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件3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3张PPT)

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
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
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
期l: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淮 海 战
参战军
时间 队 和 指
1948年 11月6
挥中华原东者解解放放军军
日—
刘伯承、邓
1949年 小平、陈毅
1月10 、粟裕、谭
日共65 震林。


徐地州 为区中
心的 淮海 地区
成果或意义
歼敌55万,淮海战 役基本上解放了长 江以北的华东和中 原地区,使蒋介石 在南线的精锐主力 丧失殆尽。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 南各省的基础。

辆头
吨副

材料三:1948年5月,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
耿兵团东进,董存瑞所在的第十一纵队奉命攻打隆化。董存瑞带领
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炮楼和个碉堡,顺利地
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解放军作战勇敢
胜利
课堂小 结
解放区的 土地改革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走向胜利
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为其他战
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
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三大战役意义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 长江北岸,等候命令渡江作战——

7.24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

7.24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

3.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 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 路,横渡长江,占领 南京,结束了国民党 在大陆的统治。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 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 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美式装备的军队, 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 “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为 什么会这样奇怪呢?
时间:1947年
土地 措施:《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总路线 改革 结果:人民分得了土地,支持革命
三大 辽沈战役 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 时间:1949年4月 战役 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 1.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A.国民党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时间 目的 内容
意义
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会议
1945.8—10
1946.1.10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毛泽东为了争取和平
1945.10.10 双十协定
避免内战 和平建国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国实现 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内战标志 粉碎 重点 进攻
著名论断 自卫战争
1946年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D 6.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北平解放 B.沈阳解放 C.上海解放 D.南京解放 7.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 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件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

国共两党提出了怎样的建国方针?
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 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一个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 裁和内战的方针
假和平,新内战
民心所向—和平民主——核心素养落实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学思之窗
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 的国家。中国人民已经觉悟,保障中国 前途的唯一途径,是消灭国外国内一切 束缚他们自由自主的势力,亦唯有顺着 中国人民自己的愿望,中国方可由衰败 转为兴盛,软弱变为强有力。二十世纪 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自主的人民,才 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只有人民有力 量,国家才有力量。……非先实行民主 决无从实现统一。
为民而战—全面内战——核心素养落实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6月—10月
全面进攻 中原解放区
1、战略防御
确定了自力更生、以自卫战 争粉碎全面进攻的方针
1946年7月时国共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1947年西北野战军, 3月青化砭战役、8 月沙家店战役。粉碎 了
军力 430万人 127万人
装备
19飞47机年+5坦月克华东步野枪战+军手 孟良+崮大战炮役。打退榴了弹
争取和平民主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重庆谈判
全面内战爆发 政协会议 国民大会
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孟良崮战役
千里跃进大别山
发起辽沈、 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北平和谈、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中华民国宪法》
土地改革
战略防御
辽沈战役
战略反攻 四个阶段: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ppt全文课件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ppt全文课件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课堂练习
1.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
东北全境( A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2.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
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
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B )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
国 民 党 军 队 主 力 收 缩 示 意 图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北平 徐州
沈阳
主力决战 时机成熟!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2.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参战部队 指挥者 结果
辽沈战役

了根本性变化;②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

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战 阵 的 胜 利
三大 战役
渡江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平津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时间:1949年4月
战役 结果:占领南京
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农民丈量土地
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
4. 意义:
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 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 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 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复习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复习课件共14张PPT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 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重庆谈判只不过是蒋介石欺骗人 民的手段。谋得政治资本和准备内战时间,才是蒋介石谈判的真实 目的。但是蒋介石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于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 区,挑起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的军民,先后粉碎了国 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展开战略进攻,发起三大战 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49年 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人民解放战争 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无数的史实证 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解放战
争迅速 胜利的 原因
(2)自身原因:政治腐败、经济困难、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低下
(1)顺应了抗战以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正义的,得到了人民群 众的大力支持 (2)以 毛泽东 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英明决策、灵活的战略战术 (3)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士气高涨
共产党
启示
(1)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否则就会衰亡
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主题
具体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经过
解放 结果 艰苦的工作和斗争,历时一年多的土地改革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 区的 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土地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 意义 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 力、物力保障
(4)华东野战军在山东 孟良崮 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 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考点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八上P114—118)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人民解放战争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人民解放战争PPT优秀课件

430万人 共产党:130万人
①统武治器腐装败备,失接去收1民00万心日军①的战略基战本术上是运步用枪得当
②军队厌战,士装备气,低取落得美②国大解放军英勇善战
③指挥失当,错误量过武多器 ③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 小城镇、乡村、
铁路交通线
偏远地区
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间 就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
作出贡献。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1937-1945
第二次合作
线,取得抗日战争的
完全胜利

1946-1949
分裂
内战爆发,祖国 至今未能统一
19469—年1,94国7 民双党方残军余力势对力比败退台湾
东北
平依津靠战役(19,48团. 结
,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一沉、重解 打放击区了的北土洋地军改阀革和〔帝国19主47义年的)反----动《统中治国土地法大纲》
野战军
毛文主件席 :给《傅中作国义土将地军大的纲亲》笔信
结果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 以北的广大地区
华北全境解放
意义: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 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国共划江 而治,好
不好…
不行,打过长江去, 解放全中国!
四、渡江战役〔1949.4〕 占领南京,标志着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被定格的日历
部队(人物)
晋冀鲁解放军
南京
(刘邓大军)
意义:
武汉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集结在黄河滩上 的刘、邓大军
刘邓大军向大别山开进

部编人教版历史《解放战争》PPT课文分析1

部编人教版历史《解放战争》PPT课文分析1
登记、丈量土地。
农民分到牲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意义 ①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 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广大 农民在政 治和经济 上翻身以 后,政治 觉悟和组 织程度空 前提高。
冀中农民举行拥护土地改革运动大会会场
农民们夹道欢迎土改工作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1946年6月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7年6月
365 280 万人 万人
1948年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背景 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队精锐 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 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战略决战
①辽沈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土地政策改变 将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经 改革过纲领
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 法大纲》。
内容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 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 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解放区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经 土地过改革总路线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依靠贫雇 农,团结中农, 有步骤地、有 分别地消灭封 建性剥削的土 地制度,发展 农业生产。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实行土地改革,激发农民积极性
作战方针明确,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合作探究: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1948.9——1948.11
淮海战役1948.11——1949.1
平津战役1948.11——1949.1
渡江战役 1949.4
人教八年级上册
第一篇章:得民心——土地改革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耕者有其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打倒地主
拉拢地主
消灭地主
中共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
史料分析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切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作,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1947年10月10日
A
2.(岳阳中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渡江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④③①
卷 尾 语
当堂达标
1.(河北中考)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 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国统区人民开始厌倦战争C.中共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7.24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

7.24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地主 农民
90%
20-30%
70-80%
——《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 不合理,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3)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 了 土地改革运动 。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淮 海 战 役 (1948.11-1949.1)
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 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哪一重大战役?
诗中所涉及的城市“钟结山束”了是指国什民么党地在方大?陆它的是何统时治解
放的(年月)?它的解放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获得美国 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人民解放军经过连续作战,歼灭 国民党军队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 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 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1948 年秋国共实力大pk
从这组敌我力量对比表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军队人数 后方
装备
士气
形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5张PPT)

3、意义:
翻身农民送子参军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材料一: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批斗地主
材料二:冀南、冀东、渤海地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贫雇农均获得了大量土地
财使产农。村至的194土9年地6占月有,状解放况区发约生有了1亿根农本民性分变得化3.。75亿亩土地。
材料三: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农民潮水般涌入人民军队。各地 农民不仅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而且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
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 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群众在丈量土地
农民分到牲畜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 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傅作义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平津战役的胜利,使 华北全境基本解部 队
地点
歼敌 人数
辽沈战 1948、9 林彪 罗荣 东北人民

—11 桓
解放军
锦州 长春 沈阳
47万
140天歼灭和改编154万 淮海战
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于是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 大战役。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瓮中捉鳖
关门打狗
猛虎掏心
时间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31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31张)
答案:B
课堂小结
(2)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 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论从史出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1)从国民党方面来看 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抗战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 民主,国民党违反民意,发动内战,实行独裁统治,遭到全国人民 的一致反对。 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国民党军队的厌战情绪严重,临阵 起义、投诚的现象不断发生。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上一败 涂地。
(3)渡江战役 ①背景: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已全 线崩溃;国民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②过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迅速突破长江防线。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 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3.思想准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年春,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 (2)内容: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 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 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毛泽东提醒全党继续保持 艰苦奋斗的作风。
课标定位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原因:人民的支持、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中国共产 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2)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素养阐释
1.运用史料,分析国共两党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内外政策, 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2.归纳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历程,认识人民解放战争发展的 阶段特点,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和时空观念。 3.运用史料,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理解人民解 放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培养唯物史观的素养。
③贪官横行,统治腐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在接 收敌伪财产时,许多官员利用接收机会,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大 发“劫收”财。他们还利用政治特权横征暴敛,搜刮人民,造成 经济崩溃,物价暴涨。

部编(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期末单元复习课件

部编(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期末单元复习课件

5.[2018•衡阳中考]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形象地比喻: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
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地拖住,
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是指( A )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孟良崮战役
6.[2018•东营中考]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
C.重庆
D.延安
2.[2018•达州由中此考可]“排愿除所A、有C的、人D从三这个张选照项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 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 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
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如图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 B )
A.毛泽东“进京赶考”,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蒋介石阴谋发动
(4)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
内战
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比较西安谈判和重庆谈判
项目 事件
西安谈判
重庆谈判
中共代表
周恩来等
毛泽东、周恩来等
结果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 共抗日等条件
签署“双十协定”
落实情况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 定”,发动全面内战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共一大、全面内战爆发、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
... 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 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 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他虽然遵循马克
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65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65张PPT)

南京
背景:经过连续 作战,人民解放 军先后歼灭国民 党军精锐200多 万,迫使国民党 军队主力退守沈 阳、北平、徐州 等孤城,被动防 御作战。中共中 央认为战略决战 时机已经成熟。
1948年秋
北平 沈阳
西柏坡
西安 徐州
南京
武汉
2、三大战役——战略决战
山东
武汉
大 别 山
南京
刘伯 承
邓 小 平
刘邓大军通过黄泛区
刘 邓 大 军 强 渡 汝 河
刘邓大军乘竹筏抢渡淮河
挺进大别山区,建立鄂豫皖解放区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 影响: ①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 进攻的序幕; ② 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 中心南京和武汉。
中共赢得 民心
国 统 区 学 生 的 示 威 游 行 国 统 区 的 饥 民
1948年8月敌我力量对比表:
军队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 军队 总兵力 280万 365万 机动 兵力 优于 敌军 不足 装备 大为 改善 略占 优势 后方 巩固 危机 四伏 士气 高昂 低落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延安
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 威胁南京、武汉。随后,在华北、华 东、西北、东北各战场,人民解放军 都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 战略反攻态势。
南京 武汉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三大战役——战略决战
解 放 军 的 坦 克
跃解 参放 加区 解青 放年 军踊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解 放 区 人 民 踊 跃 支 前 放分 区到 农民 土 地 后 喜 悦的 解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 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 力,在山东西南突破国民 党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 别山,开辟大别山革命根 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课件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课件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学习目标
1. 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并分析内战爆发的原因。 2. 掌握解放战争的过程,尤其是三大战役,分析国民党统治结束的原因。 3.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重点难点
重点
识记解放战争中的主要事件,理清基本发展线索。
战略思路的提出 ( D )
A. 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 B. 促进了土地改革的结束 C. 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 D. 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析:D 对,材料信息强调了东北地 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这为解放战 争初期中共争取东北提供了理论支 持,因此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有利于 解放战争的胜利。 A 错,国民革命的波及范围并没有到 达东北地区。 B 错,由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与土地改 革无关。 C 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控 制范围没有到达东北地区。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四、多角度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 对中国 (1)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 实现当家做主。 (2)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为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 (4)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2. 对世界 (1)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2)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课堂练习
1.重庆谈判前,蒋介石指示谈判代表在政治上对中共可尽量宽大让步,甚至表示可以一再容忍,

2024年《人民解放战争》人教部编版课件1

2024年《人民解放战争》人教部编版课件1

2024年《人民解放战争》人教部编版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民解放战争》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该章节选自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掌握战争的基本过程。

2. 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重点: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解放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一环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a. 教师讲解: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原因、共产党坚决抵抗的决心。

b.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背景。

3. 第二环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a. 教师讲解: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等阶段。

b.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直观了解战争过程。

4. 第三环节:人民解放战争的意义a. 教师讲解: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

六、板书设计1. 《人民解放战争》2. 内容:a. 背景:国民党发动内战,共产党坚决抵抗。

b. 过程: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

c. 意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案: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支持和英勇斗争、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内部分裂等。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人民解放战争意义的认识。

答案: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回答,如: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增强民族自信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6张PPT)

东A.北•辽全单沈•境击第战(此二役处级A编)辑母B版.文平本津样战式役
C.渡江战• 役第三级
D.淮海战役
2.1948年冬,• 第陈四级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
民工走不通。骏• 马第五高级 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
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B )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 第二后级方
装备
兵力
士气
形势
共产党 • 第巩三固级 大大改善 • 第四级
国民党 危机• 第五级略占优势
280万 365万
高昂 低落
主动 被动



饿









三单击大此战处编役辑简母况版标题样式
战役
作战部队
战役
解放
歼灭
名称
和指挥员
时间
地区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辽沈战役• 第东林二北彪级解、放罗军荣桓
1.千里跃进大别山
•1单94击7年此夏处,编刘辑伯母承版、文邓本小样平式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
强渡黄• 河第天二级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 第三级
• 第四级
影响:揭开• 第五了级 人民源自点解放军战略进攻的 重
序幕
南京
武汉
2.三单大击战役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①决战的条件
国民• 党单的击力此量处严编重削辑弱母,版共文产本党样的力式量显著增强,决战时机来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2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2张
•解 放 战 争 战 争 开 始 以 后 , 1 9 4 7 年 7 ~ 9 月 , 中 共 中 央 制 定 了 《 中 国 土 地 法 大 纲 》 , 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进程: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哪些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其内容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 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其目的是满足 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中共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打倒地主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拉拢地主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耕者有其田, 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消灭地主
战 役
时间
参战军队 和指挥者
作战 地区
成果或 意义
平 津 战 役
1948年11 月29日1949年1 月31日共 64天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平津地 区 张家口、 天津、 北平
歼敌52万, 使华北全 境基本解 放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 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战略反攻

合作探究:
(1)为什么刘邓大军选 择大别山作为战略反攻的 突破口?
中原地区,国民党力量薄弱;

南京
武汉
占领大别山可威胁国民党统 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
大别山地区战略位置很重要;
大别山原属于中原解放区, 群众基础好
(2)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 (从敌我双方的战略及战场的变化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历史意义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 消灭,大大加速了人们 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2、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2)、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3)、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在大别山三角峰视察作战地形
解放军进攻锦州
这幅图 片跟哪 一大战 役有关?
辽沈战役
长 春
(1948.9.12--1948.11.2)
关围 门锦 打打 狗援
黑山、 大虎山
沈阳
锦 州
塔山
辽 西 走 廊
解放东北全境
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指挥员 概况 意义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东北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攻占锦州,长春起义,攻占沈阳 解放了东北全境,使解放军 第一次在数量上占了优势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商丘
陈官

徐州
碾 庄
海州
猛 虎 掏 心
双堆集
奠定了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的基础
蚌埠
时间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地点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参战部队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指 挥 员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况 碾庄、双堆集歼敌,解放徐州,陈官庄歼敌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结果
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 残余退往台湾
意义:
1.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经济上,土地改革后,得到拥护
3.军事上,正确战略方针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知识结构
和战


谈略


时防


期御 攻

4.土地改革结果 5.意义:阶级关系和土地状况根本改 变,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1947年夏 战 略 进 攻 时 机 成 熟
430 万人
120 万人
1946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7年6月
1946.6——1947.6 国民党 对抗 共产党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1.渡江战役
背景:1949年4月,国共北平谈判失败 时间: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 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战线:西→江西湖口,东→江苏江阴 结果: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 军占领了南京,统治中国大陆22年 的南京国民政府政权垮台。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1.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的 土地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 照农村人口平均 分配土地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 团结中农 有步骤有分别消灭封 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7.6——1948.9 国民党
反攻
共产党
主力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947年6,刘邓 大军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过黄河)
刘邓大军通过黄泛区
1947年6月下旬刘邓大军胜利进入大别山
意义: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后,活跃于(长)江淮 (河)(黄)河汉(水) 之间,形成东震南京、 西胁武汉、南逼长江、 北制中原之势,最大限 度地调动敌人,减轻了 各解放区的压力,各解 放区也趁势发起反攻。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2.解放南京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11994489..11 1
础 华北全境解放
52万
歼灭和 改编敌 人150 多万人
队的主力 基本上被 消灭,大 大加速了 人民解放 战争在全 国的胜利。
-
1949.1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傅作义部出城接受解放军改编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使北平得到和平解决 ,使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战役名 称
发起时 间
战略决战 意义
歼 共计歼 历史意义 敌 敌人数
国民党军
辽沈战役 1848.9 解放东北全境 47万
—11
淮海战役 1948.1 1
奠定解放长江 以南的各省基
55万
平津战役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复习提问:
1.重庆谈判背景、时间、内容、意义?(P110) 2.国民党发动内战时间?(P111) 3.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了什么论断?(P111) 4.中共中央制定了什么作战方式、目标、原则和方 针?(P111) 5.内战在1947年前半年的进展如何?(P112)
3、南京解放——百万雄师过大江
(1)、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开始
(2)、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意 义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张家 口
新保安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瓮中捉鳖)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天 津塘

时间 地点
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华北
参战部队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指挥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概况 意义
分割攻占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
1946.6
渡 江 战 役
1949.10
【人教部编版历史】解放战争教学课 件3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
预习提问: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内容?总路线?(P114) 2.土地改革的结果和意义?(P115) 3.挺进大别山的时间和意义?(P115) 4.三大战役时间领导人地点意义?(P116) 5.占领南京的时间和意义?(P117)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