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博发展隐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微博发展隐忧

李畅

[摘要]微博进入中国已近四个春秋,其开放性、即时性的传播特征使其迅速成为web2.0的新宠,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微博传播虚假、内容混杂、侵犯隐私、与中国特有的传媒体制的结构性冲突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微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中国传媒环境分析微博进入中国后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找寻一条适合微博在中国发展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微博;传媒环境;结构性冲突;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1)08—0170—04

作者简介:李畅(1981-),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学。四川成都610064

据最新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所有微博用户数量达7500万(另有数据统计称截止2010年10月,注册用户数为1.25亿[1]),同比增长了837.5%,创下我国互联网各类应用增速的最快纪录。[2]但微博究竟能走多远?或许在为微博快速发展而欢呼时,也要思考一下微博发展的隐忧。从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国外微博主要是在赢利模式上存在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在内容上和既有的信息传播结构并无多大冲突。国内微博既具有所有微博共有的通病,也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不服。

一、微博虚假问题

从目前的公开报道和研究结果看,中国微博从主体到粉丝,从粉丝到内容,都存在虚假问题。

(一)主体虚假

对一般微博使用者而言,主体只存在化名与实名的区别,是否实名,引不起普遍的关心;而对于被认证后的名人微博客而言,却存在维护主体的本人与替身问题,这就涉及使用者本人的公信力问题。如使Twitter声名鹊起的奥巴马,其在访问中国期间曾透露,他从来没有用过Twitter,在上面以他的名义和追随者推心置腹交谈的是白宫幕僚们,他本人并未审核过这些信息,连那条被全球媒体广为转载,振奋选民情绪的“This is his story”也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出的。

照此推断,用户又怎么能确定2009年最有名的那一“推”真的是来自德黑兰,而不是另一个半球某个闲来无事的人?连奥巴马这种经过Twitter 官方验证的账号都能“作假”,其他账号和信息的真实性又怎么保障?[3]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确认所关注的名人的微博是不是由其助手操作的,那么伤害至少有二:一是微博交流的亲和力不再具有;二是紧随其后的万千粉丝的积极性会受到伤害。

(二)粉丝虚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以内容取胜的微博世界里,也有技术魍魉。据《商业周刊》记者唐红娟调查,在淘宝网,只要以“刷粉丝”为关键词,就能找到海量出售微博粉丝的商铺。有记者在淘宝网以“微博粉丝”为关键词,共搜出了27件“宝贝”,而“粉丝”卖价则从1角到1元不等,分类十分详细。销售方式也很灵活,既有“粉丝”单个售卖,也有系列套餐服务推出。[4]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有微博“粉丝”购买需求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些是“想出名”;一些是希望微博更靠前,可以在微博上发布广告信息。尽管微博网站表示将定期清理只增加数量而别无它用的“死微博”,但个人认为其态度并非真诚,毕竟,注册用户多是各家微博竞争优势的一个体现。有人注册增加点击率,微博服务商何乐而不为呢?粉丝买卖的生意也让人难免产生联想,微博网站会不会自己虚增注册人数呢?

一位名人曾向笔者透露,在他的10000多名粉丝中,只有20%左右是正常微博用户;另外80%左右的用户处于休眠状态,这其中又有一半左右的用

户的名称格式相同,皆为汉字加三位或四位数字编号,比如“终于相遇2010”、“我的未来2187”等。他怀疑这部分用户就是行内人士所称的“僵尸用户”。

(三)内容虚假

作为用户生产内容的微博,内容生产主体的复杂性使得内容质量无法得到制度性把关的保障,内容虚假问题难以避免。例如2010年愚人节,武汉网民“朱哥靓”在上班途中,心血来潮就信手用手机编写了“劲爆新闻”发在微博上:“3月31日17时左右,孝感市白桦镇于岭村一名被拆迁户于杰用汽油引爆煤气罐,致9名拆迁工作人员死亡,某报已在来现场的途中……”[5]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成为报道出来的微博内容虚假引发公共关注的典型案例。

除了个人用户由于各种原因使内容真实性成为问题之外,微博拥有的草根性也很可能被现代网络水军利用,成为网络营销时攻击对手、混淆视听的工具。所谓网络水军,是指一些网络公关公司应客户要求,以普通网民身份在BBS、博客、微博、播客等网络平台上发布内容,制造并影响舆论。

微博空间同样是网络水军的重要平台,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微博的符号世界有时的确让人难以判断。微博内容的公信力的问题,或许要靠微博信息的自由流动予以自我净化。

二、内容混杂问题

(一)私人生活公共化现象

在前网络时代,私人生活也会进入公共空间,成为公共话题,但能进入公共空间的只有公众人物。而博客、播客、微博出现之后,普通人的私人生活也顺利进入了公共空间,只要自己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点滴和视频纪录放在网络上供公众欣赏。微博呈现出来的个人私生活信息,无论在规模上、真实度上,还是在细节上、系统性上,都要胜过传统媒体和其他自媒体。如果普通人微博的内容劲猛,同样能掀起舆论风暴。典型者如“小月月”现象、凤姐现象。

2010年10月6日,网络红人凤姐(罗玉凤)在腾讯微博中自曝全新的一组写真照。照片中她延续穿着大胆的风格,搔首弄姿大秀身段。有评论认为这样一组照片以“自恋+丑陋+情色”的奇异组合,完全属于个人私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向成年人公开也顶多算是“恶俗”。但借助网络,借助微博,公众以一种看热闹的姿态一哄而上,而当事人也以满足低级趣味为手段,博得知名度。

(二)当成人世界敞开之后

对于过分私人性的东西,成人拥有成熟的心智,可以好奇着“我一笑而过”。但对充满好奇心的未成年人而言,私人生活中的情色图片、两性话题、黄色段子会强烈吸引他们的注意,成为扰乱心智甚至违法犯罪的诱因。

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茨认为,儿童不仅是生理学意义的,更是文化意义的。文化意义的儿童,形成于印刷文化时代。因印刷物的接受需要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印刷文化有效地将成人信息隔绝于未成年人之外,使成人世界的暴力、撒谎、虚伪、色情远离未成年人,从而促成未成年人成为“儿童”。但当电视出现之后,由于其物理形式跟符号形式一样,不具有排它性。也就是说,在物理形式上,电视的接收是公共的,无法分离观众;在符号形式上,电视形象生动口语化,理解无障碍。这两个因素促成了儿童与成人接收的信息趋同,共同的文化促成了大家都变成了“大众社会人”,儿童与成人的差异减少,夸张一点说,就是促成了文化意义上“童年的消逝”。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和接收都极为自由和便捷的自媒体,随着技术的进步,文字和图片上传速度将进一步提高,微视频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分享内容。作为全民狂欢的信息广场,微博也会促成信息的公共化,成为加大成人与未成年人信息共享程度的又一传播平台,儿童成人化、成人儿童化现象将更加显著。

除此之外,当过度私人化的东西呈现其上,当新、奇、异的信息罗列眼前,世界固然显得精彩,但世界“平凡”的正常状态却被淹没,新、奇、异却恍惚成了世界最常有的面孔,特别容易影响到未成年人和社会阅历少的人的环境判断,形成对社会、人生的误判。

三、实名制与隐私权问题

由于中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缺席,网络用户的隐私一直面临着挑战。

微博作为网络和手机的结合体,随着网络实名制和手机实名制的实施,用户的信息透明度会不断提高。按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政府管制措施,“无论你在家里上网,在公司上网,还是在网吧上网,都很容易找到你。实施更彻底的网络实名制,只不过是为找人提供一个‘快捷键’而已”。[6]在网络实名制呼声渐高时,手机也开始实行实名制。工信部宣布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用户办理手机入网必须持

171

新闻与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