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语文朗读兴趣及能力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朗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气质。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要建立在对朗读的兴趣之上。
教师应该通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解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产生对文学作品的浓厚情感,并从中领悟作品所表达的内在含义。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朗读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学生的朗读能力也需要建立在对语言的表达热情之上。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赏析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表达热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热爱和追求,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朗读是一种语音语调的表现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良好的朗读技巧。
教师还可以通过朗读练习和模仿榜样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不断地锻炼语音语调,提高朗读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
四、注重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的朗读能力都会存在差异,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该注重个性化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朗读小组的评比活动,找出每个学生的朗读特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改正不足。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朗读训练方案,让学生在朗读中展现自我,提高朗读的个性化表达能力。
五、注重朗读训练的持续性朗读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持续的训练和练习,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该注重朗读训练的持续性。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首先,提供良好的读物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包括故事书、诗歌、报纸和杂志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此外,老师还可以邀请专业的朗诵演员来学校进行朗读分享,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通过朗读比赛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
在比赛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读,并通过评委的评估来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朗读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
第三,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朗读指导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表达和语调技巧。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基本的朗读技巧,如正确的发音、节奏、语气等,来帮助学生改善朗读表达。
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声音练习,如通过朗读绕口令、唱歌等来训练口腔肌肉和声音的控制能力。
另外,利用科技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现在有很多朗读软件和应用程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朗读练习。
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听取和模仿专业朗读者的朗读,同时进行自我录音和自我评估,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最后,鼓励学生参与朗读演出和戏剧表演。
学校可以组织校园朗诵会或戏剧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通过演出,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参与戏剧表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自信心。
总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非常重要。
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良好的读物环境,组织相关的活动和比赛,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并利用科技手段来辅助学生的朗读练习。
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的结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朗读习惯,培养他们的朗读技巧,使他们在语言和表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就。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于语言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都非常重要。
一个良好的朗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语言,提升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学生对朗读感兴趣是提高朗读能力的前提。
教师可以通过充实阅读内容、组织有趣的朗读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每日固定的阅读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材料等。
二、提高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是朗读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积累词汇和学习语法知识来提升朗读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词汇游戏、词汇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同时,通过语法练习和语法归纳,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三、注重语音语调训练语音语调是朗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
可以通过模仿和操练,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正确的音素和语调,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四、加强语音认读训练语音认读训练是提高朗读流畅度和准确度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练习、音标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认读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速度的控制,逐渐增加朗读的难度和速度,培养学生的流利朗读能力。
五、结合情境进行朗读朗读不仅是机械地读出文字,还需要传递情感和意图。
教师可以选择有情境的文章,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情感和意图,提升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感演练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表达语言的情感内涵。
六、进行听读对比训练听读对比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朗读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录音资源,让学生先进行听力听文,然后进行朗读并与原音对照,通过听读对比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
七、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定期评估和反馈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可以设立朗读评估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定期评估,并及时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改进。
总之,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指导,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坚持。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技能,是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浅谈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包括朗读的重要性、培养朗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一、朗读的重要性朗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出声地读出文字。
朗读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技能,更是一种固化的语音、韵律和语调,是语言表达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增强语言感知和语感中学时期是一个语言敏感期,此时任何语言的运用与感知都能够在中学生的大脑中广泛而深刻地储存。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词汇的音韵变化和语言的韵律特点,从而增强语言感知和语感,促进语文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2. 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和提高阅读品味。
朗读时,需采取适当的语调和语音措施,这有助于表达文章的情感和氛围,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3. 改善表达技巧和自信心在朗读时,学生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还需要注意声音的适度和语速的把握。
这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言语表达方面有了更高的素养和水平。
与此同时,朗读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充满信心。
二、培养朗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为了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朗读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和技巧:1. 多听模范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列出一些经典文学作品,针对其语感和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在课堂上进行模范朗读,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的朗读技巧。
这样的模范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的朗读技巧逐渐达到高水平。
2. 听读同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听读同步,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良好的借鉴参考,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3. 反复操练朗读需要学生大量反复操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如何提高乡村中学生的朗读水平
如何提高乡村中学生的朗读水平作者:滕飞来源:《教育界·上旬》2015年第04期新课标明确规定: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能用普通话交谈。
但是乡村中学生因受语言环境、地理环境等影响,大多存在普通话朗读水平偏低的问题。
对于如何提高乡村学生的朗读水平,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乡村学生平时的交流普遍以本地方言为主,而乡村中学老师普遍年龄偏大,自身普通话水平本就不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
1.课堂上可利用多媒体、课文录音磁带代替教师的范读。
2.多阅读课文和有关朗读指导的文章,并常常实践,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普通话交流。
3.多收听广播、电视的朗读,规范自己的发音,学习语感、停顿、重音、节奏等朗读技巧。
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
二、抓好学生朗读的基本功大多乡村学生在朗读中存在以下毛病:一是普通话不标准,本地方言浓厚,很多学生把英文字母和拼音混淆,有的甚至根本不会拼读字词,分不清声调;二是喜欢“唱读”;三是“一字一读”,没有情感。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让学生在平时尽量用普通话来交流,掌握好拼音的基本知识,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要加强对翘舌音的指导,并区分好平舌音和翘舌音,同时还要注意轻声、儿化韵,教会学生发音的方法。
例如很多学生在读翘舌音、送气音时,由于受语言因素的影响,都读成平舌音,舌尖无法翘起,如,“老师”读成“lǎo sī”,“吃饭”读成“cīfàn”。
在教学时,只有纠正好以上读音,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相应地提高。
另外,要经常组织学生听范读录音。
学生模仿力是很强的,他们在听的过程中,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朗读带来的魅力。
三、充分的朗读时间要有好的朗读效果,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精讲多读。
但是乡村中学的课堂中还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的讲解,忽视了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的时间极少。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能力的培养(1)
浅谈农村中学有效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阜宁县羊寨中学晏娟内容摘要:朗读教学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薄弱点。
改变观念,提高朗读的地位。
教师示范,培养学生朗读习惯。
设计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农村初中有效朗读难点薄弱点方法指导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课堂结构、教材讲解、授课方法、能力训练上,都有独到的创新,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我听过、看过的一些同仁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在课文朗读这一环节上,许多人还不够重视,往往讲析过多,朗读却不够,即使有朗读,也很少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我们总会看到一种现象:从外地特别是一些大城市转学回来的学生不仅普通话说得好,语文课上朗读水平比同班同学高很多。
总之,朗读教学仍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薄弱点。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对朗读的作用认识不深,重视不够,阅读教学观念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2、教师朗读有限,缺少朗读示范。
3、学生语言环境差,朗读的技巧得不到实际的应用。
基于对朗读教学的功能和价值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朗读,“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贯穿于九年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当中。
由此可见,重视朗读训练,不是浪费学生时间的行为,而是回归教学本位的举措.。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在一、二、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中,都是作为“阅读”的首要目标提出来的),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
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一个“读”字,就什么也没有了。
因此,朗读教学是扭转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被动局面,促进教师适应语文新课程,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能力呢?笔者结合十几年的农村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改变观念,提高朗读的地位。
几年前,曾经在某校听某年轻老师的语文课《三颗枸杞豆》,因课文相对较长,教者可能是怕“耽误”课堂45分钟,干脆没有读课文这一环节。
农村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
浅议农村中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摘要: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打好朗读的基本功;范读领路,摹仿入境;主动参与,适当点拨;利用阅读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几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朗读既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度的节奏感,又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兴趣并提升文学素养。
本文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打好朗读的基本功;范读领路,摹仿入境;主动参与,适当点拨;利用阅读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几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所有学段都不能忽视的“教学目标”,并且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时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新课标把朗读教学提到很重要的地位。
的确,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
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不厌其烦地讲解和乏味地说教,学生则习惯于不知疲倦地做大量书面作业,借此来强化理解和记忆,殊不知,这样做便忽视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导致语文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死板,课堂因缺乏琅琅的读书声而沉闷乏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索然,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缺憾。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从“要我读”转为“我要读”的良好的朗读意识。
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其次,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
再次,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悦。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玩具、娱乐项目、兴趣班花样不断,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与之相比传统单调的朗读让学生觉得非常的乏味,失去了兴趣。
要想提高中小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们就必须费点心思,搞点花样,因此特梳理了以下几点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1、建立奖励机制
经常举办一些朗读比赛,在班上、家里都可以,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有规模的比赛,比如每天午饭后老师可以安排一场朗读,每天选一至两位同学进行朗读,内容可以由学生自选,依次往下轮流,一个月为一个比赛周期,一个周期评比一次,前三名奖励小礼品。
这个不仅能得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也丰富了课间生活,同学们应该会很喜欢的。
2、注意朗读内容的选择
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首先得让学生先爱上阅读。
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些采优美、引人共鸣的好文好书来阅读。
当然内容也不宜过长,以简短为主,比如散文、短文、短篇小说、童话故事都很不错。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些都很具吸引力,当他们对内容感兴趣了,自然就会喜欢上朗读。
3、让朗读多形式、多花样
在学校老师在上多角色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课文变得更生动有趣,加强记忆。
在家里父母可以偶尔用手机把孩子朗读的好的场景片断拍下来,放给孩子看,并适当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孩子就会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喜欢上朗读。
4、养成睡前朗读的好习惯
任何事情要想有大的突破,都贵在坚持,朗读也不例外。
可以让孩子每天晚上睡前读一小段故事或散文,可以读给弟弟妹妹听,也可以读给父母听,或者自己读给自己听也行。
久而久之,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睡前生活,也让孩子养成了睡前朗读的好习惯。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逐渐得到重视。
语文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要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们需要注重阅读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解读以及启发式提问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蕴意。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选择一些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文章或书籍,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进行阅读心得分享,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要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学校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举办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比赛、课外阅读分享会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文学活动来感受语言的美丽和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阅读比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激励他们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家长们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们可以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分享阅读的快乐。
家长还可以充分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需求,给予孩子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提高阅读能力。
在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单一,阅读材料也相对较少,因此容易产生阅读兴趣不高的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体较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语文阅读方面,农村初中学生的能力相对较差。
怎样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乐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有趣的视频、阅读有趣的文学作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时,阅读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阅读速度越快,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有计时要求的阅读任务来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多进行速读练习,通过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
三、注重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仅仅只是提升阅读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要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含义,才能达到真正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解答疑惑、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
四、多进行背诵训练在语文阅读中,背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通过背诵名篇经典,不仅能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能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中的含义。
同时,背诵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朗读能力,对提高整体语文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阅读技巧训练在语文阅读中,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通过定位关键词、分析上下文等方式来辅助阅读理解。
学生通过这些技巧的训练,能够更快地找到阅读材料中的要素,在理解阅读材料时也更加得心应手。
六、推广多元化阅读除了学校的课本材料之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阅读,例如读报纸、杂志、文献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文化知识。
总之,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多元化阅读和阅读技巧训练。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的朗读能力
但是该生对 朗读很感兴 趣。于是笔者 采
用循 序渐进 的方 式对 她进 行 朗读训 练 , 训练分 3 个 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 要求她 在 朗读课文 时要“ 读正确 ” , 即读准字音 ,
情 。这与语文课标 要求 的“ 正确 、 流利 、 有
感 情 地 朗读 课 文 ”存 在 一 定 差 距 。第 三 ,
师 不 注 重 对 学 生 的 朗 读 进 行 评 价 ,那 么
在语文教学 中 ,我们常 常会 看到 这
样 的 现 象 ,课 堂 上 有 的 教 师 滔 滔 不 绝 地
在语 文教学 中 ,朗读不仅有益 于学 生 积累素材 、 培养语感 , 而且能够 提高学 生 的语文素养 。《 义务教育语 文课程标准 ( 2 0 1 1 年版 ) 》 ( 以下简称语文课标 )强调
课文 了吗?你怎么读成这个样 子呢?” 这
位教师用 “ 被动 的消极 的语言 ” 评价学 生
的 朗 读 ,令 学 生 感 到 自己在 众 人 面 前 出 丑 了 ,从 而 导 致 学 生 对 朗读 产 生 了抵 触
朗读 时做 到不错 字 、 不漏 字 、 不 添字 、 不
( 二) 学生对朗读不够重视
有 的 语 文 教 师 不 够 重 视 学 生 的 朗 读
流利 、 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一
训练 ,也不重 视对学生进 行 朗读技 巧的
指导 , 导 致 学 生 缺 乏 朗 读 的兴 趣 , 并 且 认
、
农 村 初 中生 朗 读 水 平现 状
笔 者 所 在 的学 校 是 一 所 乡 镇 初 级 中
为 朗读并 不重要 ,有 的学生更喜 欢默读
课文 。
学, 全校共 有 1 7 0 0多名学 生 , 其 中大 部 分学生来 自农 村家庭 。笔 者通过观察并 结合初 中语文 教学发现 ,农 村初 中生 的 朗读水平并不 高 。主要表 现在 以下几 个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语文诵读能力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语文诵读能力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5个。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她的独特性,而我们的国语是汉语,是普通话。
因此,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的诵读能力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任务。
我的母语是壮话,在还没有进入到学校里接受教育之前我只会说壮话,以致于进到学校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适应不过来。
我深深体会到方言在学习汉语,学习说很好的普通话,特别是课堂诵读方面的障碍。
现在,我当上了老师,而且也是方言很浓的农村中学教书。
我的理想就是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语文课堂上能够领略到诵读的魅力,能够掌握语文的诵读能力。
为此,我不仅要克服我自己的方言困难,更要在课堂上,在平时的对话中榜样的运用好普通话。
但是我知道,说好普通话和在语文课堂中培养诵读能力是两码事。
以下是我在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方面所做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在语文课堂中强调诵读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明白学语文过程中“读”的必要性,我在我的语文课中时时刻刻强调诵读的重要性。
我觉得诵读的必要性体现在:1、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语感是对作品的文字、语言敏锐而丰富的感知,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
”这话是十分有道理的。
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在初读时,也许会感到并无什么特别之处,然而通过反复朗读,“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那种父慈子孝的真情就会激起学生浮想联翩,乃至感动涕零,似乎这样才能表达出受感染的激动之情。
可见,反复诵读,时间长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就会丰富起来,领会文章意思也就比较透彻了。
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讨究有所得之后,还要吟诵,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把理解的东西化而为自己的语感。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提高朗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提高朗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一、注重素质培养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的素质培养,通过广泛阅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定期参加培训班或研讨会,学习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熟悉朗读教学的理论指导,了解朗读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课本讲解、课外延伸、课件展示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感受和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精心设计朗读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朗读教学内容。
可以选取经典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通过短篇朗读、篇章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提高语感,感受语言的美。
四、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要因材施教,采取个别指导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
从简单到难,从少量到大量,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要创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朗读习惯。
在课堂中注重鼓励学生的参与和表达,帮助学生克服朗读时的困难和紧张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六、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录音机、投影仪等设备,进行朗读教学。
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
七、及时反馈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通过不断的反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其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朗读教学实效性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提高朗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提高朗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1. 设定明确的目标: 教师应该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例如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明确目标可以让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2. 理解学生的现状: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问题所在,可以通过测试、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朗读数据,然后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3. 教师示范朗读: 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朗读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标准的朗读节奏、语调和语感。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章或课文进行示范朗读。
4. 分层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能力进行分层教学。
对于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水平。
5. 组织小组活动: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朗读、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朗读兴趣。
6. 提供反馈: 教师在学生朗读时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7. 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情境进行朗读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剧场等方式来感受并模仿情景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8. 多媒体辅助: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朗读教学。
比如播放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文字,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朗读的感觉和节奏。
9. 设置朗读任务: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朗读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练习,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展示。
通过任务的完成,可以让学生对朗读有更清晰的目标和动力。
10. 丰富练习方式: 除了常规的课内朗读练习,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朗读节等活动,在不同场合和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朗读表现,提高朗读能力和自信心。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提高朗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包括设定明确的目标、理解学生现状、示范朗读、分层教学、组织小组活动、提供反馈、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设置朗读任务、丰富练习方式等。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而语文阅读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当前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一、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为了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
这些阅读材料可以包括课外读物、名著、报纸、杂志等,涉及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
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学校需要积极倡导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
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课外阅读活动、开设读书角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融入到阅读中来。
二、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朗诵、精彩的解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校也可以利用班级读书会、开展读书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
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读书、爱上阅读,他们才会自觉地去阅读,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除了阅读材料的丰富多样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外,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需要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快速浏览、细致阅读、批判性思考等阅读技巧,让他们学会在众多资料中迅速捕捉信息,在深入阅读中理解内涵,在评价文章中辨别真伪。
学校也可以开设阅读辅导课,组织阅读能力培养班,为学生提供专门的阅读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四、拓展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除了阅读技巧的培养外,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需要拓展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人生、品味人生,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慰藉。
浅谈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朗读就是培养良好的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不可缺少的环节。
假如不读,学生就无从理解教材,当然也就谈不上有感悟,有收获。
我们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抓住并努力抓好朗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第一、课堂上让学生反复在朗读的同时领悟到语言之美。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讲过一个极好的诱导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的方法,那就是—给学生读书并指导学生朗读。
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学生们注意力持续时间,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领悟到语言之美第二,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
出生的读。
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有抑扬顿挫。
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机巧,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都会在亮度中得以解决,而且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不经意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
第三,朗读是一门艺术,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
同是一篇诗或文,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给听者的感染、感受、影响也是不同的。
对于好的朗读人们会由衷的发出赞叹:“真美”!这“美”指的是音乐的美,艺术的美。
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回旋往复,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
它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了他们的灵魂,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并由此而逐渐提高学三的审美情趣。
第四,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
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中蕴涵感情的抒发与宣泄,使静态的无声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读”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本人认为这一切的基础要源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阅读的能力又反映语文学习和掌握的程度。
而农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及阅读水平达不到课标要求,势必影响着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此,本人就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及如何提升阅读能力进行浅析。
一、农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分析农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弱的原因就目前的情况分析是多方面的,比如学校图书不多(而且基本都是一些旧书),学生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缺少指导等因素。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农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原因:1、学生因条件限制而无法满足需要,阅读能力得不到发展。
大部分农村学校及家庭的藏书量不多,有的家庭甚至没有书籍,不能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从而影响了其阅读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图书不多,还都是一些旧书,时代性不强,自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使学生无课外书可读。
农村家庭的家长大多由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对子女的阅读指导中方法不当,也不会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读,整天只是让孩子读课本,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看一些故事书、报刊、杂志等是对孩子是没有帮助的,只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影响。
这样来学生在学校唯一能读的书也只有教材,回到家在家长的训斥下唯一能读的书还是教材。
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家长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些农村学生的家长认为,读书就是把书中的文字一一念出来和背出来就可以,从而影响了学生对阅读的认识。
正确的阅读应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细细地揣摩文章的要点就能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
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根本不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他们只会机械地按家长的要求去读书,去背诵一些课文,不会认真仔细地读好文章,因而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他们整体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将从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方法培养、课堂教学和家庭陪伴等方面,谈一下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1. 阅读材料选择: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让学生既能喜欢这些书,又能从中获取知识和锻炼阅读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故事、传统文化和名著等,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现实主题和生活情感的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兵张嘎》等。
这些材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方法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是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关键。
要教会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学会提取信息和创造性思考。
在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阅读训练,如理解文章主旨、找出关键词、进行语法分析等。
也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做好阅读标记,如圈画重点词语、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等。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3. 课堂教学:在课堂上需要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可以通过朗读、晨读、诗歌等形式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讲解文中的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4. 家庭陪伴:家庭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家长要起到积极的引导和陪伴作用。
可以与孩子一起朗读经典诵读、讨论文中的问题,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写文章。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适合阅读的杂志、报纸等,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家长也要注重对孩子的阅读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使孩子保持积极的学习动力。
培养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培养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基本方法中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反映,而朗读能力培养是对中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和写作水平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文的理性分析而忽视对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培养的观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忧虑。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让学生认识朗读的作用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句话、一篇课文,看一遍与读一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富有感情的朗读,其原因就在于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能对书面文字进行弥补,能使静止在纸上的人物和事件活跃起来,显得丰富多彩。
朗读能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地深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二、诱发学生朗读的激情良好的课堂氛围情境是诱发朗读激情重要的外在因素。
中学生大多数缺乏一定的朗读能力,主要因素是缺乏“境”的感染。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朗读情境,诱导学生慢慢地“融情入境”、“披情入文”,渐渐培养朗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热爱朗读。
语文课堂上琅琅书声不但能成为师生传递信息、表达感情、沟通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能够营造出一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三、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朗诵,是口语表达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情志,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因此,要想提高朗读能力或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训练的促进作用。
就朗诵的体裁而言,最佳的是诗歌或散文。
诗人顾城曾经说过,每一个16岁的少年都是诗人,在青春阶段的中学生对诗歌应是非常热爱的。
因其具有强烈的感情,鲜明的节奏,通过朗诵最能体味其文学作品的意境美、音乐美,而且语句短小,琅琅上口,学生易于模仿。
在朗诵诗歌前首先要指导学生把握好作品基调,包括:创作的背景、作品主题和情感基调等几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语文朗读兴趣及能力
作者:宋珊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年第05期
摘要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朗读是培养语言艺术修养能力的关键。
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教学,并在教学中寻找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朗读兴趣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006-02
一、问题的提出
(一)农村中学朗读教学的现状
众所周知,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门艺术,而朗读是培养这种语言艺术修养能力的关键。
然而广州的农村中学由于受到地理、人文、语言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学生们普遍对朗读缺乏兴趣,朗读水平不高。
据我了解,我们学校90%以上的学生在业余时间里收看的电视节目均是地方台里的方言频道,学生们关注的大多是娱乐新闻,与普通话相比,同学们似乎更喜欢用方言与人交流。
因此在课余,在这个偏僻的大的方言区里,普通话的使用率几乎为零,更别说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课文了。
加之许多语文老师对朗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阅读理解只要在看、想上下功夫就行,为了追求教学成绩,老师们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解分析和练习,而忽略了朗读。
殊不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课堂教学忽略了朗读,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自我理解的过程,是一种舍本求末的行为。
这样的教学只能培养出一群会写不会读,会写不会说的小“哑巴”。
部分学生,在全班齐读时常常滥竽充数,悄悄做着南郭先生。
直至初三毕业,有的学生还不能用普通话完整、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有学生甚至跟我说:老师我可以用白话跟您交流吗?用普通话我不知怎么说。
望着学生憋得通红的脸我不由的想起自己刚到广州时,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里,那种听不懂、说不了、心中有万千语言却无法与人交流的窘迫与无奈,这种情况跟我们现在的农村中学生是何其相似!
在广州这个开放的城市里只会一门粤语,是无法很好地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交流的,是无法在这个海纳百川的社会里很好地生存的。
所以我很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唤醒我们的语文课堂朗
读教学,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古今中外名篇巨著的博大、清雅……让学生学会朗读、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在朗读中快乐的学习语文。
(二)培养朗读兴趣及能力的意义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并提高审美情趣,这些目标的实现与朗读是分不开的。
实际上,我们的教材也对朗读提出了要求。
就拿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来说,要求反复朗读的现代文课文4篇;第五、第六单元的文言文,要求朗读并背诵;在六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里,更是每个活动都要求口语交际练习。
朗读不仅是“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初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朗读,学生“品味”“体验”了词语的意义、色彩,受到熏陶感染,还锻炼了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通过朗读,教师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词句篇章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还可以检查学生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搞好了朗读,课会上得轻松愉快;同时,还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艺高为师,树立榜样,提高质量
(一)准确使用普通话。
准确使用普通话,为学生作好示范,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打动学生。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身正为师,德高为范。
” 如果语文老师本身的普通话说得不好,必然会遭来学生的嘲笑,使老师的威信受到损害。
有一位有严重口音的老师教学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大禹三过家门而不…露‟(入)。
”学生们听得面面相觑,不知所谓。
老师的教学也因此而受挫,无法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与共鸣。
而有的语文教师,特别擅长朗诵,象我们中学的黄丰老师在上文学作品课的时候,就常为学生示范朗读,黄老师或浅吟低唱、娓娓到来;或意气风发、指挥方遒、激越山河;听他读一篇课文,就仿佛置身于该作品的语言环境中,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动情。
学生们因之产生了模仿的愿望、朗读和学习的兴趣。
这样,他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半。
(二)不断学习,加深内涵。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成为一个精神丰富、内心充实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也比一般人有着更好的语感力、理解力。
“在生活中,这种独特的人生感悟,往往体现为语文教师的人生激情,体现为语文教师对生活发自内心的诗意追求。
”教师在教学时用自己独特的、强烈的语感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美,在教学时,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与共鸣,使他们的人格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如闻一多先生,他研究《楚辞》“三年不窥园”,数载不下楼。
“闻一多先生讲…什么是九歌?‟时,…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坛香烟缭绕‟”,学生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还是屈原大夫……这样的老师才值得学生爱戴!
(三)充满激情,感染学生。
如于漪老师所言,不开口不动情,不动情不开口。
一堂充满着智慧、洋溢着激情的个性化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心智,才能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里有一种期待,他们在等待着惊喜,在期待着老师带给他们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新发现、新体验的世界。
”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
1.朗读前的准备:查阅资料,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背景,为理解作品的内涵打下基础,也为朗读酝酿情感。
例如《屈原(节选)》《雷电颂》,这篇文章是剧中主人公屈原的一场内心独白。
这段独白,想象丰富,气势雄伟,发出了屈原对黑暗和邪恶的愤怒诅咒,表达了他对光明和自由的热切追求;四十年代在重庆公演时,曾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然而,学生们在听这段被称之为“高潮中的高潮”的录音的时候却很少激动,有的甚至发出窃笑。
学生之所以对《雷电颂》录音冷淡,关键在于学生缺乏对课文背景的理解。
2.老师要设计好教学,指导学生的朗读要有目的。
教师课下花大量的时间自己朗读,尤其是精典段落,要反复朗读,读出重音、节奏、韵律、感情意境等,再给学生范读。
我认为初中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范读,他们善于模仿,记忆力好,只要老师范读得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会朗读得“有滋有味”,朗读出“成果”来。
可是,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要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就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齐读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如我校胡玉桂老师教学《变色龙》时,曾让学生模仿奥楚蔑洛夫的语气朗读课文,学生惟妙惟肖的朗读,赢得满堂喝彩。
分析其成功的原因那是学生理解课文含义,了解人物形象,善于观察生活,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大胆地想象、发挥所至。
3.在生活中学习朗读,听广播,新闻……学习普通话。
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通话不流利,不标准这是客观环境造成的。
只要我们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学习就能克服这一缺陷。
学生收听有益的广播,收看新闻,从中揣摩说话人的语气、语速、停顿、轻重读、情感,对朗读非常有帮助。
以我们班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为例,学生除了深受教育以外,还从主持人的主持和朗读颁奖词等方面受到启发。
看完这个节目后,我问大家:主持人在朗读颁奖词时,为什么会热泪盈眶?有学生当即回答:被十大人物感动了。
我又问:这对我们的朗读有何启发?学生回答踊跃,最后我们总结出:在我们朗读时应该有感情,先把自己感动了,才能打动别人的道理。
然后我请学生用最真挚的感情朗读颁奖词,没想到,同学们的朗读是那么的整齐、响亮、深情和动人。
这样看来,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朗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兴致更浓。
4.创造机会,给学生一个朗读的天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我建议朗读教学可以开展这样一些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提高朗读能力:开展学校、班级的朗颂比赛、或配乐诗朗诵比赛;利用好校园之声,开展综合性学习,如“吆喝”;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搜集作品中的清词丽句,流行乐曲中的好词好句,举行说唱比赛——用读的形式“唱歌”等等。
老师应该多想办法为学生创造一些表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朗读的天地。
声音是生活中最有趣的符号。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语文既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
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
而“言为心声”,语文教学
如果缺乏朗读,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朗读是培养语言艺术修养能力的关键。
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教学,并在教学中寻找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让朗朗读书声在教室里荡漾。
参考文献:
[1] 孙艳,袁卫星.诗意·读解·养气[J].中学语文教学,2002,(3).
[2]于漪. 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