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建设五年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是指对某个专业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以推进该专业的发展。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专业建设规划范例:专业建设规划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进行全面的建设规划,以确保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本规划旨在强化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条件和更新教学设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师资建设:1.引进高层次的人才。
与其他高校合作,通过引进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2.持续进行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和研讨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和科研项目,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和实用性。
二、教学方法改革:1.推行案例式教学。
结合实际案例和工程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开设实践课程。
增加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学生接触真实项目和实际场景的机会。
例如,开设软件开发实践课程、人工智能实验等,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条件优化:1.改善实验室设施。
更新实验室的硬件设备,提供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需求。
同时,改善实验室的软件环境,提供各类专业软件和实际应用环境,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2.增加实验资源。
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争取更多的实验资源。
例如,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数据资源,以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现实应用能力。
四、教学设备更新:1.更新教学设备。
购置最新的计算机设备、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以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设备参与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加强网络建设。
提供稳定的校园网络,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计算机科学学科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
计算机科学学科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背景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推动学科的创新发展,我们计划建设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科学学科创新实验室。
目标建立一个提供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的实验室,为学科教学和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平台。
实验室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推动学科发展。
设施和设备1. 计算机硬件:配置一定数量的高性能计算机,用于学生的编程和实验需求。
2. 操作系统和软件:安装主流的操作系统和常用的软件,为学生提供实验和项目开发环境。
3. 网络设备:建立稳定的局域网和互联网连接,支持学生进行网络实验和研究。
4. 实验仪器:购置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相关实验仪器,以满足学科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5. 专用设施:根据需求,提供专用的实验室设施,如服务器机架、网络实验室等。
培训和支持1. 培训课程:定期组织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培训课程,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技术水平。
2. 技术支持:设立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负责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 导师指导:安排有经验的导师为学生提供项目指导和学术指导,推动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发展。
安全管理1. 实验室准入管理: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确保实验室设备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2. 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维护和保养实验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数据安全: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做好数据备份和防止数据丢失的措施。
预算和资金支持1. 预算编制:制定合理的实验室建设预算,包括设备采购、培训和运维等费用。
2. 资金支持:争取学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资金支持,提供建设资金。
结束语通过建设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科学学科创新实验室,我们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和研究环境,培养创新能力,推动学科的创新发展。
我们相信这个实验室将为学生带来更多机会,为学科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本次计算机科学学科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决定着高等教育人材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职学校自身改革的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势在必行。
、1.专业特点及发展现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目前专职教师48 人,教授3 名,副教授12 名,讲师15 名,其中研究生毕业有22 人;在校学生524 人。
本专业拥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实训实验室共5 个专业试验,并配备了许多先进的专用仪器、实验设备、工具及软件等,基本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可满足现阶段本专科教学需要。
2.专业建设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XX,2005 开始第一届招生179 人,我院在该专业的建设上遵照重在改革、重在建设、重在办出特色、重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 目前该专业已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较好、人材培养水平较高的专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计算机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材。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辟,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材。
…1、素质〔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实践科学发展观,确立实现中华民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2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
〔3 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4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5 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一、学科建设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的框架,本着理清思路,正确定位,大胆创新,稳步发展的指导思想,经过充分的讨论,拟定我院的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建设目标动员全院教职工,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经过3-5年的艰苦努力,力争2005年使本学科的部分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并行计算等)达到国内一流,再经过5-10年的建设,实现本学科的整体水平进入国内一流行列的目标。
1.学科点建设(1)重点建设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继续建好已有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计算机软件及理论”两个硕士点。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的建设重点是抓质量,“计算机软件和理论”硕士点的发展要注重联合学校相近专业的力量,共同建设。
(3)2002年申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博士点,这是学院近两年内工作的重心。
①在上次申报基础上调整、充实已有的四个学科方同,梯队结构,以倒计时方式,给每个学科带头人落实任务和进度(包括项目、成果、专著、论文等)。
②争取近一、两年内引进1-2 名高层次的(尤其获奖成果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带头人加盟计算机学院。
③对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加快培养步伐,争取尽快有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充实科研、教学第一线,增加教师队伍高学历比例。
制定院内教师博士学位培养计划。
④借助本校相近专业的优势,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其他学科(如材料、机电、结构等)交叉,通过项目合作、研究生培养,形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的1-2个支撑方向。
⑤利用学术交流、项目评估,兼职教授等方式,扩大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大学与科研院所的交往,提高理工大计算机学院知名度。
借举办DCABES国际交流等机会,分两次请有关专家来本院指导。
(4)十五期间增加一个“系统结构硕士点”,2003年申报立项。
(5)2005-2010年着手软件及理论博士点的建设。
2.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1)2001-2005年全院科技研究纵向课题40项,横向课题50项,每年科研和科技开发经费300-400 万,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大科技成果5-10项,被SCI、EI和ISIP等著名检索系统引用的科技论文40-50 篇,出版5-10部专著。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组织结构
为求解计算机领域的上述重大科学问题,同时面向长远的科学发展需求,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设 立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即计算机系统、微体系结构、编译和编程、VLSI与容错计算、非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围 绕五个研究方向,结合实验室现有的基础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分为四个实验室和四个研究组:先进计算机 系统实验室、微体系结构实验室、编译与编程实验室、集成电路实验室、并行算法研究组、处理器设计研究组、 存储系统研究组、量子计算研究组。
发展目标
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实验平台,为全国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提供基础支持,为提高我国 计算机体系结构整体研究水平作出贡献。建设一支高水平、跨学科、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将学术骨干培养成为 所在研究领域中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在国际上代表国内最高水平,建立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国际一流的科学 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以满足高性能计算、高通量计算和人机物三元融合的计算需求为突破口,研 究万亿次级芯片体系结构,构建艾级(更高)高性能计算机;研究千线程级芯片体系结构,构建千万线程级高通 量计算机;发展可重塑芯片和族群体系结构,构建海云计算融合新型计算模式。进行面向艾级计算、EB级数据、 亿级并行的基础研究,研制50GF/w原型系统,突破2020技术墙。具体包括:单芯片百瓦、千核、十万亿次的处理 器体系结构设计、测试验证和自修复方法;十万个处理器芯片构成的系统互连和容错方法;亿级并行度的编程和 算法设计方法;高端计算如何利用新工艺、新器件(3D封装、光互连)的最新成果。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 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01 基本信息
03 研究方向 05 组织结构
目录
02 正式揭牌 04 发展目标 06 研究单元
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表
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表一、实验室概况我院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是由学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组建的一流实验室。
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
实验室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有固定人员100名,实验设备总值1.5亿元,年研究经费500万元。
实验室设有多个研究小组,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小组、移动计算与通信小组、物联网与智能系统小组等。
二、实验室工作目标实验室的工作目标主要是为学院、行业和科技部门提供研发和技术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1. 进行前沿理论研究,为学院学科建设提供支撑;2. 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提高实验室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影响力;3.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带动学院与行业合作;4. 培养青年科研人才,提高实验室整体研发实力。
三、年度工作计划1.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团队建设为提高实验室整体研发实力,我们将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员培训与团队建设活动。
具体工作包括:(1)定期举办专业技术培训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进行学术交流;(2)开展团队合作活动,鼓励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凝聚力;(3)组织年度团队拓展活动,激发团队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实验室科研项目实验室将承担多个重大科研项目,以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影响力。
具体工作包括:(1)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开展前沿理论研究;(2)承担国家科技部门委托项目,以开展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3)开展实验室自主立项项目,以支撑学院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发展。
3. 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实验室将开展一系列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以带动学院与行业合作。
具体工作包括:(1)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移动计算与通信、物联网与智能系统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研究;(2)设计并制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原型;(3)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产品,提高实验室整体竞争力。
4. 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实验室将重点培养青年科研人才,以提高实验室整体研发实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科专业建设思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一、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研究平台,以科研促教学1、目前,学院的科研团队少而且松散,我们应致力于整合教师资源,基于已有的科研基础,凝练与时俱进的学科方向,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构建学科研究平台,形成“人人想做事,人人有事做”的浓厚学术氛围。
2、在学科与海洋特色结合方面,海洋大数据处理是一个不错的学科方向。
根据关于海洋数据量的研究,2014年全球各种海洋数据总量约为25PB,预计2030年全球海洋数据总量将达到275PB0现代海洋数据采集设备有卫星遥感、航空、气象气球,台站,浮标,船舶,以及水下传感器等,海洋数据获取手段的多源性,导致了海洋数据具有海量性、多样性、实时性、空间性、敏感性、异构性等特征,对海洋大数据的有效处理依然面临很大问题,智能数据处理、预测预警、信息安全、视频图像处理等研究方向的老师可以参与进来,在海洋信息数据收集、数据融合处理、数据表现、数据安全等大数据处理方面做相关研究。
另外,海水养殖环境的智能信息处理和预警预测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3、改变以往申报课题的各自为战的方式,采取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申报项目的形式,突出重点,形成团队优势,加强与海洋、水产等学科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
二、构建符合学科方向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用人单位对IT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在课程设置方面适当开设云计算、大数据、海洋监测技术、海洋遥感与GIS技术等支撑海洋特色学科方向的课程。
3、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卓越班模式。
4、以精品课程带动课程建设,争取建设更多的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
三、建设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科研实力强、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1、积极引进知名教授、博导,引领我们的学科建设。
2、立足于稳定和培养本系原有教师梯队,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或攻读博士学位。
计算机专业建设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十二五”时期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1.制订与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多次组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授、教师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在遵循IT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发展规律,领会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同时兼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结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工程教育,参照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发布的《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及计算机类专业补充标准》,建立既有国际化特色,又结合中国国情,同时考虑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性的先进培养体系。
经多次商讨,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级,2017级培养方案,并用于2016级、2017级学生的培养中,实现本科第一、第二学期按照计算机科学大类培养,专业特色从第三学期开始体现,同时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试点班(优班)的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适当加强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能力和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
根据专业定位和市场需要,合理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加强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要求,为学生在校内、企业参与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设置特别学分。
2.整合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围绕知识体系展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分解为三个阶段,即通识教学阶段、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教学阶段、专业实践教学阶段。
通识教学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包括数理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人文素养基础,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奠定基础。
另外,专业基础与核心教学阶段的某些基础课程也在此阶段进行,此类课程的设置综合考虑专业阶段和基础阶段的特点,以便较好地实现两个阶段的衔接。
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教学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强调学生工程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实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能力、基本工程与人文素养、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能力”的目标。
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计算机学院2005年10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2010年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基本情况1、专业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烟台大学作为一所年轻的高校,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省内一流、部分学科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又一定影响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针对学校这一发展目标定位和自身条件,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定位为:“十一五”末,达到省级重点学科专业水平,实现本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突破和博士点申报的准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校级重点学科专业,其特点和优势在于专业建设历史长、师资力量强、学术群体年轻,充满活力。
近年来我们先后引进了10多位博士后、博士,为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IT领域的主导专业之一,当前发展势头猛,人才市场需求大,全国各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都十分重视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都以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总体目标,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信息技术领域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经营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心理、身体和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针对专业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本专业的发展总原则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学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为辅,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个纲,长抓不懈,持之以恒。
通过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充分体现出为山东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策略,脚踏实地地向既定的发展目标稳步前进。
山东经济发展迅猛,而作为经济龙头地区的胶东半岛,更是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这也为本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
2、专业建设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校最早建设的专业之一,专业建设历史长、教学基础厚实、梯队建设合理。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目录一、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3)1.山东大学实验室建设“十五”发展规划 (3)二、实验室管理 (10)1.山东大学实验中心管理条例(试行) (10)2.山东大学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暂行) (15)3.山东大学教学实验室设置规定 (17)4.山东大学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9)5.山东大学实验室对外技术服务暂行规定 (22)6.山东大学微机室(含计算中心)非课内上机管理办法 (24)7.山东大学关于启动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通知 (27)8.山东大学部分教学、科研实验室(所、中心)调整方案 (29)9.山东大学实验材料经费分配与使用管理办法 (31)10.山东大学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办法 (33)三、实验教学管理 (35)1.山东大学本科生实验教学管理规定(试行) (35)四、设备器材管理 (42)1.山东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42)2.山东大学进口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49)3.山东大学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52)4.山东大学学科建设项目仪器设备购置与管理办法 (57)5.山东大学贵重仪器设备有偿使用管理办法 (61)6.山东大学仪器设备开放基金使用办法 (64)7.山东大学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与奖励办法 (67)8.山东大学物资设备采购管理规定 (70)9.山东大学招标管理暂行办法 (72)10.山东大学物资设备招标工作规程 (76)11.山东大学仪器设备验收工作规程 (80)12.山东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 (83)13.山东大学废旧仪器设备处置办法 (87)14.山东大学低值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89)15.山东大学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暂行) (90)16.山东大学非教学类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暂行) (93)五、资产管理 (96)1.山东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96)2.山东大学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104)3.山东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107)山东大学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一、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山东大学实验室建设"十五"发展规划高等学校实验室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报告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理工大学与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立于 2004 年。
从 2004 年始招生,04~09年招生规模分别为84人、157人、111人、68人、62人、60人,已有08、09届毕业学生 241人,到2009年底有在校学生301人。
学院设有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组织机构。
本专业设在信息工程系。
学院一级设有教务处等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及教学督导办公室等质量监督部门。
信息工程系设有教学行政办公室、系实验中心和计算机专业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电工电子教研室、自动化专业教研室、电子工程教研室等教研室。
本专业现有专任(自有、专职)教师17名,兼职教师16名。
专任教师中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6人(09年下半年有3名助教提升为讲师)。
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含共享)共计610.24万元。
校外实习基地9个,校内实训基地 2个。
本专业有专业图书80007册,期刊100余种。
院图书馆共有中文图书640512册,均可为本专业提供服务。
根据社会需求与行业发展需求,学院“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和“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已形成教授为专业带头人,年龄、职称呈梯次,学缘结构合理的17名教师组成的专任教师队伍,加强了“教学团队”建设。
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建设了4个硬件专业实验室及1个软件实验室,以及多个专业基础实验室,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三个“课程链”的建设,出版教材2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采用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驱动”等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应用,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好计算机实验室才能够培养更多更好更具就业竞争力的优秀学生。
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着人才培养和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未来学校必须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引言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是长时间困扰高校的重要问题,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一方面要满足师生的日常教学,另一方面还应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尤其是要提高实验室资源有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应该引起高校足够重视。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计算机设备建设与维护成本高且资源利用率低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硬件配置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软件的维护和升级,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初期建设成本高,初期建设时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多时候建设进度就是因为资金不足而迟滞。
其次,计算机软硬件设备检修与维护的成本越来越高,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其人员编制和人力资源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明显不足,电脑一旦产生故障,维修工作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开展,进而使得维修效率降低,而且检修和维护的成本升高。
再次,由于需要大量的维修和维护人员,人员编制的负担变得越来越重,各个院系在计算机实验室和管理上的工作都比较独立,维护人员需要东奔西跑而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
如果全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会导致人员编制压力陡增。
最后,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偏低,高校一般是按照各个专业需求来建设实验室,所以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相当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很多设备还会被淘汰,进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相当严重。
(二)计算机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存在问题首先,计算机实验室相关设备在使用上存在问题。
国内高校计算机基础性课程开设的范围很广,通常都是面向全校学生,而且课程考试集中在上半学期,软件的高频率更新给维护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负担。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评报告.
目录1、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 (1)1.1专业设置 (1)1.2专业建设规划 (2)1.3 人才培养方案 (2)2、专业基础条件 (2)2.1 教学仪器设备 (2)2.2 实践教学基地 (3)2.3 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 (4)2.4 教学经费 (4)3、师资队伍 (4)3.1 队伍建设情况 (4)3.2 任课教师情况 (7)3.3 科学研究水平 (7)3.4 指导学生情况 (8)4、课程建设 (9)4.1 课程体系 (9)4.2 教材建设 (10)4.3 教学方法手段 (10)4.4 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10)5、实践教学 (11)5.1 实践教学体系 (11)5.2 实验、实习和实训 (11)6、教学管理 (12)6.1 教学规章制度执行 (12)6.2 教学质量监控 (13)7、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 (13)8、人才培养 (13)8.1 学生专业素质培养 (13)8.2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14)8.3 社会评价 (15)太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自评报告太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于太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其前身是山西大学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于1994年第一次招生;199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教育类)第一次招生,并于2000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教师教育类)第一次招生,并于当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确立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014年7月获批成为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
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为492人。
自2010年确立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以来,为了确保本科学生的培养质量,规范本科学生培养工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加强了对本科学生培养与教育工作的力度。
在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工作计划-关于开展我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高等学校 精品
师政教学〔20XX〕96号关于开展我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工作的通知各院、系,各有关单位:近年,我校努力调整学科专业,普通本科专业数增幅较大,专业结构调整、教学改革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学科专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为更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我校学科专业发展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布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促进我校“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按照我厅《关于做好我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桂教高教〔20XX〕76号)的有关要求和20XX年全区高校工作会议精神,经研究,学校决定在普通本科教育中开展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工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学科专业规划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学科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学科专业规划是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学科专业建设的依据,是学校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以科学、务实、创新的精神做好学科专业规划,不仅对各院系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做好全校学科专业总体布局,为促进学校全面、快速、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二、学科专业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一)学科专业规划要有鲜明的指向性学科专业规划要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
具体体现在学科专业的结构性定位,水平与地位定位,建设措施定位。
(二)学科专业规划要有科学性既要体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宏观环境需求又要结合学校实际,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符合教育规律,特别是要符合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
(三)学科专业规划要有可操作性规划应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切实可行;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分时段的阶段性目标,要突出学校核心学科专业的定位和地位。
三、学科专业规划的主要内容院系的学科发展规划包含以下六方面内容,现有的各专业发展规划按附件1提纲撰写。
(一)院系发展战略目标(二)本院系学科专业发展定位1. 现有学科专业的适应性分析。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介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介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介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始于1958年,1993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建系前和建系初期就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下:上个世纪60年代调试成功了当时国家高等教育部所属高校第一台计算机,实现了我国第一个高级语言编译程序;70年代分别主持了国产djs-210中型计算机和xt-1操作系统等软件系统的研制;80年代研发了国内第一个分布式系统zcz,ccf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徐家福教授培养出中国大陆第一位计算机软件博士。
近年来,我系的研究工作在许多方面取得突破与进展,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要科研和教学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和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近200项;在ccf的a 类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国际影响广泛。
目前我系同时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在高层次学科平台、科研基地、创新团队方面三位一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具备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据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4、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5、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读该专业外文书刊。
it实验室规划方案-更新版
IT实验室规划方案在建设一个IT实验室前,首先需要规划一个较为完善的方案,以便能够满足实验室的基本需求,并同时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成本,让实验室运行更为顺畅。
下面将介绍一个IT实验室规划方案的基本内容。
目标IT实验室的目标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让其能够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和IT技术。
因此,一个成功的IT实验室规划方案应该能够解决以下几个目标:•提供灵活、高效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为同学提供一个适合学习和研究的环境•推进IT技术创业,培养IT创新人才•增进同学们的技术能力和IT素养设备与空间需求一个IT实验室需要什么设备和空间呢?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制定以下规划方案:设备需求•充足的台式电脑•适合不同实验需求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例如VR头戴式耳机、智能助手等)•录屏、远程桌面等协同学习与协同办公软件•快速、稳定的网络设备(例如无线路由器、交换机等)空间需求•相对安静、灰尘少、通风好、采光好的空间•具备独立的控制机房•教师办公室(可以选择开放式或隔间式)•休息区(可以选择沙发或饮料区等)•女、男厕所安全要求IT实验室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必须得到保障。
为此,我们应该建立以下安全措施:•为每位用户定期备份数据•在后台监控设备和网络实时流量•隔离访问学术资源和非学术资源•预留防火墙和病毒防护等软件管理方案实验室的管理也十分重要。
针对IT实验室,我们制定以下管理方案:关键岗位和人员•实验管理员:主要负责设备和网络管理•辅助管理员:协助实验管理员•教师:主要负责课程和实验指导•同学:作为实验室服务的主要使用者借用流程为了保证实验室设备和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在IT实验室管理中,我们应该建立如下流程:•填写借用申请表•等待实验室管理员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使用•离开后需清理和归还所借用的设备上岗培训•针对新同学,建立基础培训计划•培训包括网络与设备使用、安全规定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培训入职证书成本控制最后,我们需要控制IT实验室的成本,以便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节约开支。
学院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措施
学院学科建设总体⽬标及措施2009年-2010年学院学科建设总体⽬标及措施⼀、建设⽬标及规划1、总体⽬标以计算机应⽤技术重点建设学科团队为依托,整合各个学术团队的研究特⾊,发挥各研究⽅向的研究专长,本着“学科交融,相互促进”的原则,⼒争在建设期内在学科建设⽅⾯达到如下⽬标:(1)建设年度内⼒争使⼆级学科“计算机应⽤技术”博⼠点列⼊⽢肃省学位点建设规划,为获得该学科的博⼠点奠定基础。
(2)加⼤⼒度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程”两个⼀级学科硕⼠点,保持该硕⼠点在⽢肃省内的领先地位。
2、取得标志性成果(1)围绕学科建设的总体⽬标,权威期刊上发表论⽂10篇,SCI、EI、ISTP索引论⽂50篇;(2)国家级资助的科研⼯程取得重⼤突破,获得批准1-2项;(3)企业资助的重⼤联合攻关⼯程取得重⼤突破(资助经费在100万元以上的⼯程),获得企业资助的重⼤联合攻关⼯程1-2项;(4)获得省级科技进步⼆等奖1-2项。
3、学位点规划及研究⽅向(2)研究⽅向①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研究领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图像理解与识别、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检测与估计、智能信息处理、机器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智能应⽤②计算理论主要研究领域:算法及其复杂性、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法、数据库理论与系统、软件理论与软件⽅法学、理论计算机科学③信息系统集成及应⽤主要研究领域:经管与决策⽀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并⾏与分布式软件、知识发现与知识⼯程、智能交通系统④图形图像及模式识别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技术、模式识别理论及应⽤⑤⽹络与信息安全主要研究领域:现代密码学理论、⽹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和信息检索、通信⽹络与通信系统安全⑥分布式计算主要研究领域:⾼性能计算、嵌⼊式系统、计算机⽹络体系结构⑦通信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领域: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线通信理论与技术、传感器⽹络信息融合与处理、数字通信⼆、拟采取的措施1、引导研究⽅向国家⾃然科学基⾦⼯程的设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然科学基⾦“⼗⼀五”发展规划》为依据的,国家863计划、国家⽀撑计划、973计划⼯程及课题的设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建设五年规划为了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我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根据“十二五”发展计划,本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室现状(一)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状况计算机系成立于1996年,2000年开始招收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已有10多年的办学历史。
2001年招收计算机教育专业专科学生,根据高等教育专业规划,2005年开始专业调整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两个专业。
2009年与太原师范学院联合办学,招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本科)”专业,2010年开办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面向全省招生,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2个专科专业,本、专两个层次的学生共13个教学班1350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生1236人,专科学生114人;没有技术型的实验教师,目前,实验室的维护和维修等全部由教师兼任。
(二)实验室建设状况计算机系现有软件基础实验室1个(60[2010]台),计算机硬件及维护实验室1个(50台微机(2003)、50套电路及接口实验箱[2006]),一个网络实验室(三套实验设备[2006]),实验用房300平方米,不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训需要,缺少重要的实验室。
(三)实验教学情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有实验室主要开设《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设计》、《数据库类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学校主办及国家主办的一些竞赛等课程实验实践的教学任务。
(四)实验室承担科研及教学研究情况实验室主要可以承担教师应用软件、数据库类、语言类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软件开发、课程设计、毕业论文与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各类比赛实验基本条件。
二、建设目标在我系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建设,使我系实验室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上质量,形成特色鲜明,辐射作用大,示范作用强的教学示范实验室。
具体目标如下: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2、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培养高质量的实验技术人才;3、建设具备先进的、资源共享的、可以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和管理的软硬件环境;4、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水平;5、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总体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把我系实验室建设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开放共享的能完全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性人才培养基地。
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全面贯彻《高等学校管理规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办学规律,迎接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对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带来的新挑战,把握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当代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向,加快我系实验室改革和建设步伐。
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不断改善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形成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建设基本思路:1、要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软件、网络实验室成为我院学生科技创新,科技实践的重要基地。
2、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开展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改革工作,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把经典方法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使实验室成为我院实验教学的支柱平台和探索教学改革的重要基地。
3、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要充分考虑开放实验室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4、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先进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进一步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实验教师队伍的教学新理念建设,保证实验教师队伍能紧跟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形势,高标准高起点来建设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用房,保证实验教学和改革的正常进行。
5、要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
6、要突出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示范性和辐射作用,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中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建设内容(一)建设项目1、体制与管理建设进一步落实实验室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加强实验室的制度建设,根据新形势对实验室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制订实施细则,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实验室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网络化实验室教学和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人、财、物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使实验室的管理真正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使实验室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建立开放的实验教学和管理体制,全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实验室,并逐步向社会开放,扩大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和交流,积极推广面向社会的科技服务,发挥实验室示范和辐射作用;在承担学校基础课实验课实验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内容、理论和技术方法、手段的研究。
2、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建设传统的观念总是把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认为实验教学的内容要与理论教学内容同步,而且重在对理论的验证。
我们要通过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具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
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
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增加创新性、综合性和设计型等“三性”实验的比例,使“三性”实验课时比例增加到总实验课时的70%以上。
3、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长期以来,实验课程体系都是按照逻辑顺序来构建的,而且以基本操作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课教学方式也以老师手把手教学生为主,这使得学生错误地把实验目的,仅仅归结为对理论的简单验证,而且学生过分地依赖于老师。
我们通过实验室建设,要把实验课建成具有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和与此项适应的较先进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内容注重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实验教材或讲义紧密与实验仪器结合,先进适用,覆盖面广;实验考核方法要进一步加强平时实验情况考核和动手能力考核,注重能力考核,探索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模式适应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4、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建设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建设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在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建设中,实验仪器设备要先进实用、满足教学需要,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质优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验教学的要求,通过5年建设,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800万元以上;实验场地将现有近300平米的实验用房扩充到800平米,学生生均仪器设备值和实验用房达到本科办学条件评估优秀的标准;实验室环境、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范,设计人性化;实验室具有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重点建设专业基础实验,适当建设技术基础实验。
5、实验教学质量建设质量是生命。
实验教学验室建设首先要抓好实验教学改革,稳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要切实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技能,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能利用现代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实验方法独立完成综合性实验,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设计性、探索性、创造性实验。
(二)分年度建设项目和经费预算五、实验室队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实验教师师资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为此,我们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教学教师队伍。
在这支队伍中,要有一半以上的高水平理论课教师,从而保障实验教学队伍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
在近五年的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建设,引进或晋升副高级1人,引进或送培硕士研究生2人、晋升工程师或讲师2人,并适当的储备实验师资后备力量。
六、组织实施与进度安排(一)组织实施实验室建设由吕梁学院院领导牵头组织,具体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组织项目的实施。
计算机实验室设立建设工作小组,由系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实验室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实验室的具体规划、项目设计,仪器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以及实验大纲和指导书的制订等工作。
(二)进度安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五年建设项目统计表七、预期效益分析通过建设,使计算机实验室能够成为设施完备、管理合理、效益明显的计算机类实验教学基地,并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服务于全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及基础科研工作,有力推动吕梁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具体来讲,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①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通过本次基础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以及加强实验室正规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我们着手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实验室实行校、系两级管理,建立对实验教学全过程的督察和监控,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计算机实验室项目的建成,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③为基础教育和相关企业输送人才每年可为山西及周边省市的IT行业等各类企事业输送优秀本专科毕业生460名左右。
④为IT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计算机实验建成后,不仅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而且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教师培训、实验室对外开放、实验教学研究等,为当地计算机应用、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⑤承担科研项目,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实验室将有条件承担或参与高水平的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科技创新项目以及省部级科技项目,也可与企业合作,完成生产实际中的项目改造和技术开发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