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内容的你,知道内容消费有哪几种形式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问答应该突出专业性,新闻网站应注重实时、热点等等。
当然,频道毕竟还是PC时代的产物,现在的趋势更多是去频道化,大量靠标签来满足大量的个性化需求,即用户和内容都越来越标签化。
2. 基于个性化推荐和自媒体这种“连接”技术满足长尾需求
在大数据之前更多通过搜索来满足长尾需求,这里面需要海量内容库和搜索引擎两项核心能力来作支撑。
目前在内容的输出上,更多垂直领域的、草根级的大V和PGC的涌现,保证了内容品类的质与量,更保证了内容不断更新的新鲜度。
在推荐技术上,相比于搜索推荐,加上了用户的互动,如用户属性和行为会成为二次推荐的基础。
目前BAT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各自体系不同应用之间的唯一身份认证,因此这种形态的消费已渐成主流。
3. 基于SNS属性的信息消费
社交是更高级的内容消费形态,如果频道和订阅只是1的N次方,那社交就是N的N次方,能带来几何式的增长。
但SNS式的消费又是最重的,需要循序渐进,比如可以在1、2两种形态上加上社交互动的元素,如分享、评论、点赞等等,强化与用户的互动,并在运营层面多做引导,不断试探并借助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来不断优化路径和内容。
SNS元素的增加是为了沉淀流量和引导(外部)回流。
所以在考察效果上可以看这方面的数据指标如留存率、评论数、分享率、回流uv/pv等等。
基于SNS的内容消费,要特别注意一些大型热点、有趣的、能较容易与别人产生互动的内容,并注重在各个渠道的形式表达,如分享出去的东西在形式上追求简洁、生动,在价值传递上尽量要能引起共鸣。
好的内容永远是稀缺的,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甚至到现在的VR,生产和传播的效率越来越高,形式越来越生动。
做内容即是做产品。
未来属于做5%顶级内容的公司。
这句是《奇葩说》的马东说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