布B t 分布C 卡方分布D F分布二、多项选择题35.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A分组法 B 单一刺激法 C 极限法 D 最小可觉差法36.所谓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有()A 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B 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C 难以维持做答的兴趣D 难度则逐渐提高37.以下各项中不是采用合理建构法编制的人格测验的是()A 爱德华个性量表B 16PFC MMPID 艾克森人格问卷38.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A α+β=1B α+β不一定等于1C α+β可能同时减小D α+β不可能同时增大39.已知某次物理考试非正态分布,σ=8,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64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1,那么下列成绩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μ的0.95的置信区间之内的有()A 69B 70C 71D 72三、简答题40.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41.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四、综合题42.试述注意理论及其实验证据。

4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解析一【答案】1-5 B C A A B6-10 B B D A B11-15 D C D A D16-20 D C D C A21-25 A B A A C26-30 A D A A A31-34 B D C A C二【答案】35.AB36.AD37.BCD38.BD39.BCD三、简答题40【答案要点】答: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包含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两个方面:(1) 在刺激变量中,刺激的类型、强度、复杂程度和呈现方式都会影响反应时。

类型:不同类型的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觉通道的反应时不同,同一类型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通道的不同部位反应时不同。

强度: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刺激的反应时最短,较弱的刺激反应时较长。

复杂程度:主要是指刺激的数目和相似性。

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

相似性越大,反应时越长。

心理旋转实验反映了刺激相似性对反应时的影响。

心理旋转实验共有三种实验条件:第一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是相同的,只是经过了平面二维旋转;第二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也是相同的,只是经过了三维的前后旋转;第三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有相似性,但实际是不同的。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1)二维旋转和三维旋转的图形具有相似的斜率;(2)心理旋转呈线性规则,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间也发生变化。

刺激呈现的差异:实验证明,反应时间的长短和物体偏离双眼视野中心的程度有关,一般而言,物体偏离双眼视野中心的距离越大,则反应时间也越长。

(2) 机体变量影响反应时间①适应水平:在此处适应是指在持续刺激的作用下,感受器发生的变化。

②准备状态:是指机体对于某种行为做出的准备情况。

③练习次数④动机:是由于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

⑤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后者指不同个体之间在品质和属性上存在的任何差别。

⑥酒精和药物作用41【答案要点】答: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1.可加性方差分析的每一次观察值都包含了总体平均数、各因素主效应、各因素间的交互效应、随机误差等许多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必须以叠加的方式综合起来,即每一个观察值都可视为这些组成部分的累加和。

在对每种模型进行讨论前我们都给出了适合这种模型的线性统计模型,这正是可加性的数学表达式。

以后的理论分析都是建立在线性统计模型的基础上的,这正说明可加性是方差分析的重要先决条件。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数据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即数据取对数后才服从正态分布)时,各部分是以连乘的形式综合起来,此时就需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变换,一方面保证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另一方面也可保证数据满足可加性的要求。

2.正态性即随机误差ε必须为相互独立的正态随机变量。

这也是很重要的条件,如果它不能满足,则均方期望的推导就不能成立,采用 F 统计量进行检验也就失去了理论基础。

如果只是实验材料间有关联,可能影响独立性时,可用随机化的方法破坏其关联性;如果是正态性不能满足,即误差服从其他分布,则应根据误差服从的理论分布采取适当的数据变换,具体方法将在本节后边介绍。

3.方差同质性(齐性)即要求所有处理随机误差的方差都要相等,换句话说不同处理不能影响随机误差的方差。

由于随机误差的期望一定为 0 ,这实际是要求随机误差有共同的分布。

如果方差齐性条件不能满足也可采用数据变换的方法加以弥补。

四、综合题42、【答案要点】答:注意的理论一、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模型(一)过滤器理论模型由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认为注意相当于一个过滤器,它按照“全”或“无”的法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一些信息通过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其他通道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

对选择性注意的系统研究开始于E C Cherry(l953)对鸡尾酒会效应的兴趣。

在一个鸡尾酒会上,人们被各种谈话的声音包围着;人们只听到某些谈话,而听不到另一些谈话。

如果别人议论到你,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就会异常敏感地听到它。

1.Cherry(1953) 的实验研究2.Broadbent D.E.(1954,英国)的实验研究。

过滤器模型较好地解释了Cherry和Broadbent的实验结果。

(1) 在Cherry的追随实验中;被试只接受了来自追随耳的信息,由于过滤器的作用,对非追随耳的信息几乎完全消失。

(2) 在Broadbent的分听实验中,大多数被试倾向于先报告从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后报告从另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而不是按信息同时进入两耳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

这种现象是由于,当被试先报告来自一耳的信息,后报告来自另一耳的信息时,他们只在两个通道间进行了一次转换,因而成绩较好。

相反,当被试按信息同时进入两耳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时,他们必须在两个通道间来回行多次的转换,因而成绩就差了。

模型的评价(局限性)(1) 首先,模型是根据听觉实验的结果提出的,实验所用的材料都是听觉材料,因此信息的选择与过滤只发生在同类性质的材料间。

当材料的性质改变,信息输入来自不同的感觉通道时,模型的预测力量就不强了。

它只是一个单通道模型。

(2) 其次,模型只解释了刺激的物理性质对信息选择的作用,而无法解释材料的语义联系在信息选择中的作用。

事实上,当实验是用有语义联系的材料来做时,被试者对不注意的材料是能够加工的。

(3) 第三,由于人们可能对语义进行加工,因此,假定注意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是没有根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