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简答题
管理学简答题库.doc
一、名词解释。
1、童壅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对蒙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可以调用的资源通常包括原材料、人员、资金、土地、设备、顾客和信息等。
3蕴建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4有两类信息不值得管理者去获得1:信息的收益较高,而其获得成木也更高2: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
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估计,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5法箧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及调整过程。
6量本利分析胞叫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法,是通过考察产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变化的规律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法。
7量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及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
8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9组织层级---由于组织任务存在递减性,从最高层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具体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层次,这种层次便成为组织层级。
\。
组织变基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要求。
H权变的塑级幽促指以系统动态的观点来思考和设计组织,它要求把组织看成一个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式组织系统。
12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13孔茨认为,宜施壅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瞄准,有效地和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15需要层次理论---从社会文化的系统出发,对人的需要进行分类,通过提供一种为满足的需要的框架,寻求管理对象的激励效率,称之为需要层次理论。
16奁核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利或职权授予下级。
管理学简答题汇总及答案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为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淘汰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事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
(3)管理具有艺术性。
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的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
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
包括竞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
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
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影响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答:(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学简答题完整版
管理学简答题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1、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6分)2、什么是战略性的计划其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3、简述内部提升的优缺点(6分)4、什么是领导权力其来源有哪些(6分)1、答: 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明确目标;3)拟定方案;4)筛选方案;5)执行方案;6)评估效果。
(6分,每个要点1分)2、答: 1)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间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2分)战略计划的内容包括:1)远景和使命陈述;2)战略环境分析,(即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3)战略选择,选择企业合适的发展途径;4)通过制定一系列战术性计划将战略计划付诸实施。
(4分,每个要点1分)3、答:优点:1)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2分,每个要点1分)缺点:1)可能会导致组织内部“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2)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
(2分,每个要点1分)4、答:领导权力通常就是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1分)其来源于:1)法定性权力;2)奖赏性权力;3)惩罚性权力;4)感召性权力;5)专长性权力。
(5分,每个要点1分)1、简述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5分)2、霍夫斯泰德(Hofstete)通过对哪个跨国公司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提出了反映各国文化环境的哪几个指标(5分)3、简述在组织层级化设计中,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分)4、领导的核心在权力,根据法兰西(John French)和雷温(Bertram Raven)等人的研究,领导权力有五种来源。
请简述之。
(5分)1、答: 1)道德发展阶段;2)个人特征;3)结构变量;4)组织文化;5)问题强度。
(5分,每个要点1分)2、答: 1)IBM;2)权力距离;3)不确定性的避免;4)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5)男性化或女性化。
《管理学》简答题
1、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内容?定义: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功能的体现,是管理系统运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包括:(1)计划: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
(2)组织: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组织结构并推进组织协调运行的工作过程。
(3)领导: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4)控制: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
四大职能间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一般来说各层次管理者都应具备这4个职能,但高层管理者更注重计划、组织,基层管理者更注重领导、控制。
2、管理者如何谋求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管理者必须抓好环境管理,能动地适应环境,谋求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
(1)了解与认识环境(2)分析与评估环境(3)能动地适应环境①要主动适应一般环境②要积极干预,主动影响任务环境③利用稳定环境快速持续发展④以权变管理应对多变的动态环境3、简述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协调。
(2)要立足国情,并把传统的文化精华与最先进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
(3)要服务于组织的宗旨和战略目标,并形成自身特色。
(4)要形成以组织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5)要有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并注重实效。
4、波特的五力分析法,主要包括哪五种竞争力?(1)新加入者的威胁(2)替代品的接近程度(3)购买者的议价能力(4)供应商的议价能力(5)现有企业的竞争5、决策的基本程序是什么?5、定义:(1)调查与分析①界定决策问题②确定决策目标③调查与信息搜集④分析与预测(2)设计备选方案①大胆设想②精心设计(3)选择决策方案①制定评价与选择的标准②对备选方案进行全面评价③抉择最佳方案(4)审查与反馈①审查②将决策付诸实施③对决策的实施进行跟踪控制6、简述组织职能的基本原则?定义:组织职能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组织结构,配备人员,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一系列活动。
管理学简答题含答案
二、简答题1、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务与层次。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答: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注意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的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基本目的。
3、结合实例论述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答:?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个阶段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段时间,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
管理理论丛林。
在此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是该阶段管理理论的特点。
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经验后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沟通中心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全变理论学派。
战略管理。
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激烈变化,要求企业进行长远思考以便求得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考虑外部变化并制定战略是战略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处,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收到世界瞩目,由此日本企业所推行的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在世界范围被推广和学习,持续改进等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学习型组织理论。
1990年以后,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管理理论——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理论出现了,并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业务流程再造、杠杆超越法等,这些理论和方法都强调创新和改进。
管理学简答题
1、什么是管理,你怎样理解管理的内涵: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活动,协助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环境既为组织提供了机会,也对组织形成了威胁;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互相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
2、效益、效果和效率三者的区别;效益是与效果和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效果是指投入经过转换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效果的数量,是反映劳动时间的应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
但在实践中,效益与效果不一定是一致的。
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管理者应该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效益最重要,因为追求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标,管理就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
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取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和发展。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合理的工作定额2)工作方式的规范化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5)实行职能组织制6)实行例外原理4、创新及创新的原则:创新就是指管理者将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
即把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创新有以下几条原则:1)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首先就要对有几种创新的方式进行分析;2)走出去观察、询问和倾听,研究潜在用户的期望、价值观和需求;3)有效的创新必须简单和几种,最好只做一件事;4)有效的创新开始时要小,只做一件具体的事为好;5)创新的一开始就要树立充当领导潮流而奋斗努力,争取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6)要立足现在,为现在创新,不要企图为未来创新。
管理学的一些简答题
管理学的一些简答题1、怎样理解管理的含义?答:(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的、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
(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3)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
2、一个组织走向国际化要经过哪几个主要阶段?答:第一阶段,管理层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初方式仅仅是出口产品,这是组织走向国际化的被动的一步。
第二个阶段,管理层主动地到国外市场上去销售自己的产品,或在国外工厂制造产品,这是组织主动进入国际市场的表现。
第三个阶段,走管理层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的一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将确立其国际化经营战略。
3、计划工作主要包括什么内容?答:(1)研究活动条件。
(2)制定业务决策。
(3)编制行动方案。
4、管理的组织职能要完成哪几项工作?答:(1)设计组织(2)人员配备(3)开动组织(4)监视组织运行5、管理人员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管理技能?答:(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答: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一是出于治国需要而建立的,传统但完整的社会分工、典章制度和伦理规范体系及贯穿其中的行为理念和人文精神;二是与人的自身修养密不分的用人思想;三是对管理哲学的思考,如战略管理的思想、系统的全局性管理的思想、权变与弹性管理的思想等等。
2、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管理者的四条科学管理原则:(1)对要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纯经验的办法(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3)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各项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4)均分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中的权力和职责,并最终形成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3、法约尔提出了哪些管理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答:法约尔指出,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活动,这种活动对应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职能。
管理学简答题
管理学简答题管理学简答题1.管理⼈员考评对管理⼈员有何积极影响?1)为确定管理⼈员的⼯作报酬提供依据2)为⼈事调整提供依据3)为管理⼈员的培训提供依据4)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2.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哪些?1)道德发展阶段2)个⼈特性3)组织结构4)组织⽂化5)问题强度3.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1)员⼯不是在真空中⼯作的,他总是要进⾏⽐较,⽐较的结果对于他们在⼯作中的努⼒程度有较⼤的影响。
2)员⼯的⽐较有三种类型:(1)其他⼈(2)制度(3)⾃⼰3)贡献率可以描述员⼯在横、纵向两⽅⾯对所获报酬的⽐较以及对⼯作态度的影响: Op / I p = Ox / IxOp——⾃⼰对所获报酬的感觉,Ox——⾃⼰对他⼈所获报酬的感觉;Ip——⾃⼰对付出的感觉, Ix——⾃⼰对他⼈付出的感觉当:Op /I p = Ox / Ix,员⼯认为报酬是公平的积极性与努⼒程度不会改变;当: Op / I p > Ox / Ix 说明此员⼯得到了过⾼的报酬或付出的努⼒较少,但他不会要求减少报酬;当:Op / I p < Ox / Ix 员⼯会觉得不公平,如果不增加报酬其⼯作积极性会下降4.简述前馈控制的优点及其困难。
优点:可防患于未然;适⽤于⼀切领域所有⼯作;针对条件的控制,不对⼈,易于被接受并实施。
1)主管⼈员运⽤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上⼀个控制循环所产⽣的经验教训,反复认真地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较,从⽽在必要时调整计划或控制影响因素,以确保⽬标的实现。
2)由于在⼯作开始之前进⾏,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已铸成的差错⽆能为⼒的弊端。
3)由于是在⼯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动所依赖的条件进⾏控制,不是针对具体⼈员,因⽽不易造成对⽴⾯的冲突,易于被职⼯接受并付诸实施。
困难: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作的影响关系,并及时了解新情况和问题。
5.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管理的根本⽬的是谋求最⾼的⼯作效率,最⾼的⼯作效率来⾃于⼯⼚与⼯⼈共同达到富裕的基础;2)达到最⾼⼯作效率的重要⼿段是⽤科学的管理⽅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应建⽴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切科学化、制度化;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问题是要求管理⼈员与⼯⼈双⽅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有彻底变⾰。
管理学简答题及名词解释
管理学简答题及名词解释管理学简答题第一章1、简述何为管理?2.管理的职能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简述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4、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件书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有哪些?6、简述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有哪些?7、简述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章1、简述何为道德?2.在商业伦理方面,这四个道德概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4.简要描述如何理解企业社会责任?5、社会责任观的截然相反的观点各是如何表述的?第五章1、简述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2、简述如何对决策进行分类?3、简述决策的理论有哪些?4.简要描述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5.做出简短决定的方法是什么?第六章1.简要描述如何对计划进行分类?2、请解释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层次体系的基本内容。
3、简述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第七章1、说明企业远景和使命陈述的主要内容。
2.波特分析产业竞争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简述价值链分析的基本内容。
4、简述何为目标管理?其特点是什么?5、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第八章1、简述何为组织结构?它有哪些特点?2、简述组织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3.简要描述管理范围是什么?组织层面是什么?他们之间的互动是什么?4.管理范围设计的影响因素是什么?5、简述何为职权?管理中的职权来源于哪几个方面?6、简述何为集权?何为分权?在组织层级化设计中,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十章1.简述组织变革的内容是什么?2.简述组织变革的过程和程序?3.简要描述组织变革的阻力?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是什么?4.什么是冲突?什么是建设性冲突?什么是破坏性冲突?5.简述组织文化可分为哪几层结构?组织文化的内容是什么??6.简述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些?席十一章1.简述何为领导?领导的作用有哪些?2.简述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有哪些?3、简要介绍了密歇根大学领导行为理论的研究成果。
管理学简答题
(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人的生产率。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
1.泰罗的贡献:泰罗被称为“管理学之父”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工作定额。
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6)实行职能工长制7)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3.主要内容: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工作定额与标准化研究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能力与工作相适应3)差别计件工资制:工资根据完成定额的程度而浮动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4. 其他人的贡献: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贡献:1)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2)计件工资制由于紧密联系工作于报酬而得到广泛推广;3)强调了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台作;4)管理专业化的概念日益突出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该实验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
试验结果发现,照明强度的变化对生产率几乎没有影响。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其他因素对产量无多大影响,而监督和指导方式的改善能促使工人改变工作态度并增加产量。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
影响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是在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2、根据试验进行了总结写成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在书中,梅奥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
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主要取决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
管理学简答题
管理学1.什么是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吗?答:管理是指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来协调他人的劳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高效率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任何发展阶段上都具有的现象。
各种不同的管理活动过程具有共同的规律性,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协调人们的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因而管理具有普遍性。
2.简述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答: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所以,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⑴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⑵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
⑶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以相互转化。
⑷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各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
3.管理的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包括哪些因素?环境对管理实践有何影响?答:一般因素有国际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法律政治因素。
任务因素的利益相关者有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监管者,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环境对管理实践的影响,从经济上看,其他同类产品价格上的升降及原材料、劳动力工资等经济上的变化可能会使价格相应的上升或者下降;从政治条件上看,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变动都对经营决策者的管理方法有影响,有促进生产销售的政策的提出可能会使得管理者提高生产量,反之减少;从社会、自然等因素上看,社会的变革,社会上重大事件的影响,以及自然方面自然灾害或其他方面的变化都对管理者有影响;在技术上,技术的进步或者后退都会使得管理者改变其决策。
4.管理者应具有何种技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上有何侧重?答:(1)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较不重要。
(2)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重要性大体相同。
(3)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
各级管理者最基本的管理技能是,能识别和确认本企业或本部门所有控制过程,和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管理学简答
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2.计划:是指组织为了通过有序且灵活的方式实现其预定目标而制订的未来行动指导方案。
3.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集合。
4.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5.领导:是指导组织朝着一个共同目标活动的行为过程。
/ 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6.控制:组织为掌握发展方向以及保证目标的实现,通过监督、比较等方式检验现实与计划之间的差距并采取纠偏措施的管理行为。
7.经济人: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地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
8.社会人: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9.激励:是指充分挖掘激励对象的潜能,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10.团队:是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
11.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12. 决策:是决策者以其知识、经验、掌握的信息为依据,遵循一定的原理和原则,确定组织未来的行动目标,并从两个以上可能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较为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5.组织:名词:是指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
动词:对人的集合体中各个成员的角色安排和任务分派,同时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
16.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17.授权: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
《管理学》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汇总20161.简述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第二章)2. 何为决策?并简述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3. 何为滚动计划法?并简述其优点。
(第九章)4. 试述组织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十章)5. 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谈谈对实际管理工作的启示。
(第十五章激励理论)6. 简述大数据给管理活动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第四章)20151.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第一章)2. 简述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3. 简述计划编制的过程。
(第八章)4. 组织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第十章)5. 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并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第十六章)6. 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并简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20141.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2. 简述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第五章)3.与个人决策相比较,集体决策的优缺点?(第七章偏)4. 简述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5. 简述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点。
(第九章)6.什么是适度控制?并简述如何进行适度控制?(第十七章偏)20131.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几种管理技能?并说明它们对于不同层次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章)2. 简述人本管理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3. 合乎道德的管理应具有哪些特征?(第五章)4. 何谓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并说明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的步骤。
(第七章决策方法)5. 何谓目标管理?并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第九章)6. 试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十五章激励理论)20121.简述X理论、Y理论和超Y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学派及理论)2.简述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八章)3.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十章组织设计概述偏)4.结合实际谈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5.试述亚当斯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概论 简答题 终极版
第一章组织与管理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什么?答:所谓管理,就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与方法对组织获得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其特征就是:(1)管理的任务就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组织预定的目标。
(2)管理的主体就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与手段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3)管理的客体就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4)管理就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2、何谓适度原则?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握管理适度?答:适度原则:组织在业务活动范围的选择上既不过宽,又不过窄;在管理幅度的选择上,既不过大也不过小;在权力的分配上,既不完全集中也不完全分散,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最适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最佳组合。
适度原则要求管理者进行适情管理与适时管理。
3、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它对有效的管理活动有什么启示?答:管理学的科学性既就是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逻辑基础,也就是管理研究追求的方向。
首先,管理学的使命感确定其实作为科学而不就是艺术而存在。
其次,管理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普遍性、可重复性、逻辑自治性、可证伪性等基本属性最后,管理实践活动的艺术性就就是根植于管理学的科学性。
启示:管理研究应当注重于构建管理知识的普适性、可重复性、逻辑自治性与可证伪性;要努力探索管理理论所隐含的假设前提与使用条件。
第二章早期管理思想1、根据泰勒的观点,应如何进行作业方法与作业时间的研究?答: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与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2、泰勒倡导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什么能刺激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答:要刺激工人创造更多的产量,工资标准不仅应当稳定,而且还应该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即在计算工作时,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未完成定额的按低工资率支付,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工资支付。
由于完成并超过定额能以较高的工资标准得到报酬,因此工人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
管理学简答题含答案
管理学简答题含答案名词解释1.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2. 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3. 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4.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5.正式沟通是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组织内的文件传达、定期召开的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汇报以及组织间的公函来往等。
1、简述管理概念和性质答: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②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③管理的艺术性。
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和构成因素答:①社会环境。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性、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
②政治环境。
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
管理学概论 简答题 终极版
第一章组织与管理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获得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其特征是:(1)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组织预定的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4)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2、何谓适度原则?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握管理适度?答:适度原则:组织在业务活动范围的选择上既不过宽,又不过窄;在管理幅度的选择上,既不过大也不过小;在权力的分配上,既不完全集中也不完全分散,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最适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最佳组合。
适度原则要求管理者进行适情管理和适时管理。
3、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它对有效的管理活动有什么启示?答:管理学的科学性既是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逻辑基础,也是管理研究追求的方向。
首先,管理学的使命感确定其实作为科学而不是艺术而存在。
其次,管理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普遍性、可重复性、逻辑自治性、可证伪性等基本属性最后,管理实践活动的艺术性就是根植于管理学的科学性。
启示:管理研究应当注重于构建管理知识的普适性、可重复性、逻辑自治性和可证伪性;要努力探索管理理论所隐含的假设前提和使用条件。
第二章早期管理思想1、根据泰勒的观点,应如何进行作业方法和作业时间的研究?答: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2、泰勒倡导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什么能刺激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答:要刺激工人创造更多的产量,工资标准不仅应当稳定,而且还应该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即在计算工作时,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未完成定额的按低工资率支付,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工资支付。
由于完成并超过定额能以较高的工资标准得到报酬,因此工人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管理的性质1.二重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和为一定生产关系服务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是指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
2.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
3.艺术性: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
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
二.管理的人性假设1.经纪人假设: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程度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都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2.社会人假设:人们最重视现在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的因素。
3.自我实现人假设:每个人都想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这样,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4.复杂人假设:人的需要是多样的。
人在同一时间内的各种需要和动机会发生相互作用,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一个人在不同单位工作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素质角色:大体分为三类1.管理一个组织,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2.管理管理者3.管理工人和工作4.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组织代表;领导者;联络者5.信息情报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6.决策方面的角色:企业家;调解人;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素质:1.品德素质:思想政治品德;道德情操;理想抱负;言行作风2.知识素质3.智商和情商4.基本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5.体能素质四.古典管理理论各部分的基本内容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A.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B.工作定额原理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标准化原理E.差别计件工资制F.职能化原理G.例外原则H.精神革命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A.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B.管理要素C.管理的十四项原则D.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A.权力论B.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五.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1.工人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4.霍桑效应六.管理思想的新发型1.战略管理理论: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并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
2.组织文化: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3.组织再造:管理应该一切从头开始,对组织现在用来进行价值创造和运作的程序方法重新加以考虑和设计,丢弃那些落后于信息时代的东西。
七.X理论和Y理论的基本观点X理论:1.员工通常是懒惰的2.必须强制措施或惩罚来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3.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4.员工是“经纪人”5.个人与组织的目标是相矛盾的Y理论:1.工作对于人而言可能是一种享受2.没有人喜欢外来控制,人们希望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3.每个人不仅能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4.绝大多数人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大家都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5.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八.组织文化119九.企业承担社会责任129十.管理道德134十一.战略的基本特征和内容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相对稳定性;政策性;风险性;竞争性内容:战略意图;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十二.战略层次与类型层次:公司层次战略;经验单位战略;职能战略类型: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专业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十三.决策的一般程序明确问题-----确定目标-----探索拟定各种可行方案-----可行性方案的评价-----选择满意方案-----方案的实施与反馈十四.决策方法定性决策法;定量决策法(确定型决策法;风险型决策法)不确定型决策法(悲观决策法;乐观决策法;折衷决策法;机会均等决策法;最小后悔值决策法)十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区别程序化决策是对组织管理过程中经常重复出现的例行性问题按组织事先确定的程序所做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对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例外情况或不经常出现的问题所进行的决策。
十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决策者对所需各种信息比较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是对未来的环境情况不太清楚或肯定能运用调查和统计分析手段确定其发生概率情况下所进行的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面临许多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并不能确定其发生的概率情况下进行的决策。
十七.计划的内容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怎样去做十八.计划的表现形式愿景;宗旨;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划;规则;预算十九.计划工作的程序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定辅助计划;编制预算二十.目标管理的特点、要求和优缺点特点: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时限;评价绩效要求:目标制定;组织实施;定期检查优缺点:优-----强化激励;实现有效管理;形成有效控制;促进组织沟通和交流缺-----过多强调短期目标;目标设置困难;缺乏灵活性二十一.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管理者的能力;下属的成熟程度;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二十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原则影响因素:组织战略;组织规模;技术;组织环境;权力控制原则:目标原则;分工与协作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权责对等原则;合理幅度原则;信息沟通原则;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原则二十三.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的区别机械式组织:等级分明、制度完善、结构稳定的组织有机式组织:松散、灵活、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二十四.组织结构形式直线制:不设职能机构,从最高管理层到最低管理层,实行直线垂直领导。
职能制:设立若干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都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下级要同时听从上级直线领导和上级职能部门的指挥。
直线职能制:把直线指挥的统一化思想和职能分工的专业化思想相结合事业部制:实行分权管理,集中政策,分权管理,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矩阵制: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服务或工程项目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多维立体:把直线制、矩阵制、事业部制和地区、时间相结合为一体的复杂结构形态网络:一个小的核心组织,它通过合作关系依靠其他组织执行制造、营销等经营功能二十五.组织的变革257二十六.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决策的代价;政策的一致性;组织的规模;组织的成长方式;管理哲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控制技术与手段二十七.领导的本质及其影响力的来源本质:影响力来源:1.职位权力-------合法权;奖赏权;惩罚权2.非职位权力-------模范权;专长权;魅力权;感情权二十八.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观点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领导者对工作和对人的关心程度,每个方格就表示“关心工作”和“关心人”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程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领导方式二十九.菲德勒权变理论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
环境因素有: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三十.情境领导理论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会取得领导的成功,在领导和管理公司或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员工的不同改变领导和管理的方式。
三十一.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在特定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
只有前面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会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三十二. 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导致人们在工作中产生满意感和不满意感的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当人们获得那些导致满意感的因素就会产生满意感,而如果没有获得这些因素,仅仅是没有满意,并不会产生不满意感;反之,当然没没能获得那些可以消除不满意感的因素时,就会产生不满意感,而如果获得了这些因素,仅仅会消除不满意感,并不会带来满意感。
三十三.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人之所以能够积极地从事某项工作,是因为这项工作或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取决于其对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以及接受预期奖赏的期望。
三十四.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是社会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三十五.控制的类型、原理、要求和程序类型:事前控制-----在执行计划之前预先规定计划执行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则和规范实时控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即通过对计划执行过程的直接检查和监督事后控制-----从已经执行的计划或已经发生的事件中获得信息,运用这些信息来评价、指导和纠正今后的活动原理:未来导向原理-----控制工作应当着眼未来反映计划原理-----计划越明确、完善和综合化,则控制越能用来体现这类计划组织适宜性原理-----一个组织如果是明确的,则控制就能很好地反映出组织结构中哪个部门或人员应对采取措施承担责任关键点控制原理-----管理人员选择计划的关键点来作为控制的标准可以使控制更为有效例外原理原理-----管理人员的控制应当顾及例外情况的发生直接控制原理-----管理人员及其下属的素质越高,就越不需要进行间接控制要求:客观性-----建立客观的、准确的和适当的标准灵活性-----需要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其控制方式经济性-----控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从经济角度看必须是合理的可操作性-----控制必须适合各个主管人员及时性-----及时提供信息,是管理人员能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更正全局性重点-----应该控制那些对组织行为有战略性影响的因素纠正措施-----能揭示哪些环节发生了偏差,应由谁负责,并能建议如何纠正这种偏差。
程序:确定标准-------衡量绩效------采取措施,纠正偏差。